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调频广播的覆盖范围

合集下载

提高小功率短波电台覆盖范围的措施分析

提高小功率短波电台覆盖范围的措施分析

提高小功率短波电台覆盖范围的措施分析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短波通信在信息传输和电台覆盖范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针对小功率短波电台覆盖范围较小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改进。

本文将从提高天线效率、改善电台设备、优化频率选择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希望为提高小功率短波电台覆盖范围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一、提高天线效率天线是短波电台覆盖范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天线效率可以有效地扩大覆盖范围。

为了提高天线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 选用合适的天线类型: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天线,例如全向天线适用于平原地区,而定向天线适用于山区和建筑密集区。

2. 优化天线高度:合理的天线高度可以有效提高信号传输距离,一般来说,天线越高,传输距离越远。

3. 优化天线方向:通过调整天线的方向来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使信号更加均匀地覆盖目标区域。

通过以上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天线效率,从而扩大小功率短波电台的覆盖范围。

二、改善电台设备电台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着信号的传输范围,因此通过改善电台设备来提高覆盖范围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提高传输功率:增加电台的传输功率是扩大覆盖范围最直接的方法,但需要注意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2. 优化发射端设备:通过更新和优化发射端的设备,例如改善发射机、改进调制器等,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和质量。

3. 加强接收端设备:改善接收端设备的性能,包括增加接收机的灵敏度、降低信噪比、提高抗干扰能力等,可以有效地提高信号的接收范围。

通过改善电台设备,可以显著提高小功率短波电台的覆盖范围,提升通信质量和效果。

三、优化频率选择1. 选择合适的频率带宽:根据通信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频率带宽,可以显著提高信号的传输范围。

2. 合理的频率划分:合理划分频率可以有效避免干扰和频谱碎片化的问题,提高信号的传输稳定性和覆盖范围。

3. 动态调整频率:根据通信需求和环境变化,灵活调整频率以适应不同的通信场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短波电台的覆盖范围。

如何改善调频广播覆盖效果

如何改善调频广播覆盖效果
织互 调之 后又 形成 新 的干 扰源 。这 一 传输 过程 中就 出现 了多径传播 的现 象 , 但 覆盖 面积小 于水 平极 化方式 。而 圆
系 列 原 因 就 导 致 中 心 城 区 地 磁 环 境 十 这使 得 电波 到达接 收 天线 的路程 与到 极 化也 有两个 偏振 模式 的优点 ,但磁
是 各 种无 线 电通 讯 、汽车 、工 业 电磁
相 对稳 定 ,减 少波 动 ,从 而 占据 的反 射 波引 起 的多径 干扰 的有利位 置 ,直 达 波 ,避 免多 径接 收 ;第 三 ,移 动接
从 发射方面来说 , 城 市高楼林立 ,
污染 等 交织形 成 的互 调 ,它们 之 间交 并 且越 来越 多高 大 的建筑 物 ,电波在 收垂直 极化模 式 和城市 中心 区接 收 ,
磁 环境 明显 比较 纯 净。城郊 地 区污 染 生极 大 的影 响 ,水平 极化 对 于移动 接 圆极化天线 ,两个上部和下部的 2 . 5 天
过 程 中不难 发 现 ,距离 调频 发射 地 点 右 ,而 在广播 信 号接 收时却 完全 没有 2 . 1 适当调整发射 天线
很 近 的地 方 ,会 因为 地势 较低 ,很 容 干扰声 ,效果 非常理想 。
为使 接 收机 能够接 收到直 线 波 , 应 当提高发 射天线 的高 度。4—6层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不 稳定 。即便 是 这一 区域 的场强 非 达 接 收点 的相位 偏差 很大 ,是造 成信 场 强度 减小 。例如 ,调频 发射机 安装 常大 ,对很 好 的接受 调频 无线 广播 也 号接收时 出现干扰 的主要原 因。 再者 ,
了一套 八层水 平极 化天 线 ,两个 进料

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技术分析

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技术分析

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技术分析摘要:本文围绕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技术进行分析,包括地理环境、信号传播特性和发射设备等因素对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以及优化技术包括天线系统优化、发射功率控制和调制方式与编码技术优化。

通过合理选择和优化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广播信号的传输质量和覆盖范围,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关键词:调频广播;覆盖范围;影响因素;优化技术一、引言:调频广播作为传统的无线通信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信息传播和娱乐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调频广播的覆盖范围和质量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环境、信号传播特性和发射设备等。

为了提高广播覆盖的效果,需要采取相应的优化技术。

本文将围绕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调频广播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影响调频广播覆盖的因素(一)地理环境地形起伏、山脉、丘陵、平原等因素会改变无线电信号的传播路径和覆盖范围。

比如,山脉和丘陵地区会产生衰减和阻塞,使信号无法覆盖到远距离或区域内的某些区域。

而平原地区则能够提供更广阔的传播路径,有利于信号的传播和广播覆盖。

其次,建筑物与自然障碍物也会对调频广播的覆盖产生一定影响[1]。

高层建筑物、山峰、树木等物体都会对信号的传播产生阻碍和阻挡,导致信号的衰减和弱化。

尤其是在城市等高密集建筑区域,高楼大厦往往会对信号的覆盖造成更大的影响,需要通过调整天线的位置和增加发射功率来弥补覆盖缺陷。

(二)信号传播特性首先,传播路径损耗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因为多种因素而逐渐衰减的现象。

常见的传播路径损耗因素包括自由空间路径损耗、穿透损耗、反射和绕射损耗等。

其中,自由空间路径损耗是指信号传输距离增加时,信号功率密度随距离的平方而衰减。

穿透损耗是指信号穿过物体时由于物体的吸收和散射造成的损耗。

这些损耗因素会使信号强度减弱,限制了调频广播的传输范围。

其次,多径效应是指在传播过程中信号经过不同路径进行传输,产生多个到达目标点的信号,产生相干叠加或者相消干涉的现象。

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技术分析

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技术分析

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很多地区虽然都存在于调频广播覆盖的范围中,但是因受到森林、桥梁以及高山等外界因素对音频信号的影响,致使用户难以对信号进行接收。

尤其是在一些人口较密集的城市中,地下隧道、高架路桥以及高楼大厦等建筑都会对调频广播的传播信号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外,很多的工业、汽车以及手持电话等通信工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调频立体声收音机接收信号的效率造成影响。

1对调频广播覆盖率造成影响的各类因素1.1发射源的影响就音频信号发射的方面来讲,城市中的高楼较多,且高度相对较高,致使电波在传输时会发生多径传播的现象,这一现象使电波在传播到接收天线和接收点时的位置出现一定的偏差,这是对音频信号接收效率造成主要影响的原因。

另外,在相同的条件之下发射天线的增益越高,调频广播的覆盖的面积就会增加,但是,由于水平的波束分布过于密集,导致在电波发射过程中就会有很多空缺点位产生,就是人们常说的阴影区,也叫做“零点”,这样一来,在移动接收的过程中,相应的干扰声就会对其信号的质量造成影响。

1.2地理因素影响环境中的山峦、沟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调频电波正常的传播,地形与地貌越是复杂,对调频广播信号的传输造成的影响就越强。

相关的调查和分析表明,离发射源的直线距离为1000米的路段,由于地势相对较低,音频信号的传输就会受到密集的高楼与山丘的影响,而无法将信号进行正常的传播。

1.3电磁因素影响建设在中心城市附近的广播电台之间会因为分布过于拥挤而出现互相干扰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各类无线电通讯、工业电磁污染以及汽车等音调交织在一起,这些音调出现交织互调后就会形成全新的干扰源,使得中心城区周边的地磁环境变得很不稳定,所以即使该区域的场强相对较大,也无法很好的对调频无线广播的信号进行接收。

经过相关人员的实践操作表明,与发射台相距较近的路段其信号的场强分贝虽然相对较高,但是在对信息进行接收的过程却还是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声影响。

2提升调频广播覆盖效果的策略2.1对发射天线进行合理的选择①发射机音频信号与直射波的接收线,应该采用五层以上的天线,以得到较好的天线增益,并且需要对信号覆盖范围内的场强稳定性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有效的对移动设施接收信号的效率进行改善。

调频广播发射机的信号传输法则与传播特性分析

调频广播发射机的信号传输法则与传播特性分析

调频广播发射机的信号传输法则与传播特性分析调频广播发射机是一种用来传输音频信号的设备,其信号传输法则和传播特性对于确定广播信号的质量和覆盖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调频广播发射机信号传输的基本法则,并分析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一些特性。

首先,调频广播发射机的信号传输法则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调频调制:调频广播发射机采用调频调制技术,将音频信号转换为具有不同频率的射频信号。

这种调制技术可以保持信号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以便在传输过程中降低噪声干扰的影响。

2. 广播信号带宽:调频广播发射机的信号带宽通常为20 kHz,这是因为人耳对声音的频率范围有一定的限制,超出这个范围的信号对于人耳来说是无法感知的。

这样的带宽选择既可以节省传输资源,又可以保证音频质量。

3. 载波频率变化:调频广播发射机的信号传输过程中,载波频率会随着音频信号的变化而改变。

这种频率变化使得不同音频信号能够在频率上区分开来,并且通过接收器可以解调还原成原始音频信号。

在了解了调频广播发射机信号传输的基本法则后,我们来分析一些与传播特性相关的问题。

1. 传输距离:调频广播发射机的信号传输距离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发射功率、天线增益、地形和环境等。

一般来说,发射功率越大,天线增益越高,传输距离就越远。

同时,地形和环境条件也会对信号传输距离产生影响。

在平坦开阔的地区,信号传输距离较远;而在山区或城市等复杂环境中,由于障碍物的遮挡和多径效应的影响,传输距离受到限制。

2. 信号衰减: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会经历衰减,即信号的强度逐渐减弱。

衰减的主要原因有自由空间衰减、传播路径损耗和多径效应等。

自由空间衰减是指信号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传播路径损耗是指由于传输路径中存在的各种损耗,导致信号强度减弱;多径效应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经历了多个路径的反射和散射,导致信号相位和幅度的失真。

3. 信号干扰:调频广播发射机的信号传输还会受到其他无线设备和环境噪声的干扰。

提高小功率短波电台覆盖范围的措施分析

提高小功率短波电台覆盖范围的措施分析

提高小功率短波电台覆盖范围的措施分析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无线电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短波电台作为无线电通信的一种重要形式,其覆盖范围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特别是对于小功率短波电台来说,提高其覆盖范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提高小功率短波电台覆盖范围的措施进行分析。

一、使用高效天线天线是短波电台传输信号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信号的覆盖范围。

对于小功率短波电台来说,选择高效的天线尤为重要。

可以选择一些专业的高增益、定向性天线,通过调整天线方向和角度来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

选择合适的天线高度,可以进一步提高信号的传播距离。

二、优化发射功率对于小功率短波电台来说,合理优化发射功率也能有效提高覆盖范围。

通过精确调整发射功率,既能满足通信需求,又不会浪费无线电资源。

合理控制发射功率还可以减少电磁污染,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三、选择合适的工作频段在选择工作频段时,要考虑到短波信号在不同频段传播特性的差异。

一般来说,较低频段的短波信号传播距离较远,但受地面条件和大气层影响较大;而较高频段的短波信号传播距离较近,但受大雨、雪等影响较小。

在选择工作频段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地理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工作频段,以提高覆盖范围和通信质量。

四、优化设备性能小功率短波电台的设备性能优化也是提高覆盖范围的关键。

可以通过优化调制解调器、信号处理芯片等核心部件,提高信号传输效率和抗干扰能力。

与此还可以通过优化功率放大器、滤波器等辅助部件,提高发射功率和信号质量,从而扩大覆盖范围。

五、加强站址布局规划站址的选择和布局对于小功率短波电台的覆盖范围至关重要。

应尽量选择在地势开阔、无遮挡、环境干净的地方设置站址,以避免地形和环境对信号传播造成的干扰。

要根据通信需求和地域特点,科学规划站址布局,避免重叠覆盖和盲区出现,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的覆盖范围。

六、加强技术维护和管理维护和管理对于小功率短波电台的覆盖范围同样至关重要。

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技术分析

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技术分析

▲THE TRANSMISSION传输222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技术分析余守向(作者单位:信阳广播电视台)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我国的调频广播工作虽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但也同样面临着一定的机遇。

从音频信号的传播形式来看,我国是以直射波传播为主,这种传播形式虽然具有一定的优点,却易受自然环境、通信设备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传播的信号质量不佳。

故此,需要进一步提升调频广播的覆盖效率。

本文先围绕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析,然后提出相应的优化技术。

关键词:调频广播;覆盖;优化技术调频广播技术是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最重要的覆盖手段,调频广播技术有众多优点,如能够实现立体声的传播,而且传播距离也非常可观,干扰面积相对较小。

但调频广播也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比如:传输距离较中波广播近,信号覆盖效果受外界影响较大,建筑物阻挡、地势低洼都会影响覆盖效果,对调频广播接收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汽车、手机等也会对信号造成较大干扰。

基于此,需要进一步扩大调频广播的覆盖面。

1 影响因素分析1.1 发射源1.1.1 多路径的传输方式调频广播的频率范围为87~108 MHz,此频率范围内的波长有多径传播的特性,在通过阻碍物时,因到达接收设备时间上的差异而产生了干扰。

现如今,在我国许多大城市中,因为建筑物非常密集,而且建筑高度也非常高,所以大多数城市都存在多途径传播现象,这使得调频广播的信号传播受到了较大影响。

1.1.2 发射机因素调频广播的质量还受到发射机功率的影响,并且受到发射调制以及指标的波及。

为使调频接收机用户获得较高的响度,发射台技术人员在进行信号值设定时会有意调整频偏,但若总频偏大,就会分散载波能量。

若是频带的宽度超出了一定范围,就会使能量产生浪费现象。

此外,还会对相邻频率的信号造成一定干扰,导致调频信号不稳定,将会直接导致噪音产生。

此外,若传输的调频信号带宽过高,容易造成在接收方出现失真现象[1]。

调频广播覆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

调频广播覆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

调频广播覆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调频广播因其优秀的音质和抗干扰性能而成为城市广播覆盖的主要手段。

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展,调频发射台的功率也跟着成数量级地增大,由原来的100W、300W上升到1KW、3KW、甚至10KW,而发射天线的高度也由几十米上升到百余米甚至三四百米。

已经逐步形成高塔大功率覆盖的格局。

一、高塔大功率FM覆盖带来的问题从广播业界的技术角度来看,高塔大功率覆盖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建设方便,省事省力,见效快。

但其固有缺点和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因调频广播工作于米波段,极易因高大建筑物和其他物体反射形成多径干扰;2.因高山和低谷等地形因素会产生收不到信号的阴影区;3.大区制覆盖因频率不能复用造成规划困难;4.频谱利用率低,浪费本已紧缺的频率资源;5.不能解决长距离交通线的连续覆盖问题。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它还有更重要的三条缺点:1,浪费能源。

覆盖区场强不均匀度可达60dB,大量超出需要的无效辐射,形成能源的巨大浪费!2.污染环境。

大功率FM发射台在天线附近周边地区辐射场强超过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已是不争的事实;3.对航空无线电业务造成干扰。

根据民航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文件以及我国上海浦东、虹桥、广州白云、荆门、流亭等机场航管部门的报告都说明,大功率FM广播电台和寻呼发射台的互调产物是造成航空无线电业务遭受严重干扰的主要原因。

由于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国家军用标准及频率规划多是10年以前制定的,那时寻呼业和调频广播刚起步不久,对干扰的认识还远不充分,已不适应当今电磁环境现状。

(参见国家标准GB6364-86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国家军用标准GJBZ20093-92 VHF/UHF航空无线电通讯台站电磁环境要求;国家军用标准GJBZ2081-94 87-108 MHz频段广播业务和108-137 MHz频段航空业务之间的兼容。

)当时规定的17dB的防护率早已被突破,10KM的防护间距也已形同虚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调频广播的覆盖范围
摘要FM调频广播是一种以无线发射的方式来传输,用普通收音机接收收听的广播。

具有无须立杆架线,覆盖范围广,无限扩容,安装维护方便,投资省,音质优美清晰等特点。

解决了传统有线广播布线困难、安装复杂、扩容性差等问题。

然而,由于调频广播特殊的技术要求和频率许可政策的规定,特别是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很大,调频广播电台的无线覆盖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如何扩大调频广播覆盖范围,本文从调频广播的覆盖特点进行论述。

关键词FM调频;频率范围;有效带宽;互调干扰
1 调频广播发展史
调频广播1935年在实验室证明可以通过调频的方式进行广播,在194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调频电台,工作频率VHF,频率范围87—108MHz,带宽:理论为∞,有效带宽为200MHz左右,调频时主载波的最大频偏为±75MHz。

在我国,是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试验调频广播,到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

2 调频广播的特点
调频广播是以调频方式进行音频信号传输的,调频波的载波随着音频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在载波中心频率两边变化,频偏的大小是随音频信号的振幅大小而定。

调频广播是高频振荡频率随音频信号幅度而变化的广播技术。

抗干扰力强,失真小,设备利用率高,但所占频带宽,因此,常工作于甚高频段。

优点:FM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比振幅调制系统的性能强,FM信号的产生和接收相对简单,故FM系统应用广泛。

FM信号的传输带宽比调幅(AM)宽得多,因此FM系统抗噪性能优于AM系统抗噪性能。

缺点:FM系统的频带宽度比振幅调制宽得多,因此,系统的有效性差。

3 调频广播的覆盖特点
我国调频广播使用的频段是87——108ΜΗz属甚高频频段,属超短波波段,波长为3.5m~2.8 m(也称米波段)。

超短波绕地面传播的能力很弱,理论上说只能在空间直线传播,又称视距传播。

由于频率较高,沿着地面传播的地波衰减太快,不能形成服务区向天空辐射的电波则穿透所有的电离层,一般也不能被反射回地面,即也没有天波。

因此,调频广播如同Τv广播一样,是靠空间波来进行覆盖的。

其电波的传播遵从“反射定律”即在接收点的场强是天线发射的直射波与经地面反射后到达的反射波的合成场强。

调频广播的覆盖范围一般只能在发射天线的视距D之内:D= (+)。

式中:D是视距(km),R是地球等效半径,H 是发射天线高度(m),Z是接收天线高度(m)。

在视距之外,电波的传播遵从绕射定律。

由于甚高频电波的绕射能力很差,绕射场强将急剧衰减,基本上也不
能形成服务区。

为了增加电台的服务半径,除可增加有效辐射功率,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高发射天线高度(H)来实现。

所以调频天线一般不是安装在高塔上,就是安装于高大建筑物的楼顶,应该说,一个调频台的有效辐射功率(W)及发射天线的高度(H)和使用的频率一样、都要得到频率主管部门的批准,或者说,在作调频广播规划时,W和H两者一起考虑。

调频广播在我国可按电台的要求选用水平极化波、垂直极化波或者圆极化波。

因为一套调频广播节目所占用的频带相对较窄,调频天线的频带可以做的较宽。

所以当一个电台需要播出几套调频节目时、往往通过一个多工器,用一副天线完成多套节目的发射、这也是人们常说的一塔多频。

在实现一塔多频的基础上应当对该天馈线系统的带宽及功率容量提出相应的要求。

4 扩大调频广播覆盖范围
衡量一个电台的覆盖范围,不能以主观收听为标准,而应以测量服务区域边界场强为依据。

测量场强时要在同一地点,选择不同时间,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发射天线为水平极化的最好用水平天线接收测试,发射天线为垂直极化的最好用垂直天线接收,测试才会更准确。

我国规定FM立体声广播的服务区域边界场强值应等于或大于如下值:接收天线高度为4m 时:农村:46dB(μV/m);城市:60dB(μV/m)。

但是,并不是信号辐射场强越高越好,边界场强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与相邻地区电台的信号造成同(邻)频互调干扰,影响相邻地区电台的覆盖。

只有大家严格遵守无线电管理规定,各自控制好辐射场强,才能共同受益。

否则,擅自增大发射功率来增加边界覆盖场强,不但会造成电磁辐射污染超标,而且还会造信号交叉干扰。

因此,增加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增加天线高度,不是最好方式。

增加发射机功率将增加耗电量、增加辐射天线高度将提高造价,同时也将引起同(邻)频干扰。

增加发射天线增益来提高覆盖范围往往比增加发射功率和天线高度更有效。

在原有的发射台址、铁塔高度、发射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要扩大电台信号覆盖服务区,只有增加天线增益,改变电波极化方式,提高发射效率,才是最经济有效地方式。

广播电台还要重视降低传输馈线的损耗。

特别是发射机与多工器与天线的硬同轴管的接口部位,有的工作一段时间,硬馈管接头就发热,白白损耗了发射电波功率。

还有多工器、插入损耗、通频带宽等,都会影响到调频广播信号的调制度和电波信号覆盖服务区的场强。

五结束语
调频广播是人们生活中的良师益友,调频广播的发射正向着高效率、高可靠性、高质量、数字化、固态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它是继调幅广播之后的第二代广播,目前调幅、调频立体声两代广播方式并存服务于广大听众。

这两代广播传送的均是模拟信号,属于模拟广播。

模拟广播除了其独特的优点之外,还因受调制方式和带宽所决定而存在很多缺点。

主要问题是信号传输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和失真的积累,由电磁波多径传播产生衰落,严重影响传输质量。

数字声音广播(DAB),是继调幅和调频立体声广播之后的第三代广播。

这种新一代的广播是数字广播系统,它具有抗干扰性能好,可以消除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噪声和失真的积累,传输中出现的差错可以被纠正;DAB系统需要的发射功率小,有利于节约能源和降低电磁污染,改善环境保护;DAB系统允许同步网运行,提高了频谱利
用率;DAB系统是一种多媒体广播系统,它既可以用来传送声音广播节目,又可传送数据业务、静止和活动图像等;DAB系统既可以固定和便携接收,也可以移动接收,可明显提高投资效率。

DAB系统是广播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广播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