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山行 枫桥夜泊共30页
合集下载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两首诗在意境营造上各具特色,《山 行》更注重自然元素的描绘和情感的 抒发,而《枫桥夜泊》则更注重人文 元素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
《枫桥夜泊》则以人文意象为主,通 过描绘江南水乡的枫桥、渔火和钟声 等人文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孤独 、略带忧伤的意境。
04 诗歌情感与主题 思想探讨
《山行》表达情感及主题思想
热爱自然
诗中描绘了秋日山林的美丽景色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
向往。
豁达开朗
诗人在漫步山林中感受到自然的 壮美,从而抒发了自己豁达开朗
的情怀。
追求自由
诗中的“山行”象征着诗人追求 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枫桥夜泊》表达情感及主题思想
孤独寂寞
诗中描绘了夜晚停泊在枫桥边的孤独景象,表达 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创造出深远而富有象征性的艺术境界。
情感表达含蓄
02
中国古典诗歌在情感表达上往往含蓄内敛,通过象征、暗示等
手法,让读者在品味中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语言简练
03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简练,注重炼字和音韵的和谐,追求言简意
赅的表达效果。
西方现代派诗歌审美特点概述
个性化表达
西方现代派诗歌强调诗人的个性化表达,追求独特的艺术风格和 语言形式。
生命意识
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慨 。
05 诗歌艺术手法与 技巧鉴赏
《山行》运用修辞手法举例
比喻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将山路比作斜挂在山间的石径, 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山路的险峻和深远 。
拟人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将枫叶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和情 感,表现出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ppt课件

《枫桥夜泊》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看
到的景物有:(月落)、(霜满天 )、(江枫)、(渔火)、(寒山 寺)、(客船),听到的声音是( 乌啼)、(钟声)。诗中的一个“ 愁”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孤独 寂寞)的心情。
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
思。
下课啦 同学们再见
注词释义 白云生处:山向远处伸展。 坐:因为。 红于:比……还要红。 于:比。
读第一行诗,用自己的话说说 第一行诗的意思。
深秋时节,
山间有一条 小路,弯弯 曲曲的伸向 远方。
2、白云生处:指飘浮白云的地方。 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 户人家。 3、坐:因为。 爱:喜爱。
山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的意思。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天凉,山带寒意。 石径:石头砌成的小路。
斜:xié.弯曲。
作者背景: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 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 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 杜”。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 的意思?
我停下车子
不走,是因 为我喜欢这 夕阳照耀下 的枫树林。
于:比。 红于:比……还红。 霜叶:被秋霜打过的枫叶。 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
还要红艳。 这两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背景: 张继[唐]字懿孙,襄州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肃宗至德初 前后在世。博览有识,好谈论, 知治体。继诗以枫桥夜泊一首最 著名,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 文志》传于世。
枫桥夜泊:(1)泊:停船靠岸。 (2)就是夜晚把船停在枫桥附
古诗两首山行 枫桥夜泊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解】 1、姑苏:今江苏省苏州 市。 2、寒山寺:苏州枫桥附 近的寺院。 3到:送到、传到。
寒山寺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注解】 枫桥:在苏州阊门外。 夜半钟声到客船。
夜泊:夜里船停泊在岸边。 江枫:江边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看到了(所见):月落、霜
满天、江枫、渔火、寒山寺、 客船。
听到了(所闻):乌啼、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声。 这是一幅意境独特的秋江夜 泊图,抒发了作者旅途中孤独、 寂寞的心情。
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 上的乌鸦又在啼叫,到处弥漫着寒 霜,使夜空充满了凉意。江边的枫 树黑糊糊的一片,渔船上的灯火在 风中摇曳,我与愁思相伴难以入眠。 在这充满寒意的夜半,只有城外寒 山寺的钟声悠扬回荡,传到船上来。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 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 (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 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 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 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 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 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斜:曲折。
深秋时节,山间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 向远方。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 约有几户人家。
古诗两首山行 枫桥夜泊课件(共30张PPT)

“霜叶红于二月花”用来形容深秋的 枫叶形象生动,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据说是杜牧在游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 )岳丽山时所写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 不再是常被描述成萧瑟灰暗,而是挺拔
向上和充满了生命力。诗人通过描写了 一幅秋景图,从而赞颂了秋色的美丽 。
【诗文解释】
深秋时节,这充满凉意的山林里, 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向远处伸展 。在那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 户人家。我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夕 阳照耀下的枫林景色,被秋霜打过的枫 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这首诗通过描写“寒山” 、“石径”、“白云”、“人家”等 景物,突出表现“枫林”的“红 叶”,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 、喜爱秋天的感情。
[简 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秋景诗。
诗中描绘了深秋季节山行时所 见到的枫林晚景。写秋景的诗 历 来 悲 凉 , 可 是 ,诗 人 笔 下 的 秋 景却充满了生机,真可谓是秋 天里的春天。
月亮西沉乌啼声声, 霜气布满了整个秋天; 江枫瑟瑟渔火点点, 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划破了 寂静的秋夜。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霜”字点明诗人写的 是秋季。从“月落”、“ 渔火”、“夜半”可以看 出,当时的时间是深夜。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后两行描绘了深秋枫林的景色。一个“爱”字是诗人 感情的由衷表露。此时,“白云”、“人家”已被撇在一边, 眼中只有枫林。“霜叶红于二月花”一行,生机勃勃,鲜艳 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 感。这行诗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 。
【诗文赏析】
向上和充满了生命力。诗人通过描写了 一幅秋景图,从而赞颂了秋色的美丽 。
【诗文解释】
深秋时节,这充满凉意的山林里, 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向远处伸展 。在那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 户人家。我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夕 阳照耀下的枫林景色,被秋霜打过的枫 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这首诗通过描写“寒山” 、“石径”、“白云”、“人家”等 景物,突出表现“枫林”的“红 叶”,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 、喜爱秋天的感情。
[简 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秋景诗。
诗中描绘了深秋季节山行时所 见到的枫林晚景。写秋景的诗 历 来 悲 凉 , 可 是 ,诗 人 笔 下 的 秋 景却充满了生机,真可谓是秋 天里的春天。
月亮西沉乌啼声声, 霜气布满了整个秋天; 江枫瑟瑟渔火点点, 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划破了 寂静的秋夜。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霜”字点明诗人写的 是秋季。从“月落”、“ 渔火”、“夜半”可以看 出,当时的时间是深夜。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后两行描绘了深秋枫林的景色。一个“爱”字是诗人 感情的由衷表露。此时,“白云”、“人家”已被撇在一边, 眼中只有枫林。“霜叶红于二月花”一行,生机勃勃,鲜艳 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 感。这行诗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 。
【诗文赏析】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

山行
远处/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认真思考
1.“停车坐爱枫林晚”诗中的“坐”是什 么意思? 2、《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 ) 所看到的( )时节的枫林景色,描 绘了一幅由( )构 成的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 ( )之情。
•1、“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诗中的“坐”的意 思是:( ) •2、《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山间)所 看到的(深秋时节 )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 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 叶)构成的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 的(喜爱)之情。
夜泊:夜里船停泊在岸边。 江枫:江边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秋夜江边,残月西沉,乌鸦啼叫, 清霜满天。 满怀乡愁孤卧客船,只有火红的江 枫,明灭的渔火相伴。 夜深难眠,又听到从苏州城西寒山 寺传来的悠扬的钟声,幽静得更令 人难耐。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 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 (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 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 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 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 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 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远 处 高 山 山 间 小 路 曲 曲 弯 弯 , 深 山 密 林 中 升 腾 着 缕 缕 炊 烟 。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这两 行 描 绘 了 秋 山 远 景 。 第 一 行 描 写 了 秋 山 高 远 的景 象 , 表 现 了 诗 人 勇 于 攀 登 的 精 神 。 第 二 行 描 写 了秋 山 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 空 下 山 窝窝 里 有 几 户 人 家 隐 约 可 见 。
19古诗二首(山行、枫桥夜泊)

二、这两首古诗有什么异同?
相同之处是作者都是唐代诗人,描写的都是秋季的景 色。不同的是《山行》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 赞美 之情,而《枫桥夜泊》则抒发了作者孤寂忧愁 的思绪。
下课啦
Hale Waihona Puke 渔船上的灯火苏州有姑苏山,因 而称苏州为姑苏
句子品析
寺名,在枫桥附近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这充满寒意的半夜,
只有寒山寺的钟声悠 扬回荡,传到船上来。
半夜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 唐 ]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总结概括
主题思想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名篇。 诗人通过月落、乌啼、寒霜、钟声等 意象,抒发了自己浓浓的愁绪。
结构导图
月 乌鸦 霜
枫
桥
忧伤
夜
江枫 渔火
泊
钟声
写法指导
定义:即把事物当做人,将本来不具 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 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拟人
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 词语。
精读细研
枫桥夜泊
[ 唐 ]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句子品析
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 在树上的乌鸦又在啼叫,
月落乌啼霜满天,
到处弥漫着寒霜,夜空充 满了凉意。江边的枫树
江枫渔火对愁眠。
黑糊糊一片,渔船上的灯 火在风中摇曳,我与愁思
相伴难以入眠。
江边的枫树
例句:成熟的高粱一个个笑红了脸, 笑弯了腰。
小练笔
3古诗两首山行_枫桥夜泊 精选1篇

山行两首的内容分别是《枫桥夜泊》和《登高》。
这两首诗都
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其中《枫桥夜泊》是一首描写夜晚在枫桥
上停留的诗,而《登高》则是一首描写登山的诗。
这两首诗都是杜
甫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之作。
《枫桥夜泊》是一首描写夜晚在枫桥上停留的诗,全文如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以夜晚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人在枫桥上停留的情景。
月亮落下,乌鸦啼叫,霜满天空。
江边的枫树和渔火交相辉映,与主人公的忧愁形成了鲜明对比。
姑苏城外有一座寒山寺,半夜时
分传来了钟声,传到了客船上。
《登高》是一首描写登山的诗,全文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以登山为主题,描绘了一个人在高山上行走的情景。
风
很急,天很高,猿猴在哀嚎。
河水清澈见底,沙滩洁白无瑕。
无数
落叶在空中飘荡着往下落;长长的江水滔滔不绝地向东流去。
作者
用“万里悲秋常作客”来表达自己长期漂泊在外的心情;“百年多
病独登台”则表达了自己年迈体弱、疾病缠身却仍然要攀登高峰的
精神。
最后两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则表达了作
者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自己人生的反思。
古诗两首山行 枫桥夜泊

3古诗两首
山行 枫桥夜泊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山行:在山里走。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石径:石头小路。 斜:曲折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由于。 于:比。
【注解】 江枫:江边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对:伴随,相伴。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解】 1、姑苏:苏州。 2、到:送到,传到。
1.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伤残人上 的乌鸦又在啼叫,到处弥漫着寒霜,使 夜空充满了凉意。 2.江边的枫树黑糊糊的一片,渔船上的 灯火在风中摇曳,我与愁思相伴难以入 眠。 3、 4.在这充满寒意的夜半,只有城外寒山 寺的钟声悠扬回荡,传到船上来。
【诗文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形容深秋的 枫叶形象生动,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据说是杜牧在游潭州(今湖南省长沙 市)岳丽山时所写的。秋天在诗人的 笔下不再是常被描述成的样子,不是 萧瑟灰暗的,而是挺拔向上和充满生 命力的。诗人通过描写了一幅秋景图, 从而赞颂了秋色的美丽。
中心: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
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 由寒山、石径、白云、枫叶构成的山林秋色 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注解】 1、泊:停泊。 2、夜泊:夜里船停泊 在岸边。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后 两 行 描 绘 了 秋 山 近景 。 “ 霜 叶 红于二月花”一行,生机勃勃,鲜艳 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 种 秋 光 胜 似 春 光 的 美 感 。 这 行诗 成 为 千百年来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
山行 枫桥夜泊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山行:在山里走。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石径:石头小路。 斜:曲折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由于。 于:比。
【注解】 江枫:江边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对:伴随,相伴。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解】 1、姑苏:苏州。 2、到:送到,传到。
1.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伤残人上 的乌鸦又在啼叫,到处弥漫着寒霜,使 夜空充满了凉意。 2.江边的枫树黑糊糊的一片,渔船上的 灯火在风中摇曳,我与愁思相伴难以入 眠。 3、 4.在这充满寒意的夜半,只有城外寒山 寺的钟声悠扬回荡,传到船上来。
【诗文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形容深秋的 枫叶形象生动,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据说是杜牧在游潭州(今湖南省长沙 市)岳丽山时所写的。秋天在诗人的 笔下不再是常被描述成的样子,不是 萧瑟灰暗的,而是挺拔向上和充满生 命力的。诗人通过描写了一幅秋景图, 从而赞颂了秋色的美丽。
中心: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
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 由寒山、石径、白云、枫叶构成的山林秋色 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注解】 1、泊:停泊。 2、夜泊:夜里船停泊 在岸边。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后 两 行 描 绘 了 秋 山 近景 。 “ 霜 叶 红于二月花”一行,生机勃勃,鲜艳 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 种 秋 光 胜 似 春 光 的 美 感 。 这 行诗 成 为 千百年来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