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油墨调配技巧

合集下载

油墨调色配方

油墨调色配方

油墨调色配方油墨中黄、品红、青三种色彩油墨为油墨的三原色,原则上通过不同比例的调配,可以得到不同色相颜色来满足印刷作业的需求。

采用油墨三原色调配,根据色料减色法原理,有着以下的规律:①当二种原色油墨混合时,若混合比例相当,则可以得到标准间色;若混合比例不相等,则得到各种不同色相的间色,其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一方。

②当二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颜色中,加入白墨,色相变得明亮鲜艳;加入黑墨则变得深暗。

③当三种原色油墨混合时,若混合比例相等,则可以得到近似黑色;若混合比例不相等,则得到各种不同色相的间色或复色,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一方。

④当三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颜色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可以得到不同阶调的浅灰色墨。

2、由二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调配方法称为间色油墨的调配。

间色也称二次色,其色相比原色暗。

间色油墨的混合规律是:黄+品红=红[(W-B)+(W-G)=(2W-G-B)]品红+青=蓝[(W-G)+(W-R)=(2W-G-R)]黄+青=绿[(W-B)+(W-R) =(2W-B-R)]3、由两个间色或由三个原色等量调配得到的颜色方法称为复色油墨的调配。

复色墨也称第三次色,其混合规律为:(如图1所示)红+绿=黄灰[(Y+M)+(Y+C)]=[Y+K]。

黄灰色俗称古铜色。

红+蓝=红灰[(Y+M)+(M+C)]=[M+K]。

红灰色俗称枣红色。

蓝+绿=青灰[(M+C)+(Y+C)]=[C+K]。

青灰色俗称橄榄绿。

4、间色和复色不等量调配①间色不等量的调配品红1+黄1=红,品红1+黄3=深黄,品红3+黄1=金红黄1+青1=绿,黄3+青1=翠绿,黄1+青3=墨绿,黄4+青1=苹果绿品红1+青1=蓝,品红1+青3=深蓝,品红3+青1=青莲②复色不等量调配黄1+品红1+青1=黑,黄1+品红2+青1=棕红,黄1+品红4+青1=红棕,黄1+品红2+青1=橄榄绿,黄1+品红1+青4=暗绿色。

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凹版印刷机油墨的调色油墨的调色是印刷操作中重要的技术工作,调配颜色的人必须对三原色叠加原理有了解,能充分利用色光相加混合法和色料减色法混合原理。

准确调配油墨的技巧

准确调配油墨的技巧

准确调配油墨的技巧在印刷行业的都知道,油墨在印刷中作用非同小可,直接决定印刷品上图像的阶调、色彩、清晰度等。

在挑选油墨时我们会很挑剔,但实际上,十全十美的理想颜料是不存在的,只能相对地或部分地满足。

于是,调配油墨,让其提升产品的印刷质量,成了彩印工艺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要基于色彩鲜艳、光亮度好,色相准确这些基本要求,来准确调配好印刷油墨。

于是整理了史上最全最有效的调配油墨技巧。

1、要掌握好三原色的变化规律,以便实现准确的油墨调配。

任何一种颜色都能利用三原色的不同比例混合调成。

油墨的色相变化,正是利用这个规律。

比如:1、三原色油墨等量混合调配后可变成黑色(近似)。

2、三原色油墨等量混调并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即可配成各种不同色调的浅灰色墨。

3、三原色油墨按各种比例混调,即可调配成多种不同色相的间色或复色,但其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原色色相。

4、两种原色墨等量混调后,可成为标准间色;两种原色墨按不同比例混合调配后,可配成多种不同色相的间色,但其色相趋向于比例大的原色色相。

5、任何颜色的油墨中,加入白墨后其色相就显得更明亮。

加入黑色油墨后,其色相就变得深谙。

上述用原色油墨调配成各种颜色,正是根据三原色的减色法理论得出的。

2、调墨时应先对色稿的色相进行分析,并利用补色理论纠正色偏,提高设置效果。

当接到印刷稿后,首先应对原稿中的各种颜色进行认真地鉴赏和分析,掂量一下,所要调的油墨色相的各比例。

分析色稿就是要掌握一个基本原则,即三原色是调配任何颜色的基础色。

一般来说,应用三原色的变化规律,除金银色彩外,任何复杂的颜色都能调配出来。

但是,在工艺实践过程中,仅靠三原色墨要调配出无数种的油墨颜色来,还是不够的。

因为,实际上由于制造油墨的颜料不是很标准的,甚至每批出产的油墨在颜色上免不了存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还应采用如中蓝、深蓝、淡蓝、射光蓝、中黄、深黄、淡黄、金红、橘红、深红、淡红、黑、绿等色油墨适量加入,才能达到所需油墨色相。

油墨颜色调配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巧

油墨颜色调配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巧

油墨颜色调配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巧油墨颜色调配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巧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7-9-4 【字体:大中小】一、首先,要熟悉对油墨颜色的分析印刷用专色油墨都是以油墨的三原色为基础调配以及与油墨的色调,亮度和纯度的三种特征加以确定。

我们要知道油墨的三原色以及他们的混合情况:三原色:青、品红、黄黄色+青色绿色青色+品红蓝(紫)色黄色+品红红色黄色+品红+青色黑色(近似)我们在实际调配专色油墨中,在三原色油墨的基础上再加上冲淡墨、白墨、黑墨,即可得到我们想要的所有颜色。

二、要熟悉对标准色样的分析对于标准色样我们要估计色样所带的色相,以便用来决定用什么色相的油墨来调配,同时调配时还要了解色样颜色的印刷条件,如使用什么印刷方法,凹版还是平版,实地还是网线等,因为不同的印刷方法其墨层厚度是不同的,颜色也是有差别的,知道了印刷方法和版面情况以后可以在调制时尽可能模仿其墨层厚薄来作对比,对于色样版面是以网线为主,在调色时可以侧属于底色一致,如果是以实地为主,调色时可以侧重面色一致。

如果二者都有时,那底色和面色就都要兼顾了。

对色样的分析时还要看色样所印的是什么纸张,纸张对油墨颜色是有影响的,在调色时最好用色样所印的纸张来进行对比,这样调配的颜色将会更加接近标准色样。

三、油墨颜色调配中的注意事项一般是不同厂家油墨不要混在一起调配,不同厂家的油墨很有可能油墨体系不同,若混合在一起调配的话,会使油墨变质,凝固、发稠、沉淀,印刷中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印刷不能正常进行。

专色油墨多数是一次性短版使用,剩余油墨经过长时间的放置很容易结皮、发稠、变质,最后不能使用,因此,一定要精确计算专色油墨的调配量,以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用以下公式可精确计算出油墨用量:Q=M×N×A×DQ:油墨用量M:油墨损耗系数一般为1.15N:印刷纸张数量A:每张纸的印刷上墨面积D:每张纸的印刷上墨厚度。

印刷厂油墨调配操作规程

印刷厂油墨调配操作规程

印刷厂油墨调配操作规程印刷是一门技术含量高的工艺,其中油墨的调配是印刷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印刷厂必须建立油墨调配操作规程。

本文将重点介绍印刷厂油墨调配的流程、注意事项和规范,以期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效率。

一、调配前准备工作1.1 准备正确的原材料:调配油墨所需的原材料包括油、颜料、树脂等。

印刷厂必须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并进行相应的验收。

1.2 检查设备状态:印刷厂要保证调配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搅拌机、称量仪等。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精确的称量和混合。

二、调配操作流程2.1 原材料称量:根据产品的要求和配方表,按比例准确称量所需的原材料。

称量时要注意保持清洁,防止不同原料的混合和交叉污染。

2.2 混合搅拌:将准确称量的原材料按照配方表的要求,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和搅拌。

搅拌时间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控制,确保混合均匀。

2.3 调整粘度和颜色: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油墨的粘度和颜色。

要注意控制调整剂的用量,避免过度添加导致油墨性质不稳定。

2.4 过滤处理:将调配好的油墨进行过滤处理,去除杂质和颗粒,保持油墨的纯净度。

2.5 保存和标识:将调配好的油墨存放在适当的容器中,做好标识,以便后续使用。

三、注意事项和规范3.1 严格执行配方:印刷厂在油墨调配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配方表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调整配方和原材料的比例。

3.2 注意个人防护:印刷厂工作人员在调配油墨时应戴好防护手套、口罩和护眼镜,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3.3 清洁操作环境:调配油墨的操作区域要保持清洁,防止灰尘和杂质污染油墨。

3.4 定期检测:印刷厂应定期对调配好的油墨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油墨的稳定性和印刷效果。

通过建立油墨调配操作规程,印刷厂可以有效地控制印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规范的调配流程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减少错误和失误,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定期的质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印刷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印刷油墨配方技术

印刷油墨配方技术

印刷油墨配方技术
在选材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印刷品的特性和需求,选择相应的原材料。

例如,对于需要长时间耐久的印刷品,可以选择具有良好耐久性的树
脂和颜料;对于需要快速干燥的印刷品,可以选择具有良好干燥性的稀释
剂和添加剂。

比例控制是指控制各种原材料的混合比例,确保印刷油墨具有良好的
性能和稳定性。

不同原材料的混合比例对印刷油墨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混合比例都会导致油墨的质量下降。

在比例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印刷油墨的配方和需求,精确地控制
各种原材料的比例。

可以通过实验和测试的方法,不断调整比例,直到达
到理想的结果。

同时,需要对比例控制进行持续监测和调整,确保印刷油
墨的质量和性能的稳定。

印刷油墨配方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印刷质量和效率。

随着印刷技术
的不断进步和需求的多样化,印刷油墨的配方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通过合理的配方技术,可以制备出更适应不同印刷需求的油墨,提高印刷
品的质量和效果。

总而言之,印刷油墨配方技术在现代印刷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不
仅决定了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还直接影响到印刷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通过合理的选材和比例控制,可以制备出更适应不同印刷需求的油墨。


着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需求的多样化,印刷油墨配方技术也在不断地创
新和改进,为印刷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印刷专色油墨调配方法

印刷专色油墨调配方法

印刷专色油墨调配方法
印刷专色油墨调配那可是个技术活!就好比厨师做菜,得有精确的配方和手法。

首先,收集所需的原色油墨,这就像准备食材一样,可不能马虎。

确定好要调配的专色后,根据经验和配方逐步加入不同的原色油墨。

哇塞,这过程不就像在玩色彩魔法吗?那可得小心翼翼,一点一点地加,万一加多了可就麻烦啦!
调配的时候要注意啥呢?颜色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呀!你想想,要是调出来的颜色和客户要求的不一样,那不是白忙活了吗?所以得仔细对比标准色样。

还有啊,油墨的质量也得把关,不好的油墨调出来的颜色能好看吗?
安全性方面呢,油墨可不能随便乱放,要是不小心弄洒了,那可糟糕啦!得放在安全的地方。

稳定性也很重要哦,调出来的油墨不能今天一个样,明天又一个样吧?那可不行!
那专色油墨调配有啥应用场景和优势呢?比如说在包装印刷上,独特的专色能让产品更吸引人的眼球。

这就像给产品穿上了一件漂亮的外衣,能不吸引人吗?而且专色的准确性高,颜色鲜艳持久,比四色印刷可厉害多啦!
我给你讲个实际案例吧。

有一次,一个客户要求印一批高档礼品盒,用了专色油墨调配的颜色,那效果简直绝了!盒子一出来,那颜色鲜艳得让人眼前一亮,客户高兴得不得了。

这就说明专色油墨调配得好,真的能让产品大大加分。

印刷专色油墨调配真的超棒,能让印刷品变得更加精彩。

只要用心去做,一定能调出满意的颜色。

印刷墨水常用成分及调配方式

印刷墨水常用成分及调配方式

印刷墨水常用成分及调配方式本文将介绍印刷墨水的常用成分以及调配方式。

印刷墨水是一种用于印刷和标记的重要材料,它的成分及比例的选择对印刷效果至关重要。

常用成分印刷墨水通常由以下几种成分组成:1. 色素:色素是墨水中的色彩来源,有机颜料、无机颜料和颜料化合物都可以用来作为色素。

选择合适的色素能够确保墨水具有鲜明的色彩和良好的光稳定性。

2. 溶剂:溶剂用于将色素溶解开并帮助扩散和润湿印刷材料。

常见的溶剂包括水、醇类、酮类和醚类。

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保证墨水的流动性和印刷质量。

3. 油墨树脂:油墨树脂是墨水中的粘结剂,用于将其他成分固定在一起。

树脂的选择直接影响墨水的附着力和耐水性。

常见的油墨树脂包括丙烯酸酯树脂、酮醇树脂和聚酯树脂等。

4. 添加剂:添加剂是用于调节墨水性能和改善印刷效果的物质。

常用的添加剂包括消泡剂、流平剂、增稠剂和防结剂等。

调配方式要获得理想的印刷效果,需要正确调配墨水的成分及比例。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调配方式:1. 根据打印需求选择色素的种类和颜色。

不同的色素具有不同的色彩属性和耐光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 根据印刷材料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溶剂。

某些印刷材料对水溶性墨水更为适合,而另一些则对油性墨水更为适合。

3. 根据印刷设备和工艺选择合适的油墨树脂。

不同的设备和工艺对油墨树脂的要求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 根据印刷效果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添加剂。

消泡剂可以防止墨水在印刷过程中产生气泡,流平剂可以改善墨水的表面平整度,增稠剂可以调节墨水的粘度,防结剂可以防止墨水固化后产生结块。

总之,正确选择印刷墨水的成分及调配方式对于获得高质量的印刷效果非常重要。

在选择成分时需考虑色彩、耐光性和附着力等因素,灵活使用溶剂、油墨树脂和添加剂可以对墨水性能进行精确调控。

油墨调色方法范文

油墨调色方法范文

油墨调色方法范文油墨调色是指根据特定的颜色要求,将原始油墨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以达到所需的颜色效果。

油墨调色主要应用于印刷和绘画领域,通过调整油墨的颜色和浓度,能够获得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

油墨调色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1.墨水法: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油墨调色方法。

首先选取一种基础颜色的原始油墨作为基点,然后逐渐加入其他颜色的原始油墨,通过不断调整比例,直到达到目标色彩。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先在白纸上滴上基准墨水,然后用刮刀将其他颜色的油墨滴在基准墨水上,通过观察混合的颜色来进行调整,直到达到理想的色彩。

2.联合法:这种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颜色的原始油墨混合在一起,在配方中按照比例加入。

联合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利用不同颜色油墨的优势,获得更加丰富的色彩。

常见的调色方法有渐变、叠加、局部调和等。

3.减色法:减色法是指通过减少其中一种原始油墨的用量,来达到调整颜色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通过减少过多的其中一种颜色来平衡整体色调。

通常是选定一个基准颜色,然后减少其他颜色的用量,使得整体的色彩更加和谐。

4.墨量法:这种方法是通过调整油墨的浓度来改变颜色效果。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油墨的浓度,从而改变色彩的深浅。

墨量法的优点在于可以灵活调整颜色的亮度和饱和度。

5.墨粉法:这种方法是将颜料以粉末的形式加入到油墨中,通过控制墨粉的用量和种类来达到调整颜色的效果。

墨粉法可以制作出更加细腻和透明的颜色效果,适用于一些特殊的艺术绘画和印刷需求。

无论使用哪种调色方法,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颜色。

在开始调色前,最好确定好要达到的颜色效果,以免盲目调配。

2.注意比例和顺序。

在调色过程中,需要准确掌握各种原始油墨的比例,以免出现误差。

此外,颜色的混合顺序也会影响最终的调色效果,一般建议从较浅的颜色开始添加。

3.留下备案。

在调色过程中,应该记录下实际使用的原始油墨种类和比例,方便以后复制和调整。

4.小心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油墨调配技巧
印刷油墨调配技巧:在印刷过程中,无论是何种方式印刷,也无论是多色或单色印刷,印刷前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油墨颜色的调配,因而经常要进行油墨颜色的选择与调配。

油墨颜色的调配是印刷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色彩真实再现与否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及市场空间占有率,在一些上规模的企业,不仅有专门的调配师,而且应该要做到最好的让客户满意。

下面为您讲解一下如何通过油墨色彩的调配技巧,来提高油墨的质量:
配色原理
任何一个彩色均由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特性表示,因而在配色过程中必须考虑上述三个因素。

尽管理论上说黑色是光线的完全吸收,但黑墨仍然具有光泽。

油墨是颜料(色粉)与树脂连结料研磨而成的。

颜料的粒子周围包裹着一层近乎透明的树脂油,这层树脂油对光线具有折射及反射作用,因而我们能感觉到黑墨印刷在基材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光泽。

颜料通常占油墨成份的8-35%,它的用量大小决定着油墨的浓度,对油墨影响作用很大,如油墨的相对密度、透明度、耐热性、耐光性和对化学药品的耐抗性等。

在油墨配色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印刷工艺、墨层厚度、印刷基材等条件来决定所用油墨,在选择油墨时,要考虑油墨本身光泽、色相、着色力、遮盖力。

1光泽:光泽既可以用仪器测量,亦可以凭肉眼判断,通常在配色过程中,仅凭肉眼观察。

光泽实际上指的是油墨印刷样受光照射后,向同一个方向反射光线的能力大小的程度,其直接影响印刷的外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同时,在选择油墨时要分清油墨本身是亮光、半光还是哑光型油墨,也应该考虑是否是同一样油墨,如里印油墨或表印油墨。

必须为同一种油墨调配,避免混合错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色相是颜色的基本特征,用于质的区别。

配色时,首先要考虑色相是否一致,其检
3测方法通常是通过刮样纸刮色或者进行模拟印刷,凭人的眼睛对标准和试样进行观察比较。

4遮盖力是油墨遮盖其底色的程度。

遮盖力越好则其透明度越差,透明度高低影响着油墨套色的效率及受印刷基材影响的程度。

5着色力是表示油墨浓度高低的一种方法,其测定是以一定量的油墨再加入一定倍数量的标准白油墨冲淡混合后,再与标准样比较,着色力强弱反映该墨混色程度影响着印刷薄膜厚度。

通过颜色鉴定(刮色纸刮色试验),可以比较油墨试样与标准样在光泽、色相、遮盖力三个方面的差异。

具体方法如下:在鉴定纸左上角放标准油墨,右上角放配色油墨,用刮刀在与刮色纸近乎垂直的角度用力展平薄敷部分和以倾斜角度轻力快速展开厚敷部分。

待油墨表面干燥后,可在薄敷部分观察油墨色相,在黑带部分鉴定油墨遮盖力、透明度;在厚敷部分判断两者之间光泽的差别并观察整个颜色外观,通常黑色及彩色油墨采用白刮色纸,而白墨则采用黑刮色纸。

观察色样时最好在白天室内间接光源下进行比较,不宜被阳光直射。

晚上观样时,推荐使用色评价用荧光灯管和色温度5000±200~K也可使用自制混合光源:3支6500K400W日光灯管,2支20W蓝荧光灯管,6支100W钨丝灯将其固定在专用罩内即可,主要是便于观察色样。

配色的注意事项
6仔细观察色样,特别注意观察被印基材,从基材粗糙与光滑反射程度来选择油墨。

例如,油墨印刷在光滑反光极强的铝板或易拉罐上,选择透明性高的油墨,将有助于大大增强油墨的金属光泽。

7选择配色所需的油墨时,尽可能避免混合过多油墨,尽量使用接近于标准色及由单一颜料制成的油墨,配色使用色墨过多,离标准色越远,则亮度越差,混合出来的颜色哑光程度越高,不可能借配色来调制原色,所以说配色时能用两种混配,就不用三种,越少越好。

8要特别注意油墨着色力。

如果所选用油墨浓度不够高,不论怎样拼配,也无法达到标准颜色浓度。

9需要加入白、黑墨时,应特别注意所加入的分量及称量的准确性,在所有油墨中,白墨的遮盖力特强,加入过多,不但会冲淡颜色,同时也会阻止底材反光程度。

不过对于印刷凹凸不平基材如尼龙布、纸板,为了保证印品外观最好印刷一层作为底色的白色。

由于黑墨的着色力特强,稍不慎,而加入过多,就需要加入相当多其它色墨来调整颜色,因而造成浪费,因此需特别注意。

10制作淡色油墨时,应从墨膜透光程度判断其应加入多少白墨或者调墨油(冲淡剂)进行调色。

绝对不允许把溶剂(稀释水)用于冲淡颜色,溶剂加入过多,不但会影响印刷性能,而且也会破坏油墨结构,造成颜料与树脂油分离,出现沉淀或者大大地降低油墨的光泽及亮度。

深色与浅色油墨的调配
油墨的调配可分为深色油墨及浅色油墨的调配。

所谓深色油墨的调配是指仅用原色油墨进行
调配而不加任何冲淡剂,调配时根据印刷需耗的油墨量,并以色彩分析确定的主色墨和辅色墨及其比例,将主色墨和辅色墨一起调和均匀。

深色油墨的调配分单色、间色、复色3种。

单色指由一种原色油墨调配而成。

间色指由二种原色油墨调配而成的。

而复色指由3种原色油墨相混合调配而成的。

凡是加入冲淡剂调配而成的墨称浅色油墨。

调配时注意三点:
11用白墨不用稀释剂;
12调色时以白墨为主,往白墨中加入少许色墨;
13选色应准确,如下:
粉红:以白为主,略加桃红,荧光桔红
玉色:以白为主,略加中黄,荧光桔红
米色:以白为主,略加枯色、中黄、微黑
淡蓝:以白为主,略加中蓝
湖蓝:以白为主,略加孔蓝
灰色:以白为主,略加孔蓝、淡黄
银灰:以白为主,略加银浆、黑墨
雪青:以白为主,略加淡红、品蓝
肉色:以冲淡剂为主,略加透明桔红、中黄
象牙色:以冲淡剂为主,略加中黄、孔雀蓝、桔红。

如何提高墨膜的光泽
14在颜色浓度允许范围内加入适量调墨油;
15在印刷薄膜表面涂层罩光油或者调墨油;
16增加油墨透明度,选用透明度高油墨或加入适量调墨油,利用光滑,反射力强,基材的反射增加光泽:
17防止基材表面吸附,合理改进基材印刷面的光滑程度;
注意印刷环境的温度、湿度,在湿度高、温度低的情况下,进行塑料凹版印刷时,由于溶剂挥发速度快,吸收墨膜周围热量而造成该处空气中水蒸汽急剧冷凝,使印刷墨膜表面形成雾气,致使墨层失去光泽。

在梅雨季节中,要特别注意控制印刷环境的温度与湿度,保证良好的印刷效果,通常室温在21-23%最好,湿度控制在40%为宜,这都有助于色彩的真实再现。

特殊颜色的制作
18金、银墨制作:采用调墨油加入适量金粉、银粉搅拌均匀即成。

要注意选择合适细度的金粉及银粉,同时也要选择合乎该印刷基材的调墨油,还要在印刷时才配制,以防止该墨因旋转时间过长而出现沉淀及分层,金墨也可使用银粉和透明黄色及调墨油进行混合制作。

19珠光油墨:珠光颜料与合适比例的高透明性的墨或调墨油混合均匀即成。

油墨的遮盖力强,可以会丧失珠光效果。

20夜光油墨:油墨具有吸收光能后在一定时期内再放光的效果,因而往往能在夜晚发光。

故称为夜光油墨或者磷光油墨。

通常将夜光颜料分散在透明性高的调墨油中,搅拌均匀即可。

以上各种油墨都不能研磨金墨、银墨研磨会损坏研磨设备,珠光、夜光、油墨研磨会破坏表面或晶体结构,丧失应有的效果。

塑料印刷的调色
21印墨调色应尽可能采用油墨厂生产的色相相同的定型油墨,定型油墨的色彩度要比用二个颜色的油墨调色的彩度高;
22若要用12种油墨配色,应尽量利用颜色接近的定型油墨为主进行调配;
23配色时,应尽量减少油墨的品种,因为配色的油墨品种越多,消色比例愈高,会降低墨色的明度和彩度,故能用两个颜色能调配得来的就不用三个;
24塑料薄膜是非吸收性材料,不能用稀释剂来冲淡色墨,应加入白墨来冲淡;
25不同厂家,不同品种的油墨不混用。

这会影响白墨的光泽、纯度和干燥速度的。

综上所述,调配油墨颜色时,必须认真把握好每一关口,才能调配出好的色彩来。

文章来源:/mosha-mo/youmo-tiaopei-jiqiao.html 薄膜之家<>-中国最佳薄膜行业信息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