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花卉与环境因子
第二章环境因子对园林树木的影响(共60张PPT)

2、依土壤含盐量而分的树木生态类型
抗盐植物: 如梭梭等。 耐盐植物: 如柽柳、沙枣等。 碱土植物: 如沙竹、沙柳、黄柳、沙冬青、骆 驼刺、胡杨、木黄柳、沙拐枣、沙枣等。 。
第五节 城市环境与园林植物的关系
一、城市气候特点与园林植物的关系
(一)城市的气温特点与园林植物的关系
低 : 耐荫 使植物产生感温性和物候现象
(二)判断树木耐荫性的方法
高:不耐荫
3、形态指标
项目 树干下部侧枝 树皮 叶幕
常绿针叶 树叶片 阔叶树 树冠
阳性树 枯落早 较厚 稀疏透光叶片色 淡而质薄寿命短 针状
落叶树种 枝叶稀疏
耐荫树 不易枯落且繁茂
较薄
浓密,叶片色浓且质 厚者寿命长 扁平或鳞片状,表、 背区别明显 常绿树种
暖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
——热带亚热带雨林带 热带
(四) 温度三基点
温度的三基点: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
最适温是指生长快而健壮,不徒长。
温度三基点是分别指开始生长的最低下限温度、协调生长的最适 温度及停止生长的最高上限温度。
1、产地不同温度三基点不同
气候带
最低温度℃ 最适温度℃ 最高温度℃
枝叶浓密
(三)影响树木耐荫性的因素
年龄:幼苗阶段耐荫性强; 气候(纬度):温暖湿润的环境下,树木的耐
荫性强, 寒冷干旱的环境下,趋于向光; 土壤:肥沃湿润土壤下,树木耐阴性强。
第三节 水分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一、水对树木的生态作用 (一)土壤含水量
1、在潮湿的土壤中,多为浅根性植物; 2、在土壤干燥的地区,多属深根性植物。
年均温22~26℃ 热带 热带雨林
4 第三章 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2、温度对花卉分布的影响
不同气候带分布着不同的花卉,这些花卉有
着不同的耐寒能力: 耐寒性花卉:能在寒冷地区露地越冬, 多数宿根花卉和二年生花卉); 34 不耐寒性花卉:不能忍受0-50C以下温度; 半耐寒性花卉:在北方冬季加需防寒才 能越冬(金盏菊,紫罗兰);
耐寒性花卉:
一般能耐0℃以上的低温,其中一部分种类 能耐-5℃—-10℃的低温。如原产于温带及寒 带的二年生花卉,三色堇、金鱼草等。
7点:睡莲、花毛茛
19 至 21 点 昙 花
4-5点:野蔷薇
6点:蒲公英、 龙葵、芍药;
12点:太阳花
光照强度对花卉花色的影响
花青素必须在强光下 才能产生,在弱光下不 易产生。如:秋季红叶、 春季芍药紫红色嫩芽等 (还与光照的波长和温 度有关)。
3. 光照长度对花卉影响
(1)光照长度对花卉的分布的影响
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一般喜欢阳光充足,但在微阴下生长也良 好。萱草,桔梗。
中性花卉
2.光照强弱对花蕾开放时间和花色的影响 有的花蕾必须在强光下开放,如:半支莲、 酢浆草等; 有的需在傍晚开放,如:月见草、紫茉莉、Fra bibliotek晚香玉等;
有的须在夜间开放,如:昙花;
有的须在早晨开放,如:牵牛、亚麻等。
早蔫的处置
因天旱或漏浇等原因,一时盆土过干,嫩枝低垂、叶片 萎蔫,仙人掌和多肉植物体色暗淡,常绿植物发蔫或叶
片发亮而不柔润。
宜先把花盆放置荫处,稍浇些水,并向叶面少许喷水,
待茎叶挺起后,再浇水,可防伤根和叶黄化脱落。
水涝处置
浇水过量或连阴久雨盆花未经强光照射或高 温影响而萎蔫或叶色发暗的,多为涝害。
(1) 不同波长的光对花卉生长发育的作用不同
花卉对环境的影响

花卉对环境的影响花卉,作为天然的装饰品和园艺植物,我们经常能在公园、庭院、花坛等地方见到它们的身影。
然而,人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花卉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本文将从净化空气、改善水质、保护土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探讨花卉在环境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1.净化空气花卉通过呼吸作用能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根据科学研究,一棵花卉每小时能释放出大约20微克的氧气,并吸收约5微克的二氧化碳。
这不仅有助于保持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还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少空气污染的程度。
同时,花卉还很好地过滤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等,从而提高了室内外空气的质量。
2.改善水质花卉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具有卓越的水环境改善能力。
通过花卉的生理作用,水中过量的养分和有害物质可以被花卉吸收和净化,从而改善水质。
此外,花卉的根系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淤积,对河道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保护土壤花卉的根系在土壤中形成坚实的土壤结构,能够增强土壤的稳定性和抗腐蚀性。
当花卉的根系逐渐扩展时,它们能够防止土壤的侵蚀和冲刷,保护了土壤的肥力和层次结构。
此外,花卉的残余物会逐渐分解成有机物质,为土壤提供养分,促进土壤的肥沃度。
4.促进生物多样性花卉作为许多昆虫和鸟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和栖息地,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花卉的花蜜吸引了许多昆虫,如蝴蝶、蜜蜂等,它们在花卉上觅食,同时将花粉传播到其他花朵上,起到授粉的作用。
这不仅有助于花卉的繁殖,也促进了植物群落的发展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花卉在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净化空气、改善水质、保护土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对我们的生态环境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当更加注重保护花卉,合理利用花卉资源,保护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共同享受花卉给我们带来的美丽和健康。
第三章主要生态因子对园林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内在条件:
结构物质 能量物质 调节物质 遗传物质(遗传基因的活化)
水分供应充足,营养生长 就旺盛,不利于花芽分化。土 壤较干旱,营养生长进行缓慢 或停止,有利于花芽分化。
因此,花卉生产的“蹲苗” 即是利用土壤的适当干旱促进 成花。
花芽伸长适温
9 5-9
15
菊花
>13(某些品种) 8-10(某些品种)
其它条件
17-18℃,长日照下开花, 超过20-21 ℃不开花。
5、控制花芽分化的生产措施
* 把握调控的时间:花芽分化的临界期是控制分化的关键时期 * 平衡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 * 控制环境条件: * 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促进花芽分化:
❖ 植株高矮适宜,花芽分化正常,花色鲜艳, 坐果率高,挂果时间长。
❖ 例如:月季、荷花、香石竹、一品红、菊 花、牡丹、梅花、一串红、唐菖蒲、郁金 香、百合、鸡冠花、冬珊瑚、石榴。
❖ 中(日)性花卉:三季需直射光,夏季栽培 需遮光处理的花卉。
❖ 例如:扶桑、仙人掌、朱顶红、晚香玉、景 天、虎皮兰等。
❖ 2.3 积温: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衡量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热量条件的一种标尺,也是表示 地区热量条件的一种标尺。以〔度·日〕为单位。
❖ 花卉的生长不仅需要热量水平,还需要热量的积累。
❖ 一般月季从现蕾到开花所需积温300-500℃,杜鹃600750 ℃;象牙红从生长到形成花芽需要10 ℃以上的活动 积温1350 ℃,但在20 ℃气温环境中2个月形成花芽并开 花
3、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指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 状态转化的过程。
1)花芽分化期:后面专述 2)开花期:从现蕾、开花到授粉、受精,是生殖生长的一个重要时
花卉与环境因子

花卉与环境因子花卉与环境因子,花卉同其它生物一样,赖以生存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温度、光照、水分、土壤、大气以及生物因子等。
花卉的生长和发育除决定于其本身的遗传特性外,还决定于外界环境因子,因此花卉栽培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花卉对这些环境因子的要求、适应以及对环境因子的控制和调节关系,正确了解和掌握花卉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因子有关的相互机理,是花卉生产和应用的基本理论及基本课题。
第一节、花卉与温度:在许多环境因素中,温度是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一般植物在4~36℃的范围内都能生长,而多数花卉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0~25℃之间,但原产地不同,所需温度也不同,因此,必须根据花卉生长所需的不同温度,给予相应的条件,才能生长良好,开花结实。
一、温度的三基点:1、温度的三基点:即最低、最适、最高温度。
原产热带的花卉,生长的基点温度较高,一般在18℃开始生长,能适应较高温度;原产于温带的花卉,生长基点温度较低,一般10℃左右就开始生长,不适应高温;原产于亚热带的花卉,其生长的基点温度介于二者之间,一般在15~16℃开始生长。
如:原产于热带的水生花卉王莲的种子,需要在30~35℃水温下才能发芽生长,仙人掌科的蛇鞭柱属多数种类则要求28℃以上高温才能生长。
原产于温带的芍药,在北京冬季-10℃条件下,地下部分不会枯死,次年春10℃左右即能萌动出土。
2、生长的最适温度:一般指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
协调的最适温度:略低于生长的最适温度的温度,在此温度下,植物生长较生长最适温度下稍慢,但较健壮。
在生长的最适温度下,因为物质消耗太快,植物生长快,不健壮。
要培育健壮种苗,需在协调的最适温度下。
3、不适温度对植物的影响:植物生长过程中,温度过高过低都将影响各种酶促反应过程,造成各生理功能之间的协调被破坏,从而使植物生长被破坏。
低温对植物生长不利影响:①温度骤降,引起细胞内结冰,使原生质不可逆地凝固。
②温度逐渐下降,下降到一定温度下(0℃以下)时,引起细胞间隙结冰,使细胞受机械挤压而损伤,并且冰晶不断从细胞内吸水,使原生质严重脱水。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严贤春版—2环境因子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④喜温植物:喜温植物极不耐霜冻,一经霜冻,轻则枝叶坏死, 重则全株死亡;如:茉莉花、光叶子花、白兰花。
⑤耐热植物 :耐热植物多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喜温暖而能耐 40℃或以上的高温,但不耐寒;如:椰子、米兰、扶桑、变叶木 等。
(二)温度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植物各个器官生长发育要求的温度不同;
2、土壤温度
3、土壤水分
4、土壤通气状况
(二)土壤化学性质
1、土壤酸碱度 ①酸性土植物:酸性土植物是指在pH<6. 5的土壤中能良好 生长的植物。如:杜鹃花、山茶花、茉莉花等。
②中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是指在6.5<pH<7.5的土壤中能 良好生长的植物。如:菊花、矢车菊、百日草等。
③碱性土植物:酸性土植物是指在pH>7. 5的土壤中能良好 生长的植物。如:仙人掌、非洲菊、石竹等等。
3、低温刺激有些植物的花芽分化;如金盏菊、雏菊、杜鹃 花等;
4、温度的高低还会影响花色;如:矮牵牛
30~35℃
15℃以下
(三)极端温度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1、高温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仙客 来
米兰
水仙
2、低温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二、光照因子
光照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是植物制造有机物质的 能量源泉。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光 照度、光周期和光质。
③日中性照植物:日中性植物对日照时间不敏感,只要 发育成熟,温度适合,几乎一年四季都能开花。
(二)光质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质即光的组成,是指具有不同波长的太阳光光谱成分。
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不同。
①红光、橙光有利于植物糖分的合成,加速长日照植物发育, 延迟短日照植物发育。 ②蓝紫光能加速短日照植物发育,延迟长日照植物发育。 ③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而短波光的蓝紫光和紫外线能 抑制茎的伸长和促进花青素的形成,紫外光还有利于维生素 C的合成。
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

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1)温度因子植物种子的发芽、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都有它的最适温度、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超过这个界限,它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和其它一切生命活动都会受到影响.一般说来,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加快生长发育.但当温度超过所要求的最高或最低温度的限度时,生长就会停止,或者死亡。
只有在最适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迅速而健壮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
通常根据植物对温度的不同要求与适应范围分为四类:1)最喜温树种这类树种大多原生在热带,生长过程中需要很高的温度,否则就会冻死。
如橡胶、椰子等。
2)喜温树种这类树种大多原生在亚热带,生长过程中不能忍受零度以下的低温。
如杉木、毛竹等。
3)耐寒树种这类树种大多原生在温带或寒温带,能够忍受一定的低温.如毛白杨、刺槐等.4)最耐寒树种这类树种大多原生在寒带,能够忍受长时期的低温。
如落叶松、樟子松等。
另外,各种植物的遗传性不同,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有很大差异.有些种类对温度变化幅度的适应能力特别强,因而能在广阔的地域生长、分布,对这类植物称为“广温植物”或广布树;对一些适应能力小,只能生活在很狭小温度变化范围的种类称为“狭温植物”。
(2)水分因子水分是决定树木生存、影响分布与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
不同树种对水分的需要与适应不同。
1)依树种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分类①旱生树种通常在土壤水分少,空气干燥的条件下生长的树种,具极强的耐旱能力,这类树种的根系通常极为发达,其叶常退化为膜质鞘状或叶面具发达的角质层、蜡质及绒毛,如沙枣、梭梭树、木麻黄、沙棘等。
旱生树种据形态和适应环境的生理特性又可分为少浆植物或硬叶植物、多浆植物或肉质植物、冷生植物或干矮植物。
②湿生树种需要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树种,在干燥的环境下常致死亡或生长不良。
这类树种的根系短而浅,在长期淹水条件下,树干基部膨大,具有呼吸根。
如池杉、落羽杉、水松等。
湿生树种据其对光照的要求又可分为阳性湿生树种和阴性湿生树种。
①中生树种介于两者之间,绝大多数树都属此类,这类树种多生于温润的土壤上,如麻栎、枫杨、油松等。
主要生态因子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花卉 花卉景观
适宜的栽培措施
适地适花的应用 设计
园林花卉学
花卉自身的生物学习性 花卉生长发育对环境的需求
园林花卉学
第三章 主要生态因子对园林 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董 丽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园林花卉学
第一节:花卉的生长与发育
生长发育的概念 花卉生长发育的过程 花器官发育过程
环境因子: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等。 了解主环境因子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极为重要。
园林花卉学
本节重点:
生长(营养生长)和发育(生殖生长)的概念 总结各类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
园林花卉学
谢 谢!
园林花卉学
3.开花 分化发育完全的花芽在适宜外界条件 下,花萼和花瓣打开的过程。有的需 先花梗伸长,然后花朵开放。
园林花卉学
4.花的衰老
花达到盛开阶段后就开始进入衰老, 最后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凋谢。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 无主。已是黄昏独自 愁,更著风和雨。 无
意苦争春,一任群芳 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南宋) 《卜算子·咏梅》
园林花卉学
一、生长和发育的概念
生长: 即营养生长。是植株营养体细胞数量的 增多和体积的增大。表现为根、茎、叶 数量的增多和体积的增大。
园林花卉学
发育:
植株个体经过营养生长阶段以后,呈现出 生长停滞,生长点的分生组织发生了“质 变”,分化和形成了花芽,出现了花的器 官进而开花、结实。
园林花卉学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南宋) 《画菊》
园林花卉学
从种子萌发、营养生长,到形成花芽, 继而开花、衰老,以及多年生花卉的 进入休眠、打破休眠等,所有生长发 育过程都是有规律的和受到调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高温温室花卉 该类花卉原产于热带,生长期温度在15℃以上。 如变叶木、风梨等。
三、 温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温度既影响花卉地理分布; 也影响各种花卉生长发育的每一过程 和时期,种子发芽,生长,花芽分化 发育,开花,结果各时期对温度的要求 是不断变化的.
1. 同一种花卉的不同发育时期对温度有不 同的要求
冻害
是指当气温降到或小于0℃时,造成 植物细胞间隙结冰。如果气温回升 快,细胞来不及吸取蒸发掉的水分, 会造成植株脱水而干枯或死亡的现 象.
第二节 花卉与光照
阳光是花卉赖以生活 的必要条件,是植物 制造有机物质的能量 源泉。它对花卉生长 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 在三个方面:光照强 度、光照长度和光的 组成。
❖ 原产亚热带的花卉:生长的基点温度介 于二者之间,一般在15-16℃开始生长。杜 鹃、月季等。
二、温度对花卉分布的影响
不同气候带分布着不同的花卉,这些花卉有着 不同的耐寒能力:
❖ 耐寒性花卉:能在寒冷地区露地越冬 多数宿根花卉和二年生花卉);
❖ 不耐寒性花卉:不能忍受0-50C以下温度, ❖ 半耐寒性花卉:在北方冬季加需防寒才
(2)日照长度能促进某些花卉的营养繁殖
如:落地生根属,其叶缘的幼小植株体只 能在长日照下产生;虎耳草腋芽发育成的匍 匐茎也只能在长日照下产生。
(3)日照长度能促进某些花卉的块茎和块根的 形成 如:菊芋的块茎是在短日照中发生的,在长 日照下只发生匍匐茎;大丽花块根的发育经 短日照处理后,形成很快;短日照也能促进 块茎类秋海堂的块茎的生长。
1.光照强度对花卉的影响
依照花卉对光照强度要求的不同分为以下 几类:
(1)阳性花卉:
(2) 此类花卉必须在完全的光照下生长, 不能忍受若干荫蔽,否则生长不良,如 多数露地1-2年生及宿根花卉仙人掌科, 景天科,番杏科多浆植物。
阳 性 花 卉
阳性花卉
(2)阴性花卉:
此类花卉要求在适度的荫蔽下才能生长良好, 不能忍受强烈的直射光线,生长期间一般要 求50-80﹪荫蔽的条件。它们多生于热带雨 林下或分布于林下及阴坡。如蕨类植物、兰 科植物、苦苣苔科、风梨科、姜科、天南星 科以及秋海堂科等花卉。
(4) 日照长度对花卉休眠的影响
• 低温温室花卉 • 中温温室花卉 • 高温温室花卉
❖ 低温温室花卉 大部分原产于温带南部,如中国、日本及地中海、 大洋洲等处。生长期间要求5-8℃的温度,夜间 最低温度应在3-5℃。如:报春花、紫罗兰、瓜 叶菊等。
❖ 中温温室花卉 大部分原产于亚热带及对温度要求不高的热带。 生长期间要求温度为8-15℃,夜间最低温度应在 8-10℃。如仙客来、香石竹、及天竺葵类
能越冬(金盏菊,紫罗兰);
❖ 耐寒性花卉: 一般能耐0℃以上的低温,其中一部分种
类能耐-5—-10℃的低温。如原产于温带及 寒带的二年生花卉,三色堇、金鱼草等。
❖ 半耐寒性花卉 一般能耐0℃—5℃以上的低温。如:白兰、 橡皮树等。
❖ 不寒性花卉
一般不能耐5℃以下的低温。一年生花 卉和不耐寒的多年生花卉,原产于热 带及亚热带地区。其又可分为三类:
一年生花卉:种子萌芽在高温中进行,幼苗 期温度较低,从幼苗到开花结实要求温度不 断增高。
二年生花卉:种子萌芽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幼苗期温度更低(通过春化作用),开花结 实期,要求温度不断升高。
2. 昼夜温差对花卉生长的影响;
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花卉在白天进行 较强的光合作用,制造较多的有机物, 而在夜间使呼吸作用较弱,减少有机物 的消耗,从而使有机物的积累较多,花 卉生长较快。
3 . 光照长度对花卉影响
(1)光照长度对花卉的分布的影响 在低纬度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赤道附近地
区),由于全年日照均等,昼夜几乎都为12 小时,所以原产此地区的花卉必属于短日照 植物,而偏离赤道南北较高纬度的温带地区 的植物必为长日照植物。即长日照花卉分布 在南温带和北温带;短日照花卉常分布在热 带和亚热带。
一般热带花卉的昼夜温差为3-6℃,温带 花卉为5-7℃,沙漠花卉为10℃或更高。
3. 温度高低对花芽分化的影响
高温下进行花芽分化:
许多花卉的花芽分化是在 高温下进行的,如花木类 的杜鹃、山茶、梅花、桃 花、樱花、紫藤等,球根 花卉中的唐菖蒲、晚香玉 、美人蕉(春植球根花卉 ,生长期)、郁金香、风 信子(秋植球根花卉,休 眠期)等250C以上.
荫性花卉
(3) 中性花卉:
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一般喜欢阳光充足,但在微阴下生长也
良好.萱草,桔梗.
中性花卉
半荫性花卉 半荫性花卉
2.光照强弱对花蕾开放时间和花色的影响
有的花蕾必须在强光下开放,如:半支莲、 酢浆草等;有的需在傍晚开放,如:月见 草、紫茉莉、晚香玉等;有的须在夜间开 放,如:昙花,有的须在早晨开放,如: 牵牛、亚麻等。
低温下花芽分化(200C以下):
许多原产温带中北部和各地的高山花卉,其花 芽分化要求在20℃以下较凉爽的气候条件下进 行。如:八仙花、卡特兰、石斛兰、金盏菊、 雏菊等
4. 温度对叶色、花色影响(高温反青, 花色变淡现象);
5. 通常在高温下,花色会变淡(浅)。
如落地生根属和蟹爪属的一些花卉。
5. 温度对花卉的危害
骤然高低温对花卉有不良影响 (加强 耐热,抗寒能力锻炼)
灼伤
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可能出现: ① 在温室中,由于结构不合理,会造成 一定程度的聚光,灼伤植物。
② 阴生的阴性花卉在炎夏时暴露在强日 照下,叶于 不适应酷热,导致叶片灼伤枯黄。
寒害
是指0℃以上的低温对花卉造成的伤 害。它使花卉出现生理活动障碍,使 细胞原生质的生命力降低,根的吸收 能力衰退,出现嫩枝和叶片萎蔫等现 象。
7点:睡莲、毛茛
19 至
21 点 昙 花
4-5点: 野蔷薇、莲花
6点:蒲公英、龙葵;、芍药;12点:太阳花;
光照强度对花卉花色的影响
紫红色的花是由于花 青素的存在而形成的。 而花青素必须在强光 下才能产生,在弱光 下不易产生。如:秋 季红叶、春季芍药紫 红色嫩芽等(还与光 照的波长和温度有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