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具有魅力的基本技巧.
朗诵要点和技巧

朗诵要点和技巧朗诵要点和技巧引言朗诵是一种通过语音表达文字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它要求朗诵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传递能力。
在进行朗诵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来提升表现力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下面是一些朗诵要点和技巧,帮助您成为一名出色的朗诵者。
1. 把握节奏和韵律•积极掌握作品的节奏和韵律,通过准确的停顿和语调的变化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通过合理的停顿,让文字有呼吸感,增加整个朗诵的艺术效果。
2. 注重语音语调•利用音量的大小,表达出作品的情感变化。
根据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适时调整音量的大小。
•注意使用合适的语调,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 声音的控制和运用•通过调整声音的高低、快慢、轻重,使朗诵更加生动有趣。
•适当地使用音色的变化和音频效果,增加朗诵的艺术感。
4. 注意姿态与肢体语言•注意姿态的优雅和肢体语言的流畅,使整个朗诵更加有吸引力。
•利用手势和肢体动作,突出表达重点,增强观众的理解和感受。
5. 感情的表达•通过声音和表情的表达,传递作品中的情感,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做到情感真实、自然流畅,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6. 准确把握作品的内容和背景•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背景,准确把握其中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在朗诵过程中,将理解和感悟融入到表演中,使作品更有深度和内涵。
7. 培养自身语言表达和演技水平•经常阅读和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与演讲和朗诵的培训和比赛,不断提升自己的演技水平。
结语朗诵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艺术,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我们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朗诵者。
希望以上的要点和技巧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祝愿您在朗诵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突破!8. 注重细节和节制•注意细节的处理,例如正确发音、清晰的语速和准确的停顿。
•注意节制,避免过度使用情绪和语音效果,使作品更具自然和平衡感。
9. 技巧运用在适当时刻•在合适的时候使用技巧,例如高潮部分的高亢、柔和部分的温柔等,增加作品的层次和张力。
朗诵的技巧与方法要领

朗诵的技巧与方法要领
诵读是一项很有趣的艺术,其中朗诵既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又是一种反映文学作品内容、情节的艺术发展形式,它包含着文学艺术的精髓,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使文字的美丽和有趣的内容同时得到表达,从而形成美妙的联系。
朗诵的技巧与方法要领:
一、熟悉朗诵文章的内容
首先,要熟悉要朗读的文章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大体结构,明确开头、高潮、结尾之处,避免记漏重点。
二、认真研究朗诵文章的语言特点
其次,要认真学习朗诵文章的语言特点,把握句式、拼音、韵律、音节、声调等,以便在诵读中恰到好处、体现出语言的美感。
三、把握朗诵文章的感情色彩
再次,要把握朗诵文章的感情色彩,把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节运用到朗诵中,用自己的情感去诠释作品的意义,使读者从精神上产生共鸣。
四、充分准备后再进行朗诵
最后,要有充分的准备,做好朗诵前的功课,努力把握文章内容的精髓,把语言特点和感情色彩表现出来,从而使文字的魅力和有趣的内容得到表达,形成美妙的联系。
- 1 -。
使朗诵具有魅力的基本技巧 5页

朗诵具有魅力的基本技巧朗诵是声音的艺术,是通过我们优美的声音,把作品的情感和意境表现出来、传达给观众。
所以,朗诵的魅力,首先取决于声音的魅力。
取决于每一个字的发音;取决于每一句话的句调、语速;取决于各种技巧在整篇朗诵中的运用。
分四个大方面来与大家交流。
一、发好每一个字的音是朗诵具有魅力的前提条件1,气出丹田,声音气魄。
气是声之源,声基于气,行家说:“气足声则亮、气充则声远、气满则声厚重”。
我们常常羡慕别人的声音亮、浑厚。
为什么?就是底气足。
怎样才能有底气?就是在吐字之前,要做好充分地准备——储存气息。
把嘴闭紧,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气,将气吸到胸腔,然后再将气压入腹腔,把气运到双肋下腰部,把气储存在丹田附近,待朗诵时再吐出来。
这样在吐字时,就有一种像火山要爆发的气势,一股强有力的气流冲破你的双唇,喷薄而出。
发出的音有气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
白日依山尽。
声音不是软绵绵、轻飘飘地无精打采的吐出去,而是有力量、有精神头。
特别是第一个字,需要有力度、而我们又憋足了气,就必然有力度,这样就会把听众吸引住,让他想要往下听,而且有一种不想听都不行的架势。
为你的朗诵开一个好头。
那么怎样储备这些底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在运用。
当我们面对一朵芳香四溢的鲜花时,会情不自禁地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气,使花香沁入肺腑,然后很陶醉地说:“啊,香、真香”。
这时你自己也会感觉到,说出的话与平常不一样,有一种诗人的味道。
这就是因为我们在说话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在往外吐气时就有不同的效果。
这就是有名的“闻花香“吸气方法。
但这种“闻花香”的方法,只是把气吸到肺腔,没有把它保存起来,而且在朗诵过程中,也不能总做这样的大呼吸,这就需要技巧:把气吸到肺腔,然后把吸进来的气息压入腹腔,在腹腔储存,待朗诵过程中,慢慢运用。
这一切都在暗里操作,这样的运气方式,称“偷气”。
我们经常用“闻花香”的方法练习吸气、储气,吐气,久而久之,就自然的会掌握一些运气的要领。
十二种朗诵技巧范文

十二种朗诵技巧范文朗诵是一门表演艺术,通过声音和语言的表达,诠释文字的内涵和情感。
为了让朗诵更有魅力和吸引力,演员需要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十二种常用的朗诵技巧。
1.节奏感:朗诵需要有明确的节奏感,通过音节的长短、停顿的处理来控制节奏,使整个朗诵既有韵律感又有流畅感。
2.语速控制:朗诵时要恰当地控制语速,根据情感和表达的需要,适时加快或减慢语速,形成动态的效果。
3.音量变化:朗诵需要通过音量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强调重点,可以适当加大音量以突出重要部分,或减小音量以展示内敛和柔和的感觉。
4.音调处理:朗诵的音调要求流畅自然,注意控制好升降调的平衡,使语音饱满有力,韵律感强烈。
5.发音准确:朗诵时要注意发音的准确性,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的音节和音素,要练好发音,使听众能清晰地听到每一个音节。
6.情感表达:朗诵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演员需要通过声音的变化和语音的处理来传递情感,使听众能够感受到文字所表达的情感。
7.声音效果:朗诵可以运用一些声音效果,如突然变小或变大的声音、仿生声等来增加表演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8.声音色彩:朗诵时可以通过控制咬字的力度、声带的松紧等方式来调整声音的色彩,使之更加丰富多样。
10.肢体语言:朗诵时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肢体语言来增加表演的力度和形象感,如手势、身体的运动等。
11.重点突出:朗诵中可以通过停顿、语气的强调等手法来突出重点,使文字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12.语音修饰:朗诵中可以运用一些语音修饰技巧,如加重声调、延长音长等来调整表达的效果,使之更加适合表演的需要。
以上是常用的一些朗诵技巧,演员可以根据具体的作品和表演需求,灵活运用这些技巧来提升朗诵的表演效果。
同时,还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提高口才和表演能力,使自己的朗诵更加出色和吸引人。
朗诵的五种基本技巧

朗诵的五种基本技巧
1. 音调和语调,朗诵者需要注意音调和语调的运用,通过提高或降低音调来表达文字的情感和意义。
合适的语调可以使文字更加生动和有感情色彩。
2. 语速和节奏,适当的语速和节奏可以增强朗诵的表现力。
通过控制语速和节奏,朗诵者可以突出文字的重点,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字的内涵。
3. 声音的清晰和准确,清晰的发音和准确的语音可以让听众更容易理解朗诵者表达的内容。
朗诵者需要注意发音的准确性和清晰度,避免模糊不清或者含糊不清的发音。
4. 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除了声音,朗诵者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也是朗诵的重要表现手段。
适当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可以增强朗诵的表现力,使文字更加生动和有趣。
5. 情感表达,朗诵需要表达文字所包含的情感,包括喜怒哀乐等。
朗诵者需要通过声音、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传达文字所表达的情感,使听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字的情感和意义。
这些基本技巧是朗诵中非常重要的,通过运用这些技巧,朗诵者可以更好地传达文字的内涵和情感,使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朗诵的魅力。
朗诵的技巧是什么

朗诵的技巧是什么朗诵是一种通过声音和语调来表达文字的艺术形式。
它要求朗诵者具备一定的技巧和实践经验,以便能够准确地传达文字的意义和情感。
以下是一些朗诵的技巧:1.音色控制:朗诵者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音色,使其与朗诵的文字和情感相得益彰。
可以通过调整音频录制设备或者使用声音后期处理软件等方式来进行音色改变。
2.语调变化:朗诵时应该提高对语调的敏感度,根据文字的意义和情感变化进行语调上的调整。
可以通过变化声音的高低、速度和音量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3.断句和停顿:合理地分割句子和段落,并在适当的位置停顿,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朗诵的内容。
适当的停顿和断句可以使朗诵更加流畅和有感染力。
4.意境再现:朗诵者应该通过声音和语调来营造出文字所描述的特定情感和意境。
可以通过调整音量、语速、语调、音色等手段来表达文字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创造出逼真而生动的意境。
5.身体语言和姿势:朗诵不仅仅是声音的表达,还包括身体语言和姿势的表达。
朗诵者应该注意自己的姿势和呼吸,保持身体的平衡和舒适,使其与声音的表达相得益彰。
6.语气和情感的表达:朗诵是要传达文字的情感和意义,因此朗诵者应该学会通过声音和语调来表达出文字的情感。
可以通过变化口气、音量、强弱等来表达出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
7.语音准确性:朗诵者应该注意语音的准确性,特别是发音和语调的准确性。
可以通过练习发音和语调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准确性,以便更好地传达出文字的意义和情感。
8.异常声音表达:朗诵时可以通过使用一些特殊的声音效果来增加表现力,比如模仿动物的声音、人物的特殊说话方式等。
但是要注意适度使用,不要过度夸张,以免影响朗诵的整体效果。
9.注重细节:朗诵时应该注意细节的处理,比如在适当的位置加入适度的停顿,注意语气的变化,调整音量的大小等。
这些细节的处理可以使朗诵更加生动、有层次感。
10.增加个人风格:每个朗诵者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可以通过一些个人的特色来丰富朗诵的效果。
诗歌朗诵技巧有哪些

诗歌朗诵技巧有哪些1. 声音的运用朗诵者应该在朗诵中尽量展示和使用声音的各种变化,如高低音、明暗音、快慢节奏等。
通过运用声音的不同特点,朗诵者可以更好地表达诗歌的情感。
在朗诵时,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调整声音的音量、音调、音色,使之与诗歌的内涵相呼应,以达到更好的朗诵效果。
2. 语速和节奏的掌握朗诵时的语速和节奏是非常关键的,它们能够帮助表达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朗诵者应该根据诗歌的内容和节奏感,灵活调整自己的语速和节奏,使之与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相一致。
在有些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加快语速和节奏,以增强诗歌的力度和生命力;而在一些悲伤或庄严的诗歌中,可以适当地减慢语速和节奏,使之更具穿透力和沉静。
3. 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运用除了声音的运用外,朗诵者还应该注重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运用。
通过面部表情、眼神的变化以及肢体的动作,可以更好地表达诗歌的情感和形象。
朗诵者可以根据诗歌的要求,运用微笑、凝视、眉毛的起伏、手势等,表现出诗歌中的人物、情感和场景,使之更加栩栩如生。
4. 语调和停顿的处理在朗诵中,语调和停顿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朗诵者应该根据诗歌中句子的要求,合理安排语调和停顿的位置,使之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适当地运用升调、降调和中止音,可以增强朗诵的表达力和吸引力;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停顿,可以突出重要词语或表达一段意境,使之更加深入人心。
5. 整体形象的呈现朗诵者在朗诵时还应注意整体形象的呈现。
朗诵者的仪态和仪表,包括衣着、站姿、面部表情等,都能够对朗诵效果产生影响。
朗诵者应该注重修饰自己的形象,以符合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整体形象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能够更好地引起听众的共鸣与体验。
以上是诗歌朗诵的一些技巧,希望能够对朗诵者朗诵诗歌时的表现有所帮助。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修炼,朗诵者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展现出更加动人的诗歌魅力。
最后,希望每位朗诵者都能在朗诵的过程中,用心去感受诗歌的美,与观众一起分享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上台朗诵的技巧和方法

上台朗诵的技巧和方法
1. 把握作品内容:在朗诵前,要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情感和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传达作品的内涵。
2. 调整语速:根据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调整朗诵的语速。
例如,在表达紧张、激动或欢快的情感时,语速可以稍快;在表达悲伤、低沉或抒情的情感时,语速则应放慢。
3. 控制音量:音量的大小应该根据作品的需要进行调整。
有时需要大声疾呼,有时则需要轻声细语。
4. 运用停顿:适当的停顿可以给听众留下思考和感受的空间,也可以增加朗诵的层次感。
5. 使用重音:在关键的字词上使用重音,可以突出作品的重点和情感。
6. 保持姿态:在台上朗诵时,要保持良好的姿态和仪态,这会让你更自信、更有魅力。
7. 眼神交流: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真诚和热情。
8. 练习和准备:在台上表现自如需要充足的准备和练习。
提前熟悉作品,反复练习,直到你能熟练、自然地朗诵为止。
9. 自信和放松:保持自信和放松是成功的关键。
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害怕犯错误,放松身心,享受朗诵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诵具有魅力的基本技巧林松梅把我在学习诗歌朗诵方面的收获、感悟与快乐、向大家汇报、与诗友分享。
朗诵是声音的艺术,是通过我们优美的声音,把作品的情感和意境表现出来、传达给观众。
所以,朗诵的魅力,首先取决于声音的魅力。
取决于每一个字的发音;取决于每一句话的句调、语速;取决于各种技巧在整篇朗诵中的运用。
分四个大方面来与大家交流。
一、发好每一个字的音是朗诵具有魅力的前提条件1,气出丹田,声音气魄。
气是声之源,声基于气,行家说:“气足声则亮、气充则声远、气满则声厚重”。
我们常常羡慕别人的声音亮、浑厚。
为什么?就是底气足。
怎样才能有底气?就是在吐字之前,要做好充分地准备——储存气息。
把嘴闭紧,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气,将气吸到胸腔,然后再将气压入腹腔,把气运到双肋下腰部,把气储存在丹田附近,待朗诵时再吐出来。
这样在吐字时,就有一种像火山要爆发的气势,一股强有力的气流冲破你的双唇,喷薄而出。
发出的音有气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
白日依山尽。
声音不是软绵绵、轻飘飘地无精打采的吐出去,而是有力量、有精神头。
特别是第一个字,需要有力度、而我们又憋足了气,就必然有力度,这样就会把听众吸引住,让他想要往下听,而且有一种不想听都不行的架势。
为你的朗诵开一个好头。
那么怎样储备这些底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在运用。
当我们面对一朵芳香四溢的鲜花时,会情不自禁地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气,使花香沁入肺腑,然后很陶醉地说:“啊,香、真香”。
这时你自己也会感觉到,说出的话与平常不一样,有一种诗人的味道。
这就是因为我们在说话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在往外吐气时就有不同的效果。
这就是有名的“闻花香“吸气方法。
但这种“闻花香”的方法,只是把气吸到肺腔,没有把它保存起来,而且在朗诵过程中,也不能总做这样的大呼吸,这就需要技巧:把气吸到肺腔,然后把吸进来的气息压入腹腔,在腹腔储存,待朗诵过程中,慢慢运用。
这一切都在暗里操作,这样的运气方式,称“偷气”。
我们经常用“闻花香”的方法练习吸气、储气,吐气,久而久之,就自然的会掌握一些运气的要领。
这是说气息,那么发出的音有何特点?2,音在高位,声美动听声音有三种:白声、美声、躁声。
白声就是我们平常讲话的声音,是先天的。
美声是经过包装、训练的声音。
朗诵、主持、歌唱家的声音都是经过训练、包装的,是一种悦耳的声音,称美声。
这种声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运用。
如对面山上有一个人,你要喊他,有两种喊法:(示范一用白声)声音是从嗓子眼附近发出,声音低位、压抑、很累,甚至声嘶力竭的感觉。
另一种用美声,声音柔和,响亮、悦耳动听、传得远、轻松、有穿透力,声音就像穿过时空,传到对方的耳朵里,这就是美声。
美声有特点:一是发出来的音在高位置上;二是发出来的音在口腔、鼻腔、脑腔形成共鸣音。
这种美声怎样才能发出来的?是不是很难?是的,但也不是神秘的不得了。
也很简单,前提是气出丹田。
就是吐字前是否把气储备足啦?是不是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把气息运到肋下腰部,气再从丹田出来。
如果是这样,往外呼气、吐字时的声音就一定在高位置上。
而且发出来的音一定会在你的口腔、鼻腔、脑腔形成共鸣音。
就一定是美声,这种发音你不让它美都不行,但美的程度不同。
所以,发美声并不难,难的是坚持。
我们晨练时,在高山、在空旷的原野、在大海边,经常练向远处喊人的那种发音方式;经常大声朗读,能够锻炼声音的字的发音,如大、山、海、翁、嗡等字,对运气、对亮嗓子都有帮助的。
经常这样练习,可使我们声音洪亮,声音年轻。
不仅朗诵需要、说话也好听,人也自然不衰老。
我相信不论多大年龄,只要坚持经常练习,我们一定会有所提高,一定会越来越年轻。
,3,吐字清晰,铿锵有力朗诵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将每一个字,都要实实在在、清清楚楚、扎扎实实地送进每位听众的耳朵里。
任何一个字都不能是轻飘飘的、随便地吐出来,一定要有精神头。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
每个字都要有力度。
朗诵中每一个字的发音,就像写字一样、每个字有其间架结构,有横、竖、撇、奈、点。
每一个笔划的起笔、落笔。
都是有一定的章法、力度。
这样的写出来的字,才会有神韵、帅气、美丽动人。
每个字的音也如此,字的音也有结构:有字头音、字腹音、和字尾音,要使字发出来的音美,字音的每一部分一定要到位。
说白啦,就是每个字都要咬实、清晰、有力度。
即使是轻声读字,也要把这个字咬实了,只不过声音小罢了。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开头的几句:轻轻的我走啦,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4,说普通话,音准调正就是说朗诵要说普通话。
朗诵时每个字的音要准,平舌、卷舌要分得清;调要正,四声的发音分明。
所以,要想朗诵效果好,一定学说普通话,发音标准、音调正确。
以上讲这些是就一个字的发音而言,那么怎样朗诵好每一句话?就是声音在运动中的技巧。
二、语调的抑扬顿挫,是朗诵好每一句话的关键。
字有字调:就是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句有句调:就是一句话中的抑扬顿挫。
也叫语调。
1,一句话中的抑扬顿挫抑:降调,声音前高后低,语气渐降、句尾低沉。
杨:升调,前低后高,语气上升,句尾上扬。
顿:停顿。
挫:转折。
就是说在朗诵时,声音不是一个调子下来,不是平铺直叙、平平淡淡。
而是高低起伏,停顿转折,这样朗诵的效果就会悠扬动听。
但问题是我们把握不准那个字该抑,那个字该扬,那个字该停顿,那个字该转折。
句子语调中的降低、升高、停顿、转折取决于什么?它取决我们对作品的理解程度、情感的表达的方式、意境的升华能力、对作品再创造的艺术水准等方面。
但也有一些可循的规律,如,要尾音低沉,前面就需杨起。
当很激动声音越来越高,前面就一定抑,声音要低。
我侧重讲停顿、重音、语速的规律2,停顿。
是指在诵诵时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
停顿,很重要。
利用停顿,可突出重点,提高表达力度。
那么一句话中该在什么地方停顿?有如下几种情况:(1),主谓语间的停顿,我骄傲。
我是中国人。
(2),如修饰词与中心词之间的停顿,远远的街灯亮了。
(3),介词后的停顿,从黄昏到夜阑,在苍茫的海上(4),。
动词后的停顿,望长城内外。
诗词里叫一字顿。
我列举的这些都是在句子没有标点符号,在朗诵时需要停顿,停顿的时间长短,应根据上下文内容适当酌定。
3,重音。
一句话中重音的运用也十分重要。
由于重音的位的不同,语句的意思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如我不会写诗,这几个字。
由于重音不同,句子的意思就会改变。
我不会写诗,强调我不会,可能他会。
我不会写诗,强调写诗,潜在意识我会朗诵。
我不会写诗,强调诗,潜在意识我会散文语法重音在短剧中常见的规律:(1),谓语部分常重读。
如,太阳出来了,水开了(2),修饰词常重读。
这是一张美丽的图画。
(3),动词后面的补语常重读。
跑得像飞一样快4),有些代词常重度。
什么是理想。
这是什么。
(5),数量结构一般重读。
王大爷有五只羊。
在一句话里,如果成分较多,这就有主次重音之分。
一般优先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部分。
3,语速。
是指朗诵时,每个字运动的速度,即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松紧程度。
朗诵的速度是与作品的思想内容相联系的。
一般来说,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语速要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语速要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就是说朗诵的语速,应有快有慢,而不应一律以一种速度朗读下来。
以上讲的是诗词朗诵时,一句话朗诵的技巧:语调有抑扬顿挫;语流有轻重缓急;语速有长短快慢。
掌握这些技巧,直接关系到一篇、一首诗词的朗诵效果。
那么如何朗诵好一篇文章、一首诗词?就是这些技巧的综合运用。
三、把握好节奏是朗诵整篇作品的关键节奏是针对一段话、一篇文章而言的。
朗诵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
朗诵的节奏是指在一定思想感情支配下,语音形式上呈现出的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流的轻重缓急;语速的长短快慢,循环往返的现象。
朗诵作品时对语调、语速、重音和停连等技巧的恰如其分地组合、运用,就会使听众感到朗诵非常有节奏感。
和谐悦耳、悠扬动听。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感觉没听够似的。
一篇诗词与文章的节奏大致有四种类型:1,轻快型。
这种节奏语速较快、声请不着力,其特点是:多连少停、多轻少重、多杨少抑、。
如朗诵朱自清的《春》时,就是用轻快的节奏。
盼望着、盼望着。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2,沉稳型。
这种节奏语速较缓、声音强而有力、其特点是:多停少连、多重少轻、多抑少杨、语流平稳持重。
如,鲁迅在“柔石等志士无辜被害”时连夜写的这首诗: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霓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朋友无辜被害,作者悲愤欲绝,彻夜难眠而写成此诗,表示对反动派的强烈控诉,对烈士的无限哀思。
因此。
在朗诵这首诗时,必须把作者的这种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则需采用缓慢的语速、深沉而有力的声音,让观众感受到作者内心蕴含着“地下火在燃烧”似的那种激情。
,3,舒缓型。
节奏语速较缓,多连少停,气长、音清,声音较高但不着力。
用来表现心情舒展的情感,描写抒情或非常幽静的场面。
如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4,强疾型。
这种节奏语速较快、音强而有力。
其特点是:多连少停、多重少轻、多杨少抑用来表达激动并难以忘怀或紧张急迫的心情。
如,《海燕》。
以上说的四种节奏,也绝不是孤立的运用,一个作品、一首诗词不可能只有一种节奏,因此。
朗诵时要随着内容及感情的变化,恰如其分的运用不同的节奏。
才能把作品的情景和作者的情感形象鲜明的表现出来,从而感染听众。
下面我再概括地讲一下各种文体诗的朗诵四、各种文体诗词朗诵的技巧1,古诗词的朗诵。
(1),感情充沛。
古体诗词大多是作者有感而发,语言凝练。
因此,在朗诵前要了解作者的心境,以作者的身份去朗诵,才能找到鲜明的情感与节奏。
我们善于写古体诗,且诗朗诵自己的作品。
感情充沛是没有问题的。
关键是分好音部。
(2),分好音部。
音部是指词或词组间,因表达语意,而拖长语音形成的间隔。
分析好诗词的音部是古诗词朗诵的基本环节。
音部确定后,即产生节奏。
如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音部是这样分的: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平仄相映。
平声字一般声调高昂而稍长:仄声字一般声调降抑而急促。
在古诗词里,平仄搭配都遵循一定规律的。
朗诵时平声字悠扬绵长:仄声字顿挫收敛。
由此形成高低升降、互为映衬,使音调铿锵、语气优美听起来就非常好听、和谐悦耳。
(4),节奏鲜明。
古诗词是讲究合辄押韵。
在朗诵时要把韵脚读得稍重一些,然后再根据作品内容,和所要体现的思想感情、将诗句的语调、语速合理安排,就会节奏鲜明的朗诵出来。
2,现代诗的朗诵现代诗较古体律诗在结构、韵律等方面较为自由的一种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