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校独立学院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研究
YOUR LOGO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研究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目录
01.
独立学院的 概述
02.
独立学院的 办学模式
03.
独立学院的 发展现状
04.
独立学院的 未来发展
05.
独立学院与 公办高校的 比较研究
独立学院的概述
独立学院具有独立 的法人资格,独立 进行招生、教学和 管理
独立学院的办学模 式主要有公办、民 办和混合所有制三 种
独立学院的毕业生 可以获得国家承认 的学历和学位证书
独立学院的特点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 独立学院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进行招生、教学和管理 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灵活多样,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合作办学 独立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普通高校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招生方式:独立 学院自主招生, 公办高校统一招 生
师资力量的比较
独立学院:教师 队伍年轻化,具 有创新精神,但 经验相对不足
公办高校:教师 队伍稳定,经验 丰富,但可能存 在思维僵化问题
独立学院:教师 流动性较大,可 能影响教学质量
公办高校:教师 流动性较小,有 利于教学质量的 稳定和提升
专业设置的比较
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
02
独立学院的办学理念
创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注重实践:强调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国际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 作,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特色发展:突出办学特色, 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
独立学院的办学体制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

2020年(发展战略)我国独立学院规范化发展探析

2020年(发展战略)我国独立学院规范化发展探析

(发展战略)我国独立学院规范化发展探析内部学习用视野2009年第42期(总第42期)2009年5月12日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发展规划处主办我国独立学院规范化发展探析2O世纪9O年代以来,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满足社会对接受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要,我国部分省市的壹些公办普通高校陆续建立了以民营机制运作的二级学院。

这类二级学院和原有普通高校下属的二级学院存于明显的区别,如其招生分数通常低于公办高校本科的录取分数线,学生入学则需要按壹定的培养成本缴纳学费。

由于二级学院依托了普通高校本部于教学、管理、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又具有灵活性的民办机制,因而发展较为迅速,仅仅数年,这种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就已遍布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见表1)。

表1独立学院于全国的分布情况(截止2007年4月4日)办学地区独立学院数(所)排名(前10) 办学地区独立学院数(所)排名(前10)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www.edu.cn)国家教育部从保证二级学院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于2003年4月发布了《关于规范且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若干意见》将以民营机制运作的二级学院统称为独立学院,对试办独立学院的基本原则、独立学院的基本办学模式和运作机制、试办独立学院的基本要求、独立学院的办学者及其办学责任、申办独立学院的基本程序等等作了具体规定,要求各地清理原有二级学院(分校)。

《若干意见》发布后,全国有半数省、市、区对当地的二级学院进行了清理、整顿,以独立学院名义重新报批或申请新办的独立学院达到200多所。

截止2007年4月4日,全国各地区独立学院总体规模为318所。

本文拟对独立学院规范化发展的问题作些探讨。

壹、独立学院关联政策法规评析及其未解难题(壹)对独立学院关联政策法规的评析表2列出了和独立学院发展关联政策法规的演进历程。

通过这壹政策法规沿革历程,我们能够大致见出我国独立学院发展中存于的核心问题,以及政府对待包括独立学院于内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试论我国独立学院的发生、发展与前景

试论我国独立学院的发生、发展与前景

试论我国独立学院的发生、发展与前景独立学院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富有发展活力、能够较好地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发展特点的高等教育创新模式。

它的发生、发展不是偶然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及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必然。

独立学院的出现,拓展了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空间,提高了本科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贡献。

可以预料,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进一步促进独立学院的快速而又规范化的发展,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有效推动高等教育多途径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标签]独立学院发生发展前景战略选择经过短短几年的实践,全国各地已经涌现出一批办学质量高、深受社会各界欢迎的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的出现,拓展了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空间,提高了本科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形势,可以预料,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进一步促进独立学院的快速而又规范化的发展,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效推动高等教育多途径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独立学院的出现乃历史发展之必然众所周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从精英教育阶段跨越到大众化教育阶段。

2002年全国高等院校在校生已达1600万人,比1999年扩招前净增860多万人,整整翻了一番。

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公办大学的潜力已经充分发挥,容量已经接近饱和,部分高校甚至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然而,根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将达到3 300万在校生的总规模,就是说,还要翻上一番。

而从本科教育来看,假定招生比例仍保持占总招生人数40%的低水平,到2020年本科生的总量也将比目前净增680万人。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多年来,“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使我国政府的教育财政负担非常沉重。

我国独立学院发展历程回顾及未来展望

我国独立学院发展历程回顾及未来展望
有 限。 国的社会力量办学起步于上世纪 8 我 O年代 , 19 年 , 到 9 9 民办 高校 的数量仅 占全国高校总数的 1 %; 次。 . 其 9 民办高等教育办学层 次定位低、 教育资源有 限 、 办学质量不高 , 绝大多数 的民办高校定位 在大专层次。
独立学 院是在特殊 的背景下产生 的新生事物 , 是一种新 的办学
级学 院过渡而来的。 公立 民办二级学院发展很快 , 由最 初东部沿海浙江等几个省市
体制。由于抓住 了高等教育迅速 扩张 的两个核心要 素 “ 质量与投 入” 独立学院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并快速发展起来 。在发展 的不 同 , 阶段 , 独立学 院出现 了不 同的问题 , 针对这些问题 , 教育部发布了相 应 的文件进行规范引导 , 确保独立学院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
级学院的发展态势 , 育部经过认真研究后认为 , 教 先不着急下结论 ,
19 年 , 9 9 为了贯彻第三次全 国教育 工作会 议精神 , 落实科教兴 国战略, 国家作 出扩大招生的决策 。据教 育部提供 的数据显示 , 我 国普 通高等学校本 专科 的招 生人数从 1 9 年 的 14 6 99 5 . 万增 长到 8
扩招 过快的问题上作用不大。这与 民办高等教育 的 自身条件以及
机制和办学模式方面 , 指出 : 独立学 院要一律采用民办机制 ; 试办 试 办独立学 院要一律采 用新 的办学模式 , 并且提 出“ 独立”独立学 八 :
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 本办学设施 , 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
社会公信度有关。首先 , 民办高等教育的起 步晚、 规模小 、 经济实力
逐渐 向全 国蔓延。随后 , 湖南、 吉林 、 广西 、 云南 、 河南和湖北等省也
相继建立 了自己的公立民办二级学院。 12积极规范引导阶段 .

独立学院的发展及新形势下的改革前景

独立学院的发展及新形势下的改革前景

独立学院的发展及新形势下的改革前景作者:李伟来源:《科技视界》 2012年第29期李伟(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化生系山东聊城252000)【摘要】经历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独立学院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按照教育部第26号令的要求,将在2013年完成全国所有独立学院的审查,对考察验收合格者发放办学许可证使其成为真正独立的学院,其他独立学院则需另寻出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发展;改革前景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Reform Under the New Station for Independent Institutes【Abstract】Independent Institutes have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fter quickly development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Before 2013,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will investigate all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s and the qualified ones will obtain the licenses to run the school, while the others need to seek other ways.【Key words】Independent institute;Development;Prospect of reform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它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

1独立学院的发展背景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进行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连续几年的扩招使得当时公办高校基本饱和,但受质量和规模的限制以及社会概念的影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在当时并不是特别大。

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

一、独立学院发展的历史阶段从独立学院创办至今,我国独立学院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1995之前的理论酝酿阶段,1995—2003年的尝试阶段,2003—2008年的独立规范阶段,2008年至今的提升完善阶段。

这四个阶段的划分,以教育部出台的代表性政策文件为依据。

(一)理论酝酿阶段(1995年之前)我国高等教育长期滞后,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民群众上大学的愿望。

改革开放以后,民办高等教育恢复办学,但是,由于当时我国的经济基础较弱,资本集聚能力较低,加上政策限制等原因,导致社会对民办高校的投入不足,民办高校大多依靠学费积余,滚动发展,速度缓慢,成长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高等教育理论界引入国外经验,提出发展独立学院的设想。

印度的附属学院制度得到了国内理论界的关注。

印度大学的附属学院制度是效仿英轮敦大学而形成的。

1857年印度最先成立3所大学,即加尔各答大学、孟买大学和马德拉斯大学,这几所大学自己不进行教学,只接纳本地区或邻近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为自己的附属学院。

由这种模式开始,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印度衍生了大量的附属学院。

到目前为止,印度高等教育机构已经达到18000余所,而其中绝大部分是附属学院,真正的大学只有370多所,附属学院成为印度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主要力量,在推进印度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功不可没。

大学依靠其掌控的学位颁发权,对其附属学院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进而保障其教学质量。

很多学者认为,印度附属学院的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供我们参考。

从1995年开始,我国很多学者撰文介绍印度附属学院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引入附属学院的做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二)尝试阶段(1995--2003)1995年,已办三年的I~t}II电影电视艺术进修学院与四川师范大学合作,成立了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这被公认为我国最早的独立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成立后,管理较为规范,教育质量较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支持。

探索独立学院发展之路,打造知行合一质量品牌

探索独立学院发展之路,打造知行合一质量品牌

探索独立学院发展之路,打造知行合一质量品牌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的前身是2000年9月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并于当年以新的办学机制试办的“湖北大学武昌分校”,教学资源与湖北大学共享,办学层次为本科。

2002年8月,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武昌分校改建制为湖北大学二级学院,并更名为“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2003年4月教育部8号文件下发后,由湖北大学与湖北天兴科教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办学,成立了董事会,建立了学院领导班子,实行了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2004年2月教育部在对各地批准试办的独立学院进行清理后,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被予以确认为符合8号文件要求的独立学院。

学院设有5系1部,开设有 23个本、专科专业;专、兼职教师153人,专任教师队伍中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77人;2004年底在校本、专科生3 345人。

5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困难,励精图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探索以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独立学院的规律,摸索了一些办学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学院的建设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初步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找准培养目标定位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我们确立了既符合湖北大学要求,又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办学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改革、创新机制为动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办学水平和增强综合办学实力为根本目标,努力寻求符合学院自身实际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谐发展之路,办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在上述思想指导下,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规模适度,特色突出,重在应用,服务地方”的办学方针,明确了用5-10年的时间,把学院建设成为在省内有一定影响、办学特色鲜明的独立学院的发展目标。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我们确立了培养“基础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服务于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

江苏省独立学院发展演进和转设探索

江苏省独立学院发展演进和转设探索

公关论坛江苏省独立学院发展演进和转设探索文/邱添 王星然摘要:独立学院在特定历史时期解决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要,缓解了高校扩建过程中资金紧张的问题,为我国高等教育作出重大贡献。

江苏作为教育强省,从1993年至今,独立学院经历了初步建设期,规范管理期和转设期,2020年5月以来,独立学院的转设工作迫在眉睫,本文对江苏省独立学院发展演进进行梳理,并对平稳转设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独立学院;发展演进;转设探索引言1998年,全国第一所独立学院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在江苏创办,江苏省独立学院已经走过25年的发展历程。

从1993年至2021年,为规范化管理独立学院,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江苏省独立学院由逐步扩大办学规模为主的外延式发展逐步转向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

在江苏省独立学院的发展演进过程中,经历了初步建设期,规范管理期和转设期3个阶段,独立学院转设主要涉及管理体制的变革,转设过程中并无现成经验可以借鉴,面对新问题,新挑战,只有不断探索才能保障独立学院的健康转设。

一、江苏省独立学院发展演进过程(一)1993-2003初步建设期1993年,国家教委发布《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对民办高等学校的办学方针,设置的标准,如何进行评议和审批,如何变更和调整做出规定。

在此基础上,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以及高校急剧扩张的资金短缺问题,江苏省各个母体高校与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资源合作,创办了23所独立学院。

此时独立学院学制四年,无论是毕业证书还是学位证书都与母体高校相同。

这些独立学院大多以 “校中校”的形式存在,特殊的身份使得其存在产权不清晰,管理不规范,属性模糊等问题[1]。

(二)2003-2016规范管理期教育部印发教发〔2003〕8号文件《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独立学院应具有八个独立,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填报《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校独立学院发展历程
一、高校扩招潮下独立学院应运而生 (2)
二、野蛮生长乱象频发 (4)
1、第一轮整治效果不佳 (4)
2、第二轮整治严格要求有所成效 (4)
3、后续转设效果不佳 (5)
三、盖棺定论走向落幕 (6)
9月16日,港股上市的民生教育发布公告,其间接持股的滇池公司与滇池学院、云南大学签署《关于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转设事宜的协议》,约定三方一致同意滇池学院向教育部申请转设,转设后滇池学院成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大学,滇池学院为此向云南大学支付补偿款总计人民币2.8亿元。

自1999年中国第一所独立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以来,21年间高校独立学院一路走来发展坎坷,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转设只是其中一个缩影。

一、高校扩招潮下独立学院应运而生
1998年10月,经济学家汤敏向中央提交了建议书《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次年6月,经过一系列准备后,高校大扩招正式启动。

但此时高校的经费来源依旧存在巨大问题,高等教育生均经费1999-2005年间逐年下降,高校办学存在巨大压力,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创办独立学院成为一条可行路径。

1999年,由浙江大学与杭州市、浙江省邮电管理局联合创办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