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和要求
我国电力系统常用的额定电压等级

我国电力系统常用的额定电压等级我国电力系统常用的额定电压等级1. 介绍在现代社会中,电力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家庭用电,还是工业生产,电力都是支撑一切的基础。
而正是通过电力系统中的各种设备,我们才能实现电能的传输与利用。
而电力系统中的关键参数之一,就是电压等级。
本文将围绕我国电力系统常用的额定电压等级进行详细介绍。
2. 额定电压等级的概念额定电压等级,简称为额定电压,指的是电力系统中所规定的各个设备、线路等的标称电压。
它是电压设备在正常运行和设计条件下的工作电压。
额定电压等级的制定,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互通性。
在我国国家标准中,额定电压等级主要分为高压、中压和低压三个等级,并有详细的细分。
3. 高压等级高压电力系统主要用于电力传输与分配,以及冶金、化工、煤炭等大型工业企业。
在我国,高压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主要分为220kV、110kV、66kV和35kV四个档次。
其中,220kV是高压中的高压,通常用于大型电厂的发电厂站之间的长距离电力传输。
4. 中压等级中压电力系统主要用于城市供电、大型工矿企业和农村电网。
在我国,中压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主要分为10kV和35kV两个档次。
10kV电网是我国城市供电的主要电网,用于将电力从变电站传输到用户的配电站,再由配电站经过变压器降压供电给用户。
5. 低压等级低压电力系统主要用于家庭、商业、办公楼等需要电力供应的场所。
在我国,低压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主要为220V和380V两个档次。
220V电压是我国家庭用电的标准电压,而380V多用于商业、办公楼等场所。
6. 规划与建设我国电力系统的规划与建设,需要根据不同地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用电需求来确定额定电压等级。
当前,我国电网建设正朝着更高电压等级和更大容量的方向发展,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电力需求的增长。
7. 个人观点与理解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是保证电力传输和利用安全可靠的重要因素。
我国电压等级

我国最高交流电压等级是750KV(兰州---官亭线),其下有500、330、220、110、(60)、35、10KV,380/220V,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实验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我国最高直流电压等级为正负500KV(葛洲坝---上海南桥线、天生桥---广州线、贵州---广东线、三峡---广东线),另有正负50KV(上海---嵊泗群岛线),100KV(宁波---舟山线),南方电网公司将建设正负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
目前我国常用的电压等级:220V、380V、6kV、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
电力系统一般是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构成。
通常将35kV及35kV以上的电压线路称为送电线路。
10kV及其以下的电压线路称为配电线路。
将额定1kV以上电压称为“高电压”,额定电压在1kV以下电压称为“低电压”。
我国规定安全电压为36V、24V、12V三种。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供电系统中增加了大量的非线性负载,特别是静止变流器,从低压小容量家用电器到高压大容量用的工业交直流变换装置,由于静止变流器是以开关方式工作的,会引起电网电流、电压波形发生畸变,引起电网的谐波“污染”。
另外,冲击性、波动性负荷,如电弧炉、大型轧钢机、电力机车等运行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高次谐波,而且使得电压波动、闪变、三相不平衡日趋严重,这些对电网的不利影响不仅会导致供用电设备本身的安全性降低,而且会严重削弱和干扰电网的经济运行,造成对电网的“公害”,为此,国家技术监督局相继颁布了涉及电能质量五个方面的国家标准,即: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供电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供电三相电压不允许平衡度,公用电网谐波,以及供电频率允许偏差等的指标限制。
1.电压允许偏差用电设备的运行指标和额定寿命是对其额定电压而言的。
当其端子上出现电压偏差时,其运行参数和寿命将受到影响,影响程度视偏差的大小、持续的时间和设备状况而异,电压偏差计算式如下:电压偏差(%)=(实际电压-额定电压)/额定电压×100% (1)《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12325-90)规定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的允许偏差为:(1)35kV及以上供电和对电压质量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5%;(2)10kV及以下高压供电和低压电力用户为额定电压的+7%~-7%;(3)低压照明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10%。
电力网额定电压等级

电力网额定电压等级我国的〔KV〕:0.22 ,0.38 ,3 ,6 ,10 ,35 ,60 ,110 ,220 , 330 ,500。
习惯上称10KV以下线路为配电线路,35KV、60KV线路为输电线路,110KV、220KV 线路为高压线路,330KV以上线路称为超高压线路。
把60KV以下电网称为地域电网,110KV、220KV电网称为区域电网,330KV以上电网称为超高压电网。
把电力用户从系统所取用的功率称为负荷。
另外,通常把1KV以下的电力设备及装置称为低压设备,1KV以上的设备称为高压设备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电力系统电压等级有220/380V〔0.4 kV〕,3 kV、6 kV、10 kV、20 kV、35 kV、66 kV、110 kV、220 kV、330 kV、500 kV。
随着电机制造工艺的提高,10 kV电动机已批量生产,所以3 kV、6 kV已较少使用,20 kV、66 kV也很少使用。
供电系统以10 kV、35 kV为主。
输配电系统以110 kV以上为主。
发电厂发电机有6 kV与10 kV两种,现在以10 kV为主,用户均为220/380V〔0.4 kV〕低压系统。
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定设计规那么?规定:输电网为500 kV、330 kV、220 kV、110kV,高压配电网为110kV、66kV,中压配电网为20kV、10kV、6 kV,低压配电网为0.4 kV〔220V/380V〕。
发电厂发出6 kV或10 kV电,除发电厂自己用〔厂用电〕之外,也可以用10 kV电压送给发电厂附近用户,10 kV供电范围为10Km、35 kV为20~50Km、66 kV为30~100Km、110 kV 为50~150Km、220 kV为100~300Km、330 kV为200~600Km、500 kV为150~850Km。
2.变配电站种类电力系统各种电压等级均通过电力变压器来转换,电压升高为升压变压器〔变电站为升压站〕,电压降低为降压变压器〔变电站为降压站〕。
资料1输电线路概述

输电线路概述7月26日一、输电线路的任务:输电线路的任务就是输送电能,并联接各发电厂、变电所并使之并列运行,实现电力系统联网。
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工业的大动脉,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输配电线路分类:输送电能的线路统称为电力线路。
电力线路有输(送)电线路和配电线路之分。
由发电厂向电力负荷中心输送电能的线路及电力系统之间的联络线路称为输(送)电线路,由电力负荷中心向各个电力用户送电的线路称为配电线路。
电力线路按电压等级分为低压、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线路。
电压等级在1KV以下线路是低压线路,1KV及以上是高压线路,330KV 及以上线路为超高压线路,600、750(﹢﹣800)KV以上的是特高压线路。
目前我国配电线路电压等级有10、35、110KV;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有35、110、220、330、500、750、1000KV(其中60KV和154KV在新建线路时不在使用)采用超高压输电,可有效地减少电损耗,降低线路单位造价,少占耕地,使线路走廊得到充分利用。
目前国外输电线路已达到1150KV。
宁夏电网目前有输配电线路电压等级为10、35、110、220、330、750、KV其中330、750KV与甘肃联网,直流660KV由银川东向青岛送电,800KV线路正在建设。
宁夏将成为我国主要能源基地,是西电东送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输电线路的组成部分架空输电线路主要有导线、地线、绝缘子(串)、线路金具、杆塔和拉线、基础及接地装置等部分组成。
1、导线;导线用于传导电流、输送电能、通过绝缘子串悬挂在杆塔上,导线常年在大气中运行,长期受风、冰雪和温度变化影响,承受拉力变化的作用。
同时受到空气中污染物的侵蚀。
因此,导线应具备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外、还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及腐蚀性能,并要质轻价廉。
2、地线;地线又称架空地线、悬挂在导线之上,主要作用是防止雷电直击导线,同时在雷击杆塔时起到分流用,对导线起耦合屏蔽作用。
我国电力系统额定电压等级

我国电力系统额定电压等级我国电力系统额定电压等级电网电压是有等级的,电网的额定电压等级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技术经济的合理性以及电气设备的制造水平等因素,经全面分析论证,由国家统一制定和颁布的。
我国最高交流电压等级是750KV(兰州---官亭线),其下有500、330、220、110、(60)、35、10KV,380/220V,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实验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我国最高直流电压等级为正负500KV(葛洲坝---上海南桥线、天生桥---广州线、贵州---广东线、三峡---广东线),另有正负50KV(上海---嵊泗群岛线),100KV(宁波---舟山线),南方电网公司将建设正负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
目前我国常用的电压等级:220V、380V、6kV、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
电力系统一般是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构成。
通常将35kV及35kV以上的电压线路称为送电线路。
10kV及其以下的电压线路称为配电线路。
将额定1kV以上电压称为“高电压”,额定电压在1kV以下电压称为“低电压”。
我国规定安全电压为36V、24V、12V三种。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供电系统中增加了大量的非线性负载,特别是静止变流器,从低压小容量家用电器到高压大容量用的工业交直流变换装置,由于静止变流器是以开关方式工作的,会引起电网电流、电压波形发生畸变,引起电网的谐波“污染”。
另外,冲击性、波动性负荷,如电弧炉、大型轧钢机、电力机车等运行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高次谐波,而且使得电压波动、闪变、三相不平衡日趋严重,这些对电网的不利影响不仅会导致供用电设备本身的安全性降低,而且会严重削弱和干扰电网的经济运行,造成对电网的“公害”,为此,国家技术监督局相继颁布了涉及电能质量五个方面的国家标准,即: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供电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供电三相电压不允许平衡度,公用电网谐波,以及供电频率允许偏差等的指标限制。
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评价标准(试行)

附件二:1. 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评价标准(试行)国家电网公司二○○五年十二月目录1 总则................................................ (3)2 评价内容.................................................... . (5)3 评价方法............................................................ .. (5)4 评价周期.................................................................... (9)5交流高压输电线路评价标准表............................... .................. (11)6附录................ ............................. ...................... (28)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评价标准(试行)1 总则1.1 为了加强架空输电线路(以下简称线路)的全过程管理,及时掌握输电线路各个阶段的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设备事故措施,全面提高输电线路的管理水平,特制订本评价标准。
1.2本标准是依据国家、行业、国家电网公司现行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线路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1.3 本评价标准规定了线路在投运前(包括设计选型、现场安装、交接验收)、运行维护、检修、技术监督、技术改造等阶段全过程的评价项目、评价要求、评价方法。
1.4 本评价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110(66)kV~500kV电压等级架空输电线路的评价工作。
1.5 引用标准线路评价应遵循以下标准、规范和相关技术要求,当有关标准、规程、规范的内容发生变化时应使用最新版本。
我国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和要求

我国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和要求发布时间:2012-9-25 1:43:16 作者:中国电力技术专业网我国采用的电压等级有380/220V、6、10、35、66、110、154、220、330、500kV,其中154 kV为非标准电压等级,66 kV和330 kV为限制发展电压等级。
我国采用的电压等级有380/220V、6、10、35、66、110、154、220、330、500kV,其中154 kV为非标准电压等级,66 kV和330 kV为限制发展电压等级。
目前通常把10 kV及以下电力线路称为配电线路,其中把1 kV以下的线路称为低压配电线路,1~10 kV线路称为高压配电线路;35 kV及以上的电力线路称为送电线路,其中35 kV~220 kV线路称为高压送电线路,330~500 kV线路称为超高压送电线路。
根据电力事业的发展需要,将来可能发展750~1000 kV或更高的电压等级。
之所以采用高电压来输送电能,是因为采用高电压输送电能有以下优点:1、减少线路损耗;2、提高送电功率;3、输送距离远;4、相对提高了线路安全性。
所以,电力系统大部分都采用高压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网内长距离、大功率的主要联络干线。
输电线路按其结构形式有架空电力线路和电缆电力线路。
因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比,具有建设速度快、检修维护方便、输送容量大、综合造价低等优点,我国电力线路主要采用架空电力线路形式。
架空电力线路一般使用在城市外的长距离的旷野或高山上,而城市中为城市美观现多采用电缆下地。
架空电力线路的组成元件主要有导线、避雷线和接地体、绝缘子、金具、杆塔、拉线和基础。
对电力线路的基本要求是:1、保证线路架设质量,加强运行维护,提高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
2、要求电力线路的供电电压在允许的波动范围内,以便向用户提供质量合格的电能。
3、在送电过程中,要减少线路损耗,提供送电效率,降低送电成本。
4、架空线路由于长期置于露天运行,线路的各元件除受正常的电气负荷和机械荷载作用外,还受到风、雨、冰、雪、大气污染、雷电等自然和人为条件的作用,要求线路各元件应有足够的机械和电气强度。
电力线路基础知识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输送和分配电能的任务。
输电线路有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之分。
按电能性质分类有交流输电线路和直流输电线路。
按电压等级有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之分。
输电线电压等级一般在35kV及以上。
目前我国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主要有35、60、110、154、220、330kV、500kV、1000kV交流和±500kV 、±800kV直流。
一般说,线路输送容量越大,输送距离越远,要求输电电压就越高。
配电线路担负分配电能任务的线路,称为配电线路。
我国配电线路的电压等级有380/220V、6kV、l0kV。
架空线路主要指架空明线,架设在地面之上,架设及维修比较方便,成本较低,但容易受到气象和环境(如大风、雷击、污秽、冰雪等)的影响而引起故障,同时整个输电走廊占用土地面积较多,易对周边环境造成电磁干扰。
输电电缆则不受气象和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电缆隧道或电缆沟架设,造价较高,发现故障及检修维护等不方便。
电缆线路可分为架空电缆线路和地下电缆线路电缆线路不易受雷击、自然灾害及外力破坏,供电可靠性高,但电缆的制造、施工、事故检查和处理较困难,工程造价也较高,故远距离输电线路多采用架空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是在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等各项因素后所确定的最大输送功率,输送容量大体与输电电压的平方成正比,提高输电电压,可以增大输送容量、降低损耗、减少金属材料消耗,提高输电线路走廊利用率。
超高压输电是实现大容量或远距离输电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输电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输电专业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分为输电运行、输电检修、输电事故处理及抢修三类。
输电专业管理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工作危险性高。
输电线路检修一般需要进行高空作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素质、年龄和高空作业能力要求很高,从安全角度考虑,一般40岁以上人员很难再胜任输电线路高空检修作业工作;输电带电作业需要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实行带电高空作业,对技术和人员素质要求更高,因此该工作危险性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和要求
发布时间:2012-9-25 1:43:16 作者:中国电力技术专业网我国采用的电压等级有380/220V、6、10、35、66、110、154、220、330、500kV,其中154 kV为非标准电压等级,66 kV和330 kV为限制发展电压等级。
我国采用的电压等级有380/220V、6、10、35、66、110、154、220、330、500kV,其中154 kV为非标准电压等级,66 kV和330 kV为限制发展电压等级。
目前通常把10 kV及以下电力线路称为配电线路,其中把1 kV以下的线路称为低压配电线路,1~10 kV线路称为高压配电线路;35 kV及以上的电力线路称为送电线路,其中35 kV~220 kV线路称为高压送电线路,330~500 kV线路称为超高压送电线路。
根据电力事业的发展需要,将来可能发展750~1000 kV或更高的电压等级。
之所以采用高电压来输送电能,是因为采用高电压输送电能有以下优点:
1、减少线路损耗;
2、提高送电功率;
3、输送距离远;
4、相对提高了线路安全性。
所以,电力系统大部分都采用高压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网内长距离、大功率的主要联络干线。
输电线路按其结构形式有架空电力线路和电缆电力线路。
因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比,具有建设速度快、检修维护方便、输送容量大、综合造价低等优点,我国电力线路主要采用架空电力线路形式。
架空电力线路一般使用在城市外的长距离的旷野或高山上,而城市中为城市美观现多采用电缆下地。
架空电力线路的组成元件主要有导线、避雷线和接地体、绝缘子、金具、杆塔、拉线和基础。
对电力线路的基本要求是:
1、保证线路架设质量,加强运行维护,提高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
2、要求电力线路的供电电压在允许的波动范围内,以便向用户提供质量合格的电能。
3、在送电过程中,要减少线路损耗,提供送电效率,降低送电成本。
4、架空线路由于长期置于露天运行,线路的各元件除受正常的电气负荷和机械荷载作用外,还受到风、雨、冰、雪、大气污染、雷电等自然和人为条件的作用,要求线路各元件应有足够的机械和电气强度。
“经济电流密度”常作为新建线路选择导线截面的依据,也可作为运行线路经济与否的判断标准。
所谓“经济电流密度”,就是当输电线路单位导线截面上通过这
一电流时,使输电线路的建设投资、电能损耗和运行维护费用等综合费用最低、最经济。
经济电流密度是经过各种经济技术比较得出的最合理的单位导线截面的电流值,所以,经济电流密度既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指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指标。
输电线路的导线作用是传导电流,输送电能,因此必须具有导电率高,热性能好、机械强度高弹性系数大,有一定的柔软性、并具有较好的耐振、耐磨、耐化学腐蚀性能,能够适应一般自然环境和一定的污秽环境,使用寿命长,且质量轻、价格低、性能稳定。
35~220kV线路导线一般采用钢芯铝绞线,其型号以LGJ加导线标称截面表示,如LGJ-185/30,表示钢芯铝绞线,铝的标称截面积为185mm2、钢芯标称截面积为30mm2。
近几年,在送电线路中为提高导线的抗腐蚀性能,广泛采用稀土导线(LGJX)、铝合金线、铝包钢芯铝绞线等。
电力线路中相邻两基杆塔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档距;相邻两基承力杆塔之间的线路称为一个耐张段,一般一个耐张段由若干个档距组成,如相邻两基承力杆塔之间只有一个档距,则该耐张段称为孤立档。
一般送电线路每相多采用一根导线,而超高压线路则每相采用两根、三根、四根或更多的导线,一般称此为相分裂导线,其中每根导线称为子导线。
架空线路导线周围的空气是良好的绝缘体,但当导线表面电场强度超过了空气的耐压强度时,就会引起空气层的放电,这时可听到嗤嗤的放电声,在夜间还可看到导线周围有蓝色的萤光,这种现象称为电晕。
线路产生电晕,不但引起电晕损耗而且对电力线路附近的无线电和高频通信等产生干扰影响。
由于超高压线路电压较高,导线表面电场强度较大,故极易引起电晕现象。
为了避免电晕现象,可增大线间距离和导线直径,但线间距离的增加必定引起杆塔头部尺寸的加大,增加杆塔费用,这是不经济的,所以较为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相分裂导线(相当于加大了导线直径),从而可防止电晕的发生,避免电晕损耗和电晕干扰影响。
另外,超高压线路输送功率大,需要很大的导线截面,如每相采用一根导线,则制造和架设大截面的单根导线将带来很大困难,所以多采用相分裂导线以满足输送功率的要求,而且也便于架设,同时还可以减少导线断线拉力,有利于减少杆塔材料消耗量。
导线最小直径除满足导线的机械强度外,主要是以导线不发生电晕为原则,对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地区,导线不发生电晕的最小直径如下表所列。
表:
导线不发生电晕时的最小直径
还有一种称之为紧凑型送电线路。
所谓紧凑型送电线路是指在同一电压等级下,相间距离远远小于现行常规线路的相间距离的线路。
例如220kV现行常规线路的相间距离为~,而紧凑型线路的相间距离仅为。
紧凑型送电线路的结构特点是分裂导线根数多、相间距离小、相间安装绝缘间隔棒、分裂导线的排列方式多样。
紧凑型送电线路的优点是线路自然输送功率可比常规线路提高30%~50%;减少塔头尺寸和线路走廊宽度。
缺点是需安装相间隔离棒,线路本体造价高;导线排列特殊,线路施工安装和检修维护比较困难。
关键字标签:输电线路电压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