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词语解释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复习文言文阅读解释词语、翻译句子训练PPT优秀课件下载(22张)

中考复习文言文阅读解释词语、翻译句子训练PPT优秀课件下载(22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重庆中考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忌不自信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①朝服衣冠 ②有时朝发白帝 C.①闻寡人之耳者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①时时而间进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练习,探方法
《论语十则》
做 练 习 、 探 方 法
学而时习之( 时常 )( 复习)
不亦乐乎( 快乐 )
温故而知新( 温习 ) 松柏之后凋也( 凋谢 )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一句) 勿施于人( 施加) 方法一:加字法
(将单音节词换为双音节词)
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实、真诚 )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
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80篇。
2011“重庆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指出: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1.能背诵、默写本《考试说明》“附录”所列古诗词, 并能正确的理解、运用。 2.能背诵本《考试说明》“附录”所列文言文,能正确 默写、理解运用其中的名句(段)。 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4.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意思。 5.理解并能意译文中的句子。

中考文言文复习:一词多义PPT优秀课件

中考文言文复习:一词多义PPT优秀课件
必以信: 实情 信用 小信未孚: 公问其故: 缘故,原因
故逐之∕故克之: 所以 温故知新∕依然如故 : 民弗从也: 战则请从:
顺从,听从 跟随
无缘无故
旧的,原来的
下列各组意思是否相同?

既克 战胜 故克之
公将鼓之

谋划
齐人三鼓 一鼓作气
击鼓

肉食者谋之 未能远谋
美味拼盘
B)和(D 1、下列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通假字
理解“患”
生于忧患 敌国外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①担忧,忧虑 ②忧患,灾祸
《送东阳马生序》
归纳《邹忌讽齐王纳谏》(1)
朝服衣冠
早晨
入朝见威王

朝廷之臣
朝廷
谤讥于市朝
战胜于朝廷
朝拜
皆朝于齐
归纳《邹忌讽齐王纳谏》(2)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谁,哪一个。
孰视之:
仔细
归纳《邹忌讽齐王纳谏》(3)
犯错误
作业
• 请同学们将本节课上我们一起归纳出来的 三篇课文中至少10组“一词多义”现象和 5组一词同义整理在学案上。
名言摘抄
1、在强者的眼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成功是努力的结晶,只有努力才会有成功。 3、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4、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5、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6、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7、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8、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9、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 10、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11、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 12、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 13、你可以这样理解impossible(不可能)——I'm possible(我是可能的)。 14、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15、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1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17、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 18、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19、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20、天比昨天好,就是希望。 21、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人,受人影响。 22、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 23、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24、面对机遇,不犹豫;面对抉择,不彷徨;面对决战,不惧怕! 25、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26、超越自己,向自己挑战,向弱项挑战,向懒惰挑战,向陋习挑战。 27、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28、取时间就是争取成功,提高效率就是提高分数。 29、紧张而有序,效率是关键。 30、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31、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3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未必;九分耕耘,会有收获,一定! 33、生命之中最快乐的是拼搏,而非成功,生命之中最痛苦的是懒散,而非失败。 34、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35、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36、不求做的最好,但求做的更好。 37、读书要专心,做事要用心,做人要尽心,待人要诚心 38、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39、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而无行动则决无快乐。 40、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41、成功永远属于一直在跑的人 42、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只有奋斗,只有拼搏,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43、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44、向竞争挑战,向压力挑战,更要向自己挑战。 45、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46、眼要看远,脚要近迈。 47、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48、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49、再多一点努力,就多一点成功。

文言文词语解释PPT课件

文言文词语解释PPT课件

(3)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常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4)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定下神来,抓住了癞虾蟆,用鞭子打了几十下,把它赶到其它 院里去了。
(5)三人行,必做我的老师的人在中间;
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有,就要改
• (15)待君久不至,已去。
• 等你很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2021/4/8
7
• (16)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跟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 (17)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那个朋友感到惭愧,就下车来拉元方,想讨好 他,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家大门。
• (18)不筑,必将有盗。
解释重点文言文词语
项为之强 (脖子;通“僵”僵硬)
凹者为壑 (山沟) 徐喷以烟 (用) 方出神 (正)
作青云白鹤观 (当作) 鞭数十 (鞭打几十下) 鹤唳云端 (鸣叫)
以丛草为林 (把)
心之所向 (想)
拔山倒树而来 (推倒;压倒)
时有物外之趣 (时常,经常;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吃掉)
驱之别院 (驱赶)
舞于空中 (在)
蹲其身(蹲下)
必细察其纹理 (线条和花纹)
盖一癞虾蟆 (原来是 )为之怡然称快 (感到高兴)
2021/4/8
1
• 不亦说乎 人(通“悦”,愉快)
• 不知而不愠(怨恨)
• 吾日三省吾身 (多次;反省)
• 传不习乎 (复习,温习) 可以为师矣(当作)
• 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 思而不学则殆(疑惑)
2021/4/8
3
• 天雨墙坏(毁坏)
• 不筑,必将有盗(修补)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共66张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共66张PPT)

发现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得意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副词,能够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通“德”,恩惠,感 激
一词多义整理
会天大雨,道不通

益慕圣贤之道
主张、思想、学说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
道 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
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说,讲
一词多义整理
发闾左谪戍渔阳
征发
有时朝发白帝
信义著于四海 日中不至,则是无
愿陛下亲之信之
相信
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伸”,伸 张
一词多义整理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聚会、聚集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会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适逢
会挽雕弓如满月 终将,一定,必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通假字整理
❖ 略无阙处 “阙”通“缺” ❖ 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通“返”
❖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 ❖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的意思。
❖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通 “俱”,全。 ❖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咐。
《曹刿论战》

参与
可以 可以凭借
隔开,中间空 又何间焉 间,时间。
《曹刿论战》
对某事表赞同 可以一战,战则 《曹刿论战》 请从 。
词语
古义
地方 土地方圆
今义
某一个地方
例句
今齐地/方千里
出处
《邹忌讽 齐王纳谏》

等 间 往往 会计
逃亡 同样
死亡 等待、等等

浙江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03 文言词语释义(共11张PPT)

浙江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03 文言词语释义(共11张PPT)
邹忌修八尺有余 浙江专版讲信修睦
(1)作:
(2)善:
(3)过:
[答案] (1)兴起 (2)好 (3)错误,过失
④食:
⑤作:
⑥再:
先读懂题目要求,然后分析上面关于“或”的本字、造字法、各个部分的意思。
④食:
⑤作:
⑥再: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
[2019·宁波]解释下面材料中加点的字。
的意思是
。(填序号)(1分)
[答案] ③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先弄清“国”的三个义项,然后分析出自《穿井
得一人》中的“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一句,明确意思为:居住在国都的人都在
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由此推知“国”为“国都”,答案选③。
3.[2019·宁波]解释下面材料中加点的字。(3分)
解 的答文此言类 词题 语(目 。1,要)君先翻子译养句子心,知,莫道句善意于然后诚解(释《词荀语,子并要》注)意通善假、: 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
《“或穿”是井“國得”一的(人本2》)字君中。“子国人不道患之,闻位之之于·宋不君尊”的,“而国”的患意德思是之不崇(。张衡《应问》)
4.[2018·绍兴、义乌] 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6分)
(1)居①数月,其马将②胡骏马而归。 (《塞翁失马》)
·
·
(2)策③之不以其道,食④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
(3)一鼓作⑤气,再⑥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
·
①居:
②将:
③策:
(《马说》)
④食:
⑤作:

中考文言文词语解释专项复习PPT优秀课件

中考文言文词语解释专项复习PPT优秀课件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既克,公问其故。
4、安求其能千里也?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6、其真不知马也 。
7、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课外延伸
按照今天所学的方法,试着找一些
例句,归纳“于”、“以”这两个 虚词 的一般用法。
名言摘抄
1、在强者的眼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成功是努力的结晶,只有努力才会有成功。 3、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4、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5、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6、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7、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8、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9、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 10、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11、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 12、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 13、你可以这样理解impossible(不可能)——I'm possible(我是可能的)。 14、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15、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1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17、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 18、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19、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20、天比昨天好,就是希望。 21、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人,受人影响。 22、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 23、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24、面对机遇,不犹豫;面对抉择,不彷徨;面对决战,不惧怕! 25、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26、超越自己,向自己挑战,向弱项挑战,向懒惰挑战,向陋习挑战。 27、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28、取时间就是争取成功,提高效率就是提高分数。 29、紧张而有序,效率是关键。 30、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31、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3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未必;九分耕耘,会有收获,一定! 33、生命之中最快乐的是拼搏,而非成功,生命之中最痛苦的是懒散,而非失败。 34、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35、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36、不求做的最好,但求做的更好。 37、读书要专心,做事要用心,做人要尽心,待人要诚心 38、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39、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而无行动则决无快乐。 40、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41、成功永远属于一直在跑的人 42、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只有奋斗,只有拼搏,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43、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44、向竞争挑战,向压力挑战,更要向自己挑战。 45、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46、眼要看远,脚要近迈。 47、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48、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49、再多一点努力,就多一点成功。

中考文言文词语解释专项复习ppt

中考文言文词语解释专项复习ppt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既克,公问其故。
4、安求其能千里也?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6、其真不知马也 。
7、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课外延伸
按照今天所学的方法,试着找一些
例句,归纳“于”、“以”这两个 虚词 的一般用法。
●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卡耐基 ●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 什么。 ──爱因斯坦 ●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雨果 ●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 越有益。──高尔基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 思 ●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 ─列宁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 ●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4、整体把握文义,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概括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6、初步欣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词 语 解 释
考查内容: 1、常见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要注意通假字、 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2、重点虚词如 “之”“而”“其”“于”“以” 等的用法及意义。 方法指导: 1、多积累,把学过的重点词语的意思尽量记住。 2、解题时一定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联系整个句子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为醉翁也”
3、表并列,不译。 “任重而道远” 4、表承接,不译。 “择其善者而从之” 5、表修饰,不译。 “佣者笑而应曰……”
练习六
“而”的用法辨析
B.学而不思则罔 D.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温故而知新

2021年最新中考复习:文言文1释义、断句课件(共22张PPT)

2021年最新中考复习:文言文1释义、断句课件(共22张PPT)

4.结合上文分析塑造魏文侯仁义之君形象的写法?
课外:悉是晚景 吾尝三战三走 君安与项伯有故?
6、组词法古汉语简洁凝练,很多词语的意义在今天仍然得以保留, 文言实词翻译成现代汉语,单音节一般要变成双音节,我们可以为 要翻译的实词“组词”,通过组词,使难以理解的文言实词含义明 晰。
(2019·连云港)“先主器之”中的“器”可组词“器重”,可知 “器”是“器重、看重”的意思。
秦君以为然乃按兵而辍不敢攻之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然则君何不相之
__________
(2)于是君请相之
__________
(3)相与诵之曰
__________
(4)魏文侯可谓善用兵矣
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
(2)尝闻君子之用兵,莫见其形,其功已成,其此之谓也。
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 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按兵而辍不敢攻之。魏文侯 可谓善用兵矣。尝闻君子之用兵,莫见其形,其攻已成,其此之谓也。 【注】 ①段干木:魏国名士,为孔子再传弟子。轼:扶着轼敬礼。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借助虚词断句 课外:用“/”为以下语句断句,限两处。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
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
4.借助特殊句式、固定结构、骈句特点断句。
(1)特殊句式。 如:“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何……之有”(宋何罪之有?)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 (2)固定结构。 如:“有所”“无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
课外:用“/”为以下语句断句,限两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感情色彩变化 。 如:先帝不以臣卑 鄙 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中 性) 今义:言行十分恶劣(贬义)
4、词义转移 。如: 痛恨:未尝不叹息痛 恨于桓、灵也。 古义,痛心,遗憾; 今义,极为仇恨
方法指导
复习古今异义词,需做到:
【1】养成“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习惯。联系 上下文,认真阅读,认真分析,不断增强阅读文 言文的能力。
(2)命题方式主要为:具体释义,选择题。
(3)翻译题实际上是考查对于几个关键的实词、 虚词的理解和运用,是对词语综合运用的考 查。
【一】古字通假现象【定义】。
•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 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 这种现象就叫通假。其中表示了准确 的意义,但未出现的字是本字,代替 本字出现的即是通假字。
【1】名词活用为动词类型
【1】名词+ 代词“之”。代词一般不受名词修饰 和限制,且代词常作宾语,句中又无其他动词, 因此,是该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如:蹄之。
【2】“所”+名词。“所”是一个辅助性代词,它可 以附着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前构成“所”字短语。 “所”用来指代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因此,“所” 字后边的名词用作动词。如:
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词语解释
• 教学目标: 1、熟悉中考文言文实词考点及题型,明确复习方
向。
2、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3、掌握古汉语中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类活用现象
• 教学重难点: 尝试自主总结复习方法,学会归类整理
直击中考(分析题型、明确考点
(1)近年中考语文文言词类考点主要分为:古今通 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虚词。
【二】古今异义现象。
古今词义的变化,是指由于语 言的变迁,相同的一个词在古文 中的意思和现代白话文中的意思 相去甚远,这些词原先的意思便 是古义,现在变化了意思便是今 义,
• 词的古今词义变化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 。如:河阳之北 河:古义: 黄河 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2、词义缩小 。如:左佩刀,右备容 臭 臭:古义:气味,今义:气味难闻
【翻译格式】“以„„为什么”“对„„感到怎么 样”“认为„„怎么样”。
方法指导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 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 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 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 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分 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 活用的方式。
【2】养成平时多积累,多整理的习惯。好记性不 如烂笔头,在平时的学习中,把学过的词语进行 整理,分门别类加以归纳整理。
【3】在课外文言文中要仔细辨别,避免误读。
【三】词类活用【定义】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是指在古汉语中某 些实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其 基本用法和意义,当成另一类词使用。 这就是词类活用。如名词、形容词可以 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为 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以及名词作 状语等。初中阶段虽不要求掌握这些名 词术语,但在具体的学习中却经常碰到, 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同。因此,“而”连接的前后两项中,如果有一项 是动词,另一项是名词,该名词活用作动词。例 如:(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2)夫环而攻之
2、辨析通假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依据字音,求得本字。例如:在《陈涉世家》 中“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一句中的“唱”字, 用它的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但从音同和音 近方面方面去寻找本字,找到“倡”字就讲通了。
【2】凭借字形,求得本字。例如:在《陈涉世家》 中“将军身被坚执锐”一句中的“被”字,用它 的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但从字形相似和相 近方面去寻找本字,找到“披”字就讲通了。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蚕。(苏洵·易论)
(3)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3】名词+辅助性代词“者”。“者”可以附着在动词 性词语的后边构成“者”字短语,“者”用来指代动 作的主动者,因此,“者”前的名词常用作动词。 如: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4】介词“于”+名词+名词或名词+介词“于”+ 名词(介宾短语)名词前边没有动词,并且后边 或前边是介词短语或处所名词时,该名词用作动 词。介词短语或处所名词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作状语,用在其后作补语,因此,这种语境中的 名词常活用作动词。如:(1)一狼洞(于)其 中。 (《狼》)(2)戚夫人泣,上曰:“[为我] 楚舞,吾[为若]楚歌。”(《史记·留侯世家》)
6、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 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如: 闻寡人之耳者 。闻:使……听到 无案牍之劳 形 劳:使……劳累 翻译为“使„„怎么样”。
7、意动用法: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 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如:
【1】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以……为宾客
【2】渔人甚异之 。异:以……为异,对……感到 诧异
【5】名词+名词。两个名词连用,之间又无并列、 偏正、同位关系,那么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1)妇抚儿乳(2)愿为市鞍马
【6】名词+数量词(动量)例如:鞭数十,驱之 别院。
【7】 名词+而+动词或动词+而+名词。由于连词 “而”在联合短语里,连接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 形容词性短语时,而” 前后两项的词性一定相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类型 1、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论战》) 。福:赐福,保佑
2、名词作状语。如: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 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那样
3、动词活用为名词。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飞奔的马
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帝感其诚。诚:诚心
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亲贤臣,远小人 亲: 亲近 远:远离
古字通假现象的四种类型
1、音同形异:例如: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

2、音同形似:例如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
别。
3、音近形异:例如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4、音近形似:例如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方法指导:
1、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 释,复习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 上进行识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