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下-【8.蚕的一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39《蚕的一生》(教案)

小学科学39《蚕的一生》(教案)

小学科学39《蚕的一生》(教案)【教案】蚕的一生一、教学目标1. 了解蚕的一生,掌握蚕的生命周期及其特点。

2. 理解蚕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养蚕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蚕的一生和生命特点。

2. 养蚕业及其对社会的意义。

三、教学步骤【导入】1.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蚕是怎么来的吗?引导学生讨论蚕的来源和意义,并展示一些与蚕相关的图片。

【主体】2. 讲解蚕的一生:a. 通过图片和文字简要介绍蚕的一生,包括蛹化、变成蝶、产卵等。

b.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蚕的变化:将几只蚕放在透明容器中,观察并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

3. 分享观察结果:a. 邀请学生依次分享他们所观察到的蚕的不同阶段。

b. 教师总结并强调蚕的不同阶段以及其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蚕的生命周期。

4. 讲解养蚕业的意义:a. 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养蚕业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b.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蚕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贡献。

【梳理】5. 归纳总结: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梳理蚕的一生,重点强调蚕的特点和重要性。

b. 学生可在小组内互相检查和完善总结。

6. 完成作业: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编写一篇关于蚕的一生和养蚕业意义的小短文,并在下堂课上交作业。

【拓展】7. 拓展学习: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或图书馆等方式进一步了解蚕的生态环境需求、蚕丝的制作过程等相关知识,并做简单的报告或海报展示。

四、教学方式采用讲解、观察实践、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交流。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评估学生对蚕的认识和观察记录能力。

2. 书面作业评估学生对蚕的一生和养蚕业意义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图片、文字资料。

2. 透明容器、蚕的饲料。

七、教学延伸在学校的园艺课程中,可以将蚕养殖作为一个插花的项目。

学生可以亲自培养蚕、观察蚕的生长变化,并利用蚕丝制作一些小手工作品。

小学科学26《蚕的一生》(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26《蚕的一生》(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26《蚕的一生》(教学设计)蚕的一生蚕是一种寄生于桑树的昆虫,在中国古代曾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它的一生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从卵到成虫,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特征和功能。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蚕的一生,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有趣的昆虫。

蚕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

让我们逐一来看看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功能。

首先是卵阶段。

蚕的一生从母蚕产下的卵开始。

这些卵呈蛋形,外表白色或灰色,光滑而触感凉爽。

卵通常粘附在桑叶的背面。

蚕的卵有着很高的孵化率,可以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孵化为幼虫。

第二个阶段是幼虫阶段。

在孵化后,蝴蝶蚕变成幼小的幼虫。

黄白色的幼虫外表藏于蚕丝织成的茧中,移动缓慢。

这个阶段的蚕主要以桑叶为食,并以其充足的营养为基础,快速成长。

它们会时常蜕皮,以适应自己不断增长的身体。

幼虫的特点是头部较大,身体略细,体色白中带有黄,背部呈深绿色。

幼虫阶段持续约四个星期,期间蚕需要及时补充充足的食物和水分。

这是因为幼虫快速的生长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营养。

此时,幼虫的唾液中含有一个特殊的酶,可以将吃下的桑叶中的纤维素分解为可供其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

在幼虫期结束时,它会停止进食并开始准备进入下一个阶段。

接下来是蛹阶段。

在幼虫期结束时,蚕会蜕皮,将自己包裹在丝绸般的茧中。

这个茧由蚕的唾液与腺体分泌的丝绸纤维制成。

茧的外观呈白色或黄褐色,光滑且坚硬。

在茧内,蚕经历了一个转变成成虫的过程。

这是虫体发育成蚕蛾的关键时期,茧中的蚕逐渐化为新的形态和结构。

整个蛹期大约持续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期间蚕完全依赖体内储存的能量。

最后是成虫阶段。

当蚕在茧内发育完整后,它就成为了成虫,也称为蚕蛾。

蚕蛾从茧中破壳而出,展现出美丽而脆弱的翅膀。

蚕蛾通常不具有飞行能力,因为它们的翅膀往往干裂且容易破碎。

成虫主要依靠羽化液帮助自己破茧而出,然后通过触角和感觉器官来寻找另一只成虫进行交配。

成虫通常只能生存数天到数周的时间,其主要任务是繁殖后代。

《蚕的一生》教学案例分析

《蚕的一生》教学案例分析

《蚕的一生》教学案例分析作者:张萍李红军来源:《科教导刊》2021年第06期摘要《蚕的一生》一课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引导学生从蚕的“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对蚕进行细致观察和研究,是一个长周期的科学实践活动。

本课是在学习了养蚕的方法和亲历了养蚕的过程后,对养蚕活动进行的一个回顾、梳理和反思,以认识蚕一生的生长变化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对动物的生命周期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

本课注重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与课外探究相结合,引导他们课后继续对动物开展相关研究,进行互动学习和交流,不断发现新问题,勇于探索新问题。

本课让学生学习像科学家一样分析和研究事物,不断拓展思维过程和方式,促进他们的深度学习,让养蚕活动变得更有意义。

关键词《蚕的一生》养蚕生命周期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21.02.008An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Cases of “Silkworm's Life”ZHANG Ping[1], LI Hongjun[2]([1]Zhongnan Campus of Wujiaga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Yichang, Hubei 443003;[2]YiduYangshoujing Primary School, Yidu , Hubei 443300)Abstract: The lesson "silkworm's life"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life science. It is a long period of scientific practice to guide students to observe and study silkworm from the four stages of "egg larva pupa adult". This course is a review, carding and Reflection on sericulture activities after learning the methods of sericulture and experiencing the process of sericulture. It starts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growth and changes of silkworm life, and guides students to form a more systematic and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life cycle of animals. This course focuses on guiding students to combine in class learning with extracurricular exploration, guiding them to continue to carry out related research on animals after class, carry out interactiv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constantly find new problems and have the courage to explore new problems. This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to analyze and study things like scientists, constantly expand their thinking process and ways, promote their deep learning, and make sericulture activities more meaningful.Keywords:"silkworm's life"; sericulture; life cycle《蠶的一生》一课是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养蚕”的最后一课。

2.8《蚕的一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

2.8《蚕的一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是否遵守实验规则、是否能够正确进行操作和是否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等。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包括提出观点、支持和反驳他人观点等。
-观察学生的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包括表达清晰、逻辑严密和内容完整等。
-观察学生的讨论成果展示中的互动,包括与他人的互动、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接受他人的反馈等。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设计有趣的板书布局,如将蚕的一生按顺序排列,或使用图形和箭头来表示蚕的生长周期。
-使用幽默的语言或比喻,如将蚕宝宝比喻为“小懒虫”,增加板书的趣味性。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等。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分享观点、倾听他人意见和协作解决问题等。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蚕的生长周期。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观察学生对拓展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对拓展资源的阅读和思考等。
-观察学生的反思总结情况,包括对学习过程和成果的反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8课《蚕的一生》教案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8课《蚕的一生》教案
改进措施:
1. 优化课堂管理: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2. 提高学生参与度: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3. 多样化教学评价: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答案:蚕丝是由蚕的幼虫阶段分泌的丝腺产生的。
例题3:请举例说明蚕在丝绸生产中的作用。
答案:蚕在丝绸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将蚕丝制成丝绸,可以制作成各种衣物、床上用品等。
例题4:请解释为什么蚕的发育过程对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
答案:蚕的发育过程对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因为蚕可以帮助植物传播花粉,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七、板书设计
① 重点知识点:蚕的发育过程
- 受精
- 孵化
- 幼虫
- 蛹
- 成虫
② 重点词:
- 受精卵
- 幼虫
- 蛹
- 成虫
- 丝绸
③ 重点句:
- 蚕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孵化、幼虫、蛹和成虫五个阶段。
- 蚕丝是由蚕的幼虫阶段分泌的。
- 蚕在丝绸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性和趣味性设计:
- 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蚕的发育过程的不同阶段,使板书更加生动有趣。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蚕的发育过程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蚕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蚕的一生》教案(2023春)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蚕的一生》教案(2023春)

8.蚕的一生【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蚕的生长发育需要空气、食物、生活空间以及适宜的温度、湿度。

2.蚕与所有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

3.蚕的一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身体形态、行为表现各不相同。

[科学探究]1.能采用适合的方式交流观察记录的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

2.能基于观察记录,描述蚕一生经历的生命过程。

3.能用数学的方法统计蚕的不同阶段经历的时间以及蚕的寿命。

[科学态度]1.真实客观地陈述自己的观察记录结果。

2.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倾听并吸纳他人的观点。

3.体会到坚持长期观察并及时做好记录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蚕一生生长发育的条件和过程。

【教学难点】整理关于蚕的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资料。

【教学过程】1.新课聚焦经过近2个月的辛苦养蚕,同学们见证了蚕一生的生长过程。

现在打开蚕房看看,里面是什么状况?我们饲养的蚕现在大部分已经死亡了,蚕房中留下了许多新的蚕卵。

有些蚕卵可能又孵化出新的蚁蚕,开启了新一代的生命历程。

我们亲身经历了养蚕的过程,对蚕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进行了观察记录。

我们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蚕的一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我们在养蚕的过程中,会用到各种方法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情况。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蚕的一生》,板书课题。

观察蚕房1、我采用拍照的方法来观察。

2.我制作了详细的观察日记。

3.我用画简图的方法来观察。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养蚕过程及用到的研究方法,来体会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从而揭示课题《蚕的一生》。

2.科学探索探索一:开个展示交流会。

梳理好蚕的生长变化记录表,更有利于我们了解蚕的一生。

蚕的生长变化记录表中包含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你们是如何呈现的呢?下面我们就开一个展示交流会,分享自己观察记录的蚕的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

点拨:我们可以用视频、照片、画图、记录表、观察日记展示蚕的生长变化情况。

(1)视频法:用手机或相机拍摄蚕生长变化的视频,展示关键时期,如蜕皮、结茧、破茧、产卵等。

《蚕的一生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蚕的一生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蚕的一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同砚了解蚕的一生,包括蚕的发展发育过程、蚕丝的生产过程以及蚕对人类的重要性。

2. 培育同砚的观察、沉思和表达能力,提高其科学知识和综合素养。

3. 激发同砚对生物学的爱好,培育同砚的保卫环境、珍惜生命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蚕的发展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2. 蚕丝的生产过程:蚕丝的来源、蚕茧的制作和加工。

3. 蚕对人类的重要性:蚕丝的用途、蚕的经济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1. 精通蚕的发展发育过程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2. 了解蚕丝的生产过程和蚕对人类的重要性。

3. 理解蚕对人类的重要性和蚕丝的用途。

四、教学方法1. 老师讲授: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介绍蚕的一生及相关知识。

2. 同砚谈论:打算小组谈论环节,让同砚自主探讨蚕对人类的重要性。

3. 实地体验:组织同砚实地参观蚕丝生产厂,亲身感受蚕丝的制作过程。

五、进修任务1.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蚕的发展发育过程。

2.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蚕丝的生产过程及蚕对人类的重要性。

3. 完成相关练习,稳固所学知识。

4. 制作蚕丝手工制品,展示在班级展览。

六、教学评判1. 同砚教室表现:包括听课专注度、发言乐观性等。

2. 作业完成状况:包括阅读资料、视频观看、相关练习完成状况。

3. 手工制品评判:依据同砚制作的蚕丝手工制品进行评比,选拔出优秀作品。

七、教学资源1. 电子教材:《蚕的一生》相关知识点。

2. 视频资料:有关蚕的一生及蚕丝生产的视频。

3. 实地参观:蚕丝生产厂的实地参观。

八、参考书目1. 《蚕的一生》2. 《蚕与蚕丝》3. 《昆虫的生活》以上为《蚕的一生》作业设计方案,期望能够激发同砚对生物学的爱好,让他们从身边的小事中感受到科学的玄妙和生命的珍贵。

愿同砚在这堂课中收获知识,培育关怀生命、保卫环境的认识,成为有经受的摩登公民。

第二课时一、设计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援助同砚深度了解蚕的一生过程,包括蚕的发展环境、生理特点、发展阶段等内容,通过多样化的进修方式,激发同砚的进修爱好,提高他们对蚕的熟识和理解。

《蚕的一生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蚕的一生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蚕的一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蚕的生命周期和生长过程,了解蚕的特点和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尊重生命,从小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蚕的生命周期和特点;2. 蚕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3. 蚕的作用和价值;4. 蚕丝的制作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1. 蚕的生命周期和特点;2. 蚕的作用和价值。

四、教学方法:1. 实地观察:带领学生实地观察蚕的生长过程;2. 实验操作: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了解蚕丝的制作过程;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1. 探究阶段(1)启发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蚕这种昆虫的生长环境和生命周期;(2)课堂活动:观察图片或视频,带领学生了解蚕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 实验阶段(1)实验设计:设计蚕丝制作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2)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

3. 总结阶段(1)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蚕的作用和价值;(2)展示汇报: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分享学习心得。

六、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蚕的文章,包括蚕的生命周期、作用和价值;2. 实践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制作一段蚕丝,并制作展板展示;3. 探究作业:要求学生选定一个关于蚕的问题进行调研,并进行小组讨论。

七、评估方法:1. 实验成绩:根据学生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进行评分;2. 书面作业评估:评分标准包括内容的完整性、逻辑性和表达能力;3. 展示汇报评估:评分标准包括展示的内容、组织形式和表达方式。

八、拓展延伸: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蚕丝生产厂家,了解更多有关蚕的知识;2. 亲子互动:邀请家长参与蚕的作业设计过程,增进家校互动和合作。

通过本次设计的《蚕的一生》作业,旨在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操作,深入了解蚕的生命周期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引导他们尊重生命,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8蚕的一生
班级及学期四班级下学期相关领域生命科学领域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单位联系方式
教学分析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对整个养蚕活动进行回顾、梳理、反思。

通过整理养蚕日记和各个阶段的观察记录,回顾、梳理蚕的一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了解像蚕这样的生长过程是变态发育。

在此基础上,认识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了解还有一些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也有像蚕一样的变态发育现象。

通过分析、比较、归纳,认识动物都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进展阶段。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科学知识:
1.基于前期观察,能描述蚕从蚕卵孵化到蚕蛾死亡的生命过程。

2.认识动物都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进展阶段
科学探究:
1.能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总结蚕的生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主要阶段,了解变态发育现象。

科学态度:
1.通过养蚕活动,体会到事物是不断变化的,自然事物以及各种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通过养蚕活动,了解并意识到人类为满意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不断改进的技术和产品。

教学重点:基于前期观察,能描述蚕从蚕卵孵化到蚕蛾死亡的生命过程。

教学难点:认识动物都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进展阶段。

教学预备:
(一)老师预备
有关蚕的一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二)学生预备
学生活动手册、铅笔、养蚕日记或养蚕小报等。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通过分析、比 较、归纳,认识动物都
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进展阶段。

通过分析、归纳,总结蚕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描述蚕的一生中身体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 归纳蚕的生命周期。

举例说出植物和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科学实践活动一:认识蚕的一生 科学实践活动二:认识
其他动物的一生 拓展与应用:查阅资料还有哪些动物的生长过程中也有变态发育现象
激发学生带着拓展思考的问题,课后查阅资料,认识更多动物的生命过程和生长发育特点。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回顾养蚕过程,蚕的一生是怎样进展变化的?
问题聚焦,直接指向蚕的一生是怎样进展变化的。

教学阶段老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置
意图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在养蚕活动已近尾声时,提出问题:
•回顾养蚕过程,蚕的一生是怎样进展变
化的?
•蚕的一生中身体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
化?
•在养蚕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
2.由此引入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做好日常
的养蚕观察记录、写好
养蚕日记,并做好观察
记录的整理工作是前提。

学生在课前完
成,然后在课堂上引导
学生交流,相互补充、质
疑和评价。

可以利用概念图、制作
"养蚕小报"等多种多样的形
式,直观、形象地呈现养蚕观
察记录的整理成果,更加直观
的了解蚕的一生。

科学实践一、认识蚕的一生
1.整理养蚕日记或记录,并围绕上述问
题交流、汇报。

(1)学生小组派代表在全班展示制作的
“养蚕小报”,对养蚕过程进行回顾、
梳理。

(2)组织学生评价各组制作的“养蚕小
报”,相互补充、质疑、完善。

2.认识蚕的生命周期和变态发育现象。

(1)提出问题:
•蚕的一生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
•蚕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哪些阶段?
•在各个阶段蚕的形态特征不同?
(2)出示蚕在不同时期的呂学生表达、
交流对蚕的生长阶段和生命周期的认
识。

(3)在全班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对蚕的
生命周期和变态发育等形成共识。

蚕卵孵出蚁蚕,这是蚕生命的开始。


着,蚕开始生长、发育、繁殖,到最后
死亡,完成一个生命周期。

蚕的一生中
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蛾)四个阶段,
在这四个阶段蚕的形态特征差别很大,
像这样的生长过程叫作变态发育。

3认识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1)提出问题:
•你还了解哪些动物的生命周期?
•还有哪些动物的生命过程中有像蚕一
样的变态发育现象?
(2)学生讨论、交流。

(3)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引导
学生分析、归纳、认识哺乳类、鸟类、
昆虫等一些动物的生命周期。

学生分组进行交流汇
报。

学生再讨论其他悉的
动物,认识它们的生
命过程和生命周期。

通过分析、比较、归
纳,认识动物都有生有死,
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
进展阶段。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
使学生对动物的变态发育有
(4)用PPT课件(或图片、视频)呈现蝴
蝶、青蛙等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引导
学生认识蝴蝶、青蛙等动物的生长过程
中也有变态发育现象。

(5)小结。

动物都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
中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

变态发育是昆
虫、青蛙等许多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
具有的现象。

更加深刻的认识。

拓展与应用1.请学生课后査阅资料,进一步了解除
了蚕、蝴蝶、青蛙外,还有哪些动物的
生长过程中也有变态发育现象, 它们的
变态发育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
解更多动物的生命周
期。

激发学生带着拓展思考
的问题,课后查阅资料,认识
更多动物的生命过程和生长
发育特点。

板书设计
8蚕的一生
蚕卵幼虫蛹蛾(成虫)
蝴蝶卵幼虫蛹蝴蝶(成虫)
青蛙卵幼虫(蝌蚪)青蛙(成虫)
鸡卵小鸡大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