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桥梁的发展史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引言概述:道路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正文内容:1. 道路桥梁的数量和规模1.1 建设数量的增长:我国道路桥梁的建设数量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1.2 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道路桥梁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2. 技术水平的提升2.1 施工技术的创新: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断推动着道路桥梁的建设。
2.2 材料技术的改进:新型材料的应用,如高性能混凝土、钢材等,使得道路桥梁的质量和耐久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3. 桥梁安全性的提升3.1 设计标准的完善:我国针对道路桥梁的设计标准进行了多次修订,以确保桥梁的安全可靠性。
3.2 监测与维护的加强:道路桥梁的监测与维护工作得到了加强,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隐患。
4.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4.1 智能监测系统:利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道路桥梁的结构状况,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4.2 智能维护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优化维护策略,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5. 可持续发展的趋势5.1 绿色建设:注重环保和资源节约,采用可再生材料和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2 智慧交通:道路桥梁与交通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和交通事故。
总结:综上所述,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呈现出建设数量增多、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升和安全性不断提高的趋势。
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推进,我国道路桥梁将进一步实现智慧化、绿色化,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标题: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引言概述:
道路桥梁是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桥梁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从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展现状
1.1 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涵盖城市主干道、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各类道路桥梁。
1.2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我国道路桥梁建设采用了先进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桥梁结构更加安全稳固,耐久性更高。
1.3 绿色环保理念逐渐融入
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绿色环保理念被引入,如节能减排、生态修复等,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趋势
2.1 智能化技术应用将逐渐普及
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应用,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桥梁监测系统等。
2.2 绿色低碳理念将更加深入
未来道路桥梁建设将更加注重绿色低碳理念,采用更环保的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3 多式联运将成为未来趋势
未来,道路桥梁将更多地与其他交通方式进行联动,实现多式联运,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三、总结
在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中,技术水平的提升、绿色环保理念的融入以及智能化应用的普及将是主要趋势。
未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为城市交通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环保的服务。
浅谈桥梁工程的历史与发展

土木工程导论论文浅谈桥梁工程的历史与发展摘要: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城镇化的速度逐渐加快,车辆的数量越来越多,道路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各种道路土建工程顺应发展的要求正在逐步的发展和兴起。
其中,桥梁的建造是道路建造里面的一大难题,也是一项具有多年历史的建造技术。
虽然社会的发展正在不断向前,但是桥梁方面的许多问题都亟待解决。
可以这样说:自古以来,桥梁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桥梁的施工以及设计则给工程师们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
世界上的湖泊河流和海峡众多,而这恰恰为桥梁工程提供了发展的方向。
桥梁工程仍值得我们去研究,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去钻研去解决。
文中对桥梁的历史发展和如今现状进行了相关的解释和论述,并对桥梁的基本结构和其他方面的桥梁构造基本内容进行了介绍和说明。
关键词:桥梁工程,桥梁历史,桥梁结构,桥梁组成,前景展望,新材料……一、桥梁概念桥梁,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建筑物,称为桥。
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主要指桥跨结构和支座系统;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
二、桥梁历史(一)古代桥梁古代桥梁以通行人、畜为主,载重不大,桥面纵坡可以较陡,甚至可以铺设台阶。
在有重载马车之后,载重量逐步加大,桥面纵坡也必须使之平缓。
这时的桥梁材料仍以木、石为主,铸铁和锻铁很少使用。
其中主要分为石桥和木桥1、石桥石拱桥:是石桥的主要形式。
据考证,中国早在东汉时期就出现了石拱桥,如出土的东汉画砖像,刻有拱桥图形。
现在尚存的赵州桥,建于公元605-617年,净跨径为37米,首创在主拱上加小腹拱的空腹式拱。
中国古代石拱桥拱圈和墩一般都比较薄,比较轻。
石梁桥:石梁桥是石桥的又一种形式。
中国陕西省西安附近的灞桥原为石梁桥,建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
公元11-12世纪南宋泉州地区先后建造了十几座较大的石梁桥,其中有洛阳桥,安平桥。
浅谈我国公路桥梁发展趋势

1 板 式桥 .
箱 梁截面有单箱 单室 、单 箱双室 ( 或多室 ), 期为矩形箱 ,逐 早
板式 桥是 公路桥 梁 中量 大 、面广 的 常用桥 型 ,它 构造 简单 、受 渐发展成斜腰 板的梯形 箱 。箱 粱桥可 以是变高度 ,也可以是等高度 。 力 明确 ,可以采用钢筋 混凝 土和 预应力混凝 土结构 ;可做成 实心和空 从美 观上看 ,有 较大 主孔 和边孔 的三跨箱 梁桥 ,用变 高度箱梁 是较美 三跨 以上 ) 用等 高箱梁具有 较好的外观效果 。 心 ,就地 现浇为适应各 种形 状 的弯 、坡 、斜 桥 ,因此 ,一般公 路 、高 观 的 ;多跨桥 (
连续 刚构可 以多跨相连 ,也可 以将 边跨松开 ,采用支座 ,形成刚
支座 ;合理选择 梁与墩 的刚度 ,可以减小梁 跨 中弯矩 ,从 而可以减小
凝土 ,为 了保证使用性 能尽可 能采用 预应力 混凝 土结 构 ;预应 力方式 构一连 续梁体 系。一联 内无缝 ,改善 了行 车条件 ;梁 、墩 固结 ,不设 梁 的建筑 高度 。所 以 ,连 续刚 构保持 了T 刚构和连 续梁 的优点 。连 形
当然 ,桥墩较矮 时 ,这种桥 型受到 限制 。
8年代 以来 ,我国公路上修 建 了几座 具有代 表性 的预应 力混凝上 3钢筋 混凝立拱桥 0 . 拱 桥在 我 国有悠 久历 史 ,属 我 国传 统项 目,也 是大跨 径桥 梁形
式之 一。石拱桥 由于 自重 大 ,在料 加工 费时费工 ,大跨石拱 桥修 建少 了。山区道路上 的中 、小 桥涵 ,因地制宜 ,采用石拱桥 ( )还是合 涵
2 连续 刚构桥 . 4
多根 钢绞线群锚或扁锚 ,立模 现浇或 预制拼装 。成孔采用胶 囊 、折装 8年以后这种桥 型基 本不再修建 了。这里 不赘述。 O 钢筋混凝土 和预应力混凝 土板桥 ,其 发展趋 势为 :采用 高标号混
浅谈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趋势

之一 ,一般采 用变 截面箱 粱 。我国 公路系统 从 8 年 中 期 开 始 设 计 、 建 造 连 续 刚 构 桥 ,至 O
今方兴未艾。
连 续 刚 构 可 以 多 跨 相 连 , 也 可 以将 边 跨 松开 ,采用 支座 ,形成 刚构一 连续梁 体系 。
一
现 从 以 下 几 种 常 用 的 结 构 形 式 介 绍 梁 式
按 截 面 型式 分 为 : T 梁 、 箱 型 梁 ( 槽 型 或 型梁 ) 、衍 架 梁等 。
强 ,我 国的建 筑材料 、设 备 、建筑技 术都有 了较 快 发 展 。 特 别 是 电 子 计 算技 术 的 广 泛 应 用 ,为 广 大 工 程 技 术 人 员 提 供 了 方便 、快 捷 的计算分 析手段 更 重要 的是 我 国的经济政
处 ,请 同行 指 正 。
联 内无 缝 ,改 善 了行 车条 件 ; 梁 、墩 固
结 ,不 设 支 座 ; 合 理 选 择 梁 与 墩 的 刚度 ,可
2 世 纪 5 、6 年 代 ,我 国就 建 造 了 许 多 T 梁 O 0 O 型 桥 ,这 种 桥 型 对 改 善 我 国 公 路 交 通 起 到 了重 要作用。
高 ,为公路运输提供了安伞、舒适的服 务。 我 国 广 大 桥 梁 工 作 者 , 充 分 认 识 到 这 一 可 贵 、 难 得 的 机 遇 , 竭 尽 全 力 , 发 挥 自 己 的 聪 明 才 智 , 为 我 国 公 路 桥 梁 建 设 事 业 , 积 极
工 作 ,多 作 贡 献 。
E
文◎ 张国杰 杜丽鹏 徐 光海 ( 济源 市公路管理局 河南济源 )
△ 曩蓦圈 旦 冒
浅谈 我 国公路桥 梁 的 发展趋 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一、引言道路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进行浅谈,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1. 发展历程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始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特殊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不仅在数量上有了大幅增长,而且在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上也有了显著提升。
2. 基本情况目前,我国道路桥梁的总里程已经超过了10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桥梁占比较大。
在城市道路方面,各大城市的桥梁密度也在不断增加。
此外,我国还建设了一些大型跨海、跨江、跨湖的特大桥梁,如港珠澳大桥、长江大桥等,这些桥梁不仅解决了交通运输问题,还成为了地标性建造。
3. 技术水平我国道路桥梁建设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从最初的简单梁桥到现在的复杂悬索桥和斜拉桥,我国桥梁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设计和施工能力。
同时,我国还在桥梁材料、结构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三、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未来道路桥梁发展的重要趋势。
智能化桥梁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控系统等实时监测桥梁的结构和运行状态,提前发现潜在问题,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行。
此外,智能化桥梁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维护,提高桥梁的管理效率和运行效果。
2. 绿色环保在未来的道路桥梁建设中,绿色环保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通过采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在桥梁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也要考虑生态保护和环境友好,避免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3. 高效运营未来的道路桥梁将更加注重运营效率的提高。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减少交通阻塞和拥堵,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便捷性。
桥梁发展史

xxxxxxxxxxxxxxxxxxx
目录 Conten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1
古代桥梁
02
近代桥梁
03
现代桥梁
桥梁是交通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文明的 发展和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x
从最早的简单桥梁,到现代的高科技桥梁,桥梁的发 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1
古代桥梁
中国古代桥梁
中国古代桥梁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世纪左右。最早的桥梁是木桥和石桥,其中以石 拱桥最为著名。隋朝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其独特的结构和优雅的线条成为了 中国古代桥梁的代表之一。明朝的卢沟桥也是著名的石拱桥,其规模和工艺水平在中国桥 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3
现代桥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代桥梁在规模、结 构形式和技术上都有
了更大的突破和创新
大型跨海大桥
随着全球贸易和旅游的发展,跨 海大桥成为了连接两岸的重要通 道。现代跨海大桥如日本的青函 隧道和长江大桥等都是在这一时 期建设的。这些大型跨海大桥的 建设需要先进的工程技术、材料 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是现 代桥梁工程的重要代表之一
Thank You
感谢你的观看
XXXXXX
THANK YOU
此外,中世纪的欧洲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桥 梁,如巴黎的查理大桥和伦敦的伦敦桥等。 这些桥梁多为石拱桥或木桥,具有独特的建 筑风格和文化价值
2
近代桥梁
01.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桥梁的需求和规模也逐渐增加。钢铁和混凝土等 新型材料的出现,使得桥梁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02.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悬索桥和斜拉桥等新型桥梁开始逐渐兴起。美国的金门大桥和日本的明石大桥 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这些桥梁以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宏伟的外观成为了当时工程技术的杰作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一、引言道路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1. 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推进。
道路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大力发展和改善。
大量的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桥梁项目相继建成,极大地提升了交通运输的效率和便利性。
2. 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道路桥梁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步。
先进的设计理念、施工技术和材料应用,使得我国的道路桥梁在结构安全性、承载能力和耐久性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桥梁管理系统的应用也在逐渐普及,提高了桥梁的运维效率和安全性。
3.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尽管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区域发展方面仍存在不平衡的现状。
一些发达地区的道路桥梁密度较高,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
这种不平衡的现状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三、我国道路桥梁发展的趋势1. 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为了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我国将加大对农村道路桥梁建设的投入力度。
通过加强农村公路网的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便利性,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加强桥梁养护和管理随着大量桥梁的建设和使用,桥梁养护和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未来,我国将加强桥梁养护和管理的力度,建立健全桥梁检测、评估和维护体系,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确保交通运输的安全和畅通。
3. 推动智能化桥梁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桥梁建设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应用先进的传感器、监测设备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桥梁结构和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在道路桥梁建设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未来将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课程名称学科专题讲座研究生姓名 **** 学号 ***********开课时 **** 至 **** 学年第 *** 学期考试成绩教师评语:教师签字年月日说明一、研究生课程论文必须与本封面一起装订。
阅卷教师务必用红笔批阅,并在本封面规定位置打分、写完评语后连同成绩登记表(一式两份)交学院研究生秘书,各学院研究生秘书在第二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将成绩登记表交研究生学院。
论文由开课学院研究生办公室保管。
二、该封面请用A4纸双面打印,将此说明打印于封面背面。
浅谈我国桥梁的发展史**********摘要:桥梁是交通运输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桥梁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曾在东西方桥梁发展史中占有崇高的地位,为世人所公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基数不断增加,交通压力逐渐加大,桥梁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相信在当下和未来的世界交通上桥梁仍会起到主导作用。
介绍了我国桥梁的发展历程和一些历史著名桥梁的相关情况,说明了我国古代桥梁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分析了现在的桥梁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必须正视的问题,以促进我国桥梁的发展。
关键字:桥梁;发展史0 引言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伟大国家。
幅员辽阔,地形西北高而东南低,河道纵横交错,有著名的长江、黄河和珠江等流域,这里孕育了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建设了数以千万计的桥梁,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桥梁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曾在东西方桥梁发展史中占有崇高的地位,为世人所公认。
1桥梁的发展史1.1 萌芽阶段第一阶段以西周、春秋为主,包括此前的历史时代,这是古桥的萌芽阶段。
早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
据史料记载,我国周朝时期已建有梁桥和浮桥。
1972年,在春秋时期齐国的京城山东临淄的考古挖掘中,首次发现了梁桥的遗址和桥台遗迹,两处桥梁的跨径均在8 m左右。
1.2 初步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以秦、汉为主,包括战国和三国,这是古代桥梁的初步发展阶段。
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建造。
坐落在咸阳故城附近的渭水三桥,在古代是很有名的。
三桥包括中渭桥、东渭桥和西渭桥,都是多跨木梁木柱桥。
秦汉是我国建筑史上一个璀灿夺目的发展阶段,这时不仅发明了人造建筑材料的砖,而且还创造了以砖石结构体系为主题的拱券结构,从而为后来拱桥的出现创造了先决条件。
从一些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约在东汉时期,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这四大基本桥型已全部形成。
1.3辉煌阶段第三阶段是以唐宋为主,包括两晋、南北朝和隋、五代时期,这是古代桥梁发展的辉煌阶段。
隋唐国力较之秦汉更为强盛,唐宋两代又取得了较长时间的安定统一,工商业、运输交通业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等十分发达,而这又反过来刺激桥梁的大发展。
因此,这时创造出许多举世瞩目的桥梁。
隋代石匠李春首创的敞肩式石拱桥———赵州桥,该桥在隋大业初年为李春所创建,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净跨37 m,宽9 m,拱矢高度7.23 m,在拱圈两肩各设有2个跨度不等的拱,这样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
唐朝时期出现了不少名闻天下的石梁桥。
据《唐六典》记载,天下著名的石梁桥有4座:河南洛阳的天津桥、永济桥和中桥,西安的灞桥。
北宋画家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汴梁虹桥。
虹桥的径近25 m,弧高5 m,桥宽约8 m。
它的结构是一种以木构件纵横相架所形成的稳定的木拱结构。
其整体造型轻盈,犹如长虹飞越河上。
这种长跨径木桥建筑是桥梁建筑中的杰作。
1.4 饱和阶段第四阶段为元、明、清三朝,这是桥梁发展的饱和阶段。
这时的主要成就是对一些古桥进行了修缮和改造,几乎没有大的创造和技术突破,但留下了许多修建桥梁的施工说明文献,为后人提供了大量文字资料。
此外,也建造完成了一些像明代江西南城的万年桥、贵州的盘江桥等艰巨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万历年间建的放生桥,全长70.8 m,宽5.8 m,五孔联拱,构造精巧,形状美观,是朱家角十景之一。
放生桥顾名思义,就是放生积德从善。
僧人性潮曾规定在桥下只准放生鱼鳖,而不得撒网捕鱼。
今天,在这里常有人兜售活鱼供游人购买放生。
1.5 直追世界先进水平的快速发展阶段第五阶段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桥梁建设进入了一个奋起直追世界先进水平的快速发展时期。
1957年,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胜利建成,结束了我国万里长江无桥的状况,从此“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此后相继建成了南京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虎门大桥等一批技术含量高的重大工程项目。
我国桥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1)我国跨海大桥的建设刚刚兴起。
东海大桥的通车,拉开了我国从陆路伸向大海建设桥梁的序幕。
全线贯通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可以使宁波到上海的距离缩短120 km,有利于促进江、浙、沪经济的发展。
此外深圳湾大桥、湛江海湾大桥、青岛海湾大桥等都是2006年开工建设的跨海桥梁工程。
港澳珠大桥也在策划之中。
如果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向海洋延伸的战略将继续,跨海桥的建设将成为未来桥梁建设的重点。
2)跨越大江大河的桥梁建设方兴未艾。
近年来,长江大桥在中国的建桥史上,每年都加入新的篇章。
1990年以前,长江上的大桥只建了6座;1991年~2000年,长江上建起了15座桥,主要是公路桥;2001年~2006年,长江上兴建了21座桥。
过去普遍认为经济比较落后、相对封闭的中小城市都架起跨越长江的桥。
据有关消息,今后长江上还将建造70个过江(含长江大桥和过江)隧道。
此外,黄河、浦江、珠江、湘江和闽江等近年来都在规划和兴建桥梁。
2桥梁的形式桥梁作为交通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到今,其技术发展从未停滞。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在桥梁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一度成为桥梁发展的开拓者和先锋军。
在漫长的岁月里,在我国人民不断的探索中,我国创造了各式的桥梁。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桥梁逐渐成为一门专业学科,技术不断发展,形式复杂多样,其内涵和引伸义也更加得丰富。
琬代化桥梁的高速发展追究其根源,都是总结前人积累下的丰富技术成果而来的,桥梁形式依然是板桥、梁桥、浮桥、拱桥和索桥这几类。
2.1桥梁的结构桥梁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结构。
2.1.1上部结构(桥跨结构)线上主要是指桥梁中的梁。
作为跨越障碍物的主要承载结构,可以进行多种分类:从功能上分:结构梁,比如基础地梁、框架梁等,它与柱、承重墙等竖向构件共同构成空间结构体系;有构造梁,比如圈梁、过梁、连续梁等,它起到抗裂、抗震、稳定等构造性作用。
按照结构工程属性可分为:框架梁、剪力墙支承的框架梁、内框架梁、砌体墙梁、砌体过梁、剪力墙连梁、剪力墙暗梁和剪力墙边框梁。
从施工工艺方面分:现饶梁、预制梁等。
从材料上分,工程中常用的有型钢梁、钢筋混凝土梁、木梁和钢包轮梁等。
2.1.2.下部结构线下主要包括基础、承台和桥墩。
桥梁的基础作用是承受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传来的全部荷载,并把它们的荷载传递给地基。
由于地质条件不同,基础也有很多种,我们常见的基础类型有明挖基础、桩基础、沉井基础、沉箱基础和管柱基础。
桥墩和承台是桥梁结构的主要支撑物,它们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全部荷载,并将恒载和车辆等活载传至基础的建筑物。
桥墩分为实体墩、柱式墩和排架墩等。
承台分为高桩承台和低桩承台。
2.1.3支座支座是指在桥墩上用于支承上部结构的重量,并使其固定于一定位置的支承部件。
它还要承受操作时的振动与地震载荷。
常见的支座类型有球形钢支座、板式棱胶支座等。
2.1.4附属结构桥梁的基本附属结构主要包括桥面系、锥形护坡。
此外,根据需要还要修筑护岸、导流结构物等附属工程。
在路堤与桥台衔接处,在桥台两侧设置石砌的锥形护坡,以保证迎水部分路堤边坡的稳定。
2.2桥梁的类型桥梁种类众多,具体分类如下:按用途分:铁路桥、公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运水桥(渡槽)和其他专用桥梁(比如通过管道、电缆等)。
按跨越障碍分:跨河桥、跨谷桥、跨线桥(又称立交桥)、高架桥和找桥等。
按采用材料分:木桥、.钢桥、钢筋混凝土桥、预应力混凝土桥、圬土桥(包括砖桥、石桥、混凝土桥)等。
按桥面在桥跨结构的不同位置分:上承式桥、下承式桥和中承式桥。
上承式桥的桥面布置在桥跨结构的顶面,桥垮结构的宽度可以较小,构造简单,桥上视线不受胆挡;下承式桥的桥面布置在桥跨结构的下都,其建筑高度(自轨底至梁底的尺寸)较小,增加了桥下净空,但桥跨结构较宽,构造比较复杂;中承式桥的桥面置于桥跨结构的中部,主要用于拱式桥跨结构。
按桥长分:桥长不超过20 m的为小桥,大于20 m小于100 m 的为中桥,大于100 m 小于500 m的为大桥,超过500 m以上的为特大桥。
按受力特点分:梁式桥、拱式桥、悬索桥、斜拉桥、刚构桥和组合体系桥。
3桥梁发展展望近20年来,世界上各国的桥梁工作者致力寻求桥梁结构的功能与经济,美学的证统一,创造出不少典型桥例,推动了桥梁工程的发展。
桥梁结构也逐步向轻巧,纤细方面发展,但桥梁的载重,跨长却不断增长。
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所提出的愈来愈高的要求,需要建造大量的承受更大荷载,跨越海湾,大江等跨径和总长更大的桥梁。
这就推动了桥梁结构向高强,轻型,大跨度的方向发展。
大跨度桥梁设计中,愈来愈重视空气动力学,振动,稳定,疲劳,非线性等研究项目的应用,并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施工上,力求高度机械化,工厂化,自动化;在工程管理上,则力争高度科学化,自动化。
展望未来,我国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势在必行。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史很短,但在l卯6年后,发展很快,无论在桥型或跨长的发展都是非常突出的。
然而,在跨度上还没有赶上国际水平,主要问题在于建筑材料工业水平和施工工艺水平的落后。
今后要加强对混凝土高效能掺合剂的研究,加强对预应力钢材的研究,加强桥梁科学领域中有关的理论研究工作,要加强计算机在桥梁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应用。
4坚持桥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创造了人工自然,为社会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始料不及的消极后果,干预了自然界自身调节的机制,使得人与自然之间难以协调发展,乃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在建造桥梁的时候,也必须树立这样的观点,早在1的多年前,恩格斯就提醒人们或警告人们要看到大自然报复的著名论断,他在列举了许多事实的基础上尖锐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步这样的胜利,自然界多报复了我们。
每一步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一个结果又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