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号信令系统概述.ppt
七号信令系统概述

(9)信令路由局向——两个信令点之间可选信 令路由的集合。 (10)CIC编码——给两个信令点之间所有可选 话路进行编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O.7的实现方式
(1)ZXG10可以做SP和STP,做STP时可以处理 1440条信令链路 。
(2)七号信令处理板与COMM板在同一层上,可
以混插。 (3)七号信令处理板可以插在COMM5-COMM12的 槽位,配置时一般从右往左进行配置。
数据管理
基本数据管理 菜单
中继管理 中继电路组 中继电路分配 页面 出局路由组
出局路由
出局路由链
14位信令点编码——一般用于国际NO.7网. 24 位信令点编码——目前国内NO.7网都采 用此编码。
(6)信令链路——NO.7信令系统中两个信令点之 间用于传递信令消息的单个信令通道。 (7)信令链路组——两个交换局之间若干 个信令 链路构成一个信令链路组。
基本概念
(8)信令路由——两个信令点之间信令消息所 行进的路径。
。 模拟中继 ----- 载波中继(SFT)
EM中继 出中继 中继-- 入中继 双向中继 (共路 )NO7中继 (随路) NO1中继
。 。 。 。 。
2、概念 • 数字中继--数字交换系统间、数字交换系统与传输系统间 的接口单元 • 局向--标识本局到它局的不同去话方向 • 中继电路--一个处理话路信令和信令信号(CSS中)的 独立单元。对数字中继而言,即是一个64KB/S的时隙。 ZXG10中,4E1口/DTI, 30路/E1口
• 中继组--连接两局间具有相同属性的中继电路的集合,由 一个或多个时隙(TS)组成。不同的中继组具有不同的属 性
出 入 双向
A局
B局
七号信令系统概述

1.1 共路信令的概念和特点我们已经知道,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由NSS 、BSS 、OSS 三大子系统和MS 组成,但这只是根据功能划分的物理上的组合,大多数功能是分布在不同的设备中的,这样在执行任务时就需要交换信息,协调动作。
在通信系统中,我们把协调不同实体所需的信息称为信令。
信令系统指导系统各部分相互配合,协同运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GSM 系统采用七号信令系统,让我们先对七号信令系统做一简单回顾。
七号信令系统即CCS7信令系统,也就是说七号信令系统首先是共路信令系统。
那么您还记得什么是共路信令吗?1.1.1 共路信令的概念信令信道和业务信道完全分开,在公共的数据链路上以消息的形式传送所有中继线和所有通信业务的信令信息,这就是共路信令系统的基本特征。
也许图1-1会有助于您理解: 交换网络交换网络信令设备信令设备公共控制公共控制交换机A交换机B 话路数据链路图1-1 共路信令系统CCS7信令消息实际上就是通信网上各节点(比如交换机)控制处理器之间通信的数据分组,在线路(信令链路)上以分组交换的原理传送信令,因此CCS7信令网本质上为数据通信网,是一种特殊的分组交换网,它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七号信令网。
在2M 一次群数字中继传输线路上,采用其中的一个时隙(64kbps ,TS0除外)作为信令信道,我们一般称为信令链路。
大部分时隙作为业务信道,比如传送话音信息时我们称为话路。
当然在模拟传输线路上也可以传送七号信令,它借助MODEM 发送信令消息,典型速率为2400bps 和4800bps 。
1.1.2 共路信令系统的特点和随路信令系统相比,共路信令系统具有以下优点:●信道利用率高 ●信令传送速度快 ●信令容量大 ●应用范围广泛,可支持ISDN 、移动通信、智能网等业务 ●信令网与通信网分离,便于维护和管理 ●可方便地扩充新的信令规范,适应未知业务发展 ●但这些优点也对共路信令系统提出一些特殊要求: ●信令链路利用率高,信令链路必须有极高的可靠性 ●信令系统须具有完备的信令网功能和安全性措施 ● 信令畅通并不意味着话路畅通,共路信令系统应具有话路导通检验功能1.2 CCS7信令网信令网是逻辑上独立于通信网,专门用于传送信令的网络,只有共路信令系统才有信令网的概念。
七号信令系统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1.3.2七号信令系统的分级功能结
构 七号信令系统共分为四个功 能级,如图1.9所示。MTP分为三级, 分别是:第一级,信令数据链路功 能级;第二级,信令链路功能级;第 三级,信令网功能级。各类UP为第 四级,主要包括电话用户部分
(TUP) 、 数 据 用 户 部 分 (DUP) 和
网状网连接;三级网具有两级STP和一级SP,两级STP分为高
级STP(HSTP)和低级STP(LSTP),SP 与LSTP采用星型连接方 式,LSTP与HSTP也采用星型连接方式,HSTP之间采用网状网 连接。由于二级网比三级网少经过STP,因此传输时延小。 所以,在满足容量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二级网结构。根据 我国网络的发展规划,我国的长途七号信令网采用三级结构。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5.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SCCP用于加强MTP功能。MTP只能提供无连接的消息传
递功能,而SCCP则能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网络服务功能。 SCCP可以在任意信令点间传送与呼叫控制无关的各种信令 消息和数据,可以满足ISDN的多种用户补充业务的信令要求, 为传送信令网的维护运行和管理数据信息提供可能。 6.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TCAP) 事务处理能力(TC)是指网络中分散的一系列应用在互 通通信时采用的一组协议和功能。TCAP是TC在应用层的功 能,它可以支持智能网应用、移动网应用以及网络的运行和 管理应用。
第1章 通信网技术 分级网的特点是:网络容量大,传输时延短,网络的设计 和扩充简单,特别是在信令业务量较大的信令点之间可以设 置直达链路,进一步提高性能和经济性,减少STP负荷。 分级网络分为二级网和三级网两种。二级网具有一级STP和 一级SP两级结构,SP与STP采用星型连接方式,STP之间采用
七号信令系统概述

.1 共路信令的概念和特点我们已经知道,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由NSS、BSS、OSS三大子系统和MS组成,但这只是根据功能划分的物理上的组合,大多数功能是分布在不同的设备中的,这样在执行任务时就需要交换信息,协调动作。
在通信系统中,我们把协调不同实体所需的信息称为信令。
信令系统指导系统各部分相互配合,协同运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GSM系统采用七号信令系统,让我们先对七号信令系统做一简单回顾。
七号信令系统即CCS7信令系统,也就是说七号信令系统首先是共路信令系统。
那么您还记得什么是共路信令吗?.1.1 共路信令的概念信令信道和业务信道完全分开,在公共的数据链路上以消息的形式传送所有中继线和所有通信业务的信令信息,这就是共路信令系统的基本特征。
也许图1-1会有助于您理解:图-1 共路信令系统CCS7信令消息实际上就是通信网上各节点(比如交换机)控制处理器之间通信的数据分组,在线路(信令链路)上以分组交换的原理传送信令,因此CCS7信令网本质上为数据通信网,是一种特殊的分组交换网,它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七号信令网。
在2M一次群数字中继传输线路上,采用其中的一个时隙(64kbps,TS0除外)作为信令信道,我们一般称为信令链路。
大部分时隙作为业务信道,比如传送话音信息时我们称为话路。
当然在模拟传输线路上也可以传送七号信令,它借助MODEM发送信令消息,典型速率为2400bps和4800bps。
.1.2 共路信令系统的特点和随路信令系统相比,共路信令系统具有以下优点:信道利用率高信令传送速度快信令容量大应用范围广泛,可支持ISDN、移动通信、智能网等业务信令网与通信网分离,便于维护和管理可方便地扩充新的信令规范,适应未知业务发展但这些优点也对共路信令系统提出一些特殊要求:信令链路利用率高,信令链路必须有极高的可靠性信令系统须具有完备的信令网功能和安全性措施信令畅通并不意味着话路畅通,共路信令系统应具有话路导通检验功能.2 CCS7信令网信令网是逻辑上独立于通信网,专门用于传送信令的网络,只有共路信令系统才有信令网的概念。
七号信令系统概述

信令网的分类
• 无级信令网:信令网中未引入信令转接 点,信令点间采用的是直联方式的信令 网。 • 分级信令网:引入信令转接点。按信令 点的级数分为二级信令网和三级信令网。 组建信令网时,对网的基本要求是: 1、能够容纳的信令点越多越好; 2、一次接续所经过的转接次数越少越好;
无级信令网
分级信令网
信令分类
• 工作区域:用户线信令、局间信令 • 传送方式:随路信令、共路信令
七号信令的功能级结构
七号信令系统的总体目标是提供一个 国际标准化的通用的信令系统。七号信 令系统将整个系统划分成一个公共的消 息传递部分(MTP)和若干个用户部分 (UP)。
MTP消息传递部分的功能是提供一个 可靠的传递系统以保证两个不同地点对 应的UP之间传送的信令消息无差错、不 丢失、不错序、不重复。MTP消息传递 部分负责消息的传递,不负责消息内容 的检查和解释。
No.7信令信号单元格式
MSU
F CK SIF SIO
LI
FIB FSN BIB BSN F
LSSU
F CK SF
LI FIB FSN BIB BSN F
FISU
F CK
LI FIB FSN BIB BSN F
SIF信令信息字段结构
信 号 信 息 信 CIC/SLC 号 DPC 标 记 OPC
SIO业务信息八位位组
信令业务管理功能
当信令链路或信令路由出现故障时, 控制将信令业务从一条不可用的信令链 路或信令路由转移到一条或多条不同的 信令链路或信令路由;并在信令故障消 除之后,将业务转回;或当拥塞产生时 控制减少到拥塞信令链路或信令路由上 的信令业务。信令业务管理功能包括倒 换、倒回、强制重选路由、受控重选路 由、管理阻断和信令业务流量控制等程 序。
NO.7信令系统

DPC OPC
来自第二级
去第二级
SLS 及 DPC
用户部分 (the fourth level) 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各种基本业务呼叫的建立和 释放。 包括:最常用的电话用户部分 (TUP), ISDN 用户部分 (ISUP)
ZXJ10 M P STB
NET D T
2048kb/s 传输系统 半固定连接 64kb/s Level 1 Level 2 信号链路 Level 3 消息传输部分 Level 4
信令链路
准直联式 这是非直联的一个特例。交换机A和B间无直达的 信令链路,通过预定的路径传递信令消息, 而A 与B间的话路通道为直达路由。
话音信道 A 信令链路 C B
3).三层信令网结构
HSTP
HSTP
A
B
高级STP 高级
D D
D
D
D
D
D
D
HSTP层
B1 B A1 B
C
B2 B C2 B
低级STP 低级
1 2
CK
error
BIB 2140
reverse 3
。 。 。
MTP3 信令网功能: 关于信令网操作和管理功能以及信令传递过程和功能。 •信令消息处理功能 消息鉴别; 消息分配; 消息编路; •信令网管理功能: 信令业务管理; 信令编路管理; 信令链路管理。
*** 路由选择原则
去第四级 消 息 分配 SIO(SSF 和SI) 4位只能包含16个 用户 来自第四级 消 息 选路 消 息 识 别
NET D T
ZXJ10 STB M P
ZXG10与NO.7系统四个功 能级的对应关系
No.7 DTI板——————MTP1
NO.7信令系统

作状态下监视信令链路传送信号的故障情况;另一种是定位
差错率监视,适用于信令链路初始定位时的验收周期。
一. 七号信令系统结构
3、NO.7采用分层体系结构
在计算机通信系统中,普遍采用了分层通信体系的思想,分 层通信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是: 1) 将通信的功能划分为若干层次,每层只完成一部分功能; 2) 每层只和其直接相邻的两层打交道,它利用下层提供的服 务,并且向高层提供本层所能完成的功能;
3) 每层都是独立的,只要接口关系保持不变,各层之间不受
2)信号单元的定位: 在正常情况下,信令单元的长度有一定的限制且为 8比特组的整数倍,另外在删0之前不应出现大于6 个连1;如果不符合以上情形,就认为信令单元失 去定位,要舍弃收到的信令单元,并由信令单元差 错率监视过程进行统计。
一. 七号信令系统结构
3) 信号单元的差错检测:16比特的循环校验码。
4) 通过重发机制实现信号单元的差错校正:
基本差错校正方法:非互控的、肯定和否定证实的重发纠
错系统,用于传输时延小于15ms的传输线路上。
预防性循环重发方法:非互控的、肯定证实、循环重发的
方法,用于传输时延大于15ms的传输线路上。
一. 七号信令系统结构
5) 初始定位:
用于首次启动链路或链路发生故障进行恢复时的定位。执行 初始定位过程是通过信令链路的两端交换链路状态信令单元 (LSSU)实现的。SIOS:业务中断;用于指示信令链路不能 发送和接收任何链路信号。
二、 共路信令网
交换第6章(七号信令系统)

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5
交换机A
交换 网络
话路
交换机B 交换 网络 CAS
公共 控制 交换机A 交换 网络
信令 设备
14
差错校正
根据信令链路上传送信令信息的时延不同, NO.7信令方式规定可采用两种差错校正方法, 即基本差错校正方法和预防性循环重发方法。 基本差错校正方法在传输时延小于15ms时使用。 一般用于陆上信令链路。 预防循环重发方法在传输时延大于或等于15ms 时采用。一般用于卫星链路。
15
基本差错校正方法
TC的核心采用了远端操作的概念。
28
四、信令单元格式
NO.7信令虽是应用于电路交换系统,但其本身 却属于分组传送范畴。所以各种信令消息均要封 装成标准单元格式。
NO.7信令系统定义了三种基本格式: MSU- 消息信号单元:真正携带消息的信号单元。 LSSU- 链路状态信号单元:传送网络链路状态信 号的单元。
17
A 端
FFBB I S I S BNBN B BFF S I S I N BNB
B 端
发MSU(0 )
0 0 ??
?? 0 0 0 0 1 0 1 0 2 0
发MSU(1 )
发MSU(2 ) 发MSU(3 ) 发MSU(4 )
0 10 0
0 20 1 0 30 1 0 40 2
正确接收,回送肯定证实
31
前向指示语比特(FIB) 占用一个比特。前向指示语比特在消息信令 单元的重发程序中使用。在无差错工作期间, 它具有与收到的后向指示比特相同的状态。当 收到的后向指示比特(BIB)变换值时,说明请 求重发。 后向序号(B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