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说课稿

合集下载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教学目标]一、基本知识1、了解古希腊哲学的基本情况,包括哲学的诞生、自然哲学、泰勒斯、智者学派及其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了解苏格拉底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2、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二、能力与方法1、引导学生探究人文精神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2、引入相关历史材料,培养学生观察、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编演历史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希腊先哲精神思想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希腊文化的辉煌灿烂,加深热爱和弘扬人类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正确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教学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与亚里土多德的主张及其影响[教学难点]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课时安排]1课时[导入新课]提到古希腊就不能不提到它为后世留下的无穷无尽的具有永久魅力的话题。

大家都知道奥运会和它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奥运把竞争和友谊、冲突与和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希腊,去感受一下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特征。

[讲授新课]一、哲学的产生和发展1、产生:自然哲学(1)概念:哲学一词起源于古希腊,哲学本意就是“爱智”,哲学家是“热爱智慧的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文科班尚未学习过哲学,所以对其简单解释即可)(2)时间:约公元前7世纪(3)背景:(结合课本P54“解析与探究”题,指出按照古希腊思想家的看法,哲学的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惊异、闲暇和自由,稍作解释后提问:古希腊人是否有思考的自由?从而引导学生回忆必修一关于古希腊城邦的相关知识。

)之后由教师归纳: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②古希腊城邦的形成,相对民主和自由的社会环境③人们意识的觉醒,使他们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提出一系列普遍性问题,于是哲学诞生了(4)自然哲学(主要由学生自主看书掌握)希腊最早的哲学,即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与人生没有关系。

第11课_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_教案

第11课_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_教案

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本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及其代表性流派,包括自然哲学、智者学派;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这是一个颇具难度、理论性含量很高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学习本课题重点要明确什么是“精神觉醒”以及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学生分析学生在高一时已经学习过关于古希腊的知识,在学习时,要注意本专题与高中历史必修一与必修二相关专题的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

也就是说,要把西方的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同时期西方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以辨明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

另外,哲学问题比较难理解,要增强学习的直观性,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1、识记泰勒斯、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与亚里土多德的基本观点;2、理解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与亚里土多德的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理解人文精神的含义;3、分析古代希腊出现“精神觉醒”的背景;4、认识到希腊文化的辉煌灿烂,加深热爱和弘扬人类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正确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主张及其影响。

难点:“人文精神”内涵的理解。

教学方法1、运用问题教学法;讲解法;探究法;2、制作POWERPOINT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单元导读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学习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这一单元共5课,重点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现在,让我们首先来学习第12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导入新课以希腊神话故事“金苹果”导入。

[情境设置]古希腊神话中有个金苹果的故事,讲的是纠纷之神厄里斯(传说是宙斯与天后赫拉之女)她因为没有被邀参加珀琉斯和海洋女神的婚礼,怀恨在心,扔下一个写有“给最美丽的女神”字样的金苹果,结果在众女神之间引起一场争夺金苹果的纠纷。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说课稿 - 模板一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说课稿 - 模板一

历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号考生。

我说课的题目是《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下面我将从6个方面来展开说课:一、说教材:本节是人教版初中教材岳麓版高中教材必修第三册第三单元第11课的内容,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希腊的哲学思想是西方哲学思想的源头和人文精神的滥觞,是人类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习本课对学生把握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脉络,培养人文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按照课程标准,依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掌握自然哲学、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代表学派和思想家的主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古希腊思想中孕育的人文关怀和理性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主张和影响教学难点:古希腊哲学思想的理解四、教法学法:高一年级的学生思想活跃、参与意识突出,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

基于以上学情,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体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建议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将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发展。

我的教学设计具体流程如下:环节一:激趣启思,导入新课,计划用时3分钟。

首先通过多媒体投影亚里士多德塑像,把学生引入形象生动的历史情境,向学生提问:“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出自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之口,至今仍广为传颂。

古希腊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它的哲学更是整个西方哲学的源头,被誉为人文精神之源。

古希腊哲学思想是怎样形成的,你又对他了解多少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教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教案

教学设计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从容说课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是“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的起始课,重点讲述了古代希腊作为人文精神之源形成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主张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本课分三小目进行讲述:第一目“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

教材首先介绍了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最早的哲学产生,接着简单介绍了哲学的含义及“哲学之父”——泰勒斯,最后分析了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的主张及其影响。

第二目“知识即美德”。

教材着重介绍了开创希腊哲学新方向的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三目“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教材重点介绍了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在本节课的讲述过程中,结合教材列出的解析与探究的主要问题,用讨论法和分析法来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的主张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1.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点。

2.“滥觞”“人文主义精神”等概念的理解。

教具准备 1.多媒体及课件。

2.有关泰勒斯、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泰勒斯、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的主张,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2.理解:泰勒斯“万物皆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大地漂浮在水上”的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

3.运用:(1)引导学生探究古代希腊作为人文精神之源形成的背景,理解人文精神的含义,先哲们的思想主张与产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人文精神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引导学生探究人文精神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2)引入有关图片和历史材料,培养学生观察、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提供相关图文材料,增强学习的直观性,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概括归纳知识、史论结合。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优秀教学案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优秀教学案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完三位哲学家的思想后,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分配不同的讨论任务。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个哲学家或哲学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将能够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小组讨论也将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四)总结归纳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邀请每个小组的代表进行分享和总结。学生将能够通过总结归纳,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本节课的内容。在总结过程中,我还会强调哲学思想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多媒体资源和互动环节,本节课成功地再现了古希腊的历史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希腊先哲的思考背景。这种情景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历史代入感。
2.问题导向:本节课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通过提出一系列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够深入文本,自主寻找答案。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程开始时,我会利用一段关于古希腊文化的短片,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的历史背景。接着,我会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认为哲学是什么?”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之后,我将进入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我会分别介绍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位哲学家的生平、思想和影响。在介绍每位哲学家的思想时,我会尽量使用生动的例子和故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提问,以便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
此外,我还将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评价环节,我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反馈作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我爱我师,但我 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伸出右手, 手掌向下,好象在说明: 现实世界才是他的研究 课题。 柏拉图则右手手指向 上,表示一切均源于神 灵的启示。 这两个对立的手势, 表达了他们思想上的原 则分歧。
亚 里 士 多 德
关注焦点: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主张:强调真理高于一切。 贡献:创建了逻辑论证系统。
古希腊哲学家,出生于雅 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 他关心的主要是关于伦理 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 问题。 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 的人。 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 被看作是追求真理的圣人, 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 所占的地位相同。
二、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
思想主张: 1.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 命题上 2.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无知是一切罪 恶的首要根源。 3.把道德知识合二为一。
意义:
苏格拉底
大约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 因“不敬国家所奉的神,并且宣传 其他的新神,败坏青年”的罪名被 判有死罪。 在收监期间,他的朋 友买通了狱卒,劝他逃走,但他决 心服从国家的法律,拒不逃走。后 来在狱中服毒受死终年70岁。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
(前5-前4世纪)
柏拉图(前427—前 347),是古希腊最著名 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 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 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 其著作和思想对后世产生 十分重要影响。代表作 《理想国》
5.亚里士多德认为在自然界中,最高级的是 A、人 B、神 C、法律 D、道德
A
6.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A、上天神意的安排 B、人类的伦理道德 C、自然界的现象 D、法律规范和习俗
B
7、(08年江苏历史)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 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 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第11 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本课概述】当中国在春秋战国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时,古代希腊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在他们的思想中蕴含着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本课教学重点梳理两条线索,一是重点梳理古希腊先哲关于人文主义发展线索:1、公元前7 世纪,宗教神学垄断一切,古希腊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都是神创造的,人的一切活动都是鬼使神差的结果。

2、公元前6 世纪,自然学派,以泰勒斯为首的自然哲学学派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与人生没有关系,自然哲学家用自己的右脑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而不是依赖传统宗教解释,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3、公元前 5 世纪,以普罗塔格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向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这一思想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但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为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造成了民主政治下公民道德沦丧;4、与普罗塔格拉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批判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以及民主政治下公民道德的沦丧,以及在哲学领域宗教神话解释社会人生、自然哲学派关注自然的社会问题,提出“认识人自己” 、“知识即美德”等主张,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得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5、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理高于一切,其最主要的贡献是创立逻辑学,探讨人的思维的学问,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科学知识集大成的学者,不仅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基础,而且使得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为后世西方哲学奠定基础。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说课稿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说课稿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说课稿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从教材的空间角度讲,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讲的是古希腊先哲们的哲学研究从宗教神学到自然哲学再到以人为中心的人文精神。

学习本课有利于学生理解近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也为本单元其它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从高考的时间角度讲,本课在高考中占有较为重要位置。

自2007年新课改高考以来,全国共考过9道选择题,1道简答题。

山东0道选择题,0道简答题。

具体题目是2.(2011·北京文综·2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说明这位哲学家重视道德的作用,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

综上,高考题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才是硬道理。

1、知识与能力识记:1、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2、苏格拉底的思想及其影响3、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及其追求真理的精神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运用:探究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从教材的空间角度讲,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讲的是古希腊先哲们的哲学研究从宗教神学到自然哲学再到以人为中心的人文精神。

学习本课有利于学生理解近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也为本单元其它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从高考的时间角度讲,本课在高考中占有较为重要位置。

自2007年新课改高考以来,全国共考过9道选择题,1道简答题。

山东0道选择题,0道简答题。

具体题目是2.(2011·北京文综·2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 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说明这位哲学家重视道德的作用,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

综上,高考题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才是硬道理。

1、知识与能力识记:1、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2、苏格拉底的思想及其影响3、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及其追求真理的精神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运用:探究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及值观:(1)通过苏格拉底思想的掌握,学习苏格拉底的意志和品质,并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

(2)通过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学习,学习他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思想及其影响,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及其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录像:展示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辉煌灿烂。

(教师过渡,引入主题)公元前五世纪,这个年代一提起就让人心旷神怡。

在东方的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和群星璀璨的诸子百家,而在希腊海边,正徘徊着泰勒斯、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当时的世界如此耀眼的精神星座集中于一时,却使后世人类几乎永远地望尘莫及。

(多媒体显示课题《第12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课堂设问:什么是精神觉醒?提示:精神觉醒就是不再从宗教神话的角度,而是从人的角度、人的立场去认识世界、认识人本身。

其实质是人文精神的觉醒。

[新课讲授]课堂活动:让两三个组推荐两三名学生上讲台讲希腊神话的故事。

让学生对讲故事者进行简单评价。

然后教师鼓励、补充并多媒体展示希腊神话的图片。

诸神雕像众神之王宙斯爱与美之神维纳斯智慧之神雅典娜爱神丘比特课堂小讨论:图中的雕塑反映了古希腊对神是怎样的态度?古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它反映出怎样的思想色彩?提示:①对神的敬畏和崇拜。

②希腊的神仙们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她们和人同形共性,只不过比人更健康、更长寿。

③反映出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

教师总结并过渡:在公元前7世纪之前,希腊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都是由神创造和主宰的。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有一些人开始怀疑宗教神话,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讨世界的本来面目,于是最早的哲学就诞生了。

课堂设问:什么是“哲学”?课堂活动:再让两三个组推荐两三名学生上讲台讲关于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

让学生对讲故事者进行简单评价。

多媒体显示泰勒斯、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老师提几个小问题学生回答。

老师可以对古希腊哲学家做简单介绍,再补充一些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如苏格拉底的妻子与苏格拉底发生冲突的故事,苏格拉底和他的两个弟子,《苏格拉底之死》等,使学生感受到古希腊哲学家们的智慧与美德。

(教师板书并由多媒体显示)一、自然哲学的产生课堂设问1:最早的哲学何时产生的?有什么特点?提示:①时间:公元前7世纪时,有一些人开始怀疑宗教神话,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讨世界的本来面目,提出一系列普遍性的问题,于是哲学就产生了。

②特点:充分体现了希腊文化的理性精神③最早的哲学:自然哲学。

课堂设问2:自然哲学的探讨对象是什么?代表人物是谁?有什么主要观点?意义如何?课堂设问3:为什么自然哲学的产生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提示: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究自然的奥秘,而不是依赖传统宗教解释,这体现了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过渡语]自然哲学家们对社会、人生没有兴趣,到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出现了智者学派,他们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教师板书并由多媒体显示)二、智者学派的出现课堂设问1:公元前5世纪,那些哲学家为什么把哲学关注的问题转移到人身上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完善,并由多媒体显示。

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①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②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③此前已经开始具有的自主意识和精神的觉醒。

(尤其是第③点,学生一般都会忽略掉,应该予以强调。

)课堂设问2 :什么是“智者”?什么是智者学派?(师生共同总结)“智者”与“智者学派”的含义:(多媒体显示)课堂设问3: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有何主张?课堂设问4: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教师总结及方法指导(一分为二,有所侧重)。

[过渡语]和智者学派同时代还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和他的徒弟柏拉图、柏拉图的徒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哲学的三大巨匠。

他们的成就空前绝后,堪称一个奇迹、一个时代的象征。

(教师板书并由多媒体显示)三、苏格拉底(Socrates)的哲学思想课堂设问1:苏格拉底有什么主要的观点?他重点研究的是什么?有什么深远影响?教师引导学生看书中苏格拉底对“什么样的人是最完美的人”这一问题的看法,理解余秋雨所说的:把灵魂的美和肉体的美结合的最好的是古希腊人。

课堂设问2: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观点有什么异同?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先由一个组的代表发言。

其他组派代表评价、修正、补充。

课堂设问3:苏格拉底有“西方的孔子”之称,他们生活的时代特征分别是什么?两人对人的道德都提出了什么要求?二人的道德说教有什么不同?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间相互关系。

[过渡语]到了公元前4世纪,这种人文精神又有所发展,代表人物是亚里斯多德。

亚里斯多德对人文精神的发展表现在哪里?(教师板书并由多媒体显示)四、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哲学贡献课堂设问1:他的老师是谁?他的老师的观点是什么?课堂设问2: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弟子,他非常尊敬老师,但并不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他的名言是什么?最大的哲学贡献是什么?有什么影响?[课堂小结]本课知识讲完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列表作一个全面的回顾,以系统掌握古希腊哲学发展历程,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结束语]古希腊先哲们的思想及实践,使古代希腊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对世界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以后世界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今天,我们在充分肯定人文精神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的同时,但也会发现,我们可资借鉴的教训还真的令人震惊:在人地关系方面,人因此成了“万物的主宰”,贪得无厌的开发和建设,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失衡,不仅导致了大量物种的灭绝,几于影响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在国际关系方面,发展出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最后导致了几于毁灭人类自身的阶级大搏斗、世界大战。

现在的我们对此作如此的反思,不是要责怪这些先贤精英,他们没有任何错,而是要重新校正我们的世界观:人不是万物的中心,更不是万物的主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重新校正的世界观为基础,重新构建我们的人生价值观: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导入新课以希腊神话故事“金苹果”导入。

[情境设置]古希腊神话中有个金苹果的故事,讲的是纠纷之神厄里斯在参加一个婚宴之后,扔下一个写有“给最美丽的女神”字样的金苹果,结果在众女神之间引起一场争夺金苹果的纠纷。

为解决这一纠纷,众神之王宙斯授权帕里斯做裁判,由他将金苹果判给他认为最美丽的女神。

为了得到金苹果,众女神纷纷许诺给帕里斯好处,天后许诺让他获得世界上最富有的地方,智慧之神许诺让他成为最有智慧者,爱神许诺让他娶到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子为妻。

在财富、智慧和美女面前,帕里斯对美女动了心,不顾宙斯确定的裁判准则(将苹果判给最美丽的女神)将金苹果给了爱神,后来爱神真的帮助他从希腊抢到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海伦。

而这后来又引发了著名的特洛伊战争。

还有“欧罗巴”的故事(关于欧洲的起源)。

[课堂设问]这些希腊神话的产生故事说明了什么?——说明当时宗教神话支配了人们的头脑。

古希腊人在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时,简单地归结于一个以宙斯为首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灵家族。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出现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一些人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本来的面目,于是,最早的哲学诞生了,古希腊先哲开始了精神觉醒。

[课堂讨论]什么是“觉醒”?什么是“精神觉醒”?觉醒,就是觉悟,即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认清。

精神觉醒就是不再从宗教神话的角度,而是从人.的角度、人的立场........去认识世界,进而认识人本身,其实质就是人文精神的觉醒。

[课堂讨论]古希腊人的“精神觉醒”表现在哪里?觉醒一——自然哲学的产生[课堂设问]什么是“哲学”?什么是“自然哲学”?哲学是一门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philosophy)一词源自希腊语,“philo”(意为“热爱”)和“sophia”(意为“智慧”)。

同样,中国古代也有解释:“哲,智也。

”哲学是爱智慧的学问,从实际出发去探究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

希腊最早的哲学是自然哲学,即对自然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与人生没有关系。

[课堂设问]古希腊自然哲学代表人物是谁?有什么主要观点?意义如何?1、代表人物:泰勒斯(Thales),“西方哲学之父”2、主要观点:万物皆由水生成,大地漂浮在水上面。

泰勒斯认为物质第一,创立了朴素..主义世界观。

..的唯物3、意义: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课堂讨论]为什么这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泰勒斯首次用自己观察得到的经验来解释自然现象,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奥秘,而不是依赖传统宗教解释,也就是用人的观察和理解.......来认识这个世界,这体现了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