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产品检验标准
不锈钢产品检验标准

不锈钢产品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版次
A
页次
共2页第1页
1.0目的
为了保证满足客户的要求、特制定此标准;
2.0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本公司自制不锈钢产品
3.0产品分类及代号
3.1产品的分类;
3.1.1产品按材料划分不锈钢和电镀金属;
4.0 缺陷定义
4.1 月牙痕:由于在运输、搬运过程中”造成的;
4.2 划伤、碰伤:由于异物对不锈钢板的接触造成板表面的凹凸陷;
80-130
8
8
2-3
8
正接
1-2.5
7-8
6
1.6-2.4
90-140
8
8
2-3
8
正接
1-2.0
8-9
抛光要求
1、按镜光产品样板比对验收,从材质、抛光质量和产品保护三方面进行检验。
不允许有沙纹和麻纹路、不允许有毛坯面残留、孔要匀称,不得出现拉长变形现象、垂直的两个面,抛光完工后保持两个面构成的直角匀称。
4.7 抛光不良:菱角磨没、表面烧伤、抛光拉纹等现象;
4.8 焊点:是指焊接完成后出现的黑色、黄色的焊点;
4.9 拉丝方向错误:是指不锈钢半成品在拉丝过程中反方向或歪曲拉所造成的乱纹;
4.10 清洁剂清理: 是指不锈钢成品在清理表面杂物时所使用的不锈钢亮洁清洁剂;
4.11 包装:是指成品在包装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
编写
审核
核准
发行日期
2011-11-26
文件名称
不锈钢产品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版次
A
页次
共2页第2页
4.0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检验方法及工具
检验项目
不锈钢检验标准

不锈钢验收标准编制:校对:审核: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不锈钢技术要求、检验方法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不锈钢材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20878-2007 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GB/T 1220-2007 不锈钢棒GB/T 4226-2009 不锈钢冷加工钢棒GB/T 3280-2007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 4237-200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GB/T 3090-2000 不锈钢小直径无缝钢管GB/T 14975-2002 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 14976-2002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 4229-84 不锈钢重量计算方法GB/T 12770-2002 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 4241-2006 焊接用不锈钢盘条YB/T 5091-1993 惰性气体保护用不锈钢钢棒和钢丝YB/T 5092-205 焊接用不锈钢丝GB/T 222-1984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 223. 5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还原型硅钼酸盐光度法测定酸溶硅含量GB/T 223.69-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GB/T 223. 11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过硫酸铁氧化容量法测定铬量GB/T 223.25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丁二酮肪重量法测定镍量GB/T 223.62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乙酸丁酣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GB/T 223.63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侧定锰量GB/T 223.68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姗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3.术语和定语3.1不锈钢stainless steel以不锈、耐蚀性为主要特性,且铬含量至少为10.5%,碳含量最大不超过1.2%的钢。
L oudi Dafenghe Electric Vehicles Co.,Ltd4.技术要求3.1不锈钢管的技术要求除非在技术部提供的图文技术资料中有特殊要求,否则按下表要求执行。
不锈钢产品检验标准

试验室
其它未尽事项按各产品各自性能做相关 的必要检测
7 OF 8
红辉行商贸有限公司
8 OF 8
为 0.002mm 的横杆表。
检验常用单位代码对照表
表 1 常用单位代码对照表
项目 名称
数目/个
直径 /mm
深度 /mm
距离 /mm
长度 /mm
宽度/mm 面积/m2
对应
N
D
H
DS
L
W
S
代码
2 OF 8
红辉行商贸有限公司
关于产品的外观 A、 B、 C 、D 面检验的方法: 注: A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表面及 LOGO 面。如:产品的上盖、前端及接口
红辉行商贸有限公司
不锈钢餐具检验标准
制作
樊礼平 版本
修订日期:
目的:制定此标准对不锈钢类产品进行质量监督和控制,以确保该产品
的质量达到客户要求,同时是供应商对本公司品质要求认知的准则
范围:所有不锈钢餐具,钢笔,五金模型等
索引:GB/T 15067.2-1994 ,GB/T18884—2002
AQL: AQL-STD-105E
下。
2 目视距离:300-500mm。
3 目视角度:检测面与人眼方向成 45°~90°。
4 目视时间:5~10S。
2 尺寸检验条件
1 量测工具:精度为 0.01mm 的游标卡尺、精度为 0.1mm 的卷尺或钢板尺、精度
为 0.01mm 的塞尺、精度为 0.01mm 的塞规、色差仪、精度为 0.01mm 的高度规、精度
L<0.5,W<0.3,DS>30
0.5<L<1.0,W<0.3,DS>30
1.0<L<2.0,W<0.3,DS>30
202不锈钢检测标准

202不锈钢检测标准202不锈钢是一种具有很强耐腐蚀性能的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石油化工、医药制造、食品加工等领域。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不锈钢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不锈钢检测标准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 GB/T 2072-2008 不锈钢化学分析方法该标准规定了不锈钢化学分析的方法,包括试样的取样、预处理、化学分析等内容。
其中,化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光谱法、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
2. GB/T 4340.1-2009 不锈钢评定方法该标准规定了不锈钢的评定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形状和重量、机械性能、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等方面。
其中,机械性能测试方法主要包括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等。
3. GB/T 2975-2018 钢和铁的铬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标准规定了钢和铁的铬含量的测定方法,是不锈钢检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定方法常用的有亚硫酸盐滴定法、电位滴定法等。
4. GB/T 1220-2007 不锈钢棒材、线材、型材和钒钡及其余量化学分析方法该标准规定了不锈钢棒材、线材、型材和钒钡及其余量化学分析的方法,包括试样的制备、化学分析等。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有分光光度法测定钕、兰姆灼烧法测定钛、电位差滴定法测定钛和铌等。
5. GB/T 2380.1-2020 不锈钢及相关镍基合金金相检验方法该标准规定了不锈钢及相关镍基合金的金相检验方法,包括试样制备、腐蚀试验、金相显微镜检验等。
金相显微镜检验是通过显微镜观察材料的金相结构和组织来判断其质量。
不锈钢检测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不仅包括上述标准,还包括行业内的技术标准、企业制定的内部标准,以及先进的不锈钢检测方法和设备。
比如,X射线衍射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先进仪器可以用于不锈钢的组织形貌分析和成分分析。
此外,还可以参考相关的专业书籍、期刊论文和行业协会的技术资料,以了解不锈钢检测的最新研究和应用案例。
不锈钢的验收标准

不锈钢的验收标准不锈钢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厨房设备等领域。
对于不锈钢的验收,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其质量和符合特定要求。
不锈钢验收标准不锈钢作为一种耐腐蚀、美观的金属材料,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为了确保不锈钢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水平,采用适当的验收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对不锈钢验收标准的一些重要考虑。
1. 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检验不锈钢的主要特性之一是其抗腐蚀性,这主要取决于其化学成分。
验收过程中,需要对不锈钢的化学成分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同时,对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也需要进行测试。
2. 外观质量检验外观是不锈钢产品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在一些对外观要求较高的领域,如建筑装饰。
验收标准通常包括对表面光洁度、划痕、氧化等方面的检验。
不锈钢表面应当没有裂纹、气泡、凹陷等缺陷,保持良好的外观。
3. 尺寸和形状检验不锈钢产品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规范同样至关重要。
验收标准通常包括对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参数的检验,以及对形状、直线度、平直度等方面的要求。
这确保了不锈钢在使用时能够符合预期的设计要求。
4. 焊接质量检验在不锈钢制品中,焊接是一个常见的制造过程。
焊缝的质量对产品的性能和外观有很大影响。
验收标准通常包括对焊缝的检验,包括焊缝的完整性、强度、外观等方面的要求。
5. 耐腐蚀性能检验不锈钢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其具有抗腐蚀性。
在验收标准中,通常会对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进行检验,以确保其在具体环境中的表现符合预期。
6. 包装和标识最后,在验收过程中,对于不锈钢产品的包装和标识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
合适的包装可以有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损坏,正确的标识则有助于追溯产品的来源和质量信息。
总体而言,不锈钢的验收标准涵盖了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外观质量、尺寸和形状、焊接质量、耐腐蚀性能等多个方面。
遵循这些标准,可以确保所采用的不锈钢材料在各个方面都符合预期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不锈钢原材料检验标准

不锈钢原材料检验标准不锈钢是一种耐腐蚀、具有高强度和耐高温性能的合金钢。
原材料的检验是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
以下是不锈钢原材料检验常用的一些标准:1. 化学成分检验:* 包括合金元素的含量,例如铬、镍、钼等。
这通常通过ASTM A959(化学成分要求不锈钢和镍合金)等标准进行检验。
2. 力学性能检验:* 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的检验。
ASTM A370(机械试验方法和定义不锈钢和相关合金)是一个常用的标准。
3. 硬度检验:* 不锈钢的硬度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通常使用Rockwell 硬度测试或布氏硬度测试。
ASTM E18(金属材料硬度测试)是一个相关标准。
4. 冲击测试:* 用于评估不锈钢在低温条件下的韧性。
ASTM A370中包括了冲击试验的标准。
5. 铁素体和奥氏体相比例检验:* 不锈钢中铁素体和奥氏体的比例对于耐腐蚀性能很重要。
ASTM A923(铁素体含量测定)提供了检验的方法。
6. 非破坏性检测:* 包括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等,用于发现不锈钢中的隐藏缺陷。
ASTM E213(超声波检测标准实施规程)和ASTM E94(X射线和伽马射线检测)是相关标准。
7. 宏观和微观检验:* 对不锈钢的表面和内部结构进行宏观和微观的检验。
ASTM A262(铁素体、奥氏体、双相和其他特殊不锈钢的铬-铁-镍合金的抗晶间腐蚀性试验方法)等标准提供了相关指导。
8. 表面质量检验:* 涉及对表面缺陷、氧化物、划痕等进行检查。
ASTM A480/A480M(通用要求和测试方法,不锈钢和相关合金板、薄板和带)是一个通用的表面质量标准。
以上标准主要由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发布,其他国家和地区可能有相应的标准。
在进行不锈钢原材料检验时,应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和标准规范进行选择。
国标不锈钢合格标准

国标不锈钢合格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国标不锈钢合格标准不锈钢是一种耐腐蚀、耐磨损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化工等领域。
在中国,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即国标,来规范不锈钢产品的质量要求。
这些国标涵盖了不同类型的不锈钢材料和制品,确保了市场上销售的不锈钢产品具有一定的质量保证。
一、化学成分要求不同成分的不锈钢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国标根据材料的用途和性能要求设定了相应的化学成分标准。
通常,不锈钢中的主要元素包括铬、镍、钛等,其中铬含量越高,具有越好的耐腐蚀性能。
国家标准对不同类型的不锈钢产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产品符合相应的性能要求。
二、力学性能要求除了化学成分外,不锈钢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标规定了不同类型的不锈钢产品的强度、延伸率、断裂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判断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的品质。
三、表面质量要求不锈钢产品的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其外观和耐久性。
国标对不锈钢产品的表面平整度、表面无缺陷、表面光洁度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只有表面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才能保证相应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四、标准化包装及标识要求国标还规定了不锈钢产品的包装要求和标识要求。
产品包装应保持完整无损,便于运输和存储。
产品应在包装上标明生产厂家、产品型号、材质等必要信息,方便用户识别和使用。
这些规定有助于保护不锈钢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声誉。
五、其他特殊要求除了上述方面,国标还可能对不锈钢产品的特殊要求进行规定。
一些特殊用途的不锈钢制品可能需要满足额外的性能指标,如耐高温、耐腐蚀等。
这些特殊要求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和需求,确保不锈钢产品能够发挥最佳的作用。
国标不锈钢合格标准是保障不锈钢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生产和市场监督的重要依据。
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产品,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消费者在选购不锈钢产品时,应查看产品合格证书和标识,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保障自身权益。
不锈钢产品检验标准

不锈钢产品检验标准不锈钢产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领域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为了保证不锈钢产品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
本文将对不锈钢产品的检验标准进行介绍,以便相关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首先,不锈钢产品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耐蚀性能等方面。
外观质量是指不锈钢产品表面的光洁度、平整度、无损伤等情况,通常通过目视检查和仪器检测来进行评定。
化学成分是指不锈钢产品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包括铬、镍、钼等成分的含量检测,以及其他有害元素的检测。
力学性能是指不锈钢产品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指标的检测。
耐蚀性能是指不锈钢产品在各种腐蚀介质中的抗腐蚀能力,通常通过盐雾试验、酸碱腐蚀试验等方法来进行检测。
其次,不同类型的不锈钢产品有着不同的检验标准。
例如,不锈钢板材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厚度、表面质量、平直度、尺寸偏差等指标,而不锈钢管材的检验标准则主要包括外径、壁厚、长度、弯曲度等指标。
此外,不锈钢焊接材料、不锈钢螺栓螺母等不同类型的不锈钢产品也有着各自的检验标准,需要根据具体产品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检验。
再次,不锈钢产品的检验标准还包括了相关的检测方法和设备要求。
例如,对于化学成分的检测通常采用光谱分析仪、化学分析仪等设备,对于力学性能的检测通常采用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设备,对于耐蚀性能的检测通常采用盐雾试验箱、酸碱腐蚀试验设备等。
这些设备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同时也需要经过定期的校准和维护,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不锈钢产品的检验标准对于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厂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检验标准进行生产制造,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同时,对于使用单位来说,也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检验标准进行产品的验收和使用,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不锈钢产品的检验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相关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不锈钢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和 判定 检验细则 工具
目 测 卷尺 卡尺 Pantone 目测
cr
maj min
尺寸 颜色 卫生 外观
△E<1.0 或参照限度样品
发现有昆虫尸体,人发,指甲 外观检测项目依据表 2 进行判断 边缘和角必须圆顺,利角利边
目测 目测
× × ×
6 OF
8
红辉行商贸有限公司
移印 丝印 印刷
13.飞油,流油,积油,油色不均,套色 不正,露底色等在 A 面或面积大于 1 平方 厘米 在 B 面和面积小于 1 平方厘米 在 C 面面积大于 1 平方厘米 其它项目按表 3 检测判断
3.记录
3.1 按《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做好相关的检验记录并按要求归档保存; 3.2 检验出现异常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处理。 表 7:检验表格
抽样 项目 水平
材料和结 构 Ⅱ 产品材质,款式必须与样办或图纸一致 所有尺寸都必须在产品规格的公差范围 之内 颜色要与样办和 Pantone 号一致
1
不允许
2
不允许
红辉行商贸有限公司
7 8 水纹面 攻牙 S<0.1S 总 不允许
注:注点状缺陷包括颗粒、麻点、毛丝、鱼眼等呈现点状的缺陷。
2.测试项目检验方法及允收标准
2.1 表面磨损试验 2.1.1 酒精擦拭试验 a) 测试规范及要求:用浓度为 95-98%的酒精湿润棉布,以 500g的力,每秒一次 循环的频率来回擦于被测样品表面涂装处,擦拭长度大于 5cm,擦拭 20 次有丝印字体 不可有变形与脱落形象,100 次后喷涂不可露底。 b) 判定标准: 表 4 酒精擦拭试验判定标准 擦拭次数 n≦20 n≦50 50<n≦80 80<n≦100 2.1.2 百格试验: a) 测试规范及要求: 用刀片在被测样品表面割划一百个 1mm2 的方格 (伤至本体上) , 用 3M 胶纸(型号:810#)贴于其表面并按紧,使胶带均匀粘附于样品表面,然后提起 胶带一边沿 45°角迅速拉起,拉起胶带后方格内涂装无脱落现象,每单位测试样品以两 次测试后结果为准。 b) 判定标准: 表 5 百格试验判定标准 每方格涂装脱落面积占方格面积比例 10%以下 10%~30% 30%~50% 50%以上 2.1.3 胶纸粘贴测试 a) 测试规范及要求:用 3M 胶纸(型号:810#)贴于样品丝印表面并按紧,使胶带 缺陷类别 可接受 MI MA CR(0/1) 测试结果/现象 丝印变形或脱落 喷涂脱落,见底材 喷涂脱落,见底材 喷涂脱落,见底材 缺陷类别 CR(0/1) CR(0/1) MA MI
5 OF
8
红辉行商贸有限公司
均匀粘附于样品表面,提起胶带一边沿 45°角迅速拉起,拉起胶带后丝印无脱落现象, 每单位测试样品以五次试验后结果为准。 b) 判定标准 表 6 胶纸粘贴测试判定标准 测试结果/现象 丝印轻微脱落(丝印内容无损) 丝印脱落(丝印内容仍可清晰分辨) 丝印脱落(丝印内容残缺) 2.2 防锈试验 2.2.1 可用 5%的盐雾试验来测定, 即在 35℃温度 1 千克的压力下连续喷雾 3 小时, 表面无锈为合格产品。 当没有盐雾试验设备时, 亦可延用 3%的标准 NaCl 溶液做浸渍检 验。 2.2.2 判定标准 试验后五金件表面不允许生锈, 锐边上的锈迹和任何能够擦掉的淡黄色膜可以忽 略不计。 缺陷类别 MI MA CR(0/1)
试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2.擦油测试:按本公司擦油测试指引测 试所有纸质印刷和金属印刷,布匹印刷等 的油层粘附力牢固度 3.印刷,移印,丝印电镀粘油测试:按 本公司粘油测试指引测试金属和塑胶表 面油层粘附力牢固度 1. 防锈测试:按 2.2 项进行测试,
擦油笔
3M 胶纸
5%盐水 ×
2.利角利边测试,测试后纸张不破裂为合 格。
检验常用单位代码对照表
表1 项目 名称 对应 代码 N 数目/个 直径 /mm D 常用单位代码对照表 深 度 /mm H 距 离 /mm DS 长度 /mm L 宽度/mm 面积/m2
W
S
2 OF
8
红辉行商贸有限公司
关于产品的外观 A、 B、 C 、D 面检验的方法: 注: A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表面及 LOGO 面。如:产品的上盖、前端及接口 处 B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常可见的表面。如:产品的侧面 C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可见的表面。如:产品底面 D 面:指产品结构的非外露面。如:产品的内表面及内表面的 结构件
毛边:由于机械冲压或切割后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金 属毛刺。 划伤: 由于在加工或包装、 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的划痕、 削伤。 裁切不齐: 由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定位或设备固定不当, 导致产品边缘切割不齐。 变形:因加工设备调校不当或材料因内应力而造成的产品平面形变。 氧化生锈:因产品加工后未进行相应防锈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而导致产品表面 出现锈斑。 尺寸偏差:因加工设备的精度不够,导致产品尺寸偏差超过设计允许水平。 “R 角”过大:产品因折弯或冲压设备精度不够,导致折弯处弧度过大。 表面凹痕:由于材料热处理不好或材料生锈,其内部杂质导致金属表面形成的凹 痕。 倒圆角不够:产品裁切边缘因切割或冲压原因产生的锐边未处理成圆弧状,易导 致割手 焊接疤痕:产品焊接后未经打磨刨光而残留的凸起疤痕。 色差:产品表面颜色与标准样品颜色有差异。 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颜色异于周围颜色的点。 破裂:因机加工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 麻点:喷涂件表面上有附著的细小颗粒。
红辉行商贸有限公司
不锈钢餐具检验标准
制作 樊礼平 版本 修订日期:
目的:制定此标准对不锈钢类产品进行质量监督和控制,以确保该产品 的质量达到客户要求,同时是供应商对本公司品质要求认知的准则 范围:所有不锈钢餐具,钢笔,五金模型等 索引:GB/T 15067.2-1994 ,GB/T18884—2002 AQL: AQL-STD-105E 缺陷术语:
× × ×
功能 包装 性 能 参 S-2 数测试 物 理 可 S-2 靠性测 试 S-2 S-2 安全性 测试
1.产品的所有功能不良或无功能者 1. 产品包装方法与包装材质必须与资料 与签办一致 1.对于内置电子性能之安全参数必须符 合国家要求且不能违反安全标准。
× × ×
1.投箱测试:按本公司投箱测试指引测
测试仪
×
重金属 元素含 量检测
检测内容和项目按各金属材质和涂料运 用之国家标准执行 检 验 内 容 和 项 目 按
第三方 ×
GB/T 试验室 15067.2-1994 ,GB/T18884—2002
其它未尽事项按各产品各自性能做相关 F
8
2
硬划痕、碰伤
3 4 5 6 7 8 9 10
软划痕 毛边 R 角过大 裁切不齐 尺寸偏差 变形 色差 倒圆角不够
不允许
注:注点状缺陷包括颗粒、麻点、毛丝、鱼眼等呈现点状的缺陷。 1.7 电镀、发黑等表面处理外观检验标准(缺陷类别:MI) ,详细见下表: 表 3 电镀、发黑等表面处理外观检验标准 序号 缺陷名称 毛疵、毛边、变形、 破损、加工不良、 组装不良、或成型 不良 氧化、锈斑、电镀 不良、气泡、烤漆 脱落 3 混装、短装、缺附 件 L<30,W<2 4 5 6 内部使用的五金件 电镀前刮伤 电镀后刮伤 点焊、铆接不良 4 OF 8 L<60,W<5 L<30,W<10 不允许 不超过 5 条 不超过 3 条 不超过 3 条 不允许 不允许 检验规格 允收数
Ⅱ
CR: 0
MAJ: 1.5
MIN: 4.0
1 OF
8
红辉行商贸有限公司
堆漆:喷涂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阴影:喷涂件表面出现的颜色比周围暗的区域。 露底:喷涂件出现局部的油漆过薄而露出底材颜色的现象。 鱼眼: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对而在喷涂件表面出现凹痕或小坑。 飞油:超出了规定的喷涂区域。 剥落:产品表面出现涂层脱落的现象。 色差:产品表面颜色与标准样品颜色有差异。 光泽度:产品表面光泽与标准样品光泽有差异。 手印:产品表面出现的手指印。 硬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明显深度的划痕(用指甲刮有明显感 觉) 。 软划伤:没有明显深度的划痕(无手感,但肉眼能明显看出) 。 毛丝:产品表面出现细小的尘丝。
说明:
接受的水平是基于表面工艺和表面分类的基础上的。这种标准应用于每个独立的表面上。 当缺陷位于产品的 LOGO、产品名称或图标的 40mm 内时,应重新审核决定此是否达到了 影响标识、产品名称或图标的程度。
检验标准
1.1 说明 1.1.1 当缺陷的直径 D<0.30mm 且不连续时,可以不作为缺陷。 1.1.2 以下所提到的不良缺陷的数目均指单面上的不良缺陷数目。 以下所提到的不良缺陷的数目中 A 面缺点总数不大于 3,B 面缺点总数不大于 5, C 面缺点总数不大于 7。 1.1.4 各材料如有标准未规定要求或不同于本标准要求,则按相应图纸或样板、 采 购单及客户要求执行。 1.2 包装检验标准(缺陷类别:MA) 1.2.1 外层整齐、合理,包装箱完好无破损且保持整洁干净。 1.2.2 外层包装上应明确标示其物料的规格、数量、名称、订单号、生产日期等且 与实物相符合。 1.3 尺寸检验标准(缺陷类别:MA) 1.3.1 按相应材料的图纸、样板、采购单、订购单上尺寸要求执行。 1.4 试装检验(缺陷类别:MA) 1.4.1 取出五金件各配件试装,符合成品装配要求,无装配不良。 1.4.2 外壳装配后间隙<0.50mm,段差<0.30mm。 1.5 素材外观检验标准(缺陷类别:MI) ,详细见下表 2: 允收数 B面 5
序号 1
缺陷名称 注点 (直线状、点 状)
检验规格 D<0.5,S<0.3,DS>30 3 OF
A面 3 8
C面 7
红辉行商贸有限公司
0.5<D<0.6,0.3<S<0.5,DS>50 0.6<D<1.0,0.5<S<0.8,DS>50 D<0.4,DS>30 0.4<D<1.0,DS>30 L<0.5,W<0.3,DS>30 0.5<L<1.0,W<0.3,DS>30 1.0<L<2.0,W<0.3,DS>30 L<4,W<0.3,DS>30 4<L<8,0.2<W<0.3,DS>30 8<L<10,W<0.3,DS>30 L<0.2,无明显手感且不影响装配 参照工程图纸及限度样品 参照限度样品 参照工程图纸 分型面平面度<0.3mm 或按零件确认样板 △E<1.0 或参照限度样品 1 0 1 0 2 1 0 3 2 1 2 1 2 1 2 2 0 5 3 2 不计 3 2 3 2 4 3 1 7 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