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命题技术与测试研究
英语学科命题技术及改进建议

点评:此题原文中有三句话,但如果学生只听一句就可以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来,其他两句的设置的必要性就学要考虑。值得欣慰的是,2008年各地市中考试 卷中的图片质量都很不错,图示清晰、没有歧义、制作精美。
2. 听对话,选择最佳选项
各地大多数听力试题都较好地运用了听对话,选择最佳 选项这样的题型,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的听力水平。如:
效度都很好。但也发现有一些题目在命题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
但也发现有一些题目在命题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 不足,如: 案例 5
12. The man is looking for a ______. A. bank B. library C. hotel 13. The woman tells him to go there by________. A. car B. bus C. train 录音原文: — Excuse me, which is the way to the Garden Hotel? — The Garden Hotel? It’s a bit far from here. You’d better take a bus there. — Which bus shall I take? 点评:这段对话信息量比较单一,选项中也只有一个单词出自录音原文,其余 — You can take the No. 18 bus. (答案:12. C 13. B) 两个与原文毫无关系,这样的干扰项就不能起到干扰作用,学生在不理解对话的状
案例 4(漳州卷)
16. How long has Michael been in Zhangzhou? A. For Five days. B. For three days. C. For two days. (A) 录音原文: W: When did you come to Zhangzhou, Paul? M: I came here three days ago. W: What about Michael? 点评:这段对话非常短,但是所包含的信息却不少,选项中的词汇并不是命题人 凭空杜撰的词汇做干扰项,学生必须理解对话才能选出正确选项,这样的题目信度、 M: He came here two days earlier than I.
初中英语试卷命题要求与评价.doc

初中英语试卷命题要求与评价.doc初中英语试卷命题要求与评价篇一:初一英语试题评析和今后命题意见初一英语试题评析和今后命题意见备课组全体成员本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英语试卷总分120分,其中100分是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南昌市期中形成性测试卷,另外20分属于自主命题。
期中100分的形成性测试卷中的听力和写作得分率不够高,今后在课堂教学上要加强日积月累的长期强化训练。
其中20分的附加试卷就不堪入目,失分率极高。
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们对于试卷中的大部分内容都从未接触过。
比如附加试卷中的第一大题单项选择,总共十题,八题的知识点没学过,教过,如:系表结构,主谓一致,感叹句,情态动词must和can 的区别,加_ed和一ing的形容词的区别,on the radio 和on radio 的区别,a few 和a little 的区别,think up / of / about/ back的用法。
并且总共10小题共出现了27个生词。
因此,学生不会做,实属情理之中。
因此,初一英语备课组全体英语老师坚决拥护学校领导提出的“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的先进理念。
此理念实属“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差异,保护孩子的求知欲,,的科学,合理, 英明之举。
故,初一英语备课组全体英语老师恳请学校领导充分尊重红谷滩校区的学情现状,在今后的命题过程中,降低试卷难度,因为,成长需要肯定,教育需要等待。
初一英语备课组2014年12月附:初一英语期末考试需要考到下册Unit 4,接下来每单元进行一次测试,时间安排如下:单元考试时间命题人Unit 7 2014年12月9日傅裕Unit 82014年12月17日黄泳岚Unit 9 2014 年12 月26 日闵聿婕Unit 1 2015年1月4日倪丹Unit 2 2015年1月12日喻华华Unit 3 2015年1月19日傅裕Unit 4 2015年1月26日黄泳岚篇二:英语命题试卷分析英语命题试卷分析本试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听力题,第二部分是笔试题。
初中英语试卷命题理论与技术

七、初中英语测试题型的常见形式
3.完形填空的命题要求 (1)所选文章应主旨明确,大意清楚,有较好的连贯 性; (2)语言难度适中,题材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 (3)材料具有教育性、思想性、哲理性和趣味性。 (4)首句和末句没有空,且长度适当; (5)所删词语在文段中确实有上下文线索并且所删词 不相互牵制,造成错一个就会错另一个; (6)不宜把语言知识以外的其他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
十、初中英语试题的质量评估
1.有效性。 2.可信性。 3.可行性。 4.区分性。 5.教育性。
阁巷中学英语教研组学习资料
阁巷中学英语教研组学习资料
阁巷中学英语教研组学习资料
七、初中英语测试题型的常见形式
5.补全对话的命题形式 它是间接考查口语的办法,也可称为情景交际 运用、情景交际、交际运用、口语表 达等。形式包括差额选择、排序、填词、填句 子、看图完成句子等。
阁巷中学英语教研组学习资料
七、初中英语测试题型的常见形式
6.书面表达的命题要求 (1)所提供的信息要清楚、准确,要保证所有考生都能 正确理解题意和写作要求; (2)考查重点是考生表达思想、再现生活经历、描述事 物、发表观点的能力,而不是纯粹的语法知识和词汇 知识的掌握情况; (3)试题给考生提供的情景要真实可信,符合考生的年 龄特点,贴近考生的现实生活,尽量是考生曾经经历 过或观察到的事情; (4)不应该考查考生写作之外的能力; (5)给出的提示不能太多。 (6)评分标准中应降低语言错误的扣分力度。
常见形式:命题作文、写信、写请假条、留言、看图 作文等
阁巷中学英语教研组学习资料
八、初中英语试题命制的注意事项
1.测试名称要齐全,应写明县(市、区)、施测日期、 时间分配、满分值、另外全卷大题编号应该一致并且 小题编号应该是流水号。
初中中考命题研究教案英语

初中中考命题研究教案英语教学目标:1. 了解中考英语命题的基本原则和题型;2. 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3. 提高学生的中考英语备考能力。
教学内容:1. 中考英语命题原则;2. 中考英语题型及解题技巧;3. 备考策略。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引导学生关注中考英语考试的重要性;2. 提问学生对中考英语命题的了解程度。
Step 2:讲解中考英语命题原则1. 介绍中考英语命题的基本原则,如:公平性、科学性、规范性等;2. 解释命题原则在实际考试中的应用。
Step 3:分析中考英语题型及解题技巧1. 分类介绍中考英语题型,如:听力、单选题、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作文等;2. 讲解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如:听力技巧、单选答题技巧、完形填空解题步骤等;3. 分享实用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配以例题对技巧进一步解释,强化技巧的应用性、实用性。
Step 4:中考英语备考策略1. 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备考效果;2. 建议学生进行模拟试题练习,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节奏;3. 强调词汇量和语法的重要性,建议学生加强词汇和语法的复习。
Step 5:总结和反思1. 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中考英语命题原则和题型解题技巧;2. 反思自己的备考方法,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中考英语命题的理解程度;2. 课后收集学生的模拟试题练习成果,评估他们的备考能力;3. 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备考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指导。
教学资源:1. 中考英语真题试卷;2. 中考英语模拟试题;3. 相关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3.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初一英语命题设计方案及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下期安阳市第六十四中学初一英语命题设计方案及试卷分析一、试卷特点:1.试卷注重基础,体现灵活运用,难度和区分度恰当无偏题、怪题出现。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下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重点突出、覆盖面广;情景设置合理,避免了纯知识性的死记硬背题;词汇和语法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注重语感,灵活性强,突出语言形式向语言意义的转化。
2.试题从知识立意逐渐向能力立意转变。
加大了能力考查的比重。
试题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强调在特定的语境中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
适当增加了测试词汇量,加强能力检测。
如阅读理解考查的内容注重了对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
加大了对语言的熟练程度和深层次能力考查的力度。
如“阅读理解”部分注重了对归纳,推断和猜测整个句子等深层次能力的考查。
阅读材料贴近生活,同时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生动有趣,并富有思想性。
淡化语法,强调能力。
语法知识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和实践性。
纯知识性的试题的比例减少到最低限度,命题者通过设置不同的语境,把对语言知识的考查中心放到了根据上下文中和一定的语境中,让语法测试试题具有更积极和更现实的意义,能更多地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
3.书面表达难度控制合理。
书面表达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能力的空间,加大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力度,使试卷更具现实性。
书面表达题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要求学生要充分运用所学语言记录自己的真实情感,进一步体现了英语学科的交际性和工具性。
二、试卷分析本次期中考试,七年级英语试卷题量适度、难易适宜,试题大部分都是基础题。
从总体上说,试题出题范围很合适,适合七年级学情。
对学生来说,只要细心,就会得高分。
第一部分为听力部分第一题听力,满分为20分,得分率为60%,是本次考试失分最多的一道题,如听力IV,听对话,选答案,共5道小题,大部分学生只能做对一、两道题,究其原因,是学生听力训练少、考试经验不足所致。
中学英语命题研究报告

中学英语命题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在中学教育中,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命题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英语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理解和研究中学英语命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旨在进行中学英语命题的研究,分析命题的特点和策略,为中学英语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方案。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中学英语命题的特点和策略,探讨有效的命题方法,为中学英语教师提供指导方案,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学英语命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通过收集已有的中学英语试卷,并选择其中的命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然后,通过对命题中的题目类型、语言难度、思维层次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得出一些客观的结论。
接着,对一些命题高手进行访谈和观察,以了解他们在命题中的思维过程、策略和经验。
最后,将以上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4. 研究结果4.1 中学英语命题的特点通过对大量中学英语试卷的分析,得出以下中学英语命题的特点:•题目类型多样:中学英语命题涉及到听力、阅读、写作等多个方面,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完成句子、翻译等。
•语言难度适中:中学英语命题语言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进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考查内容全面:中学英语命题考查的内容全面,包括词汇、语法、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写作等多个方面,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
4.2 中学英语命题的策略通过对命题高手的访谈和观察,总结了一些中学英语命题的策略:•明确考查目标:在命题前要明确考查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和能力状况选择相应的命题内容和题型。
•合理组织题目:命题时要合理组织题目顺序和难度,使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完成。
•引导思考能力:命题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客观公正评分:在批改作文和主观题时要客观公正,遵循评分标准,既能够准确评估学生的英语水平,又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
中考英语作文命题技术分析

中考英语作文命题技术分析Title: Analysis of Techniques in Designing English Composition Topics for Middle School Entrance Exams。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English composition topics for middle school entrance exams, various techniques are employed to assess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These techniques aim to create engaging and thought-provoking prompts that allow students to demonstrate their abilities effectively. Inthis essay, we will analyze some of the common techniques used in crafting English composition topics for middle school entrance exams.One prevalent technique is the use of open-ended prompts that encourage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and ideas freely. For example, a prompt may ask students to discuss their views on a current social issue or to reflect on a personal experience. By allowing students to choose their perspectives and experiences, such prompts promotecritical thinking and creativity.Another technique is the incorporation of visual stimuli, such as images or videos, into the prompts. Visual stimuli not only make the topics more engaging but also provide additional context for students to draw inspiration from. For instance, a prompt accompanied by a photograph of a crowded city street may ask students to describe the scene or imagine themselves in the picture, sparking their imagination and descriptive skills.Furthermore, prompts may include elements of narrative or storytelling to stimulate students' creativity. For example, a prompt may present a scenario and ask students to continue the story or imagine themselves as one of the characters. By tapping into students' storytelling abilities, such prompts encourage them to think imaginatively and develop their narrative skills.Additionally, prompts may incorporate real-world tasks or problems for students to solve through writing. For instance, a prompt may present a dilemma or challenge andask students to propose solutions or express their opinions on the issue. By addressing real-world problems, such prompts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ir analytical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while also fostering a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Moreover, prompts may include element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uch as topics related to cultural diversity, global issues, or cross-cultural experiences. By exploring different cultures and perspectives, such prompts encourage students to broaden their horizons and develop empathy and understanding towards others.In conclusion, designing English composition topics for middle school entrance exams involves employing various techniques to create engaging, thought-provoking promptsthat assess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critical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By using open-ended prompts, visual stimuli, narrative elements, real-world task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examiners canensure that student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demonstrate their abilities effectively and showcase their uniqueperspectives and talents.This essay aimed to analyze the techniques employed in crafting English composition topics for middle school entrance exams. By examining the use of open-ended prompts, visual stimuli, narrative elements, real-world task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how these techniques contribute to creating engaging and thought-provoking prompts that assess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Through effective topic design, examiners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demonstrate theirabilities effectively and showcase their unique perspectives and talents.。
初中英语命题及分析

(三)试题具体特征
1、试题的选材体裁多样、题材丰富,具有较 好的思想性和教育性。这些特点在阅读理解、 完形填空和书面表达等试题上体现得更为突 出。 2、试题的技术质量普遍提高,尤其是单项选 择题,大多注重了语境化设计,基本上改变 了过去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考查对知识点机
械记忆的倾向。
3、试题配置基本合理,考查内容全面,试 题的效度较高。除了考查语言知识以外, 强调对语言技能的考查,尝试对文化意识 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查。
(2005)
17. — Tom, is this your dictionary? — No, it’s not . It’s David’s. A. yours B. mine C. his D. hers (2007)
17. I am Cindy Brown. You can call ____ Cindy.
29. Jake always makes us laugh, he is much than his brother.
A. fun B. funny C. funnier D. funniest (2007)
28. --I’m getting______. The jeans are too small for me. --I’m afraid you have to take more exercise every day. A. thinner B. heavier C. taller D. shorter (2008)
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具有法定的性质。 • 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 据。 • 课程标准是制定《学业考试说明》的基本 依据
以
《
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命题技术与测试研究
一、为什么要进行语言测试?
基于语言测试的目的和功能。
(一)语言测试的目的
全面测试考生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语言测试的功能
1 、诊断功能
了解已达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确定措施——设计目标
2 、反馈功能
肯定反馈——满足——强化积极性
否定反馈——焦虑——动因(阻力)
3 、定向功能
测验内容、评价标准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标准,从而左右学生努力的方向、学习的重点和时间的分配。
4 、证明功能
( 1)测试成绩或评价可以作为证明学生掌握程度、能力水平或学习水平的证据;
( 2)教育行政部门评价教师工作的依据;
( 3)教育科研人员判定某个教学改革计划是否有效的依据。
5 、教学功能
( 1)测试本身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
( 2)促使学生复习、巩固;
( 3)训练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语言测试的内容
主要参考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应级别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及相关附录。
如五级技能要求——听:
?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
?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记叙文,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
?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的方式做出反应;
?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
三、语言测试的种类
(一)按学习阶段来分
1 、编班测试
编班测试经常用于摸底测试,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入学水平,这样可对比历年学生的入学水平;第二种功能,就是把学生按不同水平分为不同班级;第三种功能是掌握学生的语言水平。
2 、随堂测试
随堂测试分量小、时间短、形式多样,可用于复习巩固本课知识,但是操作中需要长计划、分课安排,保证系统性。
3 、期中测试
期中测试是一种为了便于阶段性巩固的测试形式。
4 、期末测试
期末测试主要用于评价一学期的教学效果。
(二)按用途来分
1 、水平测试
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考虑之前是否学过,学了多少,如何学的,而是为了测试被试者是否达到了某种语言水平。
2 、成绩测试
与所学的课程直接相关,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可以依据课程内容或教材内容,也可依据课程目标。
3 、潜能测试
用来预示学生学习某种语言的潜力和天赋
4 、诊断测试
用来发现教和学的问题可以考查单个项目,也可综合考查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调整教学计划,进行个别指导。
四、试题设计的标准
(一)效度( validity)
效度就是测量的有效性,也就是看考试是否考查了想要考查的内容。
(二)信度( reliability)
信度指考试结果准确、稳定、可靠的程度。
要求由不同的评卷人阅卷,所得分数大致相同;同一个评卷人在不同时间阅卷,分数也大致相同。
(三)区分度( discrimination)
区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比较。
(四)实用性( practicality)
试题便于使用,试卷印制清晰醒目,措辞简洁、避免拼法错误或遗漏,尽量少涉及各种器材设备。
因为设备不一定处处都有,而且质量也不完全一样。
(五)影响( back-wash effect)
积极影响:发现问题,积极督促。
消极影响:考什么,学什么;不考就不学。
五、具体试题的命题技术
(一)命题总原则
1 、要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考查内容与标准
2 、要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 、要充分考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
4 、要选用真实、地道的语言素材,根据语言实际使用情形命题
5 、要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杜绝繁、偏、旧的试题,控制题量
6 、要根据试题的考查目的和考查重点,科学、合理地制定评分标准(二)具体题型的命题技术
1 、如何设计听力测试
( 1)考查的主要形式
①听对话选图;
②听对话或独白选择正确答案;
③听对话或独白记录关键信息。
( 2)考查的内容
①理解事实的能力;
②对对话背景、话题、地点、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等做出判断的能力;
③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的能力;
④获取并填写信息的能力。
( 3)命题技术
①要根据原文信息设计选项,主要针对关键信息设问;
②选项长度不宜过长,要适当均衡;
③题干应力求语言简洁、长度适宜;
2 、如何设计单项选择
( 1)题干的设计原则
①尽量不要在题干句首设空;
②题干应有一定的语境;
③题干应力求语言简洁、长度适宜;
④难易程度应与考生水平相适应。
( 2)选项的设计原则
①首先要保证答案的唯一性;
②选项应该基本符合语法规则;
③正确选项与干扰项的形式应基本一致;
④所有选项应该都能分别放入题干之中;
⑤每个选项确实都能起到干扰作用;
⑥选项的设计不应背离考查目标。
( 3)其他:避免常识类、脑筋急转弯的题
3 、如何设计完形填空
( 1)总的原则和要求?
在语篇层次上把握语言材料,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 2)考什么?
主要考查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①对文章上下文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②对词汇意义及用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③根据生活常识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④对惯用法和常用搭配的掌握能力。
( 3)命题技术?
①所选材料与《课标》要求相当,用于完形填空的文字材料应略低于阅读理解的材料;
②所选材料含有比较丰富的语言形式和紧凑的篇章结构;
③长度适当。
设空间隔通常在 5-8个单词的范围内,选文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设计完形填空题;
④文章首句和末句一般不宜设空;
⑤各类考点应均衡分布(词汇、上下文理解、篇章结构);
⑥考点侧重语篇的意义,而不是一味考查语法或句子结构;
⑦考点设计应考虑上下文的呼应关系
⑧设计考点时要避免某一小题的答案出现在文章的其他地方;
⑨其他:每小题只能有一个正确选项;正确选项和干扰项的外在形式特征要一致;干
扰项要起到一定的干扰作用。
4 、如何设计阅读理解?
( 1)考查什么
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常用体裁和不同题材的书面材料的能力。
( 2)主要体裁
主要有说明文、议论文、叙述描写、应用文等。
( 3)命题原则
①所选语言材料应具有教育性和思想性;
②试题应体现生活化、实用化的特征,逐步趋向真实性语言测试;
③组题方式应有所创新;
④题目的设计应该灵活多样。
( 4)考查内容
①具体信息;
②信息判断;
③主旨大意;
④词汇猜测;
⑤作者意图;
⑥逻辑推理;
⑦信息归总。
( 5)考查形式
①正误判断;
②多项选择;
③完成句子或文段;
④重新排序;
⑤简答;
⑥信息转化;
⑦匹配;
⑧摘要填空;
⑨完形填空。
( 6)命题技术
①阅读理解考查的重点是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要注意试题的科学性和答案的唯一性;
③要注意题目和阅读材料的关联性;
④应该尽可能避免带有否定的题干;
⑤阅读理解试题的选项应保持一致性。
5 、如何设计书面表达?
( 1)命题原则
①提供的信息要清楚、准确,保证学生都能理解题意和写作要求;
②考查重点是学生表达思想、再现生活经历、描述事物、发表观点的能力,而不是纯粹的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的掌握情况;
③试题提供的情景要真实可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
④不应该考查学生写作之外的能力;
⑤给出的提示不能太多。
( 2)考查技能
①叙事、说明与议论相结合,对人物或事件进行描述,并表达观点
②能根据图示或表格写出段落,并说明或发表看法
③能使用信件、日记、演讲稿等实用文体传达信息
④能描述系列图片,编写或续写简单的故事。
( 3)考查形式
有命题作文、写信、写请假条、留言、看图作文、多给出提示信息和参考词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