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字画印章解读大全
古代印章的样式

古代印章的样式古代印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文化符号,也是一种实用工具。
印章的样式多种多样,它们的形态和图案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就古代印章的样式进行详细介绍。
一、篆刻印章篆刻印章是中国印章中最为古老、最为传统的一种,它是中国印章文化的源头。
篆刻印章的样式主要有三种:方章、圆章和长方形章。
方章是指印章的外形呈正方形,印面上刻有文字或图案。
圆章是指印章的外形呈圆形,印面上刻有文字或图案。
长方形章是指印章的外形呈长方形,印面上刻有文字或图案。
篆刻印章的样式简洁明了,线条流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理念和艺术风格。
二、隶书印章隶书印章是中国印章中的一种,它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隶书印章的样式与篆刻印章有所不同,它的线条更为流畅,字形更为规范,更加符合书法艺术的审美标准。
隶书印章的样式有方章、圆章和长方形章三种,但是隶书印章的字体比篆刻印章更加规范、规整。
三、楷书印章楷书印章是中国印章中的一种,它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楷书印章的样式与篆刻印章和隶书印章有所不同,它的字体更加规范、规整,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
楷书印章的样式有方章、圆章和长方形章三种,但是楷书印章的字体比隶书印章更加规范、规整。
四、图案印章图案印章是中国印章中的一种,它的样式以图案为主,字体居次。
图案印章的样式多种多样,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如花卉、动物、风景等等。
图案印章的样式多样,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图案艺术。
五、书画印章书画印章是中国印章中的一种,它的样式主要是以书法和绘画为主。
书画印章的样式也很多样化,可以是名家书画的签名印章,也可以是自己的书法和绘画作品的印章。
书画印章的样式既体现了文化内涵,也体现了艺术价值。
六、名人印章名人印章是中国印章中的一种,它的样式主要是名人的名字或者名言警句。
名人印章的样式多种多样,有些是古代名人的名字,有些是现代名人的名字,有些是名言警句。
解析隋、唐、宋、金、元印章

解析隋、唐、宋、⾦、元印章 隋代统⼀南北,年代虽短,印章制度却产⽣了⾮常⼤的变动,印章以实⽤为主,印⾯变⼤,朱⽂印增多,印⽂线条开始缠绕折叠等等。
⾃此,随着⽂⼈的参与,官印与私印开始彻底地分化了,并产⽣了许多全新的印章类型。
1、官印。
这⼀时期的官印以实⽤为⽬的,⼀般⽤铜质印材,并以印⾯的⼤⼩来区分官吏的等级。
所不同的是⼤凡少数民族⼊主中原后,官印中有的会加⼊本民族的⽂字。
⼀般⽽⾔,唐代官印的印⽂线条较为均匀,与边框线条的粗细的差别不⼤,显得疏朗、空灵,它作为⼀种古代实⽤印章的新的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朱⽂印式发展的先河。
宋代及宋以后,官印的边栏⽇渐加宽,⽂字则以“九叠篆”为主,显得繁琐造作,少有天趣。
⽽有⼀种低下职位的官印——“朱记”印,由于不拘成法,⾃然真率,在篆刻艺术发展史上独树⼀帜。
2、私印。
隋唐私印传世极少。
唐宋时期,由于皇帝雅好书画,富于收藏,出现了专门的书画鉴藏印。
⽂⼈⼠⼤夫也开始使⽤并介⼊印章的制作,他们既不属于⼀般官印的“板”,⼜不⽢于⼀般私印的“俗”,当然也不满⾜于先前印章的形式与使⽤⽅法,从⽽逐渐产⽣了许多全新的印章形式。
除了姓名印外,还出现了收藏印、斋馆印、字号印、词句印等等。
这些印,在形式上⼤致存在两种追求,即对唐阳⽂官印的模仿和对汉⽩⽂印的效法,前者与唐代篆书的复兴有关,后者则与⾦⽯学的兴起有关。
作为实⽤的私印,唐宋以后,特别是到了元代,⾪书印、真书印愈来愈为⼈们所使⽤,并逐渐演化为最简朴的“元押”,它作为私印以极端简单的形式表现,具有独特的审美趣味。
隋唐官印 隋唐⾄宋元,乃⾄南北朝,是中国印章艺术的相对低潮时期。
隋唐官印存世极少。
隋朝短祚,唐代制度据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记载,规定要上缴废印。
⼀律送⾄礼部员外郎,先在厅前的⼤⽯上碎其字然后在销毁,故传世唐印更少。
清以前甚少有这⽅⾯的资料,清⼈瞿中溶《集古官印考》收录了唐以来的官印⼀百多⽅,但只有考证,不见印⽂。
古代名人印章鉴赏

古代名人印章鉴赏印章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品,既具有实用性,又富有审美价值。
古代名人的印章更是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们不仅代表了名人的身份和地位,更展示了他们的才华和个性。
一、孔子的印章孔子的印章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印章之一。
这方印章的形状简单大方,上面刻有“子思”二字,字体工整,线条流畅。
孔子的印章代表了儒家思想的精髓,也象征着孔子作为教育家和思想家的崇高地位。
二、杜甫的印章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印章是他人生中一件重要的艺术品。
这方印章刻有“杜子美印”四个字,字体瘦长,线条挺拔。
杜甫的印章代表了他卓越的才华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也体现了他作为文化名人的地位。
三、王羲之的印章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他的印章更是书法艺术的杰作。
这方印章刻有“王羲之印”四个字,字体豪放洒脱,线条流畅自然。
王羲之的印章代表了他卓越的书法造诣,也象征着他作为书法家的崇高地位。
四、苏轼的印章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印章在文人雅士中享有盛誉。
这方印章刻有“东坡居士”四个字,字体清秀俊逸,线条流畅有力。
苏轼的印章代表了他卓越的才华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也展示了他作为文化名人的地位。
五、曹操的印章曹操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他的印章更是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这方印章刻有“魏武王”三个字,字体庄重威严,线条刚劲有力。
曹操的印章代表了他作为统治者的权威和威望,也象征着他作为历史名人的地位。
六、李清照的印章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印章展示了女性艺术家的风采。
这方印章刻有“易安居士”四个字,字体秀丽婉约,线条柔美流畅。
李清照的印章代表了她卓越的才华和对词艺的追求,也体现了她作为文化名人的地位。
总结:古代名人的印章是他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更是艺术的结晶。
这些印章不仅展示了名人的才华和个性,也蕴含着他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通过欣赏这些印章,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古代名人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也能感受到他们在艺术领域的卓越贡献。
这10枚印章背后的故事

这10枚印章背后的故事NO.1 意与古会邓石如( 1743 -1805),原名琰,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
这是邓石如为清代著名画家毕梦熊所刻的一方闲章,五面长款记录此印的缘由。
毕在扬州见到邓的篆刻,深为叹服,向邓索印竟遭拒绝。
而邓登焦山观《瘗鹤铭》石刻,欲觅拓本而不得。
毕知后以家藏旧拓相赠,邓得遂所愿,爰刻此印以报。
毕得印后,反复把玩,爱不能已,特撰铭文,请邓刻于印石顶面,称此印“雷回纭纷,古奥浑芒,字追周鼎,碑肖禹王,秦欤汉欤,无与颉颃,上下千古,独擅厥长”。
五面边款,篆、隶、行、草各种书体皆备,记录下一段印坛雅事。
此印气势磅礴,邓石如把“以书入印”的理念体现在四字中,又对文字作了印化处理,采用盘曲、穿插、嵌合、疏密等各种手法,开创了邓石如独特的印风。
疏密不仅体现在四字三密一疏的整体章法上,而且各字的结体中也有疏密变化,像“意”字上密下疏、“会”字上疏下密,使全印的章法错综复杂,充满变化。
NO.2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这也是邓石如为毕梦熊所刻的闲章,堪称邓石精品中的代表作。
邓对毕先是拒绝刘印,后屡相赠,可见两人为莫逆之交。
此为苏东坡《赤壁的名甸,边款记录了邓刻此印的由来,邓石如童将此石置于炉上烘烤,石纹幻现出赤壁之图,见苏髯先生泛于苍茫烟水间”,于是就在印面苏东坡的名句。
此印曾由平潮收藏家葛昌楹收》62年捐赠给西泠印社,现藏于杭州印学博物馆刻在石侧赭红色的斑纹处,所以敖文下缘参差不如山水长卷上的题跋。
此印的疏密处理堪称经典,左行一疏三密,右三疏,作者“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创作理发挥到极致,呈现疏者更疏,密者更密的效果如刻完此印,叹“化工之妙如斯夫”,一方普的石纹图案竟能激发作者如此绝妙的创作灵感留下如此精彩的传世名作,也真是天意巧合了。
NO.3 见大则心泰礼兴则民寿这是一方多字白文印,十字如排成三行则横笔繁密,排成四行则大部分字的空间为长方形,使字形舒展,更能体现邓氏小篆的特征。
左右两排字笔画略少,每排三字;中间两排字笔画繁密,作二字排列,左右顾盼呼应,气息相贯。
中国历代印章知识大全

中国历代印章知识(转)第一节中国印章的起源与历史发展中国印章起源于上古器物的纹饰或铭记。
商周时期的一些纹饰或铭记的印模已具备了印章的雏形。
一、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诸侯国政权的全面施行和社会货物生产及流通中个人信誉作用的不断增强,具有凭信功能的印章,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开始进入印章制作和使用的第一个繁盛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印章也可称作“玺”,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出现了官玺、私玺、成语玺、肖形玺、烙印玺等不同的种类。
同时,由于各诸侯国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的背景各自不同,这一时期的玺印在形状、钮式、制作方法、印文艺术各方面都具有浓郁的区域性特色。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印章发展中的一个高潮,官印和私印均有各自的特点。
1.官印秦代,随着国家的统一和“书同文”政策的推行,官印制作在管理机构、形制、钮式、文字诸方面趋向统一,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到西汉这些制度更臻严密完善,现在我们称它为秦汉印制。
这一制度绵延了近八百年,基本为隋唐以前的各个朝代所遵循。
秦汉时期印章制作及使用的主要规定是:(1)专门管理机构秦朝设“符玺令”统一铸发印章;汉朝则设立“符玺御史”掌管“印曹”铸刻。
(2)规定印章的形状尺寸秦的“通官印”为2.3厘米左右,“半通印”为通官印的一半;汉初承秦制,汉武帝元狩四年确定通官印为方寸大小,与秦时尺度相近,小官印为五分。
(3)规范印文字体秦代规定的印章的专用书体是“摹印篆”。
汉代的印文字体则是在秦摹印篆书体上进行的发展。
(4)确立用印的等级秦代天子用“玺”,玺以玉制成。
各级官员的官印皆不得称“玺”、也不得用玉。
汉代帝、后用玺,玺用玉制成,以螭虎为印钮;皇太子、诸侯王、王后、三公、列侯、大将军等用黄金印,以龟为印钮;其他官员按等级分别用银、铜等制作;赐给少数民族首领的印章也有金、银、铜等不同的质地;北方的少数民族官印用驼钮等;南方的则出现蛇钮。
2.私印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秦汉时期私印的制作及使用也愈益广泛,佩印成为普遍的风气,加上青铜器铸造技术的纯熟和一批专业印工的长期实践与积累,这一时期的私印制作形式与内容丰富多样,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书画常用印章全解读

书画常用印章全解读
中国传统书画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印章使用规则和规律,画与印已经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印章成了传统书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印章作为篆刻艺术,有很多种类:
按其形状,可分为:方形、圆形、扁形、腰圆、半圆、椭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
按其篆刻方法,可分为:朱文(阳文)和白文(阴文)两种形式。
朱文印章一般白多朱少,盖出来的印白底红字;白文印章一般朱多白少,盖出来的印红底白字。
按其类别,主要分为三类:一、作者本人的印章;二、题跋人的印章;三、收藏、鉴赏人的印章。
在这些所使用的印章内容上又分为三个方面:一、姓名、字号、斋馆、堂号印;二、闲文、吉语、警句印;三、收藏、鉴赏印。
姓名、字号印:一般盖在作者落款名字的下方或左右。
斋馆、堂号印:一般盖在款字的四周或款字的下方,也有用作迎首,盖在右上角。
闲文、吉语、警句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作为押角,也有用作迎首。
收藏、鉴赏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空处,或无碍书画作品本身的空白处,也可以盖在书画以外的装裱上。
也有盖在书画最显著的位置,以示自己的权威,如乾隆、嘉庆皇帝等的盖印即是如此。
一个全面的画家,一般都懂得书画的理论,通晓书法、画法、篆刻,而且具有娴熟的技法。
如张大千、傅抱石、齐白石、吴昌硕、赵之谦等。
他们不仅精书画,而且自己也治印,由此他们使用的印章更能与自己的绘画作品相配合,达到更完美的和谐、统一。
每个时代的艺术品有每个时代的风格特征,印章也是这样,书画上的印章必须与时代风格相一致。
如清代中期以前的书画作品,不可能出现甲骨文字的印章。
字画印章基础知识

字画印章基础知识
字画印章是书画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证明作品的真伪,还可以为作品增添艺术气息。
以下是一些关于字画印章的基础知识:
1. 印章的种类:字画印章有很多种类,包括名章、闲章、收藏章、鉴藏章、肖形章等。
名章是作者或画家的姓名或字号章,通常为正方形;闲章是用来调整布局、增加画面的美观性的章,其形状各异,如长方形、圆形、自然形等;收藏章是用于标识作品为私人收藏或博物馆收藏的章;鉴藏章是用于标识作品为经过某位鉴赏家鉴定并收存的章;肖形章是刻有与主题相关的图案或动物的章,如寿桃、鱼等。
2. 印章的材质:印章的材质有很多种,包括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等。
其中寿山石色彩鲜艳,质地温润,是最受欢迎的印章材料之一。
3. 印章的刻制:印章的刻制需要很高的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
刻制前要先设计好印稿,然后按照设计好的图案刻制。
刻制过程中要注意刀法的运用和线条的流畅,以保证印章的质量和美观。
4. 印章的使用:在书画作品上盖印时,要选择合适的印章种类和位置,以保证印章的美观和作品的完整性。
一般来说,名章应该盖在作品右下方,而闲章则可以根据画面需要盖在合适的位置。
同时,要注意印泥的质量和颜色,以保证印章的真实性和美观性。
5. 印章的意义:在书画艺术中,印章不仅是一种标识和装饰,更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印章的刻制和运用,可以表现出作者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特点。
因此,在学习和欣赏书画作品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和分析印章的特点和意义。
总之,字画印章是书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书画爱好者或收藏家,一定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字画印章基础知识。
古代字画盖章规矩

古代字画盖章规矩一、古代字画盖章规矩古代字画盖章可有着不少有趣的规矩呢。
1. 盖章的位置一般不能乱盖在字画的正中间,那会破坏画面或者书法的整体布局美感。
比如说一幅山水画卷,要是在那山尖或者水中央盖个大章,就像在一张漂亮脸蛋的正中间画个大黑痣一样难看。
章通常会盖在字画的边角处,像左下角或者右下角,这样既能起到点缀作用,又不会喧宾夺主。
有时候也会盖在字画内容的空白处,但也得看这空白处是不是合适,不能破坏了字画的意境。
2. 印章的大小印章大小得跟字画的尺寸相匹配。
如果是一幅小的扇面书法作品,盖个特别大的章就显得很不协调,就像小蚂蚁戴了个大帽子。
大的字画呢,可以适当用大一点的章,但也不能大得离谱。
要是一幅很大的壁画式的字画,章小得几乎看不见也不行,那就起不到盖章的意义了。
3. 印章的数量不能盖太多章。
虽然有些名人字画可能会有很多收藏家的章,但如果是画家或者书法家自己盖章,一般不会盖很多。
盖太多章会让字画看起来很杂乱,就像一个人穿了太多的首饰,眼花缭乱的。
通常一两个章就足够了,有时候为了特殊的意义,比如表示自己的不同身份或者创作阶段,可能会多盖一两个,但也不会太多。
4. 印章的内容印章内容也是有讲究的。
有姓名章,这是最基本的,用来表明是谁创作的。
还有闲章,闲章的内容可就五花八门了。
有的是表达自己的心境,像“自在随心”之类的;有的是表明自己的志向,比如“志存高远”。
这些闲章的内容也要和字画的风格或者主题相契合。
要是一幅很淡雅的水墨画,盖个特别豪放粗狂内容的章,就有点不搭调了。
5. 印章的风格印章的风格也要和字画相呼应。
如果是很古朴的篆书书法作品,印章要是用很现代风格的简体字或者很花哨的字体雕刻的章就不合适。
一般篆书作品配篆书印章就很和谐,那种古朴的韵味就出来了。
要是工笔画,印章的雕刻风格也要比较精致细腻,要是盖个很粗糙、线条很不整齐的章,就会拉低整个字画的档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字画印章解读
古代字画上的印章主要有三类:作者本人的印章;题跋人的印章;收藏、鉴赏人的印章。
各种印章的目的性不一,刻制材料、形状、大小也各不相同。
1. 姓名章:一般为长方形,也称“单刀印”,用来落款,通常只刻姓名。
长方、圆形或椭圆形的印,一般刻作者的名,而以长方形的居多,不论篆刻创作或落款,姓名章都应比闲章小。
2. 闲章:包括“引首章”、“压角章”、“边款”等。
一般尺寸都较大。
3. 鉴藏印:这类印章的数量较多,一般多用于收藏、鉴赏字画之用。
印章的材质有玉石、铜、石、木、象牙等,而以玉质最为常见。
玉石的种类有白玉、青玉、碧玉、墨玉、水晶、玛瑙等等。
石材类印章材料有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等等,由于石材受气候的影响色彩变化很大,因而是集大成的一种印材。
至于金属类的铜质和铁质篆刻印章比较少见。
木质类印材有:鸡翅木、紫檀木等印材较为少见。
当然有些精美的封泥也是石头制作的,从出土文物中也常有发现,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篆刻艺术品。
古人在题跋中所提到的用于记事或装饰的阴文印章,一般称为“印记”,它与篆刻中的“印”是有所区别的。
古代字画上的印章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署名记号,而且往往还具有传达情感和表达审美追求的功能。
因此,历来书画家都十分重视印章的使用。
一件成功的书画作品,上边盖上几个适度的印章,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作品增色生辉,同时也丰富了画面内容,活跃了画面气氛。
反之一个拙陋的印章会使作品功亏一篑,甚至损害了书画的整体效果。
所以一幅成功的书画作品除了在笔墨之间求得完善之外,配上几个得体的印章也能使作品更臻完美。
印章的钤盖方式有以下几种:
1. 钤在款识的下方。
一般来讲钤在款识的右下方较为多见。
钤在款识的左下方或款识的下边线左侧部位,这在钤盖时难度较大,但若钤出必然别具一格。
2. 钤在署名之下或署名之旁。
这种方式钤出的效果显得率真自然,但要掌握好力度和角度,否则易产生盖坏或跑偏的现象。
3. 边款和姓名章、闲章等钤在作品的右上方或左下方,要注意钤出或轻或重的效果。
如若用朱文印则注意其大小变化及朱红二色的变化统一。
一般来讲字画上不钤印或姓名章过多为失之简陋或匠气太浓。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如文人雅士画上用较多姓名章以示区分,还有的在书法作品上方钤姓名章上方闲章一方以示区别等。
总之书画作品上的印章是作者性情和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也是书画作品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在欣赏一件书画作品时不能忽视其上的印章内容及艺术效果。
古代字画上的印章解读
古代书画作品上的印章内容十分丰富,它与作者的姓名款跋一样是书画作品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分析解读这些印文可为我们提供书画家们的交游情况、书画鉴藏过程以及作者的艺术风格等信息。
当然由于篆刻艺术的不断演变和发展这些古代书画上的印文也有许多我们
今天不甚理解的东西。
不过通过不断的摸索学习和积累实践知识相信我们也能解读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解读一下古代书画作品上的一些常见印文吧!
一. 斋馆堂号印:这类印一般多钤于作品的右上侧,它主要是用来表示主人身份和书斋环境的氛围以及主人审美情趣和性情爱好等。
如“松云巢”“玉壶斋”“三长两短室”“容膝之地”等等不胜枚举。
此类印文以吉语、成语为主如“静若止水”“澄心静观”“乐山乐水”等等也有一些以山水名称入印如“小筑巢由”“深堂邃院”等等这类印文往往能透露出一幅幅令人向往的清雅环境与主人高逸的品性情趣等。
二. 鉴藏收藏印:这类印主要用于收藏鉴赏或考证校对书画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