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性产品认证质量体系通用要求理解要点
自愿性产品认证通用要求

编号: CQC/RY000-2002自愿性产品认证通用要求受控状态:受控受控编号:发布2002/11/5 实施2002/11/10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前 言为了保证CQC自愿性产品认证工作顺利开展,确保认证各项工作符合ISO/IEC导则65、IAF对导则65的解释文件、CNAB认可准则相关文件要求,以及CQC产品认证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使各项相关活动得以规范有序进行,制定本通用要求。
制定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要起草人:陆梅 边婧 刘平本通用要求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授权解释。
修订:1第 1 页共 12 页版号:1修订日期:2003.10.151.总则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以下简称CQC)发布的《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结构为通用要求+特殊要求,认证要求由两部分组成,各部分不能单独使用。
本实施规则通用部分适用于CQC发布的产品认证目录中的产品。
CQC产品认证的模式是产品型式试验+初次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
认证的基本环节包括:a. 认证的申请b. 型式试验c. 初始工厂审查d.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e. 获证后的监督2.认证申请2.1 填写CQC提供的申请资料a.正式申请书b.工厂审查调查表(首次申请表)c.一致性声明2.2 提供与申请人等有关的资料a.申请人的注册证明(首次申请时)b.申请人为销售者、进口商时,还须提交销售者和生产者、进口商和生产者订立的相关合同副本c.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如有)d.生产厂的注册证明(首次申请时)e.商标的注册证明修订:1第 2 页共 12 页版号:1修订日期:2003.10.15f.有效的监督检查报告或工厂审查报告(如有)2.3 提供与产品有关的资料(根据产品情况提供,并参考各个《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特殊要求》)a.产品总装图、电器原理图、线路图、产品说明书b.电参数表c.关键元器件及材料清单d.同一申请单元内各个型号产品之间的差异说明e. CB测试证书、CB测试报告(申请人持CB测试证书申请时)3.型式试验按照相应产品的《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特殊要求》中的规定进行。
自愿性产品认证质量体系通用要求理解要点

自愿性产品认证质量体系通用要求理解要点自愿性产品认证质量体系通用要求是基于GB/T19001:2000标准对申请自愿性产品认证的组织的质量体系提出的补充要求,申请自愿性产品认证的组织的质量体系在满足GB/T19001:2000的基础上,还必须满足以下15条质量体系通用要求,下面就是这15条要求的理解要点:1 检测资源组织的基础设施至少应包括为完成相关行业产品标准所规定的常规出厂检验项目所需的检测资源。
理解要点:组织应配齐完成相关行标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所需的检测仪表,且仪表的测量精度应满足测试要求。
若组织配备的检测仪表不能完全满足检测要求,至少应采取适宜的控制措施(如租用、借用等)。
2 顾客反馈问题处理及通报组织应及时处理顾客反馈问题,并通报可能被反馈问题影响的其他顾客。
理解要点:对顾客反馈除应及时处理外,如果反馈问题带有共性,组织还应及时通知其他被此问题影响的顾客。
如某顾客投诉其电缆出现了质量问题,经原因分析,是所用护套料有问题,则组织还应通知购买了使用该批护套料所生产的其它电缆的顾客。
3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变更组织应明确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变更的控制方法,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变更后应进行必要的测试以确保关键元器件或材料的变更不会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或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理解要点:1)组织使用的器件和原材料根据其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一般应分为“关键”和“一般”两类;2)组织应明确对关键元器件或材料的变更(包括更换材料型号或更换材料供方)控制方法,变更实施后应通过必要的测试对变更结果进行验证;3)组织确定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至少应包括泰尔认证中心发布的相应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中附件1所规定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
4 生产过程控制组织应识别组织的关键过程并明确控制方式,关键过程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
可行时,组织应对适宜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视,以确保过程在受控条件下进行。
理解要点:1)组织的关键过程应由组织自行识别,如果某些组织的生产过程确实非常简单(如只有简单的机架装配),允许组织不设关键过程;2)对关键过程应明确控制方法,对波峰焊、老化等过程一般都应对参数进行连续监视并保留相关记录;3)关键过程的操作者应经过必要的培训并考核上岗。
自愿性产品认证通用要求

自愿性产品认证通用要求编号: CQC/RY000-2002自愿性产品认证通用要求受控状态:受控受控编号:发布2002/11/5 实施2002/11/10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前言为了保证 CQC自愿性产品认证工作顺利开展,确保认证各项工作符合ISO/IEC 导则65,IAF对导则65的解释文件,CNAB认可准则相关文件要求,以及 CQC 产品认证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使各项相关活动得以规范有序进行,制定本通用要求.制定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要起草人:陆梅边婧刘平本通用要求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授权解释.CQC/RY000-2002 CQC产品认证通用要求修订:1 版号:1 修订日期:2003-10-15 第1 页共12 页1.总则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以下简称CQC)发布的《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结构为通用要求+特殊要求,认证要求由两部分组成,各部分不能单独使用. 本实施规则通用部分适用于CQC发布的产品认证目录中的产品. CQC产品认证的模式是产品型式试验+初次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 认证的基本环节包括:a. 认证的申请b. 型式试验c. 初始工厂审查d.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e. 获证后的监督2.认证申请2.1 填写CQC提供的申请资料a.正式申请书b.工厂审查调查表(首次申请表)c.一致性声明2.2 提供与申请人等有关的资料a.申请人的注册证明(首次申请时)b.申请人为销售者,进口商时,还须提交销售者和生产者,进口商和生产者订立的相关合同副本c.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如有)d.生产厂的注册证明(首次申请时)e.商标的注册证明CQC/RY000-2002 CQC产品认证通用要求修订:1 版号:1 修订日期:2003-10-15 第2 页共12 页f.有效的监督检查报告或工厂审查报告(如有)2.3 提供与产品有关的资料(根据产品情况提供,并参考各个《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特殊要求》)a. 产品总装图,电器原理图,线路图,产品说明书b. 电参数表c. 关键元器件及材料清单d. 同一申请单元内各个型号产品之间的差异说明e. CB测试证书,CB测试报告(申请人持CB测试证书申请时) 3.型式试验按照相应产品的《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特殊要求》中的规定进行. 4.初始工厂审查4.1审查内容工厂审查的内容为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 4.1.1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审查CQC派审查员对生产厂按照《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附件1)进行审查;对产品的质量检测如有特殊要求,应按照相应产品的《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特殊要求》中的要求进行核查.4.1.2产品一致性检查工厂审查时,应在生产现场对申请认证的产品型号进行一致性检查,重点核实以下内容.若认证涉及多系列产品,则每系列产品应至少抽取一个规格型号做一致性检查.1)认证产品的标识应与型式试验检测报告上所标明的一致; 2)认证产品的结构应与型式试验检测时的样品一致;CQC/RY000-2002 CQC产品认证通用要求修订:1 版号:1 修订日期:2003-10-15 第3页共12 页3)认证产品所用的零部件及材料应与型式试验时申报并经CQC所确认的一致.工厂审查时,对产品安全性能可采取现场见证试验.4.1.3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审查和产品一致性检查应覆盖申请认证的所有产品和加工场所.4.2初始工厂审查时间一般情况下,型式试验合格后,再进行初始工厂审查.根据需要,型式试验和工厂审查也可以同时进行.工厂审查时间根据所申请认证产品的单元数量确定,并适当考虑工厂的生产规模,一般每个加工场所为1至4人日.具体审查时间在相应产品的《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特殊要求》中给出.5.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5.1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CQC负责组织对型式试验,工厂审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合格后, 由CQC对申请人颁发认证证书(每一个申请单元颁发一个证书).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使用应符合CQC的有关规定.5.2 认证时限认证时限是指自受理认证之日起到颁发认证证书时为止所实际发生的工作日,包括型式试验时间,工厂审查后提交报告时间,认证结论评定和批准时间以及证书的制作时间.型式试验时间在相应产品的《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特殊要求》中列出. 工厂审查后提交报告时间为5个工作日,以审核员完成现场审查,收到生产厂递交的有效的不符合项纠正措施报告之日起计算.CQC/RY000-2002 CQC产品认证通用要求修订:1 版号:1 修订日期:2003-10-15 第4页共12 页认证结论评定,批准时间以及证书制作时间一般不超过5个工作日. 6.获证后的监督6.1认证监督检查频次6.1.1一般情况下从获证后的第2个年度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6.1.2若发生下述情况之一可增加监督频次:1)获证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或用户提出严重投诉并经查实为持证人责任的;2)CQC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安全标准的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 3)有足够信息表明生产者,生产厂由于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而可能影响产品符合性或一致性时.6.2监督的内容获证后监督的方式采用工厂产品质量保证能力的复查+认证产品一致性检查,同时抽取样品送检测机构检测,抽样检测项目和抽样数量见6.3. 由CQC根据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对工厂进行监督复查.《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规定的第3,4,5,6,8条是每次监督复查的必查项目.其他项目可以选查,每4年内至少覆盖《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中规定的全部项目.按照相应产品的《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特殊要求》中列出《工厂质量控制检测要求》对产品质量检测进行核查.监督复查时间根据申请认证产品的单元数量确定,并适当考虑工厂的生产规模,一般为1至2人日.具体时间在相应产品的《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特殊要求》中给出.CQC/RY000-2002 CQC产品认证通用要求修订:1 版号:1 修订日期:2003-10-15 第5页共12 页 6.3抽样检测需要进行抽样检测时,抽样检测的样品应在工厂生产的合格品中(包括生产线,仓库)随机抽取.抽样检测的数量一般与型式试验样品的数量相同.认证型式试验采用的标准中规定的检测项目均可作为抽样检测的项目,CQC针对不同产品的不同情况及其对产品安全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行部分或全部项目的检测. 6.4结果评价监督复查合格后,可以继续保持认证资格使用认证标志.监督复查时发现的不符合项应在3个月内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逾期将撤消认证证书,停止使用认证标志,并对外公告.7. 认证证书7.1认证证书的保持7.1.1证书的有效性本规则覆盖产品的认证证书不规定有效期.证书的有效性依靠CQC定期的监督获得保持.7.1.2认证产品的变更7.1.2.1变更的申请证书上的内容发生变化时,或产品中涉及安全的设计,电气结构,外形,材料或零部件发生变更时,证书持有者应向CQC提出申请.对于某些产品,必要时CQC可能授权相关检测机构接受变更申请.7.1.2.2变更评价和批准CQC根据变更的内容和提供的资料进行评价,确定是否可以变更或需送样品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或经确认后方能进行变更.CQC/RY000-2002 CQC产品认证通用要求修订:1 版号:1 修订日期:2003-10-15 第6页共12 页7.2认证证书覆盖产品的扩展7.2.1扩展程序认证证书持有者需要增加与已经获得认证的产品为同一认证单元的产品认证范围时,应从认证申请开始办理手续,并说明扩展要求.CQC核查扩展产品与原认证产品的一致性,确认原认证结果对扩展产品的有效性,针对差异和/或扩展的范围做补充检测或检查,并根据认证证书持有者的要求单独颁发认证证书或换发认证证书.7.2.2样品要求证书持有者应先提供扩展产品的有关技术资料,需要送样时,证书持有者应按本规则第3条的要求选送样品供CQC核查,核查时,需对样品进行检测的,检测项目由CQC决定.7.3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销按CQC有关规定的要求执行.8. 产品认证标志的使用证书持有者必须遵守CQC有关认证标志管理的规定.8.1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8.2变形认证标志的使用相应产品的《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特殊要求》中规定是否允许使用变形认证标志.8.3加施方式CQC/RY000-2002 CQC产品认证通用要求修订:1 版号:1 修订日期:2003-10-15 第7页共12 页可以采用标准规格标志(标签),模制式,丝印式或铭牌印刷四种方式中任何一种.8.4应在产品本体明显位置上加施认证标志.9.收费认证收费由CQC按国家有关规定统一收取.CQC/RY000-2002 CQC产品认证通用要求修订:1 版号:1 修订日期:2003-10-15 第8页共12 页附件1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为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样品的一致性,工厂应满足本文件规定的产品质量保证能力要求.1. 职责和资源1.1职责工厂应规定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的职责及相互关系,且工厂应在组织内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 b)确保加贴该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要求;c)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妥善保管和使用;d)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标志.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1.2 资源工厂应配备必要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自愿认证标准的产品要求;应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建立并保持适宜产品生产,检验,试验,储存等必要的环境.2 文件和记录2.1 工厂应建立文件化的认证产品的质量计划或类似文件,以及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相关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要的文件.质量计划应包括产品设计目CQC/RY000-2002 CQC产品认证通用要求修订:1 版号:1 修订日期:2003-10-15 第9页共12 页的,实现过程,检验及有关资源的规定,以及产品获证后对获证产品的变更(标准,工艺,关键材料等),标志的使用管理等规定.产品设计标准或规范应是质量计划的一个内容,其要求应不低于有关该产品的认证标准要求2.2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对本文件要求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些控制应确保:a) 发布前和更改应由授权人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性;b) 文件的修改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c)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2.3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的文件化程序,质量记录应清晰,完整以作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质量记录应有适当的保存期限.3. 采购和进货检验3.1 供应商的控制工厂应制定对关键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程序,以确保供应商具有保证生产关键原材料满足要求的能力.工厂应保存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日常管理的记录.3.2 关键原材料的检验/验证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的程序及定期确认检验程序,以确保满足认证所规定的要求.关键原材料的检验可由工厂进行,也可以由供应商完成.当由供应商检验时,工厂应对供应商提出明确的检验要求.工厂应保存关键原材料的检验或验证记录,确认检验记录及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及有关检验数据等.CQC/RY000-2002 CQC产品认证通用要求修订:1 版号:1 修订日期:2003-10-15 第10页共12 页 4. 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4.1 工厂应对关键生产工序进行识别,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果该工序没有文件规定就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时,则应制定相应的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使生产过程受控.4.2 产品生产过程中如对环境条件有要求,工厂应保证工作环境满足规定的要求.4.3 可行时,工厂应对适宜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控. 4.4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制度. 4.5 工厂应在生产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检查,以确保产品及原材料与认证样品一致.5.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工厂应制定并保持文件化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以验证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检验程序中应包括检验项目,内容,方法,判定等,并应保存检验记录.具体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要求应满足相应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的要求执行.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的100%检验,通常检验后,除包装和加贴标签外,不再进一步加工.确认检验是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进行的抽样检验. 6. 检验试验仪器设备用于检验和试验的设备应定期校准和检查,并满足检验能力. 检验和试验的仪器设备应有操作规程,检验人员应能按操作规程要求, 准确地使用仪器设备.6.1 校准和检定CQC/RY000-2002 CQC产品认证通用要求修订:1 版号:1 修订日期:2003-10-15 第11页共12 页用于确定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和试验的设备应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或检定.校准或检定应溯源至国家或国际基准.对自行校准的仪器设备,应规定校准方法,验收准则和校准周期等.设备的校准状态应能被使用及管理人员方便识别.应保存设备的校准记录.6.2 运行检查对用于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设备,除应进行日常操作检查外,还应进行运行检查.当发现运行检查结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应能追溯至已检测过的产品.必要时,应对这些产品重新进行检测.应规定操作人员在发现设备功能失效时所需要采取的措施.运行检查结果及采取的调整等措施应记录.7. 不合格品的控制工厂应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容应包括不合格的标识方法,隔离和处置及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经返修,返工后的产品应重新检测.对重要部件返修应作相应的记录,应保存对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8.内部质量审核工厂应建立文件化的内部质量审核程序,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并记录内部审核结果.对工厂的投诉尤其是对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投诉,应保存记录,并作为内部质量审核的信息输入.对内部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记录. 9. 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工厂应对批量生产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CQC/RY000-2002 CQC产品认证通用要求修订:1 版号:1 第12页共12 页修订日期:2003-10-15工厂应建立产品关键原材料,结构等影响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因素的变更控制程序,认证产品的变更(可能影响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或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在实施前应向认证机构申报并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10. 包装,搬运和储存工厂所进行的任何包装,搬运操作和储存环境应不影响产品符合规定标准要求.下面是赠送的两篇散文欣赏,可以仔细阅读,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脚下的时光不知走过多少地方,不知看过多少风景,不知听说过多少轶事;不知经历过多少岁月,不知邂逅过多少良人,不知变换过多少心情;不知理想的未知是否在前路等待??????题记:蒲公英悠悠岁月,时间苍苍~( 文章阅读网: )在这繁花似锦的青葱岁月里,我们不断的接受新鲜的美好事物,不断的享受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高品质生活;我们总是随大流的,去跟风一些前卫潮流的思想;然而,很少有人去整理那些过往的断壁残垣~我走过很多地方,但是同样的,我也有更多的地方没去过~我渴望走遍地球上每一寸土地,我期许世界上每一个地方的人都善良~从踏入社会的那一刻起,我就觉得人应该是自由的;应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看自己喜欢的风景,爱自己喜欢的人;一切都那么单纯,完美~然而,现实的世界告诉我;理想的丰满一定要遇到拥有相同理想的另一半~我喜欢珠海,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我喜欢那里的天气,没有北方的寒冷;四季如春的温度感觉非常惬意,不用担心换季带来的差异~走在市区的街道上,绿化的花草树木被园丁修剪的井然有序;形态各异的花卉搭配得格外美观~尤其是除过草之后的绿地,泥土的芬芳与绿草的清新扑鼻而来,有一种身处大草原的感觉,使人心旷神怡~我时常一个人发呆,散步;看着过往的人群,车水马龙的街道;也时常去繁华的街巷,拥挤的商业中心;感觉这才是生活,正因为世界有了这么多事物的陪伴,才使我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喜悦~珠海的夜,很美;到处灯红酒绿,一派歌舞升平的祥和;每当夜幕降临,才是广东因有的生活的开始~溜冰场,酒吧,迪厅,大排档等等等等;我很庆幸在这里认识了很多人,他们教会了我很多,也帮助了我很多;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聚集在一起的年轻人;我们时常出去聚会,嗨皮;但等到散场后,又回到了应有的孤寂~白天,可以去渔女,公园,九州城,免税店等等都是不错的地方~人常说,一个时代会有一个时代的代表;而我在这个曾经为之奋斗的地方,也时常会想起曾经相识的人,走过的地方,看过的风景;有时候,听着当时的流行歌曲,也会感伤;也会自嘲一笑;还有那公车到站的粤语提醒,还有那想见却永远没见的人;一篇篇,一幕幕久久回荡在脑海;早晨的肠粉,中午的餐饭,下午的炒粉,晚上的烧烤;好像味道还回味在口中一样~人,只有在对自己真诚的人的眼里,才会感觉到亲切;而我,也着实喜欢这座城市带给我家一样的温暖感觉~在这短暂而悠长的时光里,我成长了很多,也磨砺了很多;正是因为思想的成熟,阅历的增长,我选择了离开;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新的天地,新的开始,新的征程~其实,无论走过多少地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从中得到什么~知识~阅历~思想~??????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遇到挫折困苦,也难免会因为一些因素而错失机缘~不可能因为一时的艰难险阻而放弃将要来临的幸福~也不可能因为一时的过失而自暴自弃颓废一生~人,应该用豁达的心态来迎接下一秒的新鲜时光;而不是沉溺在上一秒的懊恼当中~每个人的路,都在自己的脚下;只有自己醒悟才能把未来的路走好,反之只会让错误延续到未来,从而影响以后的健康生活~即便曾经的时光再美好,那也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段插曲;没必要去纠结当时的愕然,愚昧~就像我,从来不对上一秒的事情产生情绪一样~一切都是恬淡的样子,顺其自然比什么都好~对于未来,只要真诚的去善待身边的所有;我相信,未来的时光,也该是你想象的模样~蒲公英2015.12.13家乡的茶籽林坐落在戴云山脉西麓的高才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山区丘陵满地尽是红壤土,非常适宜茶籽树的生长。
质量体系知识点总结归纳

质量体系知识点总结归纳质量体系是指企业为实现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建立和运行的一套规范、程序、流程和方法,以确保质量的可控性和持续改进。
下面是对质量体系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质量体系概述1. 定义:质量体系是企业为实现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建立和运行的一套规范、程序、流程和方法。
2. 目的:确保质量的可控性,实现持续改进,并满足相关法规和市场需求。
3. 构成要素: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质量记录等。
二、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1. 质量方针:企业的质量方针是为了指导企业实现质量目标而确定的方向和原则,要求明确、可执行并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
2. 质量目标:企业的质量目标是通过实现质量方针来达到的具体成果,通常包括质量改进、客户满意度、产品合格率等指标。
三、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1. 质量手册:是质量体系的基本文件,用于记录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要素和职责等基本信息。
2. 程序文件:是根据质量手册编制的详细操作规程,用于指导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流程,确保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四、质量流程与流程控制1. 质量流程:质量流程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对质量管理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常见的流程有检验流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客户反馈流程等。
2. 流程控制:流程控制是指对质量流程进行监控和调整,以确保流程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包括监测流程绩效、提出改进意见、制定纠正措施等。
五、质量记录与质量档案1. 质量记录:是对质量体系中进行的各种活动和操作进行记录的文件,包括检验记录、操作记录、不合格品记录等。
用于追溯产品的质量历史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2. 质量档案:是对质量活动和结果进行归档和保存的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等。
用于作为审核和考核依据,并支持追溯和法律纠纷解决。
六、内部审核与体系改进1. 内部审核:企业需要定期进行内部审核,以评估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cqc12-000001-2020 ⅱ型自愿认证通用规则

cqc12-000001-2020 ⅱ型自愿认证通用规则第一段:引言CQC12-000001-2020 Ⅱ型自愿认证通用规则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制定的一项重要认证规则。
该规则旨在促进企业自愿参与质量认证,并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规则的背景、目的以及具体要求,以期帮助企业了解并正确实施相关认证。
第二段:背景CQC12-000001-2020 Ⅱ型自愿认证通用规则是CQC基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制定的。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企业需要通过认证来证明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可靠性。
该规则的制定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个统一的认证标准和程序,以便于企业进行自愿认证并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第三段:目的CQC12-000001-2020 Ⅱ型自愿认证通用规则的目的是确保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服务交付等各个环节中遵循一定的质量管理要求,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认证,企业可以增强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任度,提升品牌形象,并获得市场竞争的优势。
第四段:具体要求CQC12-000001-2020 Ⅱ型自愿认证通用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需要建立和实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政策、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
同时,企业需要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2. 产品设计与开发要求:企业在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用户需求和安全性能要求,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并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3. 生产制造要求:企业需要建立和实施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生产制造过程,并对关键工序进行控制和监测,以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
4. 服务交付要求:企业需要建立和实施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服务交付过程,包括服务需求确认、服务计划、服务执行、服务评价等,以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高质量服务。
什么是自愿性认证?

限 制 :企业 自主选 择 认 证 的标 准依 据 .但 在 具体 选 择 时 ,
I / E 南 2《 准化 及 相 关活 动 一 S I O C指 标 一通 用 术语 》 中
有关 规范 ( I /E 指 南 7《 于制定 用于 合格 评定 标准 如 S I O C 关 的指 南 》 .由国 际 /国家 标准 化机 构制 订发 布 的 .同时被 ) 认证 机 构采纳 的产 品标 准 、技术 规范 等 。
产 品认 证 的主 体是 第三 方。 通 常把产 品的 生产企 业称
为 第一 方 ” ,把产 品 的采购 单位 称 为 第二 方 ” 第 三方 ” .“ 是独 立于 第一 方和 第二 方 的一方 。在 产 品认 证 活动 中就是
产 品质 量认 证 管理 条例》 19 年 5 ) 二条规 定 :“ 品 (9 1 月 第 产
从 上述 的 阐述 中 .可 以把 产 品认证 的 内涵 归纳 为 :
产 品认 证 的获 准表 示是认 证证 书和 认证 标志 。认 证证
书 即合格 证 书 .是 认证机 构根 据认 证 制度 的规则颁 发给 企
业 的一种 证 明文件 .证 明某 项产 品符合 特定 标 准或规 范性 文件 认 证标 志是 由认 证机 构设计 .发布 ,并按 认证 制度 的规 则使 用或颁 发 的一 种受保 护 的标 志 .以证 明某项产 品 符合特 定标 准或 规 范性 文件 。合格 标 志可 以使 用在合格 出
对 认证 ” 如下定 义 :“ 作 由第三 方对 产 品 、过 程或 服务 满 足规定 要 求给 出书 面证 明的 程序 。 这 里 “ ” 第三 方 ” “ 涉 指 在
泰尔认证15条

附件1自愿性产品认证质量体系通用要求一、范围本文是基于GB/T19001-2000标准对自愿性产品认证申请组织的质量体系提出的补充要求,申请自愿性产品认证的组织的质量体系除了满足GB/T19001-2000标准的要求外,还应满足本文所规定的质量体系通用要求。
二、引用标准GB/T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三、术语及定义本要求采用GB/T19000-2000中的术语和定义。
四、质量体系要求1 检测资源组织的基础设施至少应包括为完成相关行业产品标准所规定的常规出厂检验项目所需的检测资源。
2 顾客反馈问题处理及通报组织应及时处理顾客反馈问题,并通报可能被反馈问题影响的其他顾客。
3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变更组织应明确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变更的控制方法,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变更后应进行必要的测试以确保关键元器件或材料的变更不会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或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4 生产过程控制组织应识别组织的关键过程并明确控制方式,关键过程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
可行时,组织应对适宜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视,以确保过程在受控条件下进行。
5 过程变更当已确定的特殊/关键过程发生重大变更时(如:新设备或新工艺),应对变更后的产品实施首件检验,以确保变更后的过程能力满足预期要求。
6 静电防护组织应对大规模集成电路、电路板、磁带和/或磁盘等静电敏感产品提供适当的静电防护。
7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组织应明确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方法,以确保采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规定的要求。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可由组织进行,也可由供方或第三方进行。
当检验由供方进行时,组织应在采购信息中对供方提出明确的检验要求,并要求供方提供有关的检验数据。
8 过程检验组织应在生产过程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一致性检验,以确保产品及零部件与认证样品相一致。
9 最终检验组织实施的最终检验至少应满足相关行业产品标准所规定的产品出厂检验要求。
5.自愿性产品认证质量体系

自愿性产品认证质量体系(通用要求理解要点)本要求是基于GB/T19001:2000标准对自愿性产品认证的组织的质量体系提出的补充要求,这种组织在满足GB/T19001:2000的基础上,还必须满足以下15条质量体系要求.(程序文件有否泰尔认证的相关内容)序号项目要求概义理解要点1 检测资源组织的基础设施至少应包括为完成相关行业产品标准所规定的常规出厂检验项目所需的检测资源组织应配齐完成相关行标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所需的检测仪表,且仪表的测量精度应满足测试要求.若组织配备的检测仪表不能完全满足检测要求,至少应采取适宜的控制措施(如租用,借用)2 顾客反馈问题处理及通报组织应及时处理顾客反馈问题,并通报可能被反馈问题影响的其他顾客对顾客反馈除应及时处理外,如果反馈问题带有共性,组织还应及时通知其他被此问题影响的顾客.如某顾客投诉其电缆出现了质量问题,经原因分析,是所用护套料有问题,则组织还应通知购买了使用该批护套料所生产的其它电缆的顾客.3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变更组织应明确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变更的控制方法,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变更后应进行必要的测试以确保关键元器件或材料的变更不会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或质量产生负面影响.1.组织使用的器件和原材料根据其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一般应分为“关键”和“一般”两类2.组织应明确对关键元器件或材料的变更(包括更换型号或供方)控制方法,变更实施后应通过必要的测试对变更结果进行验证3.组织确定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至少应包括泰尔认证中心发布的相应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中附件1所规定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4 生产过程控制组织应识别组织的关键过程并明确控制方式,关键过程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1.组织的关键过程应由组织自行识别,如某些组织的生产过程确实非常简单,允许组织不设关键过程可行时,组织应对适宜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视,以确保过程在受控条件下进行2.对关键过程应明确控制方法,对波峰焊、老化等过程一般都应对参数进行连续监视并保留相关记录3.关键过程的操作者应经过必要的培训并考核上岗5 过程变更当已确定的特殊/关键过程发生重大变更时(如新设备或新工艺),应对变更后的产品实施首件检验,以确保变更后的过程能力满足预期要求1.过程变更是指原关键/特殊过程的生产设备或执行工艺等发生了重大变化2.过程变更后应通过首件检验等方式来验证过程能力是否得到保持6 静电防护组织应对大规模集成电路、电路板、磁带和/或磁盘等静电敏感产品提供适当地静电防护1.通信行业常见的静电敏感产品一般包括大规模集成电路块、PCB电路板、磁带等2.组织应识别本组织的静电敏感产品,有的组织(如电缆厂)不存在静电敏感产品3.不同组织的静电防护措施不尽相同,较常见的有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手镯等4对静电敏感材料不仅在加工时应注意防静电,在贮存、搬运时也应采取适宜的心静电措施5.如果不存在静电敏感产品,此项可作为无关项7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组织应明确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方法,以确保采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规定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愿性产品认证质量体系通用要求
理解要点
自愿性产品认证质量体系通用要求是基于GB/T19001:2000标准对申请自愿性产品认证的组织的质量体系提出的补充要求,申请自愿性产品认证的组织的质量体系在满足GB/T19001:2000的基础上,还必须满足以下15条质量体系通用要求,下面就是这15条要求的理解要点:
1 检测资源
组织的基础设施至少应包括为完成相关行业产品标准所规定的常规出厂检验项目所需的检测资源。
理解要点:
组织应配齐完成相关行标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所需的检测仪表,且仪表的测量精度应满足测试要求。
若组织配备的检测仪表不能完全满足检测要求,至少应采取适宜的控制措施(如租用、借用等)。
2 顾客反馈问题处理及通报
组织应及时处理顾客反馈问题,并通报可能被反馈问题影响的其他顾客。
理解要点:
对顾客反馈除应及时处理外,如果反馈问题带有共性,组织还应及时通知其他被此问题影响的顾客。
如某顾客投诉
其电缆出现了质量问题,经原因分析,是所用护套料有问题,则组织还应通知购买了使用该批护套料所生产的其它电缆的顾客。
3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变更
组织应明确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变更的控制方法,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变更后应进行必要的测试以确保关键元器件或材料的变更不会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或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理解要点:
1)组织使用的器件和原材料根据其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一般应分为“关键”和“一般”两类;
2)组织应明确对关键元器件或材料的变更(包括更换材料型号或更换材料供方)控制方法,变更实施后应通过必要的测试对变更结果进行验证;
3)组织确定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至少应包括泰尔认证中心发布的相应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中附件1所规定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
4 生产过程控制
组织应识别组织的关键过程并明确控制方式,关键过程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
可行时,组织应对适宜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视,以确保过程在受控条件下进行。
理解要点:
1)组织的关键过程应由组织自行识别,如果某些组织的生产过程确实非常简单(如只有简单的机架装配),允许组织不设关键过程;
2)对关键过程应明确控制方法,对波峰焊、老化等过程一般都应对参数进行连续监视并保留相关记录;
3)关键过程的操作者应经过必要的培训并考核上岗。
5 过程变更
当已确定的特殊/关键过程发生重大变更时(如:新设备或新工艺),应对变更后的产品实施首件检验,以确保变更后的过程能力满足预期要求。
理解要点:
1)过程变更是指原关键/特殊过程的生产设备或执行工艺等发生了重大变化;
2)过程变更后应通过首件检验等方式来验证过程能力是否得到保持。
6 静电防护
组织应对大规模集成电路、电路板、磁带和/或磁盘等静电敏感产品提供适当地静电防护。
理解要点:
1)通信行业常见的静电敏感产品一般包括大规模集成电路块、PCB电路板、磁带等;
2)组织应识别本组织的静电敏感产品,有的组织(如电
缆厂)不存在静电敏感产品;
3)不同组织的静电防护措施不尽相同,较常见的有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手镯等;
4)对静电敏感材料不仅在加工时应注意防静电,在贮存、搬运时也应采取适宜的防静电措施;
5)如果不存在静电敏感产品,此项可作为无关项。
7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
组织应明确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方法,以确保采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规定的要求。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可由组织进行,也可由供方或第三方进行。
当检验由供方进行时,组织应在采购信息中对供方提出明确的检验要求,并要求供方提供有关的检验数据。
理解要点:
1)组织应明确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验收要求和验收方法,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验收/验证应安排必要的检验;
2)对集成电路、滤波电感等组织不具备检验能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可以由供方或第三方进行;
3)检验由供方进行时,应通过采购合同、协议等方式向供方明确检验的具体要求,并能够提供每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数据。
8 过程检验
组织应在生产过程的适当阶段对产品一致性进行检验,
以确保产品及零部件与认证样品相一致。
理解要点:
1)组织应针对产品特点,在生产的适当阶段设立检验点,明确一致性检验要求;
2)在检验点上,需用明确的表示方法(如图纸、图片、模型、描述说明等)标明认证样品的特点(如名称、规格、型号、尺寸、指标等);
3)本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与认证样品的一致性。
9 最终检验
组织实施的最终检验至少应满足相关行业产品标准所规定的产品出厂检验要求。
理解要点:
1)最终检验是指产品交付前对组织产品性能是否满足相关要求所进行检验和测试;
2)一般情况下认证产品都有相应的行业产品标准,如电缆(YD/T322-1996)、光缆(YD/T901-2001)等,这些标准都明确规定了产品出厂检验项目。
10 型式试验
组织应对产品进行定期的型式试验,以评价产品持续满足设计要求的能力。
型式试验的周期和试验方法应满足相关行业产品标准的要求。
理解要点:
1)型式试验是指按规定的周期对产品是否符合原设计要求而进行的验证;
2)型式试验项目至少应满足TLC相应的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要求;
3)一般组织都不具备独立完成型式试验的能力,因此型式试验往往是委托检测机构进行,应注意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
11 不合格产品分析
组织应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定期统计,必要时用适宜的方法进行分析,以寻求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机会。
理解要点:
1)对不合格产品应进行定期统计,必要时还应进行趋势分析;
2)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不管用什么方法,应适宜发现不合格产品的趋势。
12 运行检查
对用于出厂检验的测量设备除进行使用前或定期校准外,还应定期进行运行检查,以判断测量设备能否用于规定的测量活动。
当发现运行检查的结果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能追溯至已检产品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运行检查结果及采取措施的记录应予保存。
理解要点:
1)运行检查是指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的功能性检查,以判断该设备能否用于进行产品检测和质量判断;
2)当检验/试验仪器设备的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时,则不仅要求该仪器设备要按有关规定定期校准,确保仪器设备准确。
此外,还要对仪器设备在两次校准期间以简单有效的方法确定设备功能是否正常;
3)需进行运行检查的设备至少应包括出厂检测设备;
4)组织应规定运行检查的要求、内容、频次和方法,确定的方法应能保证当一旦发现设备功能失效时,可追溯至已检产品;
5)当检测设备在使用或运行检查中发现失准或失效时,组织应对以往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13 内部质量审核
组织的内部质量审核应确定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满足泰尔认证中心产品认证的要求,并包括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审核,顾客对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应作为内部质量审核的输入。
理解要点:
1)组织在内审时,除按ISO9001标准要求进行外,还应包括对产品认证一致性的审核;
2)组织应确定产品一致性的审核方案;
3)顾客对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应作为内审输入。
14 管理评审内容
组织在进行管理评审时,评审内容应包括组织认证产品一致性情况。
评审输入中应包括:
a)产品认证证书及标志使用情况;
b)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变更情况;
c)产品一致性检查情况。
理解要点:
1)管理评审报告中应包括认证产品一致性的评审结果;
2)管理评审输入中应包括了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变更情况、产品认证证书和标志使用情况。
15 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组织应对批量生产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
认证产品的变更(可能影响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或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在实施前应向认证机构申报并获得确认后方可执行,未经确认的变更产品不得使用泰尔认证中心的证书和标志。
理解要点:
1)认证产品的一致性是指使用认证标志的产品在人、机、料、法、环等方面与型式试验样品一致的程度;
2)组织应明确对于认证产品变更的控制方法;
3)任何可能导致产品一致性发生变化的变更都应事先通报TLC并获得确认,未经TLC确认的变更,不能在变更产品上加贴TLC认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