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 (2)
纪念白求恩2

㈡《纪念白求恩》 ㈡《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题目中 纪念白求恩 纪念”二字揭示了文章的( “纪念”二字揭示了文章的( A ) A.写作目的与文章主旨 . B.文章内容与论述重点 . C.写作动机与论述缘由 . D.表达方式与论述方式 .
《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心论点是( C ) 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心论点是( A.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 的精神。 的精神。 B.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国际主义精 . 神。 C.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的共产主义精神。 的共产主义精神。 D.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 . 精神。 精神。
㈠用成语表达下列几句话的含义。 用成语表达下列几句话的含义。 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 ⒈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 满腔热忱 ) 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⒉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漠不关心 ) 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⒊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 见异思迁 ) 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⒋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 ) 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 ⒌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 拈轻怕重 对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对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 ) 麻木不仁
课堂小结 特色一: 特色一:叙议结合
“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 叙 议论文, 为主, 式。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 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 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 住论点, 得简明、概括。 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记叙文 记叙文以“ 也“叙”和“议”,记叙文以“叙”为 主,“议”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 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本文是议论文, 本文是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 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 法,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
《纪念白求恩》教案2

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理解并学习运用重要字词和双重否定句式,背诵课文第四段。
理清课文结构,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了解对比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讲授法,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作特点。
本文句式整齐,节奏有力,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的说理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崇高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2.了解对比的作用。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先请同学们听一首诗朗诵(配乐):“秋风吹着细雨/ 延水奏着哀曲/ 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
/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一/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
/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这是由朱子奇先生写的《纪念白求恩纪念歌》。
诗歌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沉痛心情和继承白求恩遗志的决心,催人奋进。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看看白求恩同志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初识: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2.简介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诺尔曼·白求恩(188-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
纪念白求恩的课堂笔记

纪念白求恩的课堂笔记
1、课文主旨:本文概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的经历,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号召每个党员向他学习,表达了深切悼念之情。
2、学习目标:
(1)归纳各段要点,分析段落间的关系,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
(2)学习叙议结合和对比手法。
(3)查阅资料,了解文章写作背景;拓展阅读,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3、笔记内容:
(1)白求恩的个人简介和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原因。
(2)白求恩在中国的工作经历,包括他对医疗工作的投入和贡献。
(3)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的具体表现。
(4)作者对白求恩的评价和悼念之情。
4、重点难点:
(1)重点:归纳各段要点,分析段落间的关系,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
(2)难点:学习叙议结合和对比手法,理解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内涵。
5、学习建议:
(1)认真阅读课文,理解每一段的含义和要点。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白求恩同志的精神背景和在中国的工作经历。
(3)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主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通过拓展阅读,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内涵,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人教版七年语文上《纪念白求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桦甸市横道河子乡中学教案教师:
2.合作探究,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
问题1:请同学们跳读课文,从段落中画出叙事语句,并概括所叙述事件。
学生跳读课文,用笔圈点批画,并批注自己的理解。
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形成小组意见在班级发言。
讨论明确:文中的叙事主要有:
第一段:概括白求恩的生平经历;
第二段:概括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
从前线回来的人都佩服白求恩,晋察冀边区的军民都为之感动的事情。
第三段:概括介绍白求恩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医术高明;概括一班人鄙薄技术工作。
第四段,概括作者和白求恩的交往。
问题2:精读这些叙事语句,比较它们与记叙文中的叙事有什么不同?
学生带着问题,探究比较,然后互相讨论,交流探究成果。
讨论明确:
(1)作用不同。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的文章,叙事是文章的主体。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叙事是为议论提供事实论据。
(2)详略不同。
议论文中的叙事简洁,多用概括性的语言。
例如:文章开头,作者对白求恩的介绍只用了两个句子共80多字,却提供了白求恩的国籍、身份、年龄、来中国的目的、派遣到中国的时间、工作地点和去世的原因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概括性极强,行文非常简洁。
问题3:在议论过程中夹有叙事,这叫夹叙夹议的写法,请同学们讨论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学生互相讨论。
讨论明确: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又能懂得向白求恩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怎样向他学习。
叙得简要,议得精辟,深刻的立意使文章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
初中语文七上第四单元 品德修养 12 纪念白求恩(2)

(2)【安排内容】本期板报安排了以下有关白求恩同志的内容,你认为还可适当 补充哪些内容?请写下来。 ①生平事迹简介 ②感人情景再现 ③ 示例:高尚精神传承 ④ 赞美诗文选粹 (3)【拟写对联】请你根据白求恩的事迹,为本期板报拟写一副对联。 (示例一)上联:救死扶伤医术精湛 下联:以身殉职品德崇高 (示例二)上联:精益求精医德高尚尽白衣之职永垂不朽 下联:毫不利己专门 利人倾同志之情千古流芳
(有删改)
9.阅读选文,完成下面的人物资料卡。(3分)
段落
事件
精神与品质
第③④段 段玉裁的生平概况
① 清廉勤俭、勤于学问;一生谦逊,笃于从 师、为师之道
第⑤段 ② 关爱年轻后学 平易过人
第⑥段 段玉裁治学
③ 治学严谨、勇于创新
10.【参考本课“技法点津”】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4分)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1分),将尊敬老师的段玉裁与一些为了一己私欲而佯作虔 敬地对待老师的人进行对比(1分),突出强调了段玉裁一生谦逊、崇敬老师的 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段玉裁先生的敬佩(2分)。
阅读课文第4段,回答问题。 6.文章第4段开头一句“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中,“只”有什么表达作用?
表达了作者对未能与白求恩同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常见面的无限惋惜与遗憾之情。 7.文章第4段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4段先叙述了作者自己同白求恩同志的交往,表达对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悲痛心 情;后阐述学习白求恩同志精神的重大意义。(意思对即可) 8.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4段最后一句话。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阐述了学
对比手法的作用 【教材典例】课文第3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得分步骤】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将白求恩同志与那些见异思迁、鄙 薄技术工作的人进行对比(1分),使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更加突出,更 难能可贵,更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同志精神的必要(2分)。 【技法指导】对比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塑造鲜明的形 象。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效 果和感染力。 【答题模板】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将……与……进行对比,表现(强调/ 突出/赞美等)了……。 【对点训练】见本课第10题。
纪念白求恩的段落划分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在 1939 年 12 月 21 日为纪念白求恩写的悼念文章。
全文可以分为四个段落,每个段落的内容如下:
第一段落:简述白求恩来中国的经历,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概述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二段落:从三个方面阐述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即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第三段落:讲述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指出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第四段落: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整篇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通过对白求恩事迹的描述和对白求恩精神的阐述,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纪念白求恩(2)-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

一、对比突出悟“反思”
2.默读第3段,参考第2段的学习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圈点勾画对应文字,结合第2段内容完成表格填空。
对工作的态度
对同志、人民的态度 对工作的要求
白求恩
极端的负责任
不少的人
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 怕重,把重担子推再替别人打算。出 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 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 知道。
所有这一切在我境况好的时候都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的。这多么令人伤心!
四、拓展延伸谈感悟
这只是节选了很小的一部分。实际上,到了1938年 的后半年,白求恩就已经非常苦闷了。因为他从一个 相对发达的国家,到了一个非常非常闭塞的地方,他 甚至晚上要靠吃安定药才能睡去。他的内心中弥漫着 无穷的孤独与苦闷,这是真正的白求恩。同学们,当 你看了这些资料之后,你又如何看待白求恩?
白求恩是一个普通人,更
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是战胜了人的弱点,实现
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了自己理想抱负的英雄。
一个纯粹的人,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我们
一个有道德的人,
社会永远呼唤像白求恩这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样的共产党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四、拓展延伸谈感悟
3.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白求恩精神的理解。
范例:不管在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白求恩精神。例 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义 无反顾冲向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展现了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 神面貌。这就是对白求恩精神最好的诠释。
四、拓展延伸谈感悟
白求恩的遗嘱(节选) 亲爱的聂司令员:
今天我感觉非常不好——也许我会和你永别了!……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 乐,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多有贡献。……两个行军床,你和聂夫人留下吧,两双英国 皮鞋也给你穿了。骑马的马靴和马裤给冀中区的吕司令员。贺龙将军也要给他一些纪 念品。……手表和蚊帐给潘同志。一箱子食品送给董(越千)同志,算作我对他和他 的夫人、孩子们和姊妹们的新年赠礼!文学的书籍也全给他。医学的书籍和小闹钟给 卫生学校。给我的小鬼和饲养员每人一床毯子,并给小鬼一双日本皮鞋。
《纪念白求恩》PPT课件2课时

写作训练:
运用文中的成语〔至少2个〕围绕一
任 个中心说〔写〕一段话
选 一
〔完成在本课学案上〕
问
联系现实,说说我们从白求恩身上学 到了那些精神?〔至少用2个成语〕
理解文章最后一句排比句
“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 “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 味〞写志趣,“有益于人民〞写人生 价值。这一组语句,语意饱满,五彩 缤纷,热情洋溢,气势磅礴,如同赞 美诗一般。
归纳学习本文的收获
1、 对白求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比 比
2、掌握了不少生字新词
谁 的
3、学习了白求恩的精神
第四段重点句: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 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 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这四个要点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 体表现〔也就是全文的分论点〕。文章 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 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学习他这种真正的 共产主义精神〔即是中心论点〕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重点句: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
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 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 人的精神。
第三段重点句: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 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要点: 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 的精神。
⑶满腔热忱: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 忱:情意。
⑷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⑸纯粹:不含杂质,不掺杂其他成分。
本课指真正、名副其实。
自读课文 ,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 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
第一段重点句: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求恩的故事》
议论文与记叙文的区别
记叙文:一种将白求恩同志一些动人 事件的具体经过和细节说出来,写出来, 让人听后有所收获。这种宣传方式生动形 象,容易从感情上打动人,富有感染力。 用这种宣传方式写成的文章,属于“记叙 文”。
议论文;将这些事情中所包含的意义 开拓出来,说给读者听,让读者即了解 “事”,更明白了“理”,真正懂得这 些事迹所包含的是怎样的一些意义,白 求恩同志身上具备的是怎样一些可贵的 精神。与记叙文相比较,这样的宣传又 更进一步,说得比较深入透彻,从认识 上启发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用这种宣 传方式写成的文章,属于“议论文”。
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文章(议论文),逻 辑性强,结构严密,层次分明。
全文共四段,每段各围绕一个中心展开 议论;每段的中心最终又为全文的大中心服 务。
阅读全文,找出每段的中心 句,在此基础上归纳各段的中心, 并说说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中心句(重点句)——能够概 括本段主要意思
的 句子。 通常出现在段首和段末,也会 出现在段中。
纪念白求恩
——毛 泽 东
广州市中学钟雯
— 年 轻 时 — — 逝 世 时 —
— 工 作 时 —
白求恩大夫 的照片
白求恩是谁?他做了些什么? 为什么要纪念白求恩? 请同学说说你对白求恩的了解
(他的生平、他的故事、他的资料…(1890——1969)诞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 加
求恩大夫就开始施行手术。
四个星期的连续工作,使147个伤员很快又带 着健康的身体回到前线,从此,哪里有伤员,哪 里就有白求恩大夫。在晋察冀的一次战斗中,他 曾连续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动了手术。他的手术 台,就在离前线五里地的小庙里,敌人的炮弹落 在手术室后面,爆炸开来,白求恩大夫却在小庙 里紧张地动着手术。他不肯转移,他说:“离火 线远了,伤员到达的时间会延长,死亡率就会增 高。战士在火线上都不怕危险,我们怕什么危 险!”两天两夜,他一直在手术台上工作着,直 到战斗结束。为了保住伤员的性命,白求恩大夫 把自己的鲜血输给了中国战士。
之心的精神”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 本段中心: 心的精神
全文中心:
概括叙述了白求恩不远千里来到中国 的不寻常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 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 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 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多伦多大学医
科毕业。1936年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 时曾随加拿大志愿军到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 民服务。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 的解放事业,他来到了中国解放区。他到达晋察冀
边区后方医院后,第一周就检查了520个伤病员,
他们大部分都是在平型关战役中负伤的。第二周白
1、中心句: “一个外国人……学习这种精神” 本段中心: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
产主义精神
第一句 2、中心句: 并 列 分 总 ( 递 进 ) — 本段中心: 赞扬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
精神
3、中心句: 第一句 本段中心:赞扬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4、中心句: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
他愉快地称自己是万能输血者,因为他是O型血。
他还拿出自己带来的荷兰纯牛乳,亲自到厨房煮牛 奶,烤馒头片,端到重伤员面前。看他们贪婪地吃下 去,微笑浮在了白求恩大夫的脸上。一次,给一个头 部中弹后引起感染的伤员做手术,匆忙之中,他竟忘 了带橡皮手套。切开头颅后,白求恩大夫赤手伸进去, 用原已发炎的左手指去摸碎骨。病员伤口里的细菌, 就从白求恩大夫发炎手指的伤口处溜了进去,种下了 导致他生命垂危的毒种。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在 河北省逝世,终年5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