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关联词)辨析共37页文档
虚词、复句(关联词)

(4)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对揭露敌人本质与表现我军力量上起 了重大作用。
介词"对"的后边不能用"……上",应把"上"删去。
三、副词误用
(1)自相矛盾
经专家鉴定,这一只明景泰年间制作的景泰 蓝铜罐价值至少在三万元以上。
(2)词性不明
他常常写小说,偶然也写写诗。
“ 偶然”是形容词,不能充当“写”的状语,应改为 “偶尔”
9.解说复句
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 进行解释、说明或总括。一般不常用关联词语。 如: ①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 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地站 着纺。 ②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 义,两种都是主观主义。
10.目的复句
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结果,一 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常用关联词语有: 为了,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 得,省得。如: ①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 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②这段时间校卫要 好好检查校园设施,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③ 答题之前,我们应仔细思考,省得过后又来修改。
√
A.由于 C.如果
甚至 甚至
所以 而且
B.只是 D.虽然
也许 也许
可见 然而
____目前对于地球磁场的变化和倒转提出了 不少理论或模型, 基本上都处在假设和推 测的阶段,并没有一个十分成熟的理论。(天津)
即使/也 尽管/但
√
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 立,交通拥挤。大都市的喧嚣________给人以繁 华之感,________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 (福建) 即使╱也 尽管╱但
二、介词误用
1、不可滥用介词
介词在语言组合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 用,但是要做到当用则用,不当用的时候不可 滥用。滥用介词不但会使表达罗嗦,而且,有 时还会使表达混乱、造成语病。
虚词辨析

虚词辨析
高考对虚词的考查,着重于虚词的正确使用,主要有两个考查角度:一是病句辨析中对关联词的搭配、位置的考查;二是单独对虚词的考查。
一、正确辨析和使用虚词的五个角度:
1.从词性的角度辨析。
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做转折连词,后者除了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做副词。
2.从词语的适用对象、场合、范围等角度辨析。
如介词“对”和“对于”,前者适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换成“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成“对于”。
;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意味的,只能用“对”,如“他对工作很负责”;“对”可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如“我们会对这件事做出具体安排的”,“对于”则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
3.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辨析。
许多关联词的搭配是固定的。
如表假设关系的“即使……也……”等,又如表并列关系的“也……也……”“不是……而是……”等,表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仅……还……”等。
4.从逻辑关系的角度辨析。
如“进而”与“从而”,前者一般表示递进关系,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
再如“只要”与“只有”,前者所强调的是充分条件,后者所强调的是必要条件。
5.从语气的角度辨析。
主要是指表示语气的副词和助词。
如“难道”与“莫非”,前者多用来加强反问语气,后者多用于揣测语气,有时也用来加强反问语气,但不及前者强烈。
所有这些,都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多加体会、揣摩。
常用现代汉语虚词辨析

1、本来本来“本来”重申治应这样,常与“就”连用。
“本来”表示发现过去不知道或对状况有所认识。
2、逐渐逐渐“逐渐”一般表示自但是然的变化,能够修饰形容词。
“逐渐”用于存心识有步骤的变化,能够修饰形容词。
3、有时有时“有时”(也写作:“偶而”)着眼于数目,次数罕有时跟“常常”相对。
“有时”着眼于不测,从一般事理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不测的,是在规律以外,跟“一定”相对。
4、一齐一同“一齐“表示同时,重视点是时间。
“一同”主要有两个用法:其一,重视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而不是时间。
其二,表示同一个地方。
5、以致致使“以致”一般表示时间、程度、范围上的递升或递降,有“直到”的意思。
“致使”表示事物发展的结果,一般指不好的结果。
6、常常常常“常常”是对到当前为止出现的状况的总结,有必定的规律性,不可以用于主观梦想。
“常常”纯真指动作的重复,不必定有规律性,能够用于主观梦想。
所以“常常”能够用于未来的事情,“常常”则不可以。
用“常常”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相关的状况、条件、结果;“常常”没有这类限制。
7、才再“才”表示动作已经实现,并重申实现的很晚。
“再”表示动作还没有实现,但将于某时实现。
8、又再在表示动作重复或持续时,“又”用于已经实现的。
“再”用于未来实现的。
9、一概一律这两个词在用于通知、规准时,归纳事物,能够通用;归纳人常用“一律”。
10、已经一经“已经”表示事情达成或时间过去。
“一经”表示只需这样说了或这样做了,接着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
和“一经”都是副词。
可是用“一经”的句子,“一经”换成“一旦”还解说得通;用“已经”的句子,绝对不可以换成“一旦” 。
11、居然居然“已经” “已经”都是副词,都有预料以外,高出常理或常情。
用于不好的方面,表示“不该当这样而这样” 。
用于好的方面,表示“不简单这样而这样” 。
“居然”用于主语后边,动词谓语前方。
“居然”也能够单说成“竟” 。
“居然”常用于口头语体,“竟”则不限。
关联词及虚词辨析与误用

词表(二)关联词及虚词辨析与误用*"凡是......不少......""凡是"强调主语的总括性,强调主语所涉及的范围内的"所有"性,常常与"都""总"等搭配组成关联词组,而"不少"强调的是大多数,很多,但不是所有,所以"不少"和"凡是"在语义上是相互矛盾的,不能构成搭配,属于误用。
如:"凡是在学问和科学研究上有成绩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
"这一句子中应该删掉"凡是",保留"不少",因为并不是每个成功的人都缺乏"客观物质条件"的。
*"虽然......但是......"和"即使......也......""虽然......但是......"和"即使......也......"表示的都是让步关系,但是"虽然......但是......"侧重让步和转折,"虽然"引出的让步的事实只能是已然性的事实,而不能是未然的、假设的情况;"即使"引出的让步的事实则多是未然的,假设的情况,侧重假设和让步。
因此,把"虽然......但是......"用于对假设事实的让步,则是误用。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如:"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绝对不能骄傲,何况我们的工作作得还并不好呢?"这里因为实际上"工作作得还并不好",可见"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不是已然的事实,而只是一种假设,因此不能用"虽然"引出,而要用表示假设的"即使",后面也相应地换为"也",构成"即使......也......"结构,表示假设让步。
语文虚词的用法辨析

一)代词:1、人称代词——之、其、而(通假)、若、乃2、指示代词——之、其3、疑问代词——焉、何(二)副词:1、范围副词——则、犹2、时间副词——既、已、且3、语气副词——其、何、遂(三)介词:于、以、为、因(四)连词:而、且、以、其、或、乃、则、然、但、为、故、若、虽、因、遂(五)助词:1、结构助词:之、者、所、然2、语气助词:也、矣、焉、耳、哉、乎(六)叹词:唉、嘻、呜呼、嗟乎、噫吁嚱二、词类分析:(一)代词1、人称代词①第一人称:吾、予、余、我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项脊轩志》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段太尉逸事状》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
《游褒禅山记》②第二人称:女、汝、若、尔、乃、子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女通“汝”)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
《晏子治东阿》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而通“尔”)③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六国论》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孔雀东南飞》④复数:属、辈、侪、类、徒若属且皆为所虏。
《鸿门宴》2、指示代词①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这、这个、这里、这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赤壁赋》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②远指代词:彼、夫、其——那、那个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③无定指代词:或、莫——有的、有的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张衡传》④辅助性代词:所、者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3、疑问代词①代人:谁、孰——谁、哪一个吾孰与徐公美?②代事物、处所:何、胡、奚、曷、安、恶(乌)、焉——什么、哪里、在哪里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彼且奚适也?”《逍遥游》蹈死不顾,亦何故哉?《五人墓碑记》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二)副词1、时间副词①表过去:既、业、已、曾、尝、适、初、曩、昔、向、乡——已经、过去、刚才,从前适得府君书。
虚词(关联词)辨析

【剖析】B句中“进而”表示递进关系,这里“找到病因”是“战胜 疾病”的前提,所以,应改为表因果关系的“从而”。C句中与“只有” 搭配的副词应是“才”,应当改“就”为“才”。D句中“不仅”与“更” 搭配,表意思进一层,搭配没有问题,但“不仅”的位置不恰当,应当 放在两个分句的共同主语“中华民族”之后。 【答案】A
9
3.关联词语的使用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复句,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 词语,用哪个关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 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 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否正确,需要根 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否正确, 据语境仔细推断。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滥用、错用、 据语境仔细推断。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滥用、错用、搭配不 当和位置不当等毛病。 当和位置不当等毛病。
14
关联词关系搭配一览表
关系类型 分句关系
关联词
假设 复句
如果……,就…… 前一分句表 如果……,就…… 示假设情况,要是……,就…… 要是……,就…… 后一分句说 若是……,便…… 若是……,便…… 这假设实现 即使……,也…… 就有结果。 即使……,也…… ……,不过…… ……,不过…… 前一分句提 出条件,后 一分句在次 条件下要产 生的结果 只有……,才…… 只有……,才…… 只要……,就…… 只要……,就…… 无论……,都…… 无论……,都…… 不管……,也…… 不管……,也…… 除非……,才…… 除非……,才……
【答案】①尽管 ②既然 ③因而 答案】
2
考点透析 近几年高考虚词考查内容有三类: 辨析虚词使用正确与 近几年高考虚词考查内容有三类:(1)辨析虚词使用正确与 修改使用不当的虚词; 辨析选择用法相近或易混的 否;(2)修改使用不当的虚词;(3)辨析选择用法相近或易混的 修改使用不当的虚词 关联词语。虚词考查的重点对象是副词、介词和关联词语等, 关联词语。虚词考查的重点对象是副词、介词和关联词语等, 主要命题形式有选择与填空两种。 主要命题形式有选择与填空两种。 1.副词的使用 副词的作用是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 副词的作用是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可 作状语,表示时间、范围、程度、肯定、否定、语气等, 作状语,表示时间、范围、程度、肯定、否定、语气等,不能 作定语。 作定语。
虚词的用法之间的联系

虚词的用法之间的联系一、虚词的定义与分类虚词是指在句子中不表示具体意义和具有实际含义的语法成分,主要用来构建句子结构和表达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虚词在语言中起到了连接单词或短语、连接并列句、引导从句等作用。
准确理解和运用虚词是学习语言的重要一环。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虚词之间的联系及其正确使用。
虚词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连词、介词、副词三大类。
1. 连词(Conjunctions)连词是用来连接并列的部分以及引导从句之间的关系,起到衔接上下文、明确观点、强调意思等作用。
主要包括并列连词(and, but, or)和从属连词(because, although, if)等。
2. 介词(Prepositions)介词主要表示位置关系,如运动方向、空间位置和时间等。
它通常出现在名词短语前面,并且起到修饰名次或名次短语的作用。
常见的介词有in, on, at, by, with 等。
3. 副词(Adverbs)副词主要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并且能够回答问题如何(how)、在什么时间(when)和地点(where)等。
副词可以被用来修饰句子中的谓语动词,也可以出现在连系动词之后作状语。
常见的副词有slowly, carefully, often, there等。
二、虚词之间的联系虚词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它们在句子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但也会相互影响。
1. 连词与介词连词和介词都属于虚词,它们在句子中起到连接成分的作用,但具体功能略有差异。
连词主要用于连接并列短语或从句,引导并列关系或条件关系;而介词则表示位置关系、时间关系等。
例如,在这个例子中,“I like tea and coffee”中的and是一个连词,将两个并列的名次短语连接在一起;而在“When I go to London, I will visit the museum.”中,“to”是一个介绍表示目标地点。
2. 介词与副词介词和副词之间也有密切联系,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相互转化使用。
虚词辨析

(2)复句中出现成对关联词,如果前后 复句中出现成对关联词, 复句中出现成对关联词 虚词用在主语后; 分句主语相同 虚词用在主语后;前后 分句主语不同,虚词用在主语前。 分句主语不同,虚词用在主语前。例 如: 他因为名字中有个“海”字,年纪又 他因为名字中有个 海 字 比大家长两三岁,所以,大家都叫他“ 比大家长两三岁,所以,大家都叫他 海哥”。 主语不同 主语不同, 因为”应放在 应放在“ 海哥 。(主语不同,“ 因为 应放在 之前) 他”之前 之前 与之相似的虚词还有: 不仅 不仅”“除了 与之相似的虚词还有:“不仅 除了 ”“不但 等。 不但” 不但
Hale Waihona Puke 看虚词的位置虚词的位置必须根据句子的语法需要和虚词 自身的表意特点来确定。 自身的表意特点来确定。 (1)关联词语有固定的位置,有的只能用于前 关联词语有固定的位置, 关联词语有固定的位置 一分句, 比如, 由于 由于”; 一分句, 比如,“由于 ;有的只能用于后一 分句,比如, 却 然而 至于”“以致 然而”“至于 以致”。 分句,比如, “却”“然而 至于 以致 。 在例句中的位置不对了,就是误用。例如: 在例句中的位置不对了,就是误用。例如: 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方针, 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方针, 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做最后决定。 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做最后决定。 (“至于 表另提一事,用在后一分句开头,应 至于”表另提一事 至于 表另提一事,用在后一分句开头, 改在“哪所 哪所”前 改在 哪所 前)
举一反三
忽然 突然 1.这场雨下得太( 这场雨下得太( ),一分钟前还是大 ),一分钟前还是大 这场雨下得太 突然 晴天呢。 晴天呢。 2.天气( 天气( 冷了起来。 天气 忽然)冷了起来。 必须 必需 1.由于生产所(必需 的原料价格上涨, 由于生产所( 由于生产所 )的原料价格上涨, 生产成本也不断攀升。 生产成本也不断攀升。 2.我们(必须 谦虚谨慎,戒娇戒躁。 我们( 我们 )谦虚谨慎,戒娇戒躁。 3.要想进度快, (必须)大家齐心协力。 要想进度快, 大家齐心协力。 要想进度快 4.空气和水是每个人所( 空气和水是每个人所( 空气和水是每个人所 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