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人物动作描写

合集下载

人物描写小练笔作文(通用57篇)

人物描写小练笔作文(通用57篇)

人物描写小练笔作文(通用57篇)人物描写小练笔作文(通用57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物描写小练笔作文(通用5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物描写小练笔作文篇1在我的记忆中令我难忘的事情有很多,有快乐的,也有伤心。

不过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事情就是:我帮助爸爸拾鸭蛋!还记得那是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一阵雷声把我吵醒,刚好听见开门的声音,原来是爸爸出去,我一看表才凌晨四点,我有点惊讶,但更多的是好奇。

我穿好衣服就悄悄跟了出去,正好看见爸爸准备拾鸭蛋。

一阵冷风吹过,我揉揉惺忪的眼睛,想回屋里睡觉。

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时我想起爸爸常年被晒黑的皮肤,还有为了我和姐姐裂开的手,我为自己想回去睡觉感到惭愧。

所以我决定和爸爸一起拾鸭蛋,我进屋穿了靴子,拿起篮子,兴致勃勃地准备进鸭棚,当我踏进第一步的时候,脚上踩着厚厚的鸭子粪,闻着那难闻的气味,我有点退缩了。

爸爸看见我说:“你怎么来了?快回去睡觉!”刚才还有点想退缩的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笑着说:“我为什么不能来?爸爸,我来帮您!”“别胡闹!明天你还要上课了,回去好好睡觉。

”爸爸着急地说。

我自信地说,“放心,我一定不会影响上课的。

”爸爸没有说什么,而是欣慰地笑了。

那个还没有亮天的早上,我和爸爸一起工作,本来以前认为很简单的事情,其实做起来并不简单。

天亮了,雨也停了,我和爸爸也把鸭蛋都放好了,看着那整齐的鸭蛋箱子,我和老爸开心的笑出了声音!我现在已经慢慢能够理解爸爸的那个微笑了。

现在的我正值暑假,爸爸每天陪我学游泳,尽管老爸还是依旧那么忙,但只要有时间,他还是一起陪我和姐姐!我的老爸就是这样,他是全世界最好的爸爸,他的优点像天上的星星又多又闪烁!最后,我要对爸爸说:“爸爸,我爱您!”人物描写小练笔作文篇2我们家有一位“孙悟空”,他有七十二变的法术。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童话中神奇的动作描写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童话中神奇的动作描写

小姑娘又看见了一个泡泡,便调皮地跑 过去,泡泡上下飞舞,她在目不转睛盯 着泡泡,脚尖小心翼翼踮着,正准备去 触摸泡泡,泡泡却扑哧一笑消失了,小 姑娘嚎啕大哭起来。
小猫又看见了一个泡泡,便调皮地跑 过去,泡泡上下飞舞,它目不转睛盯着 泡泡,脚尖小心翼翼踮着,正准备去触 摸泡泡,泡泡却扑哧一笑消失了,小猫 嚎啕念:
人物的动作描写
拟人化
童话中的动作描写
学写童话人物的神奇动作
武平中心校 蒲东梅
武平中心校
蒲东梅
小姑娘又看见了一个泡泡,便调 皮地跑过去,泡泡上下飞舞,她在 目不转睛盯着泡泡,脚尖小心翼翼 踮着,正准备去触摸泡泡,泡泡却 扑哧一笑消失了,小姑娘嚎啕大哭 起来。
小猫又看见了一个泡泡,便调皮 地跑过去,泡泡上下飞舞,它目不 转睛盯着泡泡,脚尖小心翼翼踮着, 正准备去触摸泡泡,泡泡却扑哧一 笑消失了,小猫嚎啕大哭起来。
小老鼠抓蝴蝶
小老鼠在河边的草坪上躺着晒太阳, 突然一 只蝴蝶飞过来了,它高兴地伸 出手去抓蝴蝶,可是,还差好远呢! 于是它跳起来,手伸得长长的,脚跳 得高高的,快要碰到翅膀的时候蝴蝶 调皮的飞走了。小老鼠只好跳起来去 追着蝴蝶跑,它累得满头大汗,就在 它快要放弃的时候,蝴蝶停在了河边 的一朵花上面。小老鼠迅速跑过去, 一把抓住了蝴蝶,自己却跳进了河里。 它拼命喊:“救命!救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艳……”
打这以后,同学们写作文时,总要细心琢磨,深入了解,遇到不明白就向他人
请教。
陈老师就是这样指导我们学习和作文的。你说,我们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能
不感到高兴吗?我们对写作怎么能不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1. 学生自主阅读范文。
2. 说说习作好在哪里。
3. 教师适时总结出以下优点:
(1)习作中教师的特点鲜明——教学经验丰富,风趣幽默。
古今中外的文学家都是非常重视修改的,比如:据说曹雪芹写成文学巨著《红楼梦》后, 又批阅十年,增删五次。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仅开 头部分就修改了 20 多次。推敲的故事大家都学习过,为世人所称颂。所以,诗人贾岛曾经感慨 的写了“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所以,希望同学们都做一个勤于修改,乐于修改, 善于修改的学生。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 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作风等。
要写好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写好人物的形象。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2. 抓住人物的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多 方面去考虑。 3. 选用典型事例。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来写。 4. 运用细节描写。(板书:细致描写 突出特点) 五、出示范文,例文引路。 1. 课件出示例文。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拟好题目 突出主题 确定人物 特点鲜明 典型事例 体现特点 细致描写 突出特点 结尾简洁 画龙点睛
[教学反思]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本次作文教学内容《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让学生通过具 体的情境学习作家写人的方法,精选与人物相关的具体事例,并 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一写》课件PPT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一写》课件PPT

写作方法: 1.写清楚“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有哪些
人”“在干什么”等基本信息,按一定的方位 顺序,利用“举、跑、松开、拉、拽”等动词 将人物的动作写具体生动。 2.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丰富故事情节。 3.以从画面中看到的内容为主,适量增添想象到 的内容。
第2课时
根据要求,交流习作
活动一:根据评价标准,评价自己的习作。
评价:
示例一中对三个小朋友放风筝的情景都描写到了。 示例二主要是写“我”和东东放风筝的过程,这个过 程里,“我”和东东放风筝的动作、语言都写得特别好, 但是第三个小朋友没有写到。 示例三主要是写“我”放风筝的过程,语言写得也很 优美,写得非常有意思,将“我”放风筝时的动作和心理 活动都写出来了,但是其他两个小朋友却没有提到。
写作方法:为静止的画面想象结局。(当一种结局出现 时,人物会有什么样的表情,会说什么话。会怎么做)
这两个写话片段均是以图画中人物说的话开头,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使图画显得更生动,使人物形象更突出。以图画中 人物说的话开头是为了写清视线的转移,与“这边” “那边”“远处”“近处”等表示方位的词语的作用一 致。如第一个片段中,第一句话后的“循声望去”表明 视线定格在远处;第二个片段中,“从草地上传来”表 明视线转移到了草地上。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回顾要求,引导修改
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来评改我们的作文。 评改习作 要求: 1.四人小组交流,提出修改意见。 2.根据小组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3.推荐本组内的优秀习作。 4.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师生共评共改。
请同学们说说这三个示例中有哪些写得好的地方,还有
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在一片大草地上,三位小朋友 正在学习怎么放风筝,远处爸 爸妈妈和小朋友正在愉快地放 风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含语文园地六)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含语文园地六)

“老宽”名叫罗闰腾,小名叫宽宽,还不到四岁。为什么叫他“老宽”
呢?这是因为他刚学说话时,他爸要他叫“老爸”,他妈要他叫“老妈” ,他就觉得名称前面加个“老”字很好玩,于是就叫自己“老宽”了,还 管我叫“老哥”,管我妈叫“老姨妈”。有一次,我叫他:“宽宽,快过来 !”他噘着嘴说:“不对,我是‘老宽’!”逗得我们捧腹大笑。从此,大 家只有叫他“老宽”,他才满口答应。 (名字的由来)
习作指导:写作手法
要把一个人写得鲜活,不仅要写出人物的外貌,还要抓
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通过对人物的行
动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通过心理描写体现 人物的思想动态和性格。此外,还要通过具体、真实的事例 来反映人物的性格。
写好人物的外貌
人物的外貌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 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 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的描写 。 示例:他今年7岁,个人不算高,比较瘦,但看起来却
嘴上的油和肉,便大功告成的开始了下一道工序。
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 貌、思想活动的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 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 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
人物心理活动描写范例
路灯亮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向 家里跑去。一路上,爸爸黑边眼镜后面那双严厉的眼睛,不时出现 在我眼前。我忐忑不安,心里七上八下,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似的。 我匆匆地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说过,放学 后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可是我刚遵守了几天,就又给忘
热心肠 昆虫迷 幽默王子 智多星 小问号 故事大王 乐天派 小书虫 运动健将

用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写一个片段

用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写一个片段

用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写一个片段1. 求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里、及神态的精美句子.玲玲不到两岁,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镜.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2、看上去,杜老师也就30来岁,那张严肃的长方形脸上戴着一副黑宽边眼镜,两只不大的眼睛在镜片后边闪着亮光;两个嘴角总是紧紧闭着,平时很不爱说话.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他只有那么一身半新不旧的蓝衣服,袖子也总爱往上挽一截.每当下课的时候,他就把书本往胳肢窝下一夹,把用剩下的半截粉笔往口袋里一装,低着头,像找来时的脚印似的,慢慢地,一步步向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可是,在课堂上,他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他讲起课来滔滔不绝,朗读起课文来声音异常洪亮,有时还会激动得脸上放出红光,一步跨到讲台前,挥舞着手臂……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住了,睁大眼睛看着他.。

2. 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优美句段孙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

她中等身材,35岁模样。

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庞,总是那么慈祥。

从那黑边眼镜中透出的目光,总是那么炯炯有神,那么和善。

她的语言总是那么含意深刻,那么奇妙,引人发笑。

这个女老师姓宋,因为她年轻,顶多不过20岁,所以,我们都叫她小宋老师,也有一些女同学亲热地称呼她大姐姐。

小宋老师长着高高的个子,衣着比较朴素。

瓜子脸上长着两道柳眉,柳眉下嵌着一双明亮而又锐利的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

小宋老师梳着两条长长的马尾辫一直拖到肩头上。

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教我们班的是一个女老师。

// 这个女老师姓宋,因为她年轻,顶多不过20岁,所以,我们都叫她小宋老师,也有一些女同学亲热地称呼她大姐姐。

//小宋老师长着高高的个子,衣着比较朴素。

瓜子脸上长着两道柳眉,柳眉下嵌着一双明亮而又锐利的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

小宋老师梳着两条长长的马尾辫一直拖到肩头上。

// 冯成是我们班的同学。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看图画,写一写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看图画,写一写
——《鹿角和鹿腿》
视觉 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听觉 一阵脚步声
如何谋篇布局?
放风筝
开头
描写环境,引出放风筝的活动
中间
第三人称(按照一定的观察顺 序写图画中放风筝的场景);第一 人称(详写“我”和朋友放风筝的 过程,略写其他人放风筝的过程)
结尾
表达放风筝活动带来的感受
在下笔之 前,我们需要 梳理一下应该 怎么安排习作 的内容。
第二单元
看图画,写一写
仔细观察图片, 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景 象,有哪些人,他们 在干什么、有哪些动 作、可能讲了什么话?
习作目标
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弄清楚 图画的主要内容和事件。
②根据图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合理 发挥想象,推测图画之外的内容, 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本单元 习作是看图 写作文,写 作的目标是 什么呢?
结合习作目标, 观察右边放风筝 的人物,说一说 他们的动作是怎 样的,可能说了 些什么吧!
选素材——图画上都有什么?
放风筝的时候,人物可能出现 的动作有:举、拉、跑、追、 放、牵等。
那么,放风筝的会是哪些人呢? 他们会选择在什么时候、什么 地方放风筝呢?他们放的又是 什么风筝呢?这需要我们有序 地仔细观察图画,进行判断。
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就在他没 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 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机灵地支起耳朵,不 错,正是脚步声!鹿猛一回头,哎呀,一 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鹿角和鹿腿》
你能说一说上面的语段分别是从哪些感 官角度来描写的吗?
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就在他没 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 传来一阵脚步声(听觉)。他机灵地支起耳 朵,不错,正是脚步声!鹿猛一回头,哎 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视觉)。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课件

家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守株待兔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课堂练习
如果你是种田人的朋友,你会怎么劝说他? 示例:
赶紧去种田吧。你的田地都荒芜了,再不种田,来 年你吃什么?兔子撞死的事情,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稀 奇事,不可能经常发生,靠等兔子过日子,是极其愚 蠢的行为。
守 株 待 宋耕 触颈释其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宋国有一个种田的人,他的地里有一个树桩。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有一只兔子在跑的时候撞到了树桩,因为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好 “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 文。
谢谢观看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
韩非,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
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 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 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 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撞断了自己的脖子而死掉了。
“走”是什么意思?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百兽见之皆走” “儿童急走追黄蝶”
这些“走”都是跑的意思 ,看来这个字古今意思 差别很大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动作描写
执教人魏海双教学目标:学会将人物动作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重难点:分解人物动作。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大家先玩一个“我来表演你来猜”的游戏。

两人一组,投影出示几个动作词,一人表演一人猜。

这个游戏好玩吗?那么谁知道同学们表演的是人物的什么?
对了,是人物的动作。

我们在进行人物描写时离不开人物动作的描写。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物的动作描写。

二.认知过程
分解动作
看到大家表演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试一试,下面我来表演你们来猜(投铅球),谁能用语言描述一下这项运动?
刚才我留意了一下同学们的描述,先不说写得生不生动,就字数来讲,写成文章不过二三十字,太少了。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流水账作文”,此时,有些同学一定会想:这么一个几秒钟就能完成的动作有什么可写的?今天老师要教你一招,保证你学习以后写出的文章生动丰富。

下面大家一起观察、分析一下,投铅球这个动作是否那么简单?老师这里有三张图,首先来看第一张图,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是准备投铅球,也就是投出铅球之前的动作,我们把这个动作准备动作。

板书:准备动作。

再来看第二张图,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准备动作之后就是投出铅球的动作,我们叫它主要动作。

板书:主要动作
那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张图片,是在铅球扔出去之后的动作。

同学们想一想,当铅球刚刚投出去以后,身体能不能马上恢复原来的状态?不能,身体还会暂时保持向前倾的姿势,让身体立刻站直,还需要缓冲一段距离。

所以这个动作我们叫它缓冲动作。

缓冲动作结束后投球的人最关心的是什么?自己投球的距离,也就是成绩。

这时候,他就会情不自禁地伸长脖子观望,并且是一边下场一边观望。

我们把这个动作叫附加动作。

通常,我们把缓冲动作和附加动作合在一起,都叫做结束动作。

板书:结束动作
三.分解动作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人物运动过程由三个部分组成:准备动作,主要动作和结束动作。

这样我们在观察和描写动作时就可以对这三个部分,分别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写。

下面我们就分别观察一下每一个动作部分的细节动作。

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投铅球的。

●我们首先来仔细观察一下投铅球的准备动作。

(出示明明投铅球
的准备动作图片)谁来说一说明明投铅球的准备动作是什么样
子?(让同学边演示边说,观察手、腿、身体这些具体部位的动作)
明明从地上抓起铅球走到投掷点,左脚尖抵在投掷线上,右脚向后跨出一步,右手托起铅球,将铅球紧紧地贴在耳根,随后扭动身体,身体向后倾斜的同时抬起左臂,等候发令员的指示。

●观察投铅球的主要动作,说一说出手瞬间的动作。

(出示主要动
作图片)
随着发令员发出投掷的指示,他用出全身的力量,蹬起右脚,扭动身躯,猛推手臂,铅球在这三股力量的同时推动下,像颗手榴弹一样飞了出去,在空中划出一条完美的弧线。

●再来看看第三组图片。

观察结束动作图片(出示结束动作图片组)
他的身体向前倾,踉跄了一下,才控制住身体。

之后还会非常关注自己投掷的距离,伸长脖子观望。

我们观察、分析完了,同学们是不是发现这个动作不简单,下面谁来将整个投铅球的动作描述一下?
四.描写动作
五.分享展示
示例:
该轮到明明上场了,只见他从地上抓起沉甸甸的铅球走到投掷点,左脚尖顶住投掷线,右脚向后跨出一步,右手托起铅球,将铅球紧紧地贴在耳根,随后扭动身体,身体向后倾斜的同时抬起左臂,等候发令员的指示。

随着发令员发出投掷的指示,明明快速扭动身躯,猛蹬右脚,使劲推出手臂,铅球在这三股力量的推动下,像一颗炮弹一样飞了出去。

在空中划出一条完美的弧线。

由于用力太猛,明明快速转动胳膊才控制住身体。

明明刚站直身体就急不可待地伸长脖子,将目光投向远处的铅球。

六.小结
想把人物动作写具体,可以把人物动作分解为准备动作、主要动作和结束动作,然后对每一部分动作细节仔细观察和分析,进行描写。

七.板书设计
人物动作描写
准备动作主要动作结束动作抓,走,抵,跨蹬,扭,推转,伸,投托,贴,扭,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