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桥梁发展史

合集下载

桥梁的发展史

桥梁的发展史

香港青马大桥横跨青马湾海峡,与香港新机场相连, 耗资9.15亿美元。该桥跨度为1377m。名列世界第五,与江阴长江大桥是“姐妹桥”。
日本明石海峡桥,横跨日本内海,使日本神户与淡 路岛紧紧相连。这座大桥全长3190M,中央跨度1990m将于 1998年竣工。它可以承受里氏8.5级地震,是世界第一的悬 索桥。
华夏第一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是我国“八五”规划的“两纵两横”国道主干线中沿海主骨架的跨江工程,是目前 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径钢悬索桥。大桥由桥塔、主缆、锚旋和钢箱梁等主要部件组成。大桥全长3071 米,主跨1385米;桥面宽33.8米,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通航净空为50米,可通行五万 吨级巴拿马型散货轮。江阴长江公路大桥的两根主索,各长2400多米,直径近1米,每根重1.4万 多吨,主索用127根直径5.3毫米的钢丝搅成索,再由169股钢索组成主索。主桥每边有85个吊杆,每个吊杆2根,用以连结主索和桥面。 两岸索塔标高为196.236米,相当于65层搂高。北塔基长43.5米,宽73.5米,下有123根近90米长的基础桩。北锚的混凝土陈井平面长69米,宽51米(面积相当于一片足球场大)。沉入地面58米,被称为世界第一大沉井。江阴长江大桥于1994年11月22日正式开工,1999年10月1日胜利通车,名列“中国第一,世界第四”。
公元35年东汉光武帝时,在今宜昌和宜都之间,出现了架 设在长江上的第一座浮桥。
建于1706年的沪定铁索桥跨长约100m,宽约2.8M,由13 条锚固于两岸的铁链组成,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经 渡此桥,由此更加闻名。
灌县的安澜竹索桥建于1803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竹 索桥,全长34O余米,分8孔,最大跨径约61m,全桥由细竹蔑编粗五寸的24根竹索组成,其中桥面索和扶挡索各半。

中国桥梁结构的发展史

中国桥梁结构的发展史

1. 桥梁是道路的组成部分。

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看,桥梁发展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古代桥梁人类在原始时代,跨越水道和峡谷,是利用自然倒下来的树木,自然形成的石梁或石拱,溪涧突出的石块,谷岸生长的藤萝等。

人类有目的地伐木为桥或堆石、架石为桥始于何时,已难以考证。

据史料记载,中国在周代(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已建有梁桥和浮桥,如公元前1134年左右,西周在渭水架有浮桥。

古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1800年建造了多跨的木桥,桥长达183 米。

古罗马在公元前621年建造了跨越台伯河的木桥,在公元前 481年架起了跨越赫勒斯旁海峡的浮船桥。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公元前 4世纪时建起挑出石拱桥(拱腹为台阶式)。

古代桥梁在17世纪以前,一般是用木、石材料建造的,并按建桥材料把桥分为石桥和木桥。

石桥石桥的主要形式是石拱桥。

据考证,中国早在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就出现石拱桥,如出土的东汉画像砖,刻有拱桥图形。

现在尚存的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公元605〜617年,净跨径为37米,首创在主拱圈上加小腹拱的空腹式(敞肩式)拱。

中国古代石拱桥拱圈和墩一般都比较薄,比较轻巧,如建于公元816〜819年的宝带桥,全长317米,薄墩扁拱,结构精巧。

罗马时代,欧洲建造拱桥较多,如公元前200〜公元200年间在罗马台伯河建造了8座石拱桥,其中建于公元前62年的法布里西奥石拱桥,桥有2孔, 各孔跨径为24.4米。

公元98年西班牙建造了阿尔桥,高达52米。

此外,出现了许多石拱水道桥,如现存于法国的加尔德引水桥,建于公元前1世纪,桥分为3层,最下层为7孔,跨径为16〜24米。

罗马时代拱桥多为半圆拱,跨径小于25米,墩很宽,约为拱跨的三分之一,图1[列米尼桥示意图]3.为罗马时代建造的列米尼桥示意图4.罗马帝国灭亡后数百年,欧洲桥梁建筑进展不大。

11世纪以后,尖拱技术由中东和埃及传到欧洲,欧洲开始出现尖拱桥,如法国在公元1178〜1188年建成的阿维尼翁桥,为20孔跨径达34米尖拱桥。

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1. 早期的桥梁工程:基础奠定1.1 古代桥梁的智慧说到我国的桥梁工程,咱们得从古代说起,那可是了不起的历史了。

古人那时候就已经开始在山间河流上修桥了,简直是智慧的结晶。

比如说,古代的赵州桥,您听过吗?它可是公认的“世界桥梁之最古老”的一个。

赵州桥不仅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还真是经得起岁月的考验,真是古代工匠的骄傲。

还有,咱们的悬索桥,在古代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像是《清明上河图》里那些桥梁,都是当时的骄傲呢。

1.2 明清时期的进步到了明清时期,桥梁的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个时候,咱们的桥梁不仅数量增多了,而且设计也越来越精巧。

那些大气的石拱桥、优雅的木质吊桥,都给咱们留下了不少美丽的记忆。

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桥梁,不仅为了交通便利,还兼顾了美观,真是“行走的艺术品”呢。

像是北京的琉璃厂桥、上海的黄浦江桥,这些都是当时桥梁技术的经典代表。

再看那些清代的彩绘桥,真是让人觉得古人不仅有智慧,还有大气!2. 现代桥梁的飞跃:技术创新2.1 改革开放后的突破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桥梁工程简直是飞速发展了,像是坐上了火箭一样。

尤其是进入21世纪,咱们的桥梁技术就像开了挂一样,各种创新层出不穷。

看看那长江大桥、雄安新区的跨江大桥,简直是工程界的奇迹。

这些桥梁不光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呢。

像是武汉的长江大桥,那个真是让全国人民都惊叹不已,时至今日依然是交通的重要枢纽。

2.2 世界级的桥梁:走向国际如今的中国桥梁,已经不再只是“家里”的骄傲了,咱们的技术早已走向了世界舞台。

各种世界级的桥梁工程,咱们也有了,像是海南的南渡江大桥,真是把世界瞩目。

这些桥梁不仅体现了咱们的工程技术实力,也展示了中国的工程师们那种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的精神。

现在,咱们在许多国际项目中都是领头羊,真是让人自豪得不要不要的。

3. 展望未来:桥梁的美好蓝图3.1 智能化桥梁的未来未来的桥梁工程,不再只是单纯的钢筋混凝土了。

中国古代桥梁发展史

中国古代桥梁发展史

中国古代桥梁的发展史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原始社会时期:在浙江余姚出土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一些木梁柱结构的建筑,这是距今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建筑,说明当时的人民已经初步掌握了建造木梁木柱桥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周秦时期:这是我国古代桥梁的创始时期。

西周时期,一些著名的桥梁开始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逐渐普遍运用,在桥梁建造中也有了铁器件。

两汉时期:西汉时期开始出现了石拱桥,如著名的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刻石。

东汉时期则出现了造型优美的石拱桥。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事较多,浮桥的架设明显增多,如杜预在河南孟津附近的黄河上架设的河阳浮桥、在今天的南京建造的朱雀大桁等。

隋唐五代时期:这是我国古代桥梁的鼎盛时期。

隋代建造了著名的赵州桥,唐代则兴起了许多著名的桥梁,如卢沟桥等。

宋元时期:宋代在桥梁建造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如福建泉州洛阳桥等。

元代则建造了著名的卢沟桥。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在桥梁建造上更注重桥梁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如北京卢沟桥上的石狮子、颐和园中的十七孔桥等。

中国古代桥梁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技术史,也是一部文化史和艺术史。

从最早的木梁桥到后来的石桥、拱桥、浮桥等,中国古代人民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劳,不断推动桥梁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简述中国桥梁的发展史

简述中国桥梁的发展史

简述中国桥梁的发展史
中国桥梁的发展史悠久且丰富多彩,从古代的简单木桥和石桥到现代的大跨度钢结构和斜拉桥,中国的桥梁建设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

具体如下:
1. 古代桥梁:中国的桥梁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当时已有“钜桥”的记载。

《诗经》中也有周文王在渭河上架设浮桥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战争的需要,桥梁技术逐渐提高。

隋唐时期,桥梁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石桥和铁索桥。

2. 中世纪桥梁:宋、元、明、清各代,桥梁技术继续发展,特别是石拱桥的建设技术日臻成熟,留下了许多历史悠久的古桥,如赵州桥等。

3. 近现代桥梁:进入近现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发展,中国开始建造更为先进的桥梁。

1968年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的连续钢桁架桥,标志着中国桥梁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4. 当代桥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桥梁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1982年建成的陕西安康汉江斜腿钢架桥,主跨176米的铁路钢桥,是当时世界同类桥梁跨度较大的。

1991年开工的上海杨浦大桥,主跨602米的结合梁斜拉桥在1994年建成时,居世界斜拉桥跨度之首,是中国大跨度桥梁的又一里程碑。

综上所述,中国桥梁的发展史反映了中国古代至现代社会的工程技术成就和文化特色,从最初的简易桥梁到如今的世界级大跨度桥梁,中国的桥梁建设展现了不断创新和突破的精神。

(完整版)桥的演变历史

(完整版)桥的演变历史



深 闺 空 寂 寞
善 舞 红 袖 传

鸿
ShiQiao
简介 图片
MuQiao
简介 图片
莫 言 深善 闺舞 空红 寂袖 寞传
飞 鸿
转 彩 流描 光形 纳绘 美影 景画
缤 纷
早期木桥多为梁桥,如秦代在渭水上建的渭桥,即为 多跨梁式桥。木梁桥跨径不大,伸臂木桥可以加大跨 径。中国 3世纪在甘肃安西与新疆吐鲁番交界处建有 伸臂木桥,“长一百五十步”。公元405~418年在甘 肃临夏附近河宽达40丈处建悬臂木桥,桥高达50丈。 八字撑木桥和拱式撑架木桥亦可以加大跨径。16世纪 意大利的巴萨诺桥为八字撑木桥。
性板桥面同箱形钢梁相结合的桥型,在大、中跨径的桥梁上广
泛运用。
诺伊斯桥
GangQiao
黑 白 纵 横经 三天 千纬 里地
一 点 通
山 河 日 月一 总句 成悠 对然
尘 世 间
GangJinHunNiTuQiao
用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建造材料的桥梁。在十九世纪 后半叶才出现,但发展速度却很快。一百多年来,钢 筋混凝土桥广泛采用,特别是在中小跨径方面。
桥梁之最
●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石拱桥——1946年瑞典建成的绥依纳 松特桥,跨度为155m.
●世界上第一座具有钢筋混凝土主梁的斜拉桥——1925年 在西班牙修建跨越但波尔河的水道桥,主跨为60.35m.
●世界上跨径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西班牙的卢 纳巴里奥斯桥,跨径达440m,采用了双面辐射形密索布置.
MuQiao
转 彩 流描 光形 纳绘 美影 景画
缤 纷 渭河胜利桥东侧发现古代木桥墩遗迹,曾经连接汉中路和清姜路
MuQiao
山 河 日 月一 总句 成悠 对然

桥梁发展史

桥梁发展史
“桥梁发展史”
xxxxxxxxxxxxxxxxxxx
目录 Conten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1
古代桥梁
02
近代桥梁
03
现代桥梁
桥梁是交通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文明的 发展和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x
从最早的简单桥梁,到现代的高科技桥梁,桥梁的发 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1
古代桥梁
中国古代桥梁
中国古代桥梁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世纪左右。最早的桥梁是木桥和石桥,其中以石 拱桥最为著名。隋朝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其独特的结构和优雅的线条成为了 中国古代桥梁的代表之一。明朝的卢沟桥也是著名的石拱桥,其规模和工艺水平在中国桥 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3
现代桥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代桥梁在规模、结 构形式和技术上都有
了更大的突破和创新
大型跨海大桥
随着全球贸易和旅游的发展,跨 海大桥成为了连接两岸的重要通 道。现代跨海大桥如日本的青函 隧道和长江大桥等都是在这一时 期建设的。这些大型跨海大桥的 建设需要先进的工程技术、材料 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是现 代桥梁工程的重要代表之一
Thank You
感谢你的观看
XXXXXX
THANK YOU
此外,中世纪的欧洲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桥 梁,如巴黎的查理大桥和伦敦的伦敦桥等。 这些桥梁多为石拱桥或木桥,具有独特的建 筑风格和文化价值
2
近代桥梁
01.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桥梁的需求和规模也逐渐增加。钢铁和混凝土等 新型材料的出现,使得桥梁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02.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悬索桥和斜拉桥等新型桥梁开始逐渐兴起。美国的金门大桥和日本的明石大桥 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这些桥梁以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宏伟的外观成为了当时工程技术的杰作

桥梁的发展史

桥梁的发展史

以唐宋为主的,包括两晋、南北朝和隋、五代时期 (古代桥梁发展的鼎盛时期)
隋唐国力较之秦汉更为 强盛,唐宋两代又取得 了较长时间的安定统一 ,工商业、运输交通业 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等十 分发达,是当时世界上 最先进的国家。东晋以 后,由于大量汉人贵族 官宦南迁,经济中心自 黄河流域移往长江流域 ,使东南水网地区的经 济得到大发展,经济和 技术的大发展,又反过 来刺激桥梁的大发展。 因此,这时创造出许多 举世瞩目的桥梁,
几类?
答案

建桥最主要的目的?

就是为了解决跨水或者越谷的交通,以便于运输工具或行 人在桥上畅通无阻。
若以建桥的主要材料分,可以分为哪几类?


若以建桥的主要材料分,便有木、石、砖、竹、藤、铁、 冰桥等之别。
若以桥梁的结构及外观形式分,可以分为哪几类? 若以桥梁的结构及外观形式分,则主要有梁桥、浮桥、索 桥和拱桥这四种基本类型。
中国桥梁的发展史
一、桥的概念架空的人造 通道上部结构下部结构
桥身
桥面
桥墩
桥台
基础
二、桥的意义与特点
建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跨
水或者越谷的交通,以便于运输工具 或行人在桥上畅通无阻。 桥的最初含意是指架木于水面上的通 道 以 后 方 有 引 伸 为 架 于 悬 崖 峭 壁 上 的 “栈道”和架于楼阁宫殿间的“飞阁” 等天桥形式。
元、明、清(桥梁发展的饱和期)
这是桥梁发展的饱和期,几乎 没有什么大的创造和技术突破 。这时的主要成就是对一些古 桥进行了修缮和改造,并留下 了许多修建桥梁的施工说明文 献,为后人提供了大量文字资 料。
考一考
建桥最主要的目的?
若以建桥的主要材料分,可以分为哪几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桥梁发展史中国桥梁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的氏族公社时代,到了1000多年前的隋、唐、宋三代,古代桥梁发展到了巅峰时期。

在最近的1000年中,中国的桥梁技术全面落后于世界的脚步,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桥梁的出现距今仅100多年历史,而且是由外国人建造的。

从钱塘江大桥算起,中国人自己设计现代桥梁的历史还不足70年;从南京长江大桥算起,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大型桥梁的历史仅34年。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桥梁的成就才使我们重新无愧于祖先地站到了世界前列,这是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复兴时代。

梁桥的新生梁桥作为最简单实用的桥型,在桥梁史上出现得最早,在中国古代曾被拱桥的光环所湮没,但却是现代桥梁的始作俑者。

现代梁桥技术中,钢板梁桥和钢桁架梁桥出现得最早,以后,混凝土桥梁以其经济性和便于维护的优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在八十年代以后得到广泛采用,成为长桥和大跨径桥梁的主要桥型。

浙江省瑞安飞云江桥最大跨径62米,桥长1722米,是中国当时最大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公路桥。

八十年代以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成为中国公路桥梁的重要桥型。

1984年建成的湖北省沙洋汉江桥是首座跨径超过100米的连续梁桥,跨径100米以上的连续梁桥还有广东省广州大桥、江门外海桥、惠州东江桥、湖南省常德沅江桥、贵州省思南乌江桥、天津市永定新河华北桥、湖北省宜城汉江桥、宜昌乐天溪桥、江苏省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桥等,其中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桥的最大跨径达到165米,外海桥的连续长度达到880米。

作为现代梁桥的分支——连续刚构、斜腿刚构等新桥型在八十年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81年中国跨径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斜腿刚构桥——浊漳河桥建成,此桥是邯(郸)长(治)铁路上的一座大型桥梁,位于山西省黎城和潞城交界处,跨越两岸陡峭的浊漳河,主跨达到82米。

1982年底,另一座更大的钢箱型斜腿刚构桥落成。

这就是位于陕西省安康水电站铁路专用线上的安康汉江桥,主跨达176米,是当时世界跨径最大的钢斜腿刚构铁路桥。

1988年在广东省广州市郊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洛溪大桥。

大桥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渡口,跨珠江后航道,全长1916.04米,为4孔一联三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最大跨径180米,桥面净宽15米,该桥建设既吸取了中国修建数十座T形刚构的经验,又研究了国外同类桥梁的成熟技术,最大跨径180米,在当时已居亚州同类桥型首位。

洛溪大桥为九十年代连续刚构桥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并成就了虎门大桥辅航道桥跨径纪录。

1997年4月建成通车的虎门大桥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中部虎门古炮台,连接广深、广珠两条高速公路,是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辅航道桥是主桥的组成部分,桥型为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型梁,其主航道桥以888米的跨度在当时居全国悬索桥之首,辅航道桥则更以270米的跨径一举夺得连续刚构桥当时的世界纪录。

“拱桥王国”的复兴因为赵州桥等一批古代拱桥的惊人成就,中国一直被誉为“拱桥王国”。

即使在工业革命之后,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的出现,也没有完全动摇中国传统石拱桥的根基。

中国人基于对“拱”的理解,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创造了双曲拱桥这一令当时的中国人骄傲的桥型。

八十年代以后,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刚架拱桥以及桁式组合拱桥等多种桥型渐渐取代了石拱桥和双曲拱桥的地位,缆索吊装,转体施工、劲性骨架浇筑等多种工艺日臻完善。

1987年,四川省采用转体施工法相继建成巫山龙门桥和涪陵乌江桥两座上承式箱形拱桥,跨径达到122米和200米。

1990年四川省在宜宾市建成的小南门桥,跨径达到240米,已是当时世界上中承式拱桥中跨径最大的一座。

2001年11月7日,小南门大桥因吊杆锈蚀造成部分桥面跨塌,在修复过程中,技术人员对全桥进行了检测,大桥整体结构依然完好。

小南门大桥所付出的代价是创新的代价,没有创新我们就不可能一睹1400年前的赵州桥。

1995年贵州省瓮安县建成江界河大桥,首次突破了中国混凝土拱桥跨径300米大关,达到330米,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的桁式组合拱桥。

不仅如此,其拱顶桥面至水面高度达263米,居中国各类桥梁之首。

大桥一跨飞跃乌江天险,主孔分108个桁片预制,运用桁架伸臂法悬拼架设,两岸引孔为桁式刚构,全桥轻盈简洁,凌空飞渡,气势不凡。

1997年重庆万县长江大桥建成。

大桥位于万州区(原万县市)黄牛孔处,是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跨越峡江天险的特大型拱桥。

大桥一跨飞渡长江,全长856.12米,主拱圈为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箱型混凝土结构,主跨420米,桥面宽24米,为双向四车道,是世界最大跨径的混凝土拱桥。

九十年代,钢管混凝土拱桥因其实用性和优美外型的良好结合,成为各地桥型选择中的佼佼者。

1991年,四川省苍溪县建成了中国第一座钢管混凝土拱桥——旺苍大桥,跨径115米。

在此之后的几年中,各地虽然兴建了不少钢管混凝土拱桥,但跨径始终在200米以下徘徊,直到199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建成了三岸邕江大桥,一举将此类桥梁的跨径提高到270米;1999年又建成了跨径220米的六景大桥。

此后,在湖北、浙江和贵州等省,跨径在250米左右的钢管混凝土公路、铁路拱桥开始增多。

2000年广东省广州市内建成了一座中国也是世界最大跨径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丫髻沙大桥,全长1084米,主桥采用三跨连续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跨越珠江主辅航道、丫髻沙岛,主拱的施工采用由两岸地面拼装、垂直提升、水平转动、对接合龙的新工艺,创下多项全国乃至世界第一:跨径第一,达360米;平转转体每侧重量达13680吨,是世界同类型第一座万吨转体桥梁;竖转加平转相结合的施工工艺世界领先;两拱对接偏差仅2毫米。

此外,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建成跨径在220米以上的钢管混凝土拱桥10座,使任何国家都难望其项背。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钢拱桥建设一直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国外在20 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建成了数座跨径500米以上的钢拱桥,中国直到六十年代末才建成了两座跨径180米左右的钢拱桥,而且在此之后并无建树,这是中国拱桥的遗憾。

今天,这个遗憾即将交给历史,上海卢浦大桥建成之后,不仅将以550米的跨径成为世界第一钢拱桥,而且将要把主要形式的拱桥跨径纪录一举握在中国人的手中,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拱桥王国”。

异军突起的斜拉桥现代斜拉桥,五十年代于欧洲兴起,七十年代传入中国,由于优质钢材的运用和设计建造中的复杂计算,低合金钢冶炼、加工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介入了桥梁建设,使斜拉桥成为与以往任何桥型都截然不同的崭新桥型。

1975年先后在四川省云阳县和上海市建成主跨为75.8米和54米的试验性钢筋混凝土斜拉桥——云阳汤溪河桥和上海新五桥。

在这个基础上又建成几座跨径120米左右的实用桥,为后来斜拉桥在中国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第一座突破跨径200米的斜拉桥是1982年建成的上海泖港大桥,几乎同时,济南黄河大桥将中国斜拉桥的跨径提高到220米,此后斜拉桥成为中国大跨径桥梁的首选桥型。

八十年代相继建成的跨径200米以上的斜拉桥还有天津市永和桥、重庆市石门大桥、安徽省蚌埠淮河大桥、湖南省长沙湘江北大桥、四川省犍为桥、安徽省凤台淮河桥和台湾省高屏溪桥等。

其中高屏溪桥和石门大桥为独塔斜拉桥,两侧跨径分别为330米、180米和230米、200米,在当时已居同类型桥梁世界之首,设计和施工技术日臻成熟。

进入九十年代,斜拉桥的跨径突破了400米。

1991年上海南浦大桥建成,跨径达到423米,两年以后,上海杨浦大桥实现了斜拉桥跨径600米的突破,达到602米。

到2000年中国建成的跨径600米以上的斜拉桥就有4座,除杨浦大桥外,还有福建省青州闽江大桥、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南京长江第二大桥,跨径分别为605米、618米和628米。

在世界最大跨径的10座斜拉桥中,就有6座在中国,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建造斜拉桥最多的国家。

到目前为止,已建成的斜拉桥逾百座,跨径在400米以上的有20座,现已开工的江苏省苏通长江大桥和香港昂船洲大桥将以千米以上的跨径改写斜拉桥的世界纪录。

斜拉桥已成为中国桥梁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

悬索桥的三次飞跃现代悬索桥虽然源于古代吊桥,但现代悬索桥的规模、材料、技术含量已和古代吊桥不可同日而语,它集中了当代建筑学最尖端的理论、工艺、材料,以无与伦比的跨径雄霸桥林,即便是桥林新秀斜拉桥在跨径上也无力与其争锋。

1995年,中国第一座现代大跨径悬索桥广东省汕头海湾大桥建成,它以452米的跨径吹响了中国大跨径悬索桥建设的号角。

仅仅一年,西陵长江大桥就将这一纪录提高到900米。

1997年,又建成了跨径888米的虎门大桥。

同年,香港青马大桥又实现了新的跨越,以1377米的跨径雄居中国桥梁跨径之首。

1999年江阴长江大桥又以1385米的跨径傲视桥林。

中国悬索桥4年实现3次飞跃,每次飞跃都是450米的惊人数字,这在世界桥梁史上也绝无仅有。

江阴长江大桥位于江苏省江阴市与靖江市之间,跨越长江下游的开阔江面,连接京沪高速公路,是一座钢箱梁悬索桥。

桥长3071米,主跨1385米,桥塔高196米,通航净空50米,可通过5万吨级散装货船,主缆长2200米,直径86厘米,重达16800吨,主缆由169股束组成,每股束又由127根5.35毫米的镀锌钢丝组成,钢丝总长达95000公里,桥面总宽37米,为双向六车道,工程历时5年,于1999年9月28日建成通车。

正在建设中的江苏省润扬长江大桥南汊桥,将以1490米的跨径再创中国桥梁的跨径纪录。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中国的桥梁建造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前十年为此做了经济上、技术上和人才上的准备,九十年代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批更大的越江跨海工程的建设,中国桥梁将会创造更辉煌的成就。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造就一代巨人去引领世界桥梁的未来。

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古代,文案亦作" 文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