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第一章第一次课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课堂

- 标题: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堂第一部分:引言1. 介绍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背景和内容本教材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特点。
其中第一课堂作为开篇,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引入第一课堂的主题和内容第一课堂以生活和教育相关的内容为主题,通过朗读课文、识字句、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生活、感悟生活、感悟情感。
第二部分:第一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意义3. 分析第一课堂的教学目标第一课堂旨在通过情感教育、学习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语文学习。
4. 探讨第一课堂在语文教育中的意义第一课堂不但是一个语文课,更是对学生情感、品德、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养感受、感悟、表达情感的能力。
第三部分: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5. 介绍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首先围绕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生活展开,通过这些生活体验,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还包括一些简单易懂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如识字句的学习等。
6. 探讨第一课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第一课堂注重学生参与,采用情境模拟、启发式教学、情感体验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地进行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第四部分:共享第一课堂的教学案例和实践经验7. 共享成功的第一课堂教学案例可以引用一些优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功应用第一课堂的案例,具体描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8. 总结第一课堂的实践经验从教师的角度,总结第一课堂的教学经验,包括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给其他教师以借鉴。
第五部分:结语9. 总结第一课堂的意义和价值在结语中再次强调第一课堂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指出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格。
10. 展望第一课堂的未来发展针对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实践经验,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总结,让第一课堂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1 Lesson1 Hello!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1 Lesson1 Hello!一、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教授以下内容:1.了解英文问候语“Hello”。
2.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重点是听和说。
3.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
二、课程安排时间内容5分钟课前导入10分钟观看视频10分钟学习新词汇15分钟语音练习15分钟听力训练10分钟课堂练习5分钟课堂总结三、课程教学1. 课前导入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通过唱歌、跳舞、快乐学英语等方式引入课程内容。
在过程中可以使用“Hello”这个单词进行问候和打招呼。
2. 观看视频教师可以观看英文视频,本次课程教学推荐使用“英语天天学”等视频资源。
在视频中呈现一些有趣的场景,帮助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的氛围。
3. 学习新词汇本课程重点是学习单词“Hello”,关键是如何发音。
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或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Hello”这个单词的发音,让学生尝试跟着发音。
4. 语音练习通过学习新词汇的发音,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逐一练习英文发音。
帮助学生纠正发音上出现的错误,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 听力训练在本节课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英文问候语“Hello”和回答语的录音,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
提醒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语速,从而更好的理解英文意思。
6. 课堂练习在本节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游戏或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单词“Hello”的记忆。
例如构建角色扮演等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7. 课堂总结整堂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以对上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同时告诉学生要加强语音练习,并要求学生在下一次的课堂上复习所学的内容。
四、教学小技巧1.教师可以运用教育科技手段,互动幻灯片、视频资源等方式进行互动教学。
2.在学习时,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互动游戏和活动,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3.教师可以巧妙地融入“英语习惯用语”或者“地道用语”等内容,让学生逐渐进入地道英语环境。
五、学习小结本课程主要教授英文问候语“Hello”,并通过不同的教育科技方式,带领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的氛围,通过互动游戏和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英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及自学习惯。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课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课《三年级上册语文》是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材,共有15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对应的课文和配套的阅读、默写、拼音、词语解释等练习。
其中第1课是《尽情地活动》。
《尽情地活动》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朋友们在学校的操场上尽情地活动和玩耍的故事。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篇课文。
课文开头,作者感慨地说:“小朋友,你们一定都出来跑过吧!”这是因为小朋友们爱玩、爱运动,他们总是喜欢在操场上尽情地奔跑、跳跃、追逐。
在操场上,小朋友们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活力和快乐,享受自由的时光。
课文中描写了小朋友们丰富多彩的活动。
他们可以一起踢足球、打篮球,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培养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
他们也可以玩传球游戏、站成一排,体验团队之间的默契和配合。
另外,小朋友们还可以进行各种有趣的活动,例如:跳绳、玩飞盘等。
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小朋友们的身体,还增强了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课文还介绍了小朋友们在操场上跳背心舞的场景。
小朋友们穿着各种鲜艳的背心,在操场上跳起欢快的背心舞。
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活动,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无限的乐趣。
文中还提到了小朋友们的口号:“康康熊快快快,快乐大操场。
”这是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的口号,通过这样的口号,小朋友们表达了对快乐和运动的向往。
他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活动。
《尽情地活动》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小朋友们在学校操场上尽情地活动和玩耍的场景。
课文以字数不多,但内容丰富有趣,真实地反映了三年级小朋友们的活动状态和精神面貌。
这篇课文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小朋友们可以了解到操场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游乐场,是他们展示活力和快乐的地方。
同时,也可以培养小朋友们关爱他人、团队协作的意识,通过集体活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总之,三年级上册语文书中的《尽情地活动》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的描写,让小朋友们了解到操场上的活动和玩耍是多么的快乐和有意义。
同时,也能够通过这篇课文培养小朋友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身体素质。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6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6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19个词语。
2、边默读边思考,体会文中一些语句蕴含的情感,并抄写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的幸福生活,感受各民族间的和谐美好。
教学重点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了解民族小学学生的幸福生活,感受各民族间的和谐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1、出示词语“民族”,认识吗?读一读。
师: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2、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民族小学”。
3、出示课题,齐读。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民族小学在哪儿?这个学校里有哪些民族的小学生?民族小学和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5、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6、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生字词读准确没有。
7、再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把刚才小朋友没读准确的地方多读几遍。
8、分成四个大组分段读课文。
9、幻灯片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同学们把课文读正确了,你们看:这就是课文里的生词,你还认识他吗?自由读,齐读。
去掉拼音再读词语,同桌读,请小老师教读,乱序齐读。
10、幻灯片出示生字,词语咱们读得很好,离开词语,这些生字你认识吗?11、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字?小结评价:12、你是怎么记住它的?13、同学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字,这12个字也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这些字在田字格里怎样摆放才会美观、漂亮,自己仔细观察1分钟再说一说。
14、在这12个生字中,你认为哪几个字最难写最复杂,提出来。
(师指导范写“戴、舞”)15、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钢笔,在作业纸上把“戴、舞”各写一个。
三年级上册课堂笔记。第一课

课堂笔记:三年级上册第一课
一、导入部分
介绍本课的主题:我们的学校。
通过展示学校照片、视频,引起学生对学校的兴趣和回忆。
二、课文学习
1. 学校的构成
学校由教室、操场、图书馆、洗手间等部分组成。
教室是学习的地方,操场用于体育活动,图书馆提供阅读材料,洗手间供学生使用。
2. 学校的设施
学校有各种设施,如电脑室、音乐室、美术室等。
这些设施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3. 学校的规则
学生需要按时到校,遵守校规,尊重师长。
学生在学校应该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三、练习与活动
让学生画出自己的学校,标注各个部分和设施的名称。
分组讨论:在学校里,哪些事情是我们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四、总结与作业
总结本课学到的关于学校的知识。
作业: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你在学校的一天。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课堂笔记框架,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增补和调整。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1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
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
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
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三年级上册第一课课件

04
课堂互动与实践环节
小组讨论与分享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课文内容进行 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感受。
分享交流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分享讨论成果 ,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提出建议。
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再现课文情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景模拟
模拟课文中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角色的情感和行为,培养共情能力。
重点词汇与句型讲解
01
总结词
突出重点、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02 03
重点词汇
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包括“毛茸茸”、“敏捷”、“跳跃”等形容词 和动词,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和造句的形式,让学生掌握这些词汇的用法 。
重点句型
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句型包括比喻句和描述句,如“小狐狸毛茸茸的,像 一团红色的小火球”、“小松鼠敏捷地在树枝上跳跃”,教师可以引导 学生模仿这些句型进行造句练习,巩固语言基础。
教师讲授课文背景和知识 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 容。
讨论法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 流观点,加深对课文的理 解。
练习法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 能力。
评估与反馈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 估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 估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完成时间及提交方式说明
完成时间
请学生在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并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提交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班级群或学校网站等渠道提交作业,并注明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同时,教师也会在课后及时批改作 业,并给予学生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06
总结与展望
三年级英语第一册第一课

三年级英语第一册第一课课程名称:三年级英语第一册第一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悉英语字母和音标。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英语单词和短语。
3. 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内容:1. 字母学习:Aa,Bb,Cc,Dd,Ee,Ff,Gg,Hh,Ii,Jj,Kk,Ll,Mm,Nn,Oo,Pp,Qq,Rr,Ss,Tt,Uu,Vv,Ww,Xx,Yy,Zz。
2. 音标学习:/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3. 单词学习:book,pen,pencil,ruler,bag,school。
4. 简单的对话练习。
教学步骤:Step 1: 热身活动(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英文歌曲或儿歌,让学生跟着唱。
2. 教师和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问候和交流。
Step 2: 字母学习(15分钟)1. 教师展示字母卡片,让学生认识并记住每个字母的发音。
2. 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每个字母的发音。
3. 教师将字母卡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字母排序练习。
Step 3: 音标学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音标卡片,让学生认识每个音标的发音。
2. 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每个音标的发音。
3. 教师将音标卡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音标排序练习。
Step 4: 单词学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单词卡片,让学生学习每个单词的发音和意思。
2. 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每个单词的发音。
3. 教师将单词卡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单词排序练习。
Step 5: 对话练习(10分钟)教师和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单词和句型进行交流。
例如:- What's your name? - My name is...- How are you? - I'm fine./I'm good./I'm well.- 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 - My favorite color is...-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 My favorite food is...Step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回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双头订书机是有什么组合成的?
这两个例子都说明,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新事物。
将两个相同的事物进行组合,从而产生新事物,这是一种发明方法,我们将它命名为同物组合创新法。
领读同物组合创新法的概念。(将两个相同的事物进行组合,从而产生新事物的发明方法)
四巩固新课
2.省事玻璃擦:将几块毛巾组合在一起制作而成,有视频,可供参考。
(二)其他例子
电灯泡与电灯泡同物组合,发明了长寿灯泡
柜子与柜子组合,发明了组合柜
绣花针与绣花针组合,双尖绣花针
思考与探究:
通过观察与思考,能列举出生活中运用同物组合创新法发明的例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运用同物组合创新法进行发明创造的乐趣。
2感受动手制作完成的喜悦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同物组合创新法(两个相同事物组合)的概念。
2通过观察与思考,能列举出生活中运用同物组合创新法发明的例子。
3动手制作潜望镜。
3制作步骤
七课堂总结
1这节课学习什么方法?列举了哪些例子?
2动手制作了什么东西?
3运用了哪些材料?
二1手抓
2烫手,脏
3筷子
一根竹棍和一根竹棍进行组合,得到筷子
一个订书机和一个订书机进行组合,得到双头订书机
学生发挥
同物组合创新法
筷子,双头订书机
熟悉教师,熟悉课程。
记住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用真实的发明故事作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同时增强发明创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2)听故事回答问题
3讲授新课
(1)举例
一个订书机和一个订书机进行组合,得到双头订书机
(2)概念:同物组合创新法就是两个相同的事物进行组合,从而产生新事物的发明方法。
4巩固新课
(1)学生举例
(2)思维转转转,或观察乐园,或找不同(位置也可放在导入新课前)
5课堂小结
6动手制作
(1)观看视频
(2)熟悉材料
听故事回答问题,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复习本节课学习内容,检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反思的能力。
八其他参考资料
(一)发明故事
1.筷子:大约在三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开始使用筷子。其实,在使用筷子之前,我们的祖先同样地经历了一个用手抓饭吃的过程。不过,刚煮熟的食物很烫手,祖先们根本没办法用手抓取。那时,因为没有金属器具,而兽骨短小,很脆,加工起来很不容易,所以不得不随地折取一些草茎木棍帮助拿取食物,于是,祖先就随手采摘细竹和树枝来捞取熟食。筷子的原型逐渐出现。从现在筷子的外形来看,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即使经过4000余年的发展,其原始性依然无法改变。
第二个要求,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我们对上课表现好的同学会进行奖励。奖励的方式是,老师会在表现好的同学的课本上盖上一个印章,累积到一定数目后,老师就发给你们相应的奖励物品。同时,每个月老师会评选出我们班表现好的同学,并发给他的爸爸妈妈一份喜报。所以大家一定要努力争取!
二 引入新课
发明故事——筷子(课外)
三教学难点:
1通过观察与思考,能列举出生活中运用同物组合创新法发明的例子。
2动手制作潜望镜。
四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
五教具:PPT、演示潜望镜、卡纸、平面镜、尺子、铅笔
六课时: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简案
1组织教学
(1)上课问好
(2)自我介绍
(3)上课规则和要求,奖励制度
2导入新课
(1)发明故事——筷子(课外)
下面,请大家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看看还有哪些事物是运用了同物组合创新法发明出来的?
五思维转转转
一只猴子每分钟你能掰一个玉米。在果园里,一只猴子5分钟能掰几个玉米?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发明方法的?
2我们列举了哪些运用这一发明方法发明出来的例子?
六动手制作——潜望镜
1展示制作成品
2熟悉材料
首先我们看一下制作潜望镜需要哪些材料:卡纸、平面镜、尺子、铅笔
回答问题:
1祖先最早是如何吃饭的?
2最早的吃饭方式有什么缺点?
3祖先发明了什么工具来解决问题?
三讲授新课
筷子就是我们祖先在无意中将两根棍子组合起来而发明出来的,我们生活中很多其他物体也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物品组合在一起发明而来的。比如说大家看看这个——双头订书机
好啦,下面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下前面包括发明故事在内,老师列举的两个例子:
3上课规则、要求
首先老师介绍一下上发明创造课的要求。要求就两个,很简单,大家都能做到。
第一个要求,每次上课,同学们一定要带齐课本,灵感记录本,学习文具,以及动手制作的工具箱。这四件物品是我们成为发明家的得力助手。下面老师来介绍一下这四位小助手。第一个小助手是课本,课本就是我们上发明创造课要用的教材,语文课有语文课本,数学课有数学课本,我们发明创造课有我们的发明创造课本。第二个小助手是灵感记录本,灵感记录本是用来记录同学们的创意和灵感的。平时无论是在发明创造课上,还是在其它时间里,只要同学们有有关发明创造的想法,就要及时记录下来,记录在灵感记录本上。老师会定期的查看你们的记录本。对于你们好的想法,我们会帮助大家申请专利的。学习文具是我们文具盒里面的用品。动手制作工具箱里面装有我们每节课动手制作的材料和工具。所以每次课,大家一定要记得带上这四位小助手,跟着老师一起去发明的世界游玩。
三年级上第一章第一次课
———————————————————————————————— 作者:
———————————————————————————————— 日期:
ﻩ
第一章同物组合创新法(1)——两个相同事物组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同物组合创新法的概念。
2通过观察生活和动手制作潜望镜,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3)制作步骤
7课堂小结
(二)教学详案
案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1 上课问好
同学们好,欢迎大家进入我们发明创造课的强化本学习。进入我们强化班学习的你们,离成为小发明家更近一步了。
2自我介绍
我是**老师,今后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这门全新的课程——发明创造课。课堂上,老师不仅会培养大家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教大家学习发明创造的方法,还会教大家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玩具,提高大家的动手制作能力,在玩中学习发明知识,在玩中进行发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