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纲要上编综述共44页文档
近代史纲要上编综述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 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 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 器。
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反对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超党性”的虚伪态度,它公开 申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服务的,明确宣布要把 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最终解放全人类作为自己的奋斗 目标。 纵观人类历史,尽管曾经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理论、 学说,但没有一种理论能与马克思主义相媲美,没有 一种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如 此巨大的影响,对改变世界面貌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 尽管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不断遭受各种诽谤、攻击、 谩骂,但马克思主义真理如燧石一样,越敲击越放出 耀眼的光芒。ຫໍສະໝຸດ 四、怎样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课?
1、教学方法 (1)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外自学为辅。 (2)以老师讲授为主,以学生讨论为辅。 (3)以专题讲授为主,以系统学习为辅。
2、上课具体要求
(1)思想上要重视 (2)课前预习教材 (3)认真听课记笔记 (4)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5)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旷课
3、成绩评定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 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 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 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 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 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美 国的大学普遍开设美国总统制、美国宪法、 欧洲政治思想、美国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政 治与社会制度、民主问题等必修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 上篇综述

第五个基本特征:
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 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
第六个基本特征:
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 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 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为什么说封建的中国逐步变 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列强在华经济势力加强 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 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一 个质的概念而不是量化的 概念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 个基本特征: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
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 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 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为什么说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 半殖民地的中国?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
为什么说封建的中国逐步变 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洋纱、洋布等商
品在中国大量倾销,逐渐使中国的农业与手 工业分离,从而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 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资 本主义的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破产的 农民、手工业者流入城市,成了产业工人的 后备军。一批中国官僚、买办、地主、商人 开始投资兴办新式工业。中国开始出现了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国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 社会了。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灿烂的古代文明
1.古代的物质文明 四千多年前,是传说中的黄帝、盐帝、尧、舜、 禹时代。公元前21世纪开始形成王朝国家,早期的 王朝是夏、商、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 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后经历秦、汉、三 国、晋、南北朝、 秦 隋、唐、五代、宋夏辽 始 轩 皇 辕 金、元、明、清等朝代。
上编综述

“西方划时代的发明是以‘海洋’代替‘草原’,作为全世界交往 的主要媒介。西方首先以帆船,然后通过轮船利用海洋,统一了整 个有人居住的以及可以居住的世界。” ——汤因比
英国使团在热河觐见乾隆皇帝。
1792年英王任命马戈尔尼为大使,率一支七百人的船队,借乾隆 83岁寿辰之际来华。
乾隆皇帝的诏书
• “天朝抚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 奇珍异宝,并不贵重。尔国王此次赍进各 物,念其诚心远献,特谕该管衙门收纳。 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 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尔之正使等 所亲见。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 办物件。是尔国王所请派人留京一事,于 天朝体制既属不合,而于尔国亦殊觉无益。 特此详晰开示,遣令该使等安程回国。”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 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以及
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
■ 中外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的联合统治; ■ 封建剥削制度仍占据优势;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已产生,但不是主要形式; ■ 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端不平衡; ■ 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举世少见。
三、近代中国的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古希腊文明发源于地中海的希腊地区,其繁荣依靠的是它在地 中海沿岸的的对外贸易。地中海是内海,它不像大洋那样波涛 澎湃,更适于人类航行,于是孕育了海洋文明,也可以叫做 “蓝色文明”。这种文明对后来的欧洲产生了巨发展,以及造船和航行技术的进步, 贵族和商人们不满足于仅仅在地中海沿岸国家进行贸易,开始鼓励航海 家去探险发现新的大陆,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新航路的开辟”。从此欧 洲人走出了地中海,走向了更广阔的大洋,形成了新的世界文明——资 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性的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
穿鼻洋海战图:1839年9月28日,英军在 穿鼻洋海面炮击清军水师巡逻船。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完整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上编:综述】Q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1)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Q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4)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上编 综述

宋代纳税图
上图: 上图:牛耕砖画 甘肃嘉峪关出土) (甘肃嘉峪关出土)
第四,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 经产生,并在政治、 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 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 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 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 部分与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三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复杂的阶级状况 地主阶级 外国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官僚资产阶级
农民阶级
工人阶级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一)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一 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最主要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第六, 第六,在资本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 (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 ,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 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 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 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 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 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 义侵略的扩大, 义侵略的扩大,帝 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 深而逐渐形成的。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深而逐渐形成的。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而且在 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区有所差别。在某些时期, 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区有所差别。在某些时期, 中国的某些地区甚至沦为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 地。
《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来自康有为严复孙中山
革命是被迫的选择 “要革命的, 这时可以革了,过 了这时没有命了! 了这时没有命了 ! ”
上编综述

上编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广东商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 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发展缓 慢,力量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 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 第五,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 不平衡。 • 第六,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 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上编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广东商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 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 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 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 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 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 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 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上编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广东商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鸦片战争后阶级关系的变动
• 1.农民与地主矛盾的激化; • 2.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
来源:城乡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特点:人数少,革命性强,集中,组织纪律性强,与农民有天然联系
• 3.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
来源:买办、商人、地主、官僚 两部分: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本家 特点:两面性
盛世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上编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广东商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形势:危机四伏
中国近代史纲要txt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其相互关系?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2),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中国近现代史上编综述

上编综述: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