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0下编综述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业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业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业题及部分答案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1840年鸦片战争2.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3.近代中国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4.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是:工人阶级二、多项选择题1.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是: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2.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3.在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变动中产生了新的阶级,新产生的阶级有:工人阶级、资产阶级4.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的富裕三、辨析题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答: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后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答案要点:(1)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

(2)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

(3)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后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案要点:(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两个历史任务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五、论述题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单项选择题1.规定帝国主义列强可以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条约是:《辛丑条约》2.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的条约是:《马关条约》3. 规定割让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和彭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是:《马关条约》4.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5.近代历史上,中国不败而败的对外战争是:中法战争6.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制度腐败7.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8.近代中国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魏源二、多项选择题2.1860年10月,火烧圆明园的外国侵略者是:英国、法国3.甲午战争后,日本割占了中国的: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三、辨析题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完整版)《近现代史纲要》目录

(完整版)《近现代史纲要》目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目录开篇的话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陈金龙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历史任务21四、基本历史线索:1840—1919年的中国第一章外国侵略与反侵略斗争刘苍劲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军事侵略二、政治控制三、经济掠夺四、文化渗透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的觉醒一、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二、民族意识的觉醒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孟庆顺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一、洋务事业的兴办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73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周 云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87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91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一、封建帝制的覆灭二、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一、共和制蜕变为封建军阀专制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综述天翻地覆的三十年 陈金龙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二、三座大山的重压三、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四、基本历史线索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吴九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二、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二、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吴 炜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184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第三节总结历史经验,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二、整风运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潘利红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二、从片面抗战到消极抗战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一、抗日战争的胜利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林雄辉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第四节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二、人民政协与临时宪法——《共同纲领》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281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49— )综述辉煌的历史进程 陈金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完善和发展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跨越四、基本历史线索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谭 毅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二节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二、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社会历史条件第三节走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四、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周全华第一节良好的开局一、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349第二节探索中的严重曲折一、“大跃进”及其纠正355二、“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三、艰难的探索,深刻的教训第三节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一、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基本建立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三、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四、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王丽荣第一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转折一、解放思想,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二、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三、为全面打开新局面创造条件第二节改革开放的起步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一、改革开放的起步二、改革开放的初步展开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五、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第三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二、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继续前进简短的结语。

10下编综述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年至今)

10下编综述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年至今)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49年至今)
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共和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历史,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经济建设、政 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取得辉煌 成就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 展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历史。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

“在执行过程中一再‘加速’、 ‘加快’,以致几年的时间,就 完成了过渡,‘一化’的任务没 有完成,‘三改’的工作也做得 很粗‛。 “一化三改‛中的三大改造是加 速完成的,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 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底就完成 了。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推荐阅读: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人民 出版社1997年版。 2、R.麦克法考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 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社会 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6月)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政治报告(1997年9月)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国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 范围的基本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长期的政 治衰败、国家分裂和社会动乱的局面。 建立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能够独立地行使国家 主权的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权。 使国家真正获得了自主进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 和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新的问题是如何建设一个新社会,如何实现现代 化——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下篇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下篇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篇
综述
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 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1949年,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 美元,相当于亚洲国家平均值 的2/3。许多工厂倒闭,大批 工人失业,通货膨胀,物价飞 涨,人民生活遇到极大的困难。 1949年,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 粮食产量减少约四分之一。
辉煌的历史征程
4.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辉煌的历史征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篇
综述
思考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 和人民政府面临哪些紧迫问题 ?又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辉煌的历史征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篇
综述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
辉煌的历史征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篇
综述
1、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 这七年,是基本完成社会 主义改造的时期
参 考 文 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篇
综述
思考题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历史 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思 考 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篇
综述
本章结束
本章结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篇
综述
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 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新中国的诞生,是以美国为 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不愿 意看到的。它们企图通过实 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 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 上威胁的政策,从根本上搞 垮新中国。
辉煌的历史征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篇
综述
4、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 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 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 指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 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 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 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 者。”“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 况”。毛泽东把当时的情况概 括为三句话:“有困难,有办 法,有希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MOOC中编综述_订正_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MOOC中编综述_订正_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OOC
注意:本课件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课程基本内容,不宜以之取代教学视频与教材的学习。
要目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1、意大利、德国、日本先后确立法西斯统治 2、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1、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新情况 2、战后世界逐步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
第三,占世界陆地面积2/3、人口3/4的亚非拉美及南太平洋地区,民 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许多原殖民地、附属国争得了或正在争取政治上的独 立,殖民主义体系急剧瓦解。 而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 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上述情况表明,国际帝国主义受到明显削弱和多方面的牵制,难以形成 足够强大的力量来镇压各国人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全世界工人 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大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
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宣告成立,它积极帮助包括 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1、意大利、德国、日本先后确立法西斯统治
“一战”结束后,德、意、日等国法西斯势力逐步控制了本国政权。 他们对内实行残酷镇压人民的反动统治,对外疯狂侵略扩张。这个局面的出 现,与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密不可分。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1、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新情况

高教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课后习题-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高教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课后习题-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12)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这是因为:(1)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一百多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3)军阀割据、战乱频频、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4)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

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接续奋斗得来的?为什么说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既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答:(1)新中国最大的历史成就,就是探索、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结果: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最新版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最新版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最新版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年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发展的?这对中国⾰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命发⽣发展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1)第⼀次世界⼤战和⼗⽉⾰命A、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发达国家从⾃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B、1914年⾄1918年爆发了第⼀次世界⼤战,⼤战后,欧洲⾛向衰落,美国、⽇本崛起。

⽇本侵略势⼒成为中国的最⼤威胁。

C、1917年11⽉俄国爆发了⼗⽉社会主义⾰命,开辟了⼈类历史的新纪元。

D、1919年3⽉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些国家的先进分⼦创建共产党。

E、亚洲、⾮洲拉丁美洲⼈民逐步觉醒,开始进⾏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A、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场世界性的严重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盾,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盾和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盾,导致国际格局的重⼤变化。

B、1931年⾄1945年,德意⽇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了第⼆次世界⼤战。

中国是⾸先进⾏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中国⼈民在东⽅开辟了反对⽇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并最终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这对中国⾰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1)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历史产⽣了深远影响。

第⼀,德、意、⽇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战胜国英法也被严重削弱,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第⼆,苏联经过战争考验,成为⾜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流强国。

社会主义冲破⼀国范围在多国赢得胜利。

第三,占世界⾯积2/3⼈⼝,⼈⼝3/4的亚洲、⾮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殖民主义体系急剧⽡解。

(2)战后世界形势的重⼤变化,就是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国均势为中⼼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以美苏为⾸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营垒的对⽴。

1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练习题(附答案)
第七章练习题(附答案)
第八章练习题(附答案)
第九章练习题(附答案)
第十章练习题(附答案)
*.
+ 复习思考题 ↓
上编综述复习题
第一章复习题
第二章复习题
第三章复习题
中编综述复习题
第四章复习题
第五章复习题
第六章复习题
第七章复习题
下编综述复习题
第八章复习题
三、名词解释题(4题,共12分)
1 .南京临时政府: 1912 年 1 月 1 日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 1912 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孙中山领导下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对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以及改革社会风气,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于 1912 年 3 月由临时参议院颁布。它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1914 年初,《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袁世凯废除。
E. 共产党通过谈判团结和教育了广大人民
6 、国民党军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而改为对下列哪些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A. 陕北 B. 山东 C. 山西 D. 河南 E. 河北
7 、全面内战爆发前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国统区内制造了一系列暴行,主要有()
A. 一二 . 一血案 B. 较场口血案 C. 五二 O 血案 D. 下关惨案 E. 李闻惨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