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上岗证考试大气计算题习题
环评计算题

需熟练掌握的公式一、大气部分:1、等标排放量计算公式:(导P33)9010⨯=iii C Q P (m 3/h) Q i —单位时间排放量,t/h ; 记住<2.5×108和≥2.5×109为界。
平原取上限,复杂地形取下限。
2、源强计算公式:(技P38、技P125) Q SO2=G ×2×0.8×S ×(1-ηs ) Q 烟尘=G ·A ·ηA ×(1-η)Q i (kg/h )= Q N ·C i ×10-6Q N —废气体积流量,m 3/h ;(常用引风机风量) 3、烟气抬升高度公式:有风,中性和不稳定条件:(1)Q h ≥2100KJ/s ,且ΔT ≥35K 时: Q h =0.35P a Q v ΔT/T s , ΔT=T s -T aU n n H n Q H h1021-⋅=∆ ,n 0、n 1、n 2根据地表状况(分农村或城市远郊区、城市及近郊区两种情况)及Q h 取值(≥21000kJ/s ,2100≦Q h <21000 kJ/s 且ΔT ≥35K 两种情况)而不同。
(2)当1700KJ/s <Q h <2100KJ/s : ⊿H=⊿H 1+(⊿H2-⊿H 1)( Q h -1700)/400其中⊿H 1=2(1.5V s D+0.01 Q h )/U-0.048( Q h -1700)/UU n n H n Q H h10221-⋅=∆ (3)当Q h ≤1700KJ/s ,或者ΔT <35K 时:U Q D V H h S /)01.05.1(2+=∆有风稳定条件:UTdz dQ H ah 3/13/13/1)0098.0/(--+=∆静风和小风:8/34/1)0098.0/(50.5-+=∆dz dQ H Tah4、污染源下风向轴线浓度公式:)2exp()0,0,(2ze z y H U Qx c σσσπ-= 排气筒下风向最大地面浓度:122)(P H U e Q X e m mC⋅⋅⋅⋅=π距排气筒距离X m (m):)/21(12212/12ααααλ--⎥⎥⎦⎤⎢⎢⎣⎡+⎥⎥⎦⎤⎢⎢⎣⎡=H e m X He —排气筒有效高度。
环评大气计算题第1套

1、某建设项目拟建厂址于城市近郊区,为新建项目,在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经计算确定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建成后主排气筒排放CH4的源强为30kg/h,排气筒高度为92m,地面平均风速为2.8m/s。
已知该地区云量为3/2,且太阳高度角h0≤15,经计算有效源高为122.4m,大气混合层高度为750m。
试预测,项目投产后,在6h取样时间下,下风向630m处地面轴线浓度增加值。
2、某建设项目拟建厂址于城市近郊区,为新建项目,在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经计算确定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已知宜兴市的地理位置为北纬31°07′,东经119°31′,Ω=7.29×10-5。
建成后主排气筒排放CH4的源强为32kg/h,排气筒高度为102m,地面平均风速为2.5m/s。
已知该地区大气稳定度为D类,经计算有效源高为122.4m。
试预测,项目投产后,在12h取样时间下,下风向1150m处地面轴线浓度增加值。
环评上岗证计算题个人整理

一、水计算题:1、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E=19440m3/d,BOD5(E)=81.4mg/L,河流水环境参数值为QP=6.0m3/s,BOD5(P)=6.16mg/L,B=50.0m,H =1.2m,u=0.1m/s,I=0.9‰,K1=0.3/d,试计算混合过程段(污染带)长度。
如果忽略污染物质在该段内的降解和沿程河流水量的变化,在距完全混合断面10km的下游某断面处,污水中的BOD5浓度是多少?解1: L= 2463m答:混合过程段(污染带)长度为2463米。
解2:C0= (CPQP+CEQE)/(QE +QP)= (6.16×6.0+81.4×19440/3600/24)/ (19440/3600/24+6.0)=8.88 mg/LC=C0 exp(-kx/86400u)=8.88 exp(-0.3×10000/86400×0.1)=6.28 mg/L答:距完全混合断面10km的下游某断面处,污水中的BOD5浓度是6.28 mg/L。
2、某污水特征为QE=19440m3/d,CODCr(E)=100mg/L,河流水环境参数值为Qp=6.0m3/s,CODCr(P)=12mg/L,u=0.1m/s,Kc=0.5/d,假设污水进入河流后立即与河水均匀混合,在距排污口下游10km的某断面处,河水中的CODCr浓度是多少?解:C0=(100×19440/24/3600+12×6.0) /(19440/24/3600+6)=94.5/6.225=15.2 mg/LC= 15.2 exp(-0.5×10000/86400×0.1)=15.2×0.579=8.52 mg/L答:距排污口下游10km的某断面处,河水中的CODCr浓度是8.52 mg/L.3、用均值法、极值法、内梅罗法计算表中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Si值。
环评上岗证考试计算题汇总

1、SO2排放量计算:2(1) G BS Dη=⨯⨯⨯-G:排放量,kg/h;B:燃煤量kg/h S:煤的含硫量% D:可燃煤的比例% η:脱硫率% 2、燃煤烟尘排放量:(1)Y B A Dη=⨯⨯⨯-Y:烟尘排放量B:燃煤量A:煤的灰分含量% D :烟尘占灰分的比例% η:除尘率%例题:1、城市某工厂锅炉耗煤量6000kg/h,煤的硫分1%,水膜除尘脱硫效率15%,SO2排放量:Q=6000×1%×80%×2×(1-15%)=81.6kg/h=22667mg/s2、某工厂建一台蒸发量的燃煤蒸汽锅炉,耗煤量为500t,引风机风量为15600m3/h,全煤的含硫量0.2%,可燃硫占全硫量的百分比为81%,脱硫设备的二氧化硫去除率为75%,请计算SO2的排放浓度。
解:500000*0.2%*81%*2*(1-75%)3、一工厂,年燃煤量100万吨,煤的含硫量0.98%,可燃硫占全硫量的88%,项目上脱硫设备后去除率45%,求项目二氧化硫产生量和排放量解:产生量(万吨/a):100*0.98%*88%*2 排放量:产生量*(1-45%)4、某厂一台锅炉(烟气量占灰分量的50%),除尘效率为85%,用煤量为5t/a,煤的灰分为25%,煤的含硫量为2%,求该锅炉SO 2、烟尘的排放量。
3、总量控制例题:1、某工厂年排废水200万吨,废水中COD 220mg/L 排入三类水域,采用的废水处理方法COD去除率50%,三类水体标准为100mg/l。
请提出该厂COD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并说明理由。
解:思路:万吨转吨104;mg转吨10-9;升转吨10-3,水密度为1g/cm3,1吨水=1000千克水=1立方米水=1000升水1、处理前COD排放量:200×104×103×220×10-9=440吨/年2、处理后排量:440×(1-50%)=220吨/年3、若达标则排放量为:200×104×103×100×10-9=200吨/年则总量控制建议指标≤200吨/年此处若处理后的排放量<达标排放量,则总量控制指标选取处理后排量;解:思路:万吨转吨104;mg转吨10-9;升转吨10-3,水密度为1g/cm3,1吨水=1000千克水=1立方米水=1000升水1、处理前COD排放量:200×104×(220×10-9/10-3)=200×104×220×103×10-9=440吨/年。
环评技术导则大气习题

环评技术导则-大气习题1、【单选】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存在形式分为()。
A.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B.颗粒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C.基本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D.直接污染物和间接污染物2、【不定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污染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本污染物是指GB3095 中所规定的基本项目污染物B.其他污染物是指除基本污染物以外的其他项目污染物C.基本污染物包括TSP、PM10、PM2.5D.基本污染物包括NOX、O3、CO3、【单选】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下列情形不属于非正常排放的是()。
A.生产过程中开停车(工、炉)情况下的污染物排放B.生产过程中设备检修情况下的污染物排放C.污染物排放控制达不到应有效率等情况下的排放D.事故状态下的污染物排放4、【不定项】在大气环境监测中,下列属于短期浓度的有()。
A.小时平均质量浓度B.日平均质量浓度C.周平均质量浓度D.月平均质量浓度5、【不定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建设项目排放的S02 年排放量≥500t/a 时,评价因子应增加二次污染物PM2.5B.当规划项目排放的NOx 年排放量≥500t/a 时,评价因子应增加二次污染物PM2.5C.建设项目排放的NOx 和VOCs 年排放量之和≥2000t/a 时,评价因子应增加O3D.当规划项目排放的NOx 和VOCs 年排放量之和≥2000t/a 时,评价因子应增加036、【单选】报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评价等级计算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i=Ci/C0i*100%中关于C0i 的取值不正确的说法是()A.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1h 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B.项目位于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应选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相应1h 平均质量浓度的一级浓度限值C.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大气导则附录D 中的浓度限值D.对仅有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可按2 倍折算为1h 平均质量浓度限值7、【单选】某新建城市快速路包含1.2km 隧道工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按项目()计评价等级。
2011-12环评师考试大气环境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真题

2011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大气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风景名胜区需建设采暖锅炉.锅炉燃料为天然气,经估算模式计算,其排放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标率(Pmax)为8.0%.根据《环埭影吶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咱评价工作等级为(B)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2、、某焦化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经佔算模式计算出的地面质量浓度达标限值10%,所对应最的远距抹D10%见下表,该项目的大气环埯影响评价范围为(D)A.边长6000m的矩形B.边长5900m的矩形C.边长6900m的矩形D.边长8000m的矩形3、某小区一期工程己配备燃煤供热锅炉,现拟建二期工程新增2t/h燃气锅炉,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祚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二斯工程环评至少应调查的污染源是(A)A.二期工程污染源B.一期、二期工程污染源C.一期、二期工程污染源及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现有污染源D.—期,二朋工程污染《及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在建污染源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IL作等级力一级时,PM10监测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D)A.冬季监測五天有效数据B.冬季、夏季分别监测五天有效玫据C.冬季监测七夭有效玫据D.冬季、夏季分别监测七天有效敉据5、根据《环境彩响评价技术导則大气环境》,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说法正确的(C)A.气象观测资枓的调査耍求与污染物抹放情况无关B.气象观测资料的求与调査的气象观测姑位置无关C.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査耍求与评价区域地表特征有关D.气象观测资料的凋奔要求与评价区域污染源分布有关6、某山区项目于2011年开展环评工作,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距最近的地面气象站(平原站)60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符合要求的气象观测资料是(B)A.2005年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B.2010年12月~2011年1月在评价区补充观测的地面气象资料C.2000-2010年的平均气温D.2000-2010年的风向玫瑰图7、根据《环境影晌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项目,不厲于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内容的是(A)A.年平均温度日变化B.年平均风速月变化C.年平均风频月变化D.季小时平均风速日变化8、某新建汽车制迭项目,大气环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内有居民点、学校、纺织厂、乳品厂。
环评上岗证计算题个人整理

一、水计算题:1、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 E=19440m3/d,BOD5(E)=81.4mg/L,河流水环境参数值为Q P=6.0m3/s,BOD5(P)=6.16mg/L,B=50.0m,H =1.2m,u=0.1m/s,I=0.9‰,K1=0.3/d,试计算混合过程段(污染带)长度。
如果忽略污染物质在该段内的降解和沿程河流水量的变化,在距完全混合断面10km的下游某断面处,污水中的BOD5浓度是多少?解1:L= 2463m答:混合过程段(污染带)长度为2463米。
解2:C0= (C P Q P+C E Q E)/(Q E +Q P)= (6.16×6.0+81.4×19440/3600/24)/ (19440/3600/24+6.0)=8.88 mg/LC=C0 exp(-kx/86400u)=8.88 exp(-0.3×10000/86400×0.1)=6.28 mg/L答:距完全混合断面10km的下游某断面处,污水中的BOD5浓度是6.28 mg/L。
2、某污水特征为Q E=19440m3/d,CODCr(E)=100mg/L,河流水环境参数值为Qp=6.0m3/s,CODCr(P)=12mg/L,u=0.1m/s,Kc=0.5/d,假设污水进入河流后立即与河水均匀混合,在距排污口下游10km的某断面处,河水中的COD Cr浓度是多少?解:C0=(100×19440/24/3600+12×6.0) /(19440/24/3600+6)=94.5/6.225=15.2 mg/LC= 15.2 exp(-0.5×10000/86400×0.1)=15.2×0.579=8.52 mg/L答:距排污口下游10km的某断面处,河水中的CODCr浓度是8.52 mg/L.3、用均值法、极值法、内梅罗法计算表中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Si值。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多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收集的高空常规气象资料有()。
A. 探空数据层数B. 每层的高度,气温C. 探测时间D. 日照时数2.(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关于固废焚烧烟气中二噁英控制措施说法正确的是()A. 控制入炉物料含氯量B. 燃烧温度高于1200度C. 减少烟气在400-600度温区的滞留时间D. 在脱酸设备和除尘器之间喷入活性碳粉3.(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关于纵向离散系数DL与横向离散系数My说法正确的有()。
A. 断面完全混合均匀长度主要取决于MyB. 同一河段同一流态下,DL与My呈反比C. DL反映由于断面流速不均导致的分散混合能力D. My反映由于紊动扩散及垂向流速不均导致的分散混合能力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列关于声环境功能区监测,说法错误的是()。
A. 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每次至少进行一昼夜24h的连续监测,得出每小时及昼间、夜间的等效声级和最大声级B. 监测应避开正常工作日C. 用于噪声分析目的,可适当增加监测项目D. 4类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设于4类区内第一排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交通噪声空间垂直分布的可能最大值处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恒定流指河流()恒定时的形态。
A. 底坡变化B. 断面形态变化C. 上下游水边界均匀D. 走向6.(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A. 天然黏土层是否连续稳定B. 地下水埋深C. 填埋场区域是否位于活动中的断裂带D. 包气带渗透系数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目前,国内外用垃圾、污泥、人畜粪便等有机废物制造堆肥的工厂,绝大多数采用()。
A. 低温堆肥法B. 厌氧堆肥法C. 绝热堆肥法D. 好氧堆肥法8.(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关于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说法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平方
常用大气环境标准
解题: 解题: (3)位置 b 等效 a x=a(Q- x=a(Q-Q1)/Q=aQ2/Q 式中: 等效排气筒距排气筒1距离; 式中:x-等效排气筒距排气筒1距离; 排气筒1至排气筒2的距离; a-排气筒1至排气筒2的距离; x=35*(7.9-3.1)/7.9=21.3m。 x=35*(7.9-3.1)/7.9=21.3m。 等效排气筒在a 等效排气筒在a和b的连线上,距离排气筒a 的连线上,距离排气筒a 21.3m的位置 的位置。 21.3m的位置。
常用大气环境标准
解题: 解题: 排气筒: (2)对c排气筒:h=110m Qc=Q100*(h/100)2=170*(110/100)2=205.7kg/h Q=190kg/h 因此c排气筒SO 排放速率达标。 因此c排气筒SO2排放速率达标。
பைடு நூலகம்
常用大气环境标准
解题: 解题: 排气筒: (3)对b排气筒:h=27m hmax=30m hmin=25m Q30=25kg/h Q25=15kg/h Q27=Q25+(Q30-Q25)*(h27-h25)/(h30-h25) Q27=15+(25-15)*2/5=19kg/h =15+(25Q=26.3kg/h 因此b排气筒SO 排放速率不达标。 因此b排气筒SO2排放速率不达标。
15m 25m 50m 2.6kg/h 15kg/h 39kg/h 20m 4.3kg/h 30m 25kg/h
………… 100m 170kg/h
常用大气环境标准
解题: 解题: 排气筒: (1)对a排气筒:h=12m Qc=Q15*(h/15)2=2.6*(12/15)2=1.664kg/h Qc=1.664*50%=0.882kg/h Q=1.6kg/h 因此a排气筒SO 排放速率超标。 因此a排气筒SO2排放速率超标。
评价工作等 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80%, Pmax≥80%,且 D10%≥5 km 其他 Pmax<10% 或 D10%<污染源距厂 界最近距离
一级
本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一级
常用大气环境标准
例题: 例题: 某企业三根排气筒,编号分别为a 某企业三根排气筒,编号分别为a、b和c, 高度分别为12m 27m、110m, 12m、 高度分别为12m、27m、110m,排放的污染物为 排放速率分别为1.6kg/h 26.3kg/h、 1.6kg/h、 SO2,排放速率分别为1.6kg/h、26.3kg/h、 190kg/h,分析各排气筒排放的SO 是否达标? 190kg/h,分析各排气筒排放的SO2是否达标? 排放标准如下: SO2排放标准如下:
常用大气环境标准
解题: 解题: =15m, =25m,d=35m, ha=15m,hb=25m,d=35m,d<ha+hb, 所以需按等效排气筒进行达标论证分析。 所以需按等效排气筒进行达标论证分析。 (1)等效速率 Q=Qa+Qb=3.1+4.8=7.9kg/h (2)等效高度 1 2 sqrt((h h=sqrt h=sqrt((ha*ha+hb*hb)/2)=20.6m h = (h1 + h22 )
评价工作等 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80%, Pmax≥80%,且 D10%≥5 km 其他 Pmax<10% 或 D10%<污染源距厂 界最近距离
二级
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练习题: 练习题: 解答: 解答: 对于污染物B (1)对于污染物B Ci=0.21mg/m3,C0=0.25mg/m3 Pi=Ci/C0=0.36/1.0 ╳100%=84% D10%>5km
常用大气环境标准
例题: 例题: 某企业厂区内有两根排放二甲苯的排气筒, 某企业厂区内有两根排放二甲苯的排气筒, 编号分别为排气筒a和排气筒b 排气筒a 15米 编号分别为排气筒a和排气筒b。排气筒a高15米, 排气筒b 25米 两根排气筒距离35 35米 排气筒b高25米, 两根排气筒距离35米,污染 物排放速度分别为3.1kg/h 4.8kg/h。 3.1kg/h和 物排放速度分别为3.1kg/h和4.8kg/h。分析进 行达标排放论证时, 行达标排放论证时,是否需按等效排气筒进行 考虑?如果需要,等效排气筒的排放速率、 考虑?如果需要,等效排气筒的排放速率、等 效高度分别为多少?确定等效排气筒的位置。 效高度分别为多少?确定等效排气筒的位置。
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练习题: 练习题: 污染物A的环境标准值为1.0mg/m3,污染物B 污染物A的环境标准值为1.0mg/m 污染物B 的环境标准值为0.25mg/m 的环境标准值为0.25mg/m3。请确定本项大气评价 等级。 等级。
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练习题: 练习题: 解答: 解答: 对于污染物A (1)对于污染物A Ci=0.36mg/m3,C0=1.0mg/m3 Pi=Ci/C0=0.36/1.0 ╳100%=36% D10%=5km
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练习题: 练习题: 某项目环评中使用SCREEN3模式计算自不同排 某项目环评中使用SCREEN3模式计算自不同排 SCREEN3 放源排放的污染物A和污染物B的落地浓度见下表。 放源排放的污染物A和污染物B的落地浓度见下表。
下风向距离( ) 下风向距离(m)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5500 污染物扩散计算结果, 污染物扩散计算结果,mg/m3 污染物A 污染物 0.1 0.15 0.23 0.31 0.36 0.34 0.26 0.29 0.13 0.10 0.08 污染物B 污染物 0.06 0.09 0.11 0.14 0.16 0.19 0.21 0.20 0.18 0.15 0.14
常用大气环境标准
例题: 例题: 某企业两根排气筒,编号分别为a 某企业两根排气筒,编号分别为a、b,高度分别 17m、28m,排放的污染物为SO 为17m、28m,排放的污染物为SO2,排放速率分别为 3.6kg/h、23kg/h,两排气筒相距离35m 35m, 3.6kg/h、23kg/h,两排气筒相距离35m,分析排气筒 排放的SO 是否达标? 排放的SO2是否达标? 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 判断各独立的排气筒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 (1)判断各独立的排气筒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 判断是否等效?如果不是,分别分析; (2)判断是否等效?如果不是,分别分析; 如果等效,计算等效高度和等效排速率; (3)如果等效,计算等效高度和等效排速率; 计算等效高度对应的排放标准,然后对比分析。 (4)计算等效高度对应的排放标准,然后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