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步工作思路汇报

合集下载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CATALOGUE目录•调查背景与目的•调查方法与过程•调查结果与分析•思考与建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调查背景调查目的实地考察前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加工车间、研发中心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管理模式和创新能力。

文献调研搜集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文件、学术论文、行业报告等资料,了解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问题。

访谈调研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管理层、员工、农户等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调查方法明确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调查目的和内容,确定调查的重确定调查主题和目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和数据,数据整理与分析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实施调查计划调查过程这些企业以农业为依托,将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结合,有效带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一些大型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在国内外市场上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在数量、规模和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尽管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整体实力仍显不足,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有待提高,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影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因素分析政策支持市场需求人力资源资金投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1 2 3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03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01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02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人才培养,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龙头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动了农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方式,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增收致富,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步工作思路汇报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步工作思路汇报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步工作思路汇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步工作思路汇报在各个领域,很多时候都需要进行汇报,汇报时通常会多讲一些重点工作的内容,非重点的内容简单介绍即可,说了那么多,你会写汇报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步工作思路汇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各位领导,各位常委:根据市政协安排,现就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作如下汇报。

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着眼市场需求,立足本地优势,努力做好结合文章。

特别是进入20xx年后,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按照产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整合优势产业和产品资源,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关于培育壮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并制定了与《意见》相配套的《任务目标分解落实方案》和《考核办法》,在全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责任目标体系、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撑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督导推进和考核奖惩体系。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服务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得到较快发展。

目前,全市“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

一是培育发展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为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从引导企业加快科技和管理体制创新、择优择强进行贷款贴息、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和产品推介、支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积极申报省和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等多方面采取措施,进行重点扶持,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快速发展。

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到647家,比20xx前增加181家,从业人员10.2万人,年销售收入276.6亿元,出口创汇2.46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下面,我将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农业产业化逐渐走上了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涌现,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同时,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其次,农业产业化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农产品之间产业化水平差异较大。

二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一些农业产业化项目未能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三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矛盾,一些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并未带动农民收入的显著增长。

再次,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同时,消费升级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也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为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最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的研究,努力寻求解决之道,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总之,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将继续不懈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更大成就,为实现农业强国梦不懈奋斗!。

农业产业工作情况汇报

农业产业工作情况汇报

农业产业工作情况汇报我是XX地区农业产业管理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在这里,我将向您汇报我们近期的工作情况。

一、农业生产情况1.1 农产品生产总体情况:近期,该地区农产品生产总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均有所增加,蔬菜、水果等园艺作物的产量也有所增长。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加强了科技创新,推广了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1.2 近期受灾情况:近期,该地区遭受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干旱、洪涝等。

我们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工作,帮助农民减少了损失并恢复了农业生产。

1.3 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情况:针对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特点,我们开展了农业综合开发利用工作。

通过水利建设、土地整理、农业机械化等工作,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效率。

二、农产品流通情况2.1 农产品市场化程度:我们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农产品市场化流通。

通过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引导农户加入合作社等措施,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我们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首位,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得到了有效保障。

2.3 农产品出口情况:通过加强对外贸易合作,我们积极开发了农产品出口市场,提高了农产品出口质量和水平。

目前,该地区农产品出口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3.1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近期,我们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拓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链。

我们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动了农产品的深加工和产业化发展。

3.2 农业科技创新情况:我们积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农业产业发展,加强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引导工作,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升级。

3.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我们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对接地方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目前,该地区已有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崭露头角,为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农业产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农村增收和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取得了显著进展,下面将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农业生产能力持续提升。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技术的创新,农业生产效益不断提高。

农作物选育技术的改进、新型农机的广泛应用以及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使得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农产品总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稳定增长的态势。

例如,粮食产量从2015年的60782万吨增加到2019年的66384万吨,稳居世界前列。

其次,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农民收入,我国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在政府引导下,农民转变种植结构,逐步减少对传统农作物的依赖,增加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

同时,加大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力度,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聚发展。

这些努力使得农业结构更加合理,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大幅提升,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第三,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我国农业科技实力得到快速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取得重要成果。

在种植业方面,新型优质种子的研发应用使得传统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极大提升。

在养殖业方面,农业科技改善了畜禽养殖环境,提高了养殖效益。

同时,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决策与精细化管理的手段,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最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了农业农村全面发展。

近年来,政府积极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传统农业结合新兴的农村特色产业,如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同时,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农民提供便利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农业产业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解决和改善。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难点与对策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难点与对策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难点与对策一、##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龙头企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

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5家,其中省级以上20家(含国家级2家)、市级65家。

2008年,85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2.35亿元,同比增长16.1%;实现利税5.89亿元,同比增长15.1%;出口创汇2.4亿美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农产品出口创汇1.73亿美元,同比增长27.3%。

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市场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广大龙头企业能够采取积极措施,降本增效,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带动农户积极应对危机,较好发挥了“三农”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1.持续培育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面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坚持多元投入,不断增量扩能,促进了规模的扩大和产品的升级。

2008年,全市85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支持8.85亿元,占全市农业贷款的13.11%;吸引工商资本、外资和民间资本投入1.15亿元,同比增长26%。

85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有73家新开工或续建项目,占比达85.9%;新上项目投资额4.1亿元,同比增长16.81%,项目涉及无公害蔬菜和甘薯标准化示X基地、肉鸭加工、紫菜加工、海参养殖及加工、海产品深加工、蔬菜深加工、纺织品生产线技改、稻草中密度纤维板、农业生态旅游等诸多方面。

其中包括国家级龙头企业##榆城集团##投资0.21亿元,新上工厂化海水鱼类养殖生态营养调控与水环境控制技术、雌性对虾三倍体对虾及河蟹种苗繁育技术研究、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产业化开发项目,省级龙头企业##福润肉类加工##投资1.2亿元的年出栏曾祖代种猪1000头项目和##市欣森木业##投资0.38亿元的稻草中密度纤维板项目。

这些项目大多是在同行业中居于领先位置,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新的增长点。

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13篇)

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13篇)

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西部大开发以来,我们以发展精品、珍品、旅游观光“两品一游”城郊型特色农业为重点,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措施来抓,经过几年的努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2)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3)围绕培育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通过信息引导、技术服务、联系订单、宣传促销等措施,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现已形成优质洋葱、精细蔬菜、特色制种、优质西甜瓜、优质土豆、优质大葱、优质林果、优良畜禽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___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4.7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9974亩,经济作物面积37722亩。

一是洋葱产业逐年强大。

___年,完成洋葱播种面积10800亩,产量8.1万吨,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中获纯收入1500元。

___年完成播种面积2.1万亩,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中获纯收入2030元,今年完成洋葱播种面积2.3万亩。

二是精细蔬菜产业稳步发展。

全市现有日光温室2163座,每年生产反季节蔬菜730万公斤,同时大田蔬菜面积和质量也在逐年提高。

三是制种产业稳步推进。

建成了文殊、新城两大制种基地,并由制种玉米向花卉、蔬菜等特色制种转变,效益逐年提高。

四是畜牧产业快速发展。

全市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4.17万头(只),其中猪1.9万头、羊4.76万只、禽类7.07万只、牛0.46万头。

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4)在充分发挥市种子公司带动制种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落实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建成了集农业科技推广开发、各类蔬菜保鲜、脱水蔬菜加工等运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金汇果蔬基地,该基地总投资2560万元,建成3000吨蔬菜保鲜库1座,年保鲜蔬菜能力15万吨以上,建成脱水蔬菜生产线一条,年生产脱水蔬菜2000吨。

建成了鸿翔蓝孔雀养殖场和友谊特禽养殖场,鸿翔蓝孔雀养殖场建成高标准暖棚养殖禽舍6座,引进大型全自动电脑孵化机1台,具备年繁育2000只蓝孔雀、年生产工艺孔雀标本500个的能力。

龙头企业发展现状调查汇报

龙头企业发展现状调查汇报

龙头企业发展现状调查汇报为进一步促进我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增强农业龙头企业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上的主导作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按照我委关于开展集中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农经科会同有关科室,就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县农业大力发展玫瑰、畜牧、林果、蔬菜四大主导产业,以打造省城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积极实施以“两型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建设,扶持发展了一大批具有带动优势显著、基础规模强、发展潜力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了农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收入水平明显增加的良好效果。

在调整全县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65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44家。

龙头企业总量比2020年增长了71.5%,其中市级龙头企业数量比2020年增长了63%。

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建有液态奶生产线29条、酸奶生产线13条、冷饮生产线8条,形成日处理1000吨鲜奶的生产能力。

绿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由改制前的小屠宰厂,逐步发展成为年屠宰能力50万头生猪,拥有100多家专卖连锁店的大型企业。

乐喜施肥料有限公司形成年生产缓释、控释包膜复混肥料5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中国乃至全亚洲最大的缓控释包膜复合肥生产基地之一。

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呈现出数量逐年增多,规模逐年扩大的良好发展势头。

(二)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我县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实行“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形式,带动6.6万户农民发展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禾宝中药材从2002年开始搞订单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带动农户4000户,农户平均每亩增收2000元。

民享蔬菜配送有限公司、绿源蔬菜储运公司带动孝直镇2000多农户进行蔬菜种植,今年新增设施蔬菜5000亩,改变传统的“马铃薯―玉米―大白菜”栽种模式,探索“马铃薯―西瓜―秋延迟辣椒”的新模式,在今年马铃薯和大白菜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下,菜农收入仍然实现了较快增长,由原来每亩收入4500元,提高到每亩7000元以上,吸引更多农户积极投入蔬菜种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步工作思路汇报关于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下步工作思路的汇报济宁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8年5月20日)各位领导,各位常委:根据市政协安排,现就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作如下汇报。

一、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着眼市场需求,立足本地优势,努力做好结合文章。

特别是进入18年后,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按照产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整合优势产业和产品资源,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关于培育壮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并制定了与《意见》相配套的《任务目标分解落实方案》和《考核办法》,在全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责任目标体系、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撑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督导推进和考核奖惩体系。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服务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得到较快发展。

目前,全市“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

一是培育发展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为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从引导企业加快科技和管理体制创新、择优择强进行贷款贴息、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和产品推介、支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积极申报省和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等多方面采取措施,进行重点扶持,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快速发展。

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到647家,比2003前增加181家,从业人员10.2万人,年销售收入276.6亿元,出口创汇2.46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

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98家,比18年前增加110家,年销售收入192.7亿元。

在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中5000万元以上的58家,过亿元的36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0家,其中省级7家,国家级2家;农贸市场发展到582处,年经营额150亿元;带动和辐射种植基地320万亩,养殖基地4500万头只,带动农户76万户,全市已有40%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44%的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

二是培植壮大了一批与龙头企业配套的主导产业和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

围绕市场需求、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农产品种养产业的培植和生产基地的开发建设。

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瓜菜、林果、畜禽、水产品、优质专用粮食、油料、甜叶菊、芦笋、中药材以及劳务经济等10大区域性主导产业格局。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纵深发展,主导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逐步发展,特别是以绿色无公害瓜菜、苗木花卉、奶牛、中药材等为主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生产基地规模不断膨胀。

种植业形成了以金乡为中心的100万亩大蒜基地,以鱼台为中心的30万亩圆葱基地,以泗水为中心的15万亩优质西瓜基地,以邹城为主的10万亩土豆、150万平方米食用菌种植基地,以任城喻屯、金乡胡集、嘉祥金屯为主的10万亩甜瓜基地,以任城为主的3万亩甜叶菊基地,以曲阜、泗水为中心的6万亩中药材和以微山为主的5万亩芦笋特色种植基地;养殖业建成了1300余处规模养殖小区,年出栏千头的肉牛基地达到33处、年出栏万只以上禽场562处,年出栏千头的养猪场345处,百亩以上的水产养殖基地539处;林果业建成了10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90万亩干鲜果品基地和23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劳务产业形成了以泗水、梁山、汶上为主的30万人劳动力输出基地。

三是扶持发展了一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围绕构筑农业产业经营的有效载体,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把扶持发展以农业专业合作社、协会、研究会为主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经营的重要举措。

市政府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的意见》,明确了农村经济协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

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呈加快发展趋势。

目前,全市农村专业协会、研究会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200多个,其中管理比较规范、运作效果比较好的农村专业协会达到1010个。

四是健全完善了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

近年来,着眼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连接机制的有效途径。

通过引导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建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建立风险金制度等多种形式,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各利益主体之间逐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共同体。

像兖州的绿源肉鸭公司、嘉隆公司,邹城的呱呱鸭公司,曲阜的圣地药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大都采取了合同订单种养、种苗供给、技术指导、保护价收购等契约化合作,建立了与农户较为紧密型的利益连接关系。

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和农业产业经营水平的提高,有力带动和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8年的2676元增加到18年的3648元,年均增加243元,增长8.1%。

18年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直接来自五大产业的收入达到2264.9元,占62.1%;增加351.9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4.9%。

回顾总结近年来全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建设发展,我们深刻认识并体会到,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中必须切实做到:一是必须坚持规划引导。

制定符合本地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规划,参加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按照适应市场需求、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制定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目标,并通过配套完善的政策措施落实下去,这是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

二是必须坚持加快科技和体制创新。

引导组织龙头企业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和应用,并建立健全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这是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动力。

三是必须坚持政策扶持。

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低、效益差,必须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扶持特别是资金扶持和金融服务,这是龙头企业发展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四是必须坚持不断完善利益联接机制。

为保证龙头企业获得充足和符合质量标准的批量原料,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必须逐步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接机制,形成松散或紧密型经济利益共同体,这是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先进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

18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为298家,而我省的XX、烟台分别有1054家和874家;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仅36家,而XX、烟台过亿元的分别有109家、101家;带动各类生产基地320万亩,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户76万户,而XX、烟台产业化生产基地分别达到953万亩、520万亩,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户分别达到147万户、201万户。

我市的农业龙头企业除了太阳纸业、绿源公司、菱花和雪花等企业规模较大之外,总体上看规模小,水平低,带动力差。

象临沂的金罗、烟台的龙大、XX的得利斯、寿光蔬菜集团等规模大、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很少。

二是农业龙头企业产品链条短、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

从横向看,企业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农产品专用程度和品质不能满足加工业发展的需求;从纵向看,绝大多数龙头企业缺少精深加工技术和设备,加工增值链条短,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应对国际市场的能力比较弱。

在全市298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中粮棉油加工型企业132家,占43.6%,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禽、肉、渔、果、菜精深加工企业少,带动力不强。

三是农业龙头企业档次低、水平差,市场竞争力弱。

我市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和产品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品牌和质量意识不强,企业产品注册商标和取得认证的产品为数不多,市场占有率低,竞争力不强。

我市的龙头企业,虽然也有一些品牌,但知名度高的少。

另外,在产品质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出口。

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占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额的比重多年来一直在1/42左右。

而我省的XX和烟台分别达到8.7亿美元和11.5亿美元。

全市298家龙头企业中达到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标准的仅9家,占全省188家的4.8%,而XX、烟台分别有30和29家;国家级的仅有菱花味精集团和兖州绿源公司2家,XX、烟台分别有6家、5家。

四是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与农户关系不紧密。

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民的关系松散,不同程度地存在产销脱节,没有真正结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合同农业、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仅在种植业、林果业和畜牧业少数产品中实行,且时常发生违约行为,在其它产业产品中刚开始破题,覆盖应用的范围和数量少。

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五是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缓慢,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发展缓慢,目前加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仅占全市农户总数的8%,而且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没有产权关系的松散型自我技术服务性团体;农产品行业协会较少,现有的行业协会大都带有一些行政色彩,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也制约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三、下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都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出了明确要求。

今年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幅度地增加对龙头企业的投入。

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新阶段、新时期实现农业现代化、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和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措施。

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工作措施,促进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着眼于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支持和保障,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重点”、把握“三个结合”、加快“五个创新”、实现“六个突破”。

一个目标”就是把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通过三年左右努力,力争实现农业龙头企业大发展、大突破、大提高,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400家以上,争取有更多的企业进入省级、国家级行列,50%以上的农产品实现加工增值,优质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销售额有较大幅度增加,70%以上的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农民来自产业化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