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南医大毒理学习题集(含答案),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毒理学习题及答案

毒理学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答案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化学致癌物:指能够引起或诱导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为肿瘤的一类化学物质。

2.终致癌物:指间接致癌物在活化过程中间产物是近致癌物,近致癌物进一步代谢活化生成的产物称终致癌物。

3.引发剂:指致癌物直接作用于DNA,引起基因突变,使单个或少量细胞发生永久性的、不可逆的遗传性改变,成为突变细胞,或称“启动细胞”,诱发细胞突变的因素称为引发剂。

4.促长剂:指本身无致癌性,在给予遗传毒性致癌物之后,再给以促长剂可增强遗传毒性致癌物的致癌作用。

5.助致癌物:指本身无致癌活性,在遗传毒性致癌物之前、同时给予,或当致癌物引起的DNA损伤仍存在时给予,能增强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

二、选择题1. 确证的人类致癌物必须有AA.人类流行病学及动物致癌实验方面充分的证据B.经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有一定的线索C.充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D.已建立了动物模型2. 60年代初期,震惊世界的反应停(thalidomide)事件,首次让人们认识到 A A.化学物的致畸性B.化学物的致癌性C.化学物的致突变性D.药物的致癌性3. 判别化学物质致癌性所使用的系统不包括AA.一般毒性试验B.短期试验C.动物诱癌试验C.人类流行病学研究4. 化学致癌的阶段学说,认为化学致癌是多阶段过程,至少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先后次序为BA.启动、进展、促癌B.启动、促癌、进展C.促癌、进展、启动D.促癌、启动、进展E.进展、启动、促癌5. 恶性转化细胞的特征不包括 DA.细胞形态改变B.细胞生长能力改变C.细胞生化表型改变D.细胞坏死6. 关于癌症病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EA.癌症是由单种病因诱发的B.癌症是由生物因素诱发的C.癌症是由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环境因素诱发的D.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辐射致癌和病毒致癌E.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化学因素7、关于前(间接)致癌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必须经代谢活化才具有致癌活性的化学物质称为前致癌物B.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加氧酶是最重要的代谢解毒酶C.催化二相结合反应的代谢酶没有代谢活化作用D.前致癌物是亲电子剂,与DNA能直接反应E.致癌物经代谢活化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为终致癌物8. The process of decision point carcinogen testing DA. is limited to the evaluation of promoters of carcinogenicity.B. evaluates only in vitro tests for carcinogenicity.C. requires evaluation of all possible tests for carcinogenesis.D. evaluates a number of systematic, sequential tests for carcinogenicity.9. The correct sequential chronological steps in carcinogenesis are DA. bioactivation, progression, promotion, initiation.B. initiation, bioactivation, progression, promotion.C. initiation, promotion, progression, bioactivation.D. bioactivation, initiation, promotion, progression.三、简答题1. 化学致癌作用机理,目前有哪几种学说?答案要点:(1)体细胞突变学说。

毒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毒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毒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毒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动物行为b) 毒物的防制c) 毒物的来源d) 毒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和效应2. 毒理学主要研究毒物对生物体的哪些方面的影响?a) 肌肉收缩b) 呼吸系统功能c) 生殖能力d) 所有选项3. 毒性是指毒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有害效应的程度。

下列哪种毒性描述是正确的?a) 致癌性毒性是指毒物对生物体的致命效应b) 急性毒性是指毒物长期暴露的效应c) 气味的刺激性是毒物的生化毒性d) 慢性毒性是毒物短期暴露的效应4. 下列哪个是最常用的毒物暴露途径?a) 呼吸系统b) 消化系统c) 皮肤接触d) 注射入血液5. 毒物的代谢通常发生在哪个器官?a) 肺b) 肝脏c) 肾脏d) 心脏二、判断题1. 毒物对人体的影响不受剂量大小的限制。

( )2. 急性毒性是指毒物长期以来对生物体的影响。

( )3. 遗传毒性是指毒物对生物体基因的变异产生的影响。

( )4. 吸入毒物时,使用呼吸防护设备可以减少毒物的暴露。

( )5. 毒物的代谢通常发生在肝脏。

(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毒物对生物体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的区别。

2. 列举常见的毒物暴露途径,并简要说明如何减少毒物的暴露。

3. 什么是LD50?它如何衡量毒物的毒性?4. 请解释毒物代谢的过程以及代谢产物的可能影响。

5. 简要说明如何进行毒物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四、应用题1. 某工厂的职工不慎吸入有毒气体,表现出中度中毒症状。

请列举该工厂应立即采取的应急措施,并简述其原理。

2. 你是一家化工公司的毒理学专家,请根据现有研究结果,评估某种化学品的毒性,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护建议。

3. 某人因长期摄入过量含汞食物而中毒。

请说明汞在人体内的代谢路径和可能的毒性效应。

答案:一、选择题1. d) 毒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和效应2. d) 所有选项3. d) 慢性毒性是毒物短期暴露的效应4. a) 呼吸系统5. b) 肝脏二、判断题1. 错误 (×)2. 错误 (×)3. 正确(√)4. 正确(√)5. 正确(√)三、简答题1. 急性毒性是指毒物短期暴露时的有害效应,通常在短时间内产生明显的症状和毒性反应;慢性毒性是指长期或重复暴露下的持续性或累积性有害效应,可能对身体的器官和系统造成慢性损伤。

毒理学基础试题整理全附答案

毒理学基础试题整理全附答案

毒理学基础试题整理(全)附答案.成都医学院毒理学基础题库第一章绪论法的教父的是(C)。

A Grevin )B 、毒理学主要分为(1DRamazzini三个研究领域。

C ParacelsusD A描述毒理学、管理毒理Fontana学、生态毒理学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

学、生态毒理学 A 危险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危险度管理。

生态毒理学、机制毒理 C B替代法又称“学、管理毒理学 3R”法,即优化、评价和取代。

D 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C通过整体动物实验,可学、管理毒理学以获得准确的阈剂量。

、用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 2 D以获得用于评价只进行啮齿类动物的终毒性试验,生致癌试验不能初步预测人群和环境特定化学物暴出某些化学物的潜在危害)的A露的危险度信息是(性或致癌性。

工作范畴。

5描述毒理学、危险度评价的四个步骤B 机A是(A)制毒理学A危害性认证、剂量-D C管理毒理学生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态毒理学度特征分析。

、被誉为弗洛伊德学说的3先驱、B药物化学揭破学家、观察损害作用阈剂量反应关化学创始人和现代化学疗-、剂量)LOAEL(2成都医学院毒理学基础题库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对机体(B)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特征分析。

的深入观察研究。

C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A慢性毒作用关系评价、获得阈剂量、危B急性毒作用险度特征分析。

C 易感性研究D危害性认证、结构-活性D不易感性研究接触评定、关系研究、危险度特征分析。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毒理6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学研究方法(C A体内、体外实验B流行病学研究。

、毒物是指(1 D)验 A 试临C床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人体观察D 体重的物质7 、体内试验的基本目的B 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A性损害的物质检测外源化合物一般毒A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性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D 检测外源化合物阈剂量B量即能引起机体发生损害探讨剂量C -反应关系作用的物质为其它实验计量设计提D、关于毒性,下列说法错2供数据。

毒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毒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毒理学复习题及答案1. 什么是毒理学?2. 毒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3. 简述剂量-反应关系。

4. 解释什么是LD50,并举例说明。

5. 描述毒物的分类方法。

6. 什么是毒性?7. 简述毒物的代谢过程。

8. 描述毒物如何通过生物膜。

9. 列举至少三种常见的毒理学测试方法。

10. 解释什么是毒物的生物累积性。

11. 描述毒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2. 简述毒物对肝脏的影响。

13. 什么是遗传毒性?14. 解释什么是致癌性。

15. 描述毒物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答案1. 毒理学是研究外源性因素(如化学物质、生物因素或物理因素)对生物体(特别是人类)的有害影响的科学。

2. 毒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药物毒理学、环境毒理学、工业毒理学、食品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等。

3. 剂量-反应关系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毒物剂量与生物体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4. LD50是指能够导致一半测试动物死亡的剂量。

例如,如果一种化学物质的LD50为50mg/kg体重,那么这意味着每公斤体重摄入50毫克该化学物质将导致一半的测试动物死亡。

5. 毒物的分类方法包括:根据来源分类(如天然毒物和合成毒物)、根据作用机制分类(如神经毒、肝毒等)。

6. 毒性是指一种物质引起生物体损伤的能力。

7. 毒物的代谢过程通常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阶段。

8. 毒物通过生物膜主要通过被动扩散、主动转运和特殊转运等方式。

9. 常见的毒理学测试方法包括:体外细胞培养测试、体内动物实验、计算机模拟等。

10. 毒物的生物累积性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生物体内积累的现象。

11. 毒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能包括神经传导的干扰、神经细胞的损伤等。

12. 毒物对肝脏的影响可能包括肝脏功能损害、肝细胞损伤等。

13. 遗传毒性是指某些化学物质能够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如DNA损伤或基因突变。

14. 致癌性是指某些化学物质能够引起细胞的异常增殖,导致癌症的发生。

毒理学基础试题整理(全)附答案

毒理学基础试题整理(全)附答案

精品文档. 第一章绪论1、毒理学主要分为(D)三个研究领域。

A描述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生态毒理学B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生态毒理学C生态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D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2、用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毒性试验,以获得用于评价人群和环境特定化学物暴露的危险度信息是(A)的工作范畴。

A描述毒理学B机制毒理学C管理毒理学D生态毒理学3、被誉为弗洛伊德学说的先驱、化学揭破学家、药物化学创始人和现代化学疗法的教父的是(C)。

A GrevinB RamazziniC ParacelsusD Fontana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危险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危险度管理。

B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评价和取代。

C通过整体动物实验,可以获得准确的阈剂量。

D只进行啮齿类动物的终生致癌试验不能初步预测出某些化学物的潜在危害性或致癌性。

5、危险度评价的四个步骤是(A)A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B观察损害作用阈剂量(LOAEL)、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C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获得阈剂量、危险度特征分析。

D危害性认证、结构-活性关系研究、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毒理学研究方法(C)A体内、体外实验B流行病学研究C临床试验D人体观察7、体内试验的基本目的(A)A检测外源化合物一般毒性B检测外源化合物阈剂量C探讨剂量-反应关系D为其它实验计量设计提供数据8、体外试验是外源化学物对机体(B)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

A慢性毒作用B急性毒作用C易感性研究D不易感性研究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1、毒物是指(D)。

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引起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关于毒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毒理学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毒理学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毒理学试题(卷)与答案解析..食品毒理学试题第一、二章第一章:A型题(1×30)1.关于半数致死剂量叙述正确的是( C )A.半数致死剂量是一个统计学数值,能够全面反映外源化学物的毒性特征B.半数致死剂量只与毒物本身和实验动物有关C.半数致死剂量越大,表示毒物毒性越弱D.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时,必须注明染毒时间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慢性毒性试验一般连续染毒为3个月B.亚慢性毒性试验应连续染毒3周C.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2周D.急性毒性试验应选用初断乳的动物3、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毒物的( D )A.剂量B.作用时间C.毒性D.蓄积作用4、下列哪一项效应属于量效应(B )A. 尿中δ-ALA的含量B. 中度铅中毒C. 动物死亡D. 持续性肌肉松弛E. 正常细胞发生恶变6、.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__B____。

7、急性毒作用带为___D____。

A.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C.最小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D.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8、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__D____。

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9、__A____是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A.动物试验B.化学分析 C.流行病学调查 D.微生物试验系统10、.MLD指的是___C____。

A.慢性阈剂量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D.最大无作用剂量11、.LOAEL指的是__B_____。

也称最低毒作用量(LTD)、最小作用剂量(MED)、阈剂量(TD) A.慢性阈剂量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C.最大耐受量 D.最大无作用剂量12、—13、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B.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大部分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C.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D.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高剂量14、( D )是检查受试外源化学物能否通过妊娠母体引起胚胎毒性或后代畸形的动物试验。

完整毒理学练习题+答案

完整毒理学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毒物单纯扩散正确的是AA.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不消耗能量 B.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消耗能量C. 由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不消耗能量 D.由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消耗能量2.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一般需要经过BA.一个阶段 B.两个阶段 C.三个阶段 D.四个阶段3.食品毒理学研究食品中化学物的毒性主要采用BA.体外试验 B.体内试验C.流行病学研究 D.人体观察4.影响化学物毒性的实验条件主要是DA.实验动物的物种、实验动物的品系以及实验动物的个体因素与毒性反应B.温度与湿度、昼夜节律以及动物的饲养条件C.实验动物的性别、年龄、生理状况和营养状况D.途径和溶剂、染毒次数以及动物的饲养条件5.外源化学物致敏作用研究的首选动物为AA.豚鼠 B.大鼠 C.家兔 D、小鼠6.亚慢性毒性试验染毒期限一般为BA。

24小时 B.1—3个月 C.1年 D.2年7.慢性毒性试验中,高、中、低各剂量组间的剂量组距一般相差不小于CA.4倍 B.3倍 C.2倍 D.1倍8.基因中DNA序列的改变.通常称为A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畸变C.染色体的结构改变 D.染色体的数目改变9.细胞丢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叫做BA.整倍体 B.非整倍体 C.断裂 D.断片10.有些化学物质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其原形或其化学水解产物就可以引起生物体的突变,该化学物称为DA.染色体畸变剂 B.间接诱变剂C. 基因突变剂 D.直接诱变剂11.化学致癌的多阶段学说认为,化学致癌一般包括CA。

致癌和促癌阶段 B.致癌、促长和进展阶段C.引发、促长和进展阶段 D.促癌、致癌和进展阶段12.哺乳动物致癌试验中,整个试验结束后,患瘤动物总数在有效动物总数中所占的百分率,称为DA.癌变发生率 B.癌变发生数C.肿瘤发生数 D。

肿瘤发生率13.从孕体的主要发育阶段来看,对外源化学物损伤极为敏感的胚胎时期是BA.着床期 B.器官形成期C.胎儿期 D.原肠期1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第三阶段试验中的最敏感指标所得的NOAEL,若小于或等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100倍,则说明CA.该受试物可考虑允许使用于食品 B.该受试物毒性较弱C 该受试物毒性较强 D.该受试物应进行慢性毒性试验15.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AA,解磷定 B.石灰水 C.乙酰胺 D.美兰16.动物试验结果已证明,黄曲霉毒素主要诱发CA.皮肤癌 B.淋巴癌 C.肝癌 D.肺癌·17.在进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时,凡属毒理学资料比较完整,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日允许摄人量或不需规定日允许摄人量者,要求进行CA.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B.急性毒性试验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C 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D.急性毒性试验18.慢性锌中毒的临床表现是CA. 便秘 B.神经性皮炎C.顽固性贫血 D.血红蛋白含量升高19.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DA.神经系统症状 B.心血管病变C.胃肠道症状 D.牙齿和骨骼的损害20.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BA.微生物 B 外来化学物质C.寄生虫或虫卵 D.环境污染物21.若想定性描述一种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可能性,宜选用AA.危害性 D.毒性 C.危险性 D.毒效应22.一般认为,外源化学物的致突变作用属于AA.迟发毒性作用 B.可逆毒性作用C.一般毒性作用 D.无阈毒性作用23.在生物体内可测量的生化、生理、行为、病理组织学或其他方面的变化,称为DA.接触生物学标志 D.反应生物学标志C.效应生物学标志 D.易感性生物学标志24.苦杏仁中毒属于AA.氰苷中毒 B.皂素中毒 C.真菌中毒 D.霉菌毒素中毒25. 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著名水俣病是由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引起的,主要含重金属( B )A.铜B.汞C.铅D.铁26.按照丙烯酰胺来源推断,下列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最高的是( D )A.大米B.面粉C.黄瓜D.薯片27.关于半数致死剂量叙述正确的是( A )A.半数致死剂量是一个统计学数值,能够全面反映外源化学物的毒性特征B.半数致死剂量只与毒物本身和实验动物有关C.半数致死剂量越大,表示毒物毒性越弱D.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时,必须注明染毒时间28.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类是( A )A.B1B.G1C.M2D.G229.就营养因素而言,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属于有效促长剂的是( ?A )A.碳水化合物合理脂类B.维生素AC.维生素CD.维生素B2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慢性毒性试验一般连续染毒为3个月B.亚慢性毒性试验应连续染毒3周C.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2周D.急性毒性试验应选用初断乳的动物31.致畸指数是( ?C )A.母体LD50与胎仔最小摄入量之比B.母体LD50与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剂量之比C.母体LD50与胎仔最大致畸作用剂量之比D.母体LD50与致畸危害指数之比32.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是1993年投放美国市场的( B )A.大豆B.西红柿C.玉米D.马铃薯33.下列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A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B2D.维生素C34.危险度是( ?A )A.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能力B.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C.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性估计D.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量估计二、填空题1.毒理学中的剂量通常是指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量或给予机体化学物质的量,一般以mg/kg 表示。

毒理学基础试题(全)附答案

毒理学基础试题(全)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1、毒理学主要分为(D)三个研究领域。

A描述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生态毒理学B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生态毒理学C生态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D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2、用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毒性试验,以获得用于评价人群和环境特定化学物暴露的危险度信息是(A)的工作范畴。

A描述毒理学B机制毒理学C管理毒理学D生态毒理学3、被誉为弗洛伊德学说的先驱、化学揭破学家、药物化学创始人和现代化学疗法的教父的是(C)。

A GrevinB RamazziniC ParacelsusD Fontana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危险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危险度管理。

B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评价和取代。

C通过整体动物实验,可以获得准确的阈剂量。

D只进行啮齿类动物的终生致癌试验不能初步预测出某些化学物的潜在危害性或致癌性。

5、危险度评价的四个步骤是(A)A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B观察损害作用阈剂量(LOAEL)、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C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获得阈剂量、危险度特征分析。

D危害性认证、结构-活性关系研究、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毒理学研究方法(C)A体内、体外实验B流行病学研究C临床试验D人体观察7、体内试验的基本目的(A)A检测外源化合物一般毒性B检测外源化合物阈剂量C探讨剂量-反应关系D为其它实验计量设计提供数据8、体外试验是外源化学物对机体(B)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

A慢性毒作用B急性毒作用C易感性研究D不易感性研究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1、毒物是指(D)。

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引起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关于毒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主编周建伟刘起展主审王心如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二00 四年四月2前言《毒理学基础习题集》是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组织编写的第四版《毒理学基础》的配套教材。

习题内容主要依据第四版《毒理学基础》的内容编写而成,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同时本书也可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导用书。

本书编写还参照了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内容与范围。

因此,本书还可作为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参考用书。

考试是评定应试者知识结构与能力、检查教学效果、客观进行教育评估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毒理学基础的学习过程中,有必要编写一本适应考试需要的教材。

本书的主要试题类型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即选择题,其覆盖的知识面较宽,能检查应试者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分析、综合和应用等能力,并且评卷比较客观。

主观题指名词解释、问答题和论述题。

主观题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突出教材重点,考查学生应用能力。

因水平有限,本书中错误与疏漏难免,恳切希望各院校老师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2004 年4 月3使用说明1.A 型题(单项最佳选择题)每道试题由一个叙述性题干和四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组成。

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佳选择,称为正确答案,其余三个均为干扰答案,从中选择最佳2.B 型题(配伍题)B 型题的基本结构是先列出五个备选答案,接着是至少二道用数字标明的试题,需从备选答案中为每题配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3.名词解释解释名词时,只需对该词作出明确解释,不需进一步讨论。

4.问答题对问答题只需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回答内容的要点,不需展开讨论。

5.论述题论述题则需进一步展开讨论。

1 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2)第三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 (7)第四章毒性机制 (13)第五章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 (14)第六章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17)第七章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22)第八章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 (30)第九章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 (34)第十章管理毒理学 (37)1 第一章绪论【A 型题】1.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DA.核素B.细菌C.病毒D.各种化学物质2.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 C A.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B.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C.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边缘学科D.卫生毒理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D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以上都是【B 型题】【名词解释】1.毒理学2.现代毒理学3.卫生毒理学4.管理毒理学【问答题】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及卫生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2.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3.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4.如何理解毒理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5.毒理学主要分支有哪些?【论述题】1.试述毒理学发展趋势及有关进展。

2.谈谈现代毒理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2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A 型题】1.毒物是D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 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LD50 的概念是 D 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D.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统计值)3.LD50 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 CA.LD50 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B.LD50 值与急性阈计量成反比C.LD50 与毒性大小成反比D.LD50 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BA.LD100B.LD50C.LD01D.LD05.对于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C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D.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6.毒性的上限指标有 B A.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计量,最小致死量B.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C.绝对致死量,最大无作用计量,阈计量,半数耐受计量D.绝对致死量,阈计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7.最大无作用剂量(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是B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8.最小有作用剂量(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是D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D.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9.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 BA.绝对致死剂量B.半数致死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以上都是10.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 A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1.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 B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2.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C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3.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D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D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5.对LD50 描述错误.的是D 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C.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D.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16.对阈剂量描述错误.的是 D A.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B.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C.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D.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17.对毒作用带描述错误.的是D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 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D 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18.急性毒作用带为 A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19.慢性毒作用带为 C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20.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 EA.LD50B.LD0C.LD01E.LD10021.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小 BA.LD50B.LD0C.LD01D.LD10022.对LD50 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C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又称致死中量C.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D.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23.慢性毒作用带为 C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24.机体组织细胞对毒作用反应特点不包括:BA.具有特异的靶器官和靶部位B.病变性质相同C.病变性质各有不同D.病变程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25 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 D 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 状曲线D.非对称S 状曲线26.S-曲线的特点是 A A.曲线开始平缓,中间陡峭,最后又趋平缓B.曲线开始平缓,中间平缓,最后陡峭C.曲线开始陡峭,中间平缓,最后仍平缓D.曲线开始陡峭,中间陡峭,最后平缓【B 型题】27~30 题A效应B 反应C 剂量—效应(反应)关系D 有的个体不遵循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规律E 剂量反应曲线27.用CCl4 给大鼠经呼吸道感染后,测试大鼠血清中GPT 升高,CCl4 所发生的GPT 改变为A l4 染毒大鼠100 只中有50 只GPT 升高,即效应发生率为50%,此为B29.随着CCl4 染毒剂量的增高GPT 显著增高C30.某患者因上感而就医,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中致死D【名词解释】1.毒物2.biomarker3.medianlethaldose4.hypersensibility5.hormesis6.Zch7.靶器官8.毒性9.阈剂量10.最大无作用剂量11.剂量-效应关系12.剂量-反应关系13.危险度14.危害性15.安全性【问答题】1.毒理学中主要的毒性参数有哪些?2.一般认为哪些毒性作用有阈值,哪些毒性作用无阈值?3.为什么把毒效应谱看成连续谱?4.绘制一条典型的剂量-反应曲线。

标出阈值和饱和度。

标出二者轴线。

5.一个剂量-反应曲线能告诉毒理学者怎样的信息?6.NOEL, NOAEL, LOEL 和LOAEL 之间的区别是什么?7.生物学标志有哪几类?【论述题】1.试述描述毒物毒性常有指标及意义2.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及意义如何?7 第三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A 型题】1.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C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B.滤过C.简单扩散D.载体扩散2.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D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B.溶解度C.气血分配系数D.以上都是3.pKa 为4.2 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AA.胃B.十二指肠C.小肠D.结肠4.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D A.动物种属B. 年龄C.生理状态D.以上都是5.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DA.肠道B.唾液C.汗液D.肾脏6.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 CA.肾小球简单扩散B.肾小球主动转运C.肾小球滤过D.肾小管主动转运7.代谢活化是指 C A.一相反应可以增毒,二相反应可以减毒B.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D.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8.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两重性表现在DA.N 一氧化.苯胺N 羟基苯胺(毒性增强)B.脱硫反应,对硫磷对氧磷(水溶性增加,毒性增强)C.环氧化,苯并(α)芘7,8-二醇- 9,10 环氧化物(致癌)D.以上都是生物转化两重性的典型例子9.有机磷化合物取代基不同其毒性不同,下列哪项正确DA.R1,R2 同为乙基时毒性比甲基毒性大B.Y 基团为O 时毒性大于SC.X 基团为酸根时,强酸毒性比弱酸毒性大D.以上都对10.N-羟化反应常见的化合物是 BA.苯B.苯胺及2-乙酰氨基芴C.苯酚D.羟甲基八甲磷11.常见的诱导剂有 A 如有选项:E 以上都是,则选 E A.苯巴比妥B.3-甲基胆蒽C.六氯联苯D.DDT12.物种差异影响化学物的毒性的例子是CA.猴子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B.家免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C.鼠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D.猫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13.外来化含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 D 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B.酶的含量增加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D.以上都是14.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D 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D.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15.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 CA.简单扩散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滤过17.能阻止水、电解质和某些水溶性差的物质屏障是BA.表皮角质层B.连接角质层C.上皮角质层D.真皮角质层(答案的参考资料:经表皮进入体内的毒物需要越过三道屏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