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红外线治疗仪操作规程
红外线治疗仪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红外线治疗仪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确保红外线治疗仪已连接好电源,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拿出红外线治疗仪的使用手册,确保了解设备的基本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
2. 病人准备- 让病人脱去衣物,暴露治疗部位。
- 清洁治疗部位,确保皮肤干净且无油脂。
3. 设置治疗参数-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治疗需要,设置适当的治疗参数,如治疗时间、治疗功率等。
- 确保治疗参数的选择是基于临床指南或医生的建议。
4. 开始治疗- 将红外线治疗仪放置在治疗部位上,保持适当距离。
- 治疗期间,确保病人保持舒适的姿势,不要有过度的运动或扭曲。
- 根据治疗参数设置的时间进行治疗,确保治疗的时间准确。
5. 结束治疗- 治疗时间结束后,关闭红外线治疗仪的电源。
- 移除治疗部位上的红外线治疗仪。
- 协助病人穿上衣物,确保病人的隐私和尊严。
6. 记录治疗情况- 在病人的病历或治疗记录中,记录治疗的时间、参数、治疗部位等相关信息。
评分标准1. 治疗效果评分- 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治疗目标的达成程度,给出相应的评分。
- 评分可以分为:显著改善、部分改善、无改善、恶化等。
2. 安全性评分- 根据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给出相应的评分。
- 评分可以分为:无不良反应、轻微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等。
3. 病人满意度评分- 根据病人对治疗过程的满意程度,给出相应的评分。
- 评分可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等。
注意:评分标准应根据临床实践和专业知识进行制定,并应与医疗团队进行讨论和确定。
红外线治疗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教程文件

红外线治疗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红外线治疗仪操作规程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及腹部伤口,会阴伤口皮肤情况。
2.治疗前明确治疗部位,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注意有无疤痕或知觉异常情况,局部有膏药或敷料等应去除。
3.治疗中要经常询问患者感觉和观察局部反应,随时调整灯距,防止烫伤,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二适应症适用于痹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心绞痛)、寒湿性腰痛、胃脘痛(虚寒证、寒凝症)、颈椎病、痛经、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前列腺炎、中风后遗症、疥疮肿痛、结块肿块、伤口愈合、骨质增生、伤口轻度感染促进感染消散等治疗。
三. 操作流程:携用物至床旁→查对→解释操作的目的,方法→连接红外线治疗仪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检查红外线治疗仪性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患者取舒适体位,裸露照射部位→检查红外线照射部位对温热感是否正常将灯移至照射部位的上方或侧方,距离一般如下:功率500W以上,灯距应在50~60cm以上;功率250~300W,灯距在30~40cm;功率200W以下,灯距在20cm左右→交待注意事项(应用局部时,红外线通电后3~5分钟,应询问患者的温热感是否适宜,红外线每次照射15~30分钟,每日1~2次)→手消~记录红外线治疗时间。
停红外线治疗仪时:先向患者解释说明,取得合作→关闭电源→整理导联线,清洁、红外线治疗仪,防尘保护→手消→清洁消毒腹部伤口皮肤,更换敷料→协助患者穿衣→整理床单元及用物,红外线治疗仪。
四.注意事项(1)使用前或长期放置使用应检查导线有无破损现象,如导线有破损现象,必须更换后才能使用。
(2)治疗器使用的电源插座,必须是有可靠接地线的三孔电源插座。
(3)使用时严禁触摸照射头网罩内的治疗板和其它几件,以免被烫伤或引起触电事故。
(4)请勿让儿童和神志不清这操作使用或接近加热头。
(5)首次或较长时间,照射头可能出现冒白气(烟)的现象,这是照射头保温材料吸潮所至,待预热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消失。
红外线治疗仪操作流程

红外线照射治疗红外线照射使人体皮肤、皮下组织产生温热效应。
经机体经络的传导,达到行气活血、 温中散寒、消肿散结为目的一种技术操作。
1 .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患者体质及红外线照射处的皮肤情况. 心理状况 2 .目标缓解痹症(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寒湿性腰痛、肩凝症、颈椎病等症状. 用于疥疮肿痛、结块肿块、伤口愈合、伤口轻度感染促进感染消散等治疗。
. 3 .禁忌症有出血倾向、高热、活动性肺结核者.局部血循障碍有严重动脉硬化、闭合性脉管炎,较明显的毛细血管或血管扩张部位一般不用 红外线照射。
以防止烫伤。
心慌、头晕等反应时,需立即告知工作人员。
应用毛巾遮盖双眼。
6 .操作程序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连接红外线治疗仪电源及打开开关,检查红外 线治疗仪性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
取合理体位,暴露照射部位,注意保暖。
将红外线治疗仪灯移至照射部位的上方或侧方,距离患部20-60cm,可根据灯的大小和患者 的感觉随时调整。
红外线通电后3〜5分钟,应询问患者的温热感是否适宜。
每次照射15〜30分钟。
治疗中要经常询问患者感觉和观察局部反应,随时调整灯距,防止烫伤,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操作完毕,关闭红外线治疗仪,检查局部皮肤,拭去局部汗水,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 安排舒适体位。
清理用物,做好红外线治疗时间护理记录并签名。
7 .护理及注意事项使用时严禁触摸照射头网罩内的治疗板和其它几件,以免被烫伤或引起触电事故。
请勿让儿童和神志不清者使用或接近加热头。
患部有温热感觉障碍或照射新鲜的瘢痕部位、植皮部位时,应用小剂量,并密切观察局部反 应,以免发生灼伤:照射结束后嘱患者应在室内休息10〜15分钟后方可外出。
4.告知治疗时患者不得移动体位, 照射过程中如有感觉过热、照射部位光线如射及眼时, 5.物品准备红外线治疗仪、大毛巾、 接线板、屏风等治疗中要经常询问患者感觉和观察局部反应,随时调整灯距,防止烫伤,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红外线治疗仪、大毛巾、接线板、屏风等遵医嘱确定红外线照射部位根据医嘱,详细记录红外线照射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红外线照射治疗操作评分标准。
红外线理疗仪的使用流程

红外线理疗仪的使用流程简介红外线理疗仪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疗法设备,通过向人体皮肤表面散发红外线能量,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缓解疼痛和肌肉疲劳。
本文将介绍红外线理疗仪的使用流程,包括准备工作、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在使用红外线理疗仪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1.清洁皮肤:使用红外线理疗仪前,应先清洁皮肤表面,确保没有污垢和油脂。
可以使用温水和洁面乳轻轻清洁,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2.调整位置:根据需要理疗的部位,调整好身体的姿势和位置。
例如,如果是治疗腰部疼痛,可以躺在平坦的床或地板上,保持身体放松。
3.打开红外线理疗仪:按下电源开关,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如果设备需要连接电源,确保插座稳定连接,避免电源中断或设备损坏。
使用方法红外线理疗仪的使用流程如下:1.设置时间和功率: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合适的理疗时间和功率。
一般来说,根据个人舒适度和病症情况,调整时间和功率。
建议初次使用时,选择较低的功率和短时间,逐渐增加。
2.调整距离和角度:将红外线理疗仪保持与理疗部位的适当距离,通常为10-30厘米。
确保理疗仪的红外线能够充分覆盖理疗部位。
同时,调整仪器的角度,确保红外线辐射直接照射到理疗部位。
3.开始理疗:按下启动按钮开始进行红外线理疗。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持续光照或间歇光照。
在光照过程中,保持轻松和放松的状态,注意呼吸。
4.结束理疗:理疗时间到达设定时间后,按下停止按钮结束红外线理疗。
然后,关闭红外线理疗仪的电源开关,并将设备保存在干燥和通风的地方。
注意事项使用红外线理疗仪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避免眼睛直接暴露在红外线下:红外线对眼睛有一定的伤害,使用时需要避免红外线直接照射到眼睛。
可以使用眼罩或其他遮挡物来保护眼睛。
2.遵循设备的使用说明:不同的红外线理疗仪可能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限制条件,务必仔细阅读和遵守使用说明。
3.注意使用环境:在使用红外线理疗仪时,要选择安静、舒适和干燥的环境,避免过于潮湿或嘈杂的地方。
(完整)红外线治疗仪操作流程

红外线照射治疗红外线照射使人体皮肤、皮下组织产生温热效应.经机体经络的传导,达到行气活血、温中散寒、消肿散结为目的一种技术操作。
1.评估1。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
2患者体质及红外线照射处的皮肤情况.1。
3心理状况2.目标2。
1缓解痹症(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寒湿性腰痛、肩凝症、颈椎病等症状。
2.2用于疥疮肿痛、结块肿块、伤口愈合、伤口轻度感染促进感染消散等治疗。
.3。
禁忌症3.1有出血倾向、高热、活动性肺结核者。
3.2局部血循障碍有严重动脉硬化、闭合性脉管炎,较明显的毛细血管或血管扩张部位一般不用红外线照射。
4.告知4.1治疗时患者不得移动体位,以防止烫伤.4。
2照射过程中如有感觉过热、心慌、头晕等反应时,需立即告知工作人员。
4.3照射部位光线如射及眼时,应用毛巾遮盖双眼。
5。
物品准备红外线治疗仪、大毛巾、接线板、屏风等6.操作程序6。
1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连接红外线治疗仪电源及打开开关,检查红外线治疗仪性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
6。
2取合理体位,暴露照射部位,注意保暖。
6.3将红外线治疗仪灯移至照射部位的上方或侧方,距离患部20—60cm,可根据灯的大小和患者的感觉随时调整.6。
4红外线通电后3~5分钟,应询问患者的温热感是否适宜。
每次照射15~30分钟。
6.5治疗中要经常询问患者感觉和观察局部反应,随时调整灯距,防止烫伤,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6。
6操作完毕,关闭红外线治疗仪,检查局部皮肤,拭去局部汗水,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6.7清理用物,做好红外线治疗时间护理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7.1使用时严禁触摸照射头网罩内的治疗板和其它几件,以免被烫伤或引起触电事故.7.2请勿让儿童和神志不清者使用或接近加热头.7.3患部有温热感觉障碍或照射新鲜的瘢痕部位、植皮部位时,应用小剂量,并密切观察局部反应,以免发生灼伤;7。
4照射结束后嘱患者应在室内休息10~15分钟后方可外出。
红外线治疗仪操流程

红外线治疗仪操流程————————————————————————————————作者:————————————————————————————————日期:红外线照射治疗红外线照射使人体皮肤、皮下组织产生温热效应。
经机体经络的传导,达到行气活血、温中散寒、消肿散结为目的一种技术操作。
1.评估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1.2患者体质及红外线照射处的皮肤情况.1.3心理状况2.目标2.1缓解痹症(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寒湿性腰痛、肩凝症、颈椎病等症状.2.2用于疥疮肿痛、结块肿块、伤口愈合、伤口轻度感染促进感染消散等治疗。
.3.禁忌症3.1有出血倾向、高热、活动性肺结核者.3.2局部血循障碍有严重动脉硬化、闭合性脉管炎,较明显的毛细血管或血管扩张部位一般不用红外线照射。
4.告知4.1治疗时患者不得移动体位,以防止烫伤。
4.2照射过程中如有感觉过热、心慌、头晕等反应时,需立即告知工作人员。
4.3照射部位光线如射及眼时,应用毛巾遮盖双眼。
5.物品准备红外线治疗仪、大毛巾、接线板、屏风等6.操作程序6.1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连接红外线治疗仪电源及打开开关,检查红外线治疗仪性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
6.2取合理体位,暴露照射部位,注意保暖。
6.3将红外线治疗仪灯移至照射部位的上方或侧方,距离患部20-60cm,可根据灯的大小和患者的感觉随时调整。
6.4红外线通电后3~5分钟,应询问患者的温热感是否适宜。
每次照射15~30分钟。
6.5治疗中要经常询问患者感觉和观察局部反应,随时调整灯距,防止烫伤,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6.6操作完毕,关闭红外线治疗仪,检查局部皮肤,拭去局部汗水,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
6.7清理用物,做好红外线治疗时间护理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7.1使用时严禁触摸照射头网罩内的治疗板和其它几件,以免被烫伤或引起触电事故。
7.2请勿让儿童和神志不清者使用或接近加热头。
红外线治疗仪使用说明

红外线治疗仪使用说明1. 介绍红外线治疗仪是一种现代化的医疗器械,主要利用红外线的物理效应来有效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加速组织修复。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红外线治疗仪。
2. 设备准备在开始使用红外线治疗仪之前,请确保您已经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您的治疗区域需要清洁干净,以避免灰尘和污垢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 将治疗仪插入稳定的电源插座,并确保电缆没有损坏。
3. 使用步骤步骤1:准备好治疗区域选择一张干净的毛巾或布将治疗区域完全覆盖,以避免直接接触治疗仪对皮肤造成刺激。
步骤2:调整治疗仪功率通过治疗仪上的控制按钮或旋钮,调整治疗仪的功率。
初始治疗建议从较低功率开始,逐渐增加至适合您的舒适程度。
步骤3:开始治疗将治疗仪持续靠近治疗区域,保持适当的距离,通常建议距离为10~20厘米。
确保治疗仪的光源正对治疗区域,避免斜面照射。
步骤4:治疗时间控制根据个人需求和医生建议,您可以设置治疗时间。
通常,每次治疗持续时间建议为10~30分钟。
步骤5:治疗结束及后续处理治疗结束后,关闭治疗仪电源,并小心取出治疗仪。
用温水和肥皂清洁治疗区域,确保没有残留治疗用品或污垢。
将治疗仪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过度曝光或高温环境。
4. 注意事项- 在使用红外线治疗仪之前,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了解是否适合此项治疗。
- 对于孕妇、心脏病患者、癌症患者等特殊人群,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红外线治疗仪。
- 红外线治疗仪治疗时不需要直接接触皮肤,但也要避免在镜面等反射面上使用。
- 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每次使用后留出适当休息时间。
- 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感到任何不适或副作用,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5. 总结红外线治疗仪作为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工具,通过红外线辐射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正确使用红外线治疗仪,可以帮助改善许多身体不适症状。
但在使用之前,请咨询医生的意见,并按照说明书上的操作要求正确操作。
红外线治疗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红外线治疗仪操作规程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及腹部伤口,会阴伤口皮肤情况。
2.治疗前明确治疗部位,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注意有无疤痕或知觉异常情况,局部有膏药或敷料等应去除。
3.治疗中要经常询问患者感觉和观察局部反应,随时调整灯距,防止烫伤,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二适应症适用于痹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心绞痛)、寒湿性腰痛、胃脘痛(虚寒证、寒凝症)、颈椎病、痛经、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前列腺炎、中风后遗症、疥疮肿痛、结块肿块、伤口愈合、骨质增生、伤口轻度感染促进感染消散等治疗。
三. 操作流程:携用物至床旁→查对→解释操作的目的,方法→连接红外线治疗仪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检查红外线治疗仪性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患者取舒适体位,裸露照射部位→检查红外线照射部位对温热感是否正常将灯移至照射部位的上方或侧方,距离一般如下:功率500W以上,灯距应在50~60cm以上;功率250~300W,灯距在30~40cm;功率200W以下,灯距在20cm左右→交待注意事项(应用局部时,红外线通电后3~5分钟,应询问患者的温热感是否适宜,红外线每次照射15~30分钟,每日1~2次)→手消~记录红外线治疗时间。
停红外线治疗仪时:先向患者解释说明,取得合作→关闭电源→整理导联线,清洁、红外线治疗仪,防尘保护→手消→清洁消毒腹部伤口皮肤,更换敷料→协助患者穿衣→整理床单元及用物,红外线治疗仪。
四.注意事项(1)使用前或长期放置使用应检查导线有无破损现象,如导线有破损现象,必须更换后才能使用。
(2)治疗器使用的电源插座,必须是有可靠接地线的三孔电源插座。
(3)使用时严禁触摸照射头网罩内的治疗板和其它几件,以免被烫伤或引起触电事故。
(4)请勿让儿童和神志不清这操作使用或接近加热头。
(5)首次或较长时间,照射头可能出现冒白气(烟)的现象,这是照射头保温材料吸潮所至,待预热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红外线治疗仪操作规程
【目的】
使红外线光束投照环境人体治疗部位之皮肤,起到解痉镇痛,软化粘连、瘢痕挛缩,促进组织再生,消炎等作用。
【操作要领】
1、头距适宜并及时调节;
2、灯头不悬垂于人体上。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及腹部伤口,会阴伤口皮肤情况。
2.治疗前明确治疗部位,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注意有无疤痕或知觉异常情况,局部有膏药或敷料等应去除。
3.治疗中要经常询问患者感觉和观察局部反应,随时调整灯距,防止烫伤,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二.适应症
适用于痹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心绞痛)、寒湿性腰痛、胃脘痛(虚寒证、寒凝症)、颈椎病、痛经、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前列腺炎、中风后遗症、疥疮肿痛、结块肿块、伤口愈合、骨质增生、伤口轻度感染促进感染消散等治疗。
三.操作流程:
携用物至床旁→查对→解释操作的目的,方法→连接红外线治疗仪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检查红外线治疗仪性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患者取舒适体位,裸露照射部位→检查红外线照射部位对温热感是否正常将灯移至照射部位的上方或侧方,距离一般如下:功率500W以上,灯距应在50~60cm以上;功率250~300W,灯距在30~40cm;功率200W以下,灯距
在20cm左右→交待注意事项(应用局部时,红外线通电后3~5分钟,应询问患者的温热感是否适宜,红外线每次照射15~30分钟,每日1~2次)→手消~记录红外线治疗时间。
停红外线治疗仪时先向患者解释说明,取得合作→关闭电源→整理导联线,清洁、红外线治疗仪,防尘保护→手消→清洁消毒腹部伤口皮肤,更换敷料→协助患者穿衣→整理床单元及用物,红外线治疗仪。
四.注意事项
(1)使用前或长期放置使用应检查导线有无破损现象,如导线有破损现象,必须更换后才能使用。
(2)治疗器使用的电源插座,必须是有可靠接地线的三孔电源插座。
(3)使用时严禁触摸照射头网罩内的治疗板和其它几件,以免被烫伤或引起触电事故。
(4)请勿让儿童和神志不清这操作使用或接近加热头。
(5)首次或较长时间,照射头可能出现冒白气(烟)的现象,这是照射头保温材料吸潮所至,待预热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消失。
(6)治疗器出现损伤或故障时,请勿自行带电修理,可与本公司或当地销售部门及指定维修部门联系维修。
(7)红外线治疗时患者不能移动体位,一防止烫伤。
(8)红外线照射过程中如有感觉过热、心慌、头晕等反应时,需立即告知工作人员。
(9)红外线照射部位接近眼或光线射及到眼时,应用纱布遮盖双眼。
(10)患部有温热感觉障碍或照射新鲜的瘢痕部位、植皮部位时,应用小剂量,并密切观察局部反应,以免发生灼伤。
(11)血循障碍部位,较明显的毛细血管或血管扩张部位一般不用红外线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