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

合集下载

7.1 认识有机化合物 课件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1 认识有机化合物 课件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间成键方式
• 有机物分子可能只含有一个或几个碳原子,也可能含有成千上万个碳 原子。
• 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有机物分子,可能因为碳原子间成键方式或碳骨 架的不同而具有多种结构。
• 碳原子还可以和H、O、N、S、P、卤素等多种非金属原子形成共价键 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
思考2:烷烃中碳碳结合成链状,链状是不是“直线状”?为什么? 烷烃中碳碳结合成链状,链状不是“直线状”,而是呈锯齿状, 链上还可分出支链,如图所示。
思考3:烷烃分子中所有原子能否共平面?
定义
碳原子间以单键结合,剩余的价键均与H结合,使 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达到“饱和”的烃称为饱和烃, 也称为烷烃。
单键、链状、饱和


【思考交流】
碳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比较低,但是含碳的有机化合物种类和数量却 很多。有机物的组成元素有限却种类繁多,原因是什么呢?
1、请书写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6 2 4
2、思考碳原子具有怎样的结构和成键特点?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不易得到或失去电子,而易通过共 价键与碳原子或其它非金属原子相结合。
同分异构体的熔点沸点规律:支链越多,熔点沸点越低。
烷烃的物理性质
课堂检测
1.下列五种烷烃:① CH3(CH2)4CH3
②CH3CH2CH(CH3)2
③ CH3CH2CH3 ④ CH3CH3 ⑤ CH3(CH2)3CH3,其沸点按由高
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A.①⑤②③④
B.②③④⑤①
C.⑤②①③④
密 度:比水小,一般随着分子中 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大
溶解性:

7.1.2 烷烃的性质(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1.2 烷烃的性质(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探究课堂
化学性质 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烷烃比较稳定,与强酸、强碱或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发生反应。
××
×
浓硫酸
氢氧化钠
高锰酸钾
探究课堂
化学性质 烷烃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特定的条件下,烷烃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氧化反应——可燃性 ➢ 现象: 明亮的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无烟 ➢ 结论: 甲烷可以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发生氧化反应,
熔点/℃
-129.7
-159.6
-20
沸点/℃
36.07
27.9
9.5
对于同种烃,若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探究课堂
物理性质

液 固
在常温下,烷烃的状态随碳原子数增加由气态变为液态,再到固态。
1-4 5-16
>1
6
探究课堂
物理性质
逐 渐 升 高
对于烷烃,其密度比水小,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密度在逐渐增高
探究课堂
物理性质
归纳总结:烷烃的物理性质
相似性 熔、沸点 较低
密度 比水_小__
递变性(随分子中碳原子数增加) 逐渐__升__高_ 逐渐__增__大_
状态
常温下分子中碳原子数n≤4的烷烃为气态,5≤n≤16为液态,n>16为固态
溶解性
难溶于 水 ,易溶于汽油等_有__机__溶_剂__
探究课堂
将甲烷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H
+ Cl—Cl

HC
Cl + H
Cl
一氯甲烷 (CH3Cl)
状态
H
常温下是气体
沸点 -24.2 ℃
水溶性 难溶于水
用途 可用作溶剂、冷冻剂、香料等

沪教版初三化学整理-第七章-化学与生活

沪教版初三化学整理-第七章-化学与生活

第七章化学与生活7.1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一、常见的有机物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对比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有机物)含义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CO,CO2、碳酸盐等除外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几十万种三千万种以上性质溶解性多数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质大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质耐热性多数耐热难熔化,熔点一般较高多数不耐热,熔点较低400℃以下可燃性多数不可以燃烧多数可以燃烧导电性多数易导电多数不易导电化学反应反应一般较简单,反应快反应一般复杂,反应慢举例水、硫酸、氢氧化钠、硫酸盐、氯化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葡萄糖、蔗糖、食用油、羊毛、蚕丝、衣服、塑料、橡胶、药品二、有机物的组成和特点有机物除含碳元素外,还可能含氢、氧、氯等元素。

有机物分子中可以含有一个或若干个碳原子,碳原子之间能以不同的顺序和方式互相连接,还可以与其它元素的原子相连接。

有机物一般具有下列特点:种类繁多,难溶于水,不易导电,容易燃烧分解,熔点低。

三、甲烷和乙醇甲烷CH4乙醇C2H6O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解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密度:0.717克/升无色透明且具有特殊气味的气体,易挥发,并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也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并放出大量热量酒精在空气中极易燃烧,并放出大量热量燃烧CH4 + 2O2点燃——→C O2 + 2H2O C2H6O + 3O2点燃——→2C O2 + 3H2O用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就是甲烷,农村的沼气中含有甲烷,可作为燃料,煤矿的瓦斯中也含有大量甲烷,与空气混合时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0%到75%的酒精水溶液作为消毒剂。

酒精也是各类酒的主要成分,过量饮酒容易造成酒精中毒,损害人体健康。

四、能源一次能源在自然界中现成存在的,没有经过加工或转换的能源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的能源产品一次能源(一级能源)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海洋动力能,海洋波力能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原子核能二次能源(二级能源)煤气、电力、液化气、重油、柴油、汽油、煤油、焦炭、沼气、蒸汽7.2食品中的营养素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

认识有机化合物 专题训练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

认识有机化合物 专题训练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

7.1认识有机化合物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60和石墨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B.和互为同系物C.16O和18O是同素异形体D.乙醇和乙醚互为同分异构体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工业B.异丙苯主要通过苯与丙烯反应获得C.石油裂化的主要产物是乙烯等气态短链烃D.废纸、脲醛树脂、旧橡胶制品等均属于有机物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石灰石-石膏法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最终生成CaSO3B.过量的Fe在干燥的氯气中点燃生成FeCl2C.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和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能制得纯净的CH3ClD.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的同时产生大量CO4.螃蟹死后体内的组氨酸会迅速分解为组胺,引起人体中毒,反应过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O2A.组氨酸转化为组胺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B.组氨酸具有两性,固态时主要以内盐形式存在,熔点较高,不易挥发C.用茚三酮溶液可鉴别组氨酸和组胺D.组氨酸、组胺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12C和614C是同一种核素B.液氯和氯气互为同素异形体C.甲醇(CH3OH)和甘油()互为同系物D.Fe与Ca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6.下列物质的名称正确的是()A.熟石膏:CaSO4·2H2OB.原硅酸:H4SiO4C.氯仿:CCl4D.2-乙基-2-丁醇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煤暴露在空气中加强热可以得到煤焦油B.乙烯和裂化汽油均能使溴水色,其原理不相同C.使固态生物质与水蒸气高温反应生成热值较高的可燃气体,属于生物质能的热化学转化D.可燃冰是一种可再生能源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和油酸互为同系物B.金刚石和石墨均是含碳单质,两者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相似C.和互为同系物D.1735Cl和1737Cl为同位素,两种核素分别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9.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有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氧化反应等,请将序号填入下表空格内。

《7.1第一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课件

《7.1第一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课件
(1)概念:_结__构__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
若干个C_H__2_原__子__团_的化合物。 (2)实例:CH4、C2H6、C3H8互为同系物。
【微思考】 如何判断有机物之间是否互为同系物?
提示:同系物间的分子结构相似,属于同一类物质; 同系物间的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4.同分异构体 (1)概念 ①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__子__式___,但具有 不同结__构___的现象。 ②同分异构体:具有同__分__异__构__现__象___的化合物。
(2)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
提示:×。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的分子式,相对分子 质量一定相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 是同分异构体。
知识点一 同系物的理解与判断 【重点释疑】 1.同系物判断的三个关键点:
(1)同系物一定具有不同的碳原子数(或分子式)。 (2)同系物一定具有不同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 n)。
【案例示范】 【典例】如图是几种烷烃的球棍模型,试回答下列问 题:
(1)A、B、C三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2)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C的名称 为____________。
【思维建模】解答本类试题思维流程如下:
【解析】据球棍模型知结构简式分别为A.CH3CH3, B.CH3CH2CH3,C.CH3CH2CH2CH3,名称分别为 乙烷、丙烷、正丁烷,它们分子组成上依次相差一个 “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 答案:(1)同系物 (2)C2H6 正丁烷
第一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 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烷烃的结构
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分子式为C__H_4,

7.1.2烷烃的性质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16)

7.1.2烷烃的性质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16)

H CH H
3.下列事实能证明CH4是以C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B )
A.CH3Cl只代表一种物质
B.CH2Cl2只代表一种物质
C.CHCl3只代表一种物质
l4只代表一种物质
CH2Cl2只代表一种物质证明CH4是以C原子为中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l2充分反应后,得到的产物的物
(2)可燃性(氧化反应): 烷烃都能燃烧。
CH4+2O2―点――燃→CO2+2H2O
C3H8+5O2―点――燃→3CO2+4H2O
煤矿中的爆炸事 故多与甲烷气体爆炸 有关。为了保证安全 生产,必须采取通风、 严禁烟火等措施。
点燃之前要验纯。
烷烃燃烧通式:__C_n_H_2_n+_2_+__3_n_+ 2_1_O__2―_点―_―_燃→__n_C_O_2_+__(_n+__1_)_H_2_O___
(4)烷烃的典型性质——取代反应
实验 操作
A装置: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_变__浅__;试管内壁有_油__状__液__滴__出 实验 现,试管中有__少__量__白__雾__,且试管内液面_上__升__,水槽中有固 现象 体析出
B装置:无__现__象__
实验 结论 CH4与Cl2需在_光__照__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学习评价二】
1.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B )
高温
A. CH4
C + 2 H2
B. 2 HI + Cl2 = I2 + 2HCl
C. C6H5-H + Br2 Fe C6H5-Br + HBr
D. C6H5-H + C2H5Cl 一定条件 C6H5-C2H5+HCl
2.在标准状况下将11.2L甲烷和22.4L的氧气混和后点燃,恢复到原来的

7.1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课时(教案)

7.1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课时(教案)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激正丁烷异丁烷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通式:CnHn+2(2)与同学交流,比较大家写出的丁烷的结构式是否相同,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

丁烷的结构式有两种;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碳原子排列不同造成的。

(3)结合图7-6中的分子式结构模型,总结这类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子结构特点这些有机化合物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都达到“饱和”。

2、烷烃①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烃,读音ting。

以上这些有机化合物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都达到“饱和”。

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又叫烷烃。

②结构简式---有机化学中经常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组成乙烷C2H6可表示为CH3-CH3或CH3CH3丙烷C3H8可表示为CH3-CH2-CH3或CH3CH2CH3丁烷C4H10 可表示CH3-CH2-CH2-CH3或写母体名称时,主链碳原子在10以内的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以上的则用汉字“十一、十二、十三……”表示。

2.系统命名原则: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

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习惯于把横向排列的碳链作为主链,其它作为支链。

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

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

由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将主链上的碳原子用1,2,3 …,等数字依次编号,以确定支链的位置。

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

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

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烷烃的命名练习:2,3,5—三甲基—4—丙基庚烷2,3,5—三甲基己烷4、同系物①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②烷烃的结构相似是指:④碳原子数目越多,同分异构体越多课堂练习:1、烃是( )A 含有C、H元素的有机物B 含有C元素的化合物C 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D 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的化合物答案为:C2.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3—甲基—3—乙基己烷2,4—二甲基—3—乙基己烷3、下列哪组是同系物()A、CH3CH2CH2CH3CH3CH(CH3)CH3B、CH3CH3CH3CH(CH3)CH3C、CH3-CH=CH2CH3=CH—CH=CH2D、CH3-CH2—CH=CH2CH3CH2CH2CH2CH3答案为:B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系物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

7.1 认识有机化合物(同步检测)(附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必修第二册

7.1  认识有机化合物(同步检测)(附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必修第二册

7.1 认识有机化合物(同步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结构简式(CH3)2CHCH3只可以表示异丁烷B.丙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C.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l4分子的电子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A.和C(CH3)4是同一种物质B.H2和D2互为同位素C.正丁烷和异丁烷是同系物D.和互为同分异构体3.下列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值对应的一定为链状烷烃的是()A.44B.42C.54D.1264.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若再有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则产物有两种可能的结构,原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A.CH2Cl—CH2—CH2ClB.CHCl2—CH2—CH3C.CH2Cl—CHCl—CH3D.CH3—CCl2—CH35.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组成元素相同,结构相同B.组成元素、相对分子质量都相同,结构不同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D.最简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6.将1 mol甲烷与一定量的氯气混合于一量筒中,倒立于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如图所示),对于此反应,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该反应的条件是光照C.该反应的生成物只有四种D.该反应现象是量筒内气体颜色变浅,量筒内壁上有油状液滴,量筒内液面上升7.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A.有机物分子结构十分复杂B.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大量的有机物C.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与其他原子结合D.碳原子有四个共价键,且碳原子间也可以成键,而且有多种成键方式和不同的碳骨架8.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CH3(CH2)2CH3②CH3(CH2)3CH3③(CH3)3CH④(CH3)2CHCH2CH3A.②④①③B.④②①③C.④③②①D.②④③①9.下列性质不是烷烃所具有的是()A.常温下都为气态,都不溶于水B.完全燃烧时产物只有CO2和H2OC.通常不与强酸、强碱及高锰酸钾反应D.与卤素单质可以发生取代反应10.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B.易溶于汽油、酒精等有机溶剂中的物质一定是有机化合物C.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很容易燃烧D.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一般比较复杂,速度缓慢,并且还常伴有副反应发生11.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机化合物都是从有机体中分离出来的物质B.有机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C.有机化合物不一定都难溶于水D.有机化合物不具备无机物的性质12.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正确组合是()①CH3—CH2—CH2—CH2—CH3②CH3—CH2—CH2—CH2—CH2—CH3③④⑤A.②和⑤B.②和③C.①和②D.③和④13.天问一号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说明
本章主题“化学与生活”是初中化学教材的最后一章。

学生在学完各类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后,对自然界中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有机物做个常识性介绍。

教材分为有机物介绍和食品中的营养素两块内容。

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应用初中学习的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探究。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归纳的能力。

由于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教学中可利用此资源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密切联系,自然渗透“两纲”教育,也可以提高学生科学生活的意识。

本章知识结构:
7.1 生活中的有机物(共1课时)
一、设计思想
课题导入:请学生列举生活中接触的物质,然后进行物质分类。

一方面进行物质分类的复习,另一方面有意列举甲烷、酒精等几种有机物,发现甲烷、酒精归不进现有的分类中,从而引入有机物的概念。

认识有机物种类繁多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更能让学生体会有机物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在探究有机物的特点和甲烷的性质时应用初中学习的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特别是对生成物的检验,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意识。

通过甲烷的学习之后,乙醇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启发学生去发现有机物名称中“甲、乙、丙、丁……”和化学式中碳原子个数的关系。

让学生体会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机物的概念,能从物质组成上识别有机物和无机物。

(2)知道自然界中有机物占绝大多数,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有机物。

(3)知道有机物的组成和特点,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4)知道甲烷、酒精等一些简单有机物的分子构成,掌握甲烷和乙醇的性质及用途。

2. 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有机物的特点和甲烷的性质实验过程中,感受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归纳总结等科学方法。

(2)通过甲烷的学习过程,乙醇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感悟从个别到一般的学习方法。

(3)在启发学生去发现有机物名称中“甲、乙、丙、丁……”和化学式中碳原子个数的关系过程中体会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资料收集体验有机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形成科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2)通过是对甲烷燃烧生成物的检验,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意识。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从物质组成上识别有机物和无机物是重点,甲烷和乙醇的分子构成和主要性质也是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有机物和无机化合物在组成上并没有严格区分标准。

四、教学用品
药品:植物油、食品袋、蔗糖、食盐、甲烷气体、石灰水等。

仪器:烧杯、镊子、酒精灯、石棉网、试管、试管夹等。

媒体: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PPT课件。

五、教学流程
1. 流程图
2. 流程说明
[1]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接触的物质,然后按物质分类进行分类。

[2] 从字面含义到有机体与有机物名称的关系引入概念。

[3] 含碳物质并非全部是有机物。

[4] 常见的有机物。

[5] 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离不开有机物
[6] [7] 有机物的组成。

[8] [9] [10] [11] 通过三个学生实验来了解有机物的特点。

[12] [13] [14] [15] 点燃甲烷,并检验产物,学习甲烷的性质和用途。

[16] [17] [18] [19] 阅读归纳乙醇的性质和用途。

[20] 甲烷和乙醇的结构,启发学生去发现有机物名称中“甲、乙、丙、丁……”和化
学式中碳原子个数的关系。

[21]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22] 小结本课和布置作业。

六、教学案例
1. 教学过程
2. 主要板书
3. 相关链接
有机物
科学家们最早把从有生命的有机体中提取出来的物质,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例如尿素、蔗糖、淀粉、油脂等,而把从没有生命的矿石、水等提取出来的物质称为无机物,
如硫酸钙、氧化铁等。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仅可以从有机体中提取越来越多的有机物,而且还可以利用无机物进行人工合成有机物,从而打破了有机物与无机物区别的界线,因此人们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结构,重新给有机物下定义: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即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 、CO 2、CaCO 3等物质,它们的组成中虽然都含有碳元素,但它们的物质基本上与无机物相同,因此把它们都划为无机物。

在日常生活中,汽车的燃料、塑料制品、药物、以至我们身体内每一个细胞,都是由有机化合物所组成的。

所以,有机化学可以说是与我们息息相关,它的发展更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素。

通过研究,多数有机物都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

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且容易燃烧。

燃烧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表明有机物一般都含有碳和氢元素。

此外,还可能含有氧、氮、氯、硫等元素。

另外,绝大多数有机物是非导电体,熔点和沸点较低。

甲烷分子式CH 4(结构简式与分子式一样)。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沸点-161.4℃,比空气轻,它是极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

甲烷和空气成适当比例的混合物,遇火花会发生爆炸。

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跟强酸(如H 2SO 4、HCl )、强碱(如NaOH )或强氧化剂(如KMnO 4)等一般不起反应。

在适当条件下会发生氧化、热解及卤代等反应。

甲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天然气、沼气、坑气及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它可用作燃料及制造氢、一氧化碳、炭黑、乙炔、氢氰酸及甲醛等物质的原料。

甲烷的结构式为:C H H H H。

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空间构型,H —C —H 键角为109°28′,C —H 键能为413kJ/mol ,甲烷的结构式只是表示分子里各原子的连接情况,并不能真实表示各原子的空间相对位置。

乙醇分子是由乙基和羟基两部分组成,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

乙醇分子中的碳氧键和氢氧键比较容易断裂。

乙醇的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一般不能做萃取剂)。

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酒香。

熔点:-114.1℃,沸点:78.3℃。

乙醇的用途:①燃料;②有机溶剂;③化工原料;④饮料;⑤医用消毒剂。

乙醇可渗入细菌体内,在一定浓度下能使蛋白质凝固变性而杀灭细菌。

最适宜的杀菌浓度为75%,因为在浓度为75%的情况下,乙醇与细菌内胞液等渗,利于分布均匀杀菌,而在高浓度时(如95%),由于乙醇使细菌表面迅速脱水,会形成一层保护膜,不利于完全杀菌。

因不能杀灭芽孢和病毒,故不能直接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

50%稀醇可用于预防褥瘊,25%~30%稀醇可擦浴,用于高烧病人,使体温下降。

七、教学反思
本课的内容学生不陌生,所以如何上得有吸引力,就要从有机物的用途,种类和发展前途作为突破口,知识落脚点在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上。

本节的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实可以有相当的空间进行发掘。

初中化学教学中可向学生介绍的常见的有机物:
以下内容可作适当介绍:“西气东输”工程中输送的气体就是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煤矿“瓦斯爆炸”就是由于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发生急速燃烧所引起的;重要的家用气体燃料管道煤气,主要成分一氧化碳、氢气、二氧化碳、少量的甲烷,用管道输送。

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烯(C3H6)、丁烯(C4H8),储存在钢瓶中。

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它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氢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约为同质量汽油的三倍,发热量特别大。

氢气可以用水作为原料来制取,有广泛的来源。

便于贮存。

乙醇的引入可从假酒案的甲醇毒性讲起。

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有毒,不能饮用,饮用工业酒精,会使人失明,甚至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