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水肿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畜牧渔业论文
仔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症状防治

S i y a n g t i a n d e仔猪水肿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眼睑部水肿。
该病病程短,治愈率低,致死率高,发病率为5%~30%,死亡率达90%以上,已成为养猪业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之一。
一、发病原因1.管理不善管理不善,卫生不良,消毒不严,营养缺乏,引起肠道微生物变化,促进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生长繁殖,导致发病。
2.断奶应激反映断奶后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蛋白饲料引起仔猪胃肠机能紊乱,有利于致病菌繁殖并产生毒素诱发本病。
3.消化功能不全由于初生仔猪的消化器官容积小,胃肠内的消化酶和胃酸分泌不足,如果饲料中添加的植物性蛋白质过多时,蛋白质不能彻底分解,使肠内容物腐败、发酵,刺激肠末梢感受器蠕动增强,从而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
继而发生水肿病,因营养过剩而引起的水肿病多数归于死亡。
4.母源抗体因素通过胎盘、初乳或卵从母体所获得的抗体称为母源抗体。
仔猪出生后,母源抗体的随着母乳经小肠传给仔猪,母源性大肠杆菌性抗体在仔猪体内维持时间是8-36天.所以断奶后容易引起本病的发生。
5.饲料中维生素E、硒的缺乏饲料单一或饲料搭配不当,常造成猪缺硒、缺乏维生素E。
维生素E和硒在机体内共同参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体系,两者有复杂的补偿和协同作用,机体缺乏时,免疫器官正常结构遭到破坏,抗病力减弱,引起仔猪营养不良,消化酶活性降低,影响消化道正常生理机能,肠道菌群失调。
从而为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增殖、附着和毒素产生与吸收创造了条件。
二、临床症状仔猪突然发病,体温常无变化,急性病例常见患猪突然跃起,然后倒地抽搐,肌肉震颤,四肢乱蹬,口角有少量白沫,角弓反张,呼吸急促,来不及救治就死亡;慢性病例常见患猪四肢无力,喜卧,共济失调,走路摇摆,呼吸急促,采食量无变化或少量减少,个别的体温升高,有的腹泻排灰色或黄绿色稀粪,有的便秘排干硬的粪球,有的盲目乱冲,叫声嘶哑,对外界声音等刺激敏感,肌肉震颤,触之惊叫。
仔猪水肿病的症状有哪些,应如何进行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症状有哪些,应如何进行防治仔猪水肿病会有一些外在症状表现,小猪水肿病多为突发,仔猪得了水肿病这后,体温无明显升高,病猪常见脸部、眼睑水肿,当发现这些症状时要检查仔猪是否患了水肿病,根据症状进行治疗。
仔猪水肿病的临床症状小猪水肿病一般突发的比较多,仔猪得了水肿病这后,体温并无明显升高,四肢运动障碍,后躯无力,摇摆和共济失调;有的病猪作圆圈运动或盲目乱冲,突然猛身前跃;各种刺激或捕捉时,触之惊叫,叫声嘶哑,倒地,四肢乱动,似游泳状;病猪常见脸部、眼睑水肿,重者延至颜面、颈部,头部变胖。
病理变化表现为:水肿。
上下眼睑、颜面、下颌部、头顶部皮下呈灰白色凉粉样水肿。
胃的大弯、贲门部水肿,在胃的粘膜层和肌肉层间呈胶冻样水肿;结肠肠间膜及其淋巴结水肿,整个肠间膜凉粉样,切开有多量液体流出,肠粘膜红肿,甚至出血。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方法1、仔猪水肿病可控可防,需要加强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提早补料,训练采食,使断奶后能适应独立生活;2、断奶不要太突然,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3、饲料喂量逐渐增加,防止饲料单一或过于浓厚,增加维生素丰富的饲料;4、病初投服适量缓泻盐类泻剂,促进胃肠蠕动和分泌,以排出肠内容物,常用的抗菌药物也可应用。
对此病治疗主要是综合、对症疗法,尚无成功的治疗经验。
主要防治方法:1、水肿病的治疗原则是综合对症治疗,肌肉注射新亚生物的高热八联清,即抗菌消炎,强心、解毒、利尿。
2、因缺硒会加剧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和病情加重,应用补硒进行辅助治疗,提高治愈率。
3、使用强心药促进血液循环,强心利尿,促进水肿液的排出,减轻心脏的负担。
4、改善饲养管理,出生后7天,即应开始使用含蛋白质较多的饲料,在吸乳的同时,让其尽早适应人工饲料。
所用饲料要求新鲜,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添喂,促进胃肠功能。
5、14-18日龄仔猪注射新亚生物,高热八联清,配合抗生素,200斤体重用一支,对预防本病的发生。
6、本病药物治疗的早期效果较好。
猪水肿病病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猪水肿病病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猪水肿病又名猪大肠杆菌病毒血症,俗称小猪摇摆病。
是断乳仔猪常见多发病,断乳后1-2周龄多发,发病率较低,呈地方性流行,病死率高(90%)。
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发病较多,特别在气候骤变和阴雨季节更易发病。
猪水肿病的病因:引起本病的病原,一般认为是一种具有特异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中毒症。
当以下条件存在时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如断奶仔猪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喂方法,断奶方法不当,饲料蛋白质比例水平偏高且过于单纯,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饲喂贪吃过饱等,若硒和VE不足时,会诱导本病发生;猪舍卫生条件差,仔猪缺乏运动,致使猪只体质衰弱,脾气亏虚,三焦失调,则水湿外泄受阻,使水湿泛溢于肌肤,而成水肿、经络麻痹而发病。
猪水肿病的症状:本病多突然发病,病初表现轻度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步态不稳、体温一般不升高,偶有个别猪只体温上升;随之可见头面部及眼睑水肿,并出现神经症状,大多行走不稳,摇摆盲目转圈,有的病猪前肢跪地,二后肢直立,有的卧地不起,四肢划动,似游泳状,口吐白沫,用手触摸猪体,反应敏感,兴奋不安,叫声嘶哑,表现惊厥。
本病进程很快,一般均在48小时以内死亡或恢复,大猪病程较长,常可延至5-7天或更长一些时日。
致死率达90%。
解剖可见猪体各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肿,尤以胃壁水肿最为严重。
切开胃壁可见增厚和胶冻状,并流出清亮或茶色液体,结肠系膜呈胶冻样水肿,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和出血。
心包和胸腹腔有较多积液,暴露空气则凝成胶冻状。
防治:药物治疗的早期效果较好,后期一般无效。
因本病的发生与哺乳仔猪饲养管理息息相关,预防本病必须对哺乳仔猪适时补料,以提高其消化吸收能力,切忌突然断乳和更换饲料,饲料营养要全面,饲料中的蛋白质不能过高,断乳后的仔猪切忌饲喂过饱。
在缺硒地区,应注意添加硒和维生素E。
猪舍保持清洁干燥,定期冲洗消毒,这样才可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畜牧渔业论文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畜牧渔业论文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朱萍(黑龙江省桦南县畜牧兽医局154400)1 发病原因本病多发生于断奶前后至2月龄的仔猪,如果仔猪体况健壮、生长较快更易发生。
本病具有传染性,一旦有发病情况,会陆续出现病猪,逐渐扩展至全群。
现将具体原因做如下分析。
病原微生物是导致仔猪水肿病的重要原因,主要传染源是仔猪粪便。
溶血性大肠杆菌也是传染源之一,病菌在仔猪饮水和采食过程进入,之后引起仔猪水肿病。
养殖户饲养仔猪时,为了节约成本,减少添加各种微量元素,常常购买廉价饲料,或者饲喂过程不按仔猪采食比例,随意饲喂。
饲料中缺少适量的微量元素导致生长期的仔猪体质下降,各项免疫器官发育不良,从而在抗病能力上得不到加强。
加上消化道内缺少有益菌,严重影响了消化功能,从而致使肠道内有害微生物剧增,最终产生毒素引起水肿病的发生。
仔猪自身应激因素。
通过实践表明,部分仔猪水肿病与自身应激因素存在很大关系。
例如:仔猪断奶、天气变化、舍内温差、饲养环境、疫苗接种等应激,都会引起仔猪不适应。
导致抗病能力减退,使仔猪肠胃功能出现紊乱,最终会引起溶血性大肠杆菌病,影响消化道的正常功能,产生致使水肿病的病毒。
2 临床症状仔猪发病非常突然,主要表现嘴部有白沫,并且精神异常,食欲不振导致食量快速降低。
四肢无力带有体温偏低,走路时不稳定,对外界事物非常敏感,急性水肿病患猪会在短期内迅速死亡。
发病时脸部和眼部水肿比较明显,主要从头部开始水肿,也会在腹部和颈部出现水肿。
若快速发病会在1~3 小时内死亡。
很少仔猪可以转为慢性,虽然患病时间延迟,但是也会出现瘫痪等症状。
发病时皮肤上有出血斑或出血点,其中耳尖、腹下以及四肢末部常见。
通过相关的剖检检查,病死仔猪的喉头和胃壁还有心包腔及肠系膜等处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同时发现胃底部多数为弥散性出血。
3 治疗方法消肿解毒。
目的是强心利尿的同时缓解仔猪组织水肿和神经症状,有效的清理体内毒素。
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

抗病力减弱 ,引起仔猪肝营养不 良,消化酶活性降 低 ,影响消化道的正常生理机能 ,消化过程生理失 调 , 道 正 常 p 值 和 菌群 体 系发 生 变 化 , 而 为某 肠 H 从
些致 病 性 大肠 杆 菌 的增 殖 、附 着 和毒 素 产生 与 吸 收 创造 了条 件 。
酸度 , 促进 胃蛋 白酶 的分 泌 , 提高食糜中蛋 白的消化 率, 同时提高 日 增重 , 又可减少致病性大肠杆菌 的增 殖 。由于有 机酸 能够 抑制 和杀 灭 大肠杆 菌 , 菌等 肠球 有 害肠 道 菌 的孽 生 、 繁殖 有 利 于益 生 菌 的增 殖 , 保持
肠 道 微 生态 平 衡 ,从 而起 到防 止 和减 少 水肿 病 发生 的作 用 。
状 态 机体 的淋 巴 系统 功 能退 化 和淋 巴细 胞 减 少 , 对
保持为 0 ~ .毫克 / .0 3 4 千克 , 维生素 E为 10 20毫 5 —0 克/ 千克 水平 。
3 药物治疗
对 已出现临床症状的病猪进行治疗时治愈的可
能不大 ,对尚未表现临床症状且处在疾病潜伏期和 具有病源性大肠杆菌的同窝仔猪采用抗菌药物或其
加 强科 学 的饲养 管 理 , 高仔 猪 自身 的抗 病 力 , 提 避 免应 激现 象 的发生 , 预防水 肿病 的关 键 。 是 在 饲料 中添 加 2 3 %~ %的有 机 酸 或食 醋 , 有 效 可 地 预 防水 肿病 的发 生 。有 机 酸可 以增加 仔 猪 胃内的
性大肠杆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而产生毒素 ,由肠道
磺胺 嘧啶注射液 1 毫升 ,0 O 1%的维生素 C 5 针 毫升, 地塞米松 5 毫升。将芒硝 2 克 、 0 土霉素片 5 O毫克 / 千克体重 同时灌服, 天 1 I 次。
仔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综合防制措施

2024年第1期(总第416期)畜禽业疫病防治仔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综合防制措施陈宗梅阳江市江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阳江529500摘 要 水肿病是仔猪养殖中常见的一类传染病,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大的危害性,对仔猪健康影响甚大,着重对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展开了深入探析,旨在保障养猪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 仔猪;水肿病;发病原因;症状;综合防治doi:10.19567/j.cnki.1008 0414.2024.01.0200 引言江城区畜牧经济发展中,养猪业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近年来,江城区仔猪养殖时水肿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临床上患病猪会出现明显的运动共济失调、眼睑、结膜和眼周组织水肿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会对仔猪康复及后期养殖产生十分大的影响。
为推动江城区养猪业良好发展,做好仔猪水肿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病原及流行病学仔猪水肿病是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素所引发的一类神经综合征。
致病性大肠杆菌无荚膜、无芽孢,有鞭毛,革兰氏染色呈阴性。
致病性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仔猪的肠道中,哺乳期仔猪依靠母源抗体具备较高的抵抗力,因此一般不会患病,但断奶前后受到强烈的断奶应激或突然更换饲料,再加上天气突变,会导致仔猪的体质、免疫力降低,胃肠功能出现紊乱,胃肠道菌群丧失平衡,仔猪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快速繁殖排毒,引发仔猪水肿病[1]。
仔猪水肿病可发生于任何阶段的猪,尤其是1~2.5月龄的断奶前后的仔猪的发病率最高,哺乳仔猪及超过3月龄的猪偶有发生。
在1~2.5月龄的高发病群体中,生长快、膘情好、体格好的仔猪最易发病且致死率最高。
该病以散发或地方流行性发生为主,自然条件下发病率为10%~35%。
仔猪水肿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仔猪、带菌母猪,病猪所排泄的粪便、尿液以及所分泌的鼻液、乳汁等,均携带大量的致病菌,仔猪接触后极易感染发病;或者仔猪接触被污染的环境、饲料以及饮水后亦可患病。
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经消化道进入肠道并大量繁殖产生毒素,然后渗入血液组织最终发病。
探讨仔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探讨仔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作者:于新东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16期仔猪水肿病诊断一般不会发生困难,特定的发病年龄、急性病程、水肿及麻痹特征通过剖检即可做出结论。
死猪剖检可见特征性胃大粘膜下的胶冻样的水肿病变。
大肠及结肠肠系膜严重水肿亦很常见。
如果见到全身充血和出血,还需考虑与猪瘟及丹毒的鉴别问题。
一、发病原因1. 断奶应激反映随着日龄的增长,仔猪肠胃内的消化酶不断增加,但由于断奶应激,各种消化酶的活性有所下降。
从而使消化生理功能失调,导致肠道微生物区系失去平衡,大肠杆菌数量增加,乳酸杆菌数量减少,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比例增加引起腹泻。
而早期断奶应激可降低仔猪体内循环抗体的水平。
抑制细胞免疫力,从而导致溶血性大肠杆菌过度繁殖产生毒素.被机体吸收后而发生水肿。
2.消化功能不全由于初生仔猪的消化器官容积小,胃肠内的消化酶和胃酸分泌不足,如果饲料中添加的植物性蛋白质过多时,蛋白质不能彻底分解,使肠内容物腐败、发酵,刺激肠末梢感受器蠕动增强,从而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
继而发生水肿病,因营养过剩而引起的水肿病多数归于死亡。
3.母源抗体因素通过胎盘、初乳或卵从母体所获得的抗体称为母源抗体。
仔猪出生后,母源抗体的随着母乳经小肠传给仔猪,母源性大肠杆菌性抗体在仔猪体内维持时间是8-36天.所以断奶后容易引起本病的发生。
3. 饲料中维生素E、硒的缺乏饲料单一或饲料搭配不当,常造成猪缺硒、缺乏维生素E。
维生素E和硒在机体内共同参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体系,两者有复杂的补偿和协同作用,机体缺乏时,免疫器官正常结构遭到破坏,抗病力减弱,引起仔猪营养不良,消化酶活性降低,影响消化道正常生理机能,肠道菌群失调。
从而为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增殖、附着和毒素产生与吸收创造了条件。
二、临床症状水肿病暴发的第一个表现通常是在敏感猪群中一头或几头猪死亡,平常往往观察不到临床症状,被感染的猪大多数很健壮。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发病初期有些猪食欲不振,眼睑水肿,结膜充血、皮肤发红,呼吸困难,声音嘶哑,感觉过敏,触之惊叫。
仔猪水肿病的症状和治疗,是什么病引起的

仔猪水肿病的症状和治疗,是什么病引起的回答1、症状:突然发病,精神萎靡,进食欲望下降,四肢运动障碍,共济失调,部分病猪做圆圈运动或盲目乱冲,部分病猪前肢跪地,后肢直立,当触摸时,发出尖叫,倒地,四肢划动,似游泳状。
2、治疗:肌肉注射4-6ml恩诺沙星,每天2次,连用3天,或肌肉注射3-4ml的0.1%亚硒酸钠,间隔5-6天重复注射1次。
一、仔猪水肿病的症状和治疗1、症状突然发病,体温不高,精神萎靡,进食欲望下降,四肢部位出现运动障碍,后躯无力,摇摆,共济失调;部分病猪做圆圈运动或者是盲目乱冲,部分病猪前肢跪地,后肢直立,当触摸或受到刺激时,发出尖叫,叫声嘶哑,倒地,四肢划动,似游泳状,并口吐白沫。
病猪常见脸部、眼睑部位水肿,病情严重时,延至脸部和颈部。
2、治疗(1)处方一肌肉注射4-6ml的恩诺沙星,每天2次,连续用药3天;肌肉注射3-4ml的0.1%亚硒酸钠,间隔5-6天重复注射1次。
(2)处方二①一次性静脉注射20ml的20%葡萄糖注射液,30万IU硫酸卡那霉素,1mg地塞米松注射液,2ml维生素C注射液,连续使用1-2次。
②皮下注射1-2ml安钠咖注射液,根据情况,可以在第2天继续注射1次。
③肌肉注射1-2ml呋喃苯胺酸注射液,根据情况,可以在第2天继续注射1次。
④准备10g大蒜泥(分2次喂服),每天喂服2次,连续服用3天。
(3)处方三①肌肉注射8-16万IU硫酸庆大霉素,5-10ml抗血清,根据情况,可以在第2天继续注射1次。
②静脉或者是腹腔注射20-40ml的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4ml 的维生素B1注射液,40-60ml的20%葡萄糖注射液,每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3天。
③静脉注射5-10ml的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的40%乌洛托品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2-3天。
二、仔猪水肿病是什么病引起的1、病原仔猪水肿病由病原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所引起。
2、诱发因素(1)断奶的时候,仔猪肠道内的微生物发生明显变化,降低了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仔猪水肿病地病因、症状及防治畜牧渔业论文
仔猪水肿病地病因、症状及防治
吕鹏翱
(黑龙江省宝清县畜牧兽医总站)
仔猪水肿病属于高死亡率地疾病,病原是大肠杆菌,本病地特点是低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所以会给猪只饲养户带来不小地损失.由此可知,猪只饲养场如果发生水肿病,就会导致猪只大范围死亡,所以很有必要更加深入地研究猪仔水肿病.猪水肿病地治疗必须先了解疾病地诱因,也就是明确致病细菌.
病因分析
依据养猪生产中水肿病患猪地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病理剖检等综合因素分析,大致能够把水肿病分为个主要类型,即仔猪水肿病、仔猪白痢和仔猪黄痢.~日龄地断奶仔猪很容易发生水肿病;~日龄地仔猪主要容易发生仔猪白痢;而仔猪黄痢则主要在约日龄地仔猪群中发生.水肿病容易在仔猪群中广泛发生地主要原因是仔猪断奶以后母原抗体地水平会有相应地降低,所以仔猪机体对于疾病地抵抗力下降.断奶以后,仔猪体内地胃蛋白酶还没有被完全激活,胃消化酶系统也不健全、胃酸分泌少,所以不能够完全吸收饲料中地营养成分,所以仔猪自身地抵抗力降低.除此之外,断奶以后仔猪对于改变了地环境和食物还没有完全适应,其实就是仔猪地适应能力没有成年猪地抵抗力强,对于疾病所产生地抗体非常地少.
临床表现
仔猪感染水肿病地最初阶段,在临床中不会发现明显地患病表现,其实是仔猪发病很突然,随后死亡也一样很突然.个别仔猪发病很慢,在实际地临床生产
中表现为食欲降低或者食欲废绝、精神萎靡.仔猪患病初期,表现为呼吸浅且快,同时伴随心跳增速地症状,疾病发展至后期,患病仔猪地呼吸表现深而慢,心跳同时有相应地变慢.一般仔猪在表现出患病症状之前地天,会伴随轻度地腹泻与便秘症状表现.水肿病地患猪处于静卧姿势地时候在临床生产中可见四肢不停抽搐,并且呈现划动游泳地状态.患猪通常肌肉震颤,触动感知敏感反映且非常明显,并且时常能听到有呻吟声传出;病程持续发展一段时间以后,可见患猪地后躯或者前肢表现麻痹地症状,随后发展到不可以站立行走地程度.据现在已知地研究报道,水肿病患猪通常会在眼睑、脸部看到水肿变化,有地时候水肿还会波及到腹部皮下或者颈部,但是有地时候在个别患猪身上并不会出现这些明显地水肿表现.水肿病特定地发病时间是高死亡率地决定因素,通常水肿病发作时地病程并不长,患猪在天内没有死亡就会耐过,某些年龄稍大地猪感染水肿病以后地病程会延长到天左右.
防治方法
预防仔猪水肿病最有效地方式就是对饲养场采取严格地消毒措施.正常情况下,引起仔猪水肿病地病原都是大肠杆菌,所以非常有必要给饲养场执行严格消毒以及护理工作.为了可以有效地将大肠杆菌消灭掉,应该对猪只饲养场地地面、墙壁、垫草以及贮槽进行定期地消毒管理措施.消毒处理可以采用苛性钠溶液、~石灰乳、~来苏儿溶液进行,一般适合以个星期作为消毒周期,并且应该进行次连续地消毒,消毒次数也不可以太过频繁,避免对仔猪地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用药物给仔猪进行免疫预防地时候,为了能够提高猪只机体地免疫力,在仔猪地饲料中可以加入适量地抗菌类药物.例如添加呋喃唑酮~千克千克体重或者添加土霉素、新霉素等~毫克千克体重,这样对于预防水肿病有一定地效果.
还可以给仔猪采取主动免疫,用地类毒素,对周龄、周龄地仔猪分别次间隔星期肌肉注射地类霉素,标准剂量是每只仔猪微克.还可以采取被动免疫,用其抗毒素,主要是针对周龄地仔猪腹腔注射抗血清地免疫球蛋白.
治疗仔猪水肿病地药物选择很多,大多情况都是使用盐类泻剂,促进患病仔猪排除或者抑制其肠道内地细菌及其产物.给感染水肿病地仔猪皮下注射安钠咖注射液~毫升,根据患病地具体情况将第次注射时间安排在第天进行;还可以给患病仔猪肌肉注射呋喃苯胺酸注射液~毫升,同样是根据具体患病情况考虑将再次注射地时间安排在第天.还可以给患水肿病仔猪连续次静脉推注毫克地维生素,毫升地地塞米松注射液、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万国际单位,毫升地葡萄糖注射液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