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等级的确定

合集下载

柔直电压等级

柔直电压等级

柔性直流输电的电压等级
柔性直流输电是一种先进的输电技术,其电压等级的选择是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和系统设计来确定的。

电压等级在柔性直流输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影响到输电系统的性能、效率和稳定性。

目前,柔性直流输电的电压等级主要有±320千伏、±400千伏和±500千伏。

其中,±320千伏是目前最常见的电压等级,主要应用于大容量、长距离的输电,如风电场、太阳能光伏场等。

±400千伏的电压等级目前正在中国应用,它可以用于更长距离的输电和更大容量的输电。

而±500千伏则是目前最高电压等级的柔性直流输电方案,正在研发和实验中,可应用于更远距离和更大容量的输电。

除此之外,柔性直流输电的电压等级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

例如,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更高的电压等级来满足输电需求。

例如,世界上柔性直流的最高电压等级曾达到±500千伏,而某些工程则进一步提升到前所未有的±800千伏。

总的来说,柔性直流输电的电压等级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电网稳定性、传输效率、设备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未来柔性直流输电的电压等级还有望继续提升。

电网规划中电压等级的选择与确定

电网规划中电压等级的选择与确定

( hni gP w r u pyC m a yZ ej g2 20 , hn ) Z ej n o e p l o p n , hni 10 1C i a S n a a
AbtatT epp rnrd csh i a o f u src :h ae t u e esu t no mme o r o smpini Z ej gae 0 5 id sr e e io t ti s r we nu t h ni rai 2 0 . t ec b s h p c o n n a n i t
第 4区 间为 2 5℃ 以上 : 度 升 高 1℃ . 调 负 温 空
助; 进一 步 了解 温 度对 空调 负荷 的灵敏 关 系 。 利 于 有
荷增 长 3 , OMw 空调 负荷增 长率 为 2 . 。 O3
搞好 负荷 预测 工作 。
参考 文献 :
[]朱 斌 , 扬 , 一丹 , 江 苏省 2 0 1 李 刘 等. 0 3年夏 季气温 对电力 负 荷 的影 响 [ . 电机工程 ,0 3 2 ( ) 1— 4 J 江苏 ] 2 0 , 3 2 :2 1 . []牛 东晓 , 2 曹树 华 , 磊 , 赵 电力 负荷 预测 技术 及其 应用 [ . M]北
收 稿 日期 :0 5 2—2 修 回 日期 : 0 6— 一l 2 0 一l 2; 2 0 01 2
问题 。 理论 上存 在 可行性 , 如增 加 了 lO V绕 组 , 1k 可
直供 l0k 负荷 。 1 V 减少 2 0k 变 电所 布点 。 免 重 2 V 避
复 降压 。 能降耗 。 约 电 网工程 投 资 。但 是将 增加 节 节
( . 大学 电气 工程 系 , 1 东南 江苏 南 京 2 0 9 ; . 州供 电公 司 , 10 6 2泰 江苏 泰州 2 5 0 ; 2 3 0 3江 苏省 电力试 验研 究 院有 限公 司 。 苏 南京 2 0 3 ) . 江 106

电网规划中电压等级的选择与确定

电网规划中电压等级的选择与确定

Ⅳ:

r、 1
△ %) P(
式 中 : P为每公 里 电力损 失 的相对 值 , ; 为线 路 △ 的额定 电压 ,V; k L为线路 长度 ,m。 k 送 电线 路 的 电力损 失不 宜 超过 5 , % 由式 ( ) 1 可
形 式 , 主 要 优点 是 变 电所 接线 简 化 、 其 占地 小 、 资 投 省 ; 点是没有 3 k 缺 5 V绕组 , 于 3 k 不便 5 V线路接入 。 根 据 以上分 析 , 如果 在 边 远及 负荷 密度 较 低 且
电压 等级 的建立 、 演变 和 发 展 主要 是 随着 发 电 量 、 电量 的增 长 ( 用 特别 是 单机 容 量 的增 长 ) 及输 电 距 离 的增 加 而 相 应 提 高 。 时 还 受技 术 水 平 、 计 同 设 制造水 平 等限制 。 电压 等级 的确 定直 接影 响 电网发 展 和 国 家建 设 。 选 择 不 当 , 仅 影 响 电 网结 构 和 若 不 布 局 . 且 影 响 电器设 备 、 而 电力 设 施 的设 计 与 制 造 及 电力 系统 的运 行 和管 理 . 同时 决定 电力 系统 的运
摘 要 : 据 当前 发 电量 厦 用 电量 的 不 断 增 加 , 根 通过 对 电 网运 行技 术 经 济性 比较 , 述 了公 用 电 网厦 用 户接 入 电 网 阐 电压 等级 的选 择 与 确 定 。对 5 0 V、2 k l0 V 等 公 用 电网 变 电 所 变压 器绕 组 电压 等 级 和 用 户接 入 时 电压 等 级 0 k 2 0 V、 1 k 提 出了较 为 完善 的 选 择 原 则 , 例 说 明 用 户 在 具体 选择 电压 等 级 时 , 结合 附 近 电 网情 况 进 行 技 术 经 济 比 较 后 论 证 举 需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介绍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介绍

承担者。2006年,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被确定为我
国特高压直流输电自主化示范工程,并于同年12月19日开
工建设。工程于2009年6月30日全线贯通并实现单极400千
伏低端送电,12月28日极二单极一次送电成功;2010年5月
1日,又成功实现极一的400千伏低端送电。6月15日,800
千伏高端部分完成双极全压试验送电。6月18日,工程竣
5
国外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
美国、前苏联、日本和意大利都曾建设了特高压 交流输电试验线路,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和试验。 最终只有前苏联和日本建成了交流特高压线路。
1985年前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条1150kV交流特高 压线路(900km),从西伯利亚经哈萨克斯坦到乌 拉尔。前苏联从1985年8月至1991年共建成2350km 的1150kV输电线路和4座1150kV变电站。其中有 907km线路和3座1150kV变电站从1985年~1990年 按系统额定电压1150kV运行了5年。 1991年由于前 苏联解体和经济衰退,电力需求明显不足,降至 500kV运行。
20
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2010 年7月8日,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 范工程投入运行,这是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 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输电工程。该 工程由我国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和自主建设,是我国能源 领域取得的世界级创新成果,代表了当今世界高压直流输 电技术的最高水平。
至昆明钟街变电所 ➢ 1921年建成33kV石景山电厂至北京城的线路 ➢ 1933年建成抚顺电厂44kV出线 ➢ 1934年建成延边至老头沟66kV线路 ➢ 1935年建成抚顺电厂至鞍山154kV线路 ➢ 1943年建成镜泊湖水电厂至延边110kV线路

rys电压等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rys电压等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rys电压等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电压等级是电力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参数。

它指的是电压信号的大小,是电力传输和配电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指标。

电压等级的确定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以及设备的选型和维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rys电压等级的概念、分类和应用,希望读者通过本文的阅读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压等级的重要性和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引言开始,介绍电压等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接着将详细分析rys电压等级的分类和应用,包括不同等级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最后,通过结论部分总结电压等级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电压等级发展方向。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够对rys电压等级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为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的内容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rys电压等级在电力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对电压等级的概念、分类和应用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力系统中电压等级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对电压等级的研究和讨论,促进电力领域的技术发展,为未来的电力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rys电压等级的重要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2.正文2.1 什么是电压等级电压等级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用来描述电压大小的一个参数。

在电力系统中,电压等级通常用千伏(kV)作为单位来表示,例如110kV、220kV、500kV等。

电压等级的选择取决于电网的规模、负载需求以及经济考量等因素。

在电力系统中,电压等级的选择对于电力输送、分配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电压等级对应着不同的输电距离、输电损耗以及设备成本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电压等级可以实现更远距离的电力输送,减少输电损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线路数量和设备成本。

因此,电压等级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电网的规模、经济性以及技术可行性等因素。

在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中,合理选择和调整电压等级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四个电压等级的划分

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四个电压等级的划分

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四个电压等级的划分
根据国家标准,电压等级的划分如下:
1. 低压:交流电压小于1000V,直流电压小于1500V。

常见的低压电压等级有220V、380V等。

2. 中压:交流电压在1kV至35kV之间。

常见的中压电压等级有6kV、10kV、35kV等。

中压电压常用于城市配电网、工业和商业用电等领域。

3. 高压:交流电压在35kV至220kV之间。

常见的高压电压等级有66kV、110kV、220kV等。

高压电压常用于电力输配电网中。

4. 超高压:交流电压大于220kV。

常见的超高压电压等级有330kV、500kV等。

超高压电压常用于电力输电网中,可以远距离传输电能。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压等级划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的划分,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国家标准进行确定。

电网规划中电压等级的选择与确定

电网规划中电压等级的选择与确定
因此, 对用户端电压质量能否满足要求需根据 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对用户有利的是降低了一次性 投入, 但同时将增加线损和电费支出。若接入其他 有 35 kV 电压等级的变电所供电, 接入线路长度将 增加, 直接增加线路投资和损耗。
选择 220 kV 变电所电压等级时, 应根据具体情 况区别对待。在城市中心等 10 kV 负荷密集区且没 有 35 kV 负荷的供电区域外, 可选择 220/110/10 kV 电压等级, 其余应选择 220/110/35 kV 电压等级, 以 加强公用电网的适应性。 1. 3 110 kV 变电所
送电线路的电力损失不宜超过 5% , 由式( 1) 可
求得各级电压合适的输送距离。
根据以上 2 种数据与实际线路传输距离、所需
传输容量相比较, 都可就近选出可以采用的国家标
准电压等级。
220/110/35 kV 电 压 等 级 是 原 来 常 用 的 常 规 绕
组形式, 主要优点是具有 35 kV 绕组, 方便大工业用
收稿日期: 2005 - 12 - 22; 修回日期: 2006 - 01 - 12
代化建设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公用电网电压等级的选择与确定
1. 1 500 kV 变电所 500 kV 变 电 所 变 压 器 绕 组 常 用 电 压 等 级 为
500/220/35 kV, 其中 35 kV 为补偿绕组。 500 kV 变 压 器 绕 组 能 否 采 用 500/220/110/35
LI Min, ZHU Wei-ci ( Zhenjiang Power Supply Company, Zhenjiang 212001, China) Abstr 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situation of summer power consumption in Zhenjiang area in 2005. It describes the summer characteristics of air conditioning loads in Zhenjiang grid, and analyses the relations of daily maximum and minimum air conditioning loads to factors of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consecutive high-temperature. Moreover, it divides sensitive temperature ranges that affect the change of regional air conditioning loads and gets conclusions of how the temperature influences the air conditioning loads. The conclusion supplies practical references to future load forecasting for Zhenjiang grid. Key wor ds: regional grid; summer; air conditioning load; temperature sensitive zone

电压等级的确定.doc

电压等级的确定.doc

一、电网电压等级的确定,是与供电方式,供电负荷,供电距离等因素有关的. 有关资料提供了供电电压与输送容量的关系:①当负荷为 2000KW 时,供电电压易选 6KV,输送距离在 3-10 公里;②当负荷为 3000KW-5000KW 时,供电电压易选 10KV,输送距离在 5-15 公里;③当负荷为 2000KW-10000KW 时,供电电压易选 35KV,输送距离在 20-50 公里;④当负荷为10000KW-50000KW 时, 供电电压易选110KV, 输送距离在50-150 公里;⑤当负荷为50000KW-200000KW 时,供电电压易选220KV,输送距离在150-300 公里;⑥当负荷为 200000KW 以上时,供电电压易选 500KV,输送距离在 300 公里以上.但近年来,随着电气设备的进步及电力技术的发展,输送容量及距离有了很大进步.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电力系统电压等级有220/380V(0.4 kV),3 kV,6 kV,10 kV,20 kV,35 kV, 66 kV,110 kV,220 kV,330 kV,500 kV.随着电机制造工艺的提高,10 kV 电动机已批量生产,所以 3 kV,6 kV 已较少使用,20 kV,66 kV 也很少使用. 供电系统以 10 kV,35 kV 为主.输配电系统以110 kV 以上为主.发电厂发电机有 6 kV 与10 kV 两种,现在以10 kV 为主,用户均为220/380V(0.4 kV)低压系统.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定设计规则》规定:输电网为 500 kV,330 kV,220 kV, 110kV,高压配电网为 110kV,66kV,中压配电网为 20kV,10kV,6 kV,低压配电网为0.4 kV(220V/380V).发电厂发出 6 kV 或 10 kV 电,除发电厂自己用(厂用电)之外,也可以用 10 kV 电压送给发电厂附近用户,10 kV供电范围为 10Km,35 kV为20—50Km,66 kV 为30—100Km,110 kV为50—150Km,220 kV 为100—300Km,330 kV为200—600Km,500 kV为150—850Km.二、变配电站种类电力系统各种电压等级均通过电力变压器来转换,电压升高为升压变压器(变电站为升压站),电压降低为降压变压器(变电站为降压站).一种电压变为另一种电压的选用两个线圈(绕组)的双圈变压器,一种电压变为两种电压的选用三个线圈(绕组)的三圈变压器.变电站除升压与降压之分外,还以规模大小分为枢纽站,区域站与终端站.枢纽站电压等级一般为三个(三圈变压器),550kV /220kV /110kV.区域站一般也有三个电压等级(三圈变压器),220 kV /110kV /35kV 或 110kV /35kV /10kV. 终端站一般直接接到用户,大多数为两个电压等级(两圈变压器)110kV /10 kV 或 35 kV /10 kV.用户本身的变电站一般只有两个电压等级(双圈变压器)110 kV /10kV,35kV /0.4kV,10kV /0.4kV,其中以 10kV /0.4kV 为最多.三、变电站一次回路接线方案1、一次接线种类变电站一次回路接线是指输电线路进入变电站之后,所有电力设备(变压器及进出线开关等)的相互连接方式.其接线方案有:线路变压器组,桥形接线,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双母线,双母线分段,环网供电等.2、线路变压器组变电站只有一路进线与一台变压器, 而且再无发展的情况下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3、桥形接线有两路进线,两台变压器,而且再没有发展的情况下,采用桥形接线.针对变压器,联络断路器在两个进线断路器之内为内桥接线,联络断路器在两个进线断路器之外为外桥接线.4、单母线变电站进出线较多时, 采用单母线, 有两路进线时, 一般一路供电, 一路备用 (不同时供电),二者可设备用电源互自投,多路出线均由一段母线引出.5、单母线分段有两路以上进线, 多路出线时, 选用单母线分段, 两路进线分别接到两段母线上, 两段母线用母联开关连接起来.出线分别接到两段母线上. 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比较多. 一般为一路主供, 一路备用 (不合闸) 母联合上,当主供断电时,备用合上,主供,备用与母联互锁.备用电源容量较小时,备用电源合上后,要断开一些出线.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运行方式. 对于特别重要的负荷,两路进线均为主供,母联开关断开,当一路进线断电时, 母联合上,来电后断开母联再合上进线开关. 单母线分段也有利于变电站内部检修,检修时可以停掉一段母线,如果是单母线不分段,检修时就要全站停电,利用旁路母线可以不停电,旁路母线只用于电力系统变电站.6、双母线双母线主要用于发电厂及大型变电站, 每路线路都由一个断路器经过两个隔离开关分别接到两条母线上,这样在母线检修时,就可以利用隔离开关将线路倒在一条件母线上.双母线也有分段与不分段两种,双母线分段再加旁路断路器,接线方式复杂,但检修就非常方便了,停电范围可减少.四、变配电站二次回路1、二次回路种类变配电站二次回路包括:测量,保护,控制与信号回路部分.测量回路包括:计量测量与保护测量.控制回路包括:就地手动合分闸,防跳联锁,试验,互投联锁,保护跳闸以及合分闸执行部分.信号回路包括开关运行状态信号,事故跳闸信号与事故预告信号.2、测量回路测量回路分为电流回路与电压回路. 电流回路各种设备串联于电流互感器二次侧 (5A),电流互感器是将原边负荷电流统一变为 5A 测量电流.计量与保护分别用各自的互感器(计量用互感器精度要求高),计量测量串接于电流表以及电度表,功率表与功率因数表电流端子.保护测量串接于保护继电器的电流端子.微机保护一般将计量及保护集中于一体,分别有计量电流端子与保护电流端子. 电压测量回路,220/380V 低压系统直接接 220V 或 380V,3KV 以上高压系统全部经过电压互感器将各种等级的高电压变为统一的 100V 电压, 电压表以及电度表, 功率表与功率因数表的电压线圈经其端子并接在 100V 电压母线上.微机保护单元计量电压与保护电压统一为一种电压端子.3、控制回路①合分闸回路合分闸通过合分闸转换开关进行操作, 常规保护为提示操作人员及事故跳闸报警需要,转换开关选用预合-合闸-合后及预分-分闸-分后的多档转换开关.以使利用不对应接线进行合分闸提示与事故跳闸报警,国家已有标准图设计.采用微机保护以后,要进行远分合闸操作后,还要到就地进行转换开关对位操作,这就失去了远分操作的意义,所以应取消不对应接线,选用中间自复位的只有合闸与分闸的三档转换开关.②防跳回路当合闸回路出现故障时进行分闸,或短路事故未排除,又进行合闸(误操作),这时就会出现断路器反复合分闸,不仅容易引起或扩大事故,还会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事故,所以高压开关控制回路应设计防跳.防跳一般选用电流启动,电压保持的双线圈继电器.电流线圈串接于分闸回路作为启动线圈.电压线圈接于合闸回路,作为保持线圈,当分闸时,电流线圈经分闸回路起动.如果合闸回路有故障,或处于手动合闸位置,电压线圈起启动并通过其常开接点自保持,其常闭接点马上断开合闸回路,保证断路器在分闸过程中不能马上再合闸.防跳继电器的电流回路还可以通过其常开接点将电流线圈自保持, 这样可以减轻保护继电器的出口接点断开负荷,也减少了保护继电器的保持时间要求. 有些微机保护装置自己已具有防跳功能,这样就可以不再设计防跳回路.断路器操作机构选用弹簧储能时, 如果选用储能后可以进行一次合闸与分闸的弹簧储能操作机构(也有用于重合闸的储能后可以进行二次合闸与分闸的弹簧储能操作机构),因为储能一般都要求 10 秒左右,当储能开关经常处于断开位置时,储一次能,合完之后,将储能开关再处于断开位置,可以跳一次闸;跳闸之后,要手动储能之后才能进行合闸,此时,也可以不再设计防跳回路.③试验与互投联锁与控制对于手车开关柜,手车推出后要进行断路器合分闸试验,应设计合分闸试验按钮.进线与母联断路,一般应根据要求进行互投联锁或控制.④保护跳闸保护跳闸出口经过连接片接于跳闸回路,连接片用于保护调试,或运行过程中解除某些保护功能.⑤合分闸回路合分闸回路为经合分闸母线为操作机构提供电源,以及其控制回路,一般都应单独画出.4、信号回路①开关运行状态信号由合闸与分闸指示两个装于开关柜上的信号灯组成:经过操作转换开关不对应接线后接到正电源上.采用微机保护后,转换开关取消了不对应接线,所以信号灯正极可以直接接到正电源上.②事故信号有事故跳闸与事故预告两种信号,事故跳闸报警也要通过转化开关不对应后,接到事故跳闸信号母线上,再引到中央信号系统.事故预告信号通过信号继电器接点引到中央信号系统.采用微机保护后,将断路器操作机构辅助接点与信号继电器的接点分别接到微机保护单元的开关量输入端子, 需要有中央信号系统时,如果微机保护单元可以提供事故跳闸与事故预告输出接点,可将其引到中央信号系统.否则,应利用信号继电器的另一对接点引到中央信号系统.③中央信号系统为安装于值班室内的集中报警系统,由事故跳闸与事故预告两套声光报警组成,光报警用光字牌,不用信号灯,光字牌分集中与分散两种. 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后,可以不再设计中央信号系统,或将其简化,只设计集中报警作为计算机报警的后备报警.五、变配电站继电保护1、变配电站继电保护的作用变配电站继电保护能够在变配电站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等)和出现不正常现象时(过负荷,过电压,低电压,低周波,瓦斯,超温,控制与测量回路断线等),迅速有选择性发出跳闸命令将故障切除或发出报警,从而减少故障造成的停电范围和电气设备的损坏程度,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2、变配电站继电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变配电站继电保护是根据变配电站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出现的电流增加,电压升高或降低,频率降低,出现瓦斯,温度升高等现象超过继电保护的整定值(给定值)或超限值后,在整定时间内,有选择的发出跳闸命令或报警信号.根据电流值来进行选择性跳闸的为反时限,电流值越大,跳闸越快.根据时间来进行选择性跳闸的称为定时限保护,定时限在故障电流超过整定值后,经过时间定值给定的时间后才出现跳闸命令.瓦斯与温度等为非电量保护. 可靠系数为一个经验数据,计算继电器保护动作值时,要将计算结果再乘以可靠系数,以保证继电保护动作的准确与可靠,其范围为 1.3~1.5. 发生故障时的最小值与保护的动作值之比为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一般为 1.2~2, 应根据设计规范要进行选择.3、变配电站继电保护按保护性质分类4、变电站继电保护按被保护对象分类:①发电机保护发电机保护有定子绕组相间短路,定子绕组接地,定子绕组匝间短路,发电机外部短路, 对称过负荷, 定子绕组过电压, 励磁回路一点及两点接地, 失磁故障等. 出口方式为停机,解列,缩小故障影响范围和发出信号.②电力变压器保护电力变压器保护有绕组及其引出线相间短路,中性点直接接地侧单相短路,绕组匝间短路,外部短路引起的过电流,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中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及中性点过电压,过负荷,油面降低,变压器温度升高,油箱压力升高或冷却系统故障.③线路保护线路保护根据电压等级不同,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同,输电线路以及电缆或架空线长度不同,分别有:相间短路,单相接地短路,单相接地,过负荷等.④母线保护发电厂和重要变电所的母线应装设专用母线保护⑤电力电容器保护电力电容器有电容器内部故障及其引出线短路, 电容器组合组和断路器之间连接线短路,电容器组中某一故障电容切除后引起的过电压,电容器组过电压,所连接的母线失压.⑥高压电动机保护高压电动机有定子绕组相间短路,定子绕组单相接地,定子绕组过负荷,定子绕组低电压, 同步电动机失步, 同步电动机失磁, 同步电动机出现非同步冲击电流.六、微机保护装置1、微机保护的优点①可靠性高:一种微机保护单元可以完成多种保护与监测功能.代替了多种保护继电器和测量仪表,简化了开关柜与控制屏的接线,从而减少了相关设备的故障环节,提高了可靠性.微机保护单元采用高集成度的芯片,软件有自动检测与自动纠错功能,也有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电网电压等级的确定,是与供电方式,供电负荷,供电距离等因素有关的. 有关资料提供了供电电压与输送容量的关系:①当负荷为 2000KW 时,供电电压易选 6KV,输送距离在 3-10 公里;②当负荷为 3000KW-5000KW 时,供电电压易选 10KV,输送距离在 5-15 公里;③当负荷为 2000KW-10000KW 时,供电电压易选 35KV,输送距离在 20-50 公里;④当负荷为10000KW-50000KW 时, 供电电压易选110KV, 输送距离在50-150 公里;⑤当负荷为50000KW-200000KW 时,供电电压易选220KV,输送距离在150-300 公里;⑥当负荷为 200000KW 以上时,供电电压易选 500KV,输送距离在 300 公里以上.但近年来,随着电气设备的进步及电力技术的发展,输送容量及距离有了很大进步.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电力系统电压等级有220/380V(0.4 kV),3 kV,6 kV,10 kV,20 kV,35 kV, 66 kV,110 kV,220 kV,330 kV,500 kV.随着电机制造工艺的提高,10 kV 电动机已批量生产,所以 3 kV,6 kV 已较少使用,20 kV,66 kV 也很少使用. 供电系统以 10 kV,35 kV 为主.输配电系统以110 kV 以上为主.发电厂发电机有 6 kV 与10 kV 两种,现在以10 kV 为主,用户均为220/380V(0.4 kV)低压系统.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定设计规则》规定:输电网为 500 kV,330 kV,220 kV, 110kV,高压配电网为 110kV,66kV,中压配电网为 20kV,10kV,6 kV,低压配电网为0.4 kV(220V/380V).发电厂发出 6 kV 或 10 kV 电,除发电厂自己用(厂用电)之外,也可以用 10 kV 电压送给发电厂附近用户,10 kV供电范围为 10Km,35 kV为20—50Km,66 kV 为30—100Km,110 kV为50—150Km,220 kV 为100—300Km,330 kV为200—600Km,500 kV为150—850Km.二、变配电站种类电力系统各种电压等级均通过电力变压器来转换,电压升高为升压变压器(变电站为升压站),电压降低为降压变压器(变电站为降压站).一种电压变为另一种电压的选用两个线圈(绕组)的双圈变压器,一种电压变为两种电压的选用三个线圈(绕组)的三圈变压器.变电站除升压与降压之分外,还以规模大小分为枢纽站,区域站与终端站.枢纽站电压等级一般为三个(三圈变压器),550kV /220kV /110kV.区域站一般也有三个电压等级(三圈变压器),220 kV /110kV /35kV 或 110kV /35kV /10kV. 终端站一般直接接到用户,大多数为两个电压等级(两圈变压器)110kV /10 kV 或 35 kV /10 kV.用户本身的变电站一般只有两个电压等级(双圈变压器)110 kV /10kV,35kV /0.4kV,10kV /0.4kV,其中以 10kV /0.4kV 为最多.三、变电站一次回路接线方案1、一次接线种类变电站一次回路接线是指输电线路进入变电站之后,所有电力设备(变压器及进出线开关等)的相互连接方式.其接线方案有:线路变压器组,桥形接线,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双母线,双母线分段,环网供电等.2、线路变压器组变电站只有一路进线与一台变压器, 而且再无发展的情况下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3、桥形接线有两路进线,两台变压器,而且再没有发展的情况下,采用桥形接线.针对变压器,联络断路器在两个进线断路器之内为内桥接线,联络断路器在两个进线断路器之外为外桥接线.4、单母线变电站进出线较多时, 采用单母线, 有两路进线时, 一般一路供电, 一路备用 (不同时供电),二者可设备用电源互自投,多路出线均由一段母线引出.5、单母线分段有两路以上进线, 多路出线时, 选用单母线分段, 两路进线分别接到两段母线上, 两段母线用母联开关连接起来.出线分别接到两段母线上. 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比较多. 一般为一路主供, 一路备用 (不合闸) 母联合上,当主供断电时,备用合上,主供,备用与母联互锁.备用电源容量较小时,备用电源合上后,要断开一些出线.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运行方式. 对于特别重要的负荷,两路进线均为主供,母联开关断开,当一路进线断电时, 母联合上,来电后断开母联再合上进线开关. 单母线分段也有利于变电站内部检修,检修时可以停掉一段母线,如果是单母线不分段,检修时就要全站停电,利用旁路母线可以不停电,旁路母线只用于电力系统变电站.6、双母线双母线主要用于发电厂及大型变电站, 每路线路都由一个断路器经过两个隔离开关分别接到两条母线上,这样在母线检修时,就可以利用隔离开关将线路倒在一条件母线上.双母线也有分段与不分段两种,双母线分段再加旁路断路器,接线方式复杂,但检修就非常方便了,停电范围可减少.四、变配电站二次回路1、二次回路种类变配电站二次回路包括:测量,保护,控制与信号回路部分.测量回路包括:计量测量与保护测量.控制回路包括:就地手动合分闸,防跳联锁,试验,互投联锁,保护跳闸以及合分闸执行部分.信号回路包括开关运行状态信号,事故跳闸信号与事故预告信号.2、测量回路测量回路分为电流回路与电压回路. 电流回路各种设备串联于电流互感器二次侧 (5A),电流互感器是将原边负荷电流统一变为 5A 测量电流.计量与保护分别用各自的互感器(计量用互感器精度要求高),计量测量串接于电流表以及电度表,功率表与功率因数表电流端子.保护测量串接于保护继电器的电流端子.微机保护一般将计量及保护集中于一体,分别有计量电流端子与保护电流端子. 电压测量回路,220/380V 低压系统直接接 220V 或 380V,3KV 以上高压系统全部经过电压互感器将各种等级的高电压变为统一的 100V 电压, 电压表以及电度表, 功率表与功率因数表的电压线圈经其端子并接在 100V 电压母线上.微机保护单元计量电压与保护电压统一为一种电压端子.3、控制回路①合分闸回路合分闸通过合分闸转换开关进行操作, 常规保护为提示操作人员及事故跳闸报警需要,转换开关选用预合-合闸-合后及预分-分闸-分后的多档转换开关.以使利用不对应接线进行合分闸提示与事故跳闸报警,国家已有标准图设计.采用微机保护以后,要进行远分合闸操作后,还要到就地进行转换开关对位操作,这就失去了远分操作的意义,所以应取消不对应接线,选用中间自复位的只有合闸与分闸的三档转换开关.②防跳回路当合闸回路出现故障时进行分闸,或短路事故未排除,又进行合闸(误操作),这时就会出现断路器反复合分闸,不仅容易引起或扩大事故,还会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事故,所以高压开关控制回路应设计防跳.防跳一般选用电流启动,电压保持的双线圈继电器.电流线圈串接于分闸回路作为启动线圈.电压线圈接于合闸回路,作为保持线圈,当分闸时,电流线圈经分闸回路起动.如果合闸回路有故障,或处于手动合闸位置,电压线圈起启动并通过其常开接点自保持,其常闭接点马上断开合闸回路,保证断路器在分闸过程中不能马上再合闸.防跳继电器的电流回路还可以通过其常开接点将电流线圈自保持, 这样可以减轻保护继电器的出口接点断开负荷,也减少了保护继电器的保持时间要求. 有些微机保护装置自己已具有防跳功能,这样就可以不再设计防跳回路.断路器操作机构选用弹簧储能时, 如果选用储能后可以进行一次合闸与分闸的弹簧储能操作机构(也有用于重合闸的储能后可以进行二次合闸与分闸的弹簧储能操作机构),因为储能一般都要求 10 秒左右,当储能开关经常处于断开位置时,储一次能,合完之后,将储能开关再处于断开位置,可以跳一次闸;跳闸之后,要手动储能之后才能进行合闸,此时,也可以不再设计防跳回路.③试验与互投联锁与控制对于手车开关柜,手车推出后要进行断路器合分闸试验,应设计合分闸试验按钮.进线与母联断路,一般应根据要求进行互投联锁或控制.④保护跳闸保护跳闸出口经过连接片接于跳闸回路,连接片用于保护调试,或运行过程中解除某些保护功能.⑤合分闸回路合分闸回路为经合分闸母线为操作机构提供电源,以及其控制回路,一般都应单独画出.4、信号回路①开关运行状态信号由合闸与分闸指示两个装于开关柜上的信号灯组成:经过操作转换开关不对应接线后接到正电源上.采用微机保护后,转换开关取消了不对应接线,所以信号灯正极可以直接接到正电源上.②事故信号有事故跳闸与事故预告两种信号,事故跳闸报警也要通过转化开关不对应后,接到事故跳闸信号母线上,再引到中央信号系统.事故预告信号通过信号继电器接点引到中央信号系统.采用微机保护后,将断路器操作机构辅助接点与信号继电器的接点分别接到微机保护单元的开关量输入端子, 需要有中央信号系统时,如果微机保护单元可以提供事故跳闸与事故预告输出接点,可将其引到中央信号系统.否则,应利用信号继电器的另一对接点引到中央信号系统.③中央信号系统为安装于值班室内的集中报警系统,由事故跳闸与事故预告两套声光报警组成,光报警用光字牌,不用信号灯,光字牌分集中与分散两种. 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后,可以不再设计中央信号系统,或将其简化,只设计集中报警作为计算机报警的后备报警.五、变配电站继电保护1、变配电站继电保护的作用变配电站继电保护能够在变配电站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等)和出现不正常现象时(过负荷,过电压,低电压,低周波,瓦斯,超温,控制与测量回路断线等),迅速有选择性发出跳闸命令将故障切除或发出报警,从而减少故障造成的停电范围和电气设备的损坏程度,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2、变配电站继电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变配电站继电保护是根据变配电站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出现的电流增加,电压升高或降低,频率降低,出现瓦斯,温度升高等现象超过继电保护的整定值(给定值)或超限值后,在整定时间内,有选择的发出跳闸命令或报警信号.根据电流值来进行选择性跳闸的为反时限,电流值越大,跳闸越快.根据时间来进行选择性跳闸的称为定时限保护,定时限在故障电流超过整定值后,经过时间定值给定的时间后才出现跳闸命令.瓦斯与温度等为非电量保护. 可靠系数为一个经验数据,计算继电器保护动作值时,要将计算结果再乘以可靠系数,以保证继电保护动作的准确与可靠,其范围为 1.3~1.5. 发生故障时的最小值与保护的动作值之比为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一般为 1.2~2, 应根据设计规范要进行选择.3、变配电站继电保护按保护性质分类4、变电站继电保护按被保护对象分类:①发电机保护发电机保护有定子绕组相间短路,定子绕组接地,定子绕组匝间短路,发电机外部短路, 对称过负荷, 定子绕组过电压, 励磁回路一点及两点接地, 失磁故障等. 出口方式为停机,解列,缩小故障影响范围和发出信号.②电力变压器保护电力变压器保护有绕组及其引出线相间短路,中性点直接接地侧单相短路,绕组匝间短路,外部短路引起的过电流,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中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及中性点过电压,过负荷,油面降低,变压器温度升高,油箱压力升高或冷却系统故障.③线路保护线路保护根据电压等级不同,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同,输电线路以及电缆或架空线长度不同,分别有:相间短路,单相接地短路,单相接地,过负荷等.④母线保护发电厂和重要变电所的母线应装设专用母线保护⑤电力电容器保护电力电容器有电容器内部故障及其引出线短路, 电容器组合组和断路器之间连接线短路,电容器组中某一故障电容切除后引起的过电压,电容器组过电压,所连接的母线失压.⑥高压电动机保护高压电动机有定子绕组相间短路,定子绕组单相接地,定子绕组过负荷,定子绕组低电压, 同步电动机失步, 同步电动机失磁, 同步电动机出现非同步冲击电流.六、微机保护装置1、微机保护的优点①可靠性高:一种微机保护单元可以完成多种保护与监测功能.代替了多种保护继电器和测量仪表,简化了开关柜与控制屏的接线,从而减少了相关设备的故障环节,提高了可靠性.微机保护单元采用高集成度的芯片,软件有自动检测与自动纠错功能,也有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②精度高,速度快,功能多.测量部分数字化大大提高其精度.CPU 速度提高可以使各种事件以 m s 来计时,软件功能的提高可以通过各种复杂的算法完成多种保护功能.③灵活性大,通过软件可以很方便的改变保护与控制特性,利用逻辑判断实现各种互锁,一种类型硬件利用不同软件,可构成不同类型的保护.④维护调试方便,硬件种类少,线路统一,外部接线简单,大大减少了维护工作量, 保护调试与整定利用输入按键或上方计算机下传来进行, 调试简单方便.⑤经济性好,性能价格比高,由于微机保护的多功能性,使变配电站测量, 控制与保护部分的综合造价降低.高可靠性与高速度,可以减少停电时间,节省人力,提高了经济效益.2、微机保护装置的特点微机保护装置除了具有上述微机保护的优点之外, 与同类产品比较具有以下特点:①品种齐全:微机保护装置,品种特别齐全,可以满足各种类型变配电站的各种设备的各种保护要求,这就给变配电站设计及计算机联网提供了很大方便.②硬件采用最新的芯片提高了技术上的先进性,CPU 采用 80C196KB,测量为14 位 A/D 转换,模拟量输入回路多达 24 路,采到的数据用 DSP 信号处理芯片进行处理,利用高速傅氏变换,得到基波到 8 次的谐波,特殊的软件自动校正,确保了测量的高精度.利用双口 RAM 与 CPU 变换数据,就构成一个多 CPU 系统,通信采用 CAN 总线.具有通信速率高(可达 100MHZ,一般运行在 80 或 60MHZ)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通过键盘与液晶显示单元可以方便的进行现场观察与各种保护方式与保护参数的设定.③硬件设计在供电电源,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入与输出,通信接口等采用了特殊的隔离与抗干扰措施,抗干扰能力强,除集中组屏外,可以直接安装于开关柜上.④软件功能丰富,除完成各种测量与保护功能外,通过与上位处理计算机配合,可以完成故障录波(1秒高速故障记录与 9 秒故障动态记录),谐波分析与小电流接地选线等功能.⑤可选用 RS232 和 CAN 通信方式,支持多种远动传输规约,方便与各种计算机管理系统联网.⑥采用宽温带背景240×128 大屏幕 LCD 液晶显示器,操作方便,显示美观.⑦集成度高,体积小,重量轻,便于集中组屏安装和分散安装于开关柜上.3、微机保护装置的使用范围①中小型发电厂及其升压变电站. ②110 kV /35 kV /10 kV 区域变电站. ③城市 10 kV 电网 10 kV 开闭所④用户 110 kV /10kV 或 35kV /10kV 总降压站.⑤用户 10kV 变配电站4、微机保护装置的种类①微机保护装置共有四大类.②线路保护装置微机线路保护装置微机电容保护装置微机方向线路保护装置微机零序距离线路保护装置微机横差电流方向线路保护装置③主设备保护装置微机双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微机三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微机变压器后备保护装置微机发电机差动保护装置微机发电机后备保护装置微机发电机后备保护装置微机电动机差动保护装置微机电动机保护装置微机厂(站)用变保护装置④测控装置微机遥测遥控装置微机遥信遥控装置微机遥调装置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微机备自投装置微机 PT 切换装置微机脉冲电度测量装置微机多功能变送测量装置微机解列装置 (5)管理装置单元通信单元管理单元双机管理单元⑤微机保护装置功能微机保护装置的通用技术要求和指标(工作环境,电源,技术参数,装置结构) 以及主要功能(保护性能指标,主要保护功能,保护原理,定值与参数设定,以及外部接线端子与二次图)详见相关产品说明书.七、 220/380V 低压配电系统微机监控系统1、220/380V 低压配电系统特点(1)应用范围广,现在工业与民用用电除矿井,医疗,危险品库等外,均为220/380V,所以应用范围非常广泛.(2)低压配电系统一般均为 TN—S,或 TN—C—S 系统.TN—C 系统为三个相线 (A,B,C)与一个中性线(N),N 线在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或在建筑物进户处重复接地.输电线为四根线,电缆为四芯,没有保护地线(PE),少一根线.设备外壳,金属导电部分保护接地接在中性线(N)上,称为接零系统,接零系统安全性较差,对电子设备干扰大,设计规范已规定不再采用. TN—S 系统为三个相线,一个中性线(N)与一个保护地线(PE).N 线与 PE 线在变压器中性点集中接地或在建筑物进户线处重复接地.输电线为五根,电缆为五芯.中性线(N)与保护地线(PE)在接地点处连接在一起后,再不能有任何连接,因此中性线(N)也必须用绝缘线.中性线(N)引出后如果不用绝缘对地绝缘,或引出后又与保护地线有连接,虽然用了五根线,也为 TN—C 系统,这一点应特别引起注意.TN—S 或 TN—C—S 系统安全性好,对电子设备干扰小,可以共用接地线(CPE),,采用等电位连接后安全性更好,干扰更小.所以设计规范规定除特殊场所外,均采用 TN—S 或 TN—C—S 系统.(3)220/380V 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现在仍采用低压断路器或熔断器.所以220/380V 只有监控没有保护.监控包括电流,电压,电度,频率,功率,功率因数,温度等测量(遥测),开关运行状态,事故跳闸,报警与事故预告(过负荷,超温等)报警(遥信)与电动开关远方合分闸操作(遥控)等三个内容(简称三遥),而没有保护.(4)220/380V 低压配电系统一次回路一般均为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两台以上变压器均为单母线分段,有几台变压器就分几段,这是因为用户变电站变压器一般不采用并列运行,这是为了减小短路电流,降低短路容量,否则,低压断路器的断开容量就要加大.(5) 220/380V 低压配电系统进线, 母联, 大负荷出线与低压联络线因容量较大, 一般一路(1 个断路器)占用一个低压柜.根据供电负荷电流大小不同,一个低压开关柜内有两路出线(安装两个断路器),四路出线(安装四个断路器),以及五,六,八与十路出线,不象高压配电系统一个断路器占用一个开关柜.因此低压监控单元就要有用于一路,两路或多路之分,设计时要根据每个低压开关的出线回路数与低压监控单元的规格来进行设计.(6)低压断路器除手动操作外,还可以选用电动操作.大容量低压断路器一般均有手动与电动操作, 设计时应选用带遥控的低压监控单元, 小容量低压断路器, 设计时,大多数都选用只有手动操作的断路器,这样低压监控单元的遥控出口就可以不接线,或选用不带遥控的低压监控单元.2、220/380V 低压配电系统微机监控系统的设计(1)220/380V 低压配电系统微机监控系统首先根据一次系统及用户要求进行遥测,遥信及遥控设计.(2)测量回路设计 A 测量部分的二次接线与高压一样,电流回路串联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回路并联于电压测量回路.由于 220/380V 低压配电系统没有电压互感器,电压测量可以直接接到 220/380V 母线上,和电度表电压回路一样一般可以不加熔断器保护,但柜内接线应尽量短,有条件时最好加熔断器保护,以便于检修. B 电度测量可选用自带电源有脉冲输出的脉冲电度表, 对于有计算功率与电度功能的低压监控单元,只作为内部计费时,可以不再选用脉冲电度表. C 选用有显示功能的低压监控单元,可以不再设计电流,电压表,选用不带显示功能的低压监控单元时还应设计电流或电压表,不应两种都设计.(3)信号回路设计设计时, 低压断路器要增加一对常开接点接到低压监控单元开关状态输入端子上. 有事故跳闸报警输出接点的,再将其接到低压监控单元事故预告端子上.(4)遥控回路设计低压监控系统的遥控设计比较简单, 电动操作的低压断路器都有一对合分闸按钮, 只要将低压监控单元合分闸输出端子分别并在合分闸按钮上即可,必要时,可设计一个就地与遥控操作转换开关,防止就地检修开关时,遥控操作引起事故.(5)供电电源与通信电缆设计低压监控单元电源为交流 220V 供电,耗电量一般只有几瓦,设计时将其电源由端子上引到一个 220V/5A 两极低压断路器上,再引到开关柜端子上,然后统一用 KVV—3×1.0 电缆集中引到低压柜一路小容量出线上. 需要时可加一个 UPS 电源. 通信电缆一般距离不超过 200 米可选用KVV—3×1.0 普通屏蔽控制电缆,超过200米时应选用屏蔽双绞线(最好选带护套型)或计算机用通信电缆.八、变配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1、系统组成高压采用微机保护,低压采用监控单元,再用通信电缆将其与计算机联网之后就可以组成一个现代化变配电站管理系统——变配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2、变配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内容A 高压微机保护单元(组屏或安装在开关柜上)选型及二次图设计.B 低压微机监控单元(安装在开关柜上)选型及二次图设计.C 管理计算机(放在值班室,无人值班时可放在动力调度室)选型.D 模拟盘(放在值班室或调度室)设计.E 上位机(与工厂计算机或电力部门调度联网)联网方案设计.F 通信电缆设计(包括管理计算机与上位机).3、管理计算机管理计算机可根据系统要求进行配置.4、模拟盘用户要求有模拟盘时, 可以设计模拟盘, 小系统可以用挂墙式, 大系统用落地式, 模拟盘尺寸根据供电系统一次图及值班室面积来决定. 模拟盘采用专用控制单元, 将其通信电缆引到管理计算机处.模拟盘还需要一路交流220V 电源,容量只有几十瓦,设计时应与管理计算机电源一起考虑.5、变配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功能变配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管理计算机通过通信电缆与安装在现场的所有微机保护与监控单元进行信息交换. 管理计算机可以向下发送遥控操作命令与有关参数修改,随时接受微机保护与监控单元传上来的遥测,遥信与事故信息.管理计算机就可通过对信息的处理,进行存盘保存,通过记录打印与画面显示,还可以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通过遥信可以随时发现与处理事故,减少事故停电时间,通过遥控可以合理调配负荷,实现优化运行,从而为实现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必须的条件. 管理计算机软件要标准化,操作要简单方便,人机界面好,组态方便,用户使用与二次开发简单,容易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