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农村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农村公路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之一。

为了全面评估农村公路工程的可行性和效益,本报告将对该工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2. 可行性分析2.1 当前农村公路状况描述农村公路目前的情况,包括基础设施的现状、道路状况和交通运输问题。

2.2 需求调查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农村公路建设对农民和经济的需求,包括运输需求、农产品销售需求等。

2.3 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分析当前政策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并对资金来源和保障机制进行探讨。

2.4 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综合考虑农村公路建设所带来的交通便利化、农产品流通改善、农村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影响,对其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3. 技术可行性研究3.1 工程方案设计根据农村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工程方案,包括道路线路规划、路面材料选择等。

3.2 工程可行性评估评估所提出的工程方案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包括施工难度、工期安排、环境影响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3.3 工程造价估算根据工程方案的设计和规模,进行工程造价的估算和预算编制,评估项目投资回报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4. 环境影响评价4.1 环境影响识别识别农村公路工程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

4.2 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分析,包括环境影响程度、可能带来的气候变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4.3 环境保护措施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和修复措施,减轻可能的负面影响,并确保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5. 经济可行性研究5.1 投资回报率评估通过对农村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投入成本进行计算和分析,评估工程的投资回报率和经济可行性。

5.2 社会效益评估分析农村公路工程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包括交通便利度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

5.3 风险评估对农村公路工程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寻找有效的风险规避和管理策略。

农村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强城乡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我们对_____农村公路工程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二、项目背景(一)农村发展现状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居民的出行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现有的农村公路存在着道路狭窄、路况差、通行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加大了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_____农村公路工程(二)项目地点_____(三)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拟新建或改建一条全长_____公里的农村公路,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安全设施等。

(四)项目建设期限预计项目建设期限为_____个月。

四、交通量预测(一)现状交通量调查通过对项目沿线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了解现有交通状况和交通组成。

(二)交通量预测方法采用增长率法、回归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和交通发展趋势,对未来交通量进行预测。

(三)预测结果预计项目建成后,交通量将逐年增长,在_____年内达到饱和。

五、技术标准(一)公路等级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和项目所在地的地形条件,确定公路等级为_____级。

(二)设计速度设计速度为_____公里/小时。

(三)路基宽度路基宽度为_____米。

(四)路面类型采用_____路面。

六、工程方案(一)路线方案经过多方案比选,确定最优路线方案,尽量减少拆迁和占用耕地,同时考虑与周边道路的衔接。

(二)路基工程根据地质条件和填土高度,确定路基填筑材料和压实标准。

(三)路面工程选择合适的路面结构类型和材料,确保路面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四)桥梁工程对沿线桥梁进行新建或改建,确定桥梁的跨径、结构形式和荷载标准。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农村公路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资金紧张的问题,我国农村公路存在着不少短板和不足之处,急需进行改造和升级。

因此,本项目就是针对现有农村公路进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的承载能力和交通技术水平,从而推动农村发展,加快脱贫进程。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改造农村公路,提升其承载能力和交通技术水平,以服务农民出行,提高农村交通效率,加快农村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改造农村公路路面,提高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确保道路畅通无阻;2.完善农村公路交通设施,包括道路标志、交通信号灯、城乡连接道等,提高交通安全性;3.提升农村公路技术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路面材料和养护技术,降低农村公路维护成本;4.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维护保养机制,提高农村公路使用效益。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经济可行性:农村公路的改造将提高农民出行效率,减少农产品运输成本,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此外,随着农村交通的改善,也会吸引更多资源向农村流动,带动农村投资和消费的增加。

综合考虑,本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2.社会可行性:农村公路改造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出行便利性,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全面发展。

此外,农村公路的改造还有利于加快脱贫进程,提升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水平。

因此,从社会角度来看,本项目是可行的。

3.环境可行性:在技术上,农村公路的改造采用先进的环保材料和技术,对环境影响较小。

此外,改善农村交通状况也有助于减少农民因恶劣路况而产生的排放物。

因此,从环境角度来看,本项目是可行的。

四、项目实施方案1.改造农村公路路面:采用先进的路面材料和工艺进行重新铺设,包括路基加固、防滑处理等,提升农村公路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2.完善农村公路交通设施:加设道路标志、交通信号灯等,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农村公路维修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66页)_secret

农村公路维修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66页)_secret

农村公路维修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二○一四年XX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4)1.1项目背景 (4)1.2编制依据 (4)1.3建设依据 (4)1.4设计依据 (5)1.5研究过程及内容 (5)1.6建设的背景 (6)1.7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1.8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7)1.9项目概况 (12)1.10结论 (12)第二章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13)2.1项目所在区域概况 (13)2.2 水文和气象 (14)2.3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 (15)2.4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 (18)2.5建设的意义 (19)第三章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20)3.1建设规模 (20)3.2设计依据 (20)3.3设计原则 (21)3.4技术标准 (21)3.5路基横断面布置 (21)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初步方案 (23)4.1建设条件 (23)4.2社会环境 (24)第五章路基、路面及排水 (25)5.1路基工程 (25)5.2路面工程 (25)5.3排水及桥涵构造物 (27)5.4交通工程 (27)第六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29)6.1投资估算 (29)6.2项目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2)第七章经济评价 (33)7.1国民经济评价 (33)第八章项目的组织领导 (45)8.1工程组织机构任务 (45)8.2人力资源配置 (46)8.3项目管理 (46)8.4工程质量要求 (47)8.5施工安全管理 (48)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 (49)9.1实施原则 (49)9.2建设工期 (49)9.3建设进度安排 (49)9.4项目实施管理方案 (49)第十章项目招标 (51)10.1招标依据 (51)10.2招投标管理的基本原则 (51)10.3工程招标 (52)第十一章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54)11.1沿线环境特征 (54)11.2推荐方案对工程环境的影响 (55)11.3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对策 (55)第十二章节能评价 (55)12.1公路建设项目节能的基本思路 (56)12.2燃油节约量计算 (57)12.3节能分析 (59)第十三章社会评价 (60)13.1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 (60)13.2问题及建议 (63)第十四章研究结论 (65)14.1研究结论 (65)第一章概述1.1项目背景建设XX区,是XX市委、市政府着眼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速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XX区域中心地位和优势,进一步促进XX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而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面向新的世纪,建设新XX,增强XX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选择。

乡村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村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村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乡村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篇一:棣棠乡农村公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棣棠乡四坪村田湾公路、四坪村3组公路、牌楼村里头河公路、牌楼村元田公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总论(一)项目名称:棣棠乡四坪村田湾公路、四坪村3组公路、牌楼村里头河公路、牌楼村元田公路建设(二)项目主办单位:棣棠乡人民政府(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棣棠乡人民政府(四)项目建设主要规模及内容四坪村田湾公路、四坪村3组公路、牌楼村里头河公路、牌楼村元田公路共4条28.6公里。

二、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一)当地农民积极性高涨。

由于道路不通,严重阻碍了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要脱贫,必须先修路,因此,当地村民建设公路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愿意出资、出物、出力,决心很大,可为公路建设排除诸多干扰。

(二)劳动力资源充足。

项目区所实施涉及的人口共有2398人,其中劳动力资源数为1760余人,且这些劳力易组织发动。

三、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一)投资概算的依据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重庆市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通知》(彭水府办发〔20XX〕114号)。

(二)投资概算新建乡村等外级公路28.6公里,按每公里4.5万元计算,预计投资128.7万元;(三)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28.7万元。

均为村民一事一议筹资酬劳。

四、效益分析(一)社会及环境效益分析通过四坪村田湾公路、四坪3组公路、牌楼村里头河公路、牌楼村元田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可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为增加农村经济收入起到了重要保证。

是一项帮助解决项目区农民交通问题,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工程,受益农户可深情地感激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提高认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深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稳定。

(二)经济效益分析1、项目成本费用棣棠乡四坪村田湾公路、四坪村3组公路、牌楼村里头河公路、牌楼村元田公路建设项目共计投资128.7万元。

某县X镇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县X镇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县X镇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农村公路的改造工程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居民的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县X镇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其社会经济影响和投资回报,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工程背景和目的县X镇是该县的一个农业重镇,但由于交通不便,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城务工人员的通勤面临困难。

因此,改造农村公路是为了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方便农民出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社会经济影响1.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改善公路条件可以加快农产品上市速度,减少运输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

2.增加就业机会: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可以提供就业机会。

3.促进农村旅游业发展:农村公路的改造将提高乡村旅游的便利性,促进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繁荣。

三、投资回报1.成本投入:公路改造的成本包括土地征用费、建设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费用,以及施工人员的工资费用等。

根据初步估计,整个工程的总投资约为XXX万元。

四、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1.土地征用问题:公路改造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可能会导致农民的土地流失问题。

解决方案是合理安排土地征用,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提供合理的补偿政策。

2.施工期间交通阻塞问题:公路改造期间,施工工地周边的交通可能会受到阻塞。

解决方案是合理规划施工路线,及时进行交通疏导,避免对周边交通的影响。

3.维护和管理问题:公路改造后需要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确保道路的畅通和安全。

解决方案是建立健全的公路维护管理机制,组织专业机构进行定期维修和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县X镇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可行性较高。

通过改善公路条件,可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投资回报较为可观,但也需要注意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长期运营。

农村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一)项目背景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村公路的建设成为了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_____村地处_____地区,交通条件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出行。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特提出本农村公路工程项目。

(二)项目名称_____农村公路工程项目(三)项目建设地点_____村(四)项目建设单位_____(五)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拟建设一条全长_____公里的农村公路,路基宽度_____米,路面宽度_____米。

公路沿线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防护工程和交通安全设施。

(六)项目建设期限预计项目建设期限为_____个月,从_____年_____月至_____年_____月。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改善农村交通条件目前,_____村的现有道路狭窄、崎岖不平,通行能力差,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

建设新的农村公路将极大地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提高村民的出行效率和安全性。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良好的交通条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公路的建成将有助于加强_____村与外界的联系,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产业项目,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三)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便捷的交通能够让农民更方便地获取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丰富农民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公路的建设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之间的人员、物资和信息交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项目建设条件(一)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_____村地处_____地形区,地势_____,地形较为复杂。

2、气候条件该地区属于_____气候,年平均气温_____,年降水量_____,对公路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3、地质条件项目区域地质情况相对稳定,但部分路段可能存在_____等地质问题,需要在建设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农村公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公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公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概述1—1 项目名称XX镇XX村公路改造项目。

1—2承办单位概况承办单位:XX镇人民政府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单位概况:XX镇位于我县西部,总面积279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27500口人,人口密度98人/平方公里。

人均纯收入3300元,全镇现有工业企业24家个体工商户468户,全镇国民生产总值5亿元,财政收入1700万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

1—3项目背景近年来,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引下,平泉县XX镇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也在逐年加快,目前已经形成了以101国道、承朝高速为骨架的交通网。

XX镇XX村三组六么地沟至101国道连接线(线路全长2.9公里);四组麻子沟、小麻子沟至七崖线(线路全长4.5公里),贯穿XX村3组、4组,柳树底村1组、5组共4个居民组930余口人及相邻3个村的运输载量,此路至今仍为沙石路面,雨季和雪季均造成交通滞塞,严重的制约了地域经济的发展,为此XX镇政府确定建设此项目,以解决行路难的困难,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加快小康建设步伐。

该项目的建设地点为XX村三组六么地沟、四组麻子沟和小麻子沟。

途经柳树底村一组、五组。

1—4编制依据1、根据承德市和平泉县“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拟对平泉县XX镇XX村公路改造项目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3、《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5、调查收集相关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等资料。

1—5 项目提出的过程、理由及意义现有公路的标准低,技术状况差,通行能力不足,交通阻塞严重,行人车辆拥挤抢道,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且有上升趋势,沿线政府及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群众修路呼声强烈。

因此,项目的建成将提高公路技术标准,改善人民群众通行条件。

1、完善路网的需要项目建成后,可以与承德县相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背景与概况一、项目名称:某乡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项目承办单位:某县交通局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1、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审定出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计办投资[2002]15号>、《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2、《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31号)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交通[2005]1829号)4、交通部颁《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5、交通部专家委员会编制的《县乡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2002)8、《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9、某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局提供的数据和资料四、项目提出的背景某县乡政府公路全长12公里,起于某县管厝乡大渡岭,止于管厝乡政府驻地。

该路是仙阳镇通往管厝乡的一条重要公路,原为简易乡村公路,后于1983年改建成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并于1997年铺设了沥青路面使用至今,由于公路车流量大,日均交通量已达近千辆,而且大部份是超限超载大型货车,加之公路使用已近13年,已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所以现今路面病害严重,有的路段排水沟被压坏,路面积水沉陷,坑塘、龟裂、拥包随处可见,同时由于维修、养护经费缺乏,整条公路土路面与沥青路面混合,路面等级下降,在交通流量大,超限运输车辆多的情况下,经常塞车,交通不畅已严重制约着管厝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因此为了较好地解决交通制约的瓶颈问题,促进公路沿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开发管厝乡资源,对该路实施路面维修改造,建设水泥路面已势在必行。

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建设某县大渡岭至管厝乡政府乡水泥路面是促进某县管厝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项目所在地区国土面积228.2平方公里,人口2.08万人,该地区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农特产资源十分丰富,沿路村庄星罗棋布,涉及7个村委会、直接受益人口2.08万人。

间接受益人口3.49万人,该路2006年观测,平均交通量达505辆/日,2007年已剧增至1283辆,增长2倍多,而路面越来越差,交通量的增长与该路的现状极不相适应,因此对该路进行改造已是刻不容缓。

2、路面现已破损不堪,特别是大渡岭至K2+500米路段由于过往超限车辆较多,路面受损更为严重,排水沟、涵洞被压塌,路面长期积水,坑塘一个连着一个,而该路段又处于村庄密集区,过往行人及非机动车较多,安全隐患极大,因此对该路进行改造已迫在眉睫。

因此,加强该路段基础设施建设,对路面进行维修、改造,铺筑水泥路面,对促进管厝乡乃至整个某县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形势所迫,众人所愿。

3、对某县大渡岭至管厝乡政府公路进行维修改造,铺筑水泥路面是沿线2.08万人早日脱贫致富的迫切需要。

近几年来,部份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提案要求对该路进行改造,沿途人民群众反映也十分强烈。

项目所在地区是某县革命老区,是县重点扶贫的地区,因此尽快完成该路段改造,是加强扶贫攻坚力度,促进贫困地区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综上所述,对某县大渡岭至管厝乡政府的12公里公路进行维修改造、铺筑水泥路面已势在必行。

它的建设对促进公路沿线乡镇,乃至某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加快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六、研究范围及内容本项目主要的工程任务是对某县大渡岭至管厝乡政府的12公里公路进行维修改造,铺筑水泥路面,指导思想明确,工程任务清楚。

根据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审定出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指南》关于《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大纲》的要求,其主要研究内容是:1、现有公路在综合运输网中的地位及作用2、现有公路运输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社会、经济效益4、项目所在地区的经济特征与建设项目的关系5、公路运输量、交通量调查及发展预测6、公路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7、建设条件8、主要工程量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0、建设安排和实施方案通过研究,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施工可能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七、线路起讫点经由:某县大渡岭至管厝乡政府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起于某县管厝乡大渡岭,经口窑村、官田村、祖村、溪南村,止于管厝乡政府驻地(K12+000米处),推荐路线全长12公里。

1.2 主要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三级2、路基宽度:7.5米3、行车道宽度:6.5米4、计算速度:30公里/小时5、最大纵坡:8%6、园曲线极限最小半径:30m7、设计荷载:公路——Ⅱ级8、设计使用年限:20年1.3 建设规模及主要工程量一、路面工程1、铺筑水泥混凝土面层:厚20cm、合计86776m2、17355m32、铺筑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厚15cm 、90376m2、13556m33、铺筑级配砂砾底基层:厚15cm 、95175m2、14276m34、挖除旧路面6400m2二、路基工程1、路基挖土方62850m32、路基挖石方41900m33、路基填方23571m34、浆砌片石边沟13100m5、浆砌片石护肩10900m6、浆砌片石挡墙490 m37、软基换填6000m3三、桥涵工程1、Ф50砼管涵160m2、Ф75砼管涵280m3、Ф100砼管涵56m四、沿线设施及防护工程1、护柱127根2、公里牌13块3、设置交通标志23块。

1.4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一、投资估算根据实地测量提供的工程数量,按照交通部颁《公路工程估算指标》及《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补充规定》进行估算、预计项目总投资1162.34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96.86万元。

二、资金筹措方案项目估算总投资1162.34万元,其中拟申请国家投资720万元,占估算总投资的61.9%;地方配套442.34万元,占估算总投资的38.1%。

1.5 建设安排为尽快完成该路段的建设任务,计划2010年5月底前完成立项审批、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招投标等各项准备工作,2010年7月开工建设,2010年12月底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建设工期5个月。

1.6 问题与建议1、该路段是管厝乡与外界连接的唯一通道,来往车辆较多,不可能做到封闭施工,因此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保通和施工的关系,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保证车辆的畅通。

2、公路沿途村庄、农田分布密度大,施工时要注意处理好公路建设与村庄、农田和灌溉沟渠的关系,避免给沿途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

3、施工期间应注意对沿线环境的保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使公路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一致,为管厝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二章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预测2.1 某县概况一、地理位置:某县位于福建省最北端,为闽、浙、赣三省七县结合部。

北部、东北部、东部分别与浙江省的江山市、遂昌县、龙泉市接壤,西北部与江西省的广丰县毗邻,东南部、南部、西部分别与省内松溪县、建阳市、武夷山市相连。

全境处于东经118°11′—118°49′,北纬27°32′—28°22′之间。

县治驻南浦镇,位于东经118°31′—118°33′之间。

县城距省会福州市218公里(直距,下同),距南平市驻地150公里,距邵武市123.5公里,距武夷山市54公里,距福安县赛岐港(距某最近港)155公里;距浙江省会杭州市302公里,距江山市89公里,衢州市1 20公里,温州市207公里;距江西省会南昌市271公里;距上饶市80公里;距上海市464公里。

二、行政区划:2007年末,某县全县辖2个街道、9个镇、8个乡:南浦街道、河滨街道、富岭镇、石陂镇、临江镇、仙阳镇、水北街镇、永兴镇、忠信镇、莲塘镇、九牧镇、万安乡、古楼乡、山下乡、枫溪乡、管厝乡、管厝乡、盘亭乡、官路乡。

有286个村民委员会、10个居委会、2913个村民小组。

三、人口:2007年未全县总人口411691人,其中农业人口331718人,占80.57%。

人口自然增长率6.63‰。

四、自然概况:某县境地势由东北部和西北部向中、南部倾斜,仙霞岭余脉从东北向东南环绕东部边境,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90余座,其中位于东北部的营盘尖,海拔1664米,为本县最高峰。

山地面积412.3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81.26%,耕地面积58.4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11.53%。

县境中部由大片燕山期花岗岩组成了低山丘陵,经河流下切侵蚀,形成许多宽谷盆地。

土壤大部分属闽西北低山谷盆红壤、灰泥田土壤。

仙霞、武夷两山余脉交接于境北低山丘陵,渔梁岭为闽江水系与信江水系分水岭。

境内河流溪涧为闽江、衢江、信江三江源头。

干流南浦溪,为闽江源头,发源于县北柘岭,县南出境,注入建溪,汇流闽江;东北部山地为浙江省钱塘江等集流区;西北的盘亭溪、古楼溪流入江西信江。

全县水域面积15.5万亩,占总面积3. 05%。

全县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31.213亿立方米,水电理论蕴藏量25.08万千瓦。

主流南浦溪自北向南贯流全境,全长189.2公里,流域面积2817. 39平方公里。

全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降雨量1780.2毫米,年均日照1893.5时,年均气温17.4℃。

2.2 经济发展概况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4444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1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166万元,增长9.6%;第二产业增加值16453万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15326万元,增长14.13%。

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0603万元,比上年增长30.5%;其中地方财政自收收入12878万元,比上年增长34%。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92%。

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2.29%。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17.31万人。

2007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80971万元,比上年增长9.5%。

全年粮食产量268164吨。

全县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250624万元,增长29.9%。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占全部产值的90.14%。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284万元,增长14.8%。

县内公路通车里程1588.6千米,其中二级以上公路195.4千米,年末有各种机动车辆4185辆,其中客货车3740辆、其它车辆445台。

第三章交通量预测3.1 概述一、远景交通量的组成远景交通量一般包括趋势型交通量、诱增交通量以及转移交通量三类。

本项目属改建项目,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以外的交通量转移效果不太明显,而且项目影响区均为某县境内,因此本项目不计转移交通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