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因其具有优良的纤维性能和良好的经济价值,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而棉花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品质和减少病虫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以期能够帮助农民朋友们提高棉花产量,增加经济收益。
一、地力肥沃,土壤疏松1.选择适宜的土地选择适宜的土地是棉花高产栽培的前提。
棉花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适宜种植棉花的土地应该是地力肥沃、土壤疏松、排水性好的土地。
2.合理施肥合理施肥也是棉花高产栽培的关键。
在种植棉花的时候,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和棉花的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保证棉花的养分供应。
3.土壤疏松还需要注意保持土壤的疏松性,通过合理的耕作措施,保证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能力,为棉花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二、合理密植,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1.合理密植在棉花的种植过程中,合理的密植是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过合理的密植,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从而增加经济收益。
2.科学调整行距在调整行距时,要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和降水情况,选择合适的行距,以保证每株棉花都能充分获得阳光和营养物质,并防止棉花之间的竞争,从而提高棉花的产量。
3.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合理的密植还能够提高机械化作业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科学浇水,稳定产量1.科学制定浇水方案合理的浇水方案对于棉花的生长和产量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降水情况,科学制定浇水方案,保证棉花在不同生长期都能得到合适的水分。
2.适时浇水在浇水过程中,要注意适时浇水,避免棉花缺水和过水现象的发生,保证棉花的正常生长,稳定产量。
3.充分利用雨水还可以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设备,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防治病虫害,提高品质1.科学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在选择品种的时候,要尽量选择抗病虫害的棉花品种,降低病虫害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棉花超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规程

棉花超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规程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纤维资源,也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
而要实现棉花的超高产栽培,就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技术规程,下面就让我们来制定一份关于棉花超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规程。
一、土壤选择与准备1.土壤选择:合适的土壤是棉花生长的关键,一般来说,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同时也要兼顾土壤的酸碱度和有机质含量。
2.土壤准备: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翻耕、深翻、施肥、整地等,确保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
二、品种选择与育苗1.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的优质品种,同时要根据当地的生长季节和温度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品种。
2.育苗技术:采用温室育苗或者直播育苗的方式,确保育苗的质量和数量。
三、田间管理1.密植技术:在实际种植中,适度的密植可以提高产量,但也要保证棉花植株的生长空间,避免相互遮挡。
2.施肥技术: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合理施肥,包括底肥和追肥,确保植株的养分供应。
3.灌溉管理: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是棉花超高产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生长期和气候条件来确定灌水的时间和量,避免水分过多或者过少。
4.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预防病虫害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5.除草技术:合理进行除草,避免杂草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6.支架管理:采用适当的支架管理技术,支撑棉花植株,促进通风透光,提高产量。
四、采摘和加工1.采摘技术:在棉花成熟期选择合适的采摘时间,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采摘,确保采收的棉花质量。
2.加工技术:在采摘后对棉花进行及时的加工处理,包括脱籽、除杂、压缩等步骤,确保棉纤维的质量和产量。
五、综合管理1.科学施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植株需要,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避免施肥不足或者过量。
2.科学防治:及时发现并有效防治病虫害,选择合适的农药和防治措施,减少对农药的过度依赖。
3.监测管理:定期对棉田进行监测,包括土壤肥力、生长状态、病虫害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棉花种植业是山东省博兴县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博兴县棉花种植面积19.95万亩,亩产皮棉80千克左右,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但近年来,受棉花品种、种植技术的限制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棉花产量有所降低。
为实现棉花“高效、高产、优质”的种植目标,进一步巩固博兴县棉花产业优势,笔者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耕作制度、土壤肥力状况和种植方式等,对博兴县棉花高产栽培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以供棉农参考。
一、科学选种与种子处理科学选种是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环节。
在选择棉花品种时,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立地条件,优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如玉君6号、鲁棉338、鲁棉1131、鲁棉696、K836均是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品种。
在播种前,应先晒种,晾晒3天左右。
在晾晒期间,勤翻动种子,确保晾晒均匀。
晒种可以消除种子表面细菌,加快种子的发芽速度,降低种子含水量,提高种子发芽率。
二、科学选地与整地棉花种植地,要求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排水条件良好。
整地时,应深翻土壤25~30厘米,可风化土壤、冻死虫卵,减少病虫害。
同时清除残留的农作物块根、小石块、残膜等杂物。
结合整地施基肥,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3000~4000千克、复合肥40~50千克。
在完成整地、施肥后,将土壤耙松、耙平。
要求整地后的土壤上层疏松、下层密实,地里没有硬土块,从而为棉花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精细播种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非常重要,早播会影响棉花发芽出苗率,晚播会导致棉花生育期紧张。
可以考虑当地的气候温度、土壤墒情等,如50厘米深处土壤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适合播种。
博兴县在4月下旬进行春播。
使用精量播种机,行距80~90厘米,每亩播种量为3~4千克,亩保苗3500~5000株。
在播种的过程中,注意随时检查滚筒内的种量,避免少播或者漏播。
若发现漏播,要及时补播。
四、科学管理1.苗期管理。
在棉花苗期,做好中耕除草工作。
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3 适期播 种
31 播 种 时间 。原 则上 5 m 地 温连 续 . c 5d稳 定通过 l 6℃时为 适宜播 期 ,地膜
营养 枝 ,保 留主茎 叶 。按着 “ 时到 不等 枝 ,枝 到不
等 时 ”的原 则 打顶 尖 ,一般 棉 花 7月 l ~2 5 0日分 次打 完顶 尖 , 以使最 上 部果 枝形 成 2~3个有 效 果
种量每亩 1 . g 5~2k 。一 般 粘 质 土 壤 播 种深度 1 . l,沙 质 土 壤播 种 深 度 5~2CI T
25 . c . ~30 m。
用 1 —2 ,兑水 3 g . 5 g 0k ;打顶 后 1 0~1 用 2~ 5 d亩 4g ,兑水 3 ,叶 面喷 雾 。缩节 胺 的用 量要 根据 O
虫脒 防治 ,红蜘 蛛可 用阿 维菌素 防 治_ 0棉花 中后期 病 害主要 是枯萎 病 、黄 萎病 ,可用 甲基 托布津 等杀 菌剂 配叶面肥 一起 喷施 ,发现 重病 株拔 除并带 出棉
2 m, 最 大 不 超 过 2 m,最 小 不 低 6c 8c
术 株 为宜。
于 2 2 m,中等地 力棉 田以 3 0 ~ 掌握 。
4 合理密植
般 采 取大 小垄形式 种植 ,大 垄距 8 m , 小 垄 距 5 m , 株 距 2 一 0c 0c 5
一
5 病虫害防治 。苗期病 害为立枯病、炭疽病 , . 8
放苗结束 后 可用 多菌灵 喷 1 ,并 配 以疏 苗 、中耕 遍 等措施来 控制 病害 流行 。苗期 蚜虫 和棉蓟 马可用 啶
覆 盖 一般 在 4月 2 0~3 0日。 具体 时 间
可根据 土壤 墒情 、气 温变化 灵活掌握 。 32 播 种 方法 。 可采 用 先 覆 膜 后 点种 . 或先 播种后 覆膜 2种方 式 。包 衣种 子播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也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获得高产量和良好品质的棉花,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
下面介绍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一、土壤准备棉花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水分,因此要选择土层深厚、土层疏松、富含有机质和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土壤作为种植棉花的土壤。
在土壤准备阶段要深翻、耕细、耙平,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通气和保水性。
二、品种选择棉花品种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以及栽培管理水平来进行选择。
目前市面上比较受欢迎的品种有美洛花棉、中杂棉、高纤36等。
棉花品种的选择应考虑到花期长短、坐果率、衣分等因素。
三、育苗棉花育苗期通常是在春季进行,深埋种植率为3-4公斤/亩。
要求苗床平整、透水性好,播种前要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磷、钾等元素。
四、田间管理1、浇水棉花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能过多,在生长初期要求浇水充分灌溉,后期要逐渐减少浇水量,以避免棉花发生病虫害。
一般情况下,每亩深灌水量为2000-2500立方米。
2、施肥棉花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要进行适量的施肥。
在生长初、中期要加强追肥,一般可选用生物肥料、有机肥料和氮、磷、钾等化肥,用量要根据当地土壤的营养状况和棉花的发育情况进行合理调控。
3、病虫害防治在棉花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天气、土壤、虫害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病虫害。
如白粉病、黄萎病、紫背天牛、棉铃虫、棉红蜘蛛等。
管控病虫害需要加强田间管理,松土、清茬、除草、修剪、增施有机肥等控制病虫害的措施。
4、适时采摘适时采摘是保证棉花品质的关键,采摘时一定要选择成熟度高、质量好的棉铃,避免手摘引起棉铃受损,采用插针或机械采摘。
五、结合当地降雨情况进行耕作耕作时必须根据当地的降雨情况,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适时化肥施用量和每次施肥的时间,适量采用基肥追肥结合的方法,做好土壤保墒、保肥工作。
六、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在棉花栽培过程中,要防范病虫害的发生,要在发病初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可以使用生物农药、纯天然有机肥料等方式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纺织原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随着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棉花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棉花的高产栽培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科研人员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科学的栽培技术规程,以便农民朋友们能够更好地种植和管理棉花。
下面就是一份关于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的详细介绍。
一、土壤选择和准备1.选择土壤:棉花对土壤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适宜的土壤类型应该是黏土质或砂壤土质,土层深厚,排水性良好的壤土,PH值在6.5-8.5之间。
2.土壤准备: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深翻,翻耕深度应达到15-20厘米,并且施入适量的基础肥料,充分耕细土壤。
在施肥方面,可按每亩施入有机肥2000-3000公斤,磷酸二铵50-100公斤,尿素50-75公斤,并与土壤深度混合施入。
二、品种选择在品种选择上,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来选择适合的品种。
一般来说,早熟、耐旱、耐病虫害的品种更受欢迎。
应选用优质、高产的抗逆品种,比如:“农四丰”、“农五丰”等。
三、合理密植1.行距:一般可采用行距75-80厘米的标准,每行株距25-30厘米,株距和行距的配比要根据品种的生长力和当地的自然条件来确定。
2.密植优势:密植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但需要在后期加大农艺管理力度,合理调控植株生长,以免盲目密植导致植株竞争过度,影响产量。
四、施肥管理1.基础施肥:种植前应深翻土壤,施入基础肥料。
在生长季节,还应及时进行追肥。
一般在开花期前后,可施入磷钾复合肥,中后期适量追施氮肥,以促进棉花的生长和发育。
2.有机肥的运用:有机肥是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的主要手段。
在种植前应充分施入足量的有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
3.科学配方:根据当地土壤肥力和水肥条件,科学调配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避免盲目施肥造成浪费。
五、水分管理1.土壤保水:种植中应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过度浇水,以免导致地下水位过高,影响根系的正常生长。
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棉农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各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供棉农们参考。
一、科学施肥棉花是高需肥作物,所以施肥是关键措施之一。
为了提高肥效,棉农应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科学施肥,量化施肥。
在普通耕地上应控制氮肥用量,以免产生过肥现象;在土层不足的旱塘和山坡上,应尽量降低磷肥的使用量,以免造成水体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施肥时还应注意中肥、微量元素等配合使用。
二、选优育优选优育优是指选择高产、抗病虫害的优秀品种,通过肥料、水分及其他生长调节剂的控制来培育出高产、高品质的棉花。
优良品种在生产上表现出来的好处是很多的:植株强壮、能抵御多种病虫害的侵害,更能承受干旱、水浸、盐碱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且产量高、品质好。
三、定期修剪定期修剪可以促进棉花植株的伸长,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同时可以增加花芽数量和果实质量,有利于提高棉花的产量。
定期修剪的时间应在花期之前进行,要注意不要损伤了主茎和枝梢。
四、合理灌溉合理的灌溉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棉花不耐干旱,但也不宜过度浇水。
因为过度浇水,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还容易造成土壤氧气不足,影响棉花生长。
因此,灌溉时要结合实地环境因素,根据土壤质地、降水量、干旱程度以及棉花生长阶段的需水量合理浇水。
五、病虫害防治棉花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昆虫和病菌的侵害,如棉铃虫、白粉病、灰霉病、蚜虫等。
为了保证棉花产量和品质,必须对这些病虫进行有效的防治。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耐病优质的品种、定期喷洒杀虫剂、使用生物杀虫剂、加强田间管理等。
总之,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很多,棉农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环境因素和棉花特征,选择适宜的栽培技术,从而可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

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棉花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并不断推广应用。
本文将针对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棉农提供科学的栽培方法,实现棉花产量的有效提升。
一、精准施肥技术棉花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而养分供给的不足或过量都会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采用精准施肥技术对棉花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1.土壤养分测试在施肥前,首先需要对土壤中的养分进行测试,以确定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
根据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确定施肥方案,将施肥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2.追肥技术根据棉花的不同生长期,合理使用追肥技术,及时补充棉花所需的养分。
在棉花的大铃期和棉铃鼓起期,需要增加对钾的施肥量,有利于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3.有机肥替代化肥传统的化肥施用过多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因此可采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发育。
以上精准施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并且减少化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是棉花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指将施肥和灌溉相结合,通过灌溉水来给植物施肥,以达到养分供给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的一种施肥技术。
1.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以微量水滴、微量肥料滴定和水肥配比控制的高效绿色节水灌溉技术。
它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不仅减少了灌溉水量的使用,还能为植物提供精准的水肥供应。
通过灌溉系统,实现肥料和水一体化的施用,可以使棉花在不同生长期获得合理、科学的养分供给,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养分吸收效率,从而提高棉花的产量。
3.滴灌肥滴灌肥是一种将肥料通过滴灌系统输送到土壤中,再由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降低肥料用量,还可以减少养分的流失,提高施肥效果。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节约水资源,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还能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棉花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棉花高产首先要选择优良的品种,其次是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
一、播前准备
1.为棉花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做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整地标准,整地过程中,喷洒化学除草剂除草。
2.平衡施肥,施足基肥,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全部深施,氮、磷、钾配合施用,结合整地667平方米施优质农家肥4吨、尿素10千克、磷酸二铵25千克、硫酸钾10千克。
3.选择株形紧凑、结铃性强、品质好、吐絮集中的中早熟优质棉花品种,要求发芽率在90%以上且经包衣处理的种子。
4.当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时播种,本地最佳播期在4月1~15日之间。
5.播种要求空穴率小于5%,下种匀度90%以上,播种深度3厘米,覆土厚度2~3厘米,覆土准确,压膜严实。
二、管理技术
1.苗期管理
①667平方米收获株数在1.5万株以上,及时查苗补缺,早放苗定苗,促壮早发,播种后7天中耕,提高地温,保证92%以上的出苗率。
②棉花苗期主要害虫是蚜虫、蓟马、地老虎,前期进行
点片涂抹,当益害比超出防治指标时立即施药。
③在2~3片真叶时化调1次,用量在0.5~0.8克,严格保证喷洒质量,浓度均匀,前后一致。
2.蕾期管理
①轻施蕾肥,喷施微肥。
由于蕾期要求棉株稳长,在施肥上要适当控制氮肥的施用。
蕾期进行开沟轻施,以防旺长,若土壤肥力较差,基肥施用量不足时,可于蕾期根据棉株的长势、土质、地力、天气等情况,看苗施肥,将氮、磷、钾肥混施。
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10千克、磷酸二铵5千克,适量喷施硼锰等微肥,可降低蕾铃脱落率,提高单株铃数、铃重和衣分,增加纤维长度,改善棉花品质。
②少浇水,快浇水。
棉花蕾期浇水,以少浇快浇为原则,如浇水过量可排水,降低土壤含水量,塑造合理株型。
③蕾期适时化控。
使用缩节胺要掌握“早、轻、勤”以及“前轻、后重”的原则,施用缩节胺的量要少。
一般在灌水前每667平方米喷缩节胺1.0~1.8克,如遇雨可视天气、苗情,适当增加用量。
④棉花蕾期深中耕松土,可控制棉株徒长,促进棉根下扎,壮棵稳长。
蕾期中耕松土2次,深度达到15厘米以上,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
一般降雨灌水后,必须深中耕,防止棉株旺长。
⑤加强蚜虫发生情况的监测,主要采用氧化乐果涂茎,避免大面积用药,保护天敌数量,防止棉蚜的扩散。
3.花铃期管理
①花铃肥棉花进入花铃期,茎、枝、叶的生长都达到最大值,同时大量现蕾、开花结铃,对养分的吸收达到高峰。
此时期棉株吸收氮、磷、钾的数量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50%以上,在前期施足磷、钾肥的基础上,重施氮肥。
花铃期每667平方米追施纯氮10~15千克。
追肥时间应在初花期前5天左右追施;并且喷施一定的微肥,增加坐桃率,减少脱落,提高单铃重。
②灌水花铃期棉株的耗水量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50%左右,是需水最多的时期。
此时气温高,棉株蒸腾和土壤蒸发量都很大,在第1水后12天左右浇灌花铃期水,要看天、看地、看棉花,灵活掌握。
如降雨过多,棉田积水,可不浇或少浇,以免旺长引起烂铃。
第3水以地干花少时轻浇。
③缩节胺应用缩节胺对棉株进行合理化控,可以塑造理想株型,增强光合作用,加快成铃速度,减少脱落,增加成铃率,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缩节胺控制营养生长的有效期为15天左右,因此,在棉花盛蕾期喷施1次缩节胺后,生长旺盛的棉田,可在棉花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施1次。
初花期每667平方米用药量为1.5~3.0克,盛花期3.0克,掌握喷旺不喷弱,喷涝不喷早,少量、多次、前轻后重的原则。
④打顶打顶过早,造成赘芽丛生,果枝过长,影响透风透光,而且限制果枝和果枝数,减少有效蕾铃,不能充分利用有效生长季节;打顶过晚,起不到调节养分分配的作用。
应根据棉花长势,做到“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一般在7月15日以前打顶为宜,单株果枝8台以上,打顶7天
后667平方米施缩节胺5~8克化调。
⑤虫害防治棉花花铃期常发生的主要害虫为棉蚜、棉铃虫。
应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对蚜虫要避免大面积用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益虫数量,尽量消灭在萌芽状态。
对棉铃虫首先进行铲埂除蛹,黑光灯诱杀,杨枝把诱蛾,其次化学诱杀,在盛卵期喷施生物制剂与化合药剂,重点保护蕾铃,确保棉花高产。
4.吐絮期管理
①叶面补肥棉花吐絮后,根系的活动机能逐渐衰退,尤其是吸收养分的能力明显下降,叶片的光合功能日趋减弱,棉株趋于衰退。
为了延长中上部叶片的功能期,有效地防止因土壤供氧不足而产生的早衰,提高上部结铃率和中上部铃重,可叶面喷施1%~2%的尿素水溶液、0.4%的磷酸二氢钾。
每隔6~7天喷1次,连喷2~3次,以提高上部恋青叶片的光合效率,促进有机养分更多地转向棉铃发育,加快棉铃发育进程和提早成熟,增加产量,改良品质。
②停水时间棉花吐絮期虽然需水量较少,但仍须保持适宜的水分。
通常这一时期在8月15日停水,降低田间湿度,可以更好地养根保叶,提高铃重,还可减轻烂铃程度和烂铃数量。
若停水过早,会影响产量,降低品质。
③推株并垄对贪青晚熟、荫蔽严重或因连阴雨湿度较大的可采用推株并垄的措施,即趁土壤湿润时将相邻两行视为一组,每组的两行推出并在一起呈八字形,5~7天后,再以同样的方法,将相邻两行推并在一起呈八字形,使每行棉花
的两侧及行间地面都接受到较充足的光照,起到通风透光、增温降湿的作用,可促进棉铃成熟吐絮,减少烂铃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