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要点

合集下载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第一章:汽车底盘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底盘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让学生熟悉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

1.2 教学内容汽车底盘的定义与功能汽车底盘的主要组成部分汽车底盘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底盘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互动法:引导学生了解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

1.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汽车底盘的了解。

讲解汽车底盘的定义与功能。

介绍汽车底盘的主要组成部分。

强调汽车底盘的重要性。

1.5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对汽车底盘的理解。

检查学生对汽车底盘组成部分的掌握。

第二章:发动机的构造与维修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让学生熟悉发动机的组成部分。

2.2 教学内容发动机的定义与功能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发动机的重要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互动法:引导学生了解发动机的组成部分。

2.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发动机的了解。

讲解发动机的定义与功能。

介绍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强调发动机的重要性。

2.5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对发动机的理解。

检查学生对发动机组成部分的掌握。

第三章:汽车传动系统的构造与维修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让学生熟悉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3.2 教学内容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与功能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互动法:引导学生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3.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汽车传动系统的了解。

讲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强调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性。

3.5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对汽车传动系统的理解。

检查学生对汽车传动系统组成部分的掌握。

第四章:汽车制动系统的构造与维修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让学生熟悉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底盘的基本构成和功能2. 掌握汽车底盘主要部件的构造与维修方法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二、教学内容1. 汽车底盘概述汽车底盘的作用汽车底盘的构成2. 发动机的构造与维修发动机的类型和性能参数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发动机的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3. 变速器的构造与维修变速器的类型和性能参数变速器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变速器的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4. 驱动桥的构造与维修驱动桥的类型和性能参数驱动桥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驱动桥的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5. 转向系统的构造与维修转向系统的类型和性能参数转向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转向系统的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底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维修方法2. 演示法:展示汽车底盘各个部件的结构和维修操作过程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掌握底盘部件的拆装和维修技巧4. 讨论法:分组讨论维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四、教学准备1. 教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2. 教具:汽车底盘各个部件的实物或模型、工具、设备3. 课件:教案对应的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源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平时成绩2. 实操考核:设置底盘部件拆装和维修的实操考核,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4. 小组评价: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等方面六、第六章教案内容:制动系统的构造与维修1. 制动系统的类型和性能参数2. 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3. 制动系统的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七、第七章教案内容:行驶系统的构造与维修1. 行驶系统的类型和性能参数2. 行驶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3. 行驶系统的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八、第八章教案内容:悬挂系统的构造与维修1. 悬挂系统的类型和性能参数2. 悬挂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3. 悬挂系统的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九、第九章教案内容:轮胎与车轮的构造与维修1. 轮胎的结构、性能参数及其维修更换方法2. 车轮的结构、性能参数及其维修更换方法3. 轮胎与车轮的匹配及注意事项十、第十章教案内容:汽车底盘的诊断与维修1. 汽车底盘故障诊断的方法及工具2. 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3. 汽车底盘的定期检查与维修十一、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汽车底盘维修实操教案」

「汽车底盘维修实操教案」

「汽车底盘维修实操教案」教案:汽车底盘维修实操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教授学生相关的汽车底盘维修知识与技能。

主要内容包括汽车底盘常见故障诊断和维修、底盘部件拆卸与安装等方面的实操技能。

二、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和功能;2.能够熟练运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底盘维修;3.能够诊断常见的底盘故障,并进行有效的维修;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维修技术的熟练程度。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1)底盘的构造和功能介绍;(2)常见的底盘故障诊断和维修;(3)底盘部件的拆卸与安装。

2.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底盘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2)实操演示: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展示底盘维修的基本步骤和技巧;(3)实际操作: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底盘的拆卸和安装技能;(4)问题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和经验交流,加深学生对底盘维修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步骤1.底盘的构造和功能介绍(20分钟)(1)通过示意图和模型,介绍汽车底盘的组成和各部件的作用;(2)讲解底盘的功能,如支撑车身、传递动力、保护驾驶员等。

2.常见的底盘故障诊断和维修(30分钟)(1)介绍底盘常见故障的症状与原因,如底盘异响、底盘下沉等;(2)讲解常见底盘故障的诊断方法,如观察、试听等;(3)演示底盘故障维修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底盘部件的拆卸与安装(40分钟)(1)通过实际示范,演示底盘部件的拆卸和安装方法;(2)分组实践,学生亲自进行相关底盘部件的拆卸和安装;(3)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确保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

4.学生练习与问题讨论(20分钟)(1)学生进行练习,通过实践巩固底盘维修的操作技能;(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难题;(3)总结本次实操内容,提出下一步的学习和练习计划。

五、教学评价1.考核方式:实际操作和问题回答2.考核内容:学生实际操作的准确性和技能掌握程度,以及问题回答的准确性和理解深度。

(完整word版)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1(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

(完整word版)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1(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

汽车底盘教案学校:资阳市乐至机电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吕世成班级:15 级/14 级2、3 班教学悬架概述课题课题新授课课时2 课时上课类型安排时间教学1、了解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的有关概念。

目2、悬架的基本组成结构、功用、类型。

标教学悬架的组成、功用教学重点悬架的类型难点教学准备教材、教案课题引入请同学们思考下什么是悬架?教学教学过程手段汽车车架或车身若直接安装于车桥上,则会由于道路不平而上下颠簸振动,从而使车上的乘员感到不舒服或者使货物损坏。

因此,汽车上必须装有具缓冲、减振和导向作用的悬架装置。

一、悬架的概念:汽车悬架:是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

二、悬架功用:是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种力及其力矩传递到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上,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三、悬架组成:主要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减振器等三部分组成。

(教材图 3-35)师生互动活动设计弹性元件的作用——缓冲:是承受并传递垂直载荷,缓和不平路面引起的冲击,使车架(或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保持弹性连接。

减振器的作用——减振:是使弹性系统因受冲击而产生的振动迅速衰减。

导向装置的作用——导向:是传递除垂直力以外的各种力和力矩,并确定车轮相对于车架(或车身)的运动轨迹。

四、汽车悬架分类: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

(1)非独立悬架(教材图 3-36a)结构特点是两侧车轮安装在一根整体式的车桥上,车轮连同车桥一起通过弹性元件悬挂在车架(或车身)下面。

(2)独立悬架(教材图 3-36b)则是两侧车轮各自独立地通过弹性元件悬挂在车架(或车身)下面,其车桥都是断开式的。

(1)汽车悬架是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

它的功用是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种力及其力矩传递课堂小结到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上,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2)汽车悬架可分为两大类: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

作业布置教学后记教学非独立悬架结构、工作原理课题课题新授课课时2 课时上课类型安排时间教1、认识非独立悬架的几种类型。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教案主题: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底盘的构造和组成部分;2.理解汽车底盘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3.学会识别底盘常见故障并掌握相应的维修方法;4.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汽车底盘的定义和功能;2.汽车底盘的构造和组成部分;3.底盘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4.底盘维修工具和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汽车底盘的定义和功能,引起学生对底盘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底盘的构造和组成部分(30分钟)1.教师通过PPT或者实物模型向学生展示汽车底盘的构造和组成部分;3.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第三步:讲解底盘的工作原理(3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对底盘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进行思考;2.通过逐步解析和实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底盘的工作过程;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底盘故障的方法。

第四步:讲解底盘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30分钟)1.教师列举底盘常见故障案例并进行分析;2.详细讲解底盘故障的识别方法和解决技巧;3.提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其他底盘故障的方法。

第五步:介绍底盘维修工具和安全操作注意事项(20分钟)1.教师介绍底盘维修常用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2.重点讲解底盘维修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如防护措施和事故预防;3.强调学生在底盘维修过程中要遵守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第六步:总结与延伸(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提醒学生要善于总结和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拓宽对底盘维修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评估:1.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2.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3.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对底盘维修的理解程度进行评分。

教学辅助工具:PPT、实物模型、维修案例、练习题。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1)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1)

教案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制2011 年1 月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于一体的课程。

本课程讲授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讲授现代汽车底盘的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的构造与维修;讲授底盘各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方法。

要求通过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使学生掌握底盘的结构与原理,掌握底盘主要总成维修作业的工艺过程、零件检验方法和技术标准;熟悉底盘常用维修机、工具、仪表和量具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具有汽车及其总成装配、调整、维修的能力,具有对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的能力。

掌握底盘维修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考取相应证书程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于一体的课程。

使学生具有汽车及其总成装配、调整、维修的能力,具有对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的能力。

掌握底盘维修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考取相应证书。

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全面了解汽车整体构造和使用性能的基础上,掌握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和底盘各总成或系统的功能、结构、工作原理、故障分析、维修方法等专业理论知识。

当完成与之配套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 课后,应使学生具备初步分析、判断与排除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能力。

使学生将来作为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素质得到提高。

二、课程设置说《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在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教学计划中占重要地位。

《汽车机械基础》应设为本课程的前导课程,可使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掌握本课程所需的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方面的基础知识。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汽车典型电控系统的结构与维修》、《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等应设为本课程的后续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为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现代汽车电控系统结构、运用高科技检测手段和掌握科学的检测诊断技术打下必须的结构与维修方面专业知识的基础。

三、课程性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本专业的主要课程,也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课。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电子教案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电子教案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电子教案引言:汽车底盘是指车辆上部分与动力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相关部件进行支撑和连接的结构。

底盘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了解汽车底盘的构造和检修方法对于保障车辆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一、汽车底盘的构造1.前悬挂系统前悬挂系统是指车辆前轴连接车身的一组支撑装置。

它由弹簧、减振器、悬挂臂、转向节等组成。

前悬挂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减缓地面不平时对车身的冲击,提供车辆转向的灵活性。

2.后悬挂系统后悬挂系统是指车辆后轴连接车身的一组支撑装置。

它的构造和前悬挂系统类似,但一般较为简单。

后悬挂系统的作用是支撑车身,减少震动和冲击,保持乘坐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3.制动系统制动系统是车辆的重要安全系统之一、它由制动踏板、制动鼓或制动盘、制动片或制动垫、制动液等组成。

通过对制动踏板的踩踏,将制动液传到制动鼓或制动盘上,使制动片或制动垫与制动鼓或制动盘紧密接触,从而实现制动效果。

4.轮胎和悬挂系统轮胎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地面的接触直接决定了车辆的行驶性能和操控性。

悬挂系统起到了缓冲和支撑的作用,保证了车轮在地面上的牢固接触,提供稳定的车身悬挂。

二、底盘检修流程1.检查悬挂系统首先,检查悬挂系统各部件是否存在松动或磨损。

然后,通过观察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行驶姿态、悬挂高度以及是否出现异常声音等情况,判断悬挂系统是否正常。

2.检查制动系统检查制动系统时,需要检查制动踏板行程是否正常、制动液是否充足以及制动盘或制动鼓是否磨损严重等情况。

同时,还要通过试制动,检查制动力是否均匀、是否出现异常抖动等现象。

3.检查轮胎检查轮胎时,可以通过观察轮胎的磨损情况、胎纹深度以及是否存在鼓包或裂纹等来判断轮胎的使用状态。

此外,还需要检查轮胎的充气压力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转向系统检查转向系统时,需要检查转向机构的连接是否牢固、转向轴承是否有松动以及转向器是否正常工作等情况。

同时,可以通过试转向,检查转向是否灵活。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章节一:汽车底盘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底盘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汽车底盘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汽车底盘的定义和作用。

2. 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汽车底盘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了解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

章节二:传动系统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 了解传动系统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传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驱动轮。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传动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了解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章节三:行驶系统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 了解行驶系统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行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行驶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行驶系统的组成部分:悬挂系统、驱动系统、轮胎和轮辋。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行驶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了解行驶系统的组成部分。

章节四:转向系统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 了解转向系统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转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转向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转向系统的组成部分:转向器、转向传动装置、转向轮。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转向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了解转向系统的组成部分。

章节五:制动系统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 了解制动系统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 掌握制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1. 制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制动器、制动传动装置、制动控制装置。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制动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了解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六、传动系统维修技术教学目标:1. 学会传动系统的检查与维护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讲述可以初步了解汽车底盘的知识,对于他的组成及在汽车上的地位与作用有一个了解,并知道汽车底盘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发展趋势。

2、教学重点:汽车底盘的四大系统及作用。

3、教学难点:底盘的发展史及发展趋势。

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手段:面授PPT 电影6、教学过程及步骤:(2课时)一、汽车底盘在汽车中的地位及作用:1. 底盘是汽车的基础——骨骼2. 作用:传递动力、支承和安装其他各部件总成。

二、组成:1. 四大系统: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2. 各系统的作用:三、底盘质量优劣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四、汽车底盘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趋势。

五、总结本节内容,对这个学期《底盘》课程的学习提出希望。

六、布置预习作业。

第1章汽车传动系第一节概述1、教学目的:了解汽车行驶系的基本原理。

2、教学难点:牵引力、行驶阻力、附着力三者的关系;驱动形式及传动系布置形式。

3、教学重点:汽车传动系的作用、组成及分类。

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手段: PPT 电影图片6、教学过程及步骤:(2课时)一、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1.汽车牵引力的产生2.汽车行驶的阻力3.汽车行驶的基本条件二、传动系的作用将发动机经飞轮输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车轮,并改变扭矩的大小,以适应行驶条件的需要,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此外,还具有改变车速、倒向行驶、切断动力、差速等功用。

三、传动系的形式1.按结构和传动介质分机械式液力机械式静液式电力式2.按传动比变化分有级传动系无级传动系3.按传动比的变换方式分强制操纵式自动操纵式半自动操纵式四、传动系的布置形式1.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的传动系(FR)2.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的传动系(RR)3.发动机前置、前桥驱动的传动系(FF)4. 发动机中置、后桥驱动的传动系(MR)5.全轮的传动系(nWD)五、总结本节课内容。

7、布置课后作业:课本P6 思考与练习(一) 1、4 (三) 3第二节离合器1、教学目的:了解离合器的功用、性能要求和类型。

2、教学难点: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3、教学重点:离合器的构造、主要零件的检修、离合器的装配与调整、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手段: PPT 实物展示6、教学过程及步骤:(4课时)第一、二课时一、离合器的概述:1.离合器的功用①保证汽车平稳起步②保证传动系换挡时工作平顺③防止传动系过载2.离合器的性能要求①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扭矩,而不打滑。

②保证发动机与传动系结合平顺、柔和。

③保证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迅速、彻底。

④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要尽可能小,以减少换挡时齿轮的冲击。

⑤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保证离合器工作可靠。

⑥操纵轻便、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3.离合器的型式(1)摩擦式离合器(2)液力式离合器(3)电磁式离合器二、摩擦式离合器1、分类:(1)按从动盘的数目分单片式双片式(2)按压紧弹簧的形式分膜片弹簧式多簧式中央弹簧式(3)按操纵方式分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2、基本组成: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部分操纵机构3.摩擦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1)离合器接合时的工(2)离合器分离时的工作(3)汽车起步时的工作三、典型离合器分析:1. 膜片式离合器2. 多簧式离合器3.中央弹簧式离合器四、离合器操纵机构1.机械式操纵机构2液压式操纵机构7、总结本次课堂内容第三课时一、离合器的常见故障一.离合器打滑1、故障现象2、故障原因3、故障诊断与排除二.离合器分离不彻底1、故障现象2、故障原因3、故障诊断与排除三.离合器发响1、故障现象2、故障原因3、故障诊断与排除四.起步时离合器发抖1、故障现象2、故障原因3、故障诊断与排除第四课时实训离合器主要机件的检查离合器的装复离合器的调整第三节普通变速器1、教学目的:了解变速器的功用和类型。

2、教学难点:变速器的变速传动原理3、教学重点:各档位的传动路线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构造和工作情况。

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手段: PPT 录像电影动画6、教学过程及步骤:(6课时理论2课时,实训4课时)一、变速器概述1.变速器的功用(1)改变传动比(2)设置倒挡(3)设置空挡2.变速器的性能要求(1)具有合理的挡数和适当的传动比。

(2)具有倒挡和空挡。

(3)传动效率高,操纵轻便,工作可靠,无噪声。

(4)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维修方便。

3.变速器的形式(1)按传动比变化方式分有级式变速器无级变速器综合式变速器(2)按操纵方式分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二、变速器的工作原理1.变速器的变速原理2.变速器的变向原理三、典型齿轮式变速器1.变速传动机构(1)二轴式变速器①结构分析②各挡的动力传递情(2)三轴式变速器①结构分析②各挡的动力传递情况2.变速操纵机构实训变速器拆装与检修第五节万向传动装置1、教学目的:了解万向传动装置的功用、组成和类型。

2、教学难点:十字轴刚性万向节的结构、工作原理与速度特性。

3、教学重点:等速万向节、布置形式和检修装配。

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手段: PPT 动画演示6、教学过程及步骤:(4课时)一、万向传动装置的功用、组成和类型1.万向传动装置的功用和组成2. 万向传动装置的类型万向传动装置可分为闭式和开式两种。

二、万向节的构造与工作原理1. 十字轴刚性万向节(1)十字轴刚性万向节的构造它由万向节叉、十字轴、滚针轴承、油封和油嘴等组成。

(2)刚性十字轴万向节的速度特性(3)十字轴万向节等角速传动的条件2.等角速万向节①双联式万向节双联式万向节从结构原理上看,实际是一套传动轴长度减缩至最小的双刚性十字轴万向节的等速传动装置②三销轴式万向节③球叉式等速万向节④球笼式万向节球笼式万向节结构,由星形套、钢球保持架(球笼)、球形壳等组成。

3.万向传动装置的布置形式4. 传动轴和中间支承①传动轴传动轴是连接变速器(或分动器)与驱动桥的部件,其作用是将变速器(或分动器)传来的扭矩传给驱动桥,传动轴有空心轴和实心轴两种,多数是做成空心的,一般由厚薄均匀的薄钢板卷焊而成,对于超重型货车采用无缝钢管制成,而对于转向驱动桥、断开式驱动桥或微型汽车的传动轴通常制成实心的。

在传动轴的两端分别焊有带花键的轴头和万向节叉。

②中间支承传动轴分段时,应加中间支承,通常中间支承安装在车架横梁上,它具有补偿传动轴轴向和角度方向变化或车架变形等所引起的位移。

三、万向传动装置的维护1.十字刚性万向节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①检查传动轴十字轴轴承及中间支承有无松旷,如轴承磨损松旷应及时更换。

②检查各叉型凸缘螺母的紧固情况;并紧固螺栓或螺母及凸缘连接螺栓。

③定期向万向传动装置的轴承加注润滑脂浸润。

2.球笼式等角速万向节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①应经常检查球笼式万向节的防尘罩;因一旦进入灰尘,将引起万向节磨损失效,发现防尘罩破损应立即更换。

②保养中应检查球笼式万向节的钢球和滚道有无磨损松旷、卡滞、生锈或损坏,如有应予更换新件。

③装配球笼式万向节时,应加注润滑脂,并更换防尘罩。

四、万向传动装置的故障诊断和排除传动轴在万向节轴承和各连接部位的磨损松旷以及传动轴弯曲、动平衡不良等均会引起万向传动装置出现故障,常见故障有:传动轴的摆振和发响。

1.传动轴的摆振(1)故障现象(2)诊断方法(3)故障原因和排除2.传动轴发晌(1)故障现象(2)诊断方法(3)故障原因和排除五、万向转动装置主要零件的检修1.万向节的检修(1)万向节的分解(2)万向节的检修2.传动轴的检修(1)拆卸传动轴2)传动轴的检修(3)传动轴中间支承的检修六、桑塔纳轿车万向传动装置的拆卸与检修七、万向传动装置的装配7、总结本次课堂内容第六节驱动桥1、教学目的:驱动桥的功用和组成。

2、教学难点: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

3、教学重点: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检修、调整和装配。

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手段: PPT 动画演示录像6、教学过程及步骤:(4课时)一、驱动桥的构造1.驱动桥的作用与组成驱动桥的作用:驱动桥的作用是将发动机传出的相关扭矩经过它传给驱动车轮,实现降速,增大扭矩的作用。

驱动桥的组成:驱动桥是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桥壳等组成。

断开式驱动桥组成:2.主减速器(1)主减速器作用与形式主减速器作用:主减速器又称主传动器,其作用是降低传动轴传来的转速增大输出扭矩,并改变旋转方向,使传动轴左右旋转变为半轴的前后旋转。

主减速器的结构类型:按减速齿轮副的级数可分为单级和双级主减速器按主减速器速比挡数分,有单速和双速主减速器按主减速器所在位置分,有中央主减速器和轮边主减速器。

(2)单级主减速器(3)双级主减速器3.差速器(1)差速器的作用与分类差速器的作用除了把主减速器传来的动力传给驱动轮外,当左右车轮行驶条件不同时,能自动调整左右驱动车轮以不同的转速旋转,使车轮保持滚动行驶状态。

现代汽车的差速器按结构分为普通锥齿轮差速器和防滑差速器。

(2)普通差速器①普通差速器的结构②普通差速器的工作原理4.半轴和桥壳(1)半轴①全浮式半轴支承②半浮式半轴支承(2)桥壳①整体式桥壳②分段式桥壳二、驱动桥维护1.半轴油封更换①放出变速器内的齿轮油。

②拆下传动轴,拧下半轴固定螺栓,拉出半轴。

③撬出半轴油封时,在新油封刃口间填充多用途润滑脂,然后用专用工具压入油封。

④装入半轴,以20N·m力矩拧紧其紧固螺栓。

⑤重新安好传动轴。

2.变速器与主减速器的维护①检查等角速万向节防尘罩等有无渗漏和损坏。

②目测变速器与主减速器有无渗漏,检查油液液面,根据需要添加双曲线齿轮油。

三、驱动桥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驱动桥有异晌(1)故障现象(2)故障原因(3)故障诊断与排除2.驱动桥局部过热(1)故障现象(2)故障原因(3)故障排除3.驱动桥漏油(1)故障现象(2)故障原因(3)故障诊断排除7、总结本次课的内容8、布置作业实训驱动桥拆装维护第2章汽车行驶系第一节概述1、教学目的:了解汽车行驶系的功用、组成、类型及受力分析。

2、教学难点:行驶系受力分析3、教学重点:行驶系的功用、组成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手段: PPT 动画演示录像电影6、教学过程及步骤:(2课时)一、行驶系的分类、组成和功用分类:汽车行驶系一般有轮式、履带式、车轮——履带式等几种。

组成:轮式行驶系一般由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等四部分组成功用:行驶系的主要作用是将传动系传来的转矩转化为汽车行驶的驱动力;将汽车构成一个整体;支承汽车的总质量;承受并传递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力和力矩;减小振动、缓和冲击,保证汽车平顺行驶;与转向系配合,以正确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

二、行驶系的受力分析7、总结本次课的内容8、布置作业第二节车架1、教学目的:车架的功用、组成、类型2、教学难点:车架的构造以及结构特点3、教学重点:车架的构造、结构特点及检修4、教学方法:讲授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