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供电课程设计
城轨供电系统课程设计分配表及指导手册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课程设计《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课程设计指导手册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系2012-6-25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课程设计学院:自动化学院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名称: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课程设计课程代码:学分数:1 学时数:16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综合性的教学实践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一方面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的设置、主接线的设计、相关的计算、各主要元件的选型等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能巩固与扩大学生的电气综合设计知识,为毕业设计做准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能运用电气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的相关设计等问题,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学会使用相关的手册及图册资料: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构成、功能;2、掌握外部电源的方案与确定原则;3、掌握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的构成与设置方法,掌握主接线的设计及相关的供电计算;4、学习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相关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学生要按照课程设计指导书的要求,根据题目所给原始参数进行设计。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是:1、能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条件,按照地铁设计规范及相关的设计标准进行设计。
2、通过学习应熟悉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计的一般规定;3、正确理解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计的基本任务;4、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一次供电系统设计的步骤;熟悉相关的供电计算;5、掌握牵引供电计算、负荷计算以及短路类型、短路点的确定;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如下:1、杂散电流的腐蚀防护设计;2、变电所平面布置图的画法;3、变电所主接线图的画法;4、牵引变电所的设置及相关计算;5、降压变电所的设置及相关计算;6、交流系统短路计算或直流系统短路计算;7、负荷计算。
正文 1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课程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课程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093姓名:马国祥学号: 200811228指导教师:高锋阳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2年7月20日1设计原始资料:(1) 车流密度:平时N=20对/h,高峰N=30对/h;(2) 列车编组:6节/列;(3) 列车自重:G=331.6t;(4) 列车平均运行速度:V=35km/h;(5) 牵引网额定电压:U c=1.5kV;(6) 牵引网单位阻抗:r=0.0331Ω/km;(7) 列车单位能耗: A=0.07kW·h/t·km;(8) 运营时间:18h/day;(9) 走行轨单位阻抗:r0=0.013Ω/km;(10) 电价:a=0.69元/度。
1.1具体题目表1 某地铁一号线线路区间长度站名(简称)西朗A坑口B花地湾C芳村D黄沙E长寿路F陈家祠G西门口H公元前I农讲所J烈士陵园K东山口L杨箕M体育西路N体育中心O广州东站P站距(kM)1.571 0.928 1.321 1.38 0.951 1.135 0.932 0.872 1.177 1.019 1.165 1.316 1.423 0.961 1.874试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地铁牵引变电所进行布点,并进行牵引供电计算。
2分析要设计的课题内容2.1本设计的基本方案以线路末端车站设牵引变电所为布点基点。
根据牵引网最大电压损失允许值确定线路末端牵引变电所及相邻牵引变电所的位置,以此向线路中央靠拢,完成全部牵引变电所的布点。
本设计一共设计五座牵引变电所,全部都与车站合建,分别布置在一下几个站,分别是A站、D站、G站、J站和M 站,因为此线路车站与车站之间的距离较小,因此在牵引供电计算方面全部采用单边供电来计算。
当线路末端牵引变电所退出时,由相邻牵引变电所实施单边供电,此时牵引网电压损失会比较大;或将线路末端牵引网上下行并联运行,以减少牵引网回路电阻,改善牵引网电压质量。
城轨供电系统课程设计

在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建设专用主变电所,集中为牵引变电所及降压变电所供电。
城轨供电系统从城网引入高压电源,与城网接口比较少,每座主变电所只从城网引入两路独立的进线电源,外部电源电压等级一般为110kV。
城轨供电系统相对独立,自成系统,便于经营管理。
2)分散式供电
分散式供电方案,是指沿线分散引入城市中压电源直接(或通过电源开闭所间接)为牵引变电所及降压变电所供电的外部供电方式。如下图所示。分散式供电一般从城市电网引入10kV中压电源,这要求城市轨道交通沿线有足够的电源引入点及备用容量。从沿线就近引来的城网中压电源,经电源开闭所母线向牵引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提供中压电源。一般情况下,两个电源开闭所之间的供电分区间通过双环网电缆进行联络。
图(a)
图(b)
由于方法1)适用于各车站的站间距相差较大的线路,而在第一期的项目中各车站间距相差不大,相差最大的两个车站在一期项目的端头,不适合以中间车站设为基点。因此本设计采用适用于各车站的站间距相差较小的方法2),同时根据牵引网最大电压损失允许值确定线路末端牵引变电所及相邻牵引所的位置,以此向线路中央靠拢。最终还要考虑线路末端牵引变电所与车站相结合,于是选择牵引变电所布点在广州新客站、谢村站、汉溪长隆站、官堂站、市头站、新造站。
2.2一座主变电所(或电源开闭所)退出运行方式
一座主变电所(或电源开闭所)解列退出运行方式下,相邻主变电所(或电源开闭所)向该主变电所(或电源开闭所)提供必要的用电负荷。
四、各变电所安排
1)牵引变电所
由原始资料中站名及间距的表格2,可计算出一期工程的总长度为17.284km,设牵引变电所的平均距离为4km,则由单位指标法可得牵引变电所数量n为:
牵引变电所布点的方法有两种: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设计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基础设施之一、供电系统的设计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效能、运行安全和运营成本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供电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要求、设备配置和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供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一般采用第三轨供电方式。
供电系统由供电设备、供电线路和接触网等组成。
供电设备主要包括换流变电站、配电变电所、供电盘等。
供电线路包括供电线路和回流线路,供电线路通过导线将电能传输给轨道线路。
接触网是供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由集电弓和接触导线组成,通过接触导线将电能传输到车辆上。
车辆通过集电弓与接触导线接触,从而获得所需的电能。
二、供电系统的设计要求1.供电可靠性高:供电系统要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供电不间断并且电压稳定。
2.供电负载适当: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供电设备和供电线路,确保供电能满足轨道交通的运行需求。
3.供电线路布局合理:供电线路要布置在合适的位置,避免与其他设施冲突,并且要对供电线路进行绝缘处理,避免发生电气事故。
4.供电线路安全可靠:供电线路要采用高强度的材料,确保其承受电流和电压的能力,并且要经过严格检测和维护,保持良好的状态。
5.运行管理便捷:供电系统设计要便于运行管理,方便进行巡检、养护和维修,保证供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三、供电设备的配置供电设备的配置是供电系统设计的重要一环,合理的配置能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能耗需求,并且提高供电系统的运行效能。
1.换流变电站:换流变电站是供电系统的核心设备,负责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进行供电。
换流变电站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和发展需求进行配置,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充足性。
2.配电变电所:配电变电所负责将直流电转换成供给车辆的电能。
配电变电所应根据供电线路的长度和供电负载的大小进行配置,保证供电线路的电压稳定和充足。
3.供电盘:供电盘是供电系统的终端设备,负责电能的输出和分配。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课程设计

上海市轨道交通五号线供电设计一.上海市轨道交通五号线概述上海轨道交通五号线(莘闵线)是上海轨道交通第4条建成通车的线路。
2003年11月25日,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开始投入试运行。
全长17.2公里,北起闵行区莘庄站南至闵行开发区站全长17公里,共11个车站。
相对于上海其他轨道交通,车辆编成只有4节,是上海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轻轨。
其线路如下图1所示。
五号线相关资料:现五号线上只有1种款式的车型制造商:上海阿尔斯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型号:C-I型设计时速:80km/h车辆编成:4辆编成(Tc+Mp+Mp+Tc)车厢:铝合金车体,总长77.86米,长19.49米(Tc),19.44米(Mp),宽2.6米,座位172,定员1170人车流密度:平时N=20对/h,高峰N=30对/h;列车编组:4节/列;列车平均运行速度:V=35km/h;牵引网额定电压:Uc=1.5kV;牵引网单位阻抗:r=0.0331Ω/km;列车单位能耗: A=0.07kW·h/t·km;运营时间:16h/day;走行轨单位阻抗:r0=0.013Ω/km;二.上海轨道交通五号线牵引变电所供电设计1.牵引变电所设计原则根据《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7)知,牵引变电所的设置考虑以下原则:1)满足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运行方式要求,其中包括双牵引整流机组双边供电、单牵引整流机组双边供电、大双边供电、双牵引机组单边供电2)满足牵引网电压损失允许值要求,其是影响牵引变电所数量的关键因素。
2. 轨道交通五号线牵引变电所设计1)牵引变电所布点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知,五号线各站名及间距如下表1所示。
表1 站名及间距2)牵引变电所设计采用单位指标法,由资料知上海五号线采用1500V 架空接触网方式,且一期工程为莘庄站至闵行开发区段,线路全长约18.2km ,牵引变电所平均间距为2.50km ,则设该条线路上牵引变电所数量:18.21182.5n L n L =+=+=将上海五号线线路牵引变电所设置如下:3. 轨道交通五号线牵引变电所供电计算由查阅资料知,牵引网电压损失和走行轨对地电位是牵引变所设计必须遵从的两个设计原则,本文严格按照此设计原则对初步设置的牵引变电所进行牵引变电所的供电计算。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方案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方案设计一、背景分析二、供电方式选择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方式主要有三种:直流供电、交流供电和混合供电。
具体选择供电方式需要考虑线路的长短、信号控制系统的类型、电力负荷的大小以及经济性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直流供电方式较为常见,适用于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三、供电系统设计1.轨道电缆布置设计轨道电缆是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布置应合理、科学。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线路的长度、电力负荷大小以及城市规划的变化等。
为了保证供电线路的安全可靠,应避免交叉和共用电缆的情况,尽量采用分区布置。
2.变电站设计变电站是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关键设施,用于将输送到轨道交通线路的高压电能变成适合供电的低压电能。
变电站的设计应考虑轨道交通线路的负荷需求,合理确定变电站的容量和数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变电站的地理位置,应选择方便供电网络接入和运维的地点。
3.供电系统保护设计供电系统的保护设计是确保供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应根据供电系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相应的过流保护、短路保护和接地保护等设备。
通过合理配置保护装置,能够有效防止供电系统出现火灾、爆炸等事故,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维护和检修设计供电系统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长期运行至关重要。
在供电系统设计中,应考虑维护和检修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例如,可以设置可拆卸的设备和配电柜,方便维护人员对供电系统进行检修和维护。
四、新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新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例如,能量回馈技术可以利用列车的制动能量回馈到供电系统中,减少能源的浪费,并提高供电系统的效率。
另外,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也有助于提高供电系统的环保性能。
五、总结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设计是保证该交通方式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供电系统设计和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供电的效率和可靠性,同时减少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做出贡献。
轨道交通供变电课程设计

轨道交通供变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轨道交通供变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关键设备功能;2. 使学生了解轨道交通供变电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及故障处理方法;3. 帮助学生理解轨道交通供变电系统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轨道交通供变电系统故障原因及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轨道交通供变电设备的能力,如进行常规检查、维护和简单故障处理;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项目实施和项目管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轨道交通供变电技术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技术、新工艺的欲望;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念;3.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轨道交通供变电系统概述- 了解轨道交通供变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发展历程;- 学习轨道交通供变电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
2. 轨道交通供变电设备- 学习供变电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掌握供变电设备的操作、维护及故障处理方法。
3. 轨道交通供变电系统安全防护- 研究轨道交通供变电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 分析典型事故案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轨道交通供变电系统故障处理- 学习轨道交通供变电系统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 掌握故障诊断、处理流程及方法。
5. 轨道交通供变电系统与环境保护- 了解轨道交通供变电系统对环境的影响;- 探讨轨道交通供变电系统的节能措施及发展趋势。
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制定以下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轨道交通供变电系统概述;第2周:轨道交通供变电设备;第3周:轨道交通供变电系统安全防护;第4周:轨道交通供变电系统故障处理;第5周:轨道交通供变电系统与环境保护。
地铁供电课程设计

地铁供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地铁供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掌握地铁供电设备的功能及运行方式。
2. 使学生掌握地铁供电系统的安全知识,了解电力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3. 帮助学生了解地铁供电系统的节能措施和环境保护意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铁供电系统故障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地铁供电设备的能力,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仪器。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会在团队中沟通、协作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铁供电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技术、新工艺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认识到遵守安全规程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白节能环保对地铁供电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能够清晰了解课程预期成果,并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地铁供电系统概述:介绍地铁供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功能,使学生掌握地铁供电系统的整体框架。
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铁供电系统概述2. 地铁供电设备与运行方式:讲解地铁供电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变电所、接触网、馈线等,以及各种设备的运行方式。
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铁供电设备与运行方式3. 地铁供电系统安全知识:阐述电力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分析地铁供电系统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教材章节:第三章 地铁供电系统安全知识4. 地铁供电系统故障处理:介绍地铁供电系统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 地铁供电系统故障处理5. 地铁供电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探讨地铁供电系统的节能措施,分析节能环保对地铁供电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五章 地铁供电系统的节能与环保6. 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地铁供电设备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大学轨道交通供电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某交流牵引混合主变电所主接线设计院系信息工程学院专业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学号xxxxxxxxxxxxxx学生姓名xxxxx指导教师xxxxxxx日期:2015年1月17日目录1课程设计的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负荷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负荷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方案的论证和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变压器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绕组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台数和容量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主接线方案设计与论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牵引变电所110kV侧主接线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牵引变电所馈线侧主接线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系统的等效网络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各点的短路电流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 d1点的短路电流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d2点的短路电流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 d3点的短路电流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4短路计算结果汇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电气主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高压断路器的校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高压隔离开关的选择与校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高压隔离开关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高压隔离开关的校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电气设备选型汇总.............................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课程设计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课程设计的意义本人认为有几方面的意义:1、加深对轨道供电系统的理解。
2、学会选用适合的接线方式。
3、熟悉AUTO CAD的使用。
4、熟悉短路计算的方法。
5、学会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本文先分析、计算负荷,再设计和论证变压器与主接线的方案。
得到具体的线路,计算短路电流,这样就可以选择主要的电气设备了。
1.1题目某牵引变电所位于大型编组站内,向两条复线电气化铁路干线的四个方向供电区段供电,已知列车正常情况的计算容量为10000 kVA(三相变压器),并以10kV电压给车站电力照明机务段等地区负荷供电,容量计算为3750 kVA,各电压侧馈出数目及负荷情况如下:25kV回路(1路备):两方向年货运量与供电距离分别为Q1L1=32×60Mt•km, Q2L2=30×25Mt •km,△q=100kWh/10kt•km。
10kV共12回路(2路备)。
供电电源由系统区域变电所以双回路110kV输送线供电。
本变电所位于电气化铁路的中间,送电线距离15km,主变压器为三相接线。
根据上述要求,进行必要的分析,选择合适的供电方案,绘制变电站主接线图,包括进线与出线配电设计,对主要的开关及电气设备完成选型。
1.2负荷分析与计算1.2.1负荷分析作为一个110kv的变电所,轨道交通的供电的用电是一级负荷,如果断电会造成重大的人身安全问题,所以供电要十分的可靠。
有两回110kv的进线,2种等级的出线。
其中,25kv 6条,10kv 12条。
1)25kv负荷的分析在几个负荷中,作为一级负荷,停电会造成严重的产品问题或人身安全。
2)10kv负荷的分析在车站电力照明机务段中,车上的控制设备、自动设备作为一级负荷,而电力照明作为二级负荷。
总的来说,此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1.2.1负荷计算25kv的负荷容量为10000 kVA,10kv的负荷容量为 3750 kVA。
假设两侧的负荷的功率因素cosα=0.9 。
侧变电所的容量为 S=(10000+ 3750)/0.9=15277最大持续工作电流Imax=1.05*S/(cosα*√3*U)110kv侧最大持续工作电流Imax=1.05*(10000+ 3750)/(0.9*√3*115)=80A25kv侧最大持续工作电流Imax=1.3*10000/(0.9*√3*27.5)=303A10kv侧最大持续工作电流Imax=1.3*3750/(0.9*√3*10.5)=298A2方案的论证和设计2.1变压器的选择本系统无特殊要求,可采用冷风冷却的。
2.1.1绕组的选择绕组的形式主要有双绕组和三绕组。
规程上规定在选择绕组形式时,一般应优先考虑三绕组变压器因为一台三绕组变压器的价格及所用的控制电器和辅助设备比两台双绕组变压器都较少。
具有三种电压等级的变电所,各侧的功率均达到主变压器额定容量的15%以上或低压侧虽无负荷,需装设无功补偿设备时,变压器一般先用三绕组变压器。
在本系统中,10kv的负荷占到了37.5% ,所以优先考虑三绕组变压器。
而采用双绕组变压器,即要用4个变压器,不划算。
所以用两个三绕组变压器。
2.1.2台数和容量的选择根据原始资料和各种负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主变压器容量与台数的选择,可能有以下两种方案:方案一:2×10000千伏安牵引变压器+2×6300 kVA地区变压器,一次侧同时接于110 kV 母线,(110千伏变压器最小容量为6300 kVA)。
方案二:2×16000千伏安的三绕组变压器,因10千伏侧地区负荷与总容量比值超过15%,采用电压为110/27.5/10.5 kVA,结线为两台三绕组变压器同时为牵引负荷与地区电力负荷供电。
各绕组容量比为100:100:50。
轨道交通供电作为一级负荷,为提高可靠性,所以采用两台变压器。
本变电所考虑为固定备用方式,按故障检修时的需要,应设两台牵引用主变压器,地区电力负荷因有一级负荷,为保证变压器检修时不致断电,也应设两台。
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所其中一台是当停运后其余主变压器的容量应保证该所全部负荷的60-70%。
并应保证用户的一级和全部二级负荷的供电。
为提高可靠性,两变压器并联运行。
而一个变压器断电要保证另一个变压器的能提供全系统的70%的容量。
两个变压器并列运行。
假设两个变压器平分负荷,单个变压器要满足该段的负荷。
Sa=S/2=15277/2=7638.5kva为了满足其中一个变压器固障时,另一个变压器要能提供所有负荷的用电。
所以变压器的容量要大于所有负荷的容量,即Sn>S=15277kva查看110kv 三绕组变压器的技术参数。
采用SFSZ7-16000/110。
其技术参数如表2-1所示。
2.2主接线方案设计与论证参考设计规范: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GB 50059—92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GB 50059—92第1.0.3条上述年限是指工程预定投产之日算起的5~10年。
并要适当考虑今后变电所在布置上有再扩建的可能性。
第3.2.5条 6—10kV 主接线线路12回及以上用双母线第3.2.3条规定当35-63kV 线路为8回及以上、110kV 线路为6回及以上时,采用双母线接线。
对于单母线分段适用于110-220KV 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3-4回;35-65KV 配电装置,出线回路为4-8回;3,6-10KV 配电装置,出线回路为6回及以上。
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适用于较多的应用于110kV ~220 kV 进出线回路多的变电所。
外桥接线适用于双线双变的水电站、变电所35~220kV 侧,主变年负荷利用小时数高(不经常切换),而线路较短(故障多)场合。
双母线接线有较高的可靠性,广泛用于出线带电抗器的6~10kV 配电装置;35~60kV 出线数超过8回,负荷较大时;110~220kV 出线数为5回及以上时。
2.3.0主接线方案初步的分析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对于25kv侧的负荷,可以选用单母线分段或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
对于10kv侧的负荷,可以选用双母线分段。
对于110kv侧的负荷,可以选用单母线分段或桥式接线。
2.3.1牵引变电所110kV侧主接线设计采用单母线分段还是外桥。
侧主接线的设计 110KV侧初期设计2回进线2回出线,最终2进线4回出线,由《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第二章第二节中的规定可知: 110KV侧配电装置宜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接线方式。
1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接线方式,有下列优点:⑴供电可靠性:当一组母线停电或故障时,不影响另一组母线供电;⑵调度灵活,任一电源消失时,可用另一电源带两段母线:⑶扩建方便;⑷在保证可靠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较经济。
但是,对于110kv侧的负荷,采用桥式接线,接线简单,用地面积更少,投资少一点。
也方便扩建成单母线分段。
共用两台三绕组主变压器、两回路110 kV进线,线路太长,但应有线路继电保护设备,故以采用节省断路器数量的外桥结线较为经济合理故110KV侧采用外桥的连接方式。
2.3.2牵引变电所馈线侧主接线设计对于25kv侧的负荷,一般每2至4条馈线设一旁路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