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探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方法研究

探索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 多 . 根据学生 的 年龄特点 , 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直观导入法 、 游戏导入法 、 音乐 或歌曲导入法 , 创设情景 . 形象地导入新课
3 虎 分 发 挥 学 生 的 主体 性 。 学生是学 习的主体 . 在教学过 程中 . 教师应充分 发挥学生 在学习过程 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让学生成为学习 的主人 初 中学生活泼好动 . 表现 欲强 . 具有一定的表演能力 . 教师可利用
体验 , 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 2 . 初 中英语教师选择的课 堂导入 法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当初中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 教师的教学 效率 和教学质 量就会发生显著提升 因此 , 教师在选择课堂导入方法时 . 应该 保证所选择的课 堂导入方法具有一定 的趣味性 . 教师通过对导 人方法的合 理利用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教学过程 中来 . 进 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 习效果 3 . 初 中英语教师选择的课 堂导入法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教师在选择课堂导人方法时 . 要结 合具体 的初中英语教学 内容和学生的英语基础 以及学 习特点等方面进行考虑 . 教 师应 该保证选择的课 堂导人方法具有较强 的针对性 . 进而发挥 出更 大 的导人效果 . 对之后的英语教学产生促进作用 4 . 初 中英语教师选择的课 堂导入法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 将课堂导入法应 用到初 中英语教 学 中的 目的之一是对学 生进行启发 。合理的启发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 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 具有 启发性特点 的课堂导人法 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激发 . 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产生促进 作用 。 , 二、 课 堂导入的基本策略
2 . 深入 研 究教 材 , 了解 教 材 传 达 的 意义 。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1. 引言1.1 探究式教学的定义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基于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passively receiving information, 而是actiely engaged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递者,而是充当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学习成长。
探究式教学的定义在不同的教学领域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理念始终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构建知识体系。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探究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探究,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规则和语言运用,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和综合能力。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1.2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意义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探究式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探究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和分析,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探究式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交流意见,从而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技能和表达能力。
探究式教学对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2. 正文2.1 探究式教学的原则和特点探究式教学的原则和特点是指导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准则和特征,是教师在实践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行为规范。
例议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策略

例议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策略一、导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1.导入设计枯燥乏味创造性的导入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枯燥乏味的导入设计则会影响学生对后续学习内容的兴趣。
在第一次教授be doing这个语法句型时,采用了如下的导入方式:一上课,笔者就在投影上给学生很多句子:①i often go to school by bike.②he is reading the book.③amy went shopping yesterday.④they are cleaning the classroom.⑤she will buy the book tomorrow.要求学生找出与今天上课有关的句子,然后导入本节课的语法内容。
学生在完成上面的任务时只用了十秒钟左右的时间,且答案都正确。
而我接下来就向学生介绍起这个句型的汉语意思,并告知他们后面应该跟着哪些时间时,学生看得无精打采,课堂气氛沉闷。
同样的语法内容,另外一位教师则采用了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导入,教学效果显著。
操作如下:指定一位学生站到讲台前,做一些简单动作,然后教师就用英语把句子呈现在黑板上,并用彩笔把be doing标出来。
如:①he is jumping .②he is sleeping.③he is sleeping.然后让小组间的一个同学表演,其余同学用英语表达出来。
这样,教师就顺利地导入了语法教学内容,学生掌握得也比较好。
2.导入模式固定,缺乏兴趣课堂导入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
然而,不少教师每天都以固定的模式导入新课,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记得曾听过两节课,授课教师都采用提问的导入方式,提出的问题如下:what’s your name?how are you?who’ s on duty today?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然后就导入新课;today,we are going to learn...学生对这些问题已经很熟悉,所以能够对答如流,这种方式的导入缺乏新意,学生容易产生惰性,且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师生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
略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

、
由此 引出新知识 , 导入新课 , 让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 觉。 2 . 有趣 的故 事导入 , 让 学生的耳朵“ 竖” 起 来。 学生一
堂 绽放 出异样 的光彩 ,还可 以使学 生很快 进入 学 习氛
“ Wh a t ’ S t h e t i m e ? ” 时, 教师在黑板上先画上熊猫 的头部 ,
边 画边 问 : Wh a t ’ s t h i s ?学 生回答 : I t ’ s a p a n d a . 教 师再加 上 几笔 ,形成一 个闹钟 ,再 问 : I s i t a p a n d a ?Wh a t i s i t
一
师在上课 之前要 吃透 教材 , 全 面 了解学 生 , 这 也是我 们 备课 的一个重 要环节 , 如果 我们忽 视 了这一 点 , 在课 堂
教学 中导人不 能引领 整体 , 不顾学 生 的认 知水 平 , 使 学 生丧失 了 自信 , 就很难实现教学 目标 。
4 . 教 师唱 了 独 角戏 , 课 堂导入缺乏师生互动。 把课堂 还给学 生 , 让 学生 成为学 习的主人 , 这一 理念 应贯 穿课 堂 的始终 , 自然 也包括导人 的过程 。教 师若独 自一人滔
收 到 良好 的效果 。在 英语教 学 中教 师可 以联 系实际生 活, 用生活 场景 、 影像 资料 、 表演小 节 目、 做小游 戏等形 式来创设情境 ,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 ,
围, 更能拨动学生 的心 弦 , 激 发学生强烈 的学习愿望。 下 面就英语课 堂导人谈 一点 自己粗浅的认识。 英语 课堂导入 设计存 在的问题 1 . 导入设计 粗糙 , 形式呆板 , 单调乏味 。导入是教 师 在新 的教学 内容 和活动开始前 , 引导学 生进 入学 习的行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方式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方式导入部分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并为之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式。
一、图片导入法图片是一种直观的信息媒介,通过图片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他们对学习话题的思考。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图片,比如一幅关于动物的图片,根据图片展开提问:What animals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How do you think they are feeling?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进入到新的学习内容中。
二、故事导入法故事是人类传递知识和价值观的重要形式,通过故事导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
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个与待学习内容相关的故事,并在故事中穿插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例如,如果待学习的主题是关于环境保护,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动物保护的故事,并提问: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endangered animals?等等。
通过听故事和思考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关注待学习的内容。
三、游戏导入法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通过游戏导入可以轻松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习目标相关的游戏,如单词接龙、角色扮演等,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积极运用英语,潜移默化地学习新的知识。
比如,对于学习食物和饮料的词汇,可以设计一个命令游戏,让学生按照指令说出相应的食物或饮料名称,例如:“Stand up if you like pizza.”通过游戏的方式导入,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音乐导入法音乐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通过音乐导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调动他们的情感和注意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首英文歌曲,与课堂内容相关,例如歌曲中涉及到的地点、时间、动作等,然后与学生一起听歌、唱歌,通过歌曲中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待学习的主题。
谈初中英语课堂导入

各种电 从而 影, 快速进入电 影种类的 教学 主题中来。 笔者具体设计如下:L o ! Where i i Ye . I , ok s t ? s t ’
D助 Ch Mov e Ci . Do you wa i i y t t n o o O t g t D如
Ch M0v e c it ? , ut ca we d t er ? 根据生活 i i y 几 n o h e 经 学 会 以 单词或 语:g t : m e , 脸, 生 说出 下 短 o o o i v
初 中英语 课 堂导 入
咬 _、 二浏:,协 、 如翩‘、 咧 抽品‘ 麟 山 户盏‘、 、. 、 山 一 一 * 山血 ‘目 队 知钻 物 . ‘ 珊.砂 , . ‘ 剑 浅 、坷‘盛‘ 幽枷 私 创公 ‘ 泌拙矽 凶
、 飞 气
、 、 赫滋
0 弥勒县西山民族中学 龚 艳
俗话说: “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英语课堂 良 。 教学也是知此。 英语教学需要有效的课堂导入。 课堂 导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伊始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
o c me勿,r o …这种导 ca n o t 入由于 切入口 找得准, 又与 学生的生活经脸紧密联系, 学生既有话可说, 又能使
教学活动紧紧围烧教师预设的主题,收到了事半功
倍的效果。
. 4 激趣导入 学生总是对那些与他们生活密切联系 的、趣味
功含研究 2伙 2 双1~来自谭姐表 徽心 布 材 啊
性强的知识表现出 极大的 兴趁。英语(Go f r it )》 《 o 教 材是引进教材, 做过修改, 虽已 但仍有不少内容脱离 农村学生的生活。因 教师在使用该教材时需结合 此, 学生的生活实际, 灵活地处理教材内 容。
关电影种类的英语单词,于是笔者把教学的切入口 确定为电影院,学生在讨论电影院时自 然会联想到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
浅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能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课堂授课和听课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导入需要教师深挖教材内涵,从本堂课的重难点、知识的内在结构联系,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多方面进行思考设计,以较短的引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一、深挖细掘课本资源新版牛津英语教材,每个单元中的每个课时都能找到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材料,这些背景知识和材料,给学生提供更深层次理解课文、文中人物的契机,也能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还可以利用文中插图,通过问答、讨论的形式进行导入。
新版牛津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篇阅读课文均配有与该材料有密切联系的插图,有的是为了印证教材观点,有的是为教材重点服务,还有很多是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对此画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活跃。
利用文中的插图导入新课,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并使其对本课教学内容产生了解掌握的愿望,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铺平道路。
如教学7b unit2 grammar (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时,笔者利用课本第32页的插图,让学生区分哪些物品(食品)是可数名词,哪些是不可数名词。
接着进一步利用图片表达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some milk, some beef, some bread,some eggs, some potatoes,等等,引导学生明白可数名词有复数s形式。
然后利用图片教学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量的表达:sixteen eggs, six tomatoes, four cartons of milk, fifteen loaves of bread,等等,让学生观察理解它们的表达规律,最后再利用图片进行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运用表达。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导入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导入初中英语教学中,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良好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后续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一些认识。
一、导入的目的导入是指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过程。
导入的目的是: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英语。
2、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能够观察,思考,发问,感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窗口,让学生了解学习的范围,明确学习目的,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导入方式的选择导入方式的选择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兴趣爱好等因素来选择适当的方式。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导入方式策略多样,如:1、情境导入:教师通过描述一个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进入英语学习中,如一份英文Geely广告和一张Geely汽车的照片,教师可以说这是来自Geely汽车公司的广告,看看这张照片,你能看到什么?并引导学生来讨论。
2、图示导入:教师将图片、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用到课堂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图片等素材进入英语学习中。
3、问题导入: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英语学习中,如Can you drive? / What kind of animals do you like?4、口语告白导入: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来介绍学习内容,通过鲜活生动的故事或激动人心的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加速学生的入门速度,如在教授动物单元的时候可以讲一些好玩、有趣的动物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三、导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导入时间不宜过长:无论采用何种导入方式,导入时间也不要太长,一般在5-10分钟内为宜,过长会降低学生的接受及参与度。
2、导入内容要简单易懂:初中学生的英语程度有限,所以导入内容要简单易懂,不要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生僻的语法句型。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原则与方法
、
初 中英 语 课 堂 导入 的原 则
导入的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 习状态 , 从 旧知识过渡到新 知识学 习, 而这要基于一定 的目标而 进行。 因此 , 初 中英语导入就必须遵循兴趣性原则 、 过渡性原则 、 目标性原则 。 ( 一) 兴趣性原则
h e / s h e i s ? ) 接着 以表格形式 来引导学生进行填 写 : c h e c k t h e a n -
初中英语课 堂教学 的导入原则 与方法
江 苏省 徐 州 市沛县 五段镇 五段 中学 刘培 雨
从教学过程来看 ,导入是课 堂教学 中的第一步 。在这个过 生 的主动性进行学习 。因此 , 在导入过程 中, 让学生明确学习 目
程中 ,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课前 的休息状 态转入到学 习状态 , 要 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 注重对学生学 习兴趣的激发 ,以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 二、 初中英语 课堂导入 的方法 中, 同时 , 还应 结合学生 的原有知识基 础结构来引入新 知识 , 从 从对导人的原则分 析不难看 出, 在初 中英语课堂教学 中, 导
教学 以教师为 中心 , 忽视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 习效率 的影响。 而在新课程背景下 , 初 中英语新课标 在“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 的任 务” 首先就提 出了“ 激发和培养学 生学习英语 的兴趣 ” 的理 念 。从新课程 的理 念不难看 出, 初 中英语更注重 发挥学生 的主
t e r s . 的基 础 上 R e a d t h e l i s t o f w o r d s i n P a r t B a n d c h e c k t h a t s t u —
d e n t s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i r m e a n i n g s . 通过听录音来完成短语 翻译 。 从 该案例 中不难看 出 , 其实 , 在导人过程 中 , 教师需要 采用多种方
初中英语课堂巧用多媒体导入之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探究福建省武平县第三中学李史光【摘要】:课堂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好的课堂导入给学生提供较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的导入会因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采用不同的方式。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导入、原则与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使课堂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就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促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导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
笔者从事初中英语教学以来,极其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并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下面就英语课堂的导入进行探讨。
一、课堂导入的重要意义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愉悦的艺术。
好的课堂导入,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师生关系融洽,它对于一节课来说有着其它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
生动、新颖的导入可使学生自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把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学习任务中。
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由于没有具体的语言环境,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教学内容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一看到满篇的陌生单词就失去了学下去的兴趣。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语课堂的导入就显得非常重要,作为教师,必须重视课堂导入。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
新课导入在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补充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识,启发学生对有关话题的思考,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内容、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课堂导入的原则课堂导入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使其产生学习动机,为新课教学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笔者认为,有效课堂导入应具备几项原则:1、明确性原则教师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导入设计的目的是什么,然后以此来引导并规范自己的导入形式,防止出现导入活动很精彩,但学生不知所云的情况。
2、趣味性原则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堂导入要注意趣味性,如果教师设计的课堂导入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使学生处于最活跃的思维状态,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
3、针对性原则课堂导入一定要充分考虑导入内容与所授内容的内在联系,充分引用学生熟悉的单词、句子为铺垫,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兴趣爱好的差异程度,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4、新颖性原则课堂导入的材料要新颖,中学生对新事物有好奇感,很容易接收新事物。
如材料新颖,时代性强,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学习兴趣就越浓厚,学习效果自然就会越好。
5、简洁性原则课堂导入讲究的是“精”,如果过于复杂或占用太多的时间,非但起不到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还使得教学本末倒置,有时往往会事倍功半。
导入是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的,因此不能显得过于冗长,应控制在3—5分钟之内,导入完毕,迅速进入主题。
三、课堂导入的方法课堂导入要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堂课如何导入,因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教育对象、教学内容而不同,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有些看似容易的课堂导入,其实也要教师深思熟虑,反复推敲。
导入有时应开门见山,切中要点;有时应顺藤摸瓜,演绎推理;有时应设置情景,如临其境,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确保导入的有效性。
笔者从事英语教学以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有效导入:1、情境导入法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所授教学内容相近的、比较具体形象的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体会到某种真实的场景,让学生产生共鸣,并从中有所感悟。
创设这种情景可以使学生们很自然地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场景,引发他们的关注和思考,学生会有一种设身处地的感觉,有积极参与的动力。
在这样特定的情景中,学生的兴趣会变得更浓,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致会更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快就进入主题。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生动形象,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七年级Project English, Unit 3, Topic 3,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 教师先设计一个餐馆的情景,教师戴好厨师帽入教室,事先安排两个学生充当服务员和顾客,学生一看到此情景,引起他们的极大反响,这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在这节课,学生很快掌握了本课句型“May I help you ? What would you like? Would you like ---? Yes, I’d like to. /No, thanks. Help yourself to---. Here you are.”等重点句型。
在设置情景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情景要尽可能真实,贴近生活,情景的设计要简单易懂,情景要尽可能生动、有趣,表演者的动作要真实、形象。
2、图画导入法现行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书本插图以及课前整理收集的相关图片,通过对图画的阐述、问答或讨论,让学生事先了解有关的内容,从而引入新课的教学,为新课教学铺平道路。
课堂图画主要有教学挂图、课堂即兴简笔画、幻灯图片、照片等。
使用图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东西,达到直观教学的效果,从而使他们更快地进入角色,融入到课堂中来。
如:九年级Project English, Unit 1, Topic 1, Changes in Beijing, 教师事先收集北京变化的画面,随着老师的讲述与图画的呈现,北京跨越式发展变化的画面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激起学生强烈的自豪感,学生的爱国情感随之倍增,而且学生从中也受到美的熏陶。
利用图片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有很自然的过渡到Changes in Beijing这一话题,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3、复习提问导入法每Topic的教学都不是孤立的,它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旧知识的拓展与延伸,通过对已学内容的复习,实现教学温故而知新。
教师采用复习提问的方式,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结合过渡到新知识的讲授,这样可以很自然地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不陌生,更好地为引入新课服务。
如:八年级Project English, Unit 3, Topic 1, What hobbies did you used to have ? 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What did you do last Sunday ? What did you use to do on Sundays? Did you use to fly kites /watch TV / go fishing /---on Sundays? 很自然地过渡到What hobbies do you have ? What hobbies did you use to have?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What can hobbies bring to people? 这样就自然地引出了学生要学的新课。
复习提问导入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还可使语法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
4、多媒体导入法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多媒体的出现和使用使外语教学条件比以往变得更加优越,丰富的信息资源给了教学广阔的选择空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电脑、投影仪、幻灯片等来组织教学,播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又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视频、歌曲、动漫等,从而使教学内容不再枯燥乏味,让学生能闻其声、观其影、临其境,使他们很快地沉浸在教学的氛围之中。
使用多媒体技术和资源,用比较短的时间让学生进入到所教学的内容中并产生强烈兴趣。
如:九年级Project English, Unit 2, Saving the Earth,先从网上收集了许多地球美丽环境的图片,以及后来人为破坏整个地球环境并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图片,把这些图片制作成幻灯片。
然后设计问题: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s? What kind of pollution can you find? What should we do to fight against it? 通过这些材料的呈现使学生了解地球上存在极其严重的各种污染,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极其浓厚。
老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建议后导入新课:Why should we plant trees? How do trees affect our earth? 这种直观形象的导入为课文的深入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课堂教学真正实现“用中学,学中用”的教学转变。
5、实物导入法。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实物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能更好地把语言与事物联系起来,运用实物非常形象、具体,便于学生接受与回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表达事物的能力。
实物导入尤其在教单词时,学生学得快,记得牢。
若在课堂上能够最大限度地使用实物教具,这会使课堂教学效果倍增,学生掌握知识会更快。
如:七年级Project English, Unit 2, What does he look like? 我在教服装类词汇时,直接向学生展示了真实的yellow T-shirt,blue pants,brown shoes,white skirt,red dress等,由于教师用的方法巧妙、直观,学生不仅自然而然地理解并记住它们的意思,学会了这些单词,而且很快掌握了课堂学习中的重点句型以及语言知识。
四、结束语总之,导入是一门艺术,是完美课堂的序幕,精彩、巧妙的导入可以让师生具有更多的欢声笑语,创造更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它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Well begun is half done.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虽“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切忌生搬硬套。
新课导入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不仅受时间、地点、教学对象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教学双边知识结构、生活经历和审美趋向等主观因素的制约,是涉及全方位多角度的创造性活动。
课堂导入各种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联系的,应灵活运用,即使对同一班级,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注意经常变换,即使在同一节课,也应尽可能使用多种方法,这样才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书目: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余文森、郑金洲主编、黄远振著:《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3、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4、戚业国、代蕊华:《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北师大出版社,2005年5、周宏、高支梅、刑莉娅:《学校教育科研热点研究全书》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