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电子表格中《数据分析》教案

合集下载

实用教案:如何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

实用教案:如何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

实用教案:如何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

一、Excel的使用技巧1.格式管理在Excel中进行数据分析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数据进行格式化,确保数据的格式正确、完整和统一。

Excel中的“格式”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实现以下三项任务:(1)调整单元格的宽度或高度:如果单元格的内容太长,可以通过调整单元格的宽度和高度来使得内容完整呈现。

(2)更改单元格的格式:可以更改单元格的文本格式,例如字体、大小、颜色等。

(3)设置条纹样式:在单元格中使用条纹样式可以帮助用户更加清晰地区分出单元格的范围和内容。

2.筛选和排序Excel中的“数据”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根据所需条件筛选和排序数据,并可以帮助用户更加快速和方便地找到所需要的数据。

具体来说,“数据”功能可以进行以下操作:(1)筛选数据:通过在“数据”选项卡中选择“筛选”来进行筛选操作,可以根据条件筛选出所需要的数据。

(2)排序数据:在选择后再进行排序,可以根据数据类型和条件进行排序,还可以设置升降序和多层次排序等操作。

3.图表制作Excel中的“插入”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制作图表,以更加直观、灵活地展现数据。

具体操作如下:(1)选择需要制作图表的数据范围,并在选项卡中选择图表类型。

(2)调整图表的大小和样式,并对图表进行标注和数据标签等操作。

(3)对图表进行格式化处理,例如调整图表的颜色、字体和边框等。

二、Excel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案例1.数据透视表Excel中的“数据透视表”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更加快速、方便地分析数据和生成报告。

其操作步骤如下:(1)在“插入”选项卡中选择“数据透视表”。

(2)添加需要分析的数据范围,并设定透视表的布局和格式。

(3)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分组、计算和添加筛选条件、格式等操作。

2.多维数据分析Excel中的多维数据分析功能涵盖了很多分析技术,包括聚类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数据分类分析等等。

例如,对于时间序列分析,Excel可以生成不同类型的时间序列图表,并对数据进行季节分析、趋势分析等,以帮助用户更加准确地评估时间序列数据的走势。

信息技术应用教案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

信息技术应用教案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

信息技术应用教案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

作为一种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的数据处理工具,Excel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并且通过编写信息技术应用教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据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一、Excel数据分析的基本操作Excel作为一种常用的办公软件,其功能非常丰富,包括数据输入、数据整理、公式计算、图表绘制等多个方面。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基本操作进行:1. 数据输入与整理:Excel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输入与整理功能,可以轻松地输入和编辑数据,同时也可以通过筛选、排序等方式整理和调整数据。

2. 公式计算与函数运用:Excel强大的公式计算功能,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数据运算和统计分析。

同时,Excel还提供了大量的内置函数,如SUM、AVERAGE、IF等,可以满足不同数据分析场景的需求。

3. 图表绘制与分析:Excel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图表类型,可以直观地呈现数据分析结果,并通过分析工具进行图表解读和数据分析。

二、编写信息技术应用教案为了帮助学生掌握Excel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与技巧,我们可以编写一份信息技术应用教案。

下面是一份简单的教案示例:教案名称:使用Excel进行销售数据分析1. 教学目标:a) 了解Excel的基本操作和功能;b) 掌握使用Excel进行数据输入、整理和计算的方法;c) 学会绘制销售数据图表并进行数据分析。

2. 教学内容与步骤:a) Excel基本操作介绍:包括Excel界面、快捷键等;b) 数据输入与整理: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输入和整理销售数据;c) 公式计算与函数运用:讲解常用的公式和函数,并进行计算实例;d) 图表绘制与分析:演示如何绘制销售数据图表,并进行数据分析。

3. 教学资源准备:a) 电脑设备: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一台能够安装Excel的电脑;b) Excel教材:准备一份适合初学者的Excel教材,供学生参考;c) 销售数据示例:准备一份真实的销售数据,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Excel电子表格中数据分析教案

Excel电子表格中数据分析教案

Excel电子表格中数据分析教案第一章:Excel基本操作1.1 打开和关闭Excel1.2 熟悉Excel界面1.3 单元格的选取和编辑1.4 数据输入与格式化第二章:公式和函数的使用2.1 公式的输入与编辑2.2 SUM函数求和2.3 AVERAGE函数求平均值2.4 COUNT函数计数2.5 其他常用函数介绍第三章:数据排序和筛选3.1 数据排序的原理和操作3.2 单列排序和多列排序3.3 数据筛选的原理和操作3.4 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第四章:图表的创建和编辑4.1 图表的类型和作用4.2 创建图表的基本步骤4.3 编辑图表的方法4.4 图表的格式化第五章:数据分析工具5.1 数据分析工具的介绍5.2 数据透视表的创建和编辑5.3 数据透视图的创建和编辑5.4 条件格式化第六章:数据透视表进阶应用6.1 数据透视表的切片器功能6.2 数据透视表的组合功能6.3 数据透视表的数据筛选6.4 数据透视表的计算字段和计算项6.5 数据透视表的美化与优化第七章:条件格式化与数据验证7.1 条件格式化的基本应用7.2 条件格式化的高级应用7.3 数据验证的原理和操作7.4 数据验证的应用案例7.5 条件格式化和数据验证的综合应用第八章:Excel宏与VBA编程8.1 宏的概念和基本操作8.2 VBA编程基础8.3 VBA常用对象和方法8.4 VBA编程实战案例8.5 宏的安全性和最佳实践第九章:数据连接与外部数据9.1 导入外部数据的方法9.2 外部数据源9.3 使用Web Queries获取数据9.4 从Access数据库中导入数据9.5 数据连接的维护和更新第十章:综合实战案例分析10.1 销售数据分析案例10.2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10.3 员工绩效分析案例10.4 库存管理分析案例10.5 房地产市场分析案例重点解析本文档详细介绍了Excel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包括基本操作、公式和函数、数据排序和筛选、图表创建和编辑、数据分析工具、数据透视表进阶应用、条件格式化与数据验证、Excel宏与VBA编程、数据连接与外部数据以及综合实战案例分析。

Exce数据分析教案

Exce数据分析教案

Exce数据分析教案Excel数据分析教案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然而,处理这些数据却需要某种程度上的技能和经验。

而Excel作为一款广泛应用的表格处理软件,在数据处理方面,它提供了多种数据分析和建模的工具,为数据分析工作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

下面教案将介绍Excel中的数据分析工具和如何利用它来分析数据。

一、教学目标1. 熟悉Excel数据分析工具;2. 掌握Excel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分析的相关操作;3. 能够将Excel数据分析工具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准备在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之前,需要先对数据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数据格式的转换、数据清洗等。

通常情况下,数据预处理的过程占用了相当一部分的时间,在处理数据时,还需要注意数据的清晰可读的特性。

2. Excel数据分析工具Excel数据分析工具包括图表分析、数据表、条件格式化、透视表等。

这些工具提供了多种数据分析和建模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数据,并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清楚地呈现出来。

2.1 图表分析Excel提供了多种图表格式,包括折线图、柱形图、饼图、散点图等。

通过图表的方式,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到数据之间的关系及其趋势。

在图表的基础上,还可以添加数据标签、数据表格等方式来呈现复杂数据信息。

2.2 数据表格Excel的数据表格功能提供了多种数据分析和处理功能。

数据表格可以方便地组织和分析数据,包括筛选数据、排序数据、统计数据等。

通过数据表格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并发现其中潜在的规律和趋势。

2.3 条件格式化Excel的条件格式化功能通过对数据进行规则设置,使得数据根据定义的规则在数据单元格中进行自动格式化。

条件格式化可以通过色阶、数据条、图标等方式来实现,在数据分析中可以更加直观地显示出数据的差异和变化。

2.4 透视表透视表是Excel中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透视表可以将数据按照需要的维度进行分类和统计,并进行数据聚合和计算。

初中计算机教案: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分析

初中计算机教案: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分析

初中计算机教案: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电子表格是进行数据分析的常用工具。

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文将以初中计算机教案的形式,详细介绍如何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分析。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2. 掌握利用电子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基本操作;3. 能够运用电子表格对给定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并得出结论。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 难点:能够运用电子表格对给定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并得出结论。

三、教学准备1. 电子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2. 软件工具: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3. 教学材料:提前准备好给定的数据表格。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可以给出一个简单的实例,如:小明每天记录自己的步行距离,学生需要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第二步:介绍电子表格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1. 通过投影仪展示电子表格软件界面,向学生详细介绍电子表格的基本功能,如创建表格、填写数据、编辑数据等操作。

2. 演示如何利用电子表格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如总和、平均值、最大值等。

并让学生跟随操作,亲自尝试。

第三步: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分析1. 提供给定的数据表格,包含学生某学期的考试成绩。

让学生尝试导入数据并进行分析,如计算总分、平均分,并制作相应的图表。

2.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可能的数据分析方法,提供多组数据,如不同班级的平均分、不同科目的成绩分布等,并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分析方法,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第四步:学生实践与展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数据主题进行数据分析,并制作相应的图表。

每个小组介绍自己的数据分析方法和结果,学生进行讨论和互评。

数据分析教案

数据分析教案

数据分析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数据分析的定义和意义。

2. 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学会使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可视化。

4. 能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数据分析的概念和意义1.1 数据分析的定义1.2 数据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1.3 数据分析的应用领域2. 数据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1 数据收集和整理2.2 数据清洗和预处理2.3 数据分析和建模2.4 数据可视化和呈现3. 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3.1 Excel数据分析工具的基本操作3.2 Python数据分析库的介绍和使用3.3 数据可视化工具的选择和应用4. 数据分析案例分析与实践4.1 实际案例分析4.2 学生实践案例分析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介绍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数据分析的应用和实际操作。

3. 实践操作法:通过学生实践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2. Excel数据分析工具3. Python数据分析库(如pandas、numpy等)4. 数据可视化工具(如Tableau、Power BI等)六、教学评价1. 学生平时表现评价: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学生实践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对学生实践案例分析报告的内容和分析方法进行评价。

3. 学生考试评价:通过考试测试学生对数据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进度安排本教案共分为8个课时进行教学,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课时:数据分析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课时:数据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第三课时:Excel数据分析工具的基本操作第四课时:Python数据分析库的介绍和使用第五课时:数据可视化工具的选择和应用第六课时:实际案例分析第七课时:学生实践案例分析第八课时:教学总结和复习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实施,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并能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Excel电子表格中数据分析教案

Excel电子表格中数据分析教案

Excel电子表格中数据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的录入、编辑和保存。

2. 让学生学会使用Excel进行数据排序、筛选和分类。

3. 让学生能够利用Excel进行数据汇总、统计和分析。

4. 培养学生运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Excel的基本操作1.1 打开和关闭Excel1.2 创建工作簿和工作表1.3 输入和编辑数据1.4 保存和打开工作簿2. 数据排序和筛选2.1 数据排序2.2 数据筛选2.3 分类汇总3. 数据汇总和统计3.1 求和、求平均值3.2 求最大值、最小值3.3 计数和筛选4. 使用图表进行数据分析4.1 创建和编辑图表4.2 图表类型的选择4.3 调整图表样式和布局5. 实际问题分析案例5.1 销售数据分析5.2 学绩统计5.3 库存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Excel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2. 演示法:展示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的步骤。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数据分析的心得。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应的教学素材,如数据表格、图表等。

2. 确保每台电脑都安装有Excel软件。

3. 准备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操作步骤。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

2. 学生能运用Excel进行数据排序、筛选和分类。

3. 学生能利用Excel进行数据汇总、统计和分析。

4. 学生能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数据分析案例,引发学生对Excel数据分析的兴趣。

2. 讲解和演示Excel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工作簿、输入数据、保存等。

3. 操作练习:学生动手操作,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

4. 讲解和演示数据排序、筛选和分类的方法。

5. 操作练习:学生动手操作,学会使用数据排序、筛选和分类。

七、课堂讲解与实践1. 讲解数据汇总和统计的方法,如求和、求平均值、求最大值和最小值等。

Excel电子表格中数据分析教案

Excel电子表格中数据分析教案

Excel电子表格中数据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Excel电子表格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Excel的基本操作打开、关闭Excel文件认识Excel界面及功能按钮单元格的选定、编辑、格式化2. 数据录入与编辑数据的录入方法数据的修改与删除数据的填充与复制3. 数据排序与筛选数据的简单排序数据的筛选与高级筛选4. 公式与函数的应用公式的输入与编辑常用函数的使用(如SUM、AVERAGE、COUNT等)5. 数据可视化图表的类型与创建图表的编辑与格式化图表的高级应用(如数据透视表)三、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实际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Excel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资源1.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安装有Excel的计算机,用于进行实践操作。

2. 教学PPT:展示Excel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

3. 案例素材:提供一些实际工作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案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指定的练习任务,检验对Excel基本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项目:分组完成一个数据分析项目,评价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工作中的数据分析案例,引发学生对Excel电子表格数据分析的兴趣。

2.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Excel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并进行实时演示。

3. 实践练习:学生跟随教师操作,进行实践练习。

4. 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节课共45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cel数据分析》教学设计
三原县职教中心
杨小丽
科目:计算机
教学对象:102电子技术
课型:新授课
课题 Excel数据分析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基本的数据排序功能,了解复杂的排序操作;
2、掌握数据的自动筛选,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筛选;
3、了解数据的高级筛选;
4、掌握数据的分类汇总。

二、能力目标
1、掌握数据的处理—排序、筛选、分类汇总;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综合实践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应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基本的数据排序
2、数据的自动筛选
3、数据的分类汇总
教学难点:
1、数据的复杂排序
2、数据的多条件筛选
3、数据的分类汇总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协作学习法、分层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制作了081电子技术学生成绩表,也学习了怎样利用公式与函数进行计算,大部分同学都计算出了各学生的总分、平均分(复习如何计算总分、平均分)。

学生的总分、平均分算出来了,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根据总分或平均分排出各学生的名次,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Excel的数据排序功能。

[讲授新课]
(一)数据排序
1、排序:又称分类,即按照某个字段的值的大小顺序重新排列数据列表中的记录。

这个字段称为关键字段或关键字。

数据从小到大排列称为升序,从大到小排列称为降序。

2、默认排序顺序
⑴数值按其值的大小排列;
⑵英文、数码、标点等,则按ACSLL码的次序排列;
⑶汉字,则按国标码的次序排列;
⑷日期按日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3、例题讲解
任务1:对102电子技术班学生成绩按总分由高到低排序。

教师演示------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视检查
任务2:排英语的单课从高到低排序。

教师演示------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视检查
任务3:在102电子技术班干部期中考试成绩单中以性别做为第一关键字,总分为第二关键字,升序排序。

教师演示------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视检查
4、学生(教师)操作,教师纠错、小结
(1)先由学生在教师机操作,完成任务1;教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进行讲解、强调,并对数据排序进行小结。

*要强调的问题:
①排序之前,一定要先选定排序的数据区域
②排序时,可以选多个关键字
③计算学生名次可通过Excel的填充功能(两种方法)
(2)教师示范操作数据排序的“任务2”。

(3)让学生完成“任务3”。

任务1操作说明:将成绩按总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1)选定要排序的区域。

如图一所示,用鼠标选定第2行至第39行。

图一
(2)选择“数据”菜单中的“排序”选项,弹出如图二所示的排序对话框。

图二
(3)设置如上图所示,最后单击“确定”按钮。

完成上述操作后,成绩表中的各成绩行立即就会按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出来,如图三所示。

任务二操作说明:(略)
任务三操作说明:(略)
(二)数据分类汇总
1、概念:分类汇总即对数据表按不同的类别进行汇总,汇总的方式包括求和,求平均值,计数等。

2、动手实践
任务4:当数据用排序的方法进行分类以后,统计各类“了解途径”的人数。

教师演示------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视检查
任务5:对华泰玩具厂职工工资按月进行分类汇总,汇总方式为“求和”,汇总字段为“实发工资”。

教师演示------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视检查
注意问题:
①在“筛选”之前,先在数据区域内选定任一单元格
②筛选时,可选多个筛选条件
③要取消筛选状态,再执行“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命令
任务4操作说明:
1、对数据按“了解途径”进行排序;
2、单击“数据”----
“分类汇总”如图所

3、单击确定,如图所示:
任务5操作说明:(略)
(三)数据筛选:
筛选:就是一种用于查找数据清单中数据的方法。

经过筛选的数据清单中只显示符合指定条件的记录。

1、设定查询条件
查询条件是一些关系表达式。

在Excel中的关系运算符有:
⑴关系运算符:=、>、<、>=、<=、<>
⑵当要查找的条件满足多个条件的记录时,可以指定多重条件。

其中用“与”、“或”连接多重条件。

“与”、“或”的运算规则同数学上的“交集”和“并集”。

例:语文>80 数学<75
2、使用“自动筛选”
“自动筛选”在工作表中只显示满足条件的记录,那些不满足指定条件的记录被筛选掉并被隐藏起来。

任务6:用“简单筛选”来选出所有“了解途径”为“电视广告”的人员情况。

任务7:筛选出081电子技术班英语最低分的10个人。

3、使用“自定义自动筛选”
任务8:使用自定义筛选选出最熟悉“麦当劳”和“肯德基”的人员。

任务9:筛选出数学成绩大于60分,小于80分的学生。

4、高级筛选
任务10:筛选出各科成绩都大于70分的学生。

5、学生操作,教师纠错、小结
1、学生操作,教师点拨。

2、注意问题:
①“分类汇总”之前,先在数据区域内选定任一单元格;
②在“分类汇总”对话框,一些参数的设置,如:分类字段、汇总方式、汇总总项等;
③取消“分类汇总结果”的状态显示,可执行“数据—分类汇总—全部删除”命令。

[课堂练习]
1.以下关于数据筛选的说法中:
(1)可以按指定的内容进行筛选;
(2)可以筛选出前面若干个;
(3)可以按指定的大小关系进行筛选;
有个是正确的。

(A)0 (B) 1 (C) 2 (D) 3 2.以下关于数据排序的说法中:
(1)可以按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序,也可以按由小到大的次序排序;
(2)排序后只是关键字的数据次序发生变化;
(3)排序后只留下关键字的数据;
有个是正确的。

(A)0 (B) 1 (C) 2 (D) 3 3.以下关于数据分类汇总的说法中:
(1)可以对多个项目进行汇总;
(2)汇总方式只能是“求和”;
(3)汇总后会自动分级显示汇总数据;
有个是正确的。

(A)0 (B) 1 (C) 2 (D) 3
4、在Excel中,下面关于分类汇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类汇总前必须按关键字段排序数据库
B.分类汇总的关键字段只能是一个字段
C.分类汇总可以被删除,但删除汇总后排序操作不能撤消
D.汇总方式只能是求和
[课堂小结]
1、数据排序:
①选定数据区域
② 执行“数据—排序”命令
③可选多个关键字
④计算学生名次(填充功能)
2、数据筛选:
①选定任一单元格
②执行“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命令
③复制筛选出来的数据
④取消筛选状态,再执行“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命令
3、分类汇总:
①按某一关键字排序
②执行“数据—分类汇总”命令
③在分类汇总对话框中,设置相应的参数
④取消“分类汇总结果”的状态显示,可执行“数据—分类汇总—全部删除”命令。

[课后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