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的处理》评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的处理》评课稿

《图片的处理》这一节,知识点零碎,学生对图片处理软件的使用不是很熟悉。然而听了刘美琳老师《图片的处理》一课后,很受启发。本节课创意独特,个人认为刘老师上得很有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主线明确,贯穿始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我的校园生活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整个课堂教学环节设置衔接,层层递进,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每个知识点。

二、类比教学,加深理解

刘老师很好地使用了类比教学演示法,加深了学生对图片处理与抠图的理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操作,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

三、学案在手,自主学习

刘老师成功的扮演了一名课堂的组织者,在任务提出后,并没有一味的控制学生进行广播教学,而是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案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语言生动,气氛融洽

刘老师的教态自然、大方,富有感染力。语言亲切、生动。“东张西望,互相帮助”、“抱歉,刚才被打断了”等语句,充分得尊重了学生,创建了一个平等而宽松的课堂环境,整个课堂气氛融洽。做好的学生可以主动地去帮助没做好的学生,老师在辅导学生时也很亲切。

五、结尾升华,道德教育

本节课在课堂的结尾提出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的口号,让整个课堂进行了升华.。这样不但关注了信息技术技术层面的问题,还重视了学生的人文道德的心理教育,加强了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

当然对于这节课,个人也有几点建议:

1、整节课的时间略显仓促,留给学生制作的时间还应更多些

2、评价还不是很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太少了。最后学生作品展示时,评价还不是很到位,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说说,让其他小组的成员也可以对此作品进行评价。

3、信息技术课也应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在本节课中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有些少。在总结时,老师已经提出了问题,可以让学生总结步骤流程后,老师再适当的补充总结。

《数据图表与分析》评课稿

听了马恩泉老师的《数据图表与分析》公开课,感触比较多。马恩泉老师在教育观念与教学思想的更新上,对教学内容的驾驭与处理上,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上,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上,均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和突破,下面谈谈这节课的特点: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马老师用表格对青少年网络成瘾一段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结论,并且用“我觉得”和“通过数据,我发现”进行比较,说明对数据处理的重要性,从而引出课题。这个例子不仅能很好地说明数据处理的重要性,更能让学生反思,体会网络成瘾症对青少年危害。

二、自主探究、协作学习该教师在学生练习阶段突出了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

首先,选择的主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如:使用问卷调查方式让学生自己选择然后作统计。

其次,给予学生个体选择的机会。可以在多个主题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如:教师画抛物线,学生可以自主画其他函数图象。

第三,采用分组协作式学习。使学生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相互合作的态度,共同完成作品。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协调的能力,培养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三、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马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马老师将插入图表、排序、分类汇总的教学融合到画函数图象、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任务”中。

通过教师“展示任务”、“讲解演示”,激发和保持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老师提问学生得出结果的方式,使他们有成就感,更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前进。

四、值得探讨的问题:

1、时间有点紧迫,学生自主练习讨论时间有点短,气氛不是太活跃。

2、最后总结时也比较仓促如果与学生一起总结效果会更好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