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A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 本科 山大20年考试题库及答案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
一、多选题(54分)
1、唐传奇的创作特点主要是(ABCD)。
A.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B、故事倩节曲折,引弘入胜
C、语言凝练传神、华实相扶
D、题材丰富多彩
2、被魏晋时期玄学家称为“三玄”的典籍是(BCD)。
A《墨子》
B、《老子》
C、《周易》
D、《庄子》
3、章回体小说的文体特征有(ACD)。
A.情节连贯,故事完整B、矛盾复杂,结构交错
C、形式上韵、散结合
D、叙述时注意听、讲关系与讲说痕迹
4、《聊斋志异》中由鬼幻化为人的作品是(AD)。
A、《聂小倩》
B、《连琐》
C、《青凤》
D、《红玉》
5、唐代传奇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ABC)。
A.善于描写人物性格
B、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C、语言华实相扶,凝练传神
D、讲唱结合
6、下列传奇小说中以侠客为题材的作品是(BD)。
A《柳毅传》
B、《谢小娥传》
C、《裴航》
D、《聂隐娘》
7.下列《红楼梦》中的人物组合中,人物性格具有对比关系的有(ABC)。
A.林黛玉和薛宝钗
B、迎春和探春
C、王熙凤和李纨D.贾母和贾宝玉。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所谓文学景观,指的是具有文学属性和文学功能的自然或人文景观。
自然和人文景观历来备受欢迎,而文学景观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当代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学界既有学者从宏观层面探讨文学景观的理论建构,也有不少学者从微观层面具体分析一地一城的文学景观或者一个朝代一种文体中出现的文学景观,而文学景观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关系则鲜有论及。
文学景观的生成离不开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赋予文学景观生命与内涵。
从形成因素考察,一个文学景观的生成既可以是依托一两篇著名的文学作品而名闻天下,比如南昌的滕王阁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人尽皆知,苏州的寒山寺因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垂千古;也可以是因为著名文学家的名气而声中外,比如绍兴的沈园因陆游与唐婉的爱情而代代相传,惠州西湖因苏轼贬惠州之后才盛传其名。
当然,文学景观在生成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又不断被后人题咏,最终形成了闻名遐途的文学景观。
比如黄鹤楼在唐代诗人崔登楼所题《黄鹤楼》诗之后,再经李白、岳飞、毛泽东等人的歌咏,其内涵会不断丰富,影响越来越大。
岳阳楼的名气也是在不断累积和提升的,先由唐代诗人李白赋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后定名,继之为杜甫的《登岳阳楼》,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明代袁中道的《游岳阳楼记》等,岳阳楼的大名历久弥新。
由此可见,古典文学作品的流传催生了文学景观的形成与文学景观内涵的不断丰富。
文学景观推动古典文学的传承与发展。
文人通过自己的书写将景观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在后人的追慕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文学作品,再现了景观的面貌和发展、演变。
这些文学作品因文学景观的存在而代代相传,并逐渐凝固为一座城市或一个地方的集体记忆,而这一集体记忆又唤醒了对该城该地文脉的传承与发展,故文学作品不断得以传播,在古今读者和游人中形成广泛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中国传统文化介绍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传统文化是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
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软件与硬化。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什么时候,哪一个封建王朝都没有真正彻底的贯彻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没有象《圣经》文化和《古兰经》文化那样,左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命运。
现在最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贯彻,而这种贯彻是民主的、自由的,人们自觉自愿的接受的,不愿接受马上就可以反对,而不是象欧洲中世纪历史上的《圣经》文化,和现在《古兰经》文,是强迫的。
用现代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使人们真正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并不是我有什么能耐,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包涵的本质。
再者,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的产物,因为大家都有文化了,语言也表述能力也加强了;第三、科学已经很发达了,我可以借助科学上的发现和科学语言,对其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细致地表述,这样就更有说服力与感染力。
传统文化答案

绪章:中国传统文化漫谈1.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BA. 崇德重义B. 以人为本C. 载道化成2.“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AA. 周易.贲B. 周易.震C. 周易.艮3.“文”不包括DA. 人文B. 地文C. 天文D. 物文4.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A. “易”、“道”B. 儒、释、道三家并列C. 儒道互补5.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BA. 中庸之道B. 中和为美C. 阴阳五行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A. 以人为尊B. 以仁为本C. 以民为贵2.礼教的核心是:ABCDEA. 长幼有序B. 朋友有信C. 夫妇有别D. 君臣有义E. 父子有亲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A.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B.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C.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D.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4.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AA. 天人合一B. 辩证逻辑C. 天人感应D. 形式逻辑第二章:儒家与中国传统文化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DA. 义B. 礼C. 知D. 仁2.颜渊问仁,子曰:DA.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B. 仁者爱人C. 仁者其言也讱D. 克己复礼为仁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BA. 博学B. 自我修养C. 审问D. 明辨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B中寻找A. 个性B. 共性5.天的涵义包括:CA. 道德义B. 自然义C.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D. 神性义6.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AA. 董仲舒B. 孟子C. 孔子D. 老子7.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A. 人与自然的和谐B. 人与社会的和谐C. 人的身心和谐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8.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DA. 慎独B. 穷理C. 尽心D. 仁礼的统一9.荀子提出过:AA. 制天命而用之B. 天人交相胜C. 尽心、知性、知天D. 不以人灭天第三章:老子与中国传统文化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DA. 礼官B. 司马C. 祭司D. 史官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BA. 恭宽敏惠B. 清虚卑弱C. 和静清寂D. 仁义礼智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BA. 祭神如神在B. 无神论C. 怀疑论D. 未知生,焉知死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CA. 善利万物而不争B. 处众人之所恶C. 推己及人D. 居善地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BA. 圣人无常心B. 治人事天莫若啬C. 上善若水D. 物壮则老6.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 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B. 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C. 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D. 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7.在道德经中, 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BCDA. 道法自然B. 祸福相依C. 反向思维D. 相反相成8.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ABCA. 不多为B. 有所不为C. 不妄为D. 不作为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ABDA.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B.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C. “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D.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0.下列对于“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BCA. 天道酬勤B. 弱者,道之用C. 天之道,利而不害D. 忠恕之道第四章:庄子1.庄子笔下的“大鱼”可以喻指什么BA. 万物之一类B. 大道或身怀大道之人C. 辁才讽说之徒D. 任公子2.“鲲鹏寓言”中的“鹏”可喻指以下哪个人DA. 老子B. 惠子C. 庄子D. 孔子3.逍遥游中将“鲲鹏寓言”讲述了几遍DA. 四遍B. 二遍C. 一遍D. 三遍4.下面哪种说法在齐物论之“三问三不知”寓言中未出现DA. 孰知正味B. 孰知正色C. 孰知正处D. 孰知正见5.齐物论的“天籁寓言”中南郭子綦没有提到下面哪一种籁CA. 天籁B. 地籁C. 道籁D. 人籁6.地籁是风吹何处窍穴而发出的声响AA. 百围之木B. 水面C. 天空D. 大地7.“吾丧我”的含义不包含以下哪一项AA. 以自为是B. 神人无功C. 圣人无名D. 之人无己8.养生主篇的题旨是什么BA. 养形为主B. 养性为主C. 养情为主D. 养气为主9.“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种人CA. 厨师B. 尸祝C. 治国者D. 屠户10.下面四者中含义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AA. 悬解B. 帝之悬C. 遁天背情D. 遁天之刑第五章:佛教文化1.“佛”意思是什么DA. 传说中的人物B. 庙里的塑像C. 神仙D. 智者、觉者2.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AA. 古印度B. 中国C. 泰国D. 尼泊尔3.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DA. 公元前6世纪B. 三国时期C. 秦代D. 西汉末、东汉初4.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AA. 白马寺B. 普救寺C. 少林寺D. 南华寺5.“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果然火化之后“薪灭形碎,唯舌不灰”,是哪位高僧所言DA. 不空B. 迦叶摩腾C. 玄奘D. 鸠摩罗什6.达摩初到中国,于建业城会见谁DA. 神光B. 迦叶摩腾C. 法兰D. 梁武帝7.玄奘西行求法回到长安后,除了翻译佛经,还撰写了一部:CA. 瑜伽师地论B. 大乘起信论C. 大唐西域记D. 大菩提藏经8.“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是谁的言论DA. 弘忍B. 慧远C. 释迦牟尼D. 慧能9.“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谁的诗句DA. 王维B. 慧远C. 慧能D. 陶渊明10.佛祖“灵山拈花微笑”,确立了什么样的说法方式AA.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B. 当头棒喝,单刀直入C. 语语机锋,步步莲花D. 禅宗公案,佛教故事第六章:古典文学1.根据音乐的不同,“风”是诗经中具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下列不属于“风”的是CA. 东山B. 硕鼠C. 生民D. 七月2.诗经中运用最多的一种艺术手法是AA. 赋B. 兴C. 比3.中国戏剧臻于成熟的标志是BA. 梆子B. 元杂剧C. 秦腔D. 京剧4.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高峰是A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水浒传D. 西厢记5.红楼梦中被称为“混世魔王”的人物是A;A. 贾宝玉B. 贾珍C. 薛蟠D. 贾琏6.“元曲四大家”是ABDE;A. 郑光祖B. 白朴C. 王实甫D. 关汉卿E. 马致远7.诗经中“颂”分为ABD;A. 周颂B. 商颂C. 秦颂D. 鲁颂8.元杂剧四大悲剧是ACDE;A. 窦娥冤B. 倩女离魂C. 汉宫秋D. 梧桐雨E. 赵氏孤儿9.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是ABCD;B. 王C. 贾D. 薛E. 林10.林黛玉的别名有ABC;A. 颦颦B. 颦儿C. 潇湘妃子D. 蘅芜君第七章:中国传统音乐之美1.下面哪些不属于中国民族调式中的五声;CA. 徵B. 角C. 清角D. 商2.知音的故事中,伯牙弹奏的是哪首琴曲CA. 梅花三弄B. 广陵散C. 高山流水D. 阳春白雪3.古琴又称BB. 瑶琴C. 柳琴D. 五弦琴4.春江花月夜用的是哪种曲式结构DA. 循环曲式B. 单三部曲式C. 回旋曲式D. 自由变奏曲式5.伯牙的知音是AA. 钟子期B. 阮籍C. 师涓D. 师旷6.古曲阳关三叠的原诗是王维的DA. 鸟鸣涧B. 陇西行C. 山居秋暝D. 送元二使安西第八章:再现中国传统绘画之精髓1.最具有代表性的唐代人物绘画的主要题材是:AA. 仕女画B. 历史故事画C. 宗教题材的人物画2.白描技法是哪位画家最先使用的:CA. 阎立本B. 周昉C. 吴道子3.吴道子创造了哪种佛教绘画样式: CA. 周家样B. 曹家样C. 吴家样4.绮罗人物画的艺术特色是: BA. 空间性、表现性、装饰性B. 趣味性、表现性、装饰性5.西方文化主要体现的是BA. 人文主义文化B. 科学主义文化6.中国的艺术观主要是: AA. 表意的B. 写实的7.中国绘画中特有的透视方法是: BA. 焦点式透视B. 散点式透视8.西方绘画主要强调的是: BA. 用线条作为造型手段B. 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第九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书法1.书法的三要素是ABDA. 笔法B. 章法C. 意境D. 结字2.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的ACA. 阴阳对立统一观念B. 忠孝节义观念C. 易和变的观念D. 礼义廉耻观念3.祭侄文稿表现了颜真卿AC的情绪;A. 悲愤B. 平静C. 沉痛D. 欢快4.构成书写节奏感的元素有ABCDA. 结字的疏密B. 笔画的轻重C. 字形的大小D. 书写的快慢5.书法的章法要BCDA. 整齐划一B. 气息贯通C. 有秩序感D. 有节奏感6.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要ABDA. 穿插避就B. 纵收得体C. 左右均等D. 主次分明7.以下关于书法用笔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CA. 用笔要方圆兼备B. 用笔要笔笔藏锋C. 用笔要藏露互现D. 用笔要笔笔中锋8.中国的汉字ABCA. 具有造型美B. 是书法的载体C. 是意象字D. 是象形字9.书法的艺术性体现在BCDA. 书法是描摹物象的艺术B. 书法是美化汉字的艺术C. 书法是抒情的艺术D. 书法是美化生活的艺术10.毛笔的特性是ABCDA. 健B. 齐C. 尖D. 圆第十章:中国传统史学文化概论1.能概括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地位的观点是BA. “国亡史存”B. “六经皆史”C. “在史言史”2.“二十四史”采用史学编撰体例是CA. 典志体B. 编年体C. 纪传体D. 国别体3.以下史学着作属于通史体例的是BA. 宋元学案B. 资治通鉴C. 三国志D. 元和郡县图志4.乾隆帝在“国史”修撰中创设“贰臣传”体现出中国传统史学的特点是CA. 史官崇高的地位B. 秉笔直书的精神C. 强烈的道德教化意识D. 官修史书的传统5.制度完备的“史馆”出现在哪个朝代BA. 隋B. 唐C. 汉D. 北魏6.刘知几将史家素养概括为“史家三长”,章学诚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CA. 史识B. 史学C. 史德D. 史才7.朱彝尊提出:“国史,天下之至公,不得以一毫私意梗避其间者也;”表达了中国传统史学所蕴含的理念是AA. 秉笔直书B. 道德教化C. 通古今之变D. 殷鉴不远8.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被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与反映中国传统社会具有B的意识;A. “史官所任者,万世之事”B.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C. “以任故国之史报故国”D. “在史言史,不识忌讳”9.万斯同“布衣修史”反映出中国传统史学的文化理念是DA. “借史言事”B. “通古今之变”C. “誓不食周粟”D. “国亡史存”。
中华传统文化集萃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四川音乐学院

第一章测试1.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哪正式成立?()A:英国伦敦B:日本东京C:韩国首尔D:中国北京答案:C2.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上要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把握和处理好的两个关系是()A:“史与论”B:“思与证”C:“求同和存异”D:“继承和吸收”答案:AD3.在强调吸收西方文化时,要防止全盘西化和民族虚无主义。
()A:错B:对答案:B4.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A:旨归B:根基C:前提D:基础答案:D5.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乎涵盖了哪些的内容?()A:化学B:哲学C:历史D:文学答案:BCD6.以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特点”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日新B:征服C:贵和D:重义答案:B7.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期,中国形成了三大派别交融的以人为本的哲学,它们分别是()A:中国化的佛教哲学B:以孔孟哲学为标志的儒家哲学C:以老庄哲学为标志的道家哲学D:融合西方宗教的中国哲学答案:ABC8.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特征?()A:灿烂辉煌B:源远流长C:形式多样D:整体性强E:包容并蓄答案:ABCDE9.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所在,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与精髓,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都带有根本性、基因性意义,体现着中华文明的高度和深度。
()A:对B:错答案:A10.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由儒、道、佛三家组成,思想深邃圆融,内容广博,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孕育中华文化的两大河流为()A:黄河流域B:淮河流域C:长江流域D:嘉陵江流域答案:AC2.黄河流域孕育的古代文化主要有()A:龙山文化B:仰韶文化C:青莲岗文化D:大汶口文化答案:ABCD3.长城的修建延续传承了近2000年。
()A:错B:对答案:B4.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栽培茶树的时间约为()A:2000年前B:3000年前C:4000年前D:1000年前答案:B5.茶马古道经过了以下哪几个省/地区:()A:西藏B:云南C:四川D:贵州答案:ABC6.《陆羽烹茶图》是()代画家赵元所绘。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专题综合练习题3汇总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专题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 1949年至 P12. 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 (第一部、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
P23. 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马烽的《一架弹花机》、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準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P34. 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中引入了“两条道路” 斗争的观念, 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
P35. 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 、“荷花淀派” 和“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P56. “山药蛋派”又称“ 派”和“火花派”。
P57. 1962年 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 P108. 《三里湾》从马有翼、范灵芝和新人结婚作为结束。
P89. 《铁木前传》从第 6章开始,一个叫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P1510. 在“十七年时期”也是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的,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
P1611. 《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
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 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P1712. 《创业史》的最大成就, 不是塑造了这个崭新的青年农民英雄形象, 而是最突出地表现在落后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塑造上。
P2313. “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浩然的《艳阳天》等。
P214. “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梁斌的《红旗谱》、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九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九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一代代文学巨匠ǒu心lì血写就的都是其生命体验的结晶,是其一生yuè作品,历和灵感níng聚而成的精华。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中央电视台“今天是你的生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国产影片特别推介”推荐了《我和我的祖国》《红星照耀中国》《决胜时刻》《攀登者》《中国机长》等优秀国产电影。
B.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C.“你选好体育中考项目了吗?体能类你选择的是引体向上呢,还是掷实心球呢?”体育中考报名前,小华关心地问同桌。
D.改了民族,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中国不差钱,只要能激活民间资本让银行资本难以望其项背....的灵活动作方式与潜能,“钱荒”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B.近来一些消费者向记者感慨:鱼龙混杂....的进口红酒市场,已经乱到让他们真假难辨。
C.传统的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各有千秋....。
D.在离地球三百公里的太空课堂上,航天员一边做实验,一边娓娓而谈....,为6000万中小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①,思而不学则殆。
②抽刀断水水更流,。
③,濯清涟而不妖。
④江山如此多娇,。
⑤主旨句是高度概括文章主要思想的关键句子。
刘禹锡的《陋室铭》中,作者设喻类比引出文章的主旨句:“,”,诸葛亮的《诫子书》中开篇就提出文章中心:“,。
”5.名著阅读。
(6分)(1)请你根据施耐庵的《水浒传》情节内容及示例,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人物名称性格特征相关情节①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武松(行者)②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吴用(智多星)学识渊博,妙计连连③①②③(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3分,选对一项得1分,选对两项得3分)A.《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一部神魔小说,歌颂了取经人百折不挠的精神。
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任何有意味的现代都不可能离开传统凭空而生,传统是现代无法挣脱的基因。
正如詹姆斯·乔伊斯的现代主义经典之作《尤利西斯》采取了与古希腊史诗《奧德赛》情节相平行的结构那样,京派小说家也是借中国文学艺术传统,向着现代性屈而求伸地开展“对话”。
他们的现代意识之所以独特,正是因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转活。
京派小说家的现代意识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上,这与他们的家学渊源和身世经历有着深刻的联系。
他们在审美上更契合传统文化中的“情志合一”的观念。
京派小说中的许多段落,总让人联想起我国传统的水墨写意画,颇能使人体味出幽邃清远的境界以及作家的蕴藉风流。
如废名《桃园》中的这段描写:城垛子,直排,立刻可以伸起来,故意缩着那么矮,而又使劲的白,是衙门的墙;簇簇的瓦,成了乌云,黑不了青天。
这简直就是中国传统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联结手法,又是一幅淡抹的水墨画。
京派小说家对宗族社会下的田园生活进行追怀,虽然离开了时代汹涌澎湃的主潮,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逸诗风相衔接,体现了一种不同于宏大叙事的诗意风格。
与“五四”先贤不同,京派小说家对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成分在当代生活中的意义有着清醒的估计。
在追求自由、感悟生命与直视焦虑上,他们进行了长足的探讨与试验,力图沟通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从而在新的维度和向度上再现自己的现代意识。
超然客公众号从古至今,人们对自由的呼唤从未停止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规范文化是人类的( C )
A、生存基础
B、自我完善方式
C、生存样式
D、生存条件
2、构成文化核心的是( D )
A、结构形态
B、文化模式
C、文化范畴
D、价值系统
3、《搜神记》的作者是( B )
A、刘义庆
B、干宝
C、郭宪
D、张华
4、明清时期小说作者的地域分布主要在( C )
A、陕西河南一带
B、河北山东一带
C、江浙一带
D、湖南广东一带
5、中国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C )
A、《红楼梦》
B、《醒世姻缘传》
C、《金瓶梅》
D、《歧路灯》
二、名词解释题:
1、文化转型期:指离异作用占主导地位的时期,这时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剧的重组与更新。
2、思维模式:指一定的社会人群在接收、反映、思考、加工外界信息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惯性定势。
三、简答题:
1、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一是儒学为主,佛道为辅的结构特征;二是重视现实人生和伦理道德的价值观念;
三是以“天人合一”为特征的思维模式。
2、儒学价值观对古代小说有何影响?
答:儒学肯定人生,重视人伦,推崇道德。
受此影响,古代小说有着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重视人物道德性格的刻画,强调小说伦理教化的功能。
3、《儒林外史》是如何对文化进行反思与整合的?
答: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紧紧抓住政治型文化与道德型文化的本质特征,对传统文化体系进行重新整理组合,试图恢复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型文化与道德型文化,并使二者由分裂状态恢复到本来的统一状态。
具体借人物王冕之口攻击八股取士制度,以“文行出处”与八股取士相对。
将儒家倡导的名教与魏晋的超脱加以整理组合,塑造了几位“真儒”形象。
既向往正统儒家的礼乐思想,又欣赏魏晋名士洒脱不拘的人格。
四、论述题:
1、唐传奇与六朝志怪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与六朝志怪相比,唐传奇在以下方面都发生了明显转变:
A、借佛道中人表现人生现实,如《温京兆》,
B、人与神怪交往,目的在于写人世,如《任氏传》,
C、从不可理喻的神仙变为游侠,如《虬髯客传》,
D、运用佛道观念写人生的感悟,如《枕中记》,
E、将佛道观念化为艺术想象的手段,《离魂记》,
F、直接叙写人世,较少佛道观念,如《李娃传》。
2、试析宋江悲剧性格的文化原因。
答:宋江的悲剧取决于他所受的社会教化。
第一,他所受的初级社会教化培养了对自己身份的认同,造就了他的人格,使其掌握了一定的文才武略,这一切使宋江上梁山的过程非常曲折。
第二,他所受的再社会教化使他坚决打击地主武装,与官军进行多次斗争,诚心对待每一个弟兄,爱护百姓,敌我分明。
第三,由于两种社会教化性质截然不同,使其人格发生了严重分裂,从而造成了他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