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反应分类
青霉素过敏护士应急预案

青霉素过敏护士应急预案1. 简介青霉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效抗生素,但是部分人群可能会对青霉素产生过敏反应。
作为一名护士,了解青霉素过敏护理的紧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为护士提供相关指导,以便能够有效应对并处理青霉素过敏引发的急救情况。
2. 青霉素过敏的症状青霉素过敏的症状因人而异,可能包括以下一些或多个方面:•皮肤过敏反应,例如荨麻疹、瘙痒或皮肤红肿;•呼吸道症状,例如喘息、胸闷或气短;•气道水肿,可能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消化系统症状,如呕吐、腹痛或腹泻;•心血管症状,例如低血压、心率增加或头晕;•过敏性休克,是极其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意识丧失、心脏骤停或死亡。
3. 青霉素过敏护士应急预案步骤一:辨认患者症状当患者出现可能与青霉素过敏有关的症状时,护士应立即辨认并记录这些症状。
快速反应非常重要,可能有助于防止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步骤二:立即停用青霉素如果青霉素过敏反应症状确实存在,护士应立即停止患者接触青霉素药物,停用与其相关的任何其他药物。
步骤三:评估患者病情护士应进行全面的患者病情评估,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以及其他相关症状。
在评估过程中,护士应保持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以了解患者的感受和症状进展情况。
步骤四:紧急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护士可能需要采取以下一些或多个护理措施:•呼叫急救车辆: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症状,如气道水肿或过敏性休克,立即呼叫急救车辆并安排患者尽快送往医院急诊室。
•维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必要,护士应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采取头后仰姿势、使用呼吸道扩张器或进行紧急气管插管等方法。
•给予急救药物:根据患者症状和医嘱,护士可能需要给予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抗组胺药物或类固醇等。
•监测生命体征:在处理过敏反应期间,护士应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
步骤五:记录和报告护士在应急预案执行过程中应准确记录患者的症状、采取的护理措施以及患者的反应情况。
2019年青霉素过敏范文

2019年青霉素过敏范文篇一: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方法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方法1.过敏性休克在做青霉素皮试后、注射过程中及注射后均可发生,一般多在用药后20分钟内,有时呈闪电式,属Ⅰ型变态反应,其临床表现综合如下:(1)呼吸道阻塞症状:胸闷、气促、窒息感、呼吸困难、紫绀。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压差小,尿少。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烦躁不安,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2.血清病型反应一般在用药后7~12天内发生,临床表现与血清病相似,属Ⅲ型变态反应,可见发热,荨麻疹,关节肿痛,淋巴结肿大,腹痛,皮肤发痒等。
3.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1)呼吸道过敏反应:引起哮喘或促发原有的哮喘发作。
(2)消化道过敏反应:腹痛、腹泻、便血等,可引起过敏性紫癜。
(3)皮肤过敏反应:瘙痒,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可引起剥脱性皮炎。
过敏性休克的处理1.立即停药,就地抢救,让病人平卧。
可采取中凹卧位。
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小儿酌减。
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3.给予氧气吸入。
呼吸抑制时,肌内注射可拉明、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
如出现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插入气管导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
遇有喉头水肿引起的窒息时应尽快做气管切开。
4.应用组胺类药物。
5.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溶液以扩充血容量,如血压仍不回升,可按医嘱给予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6.如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复苏抢救。
7.密切观察病情,如面色、神志、呼吸、脉搏、血压、尿量等并作好记录。
8.一般过敏反应的处理停药,对症处理,加强观察,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并告知病人及家属其以后禁用青霉素。
心衰的治疗端坐吸氧退下垂,强心利尿打吗啡,扩张血管硝普钠。
端坐吸氧退下垂有利心脏血液泵出,强心剂用:洋地黄,西地兰,吗啡在给予硝普钠扩张血管,降低内压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
青霉素过敏反应及防治

青霉素过敏反应及防治青霉素过敏反应类型:1、即刻型反应、过敏性休克;为青霉素过敏反应中最严重,同时又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反应,可以发生在使用青霉素的整个过程中,多见于20岁到40岁的成年人,老人及儿童少见,婴儿罕见,女性多于男性.青霉素的各类剂型和给药途径都可以引起引发过敏性休克.反应的发生和药物剂量无关.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一般极为迅速,甚至在注射时针头还未拔出而发生,少数病例于数小时后或在连续用药过程中出现,大多数发生在注射后15分钟内.其临床表现一般可分为四组症状:A.呼吸道阻塞症状: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堵塞、呼吸困难、窒息、紫绀等,由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水肿和肺水肿所引起。
B.循环衰竭症状:为面色苍白、畏寒、冷汗、四肢发冷、烦躁不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C.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能由脑部缺氧所引起,表现为意识丧失、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D.部分病人可伴有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寻麻疹或其他皮疹,也可以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在短暂时间内死亡,个别患者因脑组织缺氧变性,可产生失语、半身不遂、帕金森氏病等神经后遗症。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病死率较前已明显下降。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原因主要与其中所含的杂质有关。
2、延缓型反应A、包括皮疹、皮痒、发热。
三者可同时出现或单独存在,以皮疹较为常见,且形态多样,严重的皮疹如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和剥脱性皮炎,可能致命。
氨苄引起的皮疹比较多见。
B、接触性皮炎,发生在经常和青霉素接触,或局部应用青霉素时,其发生率低。
病变为湿疹、寻麻疹等。
也可发展为剥脱性皮炎。
C、表皮癣菌群症样反应:应用青霉素后,病人的腹股沟、手趾或趾间、手掌、足跖,可能出现汗疱样或类似表皮癣菌症疹红癍和疱疹,临床罕见,其机理不详。
3、血清病型反应:大多数发展在初次应用青霉素的病人,临床表现为普通血清病相似,但严重的可发生血管性水肿,引起脑水肿时,可发生严重后果,有时因咽管阻塞引起暂时性耳聋。
青霉素过敏护理措施

青霉素过敏护理措施引言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然而,有些人对青霉素过敏。
青霉素过敏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给患者使用青霉素药物前,医务人员需要了解青霉素过敏护理措施以及如何应对过敏反应。
本文将介绍青霉素过敏的症状、原因以及护理措施,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应对青霉素过敏,保护患者的安全。
青霉素过敏的症状青霉素过敏可引起皮肤症状、呼吸道症状以及全身过敏反应。
常见的症状包括:1.皮肤症状:皮疹、红斑、荨麻疹、瘙痒等;2.呼吸道症状:气喘、喉咙紧闭感、咳嗽等;3.全身过敏反应:发热、恶心、呕吐、头痛、全身不适等。
出现以上症状时,应高度怀疑患者可能对青霉素过敏,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青霉素过敏的原因青霉素过敏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有以下几个可能的因素:1.免疫系统异常:某些患者的免疫系统对青霉素存在异常反应,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2.青霉素与人体蛋白质的结合:青霉素与人体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引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3.遗传因素:某些人可能由于遗传因素而更容易对青霉素过敏。
无论过敏的原因如何,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青霉素过敏的护理措施1.停止用药:一旦出现可能的过敏症状,医务人员应立即停止给患者使用青霉素药物,并将患者告知停药的原因。
2.观察症状:对于存在过敏症状的患者,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其症状变化。
特别关注呼吸道症状是否加重、全身过敏反应是否出现。
3.采取紧急护理措施: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喉咙水肿等,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如使用气管插管、注射抗过敏药物等。
4.记录过敏历史:医务人员在给患者使用药物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并进行详细记录。
这有助于未来避免再次使用青霉素或类似的药物。
5.寻找替代药物: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医务人员应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寻找合适的替代药物,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6.防止交叉过敏:某些过敏患者对青霉素类似的抗生素也有过敏反应。
青霉素过敏

青霉素过敏文章目录*一、青霉素过敏的概述*二、青霉素过敏的症状*三、青霉素过敏的急救措施*四、青霉素过敏的护理知识*五、如何预防青霉素过敏青霉素过敏的概述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族抗生素,其疗效显著、应用广泛。
但青霉素易导致药物不良反应,人群中有1%~10%对青霉素过敏,任何年龄、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均可发生过敏反应,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可以危及生命。
青霉素过敏的症状青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也分为4型。
Ⅰ型反应又称速发型反应,与青霉素降解产物特异性IgE有关,表现为过敏症、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皮肤瘙痒、过敏性鼻炎、哮喘及喉头水肿等。
其中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有时患者接触少量皮试液即可迅速发生,病死率为10%~20%。
Ⅱ型反应由特异性IgG、IgM介导,使用大剂量青霉素后可以发生溶血性贫血。
Ⅲ型反应与BPO特异性抗体有关,青霉素(特别是长效青霉素)治疗中出现的血清病样综合征,表现为荨麻疹或其他类型皮疹、发热、关节痛与全身淋巴结肿大。
Ⅳ型反应表现为接触性皮炎(目前不再外用,已少见)。
而氨苄西林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机制则非变态反应,表现为发疹型药疹,发生率约为10%。
青霉素过敏的急救措施1、立即停药,平卧,就地抢救,采用头低足高位。
2、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毫升,儿童酌减,每隔半小时可再皮下注射0.5毫升,直至脱离危险期,必要时加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
3、心脏停跳者,行心脏胸外按压术或心内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毫升。
4、吸氧,呼吸抑制时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山梗菜碱等呼吸中枢兴奋剂。
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行气管切开术。
5、用氢化考的松200毫克,或地塞米松5-10毫克加入50%Glucose40毫升中静脉注射,或加入5-10%Glucose500毫升中静滴。
6、根据病情需要可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阿拉明等。
7、纠正酸中毒及组织胺药物的应用。
8、注意保暖,防止感冒,要做好护理记录,不要搬动。
青霉素过敏反应分类

青霉素过敏反应分类
1、药物过敏反应按照发生机制可分为
(1)I型过敏反应,由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主要引起过敏性休克、茅麻瘩、喉头水肿和支气管哮喘等。
(2)II型过敏反应,细胞毒作用,主要引起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等。
(3)In型过敏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主要导致血清病、药物热。
(4)IV型过敏反应,迟发或细包介导的过敏反应,主要引起接触性皮炎、大疱表皮剥脱松解症和间质性肾炎等。
2、临床通常将青霉素过敏反应分为
(1)速发型过敏反应,由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包括尊麻疹,以及造成严重生命威胁的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和支气管哮喘等,多在Ih内出现,少数可迟至6h内发生。
(2)迟发型过敏反应,包括D、III、IV型过敏反应,通常发生于给药Ih
以后。
青霉素过敏反应2例分析

青霉素过敏反应2例分析青霉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各类感染性疾病。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以及青霉素的某些特性,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
本文将通过分析两例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病例,探讨其症状、诊断和处理方法,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病例一:患者A,女性,30岁,曾患鼻窦炎多次。
某日因鼻塞、头痛等症状复发就诊,医生根据病史和体征诊断为鼻窦炎复发,开具了青霉素类抗生素(阿莫西林)。
但在服用第二天,患者出现皮疹、呼吸困难和全身发冷等症状,即时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分析:患者A的症状表明可能出现了青霉素过敏反应。
皮疹、呼吸困难和全身发冷是常见的过敏反应症状,其中呼吸困难属于过敏反应中较为严重的症状。
这种类型的过敏反应被称为“即时型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的机制主要涉及免疫系统,患者对青霉素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导致症状的出现。
处理:急诊科医生立即对患者A进行过敏反应处理。
首先,停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并给予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以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同时,给予患者注射剂型的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以抑制免疫反应。
患者的症状在处理后得到了缓解,后续给予其他类别的抗生素治疗鼻窦炎,避免再次使用青霉素。
病例二:患者B,男性,45岁,患有慢性支气管炎。
因血痰增多就诊,医生诊断为感染性加重并开具了青霉素类抗生素(阿莫西林)。
然而,在用药第三天,患者出现了皮疹、面部肿胀和呼吸急促等症状,前往医院就诊。
分析:患者B的症状同样暗示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可能性。
皮疹、面部肿胀和呼吸急促是过敏反应的常见症状,也可能属于“即时型过敏反应”。
然而,由于患者B已经有慢性支气管炎,他可能存在其他过敏机制,如非特异性过敏反应。
这种类型的过敏反应可能是由于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死亡释放大量细菌成分导致的。
处理:医生在急诊科对患者B进行了类似的处理。
停用青霉素,并给予抗组胺药物和注射剂型的皮质激素。
此外,由于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医生还考虑给予支气管扩张药物以减轻支气管的痉挛和呼吸困难。
青霉素过敏处理方法

青霉素过敏处理方法1. 什么是青霉素过敏?青霉素过敏是指对青霉素类药物产生过敏反应。
青霉素是一类广泛使用的抗生素,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疾病。
然而,部分人群对青霉素类药物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包括轻微的皮肤瘙痒和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2. 青霉素过敏的症状青霉素过敏的症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皮肤瘙痒和红斑•皮肤过敏性疹子•喉咙肿胀和疼痛•咳嗽、气喘和呼吸困难•腹泻、呕吐和恶心•疲倦和头晕3. 如何处理青霉素过敏?3.1 立即停用青霉素类药物一旦发现自己出现了青霉素过敏的症状,立即停用任何青霉素类药物。
通常情况下,过敏反应会在停用药物后迅速减轻。
3.2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症状严重或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或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及时就医可以提供专业的处理和紧急救治措施。
3.3 使用抗过敏药物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或皮质类固醇。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症状并帮助控制过敏反应。
3.4 进行过敏测试进行过敏测试可以确定是否真正对青霉素过敏。
常见的过敏测试方法包括皮肤划痕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
根据过敏测试结果,医生可以确定是否需要避免使用青霉素类药物。
3.5 记录过敏信息对于已经确认过敏的患者,建议记录过敏信息并告知医生、药剂师和其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
这样可以避免将青霉素类药物作为治疗选择,并确保在需要时使用替代药物。
4. 如何预防青霉素过敏?虽然青霉素过敏无法完全预防,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少过敏的风险:•在使用青霉素类药物之前,告知医生自己是否对青霉素过敏或曾经有过过敏反应。
•定期进行过敏测试,以了解自己的过敏情况。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青霉素类药物使用,只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在使用其他新药物之前,询问医生是否有可能与青霉素产生交叉过敏反应。
5. 结论青霉素过敏是一种常见的药物过敏反应,对患者的健康和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
发现青霉素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用药物,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霉素过敏反应分类
1、药物过敏反应按照发生机制可分为
(1)Ⅰ型过敏反应,由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主要引起过敏性休克、荨麻瘆、喉头水肿和支气管哮喘等。
(2)Ⅱ型过敏反应,细胞毒作用,主要引起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等。
(3)Ⅲ型过敏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主要导致血清病、药物热。
(4)Ⅳ型过敏反应,迟发或细包介导的过敏反应,主要引起接触性皮炎、大疱表皮剥脱松解症和间质性肾炎等。
2、临床通常将青霉素过敏反应分为
(1)速发型过敏反应,由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以及造成严重生命威胁的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和支气管哮喘等,多在1 h内出现,少数可迟至6 h内发生。
(2)迟发型过敏反应,包括Ⅱ、Ⅲ、Ⅳ型过敏反应,通常发生于给药1 h 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