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 复习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字解释一、语言: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看,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知的工具。
二、口语是以语音为载体的语言形式,书面语是以文字为载体的语言形式。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
三、副语言:语言不是人类惟一的交际工具,除了语言以外,人类还有其他辅助性交际工具,例如文字、体态等等,这类辅助性交际工具有时也被称为“语言”,为了跟真正的语言相区别,所以称为副语言。
四、自然语言:是由社会群体在日常交际活动中自然形成的语言,人工语言是个别人人工设计出来的语言。
五、组合关系: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
词语之间的组合是有规则的;语言单位之间的组合是有层次性的。
六、聚合关系: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又称联想关系。
具有聚合关系的语言单位之间一般能互相替换。
具有相同聚合关系的语言单位,就构成某种聚合类。
七、词根语又成孤立语,其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
八、屈折语的特点是通过各种屈折方式来表示语法意义。
九、粘着语的特点是通过附加多种词缀来表示语法意义。
十、编插语又叫多式综合语或复综语,其特点是以动词词根为中心,在词根的前后可以附加上各种词缀,来表示各种语法意义或语汇意义。
十一、语音是在人类大脑神经支配下由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并能为人们所理解的声音。
十二、语音学:研究语音的学科就是语音学。
语音学的任务是研究语音在“发音---传递---感知”过程中的生理、物理和心理特性,分析语音的各种要素的社会功能,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语音系统的构成和发展演变规律。
语音学的分支:从研究对象的范围来看,语音学可以分为普通语音学和具体语音学;从研究对象的时间来看,语音学可以分为共时语音学和历时语音学;从研究对象的性质来看,语音学可以分为声学语音学、发音语音学、感知语音学和音系学;从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来看,语音学研究有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之分。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一.词汇1.词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具有形式和意义上的特点,是表达概念的基本手段。
2.词的分类:词可根据词形、词义、词性等进行分类。
3.词汇义和词义的概念:词的义指的是词汇在语言中所代表的意义;而词义是指词的其中一种特定的意义。
4.语义的概念:语义是指语言所能表达的意义,它研究词汇的意义和句子的意义。
5.语义关系: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位关系和连词关系等。
6.多义词和一义词:多义词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不同的词义,一义词则是指一个词只有一个词义。
7.词义的反思性特点:反思性特点是指由于词义的发展和扩展,使得一部分词汇原本只能指代具体事物的名称,逐渐发展为可以用来指代抽象概念的称谓。
8.词的构词和构词法:构词是指用来形成新词的方法和技巧,构词法则是研究这些方法和技巧的学科。
9.词汇的生成和消失:词汇的生成是指新的词汇在语言中的出现和流行,而消失则是指一些词汇在语言中的逐渐淘汰。
10.词的历时变化:词的历时变化是指词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演变。
二.语音1.语音的概念:语音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研究语言音素、音节和音系等内容。
2.音位和音素:音位指的是语音系统中不同的基本音单元,而音素则是指在一种具体语音系统中有决定意义的语音单位。
3.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一种国际通用的音标符号,用于表示各种语言的语音。
4.声调:声调是指语音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调变化。
5.语调:语调是指在一句话中语音音调的变化。
6.连读和重音:连读是指在语音流通的过程中,语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连接;重音是指在词语和句子中,一些音节能够产生的较大音量、较长时间和较高音调。
7.训练和修正:语音训练是指通过学习和练习,使得个体能够正确地使用语音来表达意义;语音修正是指对发音错误进行纠正和改正。
三.语法1.语法的概念:语法是语言结构和组织的规律和原则。
2.句子的基本概念: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成分组成。
语言学概论考试复习题

一、单选题1.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最突出的是()A、词语的借用B、语音成分的借用C、词缀的借用D、语法结构的借用答案: A2.在二十世纪,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的语言学流派是()A、历史比较语言学B、心理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D、社会语言学答案: C3.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概念知识的一类词典是()A、历史词典B、信息词典C、语言词典D、百科词典答案: D4.语汇是词和语的集这是合,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语”是所有词组的集合B、“语”的意义是若干词的意义的加合C、“语”是可以拆分的语言片段D、“语”包括“固定词组”和“熟语”答案: D5.下列各项中,语义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一项是()A、这样做不值得B、他跑过去开门C、我们单位需要增加编制D、他们正在研究如何筹集资金答案: B6.从现有文字史的资料来看,最早出现的字符大多是()A、记号B、笔画C、音符D、意符答案: D二、 判断题7.下列成对的词语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A 、成功—失败B 、合法—非法C 、本地—外地D 、勤劳—懒惰答案: D8.句子语调的高低升降变化表现最为明显的是( )A 、句首部分B 、句中部分C 、句终部分D 、句首和句终部分答案: C1.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振动所产生的基本频率。
A 、正确B 、错误答案: 错误2.语言符号具有线条性的特征,意味着语言符号的组合,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组合。
A 、正确B 、错误答案: 错误3.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与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A 、正确B 、错误答案: 正确4.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通过自觉地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来为古典文献的解读服务。
A 、正确B 、错误答案: 错误5.语言学所研究的“语言”是指具体的话语。
A 、正确B 、错误答案: 错误6.文字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语言学概论完整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1.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2.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3.什么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示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4.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正因为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因此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因为如果个人可以任意改变,那就互相听不懂了,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交际工具的作用。
5.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第二章语音1.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2.振幅:也就是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距离。
3.频率:发音体在每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4.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
它是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的。
频率同音高成正比。
频率越大,声音越高;频率越小,声音越低。
5.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
它是由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同音强成正比,振幅的大小又决定于使发音体振动外力的大小。
外力大,振幅就大,声音就强;外力小,振幅就小,声音就弱。
6.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
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长,声音就长;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短,声音就短。
7.基音:振动中有一个频率最低的振动,由它发出的声音叫做“基音”。
其他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陪音”。
8.乐音:当基音的频率的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数倍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乐音。
9.噪音:如果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不存在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就会形成一种杂乱无章的不规则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噪音。
10.语音的生理基础: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而产生的,人的发音及其运动是“语音的生理基础”,决定着语音的生理特征。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一、知识题(填空与选择):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
2、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3、瑞典、挪威、丹麦三个国家使用同一个语言。
4、口语和书面语包括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
5、口头交际活动有两个因素:语言和言语。
6、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创了20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新局面。
7、语言系统是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组成。
8、在任何语言中,音调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因素。
9、音强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0、音质是由声波的形式决定的。
11、音质是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
12、人体的发音器官包括发音的动力源、发音体、共鸣腔。
13、口腔、鼻腔和咽腔是人类共鸣腔。
14、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是语音的自然属性。
15、[e][ ε][a][ u ][o ][ ][ ɑ]八个音被称作定位元音或标准元音。
16、辅音的音质决定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7、音位变体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18、音素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和互补关系。
19、韵母分成韵头、韵腹、韵尾。
20、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脱落、弱化、增音。
21、同化又可分顺同化和逆同化。
22、从音位理论的角度看,最小的音段是音位。
音位的组合又可进一步划分为音节、音节组合、语句。
23、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藏语、苗语。
印欧语系一般都是非声调语言,包括英语、法语、俄语等。
24、声调可从调值和调位两方面来分析。
25、重音可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
26、语汇学包括语汇的类聚系统和语汇的构造形式。
27、根据音节的数量将词分成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根据包含语素的数量将词分成单纯词和合成词。
28、古语词包括历史词语和文言词语。
根据词的不同来源分成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
29、语法分为词法部分和句法部分。
30、语法单位通常分成语素、词、词组和句子。
31、语法手段分成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3方言特点:本身也有一种完整的系统。
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系统。
语音的差异最大,词汇的差异次之,语法比较小。
4汉语地位:1.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
2.各兄弟民族的语言接受了汉语的许多影响。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4.与国外许多民族的语言相互影响。
5.联合国六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
5语素——词——短语——句子(手)人(有读音,有意义,最小的语素)(沙发)(无法拆后原来意义不变)(伟)(无法单独成词)6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①没有复辅音②元音占优势③有声调(二)词汇方面①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②双音节词占优势③新词的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三)语法方面①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语序和虚词,不大用形态②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③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④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7七大方言区:1.北方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占73%)。
包含有华北东北方言和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2.吴方言(苏州话。
占7.2%)包括上海、江苏省大部、浙江大部地区3.湘方言(长沙话,3.2%)。
包括湖南大部分地区4.赣方言(南昌话,3.3%)。
江西省大部分地区5.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3.6%)。
6.闽方言(最重要的是闽东方言,福州话。
闽南方言,厦门话。
5.7%)。
主要包括福建和海南大部分地区7.粤方言(广州话。
4%)。
8语音的性质: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语音四要素:1.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2.音强: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
3.音长: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时间的久暂。
语言学概论复习

语⾔学概论复习语⾔学概论第⼀章语⾔及其发展1.试从语⾔的结构体系和交际功能谈谈什么叫语⾔?(⼀)结构体系:(1)词汇是语⾔的建筑材料,由词和熟语组成。
(2)语法是语⾔的组织规律。
语法规则可以把词素组成词或词形,把词构成词组,把词和词组构成句⼦。
(3)语⾔体系是⾳义结合的,语⾔体系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稳固性、民族性和普遍性。
(⼆)语⾔的社会功能:(1)语⾔作为交际⼯具是⼀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2)语⾔是社会现象,它是全民性的,没有阶级性。
(3)语⾔的社会作⽤:帮助⼈们脱离动物界、结成社会、发展思维、组织社会⽣产,是促进⼈类⽂明的⼒量之⼀。
(4)语⾔对社会具有依赖性,是为了满⾜社会的交际需要⽽产⽣、存在和发展的。
(5)语⾔是交流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具。
(6)语⾔具有⾃我调节功能,个体之间的调节功能,个体与群体、群体之间的调节功能,族际交际功能(涉及双语现象)和⼈机之间的调节功能。
2.谈谈语⾔和⾔语的关系。
(⾔语是在特定的⾔语环境中为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对语⾔的使⽤,语⾔存在于⾔语之中。
)(1)语⾔体系是⾔语的基础,⾔语活动要选择语⾔中的词汇和语法⼿段,组成话语。
(2)⾔语活动中,说写活动建构话语,听读活动理解话语。
(3)⾔语活动中产⽣的、存在于话语中的新的语⾔现象不断补充到语⾔体系中,使语⾔处于构建和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
(4)在语⾔体系中,词汇和语法处于经常的相互作⽤之中。
3.什么叫语⾔的分化和统⼀?(1)语⾔的分化:是指⽅⾔之间和亲属语⾔之间差别扩⼤、语⾔增多的过程。
以社会的分化为前提。
(2)语⾔的统⼀:是指各⽅⾔、各亲属语⾔之间差别缩⼩,不同语⾔相互混合,语⾔减少的过程。
社会政治、经济、⽂化的接近导致语⾔的统⼀。
4.语⾔的统⼀有哪⼏种情况?(⼀)⽅⾔集中为民族共同语。
(如:现代汉语普通话就是以北⽅⽅⾔为基础的汉民族共同标准语。
)(⼆)语⾔交融。
(1)侵略者的语⾔同化了当地居民的语⾔;(2)侵略者的语⾔被同化;(3)两种语⾔同时使⽤,形成双语制。
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音位音位是一定的语言或方言系统中,能区别不同语言符号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根据语音的社会性质划分出来的。
(斜线//是音位标记。
)音位是最小的语音形式,不能再切分。
音位虽能再分成若干区别性语音特征,但一个单一的语音特征不能构成一种语音形式。
2、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是以音高、音长、音强为语音形式的音位,又叫超音质音位或超音段音位。
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时位和重位三种。
3、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指定并开始使用的。
它的指定原则是“一个因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
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因素”,因素和标写符号一一对应。
不会出现混淆或两可的现象。
为了与一般的字母相区别。
通常把国际音标所用的标写符号放在方括号[ ]里。
国际音标所代表的音是全世界一致的,我们不要把它和具体语言中形状相同的字母的读音混为一谈。
4、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由于受邻近音的影响或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所引起的语音变化叫做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主要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5、语言的分化一种语言内部分成几种不同的方言,或者这些方言进而分成几种不同的语言,这种现象,叫做语言分化。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的,也就是说,社会的分化是语言分化的原因。
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
6、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在语言学上聚合关系指在结构的某个特殊位置上可以相互替代的成分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共现的成分和非共现的成分之间的关系,同一聚合关系语句只受句法关系限制语义因素不在考虑范围处于聚合关系中的语句与共同的句法特征但在语义上不能互相替换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如音位、词)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
几个词,一组词,他们性质相同,具有同样的组合功能,在语言结构的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替换后生成不同的句子,这些词之间的这种替换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课程期末复习题型与习题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作者是(索绪尔)。
• A、乔姆斯基B、布龙菲尔德C、萨丕尔D、索绪尔2. 下面错误的一个说法是()•••••A、思维可以不依赖于语言•••••B、语言对思维有固定和改造作用•••••C、思维是语言的服务对象•••••D、思维中的概念与语言中词不是一对一的3. 在时间线条的某一位置上,可以相互替换的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是()。
••••A、组合关系B、聚合关系C、层级关系D、表里关系4. 普通话的“好”,用国际音标记为()。
••••••A、〔hao〕B、〔xau〕C、〔hau〕D、〔xao〕5. 汉语“他在读书”的“他”()•• A、不表示人称的语法范畴B、表示人称的语法范畴•• C、表示格的语法范畴D、表示数的语法范畴6. 广义地说,汉语动词词尾“着”、“了”、“过”属于语法范畴中的()••••••A、时范畴B、态范畴C、体范畴D、数范畴7. 下列概念不属于语用范畴的术语是()。
A、预设B、主语C、话题D、焦点8. 下列属于同音词现象的是()。
A、兵(兵器、士兵)B、青(青色、年青)C、花(花朵、花费)D、pen(“羽毛”、“笔”)9. 下列不属于汉语借词的是()。
A、电话B、摩托C、啤酒D、葡萄10. 确定语言之间具有亲属关系的主要依据是()。
•••••A、系统的语音对应关系B、地理上临近•••••C、语言使用者的民族相同D、有相同的语法结构•11. 描写语言学、规范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的分类角度是()。
A、语言结构部门的范围不同B、语言存在的时间范围不同C、语言学与其它科学联系方式不同D、研究语言的操作方法不同12. 与国际音标[ x ]对应的汉语音素是()。
A、y B、k C、h D、c13. 音位是从()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A、物理属性B、生理属性 C、心理属性D、社会属性14. 语音和语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
• •A、音素B、义素 ••C、语素D、音位15. 下列诸现象中属于构词现象的是()。
A、汉语的“老”加“虎”变成“老虎”B、汉语的“儿童”加“们”变成“儿童们”C、英语的“help”加“ed”变成“helped”••••D、英语的“dog ”(“狗”,•单数)加“ s ”变成“ dogs”16. 日语属于()。
A、屈折语B、词根语 C、复综语D、粘着语17. 汉语的“我”,翻译成英语在不同的句子成分中,•分别是“I ”、• “me”、“my”、“mine”,这里使用的语法手段是()。
••••A、重叠法B、异根法C、重音移动法D、外部附加法18. 对文字的产生有直接作用的是()。
• A、实物记事B、图画记事 • C、结绳记事D、系珠记事19.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
•••A、土话B、客家话 •• C、客套话D、黑话20. 汉语发展过程中量词的出现属于()方面的变化。
A、语义B、组合规则 • C、聚合规则D、形态21.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是()。
••A、文字学B、语音学 ••C、词汇学D、语法学22.下面正确的一个是()。
A、语言是个人的,言语是社会的B、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 C、语言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而言语是社会的• D、言语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而语言是社会的23. 音强是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
A、频率的高低B、振幅的大小C、基音和陪音频率的比例D、振动的时间24. 音义结合的最小语言单位是()。
A、音素B、义素C、语素D、义征25. “friendship(友谊)”和“recall(回顾、撤消)”都是(••••••• )。
A、音素字B、派生词•••••C、单纯词D、合成词26. 下面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正午刺眼的阳光B、桌上翻开的小说C、女孩无助的神情D、中国人民的友谊27. 传统语言学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的方法是()。
A、转换分析法B、层次分析法 •••••C、中心词分析法D、分布分析法28. 文字起源于()。
A、结绳B、穿贝C、结珠D、图画29. 下列不属于汉语借词的是()。
A、卡片B、麦克风C、可口可乐D、电视30.中古汉语的/k/和/ts /两个音位系列和相拼的,在现代汉语中合并为了tɕ//tɕʰ//ɕ/音位系列。
()A、开口呼、合口呼B、齐齿呼、撮口呼C、开、齐、合、撮四呼D、合口呼、齐齿呼•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走出传统语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 符号包括能指和两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4. 在元音和辅音的几个区分标准中,是决定性的。
5. 语言中能自然感觉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
6. 句子的最大特点是有。
7.能够改变词类的是词缀。
8. 多义词有多项意义,最初的那项意义叫本义,离开上下文人们就能知道的、最先想到的那项意义叫。
9. 四川话所在的西南方言是汉语北方方言的。
10. 语言发生接触的前提条件是。
11. 文字、音韵和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2. 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功能。
13. 语言符号的是指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14. 是由若干个音节组成的语音单位,表现为语流中大致等距离(等时)出现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一次交替,是语言节奏的体现。
15. 和动词有关的语法范畴有时、体、人称和。
16.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称为。
17. 、模糊性和全民性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的表现形式。
18. 是指独立产生的文字系统。
19. 从语言谱系来看,彝语属于语系。
20. 音位的演变以为单位。
三、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面又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词汇学等分支学科.2. 任意性语言符号最大特点是符号在产生过程中,声音与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由社会约定俗成。
3. 书面语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是口语的加工形式。
4. 语言联盟5. 类推在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用于铲平语法中的坎坷,推广新规则的适用范围,起着调整整顿的的作用。
6. 儿童语言习得:具有先天生理基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7. 递归性:是社会中人与人交流的基本性质。
8. 文字:是指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书面上代表语言的符号。
9. 混合语:指在特殊的社会共同体里,经过洋泾浜化后扎下根,被下一代当作母语来学习使用的,成为唯一通用的交际工具的语言.10.语法化借以使词汇项和结构进入某种语言环境以表示语法功能的演变,一旦这些词汇项和结构发生了语法化,它们继续发展新的语法功能。
(自主词向语法成分转化的一种语言现象)音位变体: 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音素,就是音位变体.社会方言:指社会内部因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使用语言上表现出来的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四、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在舌面元音舌位图上标注八个基本元音。
2.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句子的层次结构各级干部都应该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3. 用国际音标注出下列汉字的音节形式,并列表分析它们的音节结构。
江交刚关劝4. 分析以下句子中所体现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张三去过北京。
妈妈洗了衣服。
学生举着标语。
5. 列出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至少四对区别特征,各举一对儿对立音位。
6. 用变换的方法区分下列句子的异同。
台上坐着主席团。
台上唱着戏。
五、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在进行社会交际的时候,除了运用语言传递信息外,也可以借助其它手段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比如运动场上,篮球教练用手势表示谁犯规,谁发球等内容,不用语言;部队用长短不同的号声表示起床,集合,冲锋,撤退等信息;在海上,船与船之间用旗语传递信息,等等.但是,这些交际工具远远没有语言运用那样便捷,而且使用也受到限制,使用范围有限.更为重要的是,无论什么交际工具,它所传递的信息内容都是有限的,而且离不开语言基础,它们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代替语言,没有语言的存在,也不可能有这些信息手段的产生,可以说,语言是一切交际工具的基础.因此,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毫不奇怪了.(突出两点:1.将语言和别的交际工具相互比较;2.说明别的交际工具实际上是语言的代用品,仍然以语言为基础.)2. 举例说明词义引申中的隐喻机制和转喻机制。
3. 简述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强制性。
语言符号最大的特点是符号在产生的过程中,声音与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由社会约定俗成,这就是任意性。
符号一旦进入交际,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以后,它对使用的人就有了强制性。
4. 简要说明口语与书面语的主要差别。
第一,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口语是活的语言,是书面语产生的源泉、存在的前提、发展的动力。
第二,书面语又不是被动地记录语言,它对口语的发展变化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方面,书面语是口语的加工提炼形式,选词用句十分规范,对人们的语言实践很有指导意义,使得口语也向规范化方面发展;另一方面,统一的书面语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一种特殊的凝聚力,对语言的分化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比如汉语,方言众多,差别很大,统一的汉语书面语对限制方言分化、沟通各地人民之间的交际无疑发挥了很大的作用.5.语流音变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6.简要说明语言发展演变的不平衡性。
六.论述:共1个小题,20分1. 试述语言演变的特点。
2. 试述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区别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