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生长发育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水稻的一生教案

水稻的一生教案

水稻的一生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2. 理解水稻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3. 掌握水稻生长的关键环节和所需生长条件;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2. 水稻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PPT、图片资料、实验器材(包括水稻种子、种植土、盆栽等)、工具(如镊子、喷壶等);2. 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或室外种植区域。

四、教学过程【导入】1.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是否吃过水稻或者见过水稻的样子,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水稻并引起他们的兴趣;2. 展示一张水稻生长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片描述水稻的特点。

【知识讲解】1. 给学生呈现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并解释每个阶段的特点和需要的生长条件,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水稻生长过程的整体认识;2. 介绍水稻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包括选择适宜的土壤、施肥、浇水、杂草处理等。

【实践操作】1. 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些水稻种子和盆栽,让他们亲自进行水稻种植的实践操作;2. 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水稻的生长情况,包括出土时间、生长速度、叶片颜色等;3. 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精神。

【讨论总结】1. 引导学生讨论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需求条件,引导他们总结并归纳所学内容;2. 结合实践结果,帮助学生理解水稻种植的难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五、课堂作业1. 让学生用文字描述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并画出相应的示意图;2. 要求学生总结水稻种植的技术和管理要点,并写出自己的体会和心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实践操作和讨论总结等多种教学手段,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和实验精神,同时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和提问,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水稻的生长发育作业设计方案》

《水稻的生长发育作业设计方案》

《水稻的生长发育》作业设计方案《水稻的发展发育》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稻的发展发育过程;2.掌握水稻的发展发育特点;3.培养学生对水稻发展发育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水稻的发展发育阶段;2.水稻发展发育的影响因素;3.水稻发展发育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1.水稻的主要发展发育阶段;2.水稻发展发育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1.水稻发展发育的影响因素;2.水稻发展发育的特点。

五、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2.实地考察与教室讨论相结合;3.小组合作与个人思考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通过播放有关水稻发展发育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水稻发展发育的兴趣;2.观点讲解:教师简要介绍水稻的发展发育阶段和特点;3.实地考察:指挥学生到田间实地考察水稻的发展情况,并让学生观察水稻的发展发育过程;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水稻发展发育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出结论;5.展示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讨论;6.教室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盘绕水稻发展发育的特点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教学评判:1.教室表现:学生在教室上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对水稻发展发育的兴趣和热情;2.小组展示:小组展示的内容能够清晰地表达水稻发展发育的影响因素和特点;3.个人思考:学生能够通过个人思考和总结,对水稻发展发育有更深入的理解。

八、作业安置:1.要求学生结合实地考察和教室讨论,完成一份关于水稻发展发育的报告;2.要求学生在报告中详细描述水稻的发展发育过程,并分析影响水稻发展发育的因素;3.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对水稻发展发育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水稻的发展发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兴趣,增进了学生对农业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探究中进修,在实践中成长。

《水稻的生长发育导学案》

《水稻的生长发育导学案》

《水稻的生长发育》导学案《水稻的发展发育》导学案一、导入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水稻的发展发育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种植水稻,提高产量。

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深入了解水稻的发展发育过程,为今后的进修和实践提供基础知识。

二、目标1. 了解水稻的发展发育阶段及特点。

2. 掌握水稻发展发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3. 能够分析影响水稻发展发育的因素。

三、进修内容1. 水稻的发展发育阶段及特点2. 水稻的发展发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3. 影响水稻发展发育的因素四、进修过程1. 水稻的发展发育阶段及特点水稻的发展发育主要分为幼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五个阶段。

在幼苗期,水稻幼苗发展迅速,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水分。

拔节期是水稻发展发育的关键时期,水稻开始形成分蘖,发展势头迅猛。

抽穗期是水稻发展发育的转折点,水稻开始抽穗,形成穗部。

灌浆期是水稻籽粒充实的阶段,需要大量的养分和水分。

成熟期是水稻发展发育的最后阶段,水稻籽粒逐渐成熟,颜色由绿转黄。

2. 水稻的发展发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水稻的发展发育过程中,光照、温度、水分、养分和病虫害是影响水稻发展的关键环节。

光照是水稻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水稻的发展。

温度对水稻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水稻的发展发育。

水分是水稻发展的必要条件,缺水或过量的水都会影响水稻的发展。

养分是水稻发展的重要保障,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水稻产量。

病虫害是水稻发展的主要威胁,及时防治病虫害对水稻的发展发育至关重要。

3. 影响水稻发展发育的因素除了光照、温度、水分、养分和病虫害外,土壤质量、栽培管理和气候条件也是影响水稻发展发育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土壤质量有利于水稻的发展,合理的栽培管理可以提高水稻产量,适宜的气候条件也是水稻发展的保障。

五、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水稻的发展发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进修和实践中,希望同砚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种植水稻,提高产量,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幼儿园探究水稻生长教案 幼儿园植物教育

幼儿园探究水稻生长教案 幼儿园植物教育

幼儿园探究水稻生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初步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和生长环境。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究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稻的成长环境:水稻生长在水田中,需要充足的水和阳光。

2. 水稻的生长过程:从播种、生长到成熟。

3. 水稻的用途:了解水稻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人类的主要粮食。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老师带领幼儿观察水稻苗,并引导幼儿思考水稻是如何生长的,需要什么条件。

2. 学习:老师向幼儿介绍水稻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并让幼儿观察水稻苗的变化。

3. 活动:布置幼儿小组任务,让他们到水稻田中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每个小组要借助老师的带领和指导,做好采风图。

在教室里进行小组共享展示。

4. 总结:老师带领幼儿总结水稻生长的条件和过程,并进行相关知识的再次强化。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幼儿进行水稻的观察。

2. 操作法:组织幼儿到水稻田中进行实地观察。

3. 体验法:让幼儿亲自参与观察和探究,增强他们的体验感受。

五、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保障幼儿的安全:在进行实地观察时,要确保幼儿的安全。

2. 引导幼儿:老师在引导幼儿探究水稻的生长过程时,要注重引导和提问。

3. 鼓励幼儿表达:鼓励幼儿观察和表达自己的看法,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准备1. 水稻苗和种子。

2. 水稻田实地观察的场地。

3. 绘本、图片等辅助教学资料。

七、评估方法1. 观察幼儿的参与情况和表现。

2. 小组共享展示的效果和内容。

3. 教师对幼儿的提问与回答情况的评估。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将初步了解水稻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培养了观察、探究和动手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也为幼儿植物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在幼儿园的水稻生长教案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幼儿对水稻的生长过程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通过观察、操作和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水稻的生长发育导学案-农作物生产》

《水稻的生长发育导学案-农作物生产》

《水稻的生长发育》导学案《水稻的发展发育》导学案一、导入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的发展发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了解水稻的发展发育规律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我们将进修水稻的发展发育过程,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掌握相关知识。

二、目标1. 了解水稻的发展发育的基本过程。

2. 掌握水稻的发展发育规律。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导学内容1. 水稻的发展发育阶段水稻的发展发育可以分为萌芽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抽穗分蘖期、抽穗成熟期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特点和需求。

2. 水稻的发展发育环境要求水稻对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

了解水稻的发展发育环境要求对提高水稻产量至关重要。

3. 水稻的发展发育调控水稻的发展发育可以通过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手段进行调控。

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增进水稻的发展发育,提高产量。

四、导学方法1. 教师讲解:通过教师讲解,介绍水稻的发展发育过程、环境要求和调控措施。

2. 图片展示:展示水稻不同发展阶段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稻的发展发育过程。

3.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水稻发展发育的认识和体会。

五、思考问题1. 为什么水稻的发展发育过程如此重要?2. 水稻的发展发育环境要求有哪些?如何进行管理和调控?3. 如何利用所学知识提高水稻产量?六、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到田间实地考察水稻的发展发育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2.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水稻发展发育钻研的最新进展。

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水稻的发展发育过程、环境要求和调控措施,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掌握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对水稻发展发育的理解和认识。

愿大家在未来的进修和实践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幼儿园水稻生长教育教案

幼儿园水稻生长教育教案

幼儿园水稻生长教育教案幼儿园水稻生长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认识水稻的重要性;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3.通过活动,增加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水稻的生长过程2.植物的种植方法3.如何照料水稻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通过回顾上一次的活动,引导幼儿们关注植物的成长过程。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来展示水稻生长的样子,让幼儿们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还可以让幼儿们模仿水稻生长的样子来自由表达。

2. 导入新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种子、水稻幼苗来告诉幼儿们植物从种子长成成熟植物的过程。

可以从种子的四个阶段、幼苗生长的五个阶段来展示水稻的生长过程,让幼儿更好的认识水稻的生长过程。

3. 组织幼儿种植水稻首先, 教师向幼儿们介绍水稻的最佳生长环境和注意事项, 例如气温、光照、湿度和土地盐度等等。

然后,分组发放种子和种植工具,让幼儿们动手种植水稻。

教师指导幼儿们如何选择合适的土壤、深度和距离,并讲解浇水和施肥的方法。

幼儿可以亲手体验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

4. 水稻的照料让幼儿们学会照料水稻,如浇水,撒肥,消毒等。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来帮助幼儿学习如何正确地照料水稻。

5. 总结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小朋友们不仅学到了植物生长的知识,还懂得了理解大自然和照顾生命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并分享种植和照料水稻的经验和心得。

同时,也可以组织小朋友绘画、手工等活动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评价1.观察能力:能够描述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2.动手能力:能够正确地种植和照料水稻。

3.对大自然的认识: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4.团队合作:能够与同学一起完成种植水稻的任务并分享经验。

五、教学工具幼儿园水稻种子花盆土壤水肥料光照计喷雾器草稿纸笔六、教学反思1. 本课程强调了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环境的重要性,帮助同学更好地认识到水稻及其他植物的生长状况。

幼儿园水稻成长教学教案

幼儿园水稻成长教学教案

幼儿园水稻成长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和生长需要的条件;
2.观察水稻的生长状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亲自参与到水稻的种植和照料中,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
1.水稻的生长过程;
2.以观察、实验和操作为主,进行水稻种植和照料。

三、教学步骤
1.导入(5分钟)
讲解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并与幼儿们一起回顾昨天的讲解内容,为
本节课做好铺垫。

2.讲解水稻的生长过程(10分钟)
向幼儿们详细讲解水稻的生长过程,如种植、发芽、生长、开花、结
果等内容,并配合幻灯片或图片,帮助幼儿们更好地理解。

同时,还
可以向孩子们介绍一些水稻需要的生长条件,如阳光、水、肥料等等。

3.水稻的种植和照料(30分钟)
将已经准备好的杂交水稻种子让幼儿们亲自动手种下去。

但是,要注
意的是,最好在提前让种子发芽,以便孩子们观察到种子的生长状态。

幼儿们还需要照料种植下去的小苗,给它们浇水、施肥,还要清除杂草,帮助它们健康成长。

4.总结(5分钟)
让幼儿们观察种植的小苗,比较它们与昨天的状态,让孩子们了解到
水稻的生长速度,并与孩子一起总结完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巩固教
学效果。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对水稻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
且孩子们还有了水稻种植、照料的实践经验,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观
察和合作意识。

如果加上别的方法,感觉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知识和激发探究动力,因为幼儿主要还是喜欢亲身参与实践。

幼儿园水稻生长环节教案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水稻生长环节教案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水稻生长环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培养其对大自然的认识和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

3. 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4. 启发幼儿对农业劳动的理解和尊重,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水稻的生长环节分为播种、生长、收割三个阶段,通过观察这三个阶段,让幼儿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

2. 介绍水稻的生长需求,包括土壤、水分、光线和温度等因素,引导幼儿了解植物的生存需求。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和生长需求。

2. 难点:引导幼儿从生活中的观察中理解水稻的生长规律。

四、教学准备:1. 播种用的水稻种子、土壤和盆栽;2. 展示用的水稻生长图片或实物模型;3. 相关的书籍和教学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模型向幼儿介绍水稻的生长过程,并引导他们谈谈自己对水稻生长的认识和想法。

2. 讲解:简单介绍水稻的生长规律和生长需求,引导幼儿了解播种、生长和收割三个阶段。

3. 实践:让幼儿亲自体验在土壤中播种水稻种子,并观察不同阶段的生长情况。

4. 总结:引导幼儿结合实践体验,总结水稻的生长规律和生长需求。

5. 拓展: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农业劳动的意义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播种体验活动:让幼儿分组在花盆中播种水稻种子,并负责观察和记录生长情况。

2. 探究活动:引导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不同环境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并讨论结果。

3. 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通过扮演农民的角色,体验收割水稻的过程,了解劳动的辛苦和意义。

七、教学评价:1. 对幼儿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评估其对水稻生长过程的理解和生长需求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讨论、提问和绘画等方式,评估幼儿对水稻生长规律和农业劳动的理解程度。

八、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对幼儿实际能力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的生长发育
第三节水稻的生长发育
水稻的一生是指水稻种子萌发到种子成熟。

从器官生长发展的特点看:可分成幼苗期、分蘖期、幼穗形成期和结实期。

从生长发育的特点来看:可分为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

以幼穗分化为界,在幼穗分化以前,主要是以根、茎、叶、分蘖等营养器官增殖为主,故称为营养生长期;幼穗分化以后,是以生长幼穗、颖花、种子等生殖器官为主,故称之为生殖生长期。

一、幼苗期的生长发育
幼苗是指种子萌发到三叶期这个阶段,习惯把秧苗在秧田生长的时期称为幼苗期。

苗期可分为种子萌发和秧苗成长两个时期。

(二)、幼苗的生长
幼苗的生长是指第一真叶抽出至成秧移栽。

芽谷播种后,胚根下扎,胚芽就向上坚起,叫扎根扶针。

随后,不完全叶伸出叶鞘,称为出苗,全田有50%的出苗即为出苗期。

不完全叶抽出1-2天后,长了第一片完全叶,秧苗明显显现绿色,此时称为现青。

全田有50%的苗长出第一完全叶时为现青期,以后长出第二、三片完全叶,至第四完全叶出现时,基部茎节就能发生分蘖。

一般把第三片完全叶以前的时期称为幼苗期。

二、分蘖期的生长发育
从分蘖开始发生到停止的时期称为分蘖期。

(一)分蘖发生及条件
1、分蘖的发生:水稻的分蘖是接近地表基部密集节上的腋芽,在适宜条件下萌发起来的侧茎。

发生分蘖的节称为分蘖节。

分蘖发生所在节位低的叫低位分蘖,发生所在节位高的叫高位分蘖。

一般低位分蘖成穗率高,穗型也大。

由主茎长出的分蘖称第一次分蘖,由第一次分蘖长出的分蘖称为二次分蘖,依次类推。

生产上常规稻一般以一次分蘖多,二次分蘖少,三、四次分蘖更少。

而杂交稻二、三、四次分蘖均有发生。

2、分蘖发生的条件:分蘖发生的内在因素:品种不同,分蘖特性差异较大,籼稻品种大于粳稻和糯稻,多穗型品种大于大穗型品种,杂交水稻大于常规稻。

分蘖的外界条件:一是气温、水温:分蘖发生的临界气温为15℃、水温16-17℃,最适宜气温为28-31℃,水温32-34℃。

二是水分:过多或过少对分蘖都有抑制作用。

三是光照强度:植株过繁茂,栽插过密、荫蔽严重会降低有效分蘖率。

四是肥料:肥料充足时,分蘖快而多,返之,慢而少。

五是插秧深度:浅插对分蘖有利,分蘖早而多;插秧深,分蘖节位高,分蘖迟而少。

(二)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
分蘖的有效和无效,是以能否抽穗结实为标准。

一般抽穗后结实粒在5粒以上为有效分蘖,反之,为无效分蘖。

有效分蘖期的长短因品种而异,一般早熟品种有效分蘖期为7-12天,中熟品种为14-18天,迟熟品种为20天左右。

生产上常以全田10%植株开始分蘖为分蘖始期;以50%的植株分蘖时为分蘖期;80%植株分蘖时为分蘖盛期。

三、叶片的生长
水稻的不完全叶和第一、二完全叶在成熟种子中就已分化形成,以后的叶则是由茎端生长点分生组织分化而来。

水稻进入幼穗分化期,茎端生长点即停止叶原基分化,至此叶片数就固定了。

主茎1-3叶在幼苗期生长,最后3-4叶是在幼穗分化期发生,其余叶片在分蘖期发生。

主茎的出叶速度,离乳之前出生的三叶片,约3天左右,分蘖期出叶间隔为5-6天,拔节期约7-9天,主茎叶片数因品种生育期长短而异,一般95-120天的早稻约10-13叶,125天-150天的中稻品种14-15叶,生育期150天以上的一季晚稻主茎叶片数在16片以上。

四、根的生长
水稻栽培时,秧苗发根节位只有2-3个,随着植株生长,发根量逐渐旺盛,至拔节抽穗前发根量达最大值。

根系发展的好坏,受环境条件影响,一般泥温在25℃以上发根力最强。

15℃以下发根缓慢,土壤通气良好、氮素营养水平高发根力强。

温度、氧气、营养等条件不协调,不但新根少,还会黑根,出现地上部分僵苗。

所以,要促进分蘖早发,达到增穗的目的,首先要抓好发根。

五、茎的生长
水稻茎节在分蘖期呈密集状,到分蘖末期,从基部节间开始伸出。

早、中稻当第一节间长1厘米,晚稻达2厘米时,称为拔节。

当有50%植株第一伸长节间伸长达上述标准时为拔节期。

茎的生长有顶端生长和居间生长两种,基部节间由明显伸长到接近固定伸长约需7-8天。

六、长穗期的生长发育
植株生长进入分蘖末期,茎杆节间开始伸长,当地上部分节间伸长完毕,幼穗长大为止,称为长穗期,亦称拔节长穗期。

影响幼穗分化的因素:内因主要是品种固有遗传特征。

不同品种穗型的差异较大,在一定的高产栽培水平,才能形成大穗、大粒、多粒的穗型。

外因主要是温度、光照、水分和养分。

幼穗分化的最适温度为26-30℃,昼夜温度大有利于形成大穗。

幼穗分化是一生需水、需肥量最大时,也是光合作用最旺盛
期,光照愈充足,愈有利穗的分化发育,保持浅水灌溉,即满足植株对水分的需求,又有利于土壤氮、磷对稻株的供应。

七、结实期的生长发育
稻穗分化形成之后,就依次进入抽穗、开花、授精、灌浆、成熟,这一时期称为结实期。

(一)抽穗稻穗从剑叶鞘内抽出1厘米以上时叫抽穗。

当全田有10%抽穗时为始穗期,50%抽穗为出穗期,80%时为齐穗期。

一个穗子从露尖到全出约5天左右;一株穗子开始露穗到时全株抽出需7-10天,全田从始穗到齐穗需1-2周。

抽穗最适温度为25-35℃,超过40℃,低于20℃都不能正常抽穗,甚至包颈。

生产上以日平均温度稳定在20℃的最终日为粳稻的安全齐穗期;22-23℃的最终日为籼稻的安全齐穗期。

(二)开花、传粉和授精正常情况下,稻穗抽出的当天或次日就开花。

一天内早稻上午7时左右开始开花,11-12时盛花;晚稻上午8-9时始花,上午11时-下午1时盛花,下午时以后很少开花。

一穗开花早、中稻约需5-6天,晚稻7-8天,一株中一般先主茎,再低位蘖、高位蘖。

水稻是雌雄同花,当谷粒开颖的同时,雄花的花药亦裂开,雄花花药随即散落在雌花的柱头上,使雌花受精。

受精过程一般开花后5-7小时完成。

水稻开花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最低13-15℃,最高为40-45℃。

(三)灌浆结实水稻开花授粉后10天至半月,籽粒的干物质的积累可达80%以上。

此时水分含量约86%左右,米粒中淀粉呈乳白色浆状物,故称灌浆期,再经7-8天,米粒中淀粉增加,米粒硬化,粒色及茎、叶呈黄绿色称腊熟期,经半月左右,谷壳变黄,米粒白而坚硬,完全成熟,称黄熟期。

灌浆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一般以20℃为影响灌浆速度的温度。

光照强度大,对灌浆结实有利。

幼穗发育8个时期外部形态的差异来判断。

从田间剥查经验看,各期的形态为:
一期看不见二期白毛现
三期毛丛丛四期谷粒现
五期颖壳分六期叶枕平
七期穗见绿八期即将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