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励志创业故事
经典大学名人创业励志故事

经典大学名人创业励志故事在父亲的严厉训导下,吴立杰老老实实地进浙江理工大学念服装设计。
刚开始,吴立杰在学校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学生,唯一不同的是他在心里没有纸上谈兵,一直在琢磨着:自己每天就这样学画服装图,能产生经济效益吗?一次,他联想到许多画家靠卖画生存,那么自己能否靠卖服装设计图赚钱呢?让鼓励成为习惯,就会壮大拼搏的胆量作品获奖后,吴立杰改变了策略,由过去的四处推销自我变成主攻一家。
2001年11月,他选择了一家在杭州比较有影响的服装公司。
老板从他带的30多张画好的服装样图中左挑右选了8张,50元一张图,总共付了400元给他。
区区四张百元人民币,却让当时的吴立杰感觉自己的口袋一下子好像装了好几万元钱一样,沉甸甸的!那天晚上他美滋滋地睡了个好觉。
当然,学生打工赚钱并不容易。
2002年1月,吴立杰去杭州一家国外品牌服装代理公司打工时,第一次见面老板就给他出了一道难题:吴同学,你虽然是搞设计的,但我希望你更能懂营销,因为你如果对营销一窍不通的话,又如何能设计出真正适合市场的产品?所以,请问,我们这个法国服装品牌在国内市场该怎样开拓?这道题当时的确难住了吴立杰,幸好那位老板还很人性化,鼓励他说:我给你一周时间思考,你做出个方案来,相信你能完成任务!老板听完吴立杰的具体方案后十分高兴:不错,你的建议很细致!老板欣然同意,并委托吴立杰全权操作。
接下来,吴立杰就开始为那家公司做服装画册。
由于这是他的第一单生意,所以他做得很认真,他也想靠此把自己做画册的牌子给立起来。
很快,他的这种想法如愿以偿了。
当他拿着做好的画册去其它公司揽生意时,效果立竿见影。
他兼职的第一家公司也愿意做一本,并开出了4万元的价格!这个价格对于市场来说很低,因为市场价至少要8万,但对于吴立杰来说,却已经够高了。
那么,吴立杰为什么能做呢?因为吴立杰是自己亲自去找的大学生女模特,这样可以省掉成本一半;另外,设计本身他自己会做,这一块等于他净赚了。
年轻人创业成功的事例

年轻人创业成功的事例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创业。
虽然创业的路上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是也有许多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取得了成功。
下面就来介绍几个年轻人创业成功的事例,希望能给其他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带来一些启示和鼓励。
1. 张小雷的创业之路张小雷是一位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他在创业之前曾经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
在工作期间,他发现了一个市场需求,即学生群体对于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
于是,他辞去了工作,自己开办了一家在线教育平台。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他的平台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和教师,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
如今,张小雷的公司已经成为了在线教育行业的领军者,他也成为了一位备受瞩目的年轻创业者。
2. 李明的创业故事李明是一位年轻的设计师,他热爱艺术和手工艺品。
在大学期间,他经常将自己的创意设计和手工制作的作品展示给同学和老师,受到了广泛的赞赏和关注。
毕业后,他决定将自己的兴趣变成事业,开办了一家手工艺品工作室。
他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下展览等方式宣传自己的产品,很快就获得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和客户。
如今,李明的手工艺品工作室已经扩大到了全国各地,他的产品也被广泛销售。
3. 王婷的创业经历王婷是一位年轻的IT工程师,她在大学期间就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毕业后,她选择了在这个领域创业。
她开发了一款智能客服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更高效和个性化的客户服务。
她的产品受到了许多企业的青睐,很快就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
如今,王婷的公司已经成为了人工智能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她也成为了行业内备受尊敬的年轻创业者之一。
这些年轻人的创业成功离不开他们的努力和智慧。
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需求,通过创新和创意开辟了新的商机。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坚持不懈和勇于挑战的精神,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风险。
他们的成功不仅给自己带来了财富和声誉,也为其他年轻人树立了榜样和信心。
年轻人创业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只要我们有梦想和勇气,同时具备创新和执行的能力,就有可能在创业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创一代变成富一代,3个大学生成功励志创业故事

创一代变成富一代,3个大学生成功励志创业故事创一代变成富一代,3个大学生成功励志创业故事都说现在的大学生,有钱,任性,花着父母的血汗钱不心疼,今天小编要介绍的是3个年收入过百万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他们年入百万,开豪车,却不是“富二代”。
创业,让他们从“创一代”变成“富一代”!1、成都中医药大学施超靠卖书赚200万施超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2011级的学生,2015年,大四的他才24岁,凭借自主创业成了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
施超是江苏人,他的父母爱给他买书,他也从小就爱看书,“爸妈都很朴实,从不给我讲什么大道理,只是培养了我读书的爱好,从书里学知识、学道理。
我从小学认字开始到高中毕业那段时间读了超过1000本书,中外名著、人文百科、各类杂志我都读。
”他认为,那1000本书,不仅让自己拓宽了知识面,也为他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因为读了比较多的书,所以我对自己要销售的图书,选择起来比较得心应手,懂得如何判断一本书是不是好书,也清楚什么书适合什么样的读者。
”于是,施超将自己的创业项目初步选定在了图书销售上。
高考完那个暑假,施超开始在家附近的广场上摆地摊卖书,新的旧的都有,都是他认为的好书。
两三百本书不到一个星期就可以卖完,大约每天能挣70元,施超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2011年来到成都上大学后,施超也没放弃自己的图书销售,趁周末时在学校里摆摊儿卖书,规模虽小,但在大二时已经攒下了近10万元。
腰包渐渐鼓起来的施超利用学校的创业政策在学校开了一个实体书店——超然书斋。
可是实体书店并不赚钱。
为了维持书店的运营,施超开始去成都的高中销售课外读物。
“我当时是跟出版社合作,拿着我选出来的书单,找高中学校的老师谈,然后再让同学们从书单中选出书,我再反馈给出版社,然后备货、送货。
这样子没有中间商一层层赚,我拿到的货源比一些大型连锁书店都便宜,所以最后书送到同学们手上时,价格也要比定价低。
而且为了让学校老师、同学解除后顾之忧,我都是先向出版社垫付货款,同学们拿到书了,再把钱付给我。
一个清华学子的励志创业故事

一个清华学子的励志创业故事为了创业,他从清华大学休学;他是国内在大学读书时就获得国际风险投资的第一人;2021 年,他被评为中国最杰出十大新锐站长。
然而,过早地进入社会开始创业,真的让他迅速成功了吗?如果时间可以重来,他会如何做出选择?痛悔,高价买教训从小,徐乐就是个一心想要自立的人,因为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他知道父母能供自己读大学十分不易。
2000年,16岁的徐乐考入清华大学化工专业。
在读大学之前从没接触过电脑,因此电脑和网络世界对他来说充满了诱惑。
没多久,他就在互联网上注册域名,然后放在网站上出售给有需要的人。
当时,每个月能赚1000多块钱,从那一刻起,他觉得自己已经成长为一个男子汉,因为自己不花家里钱了。
小试牛刀,就取得了成功,徐乐对自己未来赚钱的能力无比自信。
一年多后,正在念大二的徐乐接到了一个陌生人从上海打来的电话。
对方自称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说是在互联网上得知他的网站的,觉得做得很好,就问徐乐,有没有兴趣一起创业?听着对方对自己的溢美之词和对大好前景的描绘,17岁的徐乐满脑子都是成功后的幻想。
没过几天,他趁着“五一”假期就到上海见了那个网友,回来之后,他做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休学!这遭到了众人的反对,尤其是他的父母。
父亲说:“怎么能半途而废呢,你应该把学习排在第一啊!”母亲生气地训斥道:“你这么小着急赚钱干什么?你把书读好了,赚钱的事情以后再说!”可是,徐乐很快就办好了休学两年的手续去了上海。
2002年的一天,合作伙伴告诉他,有一个发大财的机会——卖神州行的充值卡。
这种卡在市面上是没有折扣的,但对方却告诉他100元面值的卡可以80块钱进货,这中间有近20%的利润啊!徐乐抱着先试试看的态度进了一批货,很快,他尝到了甜头。
于是,徐乐回家说服父母拿出积蓄投入这个生意当中,很快,他将自己和父母的钱总共二十万都汇给了这个合作伙伴。
可到了要交货的时候,对方却是一拖再拖。
徐乐不断地打电话催货,可不久,对方的手机却打不通了。
8个大学生创业梦的励志故事

8个大学生创业梦的励志故事8个大学生创业梦的励志故事创业是一辈子的过程,成长也是一辈子的过程,所以任何在大学时候注重班内名次的人都是很少有出息的。
那么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就让店铺给您介绍吧,希望您能满意。
2月6日,是元宵节。
记者来到衡阳县西渡镇赤水村。
“小王他们几个过节都没闲着,正在山上忙活哩!我带你们去看看!”早就听说赤水村有个大学生创业基地,记者慕名而来,赤水村党支部书记何爱国热情地给记者带路。
在省道315线上行走不到500米,拐进一条蜿蜒盘旋的水泥路,上一个坡,便到达了目的地。
细雨霏霏,一片紫色页岩山地上,几个忙碌的身影正在挥锄培土。
这里原本是一片荒山,现在已经栽种上了成排的果树苗,有杨梅、枇杷、金橘、沙田柚等。
何爱国说,2008年,村里的大学生村官王钰岚提出一个构想:将村内连片的300余亩紫色页岩荒山租下来,规划投资400余万元,兴建大学生创业基地。
这个创业梦想得到了欧兰兰、凌鹰、蒋艳、贺亚运、朱铁刚、欧圆圆、何鸿宇等7名大学生的积极响应。
8个人东拼西凑了20万元资金,创业计划正式启动。
原本在广东打工的欧兰兰,把打工所挣的2万元存款也全部投了进来。
见到记者来访,正在干活的`王钰岚、凌鹰、欧兰兰等人停下手中的活,迎上前来和记者打招呼。
欧兰兰告诉记者:“这片荒山是2010年冬天和去年新春开垦过来的。
去年底,我们又及时与县内外苗木基地联系,选购了沙田柚、脐橙等果树苗5000余株,自己动手栽种。
”从创业之初到现在,8名大学生吃了不少苦头。
果林刚建起来时,因为资金问题,山上没有修建饮水设施。
没水浇灌,刚种下的果苗肯定活不了,怎么办?8个人与聘请的十余名村民一道,一趟趟地从山下的水塘挑水上山。
一天下来,个个腰酸背疼,肩膀上勒出一道道深深的扁担印子。
尽管充满艰辛,但在8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创业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王钰岚告诉记者:“县委书记肖顺生多次来我们基地调研,帮助解决难题。
县有关部门对我们的创业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支持,更坚定了我们创业的信心。
大学生闫东亚的激情创业路励志故事

大学生闫东亚的激情创业路励志故事
大学生闫东亚的激情创业路励志故事
闫东亚出生于贫困的农村家庭,十年苦读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大学第二年他就开始创业,其间有成功也有失败。
“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这是闫东亚信奉的创业真理。
经过近10年起伏变化,现在闫东亚创办的艺龙动画学院已经初具规模。
激情创业遭遇骗局
重新尝试奠定创业基础
瞅准时机进军动画培训业
2002年闫东亚走进社会正式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因为有办学
经验,他加盟玛雅艺术培训中心。
2006年,他看到短训市场面临着
较大考验,而同时动画产业已经成为朝阳产业,而我国影视动画人
才极度匮乏,国家也开始扶持发展动漫产业,闫东亚考虑创办三年
制的'技术培训学院,专门从事动漫人才的培训。
2007年2月14日,闫东亚拿到了梦寐以求的艺龙动画学院的批复文件。
创业正能量励志故事

创业正能量励志故事有空的时候多看些创业的励志故事看看别人是怎么取得成功的。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创业正能量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创业正能量励志故事篇1校园版中国合伙人:寝室创业一年接单12万这段时间,《中国合伙人》很火,电影里讲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三个怀有热情和梦想的年轻人在“燕京大学”相遇后,展开了他们长达30年的友谊和梦想征途,这部有友谊、有青春、有梦想、有奋斗的电影,让仍在高校里的学子们为之激情澎湃。
近日,西南大学几个学生“合伙”的故事也被网友热传,并将其喻为《中国合伙人》的校园励志版。
这些校园里的“小人物”用青春和热血,白手起家,上演他们自己的合伙传奇。
缘起“合伙人”画海报致青春网友“孙mj1005”在微博相册里放了一张照片——这是一张用美元做背景的海报,前景中,两个男生笑容灿烂、目光坚毅,海报上写着“恋爱受挫、学业受挫、工作受挫、不要逼我成功!”海报中的两个男生都是西南大学的学生,一个叫孙敏捷,一个叫成青敏,这是孙敏捷看完电影《中国合伙人》后制作的一张海报,因为他感触太多了,关于他自己“合伙”的故事。
电影里有一句经典台词让孙敏捷印象深刻:“不要和最好的伙伴开公司。
”他说,大三的时候,他在校园里有了“合伙人”,那是他的室友,也是自己的同班同学成青敏。
一个活泼开朗,一个内敛沉稳,他俩的合伙在其他人看来,是属于“互补型”。
孙敏捷和成青敏是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的同学,两人都爱钻技术,这个共同爱好让他们想到了创业,不过一切没那么简单。
发展一年做了12万的业务“电影里,他们不是偷偷在肯德基店里给学生补习英语吗,让我想到我们最初的艰苦。
”孙敏捷告诉记者,他们选择的项目和自己的专业相关,主要是为客户做网页设计和系统开发。
“这个行业起步成本低,只要有电脑就行了,还买了几百元的办公用品,都是我和成青敏一起出的”,孙敏捷说,最初没有办公室,寝室就成了他俩的工作室,第一单业务是帮一家公司制作网页,赚了3000多元,“这个钱,我们留了一半当做公共开支,另一半我和成青敏平分了”。
90后大学生励志创业故事五篇

90后大学生励志创业故事五篇创业不论大小,最重要的是要吃苦。
只有先吃得苦,才更懂得生活。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90后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会喜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们吧!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
90后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一):90后女孩“手机恋人”的创业早起闹钟叫你起床、睡觉前道晚安以及聆听生活中的抱怨和工作烦恼,给予打气鼓励等。
如果有这样一位善解人意的女友,是不是很令人羡慕?更有趣的是,她甚至可以指导宅男怎样“泡妞”,帮失恋者很快振作起来寻找梦中的“另一半”。
其实这种“触不到的手机恋人”是可以“定制”的,安徽90后女孩张薇琢磨出的这个创业新点子,不仅使自己华丽转身为小富姐,还让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宅男们,得到了意外的惊喜和幸福。
来看这位90后女孩“手机恋人”的创业故事。
1、开朗女孩,变身“触不到的恋人”28岁的张薇是一位性格活泼开朗的安徽黄山女孩。
2012年大学毕业后,本来学美术专业的她,凭借自学的计算机技术,应聘到一家IT公司做网站编辑。
后来辞职做一名自由“插画师”,有大把的时间支配。
怎样打发这些“无聊时光”又能多赚点钞票呢?不久,张薇从网上看到一条新闻:北漂女孩陈潇在淘宝上公开出售自己的“剩余人生”。
网友只要照价购买她的时间,就可以让她替自己接人、送咖啡、买火车票、医院陪同输液等。
小张的眼睛不由猛地一亮。
2013年9月初,网上出现了这样一条很另类的广告:假如有这么一个女朋友,早上可以给你“moriningcall”,睡觉前跟你道晚安;每天会给你发不少于10条的温暖短信;当你烦闷的时候,还愿意成为你的倾听者,开导你。
你满意不?告诉你一个好事:这样的标准好女友,你只需花20元就可以在淘宝上买到。
但需要强调的是,她只能存在你电话的另一端,而不能与你在现实相见;而且20元的价格,只能买到她一天的服务。
服务方式为短信、微信、陌陌,也可根据要求下载其他软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励志创业故事
大学生励志故事一
广州新速度教育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汝山:贷款上大学,毕业赚四十万。
他说,只
有勤奋,才能收获。
“创业甜酸苦辣都要尝,但只要你能把握机遇,努力争取,一定能成功。
”广州新
速度教育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汝山说。
“我一跨进大学门槛,就开始了兼职生涯。
”2004年毕业于中大管理学专业的谢汝
山出生在贫穷的家庭,靠贷款上了大学,还做了很多兼职,例如卖报、家教、派单等。
这些工作让他交了很多朋友,有做销售、保险和做生意的,也有当公务员的。
一次,谢汝山在家教中心派宣传单,介绍一位女生去家教公司报名,老板给了他
80元。
他非常意外:平时一天派宣传单不到20元,做家教才15-20元,带一个学生
就有80元提成……于是他决定专攻推销教育产品。
他去了10家教育机构应聘推广员。
无论日晒雨淋、刮风下雨,照样坚持,有时候摆摊还被城管赶。
伙伴们坚持不下去了,最后剩下他一人。
半个月后的一次推广产生了效果,很多学员跑过来报名。
很快,谢汝山在各高校
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并将方法告诉他们。
通过共同的努力,业绩不断上涨。
年收入已
经有10万元,大家都解决了学费问题。
不过赚到10万元的代价是---谢汝山瘦了10斤。
“李嘉诚说,事业成功虽然有运气在其中,主要还是靠勤劳,勤劳苦干可以提高自
己的能力,就有很多机会降临在你面前。
”
谢汝山大四毕业的时候,已经积累了三四十万元。
之后一年创下了一百万元的积累,现在公司服务网点遍布广东省各地,业务还做到了香港。
大学生励志故事二
刘立荣,湖南益阳人,金立通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身家15亿,手机月均销量
45万部,年销售量超500万部,集团年利润超3亿。
李盛,湖南新化人,刘立荣的大学同窗,现为上海一电子公司的技术员,月收入5000元。
同窗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