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中组合问题的几种解法

合集下载

奥数解谜立体几何中的难题

奥数解谜立体几何中的难题

奥数解谜立体几何中的难题立体几何是奥数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点、线、面相比,更加复杂和有趣。

解决立体几何难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想象力、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奥数解谜立体几何中的一些难题,以及解决这些难题的方法。

第一部分:平面与立体的关系在立体几何中,我们经常需要将二维平面转化为三维立体,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其中一个经典的难题是给定一个底面视图和一个侧面视图,要求确定对应的立体图形。

解决这个难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观察底面视图和侧面视图,找出每个图形的特点和规律;2. 根据底面视图中的点、线、面的位置,将其转化为立体中的点、线、面;3. 根据侧面视图中的高度信息,确定立体图形的高度;4. 综合底面和侧面的信息,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第二部分:直方体的拼装问题直方体是解谜立体几何中常见的图形。

一个常见的难题是给定一些尺寸相同的立方体块,要求用这些块拼出一个大的立方体。

解决这个难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观察每个立方体块的形状和特点,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2. 根据大立方体的尺寸确定需要多少个立方体块;3. 将每个立方体块按照规律进行拼装,注意保持块与块之间的相邻面接触。

第三部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立体几何中,平行四边形是常见的一个图形。

一个经典的难题是给定一个平行四边形,要求根据已有信息计算出其他未知的性质。

解决这个难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观察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如平行边、角的性质等;2.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解已知信息;3. 根据已知信息推导出其他未知的性质。

第四部分:圆锥体与圆台的体积计算圆锥体和圆台是奥数解谜立体几何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一个常见的难题是给定一个圆锥体或圆台,要求计算其体积。

解决这个难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观察圆锥体或圆台的特点,了解它们的形状和性质;2. 根据已知信息计算出底面的面积和高度;3. 根据体积的计算公式,将已知信息代入计算。

立体几何中的排列组合问题解法举隅

立体几何中的排列组合问题解法举隅

立体几何中的排列组合问题解法举隅立体几何中的排列组合问题解法举隅立体几何中的排列组合问题在近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出现的频次较高,且常考常新. 因为解决这类问题不仅要具备排列组合的有关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因而是一类既富思考情趣,又融众多知识和技巧于一体且综合性强、灵活性高、难度颇大的挑战性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明确形成几何图形的元素,并与排列组合形成对应关系,转化为排列组合问题,同时还要注意避免重复和遗漏. 下面结合具体例子谈谈这类问题的求解方法,供参考. 一、分步求解例1 如果把两条异面直线看成“一对”,那么六棱锥的棱所在的12条直线中,异面直线有()A. 12对B. 24对C. 36对D. 48对解由于六棱锥的6条侧棱交于一点, 底面六边形的6条边共面, 因而只能将侧1棱与底边相搭配. 第一步, 从6条侧棱中任取一条有C6种; 第二步, 从底面61条边中与这条侧棱不相交的4条边中任取一条有C4种, 由乘法原理知有11C6C4=24对, 故选B.二.分类求解例2 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为A, 从其它顶点与各棱的中点中取3点, 使它们和点A在同一平面上, 不同取法有( )A. 30种B. 33种C. 36种D. 39种3解符合条件的取法可分为两类: ①4个点(含A)在同一个侧面上,有3C5 30种;②4个点(含A)在侧棱与对棱中点的截面上,有3种. 由加法原理知不同取法共有33种,故选B.例3 将一个四棱锥的每个顶点染上一种颜色,并使同一条棱的两端异色,如果只有5种颜色可供使用,那么不同的染色方法种数是______.1解分三类:5①如果用5种颜色有A5种染色方法.D图1B②如果用4种颜色,只能是底面四边形相对顶点同色. 如图1,如果A、C同色,只要考虑染S、A、B、D四顶点,有A54种染法,而B、D同色仍有A54种染法,用四色共有2A54种染法.3③如果用3种颜色,A、C同色,B、D同色,只要考虑S、A、B三个顶点,有A5种染法.53由加法原理知共有A5+2A54+A5=420种染法.三、剔除求解例4 四面体的顶点和各棱中点共10个点,在其中取4个不共面的点,则不同的取法共有()A. 150种B.147种C.144种D.141种4解从10个点中任取4点,有C10种取法,再剔除掉共面的取法.44① 共面的四点在四面体的某一个面内,有C6种取法,4个面共有4C6种;② 每条棱上的三个点与其对棱的中点四点共面,有6种;③由中位线构成的平行四边形(其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于四面体相对的两条棱),它的4个顶点共面,有3种.44故不共面的取法共有C10-4C6-6-3=141种,故选D.例5 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 (1)以正方体顶点为顶点的四面体有多少个?(2)从8个顶点中取出3个顶点,使至少有两个顶点在同一棱上,其取法种数为多少?(3)过8个顶点中任两点的直线与直线A1B异面的有多少条?C1 D1AB 图221解(1)从所有四点的组合中去掉共面的组合,6个表面四点共面,6个对角面四点共面. 所以共有四面体C84-12=58个.D(2)如图2,A1BD这样的三点不能满足题意,可以认为这个三点组合与顶点A对应,正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对应一个不合题意的三点组合. 所以满足题3意的三点取法共有C8-8=48种.2(3)在8个顶点取2个的组合中,去掉侧面ABB1A1中的两点组合有C4个,再去掉过A1不在面ABB1A1内的四条直线与过B的4条直线,还要去掉与之平行的D1C.2所以共有C82 C4 4 4 1=13条.四、构造模型求解例6 与空间不共面的四点距离相等的平面有多少个?解由题设条件,空间不共面的四点可构成四面体,考虑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在所求平面两侧的分布,易知当所求平面位于三棱锥的顶点与底面之间时有4个;当所求平面位于三棱锥相对棱之间时有3个. 故所求平面有7个. 例7 在正方体八个顶点的所有连线中,有多少对异面直线?解构造四面体求解,因为四面体的6条棱可构成3对异面直线,从而只要求出正方体的八个顶点可构成几个四面体即可,而这恰好是本文例5(1),故可得到(C84 12) 3 174对异面直线. 五、联想有关命题求解例8 以长方体的八个顶点中的任意3个为顶点的所有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形的个数为()A.0B.6C.8D.24解联想课本习题:“将正方体截去一角,求证:截面是锐角三角形. ”易知从长方体的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的另3个端点可构成锐角三角形,长方体有8个顶点,从而可构成8个锐角三角形,故选C.六、综合有关知识求解例9 以一个正五棱柱的顶点为顶点的四面体共有()E11A.200个B.190个C.185个D.180个E图3C34解正五棱柱共有10个顶点,若每四个顶点构成一个四面体,共可构成C10=210个四面体,其中四点在同一平面内的有三类:4① 每一底面的5点中选4点的组合方法有2C5个.② 5条侧棱中的任意两条棱上的四点有C52个.③一个底面的一边与另一个底面相应的一条对角线平行(例如AB∥E1C1),这样1共面的四点共有2C5个.4421故四面体的个数为C10=180个,故选D. 2C5 C5 2C5例10 用正五棱柱的10个顶点中的5个顶点作四棱锥的5个顶点,共可得多少个四棱锥?解结合图3,以不同类型的四棱锥的底面分类可得:1① 以棱柱的底面为四棱锥底面的共有2C54C5个. 11②以棱柱的侧面为四棱锥底面的共有C5个. C611③以棱柱的对角面为四棱锥底面的共有C5个. C611④以图3中ABC1E1(为等腰梯形)为四棱锥底面的共有2C5个. C***-*****故可构成的四棱锥共有2C54C5+C5+C5+2C5=170个. C6C6C6例11 以四棱柱的顶点为顶点的三棱锥有多少个?解本题要讨论底面的形状,所求的答案与底面的形状有关.①若底面不是梯形,也不是平行四边形,则有C84-6-2=62个.② 若底面是梯形,则有C84-6-4=60个. ③ 若底面是平行四边形,则有C84-6-6=58个. 综上所述,所求三棱锥的个数为62或60或58.。

(完整版)例析立体几何中的排列组合问题

(完整版)例析立体几何中的排列组合问题

例析立体几何中的排列组合问题春晖中学过月圆在数学中,排列、组合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思想方法上,都体现了实际应用的观点。

立体几何与排列组合综合问题是高考命题的新趋势,体现了《考试大纲》要求的在知识交汇处命题的指导思想,应引起考生的重视。

立体几何中的计数问题也是高考的热点题型,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以点带面法,下面列举立体几何中排列、组合问题的几个例子。

1 点1.1 共面的点例1(1997年全国高考(文))四面体的一个顶点为A,从其它顶点与棱的中点中取3个点,使它们和点A在同一平面上,不同的取法有()A.30种 B.33种 C.36种 D.39种解析:四面体有4个顶点,6条棱有6个中点,每个面上的6个点共面。

点A所在的每个面中含A的4点组合有个,点A在3个面内,共有个组合;点A在6条棱的3条棱上,每条棱上有3个点,这3点与这条棱对棱的中点共面。

所以与点A共面的四点组合共有个。

答案: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组合的知识和空间相像能力;属97文科试题中难度最大的选择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每条棱上的3点与它对棱上的中点共面的情况计算在内。

1.2 不共面的点例2(1997年全国高考(理))四面体的顶点和各棱中点共10个点,在其中取4个不共面的点,不同的取法共有()A.150种 B.147种 C.144种 D.141种解析:从10 个点中任取4个点有种取法,其中4点共面的情况有三类:第一类,取出的4个点位于四面体的同一个面内,有种;第二类,取任一条棱上的3个点及对棱的中点,这4点共面有6种;第三类,由中位线构成的平行四边形,它的4个顶点共面,有3种。

以上三类情况不合要求应减掉,所以不同取法共有种。

答案:D。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是当时高考中得分最低的选择题,对空间想像能力要求高,很好的考察了立体几何中点共面的几种情况;排列、组合中正难则反易的解题技巧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2 直线例3(2005年全国高考卷Ⅰ(理))过三棱柱任意两个顶点的直线共15条,其中异面直线有()A.18对 B.24对 C.30对 D.36对分析:选项数目不大,若不宜用公式直接求解,可考虑用树图法。

完整版例析立体几何中的排列组合问题

完整版例析立体几何中的排列组合问题

例析立体几何中的排列组合问题过月圆春晖中学在数学中,排列、组合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思想方法上,都体现了实际应用的观点。

立体几何与排列组合综合问题是高考命题的新趋势,体现了《考试大纲》要求的在知识交汇处命题的指导思想,应引起考生的重视。

立体几何中的计数问题也是高考的热点题型,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以点带面法,下面列举立体几何中排列、组合问题的几个例子。

1 点1.1 共面的点11997年全国高考(文))(例A3A在同四面体的一个顶点为个点,使它们和点,从其它顶点与棱的中点中取)一平面上,不同的取法有(A30 B33 C36 D39种种.种...种4666A所解析:四面体有个中点,每个面上的个顶点,个点共面。

点条棱有34AA个面内,共有在点组合有个,点在的每个面中含个组合;点的A6333点与这条棱对棱的中点共面。

条棱的个点,这条棱上,每条棱上有在A共面的四点组合共有个。

所以与点B答案:97文科试题中难度最大的选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组合的知识和空间相像能力;属3点与它对棱上的中点共面的情况计择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每条棱上的算在内。

1.2 不共面的点21997年全国高考(理))(例104个不共面的点,不同的取法共有个点,在其中取四面体的顶点和各棱中点共)(A150 B147 C144 D141种.种.种.种.410 4点共面的情况有三类:第一个点中任取个点有解析:从种取法,其中4个点位于四面体的同一个面内,有种;第二类,取任一条棱上类,取出的346种;第三类,由中位线构成的平行四边的个点及对棱的中点,这点共面有43种。

形,它的个顶点共面,有以上三类情况不合要求应减掉,所以不同取法共有种。

D答案:。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是当时高考中得分最低的选择题,对空间想像能力要求高,很好的考察了立体几何中点共面的几种情况;排列、组合中正难则反易的解题技巧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2 直线例3(2005年全国高考卷Ⅰ(理))过三棱柱任意两个顶点的直线共15条,其中异面直线有()A.18对B.24对C.30对D.36对分析:选项数目不大,若不宜用公式直接求解,可考虑用树图法。

立体拼合解题方法

立体拼合解题方法

立体拼合解题方法摘要:一、立体拼合解题方法简介二、立体拼合解题方法的应用领域三、立体拼合解题方法的操作步骤四、立体拼合解题方法的优势五、实战案例解析六、总结与建议正文:一、立体拼合解题方法简介立体拼合解题方法是一种将空间几何与数学问题相结合的解题技巧。

它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的几何图形,利用数学知识进行逐步推导,从而求解问题。

这种方法在解决立体几何、组合数学、物理等学科的问题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二、立体拼合解题方法的应用领域1.立体几何:在立体几何中,许多问题可以通过立体拼合解题方法进行简化。

如求解空间几何中的角度、距离、体积等问题,可以通过将空间几何体切割成简单的几何图形,再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2.组合数学:在组合数学中,立体拼合解题方法可以帮助解决计数、排列组合等问题。

如计数问题,可以通过构建几何图形,分析不同部位的组合情况来求解。

3.物理:在物理学中,许多力学、光学、热学等问题都可以通过立体拼合解题方法进行求解。

如在力学中,可以通过构建物体受力图,分析各力的作用情况,从而求解物体运动状态。

三、立体拼合解题方法的操作步骤1.分析问题:首先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问题的背景、条件以及需要求解的目标。

2.构建几何图形:根据问题条件,构建合适的几何图形,将复杂问题简化。

3.分解几何图形:将构建好的几何图形分解为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

4.应用数学知识:针对分解后的简单几何图形,运用相应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和推导。

5.整合结果:将各个简单几何图形的计算结果整合,得出问题的解答。

四、立体拼合解题方法的优势1.化繁为简: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的几何图形,降低了问题的难度。

2.直观易懂:立体拼合解题方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有助于理解问题的本质。

3.适用范围广泛:立体拼合解题方法适用于多个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4.提高解题效率:通过立体拼合解题方法,可以快速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提高解题效率。

几何有关的排列组合题的解法

几何有关的排列组合题的解法

几何有关的排列组合题的解法在几何学中,排列组合是一种常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对图形的排列和组合,我们可以探索出许多有趣和实用的结论。

本文将介绍几何有关的排列组合题的解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类问题。

一、组合问题组合问题是指从一组元素中选取若干个元素,并按照一定规则组合在一起的问题。

在几何学中,常见的组合问题包括圆排列、线排列等。

下面以圆排列为例进行说明。

1. 圆排列问题圆排列是指将若干个不同的圆按一定规则排列在平面上的问题。

一般来说,圆排列可以分为两类:相离圆排列和相切圆排列。

相离圆排列问题是指将若干个不相交的圆排列在平面上的问题。

在解决相离圆排列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排列组合的方法进行求解。

假设有n个圆,我们可以选择其中的m个圆进行排列。

圆的排列数量可以通过组合数公式求得,即C(n,m)。

相切圆排列问题是指将若干个相切的圆排列在平面上的问题。

在解决相切圆排列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进行求解。

假设有n个圆相切,我们将最大的圆设为第一个圆,其半径为r,那么第i个圆的半径为r/i。

通过求解前n项的和,即可得到圆的总面积。

二、排列问题排列问题是指将一组元素按一定顺序排列的问题。

在几何学中,常见的排列问题包括点线面的排列等。

下面以点线面的排列为例进行说明。

1. 点线排列问题在点线排列问题中,我们需要计算在给定的几何形状中,将若干个点或线按一定规则排列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排列的顺序非常重要。

例如,给定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我们需要计算在这四个顶点中选择若干个点排列成线段的情况。

我们可以根据线段的个数进行分类讨论,分别计算可能的排列情况。

2. 点面排列问题在点面排列问题中,我们需要计算给定的若干个点和若干个面排列成几何形状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排列的顺序也非常重要。

例如,给定一个平面上的四个点和一个矩形,我们需要计算在这四个点中选择若干个点作为矩形的顶点的情况。

我们可以根据矩形的边的个数进行分类讨论,分别计算可能的排列情况。

立体几何中组合问题的几种解法

立体几何中组合问题的几种解法

立体几何中组合问题的几种解法解决几何组合问题时,应准确灵活使用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要分类分步进行,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1 直接求解法例1:四面体的顶点和各棱中点共10个点,在其中取4个不共面的点,不同的取法有多少种?分析:正面考虑本题各步骤的方法比较复杂,计算困难,应运用逆向思维,即先考虑从10个点任意取出4个点的方法,再减去从10个点中取出4点共面的的方法即可。

解:从10个点中找出4个点的方法有C410=210种,其中在四面体的四个面内各有6个点,取出共面的4个点的方法有4C4■=60种;相邻面各棱的中点4点共C410面的有3种;一条棱上三点与其相对棱中点也共面,共6种。

∴所求方法N=210-60-3-6=141(种)本题应注意“哪些点共面?”共有几种情况?[1]例2:从平面Ⅱ上取6个点,再从平面B上取4个点,这10个点最多可确定多少个三棱锥?解法①:分三种情况考虑:第一种情况从平面a上的6个点中任取一个再与从平面β上的4个点中任取3个点构成的三棱锥有C1■C■■个;第二种情况,从平面a上的6个点中任取2个与平面13上的4个点中任取2个点构成的三棱锥有C2■C2■个;第三种情况,从平面a上的6个点中任取3个点与平面β上的4个点中任取1个点构成的三棱锥有C■■C1■个。

根据加法原理共有C1■C■■+C2■C2■ +C■■C1■ =24+90+80=194(个)。

解法②:逆向思维:从10个点中任取4个点的组合数C410中,去掉4个点共面的两种情况即4点在平面a上的C4■个,4点在平面β上的C4■个。

其余的任4点都能构成一个三棱锥。

因此,可构成三棱锥C410-C4■-C4■=210-15-1=194(个)。

2 从几何概念上求解[2]例3:空间10个点,无三点共线,其中有六个点共面,其余无四个点共面,则这些可以组成四棱锥的个数有多少个?此题易错解,仿上例。

错解一:从共面的6个点中任取1个、2个、3个、4个点,与从另外4个不共面的点中任取4个、3个、2个、1个点可构成的四棱锥有C1■C4■+C2■C■■+C■■C2■=6+60=120+60=246(个)。

组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策略

组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策略

组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策略组合问题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问题类型,它涉及到如何从已知元素中选择若干个元素进行排列或组合的问题。

解决组合问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和策略,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的解法。

1. 计数法组合问题通常需要用计数法解决。

计数法包括:乘法原理、加法原理、排列组合原理等。

在解决组合问题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用适当的计数方法。

2. 套路思维解决组合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套路思维。

例如,要求从元素集合中选择若干个元素进行排列,我们可以采用先选择一个元素,再选择一个元素,依次类推的方法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简化组合问题的复杂度,帮助我们更快地得到答案。

3. 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也是解决组合问题的常用策略。

在一些组合问题中,我们需要求出不符合条件的情况,然后用总情况数减去不符合条件的情况,就得到符合条件的情况数。

这种逆向思维可以大大简化组合问题的解决过程。

4. 变量替换有些组合问题中,我们需要求的是具有相同属性的元素组合数。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变量替换的方法,将具有相同属性的元素看做同一种元素,进而求出元素的排列或组合数。

例如,要求从20个球中选出10个蓝球,我们可以将20个球看做同一类元素,10个蓝球看做一个元素,然后求出从11个元素中选取10个元素的组合数。

5. 推理与归纳在解决组合问题时,我们需要善于推理和归纳。

例如,在一些组合问题中,我们需要求出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素排列或组合数,我们可以通过归纳和推理,得出这些元素的特性,然后进一步求解。

综上所述,解决组合问题需要掌握计数法、套路思维、逆向思维、变量替换、推理与归纳等方法和策略。

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可以大大提高解决组合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数学竞赛和考试中的组合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几何中组合问题的几种解法
解决几何组合问题时,应准确灵活使用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要分类分步进行,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1 直接求解法
例1:四面体的顶点和各棱中点共10个点,在其中取4个不共面的点,不同的取法有多少种?
分析:正面考虑本题各步骤的方法比较复杂,计算困难,应运用逆向思维,即先考虑从10个点任意取出4个点的方法,再减去从10个点中取出4点共面的的方法即可。

解:从10个点中找出4个点的方法有C410=210种,其中在四面体的四个面内各有6个点,取出共面的4个点的方法有4C4■=60种;相邻面各棱的中点4点共C410面的有3种;一条棱上三点与其相对棱中点也共面,共6种。

∴所求方法N=210-60-3-6=141(种)
本题应注意“哪些点共面?”共有几种情况?[1]
例2:从平面Ⅱ上取6个点,再从平面B上取4个点,这10个点最多可确定多少个三棱锥?
解法①:分三种情况考虑:第一种情况从平面a上的6个点中任取一个再与从平面β上的4个点中任取3个点构成的三棱锥有C1■C■■个;第二种情况,从平面a上的6个点中任取2个与平面13上的4个点中任取2个点构成的三棱锥有C2■C2■个;第三种情况,从平面a上的6个点中任取3个点与平面β上的4个点中任取1个点构成的三棱锥有C■■C1■个。

根据加法原理共有C1■C■■+C2■C2■ +C■■C1■ =24+90+80=194(个)。

解法②:逆向思维:从10个点中任取4个点的组合数C410中,去掉4个点共面的两种情况即4点在平面a上的C4■个,4点在平面β上的C4■个。

其余的任4点都能构成一个三棱锥。

因此,可构成三棱锥C410-C4■-C4■=210-15-1=194(个)。

2 从几何概念上求解[2]
例3:空间10个点,无三点共线,其中有六个点共面,其余无四个点共面,则这些可以组成四棱锥的个数有多少个?
此题易错解,仿上例。

错解一:从共面的6个点中任取1个、2个、3个、4个点,与从另外4个不共面的点中任取4个、3个、2个、1个点可构成的四棱锥有C1■C4■+C2■C■■+C■■C2■=6+60=120+60=246(个)。

错解二:从10个点中任取5个点,有C■种取法,去掉6点共面的C■■个,共有C■-C■■=25-26=246(个)。

看来两种解法结果一样,认为此结果必对无疑。

其实不然,由四棱锥的定义知:四棱锥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故四棱锥的底面的四个点,只能从共面的6个点中取,有C64种,顶点从不共面的4个点中取,有C1■种。

因此,构成四棱锥的个数有C64C1■=60(个)。

3 从图形中求解
例4:正六边形的中心和顶点共7个点,以其中3个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共有多少个?
错解一:从6个顶点中任取3个点,构成的三角形有C■■个,再次从6个顶点中任取2个点,再与中心点构成的三角形有C2■C1■(个),共有三角形C■■+C2■C1■=20+15=35(个)。

错解二:正六边形的6个顶点与它的中点共7个点中任取三个点构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有C■■=35(个)。

这两种求法都忽略了图形中三点共线的情况。

即三条对角线(过正六边形的中心)上的三点共线。

因此,正确的解法应是:取中心点的方法有C2■C1■-3=12。

不取中心点的方法有C■■个,共组成角形有C■■+ C2■C1■-3=32(个)。

例5:如果把两条异面直线看成“一对”,那么六棱锥的棱所在的12条直线中,异面直线有多少对?
解:由六棱锥的图形知六棱锥的6条侧棱交于一点,底面六边形的6条边共面,因而只能将侧棱与底边相搭配,从6条侧棱中任取一条有C1■种,再从底面6条边中与这条侧棱不相交的4条边中任取一条,有C1■种,共有C1■C1■=24(对)。

例6:以一个正方体的顶点为顶点的四面体共有几个?
解:不共面的四个点都可以构成一个四面体,从正方体的8个顶点中任取4个有C4■种取法,再结合图形去掉四点共面的情况,易知,四点共面的有6个表面,以及6个对角面。

因此,所求四面体的个数为C4■-12=70-12-58(个)。

例7:用正五棱柱的10个顶点中的5个顶点作四棱锥的5个顶点,共可得多少个四棱锥?
解:结合正五棱柱的图形,以不同类型的四棱锥的底面可分为以下几类:①以棱柱的底面为四棱锥底面的共有2C4■C1■种;②以棱柱的侧面为四棱锥的底面的共有2C1■C1■种;③以棱柱的对角面为四棱锥底面的共有C1■C1■种;
④以棱柱的底面的对角线与相对面的一条平行边为底面的四棱锥共有2C1■C1■种。

综合以上情况,可构成的四棱锥共有2C4■C1■+2C1■C1■+C1■C1■+2C1■C1■=50+30+30+60=170(个)。

例8:在正方体的8个顶点,12条棱的中点,6个面的中心及正方体的中心共27个点中,共线的三点组的个数的有多少?
解:结合图形,共线的三点组可分为三类:两端点都为顶点的(则中点为面的中心或正方体的中心)的共线三点组共有C2■=28(个);两端点都为面的中心(则中点是正方体的中心)的共线三点组共有3个;两端点都为各棱中点的共线三点组,六个面上共(过面的中心)有2×6(个),对角面(过正方体的中心)的共线三点线共6个。

所以共有28+3+12+6=49(个)。

4 构造几何图形求解
例9:在正方体的8个顶点的所有线中,有多少对异面直线?
解:构造四面体,因为一个四面体的6条棱中有3对异面直线,而一个正方形的8个顶点可构成四面体的个数是(C4■-12)个;成为异面直线有3(C4■-12)=3(70-12)=174(对)。

参考文献
1 王有奎等.排列组问题的类型及解答策略口[J].数学通讯,
2003(5):13~14
2 金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数学第二册[下][M].人民教育
出版社中学教学室,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