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砂浆的强度等级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砂浆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具有粘结、填缝、衬垫等多种功能。
砂浆的强度等级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与使用寿命。
本实验旨在通过砂浆强度等级的测定,了解不同配合比的砂浆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的抗压强度,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砂浆强度等级的测定方法;2. 了解不同配合比砂浆的抗压强度;3. 分析影响砂浆强度等级的因素。
三、实验材料1.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2. 细骨料:中砂,细度模数为2.6;3. 水:自来水;4. 砂浆配合比:水泥:砂:水=1:2:0.5;5. 砂浆试验仪器:砂浆搅拌机、砂浆养护箱、立方体试模、抗压试验机等。
四、实验方法1. 按照砂浆配合比称取水泥、砂、水;2. 将水泥、砂、水混合均匀,搅拌均匀;3. 将搅拌好的砂浆倒入立方体试模中,捣实;4. 将试模放入砂浆养护箱中,养护28天;5. 将养护好的试块取出,进行抗压试验;6. 记录试块的抗压强度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表1 砂浆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试件编号抗压强度(MPa)1 25.62 26.23 27.12.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本实验中砂浆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6.3MPa。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砂浆的强度等级为M20。
影响砂浆强度等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水泥强度等级:水泥是砂浆的主要胶凝材料,水泥强度等级越高,砂浆的强度等级也越高。
(2)细骨料种类:细骨料的种类、细度模数等都会影响砂浆的强度等级。
(3)水灰比:水灰比是砂浆配合比中的关键参数,水灰比越小,砂浆的强度等级越高。
(4)养护条件:砂浆的养护条件对强度等级有很大影响,养护温度、湿度等都会影响砂浆的强度。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砂浆强度等级的测定方法;2. 了解不同配合比砂浆的抗压强度,为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3. 分析了影响砂浆强度等级的因素,为砂浆的配制与施工提供了参考。
桥梁结构检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现场检测和室内分析,对某座桥梁的结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了解其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实验内容包括外观检查、无损检测、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以全面掌握桥梁的力学性能和使用状况。
二、实验对象及环境实验对象:某市某桥梁,全长120米,宽20米,单跨结构,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实验环境:晴朗,风力适中,温度15-25摄氏度。
三、实验方法1. 外观检查- 对桥梁整体外观进行检查,包括桥面、桥墩、桥台、伸缩缝等部位。
- 观察并记录裂缝、剥落、变形、腐蚀等病害。
2. 无损检测- 使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对桥梁混凝土构件进行无损检测,评估其内部质量。
- 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桥梁结构温度场,分析其热应力分布。
3. 静载试验- 在桥梁指定位置进行静载试验,加载重量根据桥梁设计荷载确定。
- 测量并记录桥梁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形、内力、位移等参数。
4. 动载试验- 使用激振器对桥梁进行动载试验,测量其自振频率、阻尼比等动态参数。
- 分析桥梁的动力特性,评估其抗振能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检查- 桥面、桥墩、桥台等部位存在少量裂缝,但未发现严重病害。
- 伸缩缝工作正常,无异常现象。
2. 无损检测- 超声波检测结果显示,桥梁混凝土构件内部质量良好,无较大缺陷。
- 红外热像仪检测结果显示,桥梁结构温度场分布均匀,热应力较小。
3. 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过程中,桥梁变形和内力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 桥梁整体结构稳定,无异常现象。
4. 动载试验- 动载试验结果显示,桥梁自振频率和阻尼比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 桥梁抗振能力良好,可满足正常使用需求。
五、结论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该桥梁结构健康状况良好,承载能力和安全性满足设计要求。
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对桥梁进行外观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裂缝、剥落等病害。
2. 加强桥梁养护工作,确保桥梁结构长期稳定。
3. 关注桥梁动力特性,防止桥梁发生共振现象。
六、实验总结本次桥梁结构检测实验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全面评估了桥梁的结构健康状况。
水准测量的实验报告

⽔准测量的实验报告⽔准测量的实验报告篇⼀:⽔准测量的实验报告1.了解DS 3型⽔准仪的基本构造,认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称,性能和作⽤。
2.练习⽔准仪的正确安置、瞄准和读数。
3.掌握普通⽔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程计算的⽅法。
1.实验时数安排为2学时。
2.实验⼩组由8⼈组成:4⼈操作,2⼈记簿,2⼈扶尺。
2. 实验设备:DS3⽔准仪1台,双⾯⽔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纸2张,三⾓架1个;铅笔1根。
⽔准仪器组合:1.望远镜2.调整⼿轮3.圆⽔准器4.微调⼿轮5.⽔平制动⼿轮6.管⽔准器7.⽔平微调⼿轮8.脚架(⼀)⽔准仪的认识与使⽤1.安置仪器:先将三脚架张开,使其⾼度适当,架头⼤致⽔平,并将架腿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其作⽤并熟悉其使⽤⽅法。
同时弄清⽔准尺的分划注记。
3.粗略整平:双⼿⾷指和拇指各拧⼀只脚螺旋,同时对向(或反向)转动,使圆⽔准器⽓泡向中间移动;再拧另⼀只脚螺旋,使⽓泡移⾄圆⽔准器居中位置。
若⼀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
(练习并体会脚螺旋转动⽅向与圆⽔准器⽓泡移动⽅向的关系。
)4.⽔准仪的操作:瞄准——转动⽬镜调焦螺旋,使⼗字丝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照门和准星瞄准⽔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准尺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使⽬标清晰(体会视差现象,练习消除视差的⽅法)。
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准管⽓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圆弧状),即符合⽓泡严格居中。
读数——从望远镜中观察⼗字丝横丝在⽔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取四位数字,即直读出⽶、分⽶、厘⽶的数值,估读毫⽶的数值。
5.观测练习:在仪器两侧各⽴⼀根⽔准尺,分别进⾏观测(瞄准,精平,读数),记录并计算⾼差。
不动⽔准尺,改变仪器⾼度,同法观测。
或不动仪器,改变两⽴尺点位置同法观测。
检查是否超限。
(⼆)普通⽔准测量1.选定⼀条闭合⽔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
(完整版)实验报告--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综合实验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实验报告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组别时间综合实验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实验报告一、项目概况、检测设备及检测依据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检测原因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检测环境 不密实区和空洞检测《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 检测数量 1 CECS21:2000检测日期 2013-5-15检测方法 无损法(超声法)检测过程 概述设备名称型号 量程范围 检定有效期0.1— 检测设备非金属超声波仪DJUS-05有效629000μs二、现场主要检测方法及原理: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记录表测点序号声时(μm) 40.00 37.00 37.50 36.50 38.00 37.00 35.50 38.50 39.00 38.50 37.00 36.50 37.50 39.50 39.00 声速(km/s) *2.500 2.703 2.667 2.740 2.632 2.703 2.817 2.597 2.564 2.597 2.703 2.740 2.667 *2.532 2.564 波幅(dB) 63.65 69.31 75.47 78.12 76.60 78.08 78.06 69.17 *63.01 69.52 75.41 78.12 76.65 *59.74 *59.71频率(kHz) 66.67 测距(mm)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1 250.00 3 52.63 4 47.62 5 *41.67 *38.46 *33.33 55.56 6 7 8 9 58.82 10 11 12 13 14 15 55.56 47.62 45.45 *38.46 62.50 62.50三、检测结果 声速临界值 (km/s) 声速低限值 (km/s) 声速平均值 (km/s)2.556 0 主频临界值 (kHz) 主频平均值 (kHz) 波幅临界值 (dB)53.2 47.2 70.12.6441综合实验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实验报告声速标准差 0.054 0.021波幅平均值 (dB) 65.3声速离散系数判断依据 测点总数可疑点数声速临界152检测结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MPa) 设 混凝土计 强度推 构 件 测强曲线备注平均 标准 最小 强 度 定值 名称 编号 (MPa)值 差 值A 轴梁128.0 0.90 25.0 国家曲线 C30 28.5 单件检测所测梁评定,其砼抗压强度推定值为: 28.5MPa指导 教 师 评 语成 绩指导教师: 日期: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实验报告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实验报告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实验报告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强度是决定结构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我们需要进行强度检测。
本实验使用回弹法对混凝土强度进行了检测,并得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了解混凝土的质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材料和仪器:1. 混凝土样品:我们选取了几块混凝土样品,保证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 回弹仪:回弹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混凝土强度的仪器,通过测量回弹的距离来推断混凝土的强度。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混凝土样品从实验室中取出,并进行标记,以便后续的测量和分析。
2. 测量回弹距离:将回弹仪的测量头紧贴在混凝土表面上,然后按下仪器上的触发按钮,记录回弹的距离。
3. 重复测量:对每个混凝土样品进行多次测量,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
4. 数据处理:将测量得到的回弹距离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混凝土的强度。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到了混凝土样品的回弹距离和相应的强度值。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观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回弹距离和混凝土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通常情况下,回弹距离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高。
2. 不同混凝土样品之间的强度存在差异。
这可能是由于原材料、配比和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3. 实验中的测量误差对结果的影响较大。
由于混凝土表面的不均匀性和仪器本身的误差,测量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讨论与分析:回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但其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回弹法的结果与其他检测方法的结果,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混凝土强度评估。
此外,混凝土的强度与其它性能指标如耐久性、抗渗性等也密切相关。
因此,在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测时,我们应该综合考虑这些指标,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结论:通过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我们可以初步了解混凝土的质量。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指导书 土木工程(完整)

建筑结构试验09级实验指导书说明一、试验报告必须用墨水笔工整书写,原始记录不得涂改,每个学生必须按时独立完成试验报告,(包括预习思考题及试验作业题)。
二、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1.做好试验课前的预习。
2不得动用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
3试验完毕,清理整理所用仪器设备及环境卫生,填好实验使用登记本,并交给任课老师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4如有仪器设备损坏,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三、实验指导书所列试验方法均以现行国标和规范为依据。
编者:陈高2012年5月目录实验一等强度梁实验 (1)一、实验目的: (1)二、实验原理 (1)三、实验步骤 (2)四、实验记录 (3)实验二纯弯梁实验 (4)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原理 (4)三、实验步骤 (5)四、实验结果 (6)五、实验记录表格 (7)实验三同心拉杆实验 (8)一、实验目的 (8)二、实验原理 (8)三、实验步骤 (9)四、实验记录表格 (9)实验四:偏心拉杆实验 (10)一、实验目的 (10)二、实验原理 (10)三、实验步骤 (12)四、实验结果处理 (12)实验五典型桁架结构静载实验 (14)一、实验目的 (14)二、实验原理 (14)三、实验操作步骤简介 (15)四、实验记录 (16)实验六混凝土无损检测实验 (18)一、实验目的 (18)二、实验仪器 (18)三、试验方法及步骤 (18)四、实验报告 (18)五、思考题 (18)实验一 等强度梁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应用应变片组桥,检测应力的方法2、验证变截面等强度实验3、掌握用等强度梁标定灵敏度的方法4、学习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电阻应变测量原理电阻应变测试方法是用电阻应变片测定构件的表面应变,再根据应变—应力关系(即电阻-应变效应)确定构件表面应力状态的一种实验应力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是以粘贴在被测构件表面上的电阻应变片作为传感元件,当构件变形时,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电阻应变仪将此电阻值的变化测定出来,并换算成应变值或输出与此应变值成正比的电压(或电流)信号,由记录仪记录下来,就可得到所测定的应变或应力。
大学生测量实习报告五篇

大学生测量实习报告五篇大学生测量实习报告篇1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DS3型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称,性能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正确安置、瞄准和读数。
3.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的方法。
二、计划与设备1.实验时数安排为2学时。
2.实验小组由8人组成:4人操作,2人记簿,2人扶尺。
2.实验设备:DS3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纸2张,三角架1个;铅笔1根。
三、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器组合:1.望远镜2.调整手轮3.圆水准器4.微调手轮5.水平制动手轮6.管水准器7.水平微调手轮8.脚架四、方法与步骤(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1.安置仪器:先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腿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同时弄清水准尺的分划注记。
3.粗略整平: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同时对向(或反向)转动,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再拧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圆水准器居中位置。
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行。
(练习并体会脚螺旋转动方向与圆水准器气泡移动方向的关系。
)4.水准仪的操作: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体会视差现象,练习消除视差的方法)。
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圆弧状),即符合气泡严格居中。
读数——从望远镜中观察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取四位数字,即直读出米、分米、厘米的数值,估读毫米的数值。
5.观测练习:在仪器两侧各立一根水准尺,分别进行观测(瞄准,精平,读数),记录并计算高差。
不动水准尺,改变仪器高度,同法观测。
或不动仪器,改变两立尺点位置同法观测。
检查是否超限。
全站仪导线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导线测量实验报告1. 引言导线测量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测量方法之一,通过测量导线的长度和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来确定特定区域内的地形和建筑物位置。
全站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具有高度精确的距离和角度测量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建筑等工程项目的导线测量工作中。
本报告旨在介绍全站仪导线测量实验的过程、方法和结果,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悉和掌握全站仪导线测量的操作步骤,并通过实际测量得到准确的导线数据,评估全站仪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3. 实验装置和材料•全站仪:型号XYZ-100•支架和三脚架:用于搭设全站仪的支架•测量杆:用于测量导线的长度•钉子和线:用于标定导线的起点和终点4. 实验步骤4.1 实验准备1.将全站仪安装在三脚架上,并调整支架高度,使全站仪水平放置。
2.打开全站仪电源,进行系统自检和校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在测量区域确定导线的起点和终点,使用钉子和线将其标定出来。
4.2 导线测量1.将全站仪对准导线起点,并使用测量杆测量起点到全站仪的距离。
2.通过全站仪的测量功能,测量导线起点与全站仪之间的水平角度和俯仰角度。
3.将全站仪对准导线终点,重复步骤1和步骤2,测量导线终点与全站仪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4.根据测得的距离和角度数据,计算导线的长度和水平位移。
5.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际测量数据,得到导线的长度为10.5米,水平位移为5.2米。
通过对比实际距离和测量距离之间的差异,评估全站仪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6.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使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熟悉了全站仪的操作步骤,并得到了准确的导线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全站仪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导线测量和其他土木工程测量方面。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还发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全站仪的水平校准和目标对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熟练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工程测量
实验报告
专业建筑学
年级13级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5年月日
目录
第一部分实验项目容及要求第二部分实验报告
第三部分实验心得体会和建议
第一部分实验项目容及要求
第二部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
日期2015.10.10 班组第六组学号*号姓名****
㈠完成下列填空
1.安置仪器后,转动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转动
目镜对光螺旋看清十字丝,通过镜筒上的缺口和准星瞄准水准尺,转动水平微动螺旋精确照准水准尺,转动物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消除视差,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居中,最后读数。
2.消除视差的步骤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分划像清晰。
㈡实验记录和计算
1.记录水准尺上读数填入表2-1-1中。
表2-1-1
2.计算(基于黑红面读数的平均值)
⑴A点比C点低0. m。
⑵B点比D点高0.388 m。
⑶C点比E点高0.154 m。
⑷假设C点的高程H C=158.936 m,求A点、B点、C点、D点、E点的高程,即:A A= 158.737 m,H B= .070 m,H C= 158.936m,H D= 158.682 m,H E= 158.782 m,水准仪的视线高程
H I= 160.458 m。
㈢出图2-1-1中水准仪各部件的名称
图2-1-1
1)目镜对光螺旋;2)望远镜;
3)水准管;4)水平微动螺旋;
5)圆水准器;6)校正螺旋;
7)水平制动螺旋;8)准星;
9)脚螺旋;10)微倾螺旋;
11)水平微动螺旋;12)物镜对光螺旋;
13)缺口;14)三脚架。
实验报告二水准测量
日期2015.10.10 班组第六组学号*号姓名*** ㈠水准测量的外业记录及其高程计算
实验数据记入表2-2-1,进行高程的计算,并进行验算,以确保各项计算准确无误。
表2-2-1 水准测量的外业记录及其高程计算
续表
㈡准测量的业整理及待测点的高程计算
将表3-2-1的计算结果填入表2-2-2,求各个待定点的高程
表2-2-2 各待定点高程的计算
∑0.7193 3 -3 0 铺
助计算
17
.4
-
34
40
,
3
-
=
≤
±
=
±
=
=
=
∑
∑
L
fh
h
h
L
h
mm
h
fh
每公里改正数
观测成果合格可用
容,
测
容
测
实验报告三经纬仪的认识和使用
日期2015.10.29 班组第六组学号*号姓名*** 1.写出图2-3-1中DJ6经纬仪各部件的名称
图2-3-1
1)基座;2)脚螺旋;
3)轴套制动螺旋;4)脚螺旋压板;
5)水平度盘外罩;6)水平向制动螺旋;
7)水平向微动螺旋;8)照准部水准管;
9)物镜;10)目镜调焦螺旋;
11)瞄准用的准星;12)物镜调焦螺旋;
13)望远镜制动螺旋;14)望远镜微动螺旋;
15)反光照明镜;16)度盘读数测微仪;
17)复制机钮;18)竖直度盘水准管;19)竖直度盘水准管微动螺旋;20)度盘读数显微镜。
2.DJ6读数练习记录(表2-3-1)
表2-3-1 DJ6光学经纬仪水平度盘读数记录表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记录2-3-2
表2-3-3 竖直角观测记录手簿
实验报告四全站仪的认识和使用
日期2015.11.03 班组第六组学号*号姓名*
⒈Leica TC407的外形结构如图2-4-1,指出其各部件的名称。
图2-4-1
1. 粗瞄准器;
2. 装导向光装置;
3. 垂直微动螺旋;
4. 电池;
5. 电池盒垫块;
6. 电池盒;
7. 目镜;8. 调焦环;
9. 仪器提把;10. R5232串行接口;
11. 脚螺旋;12. 望远镜物镜;
13. 显示屏;14. 键盘;
15. 圆水准管;16. 电源开关;
17. 热键;18. 水平微动螺旋。
第三部分实验心得体会和建议
通过实验我基本掌握了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知道如正确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测量距离、角度、高差等,实践是对测量学到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课,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
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阵的发愁:该如把任务进行下去。
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法。
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其次我懂得了做任事情都要认真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特别是在使用水准仪,经纬仪这样精密的仪器时,更要做到精益求精。
因为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数据的偏差很大,更会导致以后其它量的测量出错,最终导致数据计算的错误,比如我们刚开始测量角度时,一个基准点没有瞄准,导致一个角度偏小,然后角度的闭合差也不符合要求,经过校验,才发现问题出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