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0年01月自考00399《学前游戏论》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自学考试00399《学前游戏论》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自学考试00399《学前游戏论》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自考00399《学前游戏论》历年真题集电子书目录1. 目录 (2)2. 历年真题 (3)2.1 0399学前游戏论200710[福建] (3)2.2 0399学前游戏论200810[福建] (6)2.3 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 (9)2.4 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福建] (13)2.5 0399学前游戏论201004 (15)2.6 0399学前游戏论201010[福建] (19)2.7 0399学前游戏论201110 (21)3. 相关课程 (22)1. 目录历年真题()0399学前游戏论200710[福建]()0399学前游戏论200810[福建]()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0399学前游戏论200910[福建]()0399学前游戏论201004()0399学前游戏论201010[福建]()0399学前游戏论201110()相关课程()2. 历年真题2.1 0399学前游戏论200710[福建]学前游戏论试卷课程代码039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松弛说”的代表人物是【】A. 拜敦代克 B.格罗斯 C.霍尔 D.拉扎鲁斯2.幼儿在游戏中往往不按物体的社会意义来使用材料,这是游戏动作的【】A.非常规性 B.重复性 C.灵活性 D.随意性3.将儿童游戏分为探索游戏、创造性游戏、消遣性游戏、模仿游戏和宣泄游戏,这是【】 A.儿童游戏的体验形式分类 B.儿童游戏的活动动机分类C.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4.4岁以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达到【】A.独自游戏的阶段 B.平行游戏的阶段C.联合游戏的阶段 D.合作游戏的阶段5.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包括游戏的【】A.人口密度和场地密度 B.人口密度和材料密度C.室内场地密度和室外场地密度 D.场地密度和材料密度6.划分活动区时要考虑幼儿可能出现的将一个活动区的内容延伸至另一个活动区的需要,这是考虑【】A.各活动区之间的独立性 B.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C.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 D.各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7.3—4岁的幼儿,主要选择【】A.感官玩具 B.体育玩具 C.结构玩具 D.形象玩具8.教师指导幼儿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适合采用的策略是【】A.平行游戏策略 B.合作游戏策略 C.领导游戏策略 D.指导游戏策略9. 下面哪一种不属于幼儿的创造性游戏【】A.表演游戏 B.智力游戏 C.结构游戏 D.角色游戏10.亲子游戏的特点之一是【】A.教育性 B.情感性 C.交往性 D.交互性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游戏的宣泄说12.游戏性体验13.场地结构14.领导游戏策略15.有规则游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6. 游戏具有哪些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17.简述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什么是学前游戏?学前游戏是指针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以游戏为主要方式的教育活动。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在自由的环境中积极探索和体验,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 学前游戏的特点有哪些?学前游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自发性和自主性:儿童在游戏中自发地表达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并自主选择游戏的方式和内容。

(2) 活动性和体验性:游戏通过身体和感官的活动来进行,让儿童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

(3) 综合性和整体性:游戏能够综合地促进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包括认知、语言、社交、情感等各个方面。

(4) 轻松和愉快:学前游戏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让儿童享受到快乐的学习过程。

3. 学前游戏的教育意义是什么?学前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1) 促进认知发展:通过游戏,儿童能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提高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发展语言能力:游戏中的交流和角色扮演有助于儿童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3) 培养社交技能:学前游戏能够让儿童与他人进行合作、沟通和分享,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塑造情感态度:游戏中的角色和情境可以让儿童体验各种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5) 促进身体发展:学前游戏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儿童的大肌肉运动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

二、综合题1. 描述一个你参与的学前游戏活动,并谈谈你觉得它的教育意义。

我参与过一个名为“探险乐园”的学前游戏活动。

这个活动是在室外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探索和发现自然的乐趣来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被组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导师引导和指导他们。

我们先是到了一片小树林,导师给我们讲解了一些树木的基本知识,然后我们就开始了探索之旅。

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树木上的昆虫和蚂蚁,用收集袋收集了一些落叶和小动物的样本,还有一些儿童专用的工具,如小铲子、放大镜等。

2010年01月00399学前游戏论试卷和答案

2010年01月00399学前游戏论试卷和答案

全国2010年1月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试题课程代码:0039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 A )1-9A.福禄贝尔B.柏拉图C.夸美纽斯D.蒙台梭利2.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肯定了( C )1-16A.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B.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C.游戏活动的自由自主性D.游戏作为教育手段的有效性3.“游戏仅仅被作为获取大纲要求所规定的知识的补充教学手段。

教师常常像组织作业那样领导幼儿的游戏。

”,这种游戏组织方式的理论基础是( B )1-14A.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B.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C.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D.游戏的历史性本质观4.游戏活动的外显因素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 B )1-30A.表情B.动作C.角色扮演D.言语5.“我们来玩过家家吧!”“把这个借给我用一会儿行吗?”“这是我的,不给你玩!”儿童在游戏中出现的类似言语属于( A )1-33A.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D.互补性语言6.婴幼儿反复地拍击盆子里的水,或摇晃哗嘟棒,或绕着房间四周跑,或把悬挂着的玩具一会儿拉拉一会儿丢开,这种游戏称为( A )2-43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性游戏D.规则游戏7.学前儿童末期,由于儿童认知范围的扩大、思维能力以及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游戏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即( C )2-62A.感觉运动性水平B.象征性水平C.规则性水平D.社会性水平8.在幼儿园的三、四岁的孩子身上,常常看到这种形式的游戏:一个孩子在切菜,其他孩子看到后马上过来切菜;一个孩子把菜放到玩具动物嘴里,马上有孩子会跟着这么做,他们互相模仿,但彼此没有交流,说明这时儿童游戏发展到( D )2-65A.独自游戏阶段B.合作游戏阶段C.联合游戏阶段D.平行游戏阶段9.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变换动作、姿势,可以多次重复感兴趣的动作而不受限制,可以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调到最佳水平,说明游戏可以满足儿童( A )3-78A.生理发展的需要B.认知发展的需要C.社会性发展的需要D.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10.在游戏和发展的关系上,认为游戏领先于发展,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人是( B )10-293A.皮亚杰B.维果茨基C.霍尔D.蒙台梭利11.教师直接参与到儿童游戏中,与儿童一起游戏,如和儿童一起下棋,一起捉迷藏等,同时进行游戏指导,这种游戏指导方式称为( C )6-164A.平行游戏指导B.旁观者指导C.共同游戏指导D.非言语指导12.婴儿游戏活动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 B )7-184A.智力游戏B.活动性游戏C.音乐及娱乐游戏D.发展语言的游戏13.从材料角度区分,能判断儿童是否正在游戏的一个指标是( C )1-34A.玩具的逼真程度B.有无许多玩具C.有无玩具或游戏材料D.玩具的贵贱14.某教师为大班积木区的教育目标制定为:“能为所建造的物体命名”,你认为这一目标( B )6-155A.太笼统、太空泛B.不符合大班儿童年龄特征C.太抽象D.不够清晰15.教师通过语言试探或协商性地要求或暗示儿童去做什么和如何去做,重在对学前儿童游戏行为的引导,这种言语指导方式称为( B )6-166A.询问B.建议C.描述D.评论16.明确规定了游戏任务、玩法、规则、结果这四个基本因素的游戏,是下列哪一类游戏?( D )7-220A.角色游戏B.结构游戏C.创造性游戏D.有规则游戏17.20世纪50年代,游戏价值观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 D )9-239A.身心全面发展价值B.认知发展价值C.行动发展价值D.情感发展价值18.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他已经获得的图式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

学前游戏论历年自考真题

学前游戏论历年自考真题

2012年1月全国卷2004年10月全国卷2005年1月全国卷2010年10月2011年1月浙江卷2010年1月湖北卷第一章游戏及其特征一、名词解释亲子游戏:父母或婴儿看护者与婴儿一起玩的游戏。

P262游戏主题:二、简答1、我国教育工作者一般把游戏特征归结为哪几方面?P122、简述游戏的外部条件特征3、简述游戏的假想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儿童游戏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相关,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所以,游戏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儿童的游戏绝对不会局限于生活,或者照搬生活,小孩子的游戏充满了想象和创造性,他们会在自己的世界里创造自己的游戏,游戏充满了假想性和创造性。

4、简述游戏特征的三内说纽曼的三内说:纽曼认为可以通过控制、真实性和动机这三种指标来判断一种活动是否是游戏,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和内部动机。

内部控制:游戏由儿童自己来控制。

内部真实:如,儿童游戏来源于真实生活,儿童会很认真地游戏。

内部动机:游戏动因来自于儿童从游戏中获得愉快。

5、儿童游戏与成人游戏相比,有哪些方面的不同?P17四、案例分析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

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

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

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

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

老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

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

第二轮,老师请了五个“坐得好的孩子”上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

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

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

结合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试分析该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

参考:该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00399学前游戏论试题(二)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00399学前游戏论试题(二)

重庆市万州区成才自考助学中心助学资料课程名称:学前游戏论(二)课程代码:00399一、单项选择题1. 儿童游戏研究始于()A18世纪下半叶 B.18世纪上半叶19世纪下半叶 D 19世纪上半叶2. 精神分析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弗洛依德 B 班都拉 C 福禄贝尔 D 陈鹤琴3.预示着练习性游戏在感知运动领域中发展终结的是()A 象征性游戏的出现B 练习性游戏的出现C 非练习性游戏的出现D 非象征性游戏的出现4.皮亚杰认为象征性游戏的结束期是()A 6—11岁B 7—12岁C 8—13岁D 9—14岁5.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认为,游戏是儿童的()A 非能性活动B 本能性活动C 非社会性活动D 社会性活动6.不属于纽曼的游戏的特征的是()A内部控制B 内部虚拟C 内部真实D 内部动机7.带有“好像”和“假装”特点,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A 结构游戏B 感觉运动游戏C 练习游戏D 象征性游戏8.把游戏分为未分化型游戏、累积型游戏、连续型游戏、分节型游戏、统一型游戏的分类标准是()A 根据儿童在游戏中身心体验不同B 学前儿童游戏的动机不同C 学前儿童游戏活动对象不同D 学前儿童游戏的时间不同9.用雪堆雪人属于()A 感觉运动游戏B 象征性游戏C 结构游戏D 规则游戏10.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会性交往需要属于()A 第一层次的需要B 第二层次的需要C第三层次的需要D第四层次的需要11.以下不属于有规则的游戏是( )A 智力游戏B 体育游戏C音乐游戏D玩雪游戏12.在角色游戏中关注的焦点在于游戏的规则及角色扮演的逼真程度的是( )A 托班幼儿B小班幼儿C中班幼儿D大班幼儿13.幼儿结构游戏的基础是( )A活动目的B结构材料C 建构成果D 游戏规则14.“按颜色分类”的游戏属于( )A活动性游戏B语言游戏C感官游戏D智力游戏15.“依照简单模型搭建房子”的游戏适用于( )A一岁左右B两岁左右C三岁左右D四岁左右16.保证儿童游戏权利得以实现的决定性条件是( )A 合理的学期计划B 足够的游戏空间C 充足的游戏时间D足量的游戏人数17.评价游戏作用的大小或游戏是否成功的根本出发点是( )A 教师是否是游戏的指导者B 儿童是否是游戏的参与者C儿童是否是游戏的主人D教师是否是游戏的参与者18.提出“就教育效果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关系如何”观点的是( )A 苏霍姆林斯基B赞可夫C蒙台梭利D 福禄贝尔19.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每班室外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 )A 20平方米B 40平方米C 50平方米D 60平方米20.按照美国学者布朗对活动区性质的描述,以下对活动区归类正确的是( )A 动态、用水——手工区B 静态、用水——玩沙区C 静态、不用水——教学区D 动态、用水——积木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一、引言学前游戏作为幼儿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前游戏的理论基础、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设计有效的学前游戏活动。

二、学前游戏的理论基础1. 玩耍的本质游戏是幼儿最自然的学习方式,通过玩耍,幼儿能够获得直接而全面的发展。

根据奥斯特伯格的理论,玩耍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发展、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交发展。

2. 游戏的分类根据游戏的性质,可以将游戏分为身体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符号游戏、建构游戏等。

不同类型的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在不同方面的发展。

三、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1. 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游戏可以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探索、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学习到丰富的常识和经验。

2.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在游戏中,幼儿能够与其他孩子一起合作、分享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幼儿游戏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3. 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身体游戏是学前游戏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活动身体,幼儿可以发展肌肉协调性、平衡感和灵活性。

这对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四、设计有效的学前游戏活动1. 考虑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游戏的需求和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在设计游戏活动时需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并根据他们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游戏形式。

2. 创造积极的游戏环境为了提供良好的游戏体验,教师需要创造一个积极、安全、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

这包括提供适当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并确保游戏空间的安全和整洁。

3. 教师的引导和参与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应该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幼儿理解游戏规则、解决问题,并提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五、结论学前游戏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促进了幼儿的认知、社交和身体发展。

通过设计有效的学前游戏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全面而健康地成长。

00399学前游戏论提分试卷(三)【解析】

00399学前游戏论提分试卷(三)【解析】

00399学前游戏论提分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1.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

A.福禄贝尔B.夸美纽斯C.蒙台梭利D.欧文【答案】A【解析】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福禄贝尔,所以选A。

2.成熟说的代表人物是()。

A.斯宾塞B.霍尔C.拜敦代克D.格鲁斯【答案】C【解析】斯宾塞是剩余精力说的代表人物,排除A。

霍尔是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排除B。

格鲁斯是生活预备说的代表人物,排除D。

成熟说的代表人物是拜敦代克,所以选C。

3.一个孩子在他原有的认知图式中已有了“狗”的概念,以后他把大狗、小狗、黄狗统统纳入他原有的认知结构,这样的过程是()。

A.协调B.同化C.顺应D.平衡【答案】B【解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中有两个重要概念: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指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他已经获得的图式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

而顺应是儿童为了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或技能。

题干中孩子用已有的“狗”的概念,去认识大狗、小狗、黄狗,正是一种同化,所以选B。

4.按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下列三种游戏水平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性游戏B.象征性游戏、规则性游戏、练习性游戏C.练习性游戏、规则性游戏、象征性游戏D.规则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练习性游戏【答案】A【解析】皮亚杰认为0-2岁的感知运动期阶段产生了练习性游戏,2-7岁的前运算期阶段中,象征性游戏成为游戏的基本特征,7-12岁的具体运算期中,规则性游戏逐渐取代了象征性游戏。

所以依照游戏水平由低到高的排序,选A。

5.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许多研究者开始尝试把游戏活动的本质概括为()。

A.生物性本质观B.社会性本质观C.主体性本质观D.历史性本质观【答案】C【解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许多研究者开始尝试把游戏活动的本质概括为主体性活动,来探索建立一种更加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所以选C。

学前游戏论自考复习题

学前游戏论自考复习题

学前游戏论自考复习题学前游戏论是一门研究儿童游戏行为及其对儿童发展影响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自考复习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选择题1. 学前游戏论主要研究哪个年龄段儿童的游戏行为?A. 婴儿期B. 学前期C. 学龄期D. 青春期2. 以下哪项不是游戏的基本特征?A. 自发性B. 规则性C. 目的性D. 娱乐性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学前儿童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二、填空题1. 学前儿童游戏的_______是游戏发展的重要标志。

2. 游戏对儿童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3. 维果茨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_______,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三、简答题1. 简述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2. 描述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关于儿童游戏的不同观点。

四、论述题1. 论述如何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

2. 分析游戏在儿童语言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实施策略。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小明是一个5岁的小男孩,他非常喜欢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尤其喜欢玩“捉迷藏”和“过家家”。

请分析小明的游戏行为对其发展的可能影响。

参考答案1. 学前儿童游戏的自主性是游戏发展的重要标志。

2. 游戏对儿童的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3. 维果茨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结语学前游戏论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儿童的游戏行为,以及如何通过游戏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希望以上的复习题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学前游戏论的相关知识,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备考三件宝:自考笔记、真题及答案、录音课件!
考试学习软件商城( )出品 自考笔记、真题及答案、题库软件、录音课件!
浙江省 2010 年 1 月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9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 ( A )1-9 A.福禄贝尔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D.蒙台梭利 2.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肯定了( C )1-16 A.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 B.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 C.游戏活动的自由自主性 D.游戏作为教育手段的有效性 3.“游戏仅仅被作为获取大纲要求所规定的知识的补充教学手段。教师常常像组织作业那样
了一个新水平即( C )2-62
本文档资源由考试真题案、录音课件!
考试学习软件商城( )出品 自考笔记、真题及答案、题库软件、录音课件!
A.感觉运动性水平 B.象征性水平 C.规则性水平 D.社会性水平 8.在幼儿园的三、四岁的孩子身上,常常看到这种形式的游戏:一个孩子在切菜,其他孩子
本文档资源由考试真题软件网()搜集整理二次制作!
自考备考三件宝:自考笔记、真题及答案、录音课件!
考试学习软件商城( )出品 自考笔记、真题及答案、题库软件、录音课件!
(1)母子早期关系对学前游戏的产生及发展的影响 (2)家庭结构和气氛对学前游戏的影响 (3)儿童伙伴对学前游戏的影响 (4)电视对学前游戏的影响 (5)课程对学前游戏的影响 31.如何贯彻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主体性原则?5-131 答: (1)首先,组织实施游戏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水平,根据 不同年龄班的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其难度应适中。 (2)组织幼儿园游戏时贯彻主体性原则,还应考虑到确保游戏的安全性。 (3)贯彻主体性原则应保证游戏的趣味性。 (4)贯彻主体性原则,应充分尊重幼儿的积极主动性。 (5)要贯彻幼儿园游戏实施的主体性原则,应保证幼儿游戏的活动性 。 (6)贯彻游戏实施的主体性原则,还应注意游戏的发展性。 (7)组织幼儿游戏要贯彻主体性原则,还应做到“全面”。
)5-125
本文档资源由考试真题软件网()搜集整理二次制作!
自考备考三件宝:自考笔记、真题及答案、录音课件!
考试学习软件商城( )出品 自考笔记、真题及答案、题库软件、录音课件!
A.幼儿园应以游戏代替教学 B.两者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互相独立 C.幼儿园应以教学代替游戏 D.教学即游戏 E.是现代学前教育的两种重要手段 24.亲子游戏具有以下特点( BC )8-227 A.短暂性 B.发展性 C.情感性 D.随机性 E.灵活性 25.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关于儿童游戏的智力发展作用的实证研究表明,游戏与
童在游戏中出现的类似言语属于( A )1-33 A.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B.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C.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 D.互补性语言 6.婴幼儿反复地拍击盆子里的水,或摇晃哗嘟棒,或绕着房间四周跑,或把悬挂着的玩具一
会儿拉拉一会儿丢开,这种游戏称为( A )2-43 A.感觉运动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性游戏 D.规则游戏 7.学前儿童末期,由于儿童认知范围的扩大、思维能力以及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游戏发展到
以下哪些因素存在着相关?( ABD )3-82 A.创造性 B.发散性思维 C.健康 D.问题解决 E.审美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26.角色扮演 1-32 答: 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儿童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 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27.表演游戏 2-48 答: 表 演 游 戏 是 按 照 童 话 、 故 事 中 的 角 色 、 情 节 和 语 言 进 行 创造性表演的游戏。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 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属于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的学说有( BCD )1-9 A.游戏的主体性学说 B.游戏的剩余精力说 C.游戏复演论 D.游戏成熟说 E.精神分析学派 22.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有( ABD )4-100 A.玩具及材料 B.场地 C.儿童个性 D.游戏时间 E.大众媒体 23.关于幼儿园游戏和教学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 BE
之为( A )10-270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协调 19.以下几组玩具中,侧重于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玩具是( A )4-102 A.拼图、拼板、镶嵌板、魔方、棋类玩具 B.积木、积塑、橡皮泥、沙、雪 C.秋千、木马、平衡木、皮球、跳绳 D.口琴、铃鼓、铃铛、不倒翁、笛子 20.游戏的觉醒理论告诉我们,组织和创设托幼机构的环境应注意( B )10-305 A.环境刺激越丰富越有利于儿童发展 B.环境刺激应注意适当性、合理性 C.环境刺激越少越有利于儿童发展 D.环境刺激与儿童发展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本文档资源由考试真题软件网()搜集整理二次制作!
自考备考三件宝:自考笔记、真题及答案、录音课件!
考试学习软件商城( )出品 自考笔记、真题及答案、题库软件、录音课件!
C.描述 D.评论 16.明确规定了游戏任务、玩法、规则、结果这四个基本因素的游戏,是下列哪一类游戏? ( D )7-220 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创造性游戏 D.有规则游戏 17.20 世纪 50 年代,游戏价值观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 D )9-239 A.身心全面发展价值 B.认知发展价值 C.行动发展价值 D.情感发展价值 18.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他已经获得的图式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这种情况皮亚杰称
领导幼儿的游戏。”,这种游戏组织方式的理论基础是( B )1-14 A.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 B.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 C.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 D.游戏的历史性本质观 4.游戏活动的外显因素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 B )1-30 A.表情 B.动作 C.角色扮演 D.言语 5.“我们来玩过家家吧!”“把这个借给我用一会儿行吗?”“这是我的,不给你玩!”儿
看到后马上过来切菜;一个孩子把菜放到玩具动物嘴里,马上有孩子会跟着这么做,他们 互相模仿,但彼此没有交流,说明这时儿童游戏发展到( D )2-65 A.独自游戏阶段 B.合作游戏阶段 C.联合游戏阶段 D.平行游戏阶段 9.游戏中儿童可以自由变换动作、姿势,可以多次重复感兴趣的动作而不受限制,可以使中 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调到最佳水平,说明游戏可以满足儿童( A )3-78 A.生理发展的需要 B.认知发展的需要 C.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D.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 10.在游戏和发展的关系上,认为游戏领先于发展,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人是 ( B )10-293 A.皮亚杰 B.维果茨基 C.霍尔 D.蒙台梭利 11.教师直接参与到儿童游戏中,与儿童一起游戏,如和儿童一起下棋,一起捉迷藏等,同 时进行游戏指导,这种游戏指导方式称为( C )6-164 A.平行游戏指导 B.旁观者指导 C.共同游戏指导 D.非言语指导 12.婴儿游戏活动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 B )7-184 A.智力游戏 B.活动性游戏 C.音乐及娱乐游戏 D.发展语言的游戏 13.从材料角度区分,能判断儿童是否正在游戏的一个指标是( C )1-34 A.玩具的逼真程度 B.有无许多玩具 C.有无玩具或游戏材料 D.玩具的贵贱 14.某教师为大班积木区的教育目标制定为:“能为所建造的物体命名”,你认为这一目标 ( B )6-155 A.太笼统、太空泛 B.不符合大班儿童年龄特征 C.太抽象 D.不够清晰 15.教师通过语言试探或协商性地要求或暗示儿童去做什么和如何去做,重在对学前儿童游 戏行为的引导,这种言语指导方式称为( B )6-166 A.询问 B.建议
28.专门化玩具 4-103 答: 在 各 种 各 样 的 玩 具 世 界 里 ,有 的 是 模 拟 实 物 的 玩 具( 如 小 汽 车、小手枪、小动物、 小勺子、杯子、小秤、电话等形象玩具),其构型 精 美逼 真, 功能 的确 定性 强 , 游 戏 的 主 题 也 比 较 固 定( 如 听 诊 器、注射器等医疗玩具,只能用来玩“医院”或“当医 生“的游戏),在 性 质 上 具 有 专 门 化 的 特 点 。 此 类 玩 具 大 都 是 工 厂 里 制 造 出 来 的,可称为专门化的玩具。 29.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2-43 答: 象征性游戏是儿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 的象征过程,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30.简述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4-111 答: 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
32.简述有规则游戏的指导要点。7-222
答: (1)选择和编制适合的有规则游戏。 (2)教会幼儿游戏的玩法,教育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33.儿童游戏与成人游戏相比,有哪些方面的不同?1-24 答: 也有人从对儿童的游戏和成人的游戏进行对比中,概括 出 儿 童 游 戏 与 成 人 游 戏的三个方面的不同: (1)游戏在各自生活中的地位不同 (2)游戏中的主体的情况不一样 (3)游戏的内容不同
本文档资源由考试真题软件网()搜集整理二次制作!
自考备考三件宝:自考笔记、真题及答案、录音课件!
考试学习软件商城( )出品 自考笔记、真题及答案、题库软件、录音课件!
好的游戏中,儿童出于对游戏的极大兴趣,能克服困难坚持进行游戏。成功的游戏中, 儿童既能遵守规则,与同伴合作表现出 一 定 的 组 织 性 , 也 有 一 定 的 独 立 游 戏的能力。 (3)会正确创造性地使用玩具并爱护玩具 成功的游戏中,儿童不仅能正确地使用玩具,而且能创造性地使用玩具。在游戏过程 和结束后,不争抢玩具,能正确收放玩具,爱护玩具。 (4)在游戏中对同伴友爱、谦让,能与同伴合作并不妨碍他人游戏的进行 无论是独自游戏还是合作游戏,在游戏中都存在有与同伴的关系问题。成功的游戏 中儿童能与同伴友好合作,能正确处理玩具、场地、角色等问题,并有组织地分工 合作开展游戏。 ( 5) 游 戏 内 容 丰 富 、 积 极 向 上 , 有 益 于 儿 童 身 心 发 展 成功的游戏中,儿童游戏内容丰富,能广泛地创造性地反映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且内容健康向上,有利于儿童身体、智力、品德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