基站信道功率参数配置方法和原理说明V1.0

合集下载

华为LTE功率配置说明

华为LTE功率配置说明

TD-LTE功率配置指导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目录1基本知识 (3)1.1LTE导频图案 (3)1.2功率参数的概念 (3)1.3天线端口映射方式 (5)1.4RS Power Boosting (6)2导频功率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6)2.1对覆盖的影响 (6)2.2对容量的影响 (7)3产品功率配置 (7)3.1基本概念 (7)3.2配置方法 (11)3.2.1已知RRU功率配置导频功率 (11)3.2.2已知导频功率计算RRU功率 (11)3.3功率配置原则 (13)3.4功率配置建议 (13)3.4.1两天线 (13)3.4.2四天线 (13)3.4.3八天线 (14)3.4.4继承TDS功率场景 (14)4结论 (15)附录A (15)1基本知识1.1LTE导频图案CP是OFDM系统的循环前缀,用来抵抗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

LTE支持的MBMS,采用了长CP。

本版本不考虑长CP的物理层帧格式。

图1是Normal CP下的导频图案:图1 Normal CP下的导频图案1)单天线端口下,每个符号上共有2个导频RE,两个RE之间隔5个子载波。

2)两天线端口下,每个端口的每个符号上有2个导频RE,相隔也是5个子载波。

如果一个天线端口的符号上的有一个RE位置作为RS RE,那么另一个端口上不发信号,避免两个端口之间的信号干扰。

3)四天线端口下,前两个天线端口的导频位置与两天线端口的位置一致;端口3和端口2的导频位置相对于前两个天线端口在时域上延迟一个OFDM符号;同时,在一个天线端口的导频位置上,其它天线端口在相应位置上,不发数据信号。

1.2功率参数的概念EPRE(Energy Per Resource Element):每个资源单元上的能量,可以理解为每个RE的功率。

TypeA符号:无RS的OFDM符号。

TypeB符号:含RS的OFDM符号。

A ρ:无导频的OFDM 符号上的PDSCH RE 功率相对于RS RE 功率的比值,线性值。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中兴分册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中兴分册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中兴分册(征求意见稿)目录1前言本手册是基于TD-LTE产品的参数介绍,介绍了无线网优参数涉及的主要功能,并给出使用方法和建议。

2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建议书。

3主要功能主要功能分为无线基本功能及增强功能,其中增强功能根据应用效果的不同,又将增强功能分为面向不同建设需求、覆盖增强、降低系统内干扰、基于多天线技术的吞吐量提升四大类。

下一章将对各类功能逐一介绍。

4 无线基本功能无线基本功能主要是保障系统的移动性管理、QoS 管理、安全功能等正常应用,且为了保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不同业务进行区分保障,充分利用无线资源,可开启状态转移、接纳控制等相关无线资源管理功能。

4.1 移动性管理 4.1.1 原理概述移动性管理是TD-LTE 系统的必备机制,能够辅助TD-LTE 系统实现负载均衡、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以及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该功能主要分为两大类:空闲状态的移动性管理和连接状态的移动性管理。

在TD-LTE 系统内,空闲状态的移动性管理主要通过UE 的小区选择/重选过程来实现;连接状态的移动性管理主要通过切换过程来实现。

小区选择:小区选择一般发生在PLMN 选择之后,其目的是使UE 在开机后尽快选择一个信道质量满足条件的小区进行驻留;小区重选:当UE 处于空闲状态,在小区选择之后需要持续地进行小区重选,以便驻留在优先级更高或者信道质量更好的小区。

小区重选可以分为同频小区重选和异频小区重选。

切换:当UE 处于连接状态,网络通过切换过程实现对UE 的移动性管理。

按照同异频划分,切换可以分为同频切换与异频切换;按照基站间网络架构的逻辑接口划分,切换可以分为S1切换与X2切换。

●●●●●移动性管理●QoS 管理●安全功能●随机接入控制●接纳控制●主动迁移用户到空闲态●RRC 信令过程的定时器RRU 级联●小区合并●小区分裂CRS 功率抬升●PDCCH 自适应调整下行频率选择性调度●下行ICIC ●上行功控●上行IRC 接收上行多用户MIMO●下行TM3/双流波束赋形(TM8)自适应●下行多用户波束赋形4.1.2使用建议及配置说明移动性管理是移动通信的基本机制,因此要求全网开启移动性管理功能,包括小区重选(含同异频)、切换(同异频切换及S1/X2切换)。

CDMA基站前向功率知识总结

CDMA基站前向功率知识总结

CDMA基站前向功率相关知识总结在CDMA IS-95系统中,前向信道包括导频信道、同步信道、寻呼信道和业务信道。

CDMA基站的前向功率分配根据不同信道有不同分配值,通常导频信道占20%、同步信道占1.5%、寻呼信道11%,统称为开销信道,一般开销信道功率占总功率的30%左右;其余用于正常通信的业务信道:分配给每业务信道的功率大小与所服务移动台与基站距离及Ec/Io相关,基站及移动台按FER进行功率控制。

下面给出功率相关概念、计算方法及解决功率过载方法:1常用功率相关参数描述:RATING_PWR:额定功率CELL_PWR:小区设计功率MaxOverloadPwr:最大过载功率PilotOverloadRatio:导频功率占最大过载功率的比例T_SETUP:禁止新呼叫建立门限T_HO:禁止切换门限T_PWRUP:禁止现有业务功率提升请求门限取值范围、单位和缺省值:2功率相关概念2.1 小区功率的概念小区功率是ZTE的CDMA2OOO系统中后台可供优化设置一个无线参数。

它不表示小区的实际功率,其作用是用来做定标使用的,即用来计算导频信道,同步信道,寻呼信道以及业务信道功率的一个参数。

为了同小区实际功率加以区分,小区功率也可称为定标功率,取值小于等于额定功率。

《ZTE-CDMA3G1X无线配置参数说明(最新后台版本5.8.00)》对该参数的缺省设置说明如下:800M,450M宏基站为30000mw;微蜂窝为10000 mw;1.9G,2.1G宏基站为20000;微蜂窝为5000 mw;Secondary 800M 为30000 mw;当前射频子系统进行超远覆盖时,对于所有的频段,缺省参数都为40000mw;当射频拉远时,对于所有频段,缺省参数都为10000 mw。

2.2 小区实际发射功率的概念小区实际发射功率指的是某时刻该小区的实际发射功率。

它是导频信道功率、同步信道功率、寻呼信道功率、该扇区下所有业务信道功率以及补充信道功率的总和。

基站接入参数的优化和调整方法

基站接入参数的优化和调整方法

基站接入参数的优化和调整方法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基站成为支撑通信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保证优质的通信服务质量,基站接入参数的优化和调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基站接入参数的优化和调整方法,以提供一个更好的通信体验。

一、基站接入参数的优化1. 邻区配置优化邻区配置优化是基站优化中常见且有效的方法之一。

邻区配置优化通过调整基站与周围基站间的邻区关系,以实现无缝切换并提高通信质量。

在进行邻区配置优化时,应考虑周围基站的接收信号强度、干扰和路径损耗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信号覆盖和数据传输效果。

2. 信道参数优化信道参数优化是针对基站信道的调整和优化。

根据不同的通信环境和用户需求,合理配置和调整信道参数,以提高信号质量和网络容量。

常见的信道参数包括频率、带宽、功率控制、调制解调器类型等。

通过优化信道参数,可以减少信号干扰,提高传输速率和网络可靠性。

3. 功控参数优化功控参数优化是指调整基站功控策略,以保证合理的功率分配和调整。

通过合理调整功控参数,可以对不同用户或区域进行个性化功控,提高通信质量,并节约系统资源。

功控参数的优化应综合考虑网络容量、干扰情况、用户需求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功控效果。

4. DTX优化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技术是一种在通信中实现节能和降低干扰的方法。

通过合理配置和调整DTX参数,可以实现在通信空闲时自动关闭发射机,降低功耗,并减少干扰。

DTX的优化需要综合考虑通信质量、用户体验和功耗等因素,以平衡节能和通信性能。

二、基站接入参数的调整方法1. 监测与分析基站接入参数的调整需要通过监测和分析基站的状态和性能数据,以了解当前的通信情况。

通过网络设备和监测工具等手段,可以实时监测基站的信号强度、干扰水平、用户体验等指标,并进行数据分析。

监测与分析是基站接入参数调整的前提和基础。

2. 合理设定优化目标在进行基站接入参数的调整之前,需要明确优化的目标。

华为TD-LTE功率配置说明书

华为TD-LTE功率配置说明书

TD-LTE功率配置指导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目录1基本知识 (4)1.1 LTE导频图案 (4)1.2 功率参数的概念 (5)1.3 天线端口映射方式 (6)1.4 RS Power Boosting (7)2导频功率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8)2.1 对覆盖的影响 (8)2.2 对容量的影响 (9)3产品功率配置 (9)3.1 基本概念 (9)3.2 配置方法 (12)3.2.1 已知RRU功率配置导频功率 (12)3.2.2 已知导频功率计算RRU功率 (12)3.3 功率配置原则 (13)3.4 功率配置建议 (14)3.4.1 两天线 (14)3.4.2 四天线 (14)3.4.3 八天线 (14)3.4.4 继承TDS功率场景 (15)4结论 (15)附录A (16)1 基本知识1.1 LTE 导频图案CP 是OFDM 系统的循环前缀,用来抵抗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

LTE 支持的MBMS ,采用了长CP 。

本版本不考虑长CP 的物理层帧格式。

图1是Normal CP 下的导频图案:O n e a n t e n n a p o r t T w o a n t e n n a p o r t sk,l )F o u r a n t e n n a p o r t s even-numbered slots odd-numbered slots Antenna port 0even-numbered slots odd-numbered slots Antenna port 1even-numbered slots odd-numbered slots Antenna port 2even-numbered slots odd-numbered slotsAntenna port 3图1 Normal CP 下的导频图案1) 单天线端口下,每个符号上共有2个导频RE ,两个RE 之间隔5个子载波。

LP2400NT-1.0基站数据配置

LP2400NT-1.0基站数据配置
LP2400NT-1.0数据配置
• WBS基站数据配置
1、配置电脑IP和WBS基站IP同一网段IP 2、将电脑接POE的“date口”
3、打开IE浏览器输入基站IP,在窗口中输入基站密码(默认admin)
• WBS基站数据配置
4、配置数据时首先配“模块3”再配置“模块2”最后配置“模块1”点击导航栏模 块1选项,显示设备单个模块的统计信息包括:工作模式,SSID,使用频率,平 均信号强度,背景噪声,连接用户数,接口统计情况,接口状态,无线统计。 点击“配置”键可进入此模块相关配置页面。如下图:
• 查看CPE无线参数
6、点击导航栏上的“状态”项进入状态页面可以看到CPE连接到基站的相关信息, 信道、SSID、信号强度等,可以根据显示的信号强度来调整天线方向,保证最好的 传输效果。
• 填写CPE安装信息登记表
7、填写CPE安装信息登记表,登记表信息直接关系到以后的维护
2.4G 无线传输接入无线 CPE 安装记录表 设备默认 IP 192.168.1.2
②规则:如果本模块信道为2 (2417),可以更换为1 (2412)或者3 (2422); 如果本模块信道为7 (2442),可以更换为6 (2437)或者8 (2447); 如果本模块信道为12(2467),可以更换为11(2462)或者13(2472) ③配置发射功率10DB ④勾选灵敏度阀门关闭 ⑤点击右下角“修改”再点击右上角“应用”
• 配置CPE无线参数
5、在地址栏输入更改后的IP地址,重新进入界面后点击导航栏上的“无线”项, 进入无线相关配置界面,然后点击SSID空格后的“选择”,弹出扫描页面,会列出 所有在接收范围内的无线基站的SSID及信号强度,选择信号数字最小的的SSID, “xiaoganmobile” ,点击“锁定到AP”后,页面自动切换 点击“应用”保存设置,即完成了本CPE接入到最强的无线信号基站上的配置。

通信基站运维综合管理系统V1.0设计说明书

通信基站运维综合管理系统V1.0设计说明书

第1章绪论本文主要介绍通信基站运维综合管理系统V1。

0的设计与实现。

本章首先介绍本系统的背景知识以及研究意义;然后阐述国内外研究以及开发的最新动态,最后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组织结构安排。

1。

1研究背景与意义本节主要介绍本文涉及的一些无线通信知识,首先介绍与本文描述的通信基站运维综合管理系统V1。

0相关的WCDMA的概念,UTRAN系统,RAN系统以及Rbs的知识,然后详细描述本系统在WCDMA系统所处的位置和该系统所需要提供的功能。

最后再系统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

1.1。

1 3G无线通信相关知识WCDMA[1]: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

是一种由码分多址(CDMA),演变而来的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

WCDMA采用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频分双工方式。

WCDMA是一种由3GPP具体制定的,基于GSM MAP核心网,UTRAN为无线接口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UTRAN:The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陆地无线接入网.信令网和数据传输网在逻辑上分开[2];UTRAN和CN的功能将和传输功能完全分开;UTRAN和CN使用的寻址方式将和传输功能的寻址方式无关;宏分级(FDD模式)的处理完全在UTRAN内,RRC的连接的移动性完全由UTRAN 控制;定义UTRAN接口时候,通过接口的功能的划分应有尽量少的可选项;应基于此接口控制的实体的逻辑模型。

UTRAN由一组通过Iu接口连接到核心网CN的无线网络子系统RNS组成。

一个RNS由一个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和一个或者多个节点(Node B)组成。

Rbs通过Iub接口连接到RNC。

图1。

1是UTRAN系统的部分平面结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RNC主要负责跟核心网的交互以及与Rbs进行交互。

Rbs主要负责与RNC交互,以及用户手机交互.从软件架构的角度,UTRAN主要分为以下3个逻辑节点:(1)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

pdt集群基站功率_概述及解释说明

pdt集群基站功率_概述及解释说明

pdt集群基站功率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详细介绍和解释PDT集群基站功率的相关概念和内容。

我们将探讨PDT 集群基站功率的定义以及其在通信领域中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将讨论影响PDT集群基站功率的因素,以便更好地理解该概念。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引言、PDT集群基站功率、解释说明PDT集群基站功率、结论和后记。

在每个部分中,我们将逐一展开相关主题,并提供清晰易懂的解释和说明。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PDT集群基站功率,包括其定义、重要性以及调整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对该领域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并且可以从中获得实践经验分享和未来研究方向的启示。

2. PDT集群基站功率2.1 什么是PDT集群基站功率PDT(Public Data Trunking)集群基站功率指的是在PDT通信网络中,用于支持移动通信和数据传输的基站所使用的功率。

PDT通信网络是一种专用的无线通信系统,旨在提供高效、安全和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而集群基站功率则是指这些基站设备在进行通信或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电力大小。

2.2 PDT集群基站功率的重要性PDT集群基站功率对整个通信系统的运行和性能至关重要。

合理配置和控制集群基站功率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

过低的功率可能导致覆盖范围不足,使用户无法正常接入网络或者造成信号质量下降;过高的功率则会增加干扰,影响其他频段或邻近频点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PDT集群基站功率的影响因素有几个因素会对PDT集群基站功率产生影响。

首先,地理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如地形、建筑物密度等会对信号传播产生阻碍或衰减;其次,网络负载也是影响功率的因素,当用户数量增多或数据传输量增加时,基站需要提供更大的功率以保证通信性能;此外,随着设备老化和天气条件的变化,基站功率也可能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3. 解释说明PDT集群基站功率3.1 PDT集群基站功率调整方法针对不同情况下的基站功率调整需求,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TS3900 宏蜂窝 BTS3900A 室外型宏蜂窝 华为 BTS3900C 微蜂窝 DBS3900 分布式基站(BBU+RRU) RU3606 RRU BTS9222 宏蜂窝(室外型设备) BTS9224 宏蜂窝 BTS9234 分布式基站(BBU+RRU) MD1.0 宏蜂窝 MD2.0 宏蜂窝 阿朗 MD3.0 宏蜂窝 MD4.0 宏蜂窝 COMPACT4.0 宏蜂窝 ET4.0 宏蜂窝 5100 分布式基站(BBU+RRU) RFU RRU
厂家
设备名称
设备类型
设备能力 支持S16/16/16 支持O1-S888 支持O/S1-O/S8 支持S12/12/12 支持O/S8 支持O1-O8 支持O1-S888
标称功率
功放类型和特点 单扇区每八载波一个独立功放 单扇区每八载波一个独立功放 单扇区每八载波一个独立功放 单扇区每八载波一个独立功放 单扇区每八载波一个独立功放 单扇区每两载波一个独立功放
80W 支持DO A 80W 支持DO A 60W 支持DO A 60W 支持DO A 60W 支持DO A 20W 支持DO A 80W 支持DO A 支持DO A 支持DO A 支持DO A 暂未获得 支持DO A 暂未获得厂家的 厂家的确 支持DO A 确认信息和资料 认信息和 支持DO A 资料 支持DO A 支持DO A 支持DO A
每载波最大导频信道功率(dBm) 1X DO A 33 40 33 40 31.8 38.8 31.8 38.8 31.8 38.8 33 40 39 46
暂未获得厂家的确认信息和资料
暂未获得厂家的确认信息和资料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DMA2000 1X系统 CDMA2000 EV-DO A系统 系统类型 码域功率 时域功率 系统特点 MAC信道 信道类型 导频信道 同步信道 寻呼信道 业务信道 导频信道 业务信道 控制信道 20% 2% 7.00% 71% 100% 100% 100% 100% 每载波功率占比 信道功率计算方法 等于(10*log(每个独立功放标称功率(mW),10)-10*log(每个独立功放承载的载波数量,10)-10*log(1/每载波各信道功率占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