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知识点 (2000字)
2023届高考语文知识积累散文阅读知识点整理(3)

2023届高考语文知识积累散文阅读知识点整理(3)五、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一)结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时间、空间、情、理、物等);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主次详略得当;材料典型、真实、新颖、有力等。
(二)艺术特征抑扬顿挫;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有张有弛;详略得当;波澜起伏等。
(三)构思技巧以小见大;线索;点面结合;悬念;意外等。
六、意蕴探究(一)语句哲理意义哲理意义是指文中简练的警句所表现出来的深刻含意。
它们是作者人生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启发性。
分析句子哲理,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即产生该句的“土壤”。
隐喻意义隐喻意义就是作者使用比喻、象征、双关等手法时句子产生的临时含意。
分析句子的隐喻意义,必须抓住喻体、象征体等与本体的关系来进行。
(二)标题1.标题内涵探究第一步,理解标题的本义。
标题的本义一般指的是其字面义或常用义;在理解其本义的基础上,再考虑它的引申义。
第二步,明确标题的语境义。
要明确标题的语境义,必须找到相应的关键句。
第三步,探究标题的中心义。
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常常是文章所要揭示的中心。
答题前首先要对该文所表达的主题进行推敲,确定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就可以在把握文章主题的基础上顺藤摸瓜,也就对标题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第四步,提炼整合答案。
结合标题在文中的语境义提炼答案,借用文章中的关键句进一步印证标题含义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之后,按照要求,锤炼语言,整合答案。
2.标题设计原因探究第一步,明确标题表面义。
标题有时就是一个概念性名词或一个形象的短语,理解其表层含义是深入挖掘其中心义的前提。
标题的表面义就是标题中每个词语的含义的组合。
第二步,分析文章结构。
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的匠心所在。
标题常常与文章的材料安排有关,有的就是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
第三步,概括文章内容。
散文的知识要点

丽如云锦;《风筝》的语言,凝重如深潭。
体味散文的语言风格,就可以对散文的内容体味地更加深刻。
6.了解情技了解情技即弄清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也就是高考考点要求的“能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因此掌握诸如渲染、铺垫、象征、伏笔、照应、悬念、衬托、过渡等技巧有利于鉴赏散文,把握美文实质。
散文(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一)要把握文章“线索”。
(二)要抓住散文的“文眼”。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题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句子或关键性词语。
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
(三)要借助想像领会作品的内涵。
阅读散文就要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
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
(四)要体会散文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
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2、想象、联想和象征手法的运用3、细处落笔,以小见大。
4、侧面暗示。
(五)要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
(从修辞方法或者表达方式分析)1、品味散文语言朴实自然美。
2、品味散文语言的含蓄美。
3、散文语言富有音乐美,具有诗情画意。
(六)散文特点:“形”(材料)散而“神”(中心)不散(七)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八、鉴赏问题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
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
如《长城》(2000年)一文,从深秋晚景写起,引入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化主旨,卒章显志,含蓄而又深沉。
在这种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再来回答题目,就会洞若观火,游刃有余。
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
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
抒情类散文知识点总结

抒情类散文知识点总结抒情散文的特点:抒情散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以情为主,情感真挚。
抒情散文可以表达各种情感,如爱、恨、喜、悲、思念、感怀等。
作者通过文字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使读者通过阅读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与作者共鸣。
二、以感悟为旨,对生活情感的感悟。
抒情散文通过对生活、自然、人情的感悟,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体验。
三、以意蕴为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要点睛为好,要言不烦,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四、以优美的语言为载体,运用修辞、比喻、象征等手法,使文字更为生动、形象。
五、以借物抒情,通过对事物的描写,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情感的蕴涵。
抒情散文的类型:抒情散文按内容和形式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抒情散文、叙事抒情散文、抒情游记散文、抒情杂文等。
叙事抒情散文,既具有叙事的特点,又兼有抒情的色彩。
在叙述故事情节的同时,表达出作者的真挚情感、对人生的感悟。
抒情游记散文,则在游记的基础上增添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人文风情的情感表达。
杂文抒情散文是在杂文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生活、时事的情感抒发,对社会现象的感悟。
这些类型的抒情散文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形式,但都以情感抒发为主。
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抒情散文写作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情感真挚。
抒情散文要求作者的情感真挚,要有强烈的情感体验,才能打动读者。
二、意境美妙。
抒情散文要具有美的意境,要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修辞生动。
抒情散文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使文字更具生动感。
四、抒发真情。
抒情散文要表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要真实、自然、情感流露。
五、借物抒情。
抒情散文要善于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抒发出作者的情感。
利用事物的形象来展示情感。
抒情散文是一种以表达真挚情感、感悟生活为主要特点的散文体裁。
在写作抒情散文时,作者要善于用心感悟生活、传情达意,以真情实感打动读者。
只有真挚的情感、美妙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才能构成一篇动人的抒情散文。
散文阅读知识点

散文阅读知识点【篇一:散文阅读知识点】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
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
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答题时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
)三、理解句子的作用。
答题时应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1、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2、内容和主题上: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四、语言赏析。
a、用词之美------找精美的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
b、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
(作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句增强语气;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c、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另外要注意抓住六种重要句子:①首句。
一个语段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转的作用②中心句和点睛句。
③感情句。
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④描写句。
那些刻画人物和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⑤修辞句。
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⑥尾句。
语段的尾句或概括总结全文,或照应开头,或留下思考的余地,或抒发感情。
表达效果上有些句子有升华主题,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三)、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四)、散文的线索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高中语文散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散文知识点梳理高中语文散文知识点1各类散文的特点1、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比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
2、写景散文:抓住景物特征(即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区别,既有形状、色彩等外在的方面,又有气质、神韵等内在的方面)绘形状物。
大都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景中融注的思想感情。
3、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
咏物类散文蕴义含蓄,因而对文中的一字一句都要认真揣摩体会,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义。
4、哲理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这类作品从一点入手,入题较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尤为重要,表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留咀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感唱,写出人人心中有笔下无的个体感受。
5、写人散文:记人散文以记述所熟悉的人物为主,通过记叙与人物有关的事迹来表现人物,表达对所记人物的情感、看法、意向等。
它可以记一个人,记一个人的一生,一段生命历程,一个侧面,一个细节,一个生活场景。
也可以记一组人物,一群人物。
高中语文散文知识点2散文的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1)叙述的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2)描写种类: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
3)描写技法: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绘形绘声绘色等。
4)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以乐写哀、以哀写乐等。
2、表现方法常用术语: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散文两篇课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散文两篇课文知识点总结一、文学常识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作家。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山寺暮》、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
二、文体知识《永久的生命》选自《严文井选集》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略有改动。
本文是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它不仅哲理深邃,而且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充沛。
《我为什么而活着》选自《罗素自传》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有改动。
罗素不仅是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作家,同时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自由主义者。
他反对侵略战争,主张和平正义。
这篇出自他自传的短文就真实地展现了他一贯的人生态度与高尚情怀。
三、重点字词兴味(xìng) 洗涤(dí) 卑微(bēi) 牛犊(dú) 茸毛(róng) 消逝(shì) 繁殖(zhí) 凋谢(diāo) 遏制(è)濒临(bīn) 深渊(yuān) 星辰(chén) 俯瞰(kàn)臼(jiù)齿土壤(rǎng)飓(jù)风呼号(háo)四、思想内容《永久的生命》:文章从个体生命写到生命史,揭示了个体生命的柔弱易逝和生命本身的永恒不朽,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抒发了要感谢生命,以热情回报生命的思想,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生命永恒的赞叹。
《我为社么而活着》:作者通过写自己一生的三大追求,深刻阐述了“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表达了对爱情与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与悲悯。
五、重点探究1.《永久的生命》是怎样做到形象化地说理的?本文哲理深邃,意蕴丰富,在说理过程中巧用多种表达技巧,使道理更加形象化,具体可感。
例如:将不尽如人意的个体生命与“脏了"破了”的衬衣进行对比,及其形象地突出了个体生命的易逝,易于理解;描绘地面上度过寒冬钻出土壤的小草,山坡上遍身金黄茸毛的小牛犊,形象地突出了生命的永恒,表达了对生命的赞叹;以花朵的凋谢与色彩、芬芳永存为例,形象地写出了生命地短暂与永恒,说理形象生动,直白易懂。
(完整版)散文阅读知识点全归纳

散文阅读知识点全归纳(部分适合小说诗歌)一、熟悉文体第一类:记叙性散文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
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
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反映世态,总结感悟第二类:状物性散文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征,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突出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人生道理的升华。
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第三类:议论性散文也叫哲理散文。
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
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
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二、储足知识1.表达方式①叙述的技巧: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
倒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
②描写的技巧: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丰满,增强感染力。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托主题。
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也适用诗歌赏析):a、注意景物描写的层次,远景近景、高景低景相结合;b、动景和静景的结合或衬托;c、绘声绘色;d、运用视觉、听觉和心理感受来写景等。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关于2000字左右的优美散文

关于2000字左右的优美散文优美的散文作品大多蕴藏着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闪现着微妙莫测的心灵火花。
今天店铺就与大家分享:关于2000字左右的优美散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关于2000字左右的优美散文篇一:等你,在下一个路口我以为那一场美好遇见,会是一生不变地牵绊。
回眸刹那,一切过眼云烟,我还傻傻地守在相遇的地点,你却早已经走远。
很多人,都是来去匆匆。
注定只是彼此目光里得一朵昙花,再美也只是一现。
即使很努力地做着挽留,最终还是徒劳无益,真正的情,无须挽留,你都在对方的心里,是开在心头不败得花朵。
也许两个生命地靠近,只是为了相悖渐远。
躲不过光阴似箭,寻觅不回曾经斑斓地遇见。
一朵花交给了春天,以为一段情,只要坚守,就会开成夏花灿烂,直到永恒。
我们居然忘了花儿,有盛开,就会有凋落。
无论曾经为一段美好,多么努力地绽放过,最后终还是将片片得惆怅,凋零在萧索的秋风里,远远地看着寂寞的秋风横扫落叶,一遍又一遍,也填满了这别离得伤感。
人生何处不春风?那么,人生是不是有多少个春,就会有多少个秋呢?只是在这苍茫尘世间,一切得美丽,都是有定数的。
太多的情感,如同妖娆得花朵,能挨过春夏得绚丽,却挨不过秋冬的一份寒凉。
无须过分挽留,叶子离开,不是树不挽留,花儿地凋谢,是因为轮回的宿命。
石头不会烂,海水不会枯。
不用时光来做回答,我的情,一直停留在相遇那天。
无论今生你要离去多远?我都不渴望来世再与你相逢。
不是因为不爱你,也不是因为不念你,只因不想再看着你同样的方式离开。
害怕再次看到你远离的背影,我怕自己忧伤的泪滴,挂满凄凉的脸庞。
也许,每一次地遇见,就是为了下一个路口地别离;也许离开,是因为在下一个路口,有一个更美地相逢在等待,等你去珍惜,去拥有。
虽然不是一个无情的人,但更不愿意守着一个遥遥无期地期盼,把自己冰封成荒芜城池里的一个孤影。
我始终坚信每一个遇见,都是美好的,每一个离开,也是命中注定的。
有些人,强烈挽留又如何?你的坚持,当无法换回他的决绝,不如放手,给各自自由,无须埋怨,无须刻意去忘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知识点
一、散文的分类
1.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朱德的《母亲的回忆》。
2. 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
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
例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3. 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
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魏巍的《依依惜别的真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樱花赞》。
4. 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
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
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
二、散文特点——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
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三、散文线索的寻找
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⑴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⑵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⑶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
⑷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⑸以人物活动为线索,例如以作品中的“我”来作线索,以“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⑹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
四、表达技巧: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鉴赏可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谋篇布局等角度去评价。
1.表达方式——描写、记叙、议论、抒情
1)描写按对象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
按角度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按笔法繁简分为白描和细描
2)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u 间接抒情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借景抒情:借助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主观感情。
如《我与地坛》中,史铁生借写园中的物象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生机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2. 触景生情:作者因情而萌生构思,然后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的荷塘月色使得朱自清产生的淡淡的喜悦。
3. 托物言志:即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者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感情等的一种表现手法。
要从“物”的特点、“物”与“志”的关系入手,由物探志,以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4. 借事抒情:也叫“融情于事”,即通过记述事件来抒发感情。
如朱自清《背影》。
语言技巧:运用形容词、动词、拟音词进行直接描写,运用衬托、对比进行间接描写,运用比喻、比拟、通感、移就进行复合描写。
2.表现手法
1)铺垫:交代事情发生的原因或者基础,显示事情发展的必然等。
2) 渲染:对其他事物的细致描写,以突出主要表述的对象。
3)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描写另外一种相似或者相对的事物,起到陪衬或者比照以突出某种事物特点的作用。
4)象征:用具体事物的太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志向。
多以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
5)抑扬:对某种事物的态度有表扬和批评,为使行文曲折有波澜,往往对描写的事物或者先扬后抑,或者先抑后扬,以表达喜欢、赞美或者批评、讽刺的感情。
3.谋篇布局
散文技法主要有线索、顺序、过渡、衔接、照应、详略、点面结合、以小见大、卒章显志等、
五、形象赏析
形象,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任务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包括散文中的物象和诗歌中的意象。
1.形象的特点:
文章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有何个性特点和典型性。
如《荷塘月色》中的朱自清是一个有着淡淡喜悦又有着淡淡忧愁同时对美好生活又充满向往的知识分子形象。
2.形象的塑造:
即作品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的。
如《荷塘月色》中主要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
3.形象的地位和意义:
即形象具有什么样的表达功效、典型意义或者社会意义。
如朱自清的形象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映射。
六、语言赏析
1.语句的含义和作用:即语句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的作用:语句位于开头——总起、总领全文的作用;位于中间——即过渡句,承上启下作用;位于结尾:总结作用)
2.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入手。
3.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生动、华丽、朴实、明快、含蓄、深刻、自然和谐等。
4.语言的技巧:多懂修辞角度考虑,有比喻、拟人、通感、叠词、动词、形容词等。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
一篇好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
由灵活,接近口语。
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
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茅盾的散文语言细腻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语言气势磅礴,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
何为的散文语言雅致。
一些散文大家的语言,又常常因内容而异。
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的语言,锋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的语言,绚丽如云锦;《风筝》的语言,凝重如深潭。
体味散文的语言风格,就可以对散文的内容体味地更加深刻。