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整体说明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和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是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整数加、减法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掌握了万以内数的意义、读写法和比较大小的方法,掌握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口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及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一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通过知识迁移解决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打下基础。

1.加法第1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1)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因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

大家认识这些野生动物吗?【学情预设】学生通过讨论能回答出是丹顶鹤、蜥蜴、麋鹿和狐狸。

师:同学们真棒。

这些都是我国湿地的珍稀野生动物。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我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

(课件出示)师:说说你们从表中都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鸟类有271种,爬行类有122种,哺乳类有31种。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从表格中获得了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与这些湿地野生动物的种类有关,有信心学好吗?【学情预设】有——师:观察统计表,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学情预设】预设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预设2: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预设3:我国湿地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师:同学们根据统计表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表现非常不错。

这些问题都与今天我们要重点探讨的三位数加法有关。

[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1)]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给单调的计算赋予了活力,为引出新课提供了背景,能有效引导学生投入到解决问题中去,进而引出课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一课万以内不进位加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培养学生迁移的思想,能充分利用旧知识。

教学重难点: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课件播放:中国特有的珍惜动物图谈话: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

我们再来看“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

用图表或屏幕出示该表,接着框出或用颜色显示下面的部分。

提问:谁能就这两个数据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爬行类和两栖类的已知种数一共有多少种?二、探究新知1、出示课本第36页的主题图。

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2、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类统计表”进行简单介绍。

3、引导学生看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你能看着这张统计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4、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解答呢?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71+122。

”5、你会算吗?试试看,让学生独立试算,再指名板演,并口述计算过程。

6、教师小结:像这样连续进位的加法在计算时要特别注意,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

学生独立计算。

请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并说说计算的过程。

同时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归纳:从刚才的计算中我们看到,个位上6+4=10,写0向十位进1,十位上7+8+1=16,写6向百位进1。

所以,在加法计算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4.反馈练习。

第3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交流计算结果,教师就巡视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练习八第1、2题。

第二课时进位加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2、小组合作讨论总结连续进位加法的方法,并通过训练实现熟练计算连续进位加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数学思维。

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法则。

2.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3. 运用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法则。

2. 学会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1. 正确进行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

2. 运用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法则。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那么大家来说一说,我们在计算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二、新课讲解1. 讲解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步骤。

3. 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如对齐、借位等。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家长签字,检查孩子计算是否正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法则,特别是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练习环节,发现部分学生对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的细节: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是万以内数减法中的重要部分,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两种减法的运算方法,直接影响到他们计算能力的提高。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在本节课中,我们将研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一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通过情境导入,向学生介绍了我国湿地动物的种类,并提出了数学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在自主探究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演示,掌握了竖式计算的方法,并成功解决了问题。

教师通过此次课程,旨在通过自主探究和知识迁移,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和技能,并理解算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体现学生研究的自主性。

2.减法第二课时教学内容:P38、39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学生理解算理,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体现学生研究的自主性;3.通过数学游戏和练,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具准备:课件、数学游戏材料学具准备:无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德育渗透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环保吗?环保是指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维护人类健康的一系列活动。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环保贡献一份力量。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这也是一项环保的技能哦!师:如果我们在购物时不小心多付了钱,我们就需要找回多余的钱。

那么,如果我们想要计算两个三位数的差,该怎么办呢?生1:用减法计算。

生2:但是,如果被减数的个位小于减数的个位,该怎么办呢?师:很好,你提出了一个好问题。

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探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小组讨论、数学游戏和练,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1)。

1)师:请计算:345-198=?生:147.2)师:请你们观察一下,345的个位小于198的个位,该怎么办呢?小组讨论,尝试计算,指名板演)师:用竖式计算345-198,从哪一位减起?师指名回答)3)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并说出是怎样算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教导处签字:日期:年月日课后练习一、口算:200+6000= 1300-700= 350+17=49+33= 1000-700= 800+600= 240+320= 80+25= 1600-900= 3200-1000= 450+200= 1000-800= 47+38= 200+350= 570-80= 146-79= 44+58= 300-15= 84-56= 75-46=二、填空:1、在方框里填入合适的数。

-1 4 5 9 0 12、把下列算式按得数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列:498+504 900-109 56+761 703-325()>()>()>()3、算出每张卡片上的两个数的和与差。

和和和差差差4、算一算,每种商品比原来便宜多少钱?原价926元原价800元原价203元现价758元现价546元现价168元便宜()元便宜()元便宜()元5、“>”或“=”三、选择:1、下面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①536和364 ②649和341 ③792和2082、比185多398的数是多少?算式是()①185+398 ②398-185四、填表:五、检验下面各题,把做错的改过来。

六、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548+237 310-207七、解决问题:1、希望小学图书馆有连环画546本,比科技书多168本,科技书有多少本?答:科技书有( )本。

2、人民公园上午有游客742人,中午有357人离去,下午又来了248人。

(1)这时公园内有游客多少人?答:这时公园内有游客( )人。

(2)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答:全天园内来了()人。

3、(1)三(6)班为灾区捐款多少元?(2)两个班一共捐款多少元?答:三(6)班为灾区捐款()元。

答:两个班一共捐款()元。

4、博物馆、图书馆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从博物馆到学校有432米,从图书馆到学校有259米,博物馆到图书馆有多远?(1)博物馆、图书馆在学校的一边:列式:答:(2)博物馆、图书馆在学校的两边:列式:答:5、饲养场用8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51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少孵出115只。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一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1)教学目标1.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估算意识。

2.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利用知识迁移的规律让学生经历三位数笔算加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归纳总结方法策略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初步树立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意识,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4.结合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加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具准备:课件、计算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因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

如丹顶鹤、蜥蜴、麋鹿和狐狸等都是我国湿地的珍惜野生动物。

(课件出示第36页主题图和统计表)提问:1.从统计表中你得到些什么信息?2.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师选择主要的两个问题板书或课件出示:(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动物一共有多少种?(2)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271+122=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合作探究。

试算第一题:271+122,小组内交流讨论,看看应该怎样算。

2.汇报交流。

(1)学生交流算法,说说你喜欢哪种算法。

(2)让学生看教材第37页例1的内容,指名学生说说教材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学生说算法,教师板书相应竖式,并作重点讲解。

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加起。

3.计算271+31。

学生先试算,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十位上7+3=10,十位上满十在百位上进一,在十位上写0。

4.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百位上相加满十怎么办?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再独立完成竖式。

出示例二例二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1.读一读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2.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445+298=)(二)探索新知1.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445+298得多少呢?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4课时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4课时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4课时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说课稿《减法的验算》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学习并掌握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法及加法验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设计了两幅有联系的买东西的情境图:①妈妈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付出200元。

②售货员找给妈妈17元。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集中教学“减法的验算”,针对“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的计算结果提出:“找的钱对不对呢?”提出检验计算结果的问题,以交流的形式,提出两种方法:(1)被减数减去差是不是等于减数。

(2)差加减数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验算能有效纠正错误,提高计算正确度,因此比较重要(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交流减法验算方法,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学会减法的验算。

2、理解验算的意义所在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用所学到得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减法验算能有效纠正减法计算中的错误,是减法计算教学中不可或者的内容,因此我确定教学重点是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验算方法,能正确进行验算。

由于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验算检查的习惯,再说习惯也不是一促就会的事,因此,我确定教学难点是养成自觉检查验算的习惯。

二、说教法:本节课中我将采用尝试教学法和讨论法。

从哲学角度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要求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尝试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本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关系,通过创设营业员阿姨找的钱究竟对不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经历发现验算方法的过程,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得出减法的验算方法。

同时,本课也较适宜用谈话法来组织教学,由于学生都有一些生活经验支撑他们的减法验算活动,在交流方法时,学生有话可讲。

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集体备课主讲稿

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集体备课主讲稿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丶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加减法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不连续进位和不连续退位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
上进行教学的,是整数加减法的最后部分。

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迁移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能够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
法的笔算方法。

单元知识构成:(1)信息窗 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的二次进位和二次退位,即一般加减计算。

(2)信息窗 2:被减数中间末尾有 0 的连续退位和加法中的连续进位,即整数加减法中的重点和难点。

(3)
信息窗 3:解决比多和比少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解决位数不同的计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第二节“减法”的第一课时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一次退位减法,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主要是探讨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难点。

学生分析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步退位减法,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哪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意识。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联系实际,渗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3、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愉快的学习数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笔算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法则上没有更多的新知识,只是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两次向前一位退1,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退的1。

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较为复杂,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难点。

(二)、说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节课主要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的过程,获得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教法⒈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⒊为学生创设从事探索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四)、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情境导入:老师想买个数码相机,去商店里查看了一下,发现有各种各样的数码相机,最后在3个相机上犹豫不决,希望同学们给老师当当小军师,帮老师参谋参谋。

第一款是柯达相机(用ppt出示照片1),由于商店做活动,原价是613元,现价是448元,大家想想,便宜了多少元?请大家先估算一下预设回答:613可以看作600,448可以看作450,600-450=150,大约便宜了150元用这样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兴趣参与。

这一问题的解决在生活中又有一定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引入新课,探索方法1、柯达现价到底便宜了多少元,让学生列出式子预设得到:613-448=2、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613-448,同桌之间讨论该怎么计算学生尝试计算完后,将学生的各种算法板演在黑板上,并让板演的学生来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当学生说到自己错误的计算过程时,让其余学生帮他一起来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使大家都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教师与学生通过不断的分析与讨论得到:个位3减8不够减,要从十位上借1,合成为13,减8等于5;十位上原本是1,被个位借走1,则退1得0,0减4不够减,向百位借1,变成10,减4等于6,;百位原本是6,被十位借走1,则退1得5,减4等于1教师边讨论边在黑板上写出613减448的竖式计算,并在竖式旁写明计算经过个位:13-8=5,十位:10-4=6,百位: 5-4=1对于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问题,学生有困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解决,计算的结果肯定是五花八门。

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暴露问题,产生疑惑,从而从错中对,并且给了学生创造合作探索的机会,让学生探索发现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点明今日课题——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询问学生连续退位减法要注意哪些问题总结得到: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退位点点清楚,哪一位头上有一点要减1后再计算。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然后教师对结果进行归纳升华,规范学生的思维。

三、联系生活,巩固练习1、第二款是索尼相机(用ppt出示照片2),原价是735元,现价是588元,便宜了多少元?让学生先估算一下,教师对正确的估算方法都给予肯定,然后列出式子,用竖式计算,并让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写,在校对答案后让该学生说出算理。

再让学生把笔算结果和自己的估算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最佳估算方法。

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提倡算法多样化,使学生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2、第二款是佳能相机(用ppt出示照片3),原价是956元,现价是798元,便宜了多少元?让学生先估算一下,然后列出式子,用竖式计算,并让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写,在校对答案后让该学生说出算理。

3、让学生们仔细看一下956-798这个式子,想想有没有什么简单的计算方法简算方法:956-800+2=157教导学生计算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询问学生买哪一个比较合算,便宜最多通过练习,巩固退位减法的计算,并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四、发散思维,集体探讨1、在了解这3款相机的时候,老师想销售员询问了这3款相机上个月卖出的数量,老师把它们10月的销售量做成了一个统计图,同学们看看,能直接看出哪些信息?ppt展示统计图10月相机的销售量2、让学生通过该系统图提出问题,并自己解答,大家一起检查,验算是否正确3、从3款相机的价格和销售量来看,买哪个比较好?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知识性学习与能力的提高都最终服务于运用生活。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巩固了退位减法的计算,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拓展延伸,深入新知ppt展示图11、错例展示,找错并改正例1: 当当小医生,诊断一下这些小式子是否有病,若是的话,找出病症,说出病因并治愈它们5 3 3 2 2 7 4 1 86 4 57 6 5 - 18 7 - 19 8 - 2 2 9 - 3 4 7 - 2 8 6 3 5 6 3 9 1 8 9 3 4 7 4 2 9 ppt展示图22、拓展思维,熟练运用例2: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方格中是哪个数字宝宝7 1 □□ 3 1 5 □ 3- □6 8 - 1 □ 5 - 2 9 □2 □ 4 4 7 □□ 7 5通过有层次、有趣、新颖的练习,既巩固了算法,又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增进自信心。

六、回顾课堂,思考总结1、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2、在运用连续退位减法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五)、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相机原价现价便宜 613 个位:13-8=5柯达 613 - 448 = 165 合算 - 448 十位:10-4=6索尼 735 - 588 = 147 165 百位: 5-4=1佳能 956 - 798 = 158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 735 956 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退位点点清楚, - 558 - 798 哪一位头上有一点要减1后再计算。

147 158板书清楚明了,并将本课教学知识的重点写明,让加深学生的印象。

知识技能(72分)一我会判。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1.一个数除以真分数,商一定比这个数大。

()2.25g食盐溶解到100g水里,食盐占盐水的。

()3.甲数比乙数多,则乙数比甲数少。

()4. m∶2cm化简后是40∶1。

()5.羽毛球队的人数增加后,再减少,现在的人数和原来的人数相等。

()二、我会填。

(每空1分,共28分)1.修一条长9km的公路,如果12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全长的(),平均每天修()km。

2.()的是27;60kg是()kg的;300t比()t少。

3.()没有倒数;()的倒数是它本身;1.5的倒数是()。

4.()∶7= =9÷()=5.一项工程,甲队独做要10天完成,乙队独做要15天完成。

甲、乙两队工作效率的比是()。

如果两队合做,()天就能完成工程的。

6.下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与阴影部分的面积之比是()。

7.在里填上“>”“<”或“=”。

8.如果路路家在学校西偏南40°方向上,距离是300m,那么学校在路路家()偏()()°方向m处。

9.某县今年出生的男、女婴人数比是5∶4,男婴的出生人数是女婴的,女婴的出生人数占出生总人数的。

已知这个县今年出生的女婴比男婴少820人,那么这个县今年出生的婴儿一共有()名。

10.有一根长m的绳子,第一次截下它的,还剩m;第二次又截下m,最后还剩下()m。

11.五年级同学收集了165个易拉罐,六年级同学比五年级同学多收集了,五年级同学比四年级同学少收集了。

六年级同学收集了个易拉罐,四年级同学收集了()个易拉罐。

三、我会算。

(共26分)1.直接写得数。

(4分)2.化简下列各比,并求出比值。

(4分)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2分)4.解方程。

(6分)四、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1.下列各数量关系中,把甲看作单位“1”的是()。

A.乙的等于甲B.甲的等于乙C.甲是乙的2.一条公路,甲走了全长的,再走6km到达公路的中点,这条公路长()km。

A.9B.18C.363.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南偏东40°方向飞行1500km,原路返回时这架飞机要向()方向飞行1500km。

A.南偏西40°B.东偏南40°C.北偏西40°4.一辆汽车小时行驶30k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