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长发育

合集下载

水稻种植科普

水稻种植科普

水稻种植科普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种植水稻既能满足人们的食物需求,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为大家科普关于水稻种植的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水稻的生长发育和种植技术。

一、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水稻的生长发育主要分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五个阶段。

在苗期,水稻种子萌发并形成幼苗,此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

在分蘖期,水稻从主茎分出侧枝,形成多个分蘖,这是水稻产量形成的重要阶段。

拔节期是水稻的生长高峰期,此时水稻的茎叶生长迅速,需要充足的养分供给。

孕穗期是水稻形成穗的阶段,此时水稻需求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灌浆期是水稻籽粒充实的阶段,也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二、水稻的种植技术1. 土壤选择:水稻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6.5。

2. 水田准备:在种植水稻前,需要对水田进行耕翻、平整和灌溉等工作,以保证土壤的适宜湿度和通气性。

3. 种子处理:水稻种子可以进行浸泡处理,用草木灰或盐水浸泡一定时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4. 播种方法:水稻可以采用直播和插秧两种播种方法。

直播是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水田中,插秧是将秧苗移植到水田中。

两种方法各有优劣,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播种方法。

5. 施肥管理:水稻生长期需要充足的养分供给,可以在播种前施入底肥,生长期适时追施追肥,注意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养分。

6. 病虫害防治:水稻生长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可以采用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定期喷洒农药、病虫害防治轮作等,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7. 灌溉管理:水稻是水生作物,需要充足的水分供给。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合理进行灌溉,保持适宜的水田水位。

8. 田间管理:包括杂草防治、病虫害监测、疏穗、追肥、中耕等工作,以保证水稻生长环境的良好状态。

9. 收割和储存:水稻的收割时间应根据水稻的生长期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收割后应及时晾晒、脱粒、储存,以防止水稻的变质和损失。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

干旱或洪涝灾害及应对措施
干旱或洪涝灾害
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干旱会导致植株生长受阻、产量下降;而洪涝则会导致植株淹水、倒伏,甚至死亡。
应对措施
在干旱期间,应及时灌溉补充水分;在洪涝期间,应及时排水,防止植株淹水。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补 种、改种等措施减少损失。
营养不足或过剩及管理对策
营养不足或过剩
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的应用案例
总结词
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是针对水资源短缺问题而提出 的一种新型栽培技术,能够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和水 分利用效率。
详细描述
在中国,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水资源短缺 问题一直困扰着水稻的生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 究人员开发出了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通过选用耐 旱性强的品种、优化灌溉方式、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 ,提高了水稻的抗旱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这种技术 的应用对于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
浸种催芽
选择良种,用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或其 他催芽剂浸泡种子,提高发芽率。
苗床准备
选择肥沃的土壤作为苗床,施加适量 基肥,整平土地。
播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水稻品种特性 ,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将催芽后的 种子均匀播撒在苗床上。
苗期管理
保持苗床湿润,及时除草、防治病虫 害,促进幼苗生长。
土壤条件的影响
土壤类型
不同土壤类型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有不同的影响,例如沙土和粘土对水稻的生 长和产量各有优缺点。
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影响水稻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 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品种类型和遗传因素的影响
品种类型
不同品种的水稻对气候、土壤等条件的适应性不同,因此选择适宜的品种对提高 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

contents •水稻的生长阶段•水稻的生理特性•水稻的生长环境要求•水稻生长过程中的管理要点目录03初生根生长01种子吸水膨胀02萌发芽分蘖发生水稻进入分蘖期后,主茎基部叶腋处开始发生分蘖,形成多个分蘖株。

叶片生长叶片数量不断增加,叶面积扩大,为光合作用提供更多的绿色面积。

根系扩展分蘖期也是根系迅速扩展的时期,根系向土壤深层延伸,增强吸收能力。

010302拔节期030201抽穗期穗抽出水稻进入抽穗期,穗从叶鞘中抽出,露出顶端,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花器发育抽穗后,花器逐渐发育成熟,雄蕊、雌蕊形成,准备进行授粉受精。

营养物质转运抽穗期也是营养物质向穗部转运的时期,为籽粒充实提供物质保障。

光合作用光合色素光合作用效率光合产物根系吸水蒸腾作用水分利用效率水分吸收与蒸腾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运010203氮、磷、钾吸收微量元素营养物质的运输适宜温度范围温度对生长的影响温度光照光照强度光照时长需水量:水稻是一种对水分需求较高的作物。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水稻田需要保持一定的水层,以满足水稻对水分的需求。

水分水分对生长的影响:如果水分不足,水稻的生长会受到限制,导致产量下降。

而水分过多,则可能引起水稻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以上是水稻的生长环境要求中,温度、光照和水分三个方面的详细描述。

这些环境因素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对这些环境因素进行仔细的监测和调控,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基肥分蘖肥穗肥虫害防治预测预报病害防治病虫害防治。

水稻生长发育的生理学和遗传学调控

水稻生长发育的生理学和遗传学调控

水稻生长发育的生理学和遗传学调控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复杂,与多种生理学和遗传学调控有关。

本文将从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水稻的生理学调控和水稻的遗传学调控三个方面分析水稻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一、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分蘖和生育根的生成,生殖生长与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和籽粒成熟,以及收割期。

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种子中积累的养料被分解,幼苗长出根和叶,以吸收养分和进行光合作用。

在分蘖和生育根的生成阶段,随着植株的生长,会形成分蘖和生育根。

分蘖可以增加干物质的积累,生育根则可以在土壤中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

生殖生长与干物质积累阶段是水稻生长的重要阶段,包括了叶片和穗的生长,干物质的积累以及气孔减少等过程。

米粒发育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阶段,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是米粒的灌浆。

在该阶段,许多生长调控基因被激活,从而促进米粒的灌浆和成熟。

最后,到达收割期,庄稼即可被收获。

二、水稻的生理学调控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由生理学调控和遗传学调控两方面共同完成。

水稻的生理学调控包括了光合作用、营养物质吸收、抗逆应答等多个方面的调节。

首先,光合作用是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需要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其中光转化和酶促反应是最为关键的。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依赖于叶绿素,而其他光合色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水稻的光合作用会减弱,从而影响了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其次,植物会通过根系吸收养分。

水稻的根系主要生长在土层中,吸收着土壤中的养分。

根系生长正常是促进生长发育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缺乏养分的情况下,水稻的生长发育会受到抑制,生产力也会受到影响。

抗逆应答也是水稻生理学调控的重要方面之一。

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胁迫因素,如高温、低温、干旱、盐碱等等。

植物会通过启动不同的信号通路来适应这些胁迫,从而保证自身的生长。

水稻的生长过程 内容

水稻的生长过程 内容

水稻的生长过程内容水稻(Oryza sativa)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经历了一系列阶段,包括生育期、生殖期和成熟期。

以下是关于水稻生长过程的详细内容:1. 播种期(季节):选择合适的季节:水稻通常根据季节进行播种,分为旱季稻和湿季稻。

旱季稻一般在干燥季节种植,湿季稻则在雨季期间种植。

土壤准备: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适当的耕作,以确保土壤松散、通气良好,并施入适当的肥料。

2. 生育期:发芽和幼苗阶段:水稻的生长始于发芽。

幼苗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阳光。

水稻在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

分蘖和分叶阶段:水稻开始分蘖,产生新的侧芽。

同时,叶片逐渐展开,增大光合作用的表面积。

拔节期:水稻的主蘖伸长,并进入拔节期。

在这个阶段,水稻的茎部形成关节,即拔节。

3. 生殖期:抽穗阶段:当水稻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时,会进入抽穗阶段。

在这个阶段,植株形成穗,穗内包含水稻的花朵。

开花授粉:在抽穗后,水稻花朵逐渐开放,进行授粉。

水稻可通过风力传粉或依赖昆虫等介体完成授粉过程。

稻实形成:成功授粉后,花朵逐渐形成水稻实。

每个水稻实都包含有未来的水稻籽粒。

4. 成熟期:灌浆期:水稻籽粒在成熟期内进行灌浆,即籽粒内部充满水分,逐渐变得饱满。

籽粒成熟:随着灌浆的进行,水稻籽粒逐渐成熟。

水稻的成熟程度通常通过籽粒的颜色和硬度等指标来判断。

收割阶段:成熟的水稻植株进入收割期,收割时水稻的籽粒已经充分发育,可以作为粮食收获。

5. 收获与后续处理:机械收割:大部分地区采用机械收割方式,通过收割机械将水稻植株割断,将水稻籽粒收集。

晾晒和加工:收割后的水稻籽粒需要进行晾晒,然后通过加工去除外壳,最终得到成品的大米。

6. 农业管理与技术:水稻品种选择:不同的水稻品种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农民根据当地的环境选择合适的品种。

水管理:水稻是水生植物,因此水管理对于水稻的生长至关重要。

水稻的生长需要保持一定的水分,但同时也要避免水分过量。

水稻生长动态指标

水稻生长动态指标

水稻生长动态指标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动态指标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参考。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水稻的生长过程。

水稻的生长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包括萌芽期、分蘖期、拔节期、穗粒分化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等。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生长动态指标。

在萌芽期,水稻种子开始发芽,并且出现叶片的初生。

此时,我们可以观察到水稻的叶片开始变绿,植株逐渐长高。

接下来是分蘖期,这个阶段水稻植株会开始分出侧芽,形成分蘖。

分蘖的数量和质量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观察到水稻的主茎逐渐变粗,侧芽逐渐长出。

拔节期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水稻的主茎开始抽长,形成节间,同时叶片也开始展开。

这个阶段是决定水稻产量的关键时期,因为水稻的分蘖数量和分蘖早晚程度都会在这个阶段确定。

穗粒分化期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水稻的穗开始分化,花粉开始产生。

这个阶段对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可以观察到水稻的穗开始形成,稻穗上的小花开始开放。

灌浆期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水稻的稻谷开始充实,颜色也逐渐变黄。

此时,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已经基本确定,我们可以观察到稻穗上的稻谷逐渐变大,稻谷内部逐渐充实。

最后是成熟期,水稻的稻谷已经充分发育成熟。

稻谷的颜色变成了金黄色,稻谷内部的淀粉含量也达到最高。

这个阶段是水稻收割的最佳时期。

通过对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水稻的生长动态指标,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

水稻的生长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彩的过程,我们需要用心去观察和研究,以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水稻生长的七个阶段

水稻生长的七个阶段

水稻生长的七个阶段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下面,我们来一一了解这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芽期。

水稻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吸水和吸氧作用,开始发芽。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生根和萌芽。

第二阶段:幼苗期。

水稻幼苗在这个阶段开始生长,主要任务是生长和发育。

幼苗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以及适宜的温度和土壤肥力。

第三阶段:分蘖期。

水稻在这个阶段开始分蘖,形成多个分蘖,这是水稻生长的一个重要阶段。

分蘖期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养分,以促进分蘖和生长。

第四阶段:拔节期。

水稻在这个阶段开始拔节,形成节间,这是水稻生长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拔节期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养分,以促进拔节和生长。

第五阶段:抽穗期。

水稻在这个阶段开始抽穗,形成花穗,这是水稻生长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抽穗期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养分,以促进抽穗和生长。

第六阶段:灌浆期。

水稻在这个阶段开始灌浆,籽粒开始变大,这
是水稻生长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灌浆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以及适宜的温度和土壤肥力。

第七阶段:成熟期。

水稻在这个阶段开始成熟,籽粒变硬,颜色变黄,这是水稻生长的最后一个阶段。

成熟期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养分,以促进籽粒的成熟和收获。

水稻生长的七个阶段各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下,才能顺利完成生长过程,产生高产、优质的水稻。

水稻的生长发育

水稻的生长发育

水稻的生长发育————————————————————————————————作者:————————————————————————————————日期: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0%,产量接近粮食总产量的一半。

水稻的生长发育一、水稻的一生(一)水稻的生育过程水稻一生,可以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

自种子萌发到幼穗分化开始,这一时期生长根、茎、叶,称为营养生长期;幼穗分化到抽穗,这一时期幼穗茎叶同时生长,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以后开花授粉和子粒灌浆、结实,称为生殖生长期;不同生育时期之间有着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原则之一。

1.水稻的生育期水稻从出苗到成熟叫生育期。

2.水稻的生育阶段(l)感温性水稻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发育;需要一个最低的总热量,进行生长点发生质变所必须的生化反应和植株的生长。

这种总热量以有效积温、活动积温和总积温来表示。

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对积温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且相当稳定。

不同品种要求积温不同,但生殖生长期要求的积温在品种间并无多大差异,主要是营养生长期要求的积温不同。

晚熟品种,完成营养生长要求的积温多。

水稻各生育时期要求的积温是稳定的,所以当温度升高时,满足所需积温时间变短,生育期缩短;当温度降低,满足所需积温时间变长,生育期延长。

这便是水稻的感温性,也称感温阶段。

(2)感光性水稻是短日照作物,对开花起诱导作用主要是长暗期的作用,必须超过某一临界暗期才能引起生长点的质变,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

光照缩短,暗期加长,完成光周期诱导快,幼穗便提早分化。

光照延长,暗期缩短,完成光周期诱导慢,幼穗分化延迟。

这就是水稻的感光性,也称感光阶段。

不同品种感光性不同,早熟种天数少,晚熟种天数多。

(二)水稻产量的形成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上的穗数、每穗结实粒数和干粒重三个因素所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秧苗生长的条件
❖水分:出苗前保持最大持水量40%-50%, 即可发芽出苗;三叶期前保持最大持水量的 70%即可;三叶期后不得少于最大持水量的 80%。
❖温度:水稻出苗及幼苗生长所要求的最低温 度,粳稻12℃、籼稻14℃,15℃以上能顺 利出苗。日平均气温20℃左右对培育壮苗 最有利。
❖氧气:秧田水中含氧量很低,不足0.3%, 水稻幼苗期被水淹后,易形成有芽无根苗, 苗也不壮,抗性弱;三叶期后,根部通气组 织形成,对缺O2的环境适应性增强。
❖(四)叶的长宽
❖水稻主茎各叶的长宽,在正常栽培条件下, 其变化有一定规律。叶片长度,自第1片完 全叶起,随叶位上升而增长,至倒数第3叶 达最长,以后到剑叶又依次缩短。叶片宽度, 自第1片完全叶开始,向上逐叶增宽,到剑 叶达到最宽。一般茎生叶长于蘖生叶,最上 两叶与粒数呈正相关,叶片直立程度与根系 活力有关。
❖(五)叶的功能 ❖不同时期各叶的功能不同 ❖叶的光合产物在不同生育时期输出方向
不同
❖最后四片叶中,各叶所司功能不同 ❖水稻一生中主茎叶片可分3组
95~125d的早熟品种,主茎叶数约为9~13 片;生育期130~155d的中熟品种,约有 14~15片叶;生育期160天以上的晚熟品种; 主茎叶数在16片以上,最多有19片叶品种。 在不同栽培条件下,主茎叶数有增有减。
❖(三)叶的分化与出生
❖叶的分化发育可分4个阶段,即叶原基形成突 起;叶组织分化;叶片伸长;叶鞘伸长。主茎 各叶自下而上逐叶发育伸长,当N叶尖由下叶 叶枕抽出;其叶片伸长基本完成,由叶鞘伸长, 将叶片全部抽出展开。上下相邻两叶的生长, 存在着叶片、叶鞘的同伸关系。各叶从露尖到 完全展开(即叶枕露出)所需日数,营养生长期 各叶较快,生殖生长期各叶较慢。
❖1. 叶片 ❖ 叶片由表皮、薄壁组织、机械组织和大小维管束
组成。电镜扫描叶表面可看到三种细胞列,即硅 化细胞和木栓细胞列,二者相间排列,位于叶脉 表面;气孔细胞列,位于硅化细胞和木栓细胞两 侧;泡状细胞(运动细胞)列,位于两叶脉中间。水 稻的气孔密度明显大于玉米和麦类。在细胞列间 或外壁上着生有钩状针状茸毛,它们均向叶尖方 向弯曲。所有细胞表面均覆盖蜡质层,其下有角 质层与硅质层,但泡状细胞角质层较薄,未木质 或硅质化,水分胁迫时,易失水收缩,致使叶片 内卷以减少蒸腾。
❖土壤营养:氮素对秧苗生长的影响最大,应 适时早施(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施用); 磷、钾肥能提高发根力,特别在低温下效果 更好,所以低温季节育秧更应施用P、K肥。
二、叶的功能与生长
❖(一)叶的形态结构 ❖水稻的叶可分为三种,即胚芽鞘和分蘖鞘,
是叶的变形,无叶绿素;不完全叶,有叶绿 素,无叶片。完全叶,具叶片、叶鞘、叶枕、 叶耳、叶舌。水稻最上一片叶呈剑形,因此 称剑叶。计算主茎叶龄时,我国多自第1完 全叶算起,日本则从不完全叶算起,因此同 样叶龄的品种,我国比日本少计一片叶。
度和种子含水量。最怕湿湿干干。
一、种子萌动和幼苗生长
❖(二)幼苗生长的特点和条件 ❖1. 秧苗生长的特点 ❖从地上都看,鞘叶伸出地面,随后从鞘叶
中抽出不完全叶,开始有叶绿素,伸长达 1cm左右,称为“出苗”或“现青”。出 苗后2~3d长一片完全叶,出叶速度很快, 到第3片完全叶展开时,称为3叶期。此时 胚乳养分已将耗尽,稻苗进入独立生活, 所以又称为“离乳期”。
❖从地下部生长看,稻种萌发后由胚根向下伸 长成种子根,扎入土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其 后在鞘叶节上开始发根,一般为5条。这5 条根扎入土中,是稻苗初期生长的主要根系, 鞘叶节上的5条根系,在稻苗立针期开始长 出,到1叶1心期基本出完,所以要抓住这 一时期,使田面无水,促进扎根立苗。从3 叶开始,随叶片伸出,依次从不完全叶节、 第1片完全叶节长出根系,统称为节根或不 定根。不定根较粗壮,有通气组织。因此, 3叶期前秧畦或田面应保持通气。
❖种子吸水膨胀,胚根突破种皮,胚根突 破谷壳,生产上称为“破胸”或“露 白”;当胚根与种子等长,胚芽长达种 子长度的一半时,称发芽。
❖3. 种子发芽的条件 ❖A 发芽的内因 ❖芽率:在适宜的发芽条件下发芽种子所占的
百分率。 ❖芽势:发芽势是指种子在最适宜的发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件
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芽种子 。 ❖影响芽率的因素:主要是贮藏时间、贮藏温
第四节 稻的生长发育和器官 建成
❖2. 秧苗生长的条件
❖水分:出苗前保持最大持水量40%-50%, 即可发芽出苗;三叶期前保持最大持水量的 70%即可;三叶期后不得少于最大持水量的 80%。
❖温度:水稻出苗及幼苗生长所要求的最低温 度,粳稻12℃、籼稻14℃,15℃以上能顺 利出苗。日平均气温20℃左右对培育壮苗 最有利。
❖2. 叶鞘
❖ 与叶片比较,叶鞘无茸毛,叶绿体少,无泡状细 胞,气孔也少,但气腔较多,通气组织发达。位 于分蘖节上的叶鞘横切面呈三角形,有明显的鞘 脊。拔节后的茎生叶鞘为圆形,组织紧审,机械 组织发达,硅质化与角质化程度高,叶鞘基部包 围茎节的鼓起部分为叶节,机械强度大而富有弹 性。叶鞘的薄壁组织有暂时积累淀粉的功能,积 累的顺序由下而上,主茎叶鞘比分蘖叶鞘蓄积淀 粉力强。这些淀粉是暂时贮藏的,抽穗后将运送 到穗部。
❖3. 叶枕、叶舌及叶耳
❖叶枕位于叶片与叶鞘的交界处,带状,无叶 绿体,无茸毛、乳突、气孔、硅化细胞等, 表面较平滑。
❖叶舌位于叶枕的内侧,先端分歧呈舌形,白 色,膜状,表面有乳突及茸毛,靠,茎秆一 侧较光滑,可防止雨水流入叶鞘。
❖叶耳生于叶枕两侧,有许多茸毛,环抱茎秆。
二、叶的功能与生长
❖(二)叶数与生育期 ❖水稻主茎叶数,各品种间有所不同。生育期
一、种子萌动和幼苗生长
❖ (一)稻种发芽 ❖ 1.水稻种子的结构
图3-3 水稻颖果纵切面
❖B 发芽的外因
❖水分: 吸水量达本身重的25%-30%时开始 萌发,吸水至饱和(达本身重的40%)时, 最适于萌发。低温渍种。
❖温度:高温破胸,适温催根,保湿催芽,摊 晾练芽。
❖氧气:干长根,湿长芽。
❖2. 种子萌发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