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开关电路

合集下载

电容触摸感应开关原理

电容触摸感应开关原理

电容触摸感应开关原理
电容触摸感应开关是一种利用电容原理实现触摸操作的开关。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人体电容的变化来实现开关的状态转换。

当没有触摸开关时,电容触摸感应开关的电路处于断开状态,输出电压为低电平或悬空状态。

当有人触摸开关面板时,人体电容会与开关面板形成一个电容耦合。

由于人体电容的存在,开关面板的电容值会发生变化。

当有人触摸开关时,电容触摸感应开关的电路将会接通,输出电压会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当人体触摸开关时,电路中的电流从电源端流向人体,然后流回地端。

由于人体是导电体,电流可以通过人体流动。

这个过程中,电容传感器会测量到电流的变化,并反馈给电路。

根据电容传感器测量到的电流变化,电容触摸感应开关可以判断出是否有人触摸开关,并输出相应的信号。

当电容触摸感应开关检测到有人触摸时,输出电压会变为高电平,并完成开关的闭合操作。

反之,当没有人触摸开关时,输出电压会恢复为低电平,开关会保持断开状态。

电容触摸感应开关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容的感应性质和人体的导电性质,通过测量人体与开关之间的电容变化来实现开关的触摸操作。

这种开关不需要物理按下,只需要轻触开关面板即可实现触摸操作,因此在触摸屏、电子设备和家庭开关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ttp223触摸开关电路图

ttp223触摸开关电路图

特性描述:2.5V~5V宽电压范围,3ua~5ua超低工作电流SOT23-6封装是业内最小的,易于设计外围只需要一个CS电容器,设计简单传感距离大于5cm,可以通过改变CS电容参数来调整传感距离多种输出模式可选Qt100可部分替换,成本低廉抗干扰能力强,无误触发ttp223触摸开关电路图(1)2.5V~5V宽电压范围,3ua~5ua超低电流。

SOT23-6封装是业界最小且易于设计的。

外围只需要一个CS电容器,设计简单。

传感距离大于5cm,可以通过改变CS电容器的参数来调整传感距离。

多种输出模式可选。

Qt100可部分更换,成本低。

抗干扰能力强,不会误触发。

ttp223触摸开关电路图(2)Ttp223是一种常用于触摸台灯的微功耗CMOS触摸IC。

其最大工作电压为5.5V,静态功耗仅为几微安。

在上述电路中,只要触摸触摸电极,IC的输出就会输出一个高电平的控制信号。

如果你再碰它,输出就会变低。

触摸台灯利用IC输出的控制信号,通过三极管控制LED灯珠,实现触摸开关控制。

包含原理图和PCB工程文件接口设计说明:电源连接到5V电源;如果是数字信号,最好连接J1接口的5针和6针,即带有网络标签d0和D1的接口。

如果是模拟信号,则只能连接到J1接口的5号脚和6号脚,即标记为d0和D1的接口;如果是IIC接口信号,则只能连接J1接口的1号和2号管脚,即使用Ad5/SCL和Ad4/SDA作为网络标签的接口;如果模块板上有两个以上的数字接口,即J1接口的5、6引脚不够,请继续使用J1接口的1、2引脚。

P11跳线接口说明:1Tog 0,alhb 0,直接模式,Q高激活2Tog 0,alhb 1,直接模式,Q低激活三。

Tog 1,alhb 0,闩锁输出,通电状态=04Tog 1,Alhb 1,闩锁输出,通电状态=10.jpgAltium Designer绘制的ttp223金属触摸开关原理图和PCB图如下:(项目文件可从51hei附件下载)0.png 0.png触摸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电容传感原理的触摸开关模块。

触摸开关控制电路图

触摸开关控制电路图

触摸开关控制电路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通过触摸开关控制电路的设计,使学生掌握单稳态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单稳态电路的构成和特点。

2、通过电路板的焊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电路设计和电类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该实验要求设计一个触摸开关控制电路,当用户触摸感应器时,控制继电器动作,延时一段时间后,继电器断开,由此控制负载的上电或断电。

可以调节继电器闭合或断开的时间。

实验原理是触摸开关J2经电容C1输入一个人体感应杂波信号到555定时器的2端,555定时器组成单稳态电路,被触发后,3端输出高电平,通过三极管8050驱动继电器动作,从而驱动更大的负载。

继电器动作的时间取决于电阻R2和电容C3,即327.0C R T 。

通过计算发现由于R2太大,导致继电器从导通状态到断开状态时间过长,因此将R2改为10K 大小。

发光二极管用来指示继电器的状态。

555定时器是一种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相结合的中规模集成电路。

555定时器内部结构的原理图简化如图1所示。

它由两个电压比较器、放电三极管、一个由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以及三个5000欧姆的电阻构成的分压器组成。

基于555定时器的特性和该实验的要求目的设计出该方案。

由于我水平有限,该方案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请老师指正。

图1 555定时器内部原理图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继电器动作时间由R2和电容C3决定,当需要开灯时,用手触碰一下金属片J1,人体感应的杂波信号电压由C2加至555的触发端,使555的输出由低变成高电平,继电器k吸合,发光二级管点亮。

同时,555第7脚内部截止,电源便通过R2给C3充电,这就是定时的开始。

当电容C3上电压上升至电源电压的2/3时,555第7脚道通使C3放电,使第3脚输出由高电平变回到低电平,继电器释放,电灯熄灭,定时结束。

由此设计出单元电路。

根据所给器件参数计算继电器动作时间(就是发光二级管点亮时间)大约为三分钟左右。

触摸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

触摸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

触摸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一、工作原理触摸式延时开关有一个金属感应片在外面,人一触摸就产生一个信号触发三极管导通,对一个电容充电,电容形成一个电压维持一个场效应管管导通灯泡发光。

当把手拿开后,停止对电容充电,过一段时间电容放电完了,场效应管的栅极就成了低电势,进入截止状态,灯泡熄灭。

触摸式延时开关电路虚线右面是普通照明线路,左部是电子开关部分。

VD1~VD4、VS 组成开关的主回路,IC组成开关控制回路。

平时,VS处于关断状态,灯不亮。

VD1~VD4输出220V脉动直流电经R5限流,VD5稳压,C2滤波输出约12V左右的直流电供IC使用。

此时LED发光,指示开关位置,便于夜间寻找开关。

IC为双D触发器,只用其中一个D触发器将其接成单稳态电路,稳态时1脚输出低电平,VS关断。

当人手触摸一下电极M时,人体泄漏电流经R1、R2分压,其正半周使单稳态电路翻转,1脚输出高电平,经R4加到VS的门极,使VS开通,电灯点亮。

这时1脚输出高电平经R3向电容C1充电,使4脚电平逐渐升高直至暂态结束,电路翻回稳态,1脚突变为低电平,VS失去触发电压,交流电过零时即关断,电灯熄灭。

二、按钮触摸开关按动按钮开灯后,电路能自动延时关灯,电路如图二所示。

D1为开关所在的安装位置做指示,D2~D5组成桥式整流,将50Hz的的交流电整流为100Hz的脉动直流电压,按下K1,电流经过R3限流后通过D6为C1充电,同时V1的控制极得到触发电压,V1导通,灯泡点亮。

松手后K1自动复位断开,C1开始放电,为V1的控制极继续提供触发电压,V1继续导通,灯泡继续亮,当C1两端电压低于0.7V时,V1控制极失去有效的触发电压,此时V1阳极的脉动电流到0点时,与阴极电压相等而关断,灯泡熄灭,这就是单向可控硅的“过0关断”。

调整R2的阻值,使C1有效放电时间达到40~60秒钟最好。

图三电路多了一只用三极管组成的反相器,利用C1充电时间做灯泡点亮的延时时间。

触摸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

触摸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

触摸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一、工作原理触摸式延时开关有一个金属感应片在外面,人一触摸就产生一个信号触发三极管导通,对一个电容充电,电容形成一个电压维持一个场效应管管导通灯泡发光。

当把手拿开后,停止对电容充电,过一段时间电容放电完了,场效应管的栅极就成了低电势,进入截止状态,灯泡熄灭。

触摸式延时开关电路虚线右面是普通照明线路,左部是电子开关部分。

VD1~VD4、VS 组成开关的主回路,IC组成开关控制回路。

平时,VS处于关断状态,灯不亮。

VD1~VD4输出220V脉动直流电经R5限流,VD5稳压,C2滤波输出约12V左右的直流电供IC使用。

此时LED发光,指示开关位置,便于夜间寻找开关。

IC为双D触发器,只用其中一个D触发器将其接成单稳态电路,稳态时1脚输出低电平,VS关断。

当人手触摸一下电极M时,人体泄漏电流经R1、R2分压,其正半周使单稳态电路翻转,1脚输出高电平,经R4加到VS的门极,使VS开通,电灯点亮。

这时1脚输出高电平经R3向电容C1充电,使4脚电平逐渐升高直至暂态结束,电路翻回稳态,1脚突变为低电平,VS失去触发电压,交流电过零时即关断,电灯熄灭。

二、按钮触摸开关按动按钮开灯后,电路能自动延时关灯,电路如图二所示。

D1为开关所在的安装位置做指示,D2~D5组成桥式整流,将50Hz的的交流电整流为100Hz的脉动直流电压,按下K1,电流经过R3限流后通过D6为C1充电,同时V1的控制极得到触发电压,V1导通,灯泡点亮。

松手后K1自动复位断开,C1开始放电,为V1的控制极继续提供触发电压,V1继续导通,灯泡继续亮,当C1两端电压低于0.7V时,V1控制极失去有效的触发电压,此时V1阳极的脉动电流到0点时,与阴极电压相等而关断,灯泡熄灭,这就是单向可控硅的“过0关断”。

调整R2的阻值,使C1有效放电时间达到40~60秒钟最好。

图三电路多了一只用三极管组成的反相器,利用C1充电时间做灯泡点亮的延时时间。

ttp223触摸开关电路图

ttp223触摸开关电路图

特性描述:2.5V〜5V宽电压范围,3ua〜5ua超低工作电流SOT23-6封装是业内最小的,易于设计外围仅需要一个CS电容器,因此设计简单感应距离大于5cm,可以通过更改CS电容参数来调整感应距离多种输出模式是可选的Qt100可以部分替换且成本低强大的抗干扰能力,无误触发ttp223触摸开关的电路图(1)2.5V〜5V宽电压范围,3ua〜5ua超低电流。

SOT23-6封装是业界最小的,易于设计。

外围仅需要一个CS电容器,因此设计简单。

感应距离大于5cm,可以通过更改CS电容的参数来调整感应距离。

多种输出模式是可选的。

Qt100可以部分替换,成本低。

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不会被错误触发。

ttp223触摸开关的电路图(2)Ttp223是一种通常用于触摸台灯的微功耗CMOS触摸IC。

它的最大工作电压为5.5V,静态功耗仅为几微安。

在上面的电路中,只要您触摸触摸电极,IC的输出就会输出高电平控制信号。

如果再次触摸它,输出将变为低电平。

触摸台灯是利用IC输出的控制信号通过三极管来控制LED灯珠,从而实现触摸开关控制。

包含原理图和PCB工程文件界面设计说明:电源连接5V电源;如果是数字信号,则最好连接J1接口的5和6引脚,即网络标签为d0和D1的接口。

如果是模拟信号,则只能连接到J1接口的引脚5和6,即标记为d0和D1的接口;如果是IIC接口信号,则只能连接J1接口的1和2引脚,即以Ad5 / SCL和Ad4 / SDA 作为网络标签的接口;如果模块板上的数字接口多于两个,即J1接口的5和6引脚不够用,请继续使用J1接口的1和2引脚。

P11跳线接口说明:1. Tog 0,alhb 0,直接模式,Q高电平有效2. Tog 0,alhb 1,直接模式,Q低电平有效3. Tog 1,alhb 0,锁存输出,通电状态= 04. Tog 1,Alhb 1,锁存输出,通电状态= 10.jpgAltium Designer绘制的ttp223金属触摸开关的原理图和PCB图如下:(51hei附件可以下载工程文件)0.png 0.png触摸传感器是基于电容感应原理的触摸开关模块。

触摸开关工作原理

触摸开关工作原理

触摸开关工作原理
触摸开关是一种利用触摸感应技术来实现开关控制的装置。

它能通过人体接触来感应触摸信号,并将该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开关控制。

触摸开关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容式触摸感应技术。

它由一个触摸感应电极和一个控制电路组成。

当人体接近触摸感应电极时,由于人体与触摸感应电极之间存在电容耦合效应,电极附近的电容值会发生变化。

控制电路能够检测到这种电容变化,并据此判断人体是否接触触摸开关。

具体而言,控制电路通过产生一定频率的交流电信号,将触摸感应电极与外部电容串联在一起。

当人体接触触摸感应电极时,人体与触摸感应电极之间形成了一个电容分量。

这个电容分量会导致电路中的总电容值发生变化。

控制电路会不断检测电路中的电容值,并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

当电容值超过阈值时,控制电路会判断为人体接触触摸开关,从而触发开关的工作。

触摸开关的设计通常考虑到灵敏度和稳定性。

为了提高灵敏度,触摸感应电极通常会采用金属材料,如铜和铝,以增加与触摸体之间的电容耦合效应。

同时,控制电路的设计也需要具备对微小电容变化的高精度检测能力。

为了保证触摸开关的稳定性,控制电路通常会引入滤波电路和防干扰电路,以减少外界干扰对开关的影响。

总结起来,触摸开关利用电容式触摸感应技术,通过检测人体与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来实现开关的控制。

这种开关
具备灵敏度高、易操作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家居电器、公共设施和电子产品等领域。

触摸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

触摸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

触摸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一、工作原理触摸式延时开关有一个金属感应片在外面,人一触摸就产生一个信号触发三极管导通,对一个电容充电,电容形成一个电压维持一个场效应管管导通灯泡发光。

当把手拿开后,停止对电容充电,过一段时间电容放电完了,场效应管的栅极就成了低电势,进入截止状态,灯泡熄灭。

触摸式延时开关电路虚线右面是普通照明线路,左部是电子开关部分。

VD1~VD4、VS组成开关的主回路,IC组成开关控制回路。

平时,VS处于关断状态,灯不亮。

VD1~VD4输出220V脉动直流电经R5限流,VD5稳压,C2滤波输出约12V左右的直流电供IC使用。

此时LED 发光,指示开关位置,便于夜间寻找开关。

IC为双D触发器,只用其中一个D触发器将其接成单稳态电路,稳态时1脚输出低电平,VS关断。

当人手触摸一下电极M时,人体泄漏电流经R1、R2分压,其正半周使单稳态电路翻转,1脚输出高电平,经R4加到VS的门极,使VS开通,电灯点亮。

这时1脚输出高电平经R3向电容C1充电,使4脚电平逐渐升高直至暂态结束,电路翻回稳态,1脚突变为低电平,VS失去触发电压,交流电过零时即关断,电灯熄灭。

二、按钮触摸开关按动按钮开灯后,电路能自动延时关灯,电路如图二所示。

D1为开关所在的安装位置做指示,D2~D5组成桥式整流,将50Hz的的交流电整流为100Hz的脉动直流电压,按下K1,电流经过R3限流后通过D6为C1充电,同时V1的控制极得到触发电压,V1导通,灯泡点亮。

松手后K1自动复位断开,C1开始放电,为V1的控制极继续提供触发电压,V1继续导通,灯泡继续亮,当C1两端电压低于0.7V时, V1控制极失去有效的触发电压,此时V1阳极的脉动电流到0点时,与阴极电压相等而关断,灯泡熄灭,这就是单向可控硅的“过0关断”。

调整R2的阻值,使C1有效放电时间达到40~60秒钟最好。

图三电路多了一只用三极管组成的反相器,利用C1充电时间做灯泡点亮的延时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触摸开关电路工作原理
集成电路CD4013双D触发器,分别接成一个单稳态电路和一个双稳态电路。

单稳态电路的作用是对触摸信号进行脉波宽度整形,保证每次触摸动作都可靠。

双稳态电路用来驱动晶体管Q1的开通或关闭,进而控制继电器。

T1为触摸电极片,手指摸一下T1,使人体泄漏的交流电在R1上的压降,其正半周信号进入IC2的第3脚即单稳态电路的CP端,使单稳态电路反转进入瞬时,其输出端Q即1脚由原来的低电位跳变为高电位,此高电位经R2向C3充电,使4脚即R2端的电位上升,当上升到复位(Reset)电位时,单稳态电路复位,1脚恢复低电位。

所以每触摸一次电极片T1,1脚就输出一个固定宽度的正脉波。

此正脉波将直接加到11脚即双稳态电路的CP端,使双稳态电路反转一次,其输出端Q即13脚电位就改变一次。

当13脚为高电位时,Q1的基极通过R3获得正向电流而开通,使继电器动作。

每触摸一次电极片T1,就能实现继电器“开”或“关”的动作。

2.原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